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⑤、除二分日外、任何时候0时至12时之间为晨线(日出),12时至24时(或者0时)之间为昏线(日落)。
28、怎样求飞机飞行、轮船航行、
科考、旅行等的起终点的时间、速度、距离等内容?
①、已知起点时间求终点时间
24、怎样求南北楼房之间的间距
或者南北楼房的高度?(运用:“⊿”“三角函数”解)北半球楼房间距,主要看:冬至日,纬度越高间距应越远;北半球楼房高度,也主要看:冬至日靠南侧楼房的高度要低。
25、怎样求比例尺、图距、实距?
比例尺=图距÷实距;图距=实距×比例尺;实距=图距÷比例尺。
26、怎样求南北半球不同纬度在
22、如何求“二分二至”的正午
太阳高度恰好等于地理纬度?
①、Н和φ二分日等于45°–②、当地下半年=45°+︱直射点纬度值的一半∣
③、当地冬半年=45°-∣直射点纬度值的一半∣。
23、怎样求某地太阳能热水器受
热面支架与地面的夹角?夹角=当地“二分二至”时距离太阳直射点处纬度之间的间隔纬度数(支架为活动式,保持受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经纬度之间的距离?距离=勾股定理。
13、怎样求正午太阳高度(H)?
H=90°-φ±g或者H=90°-|φ﹢g|
14、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怎样
求另一地的纬度(φ)?φ=90°-Н±g
15、已知某地北极星的仰角,怎样
求当地的纬度(Н)?Н=北极星对于当地地平面的高度。
16、已知海拔高度怎样求温度?
(℃)温度=高差×0、6÷100
“二分二至”日时的昼夜长短
①、赤道地带终年昼夜平=各为12小时;
②、二分日(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高考人文地理计算题公式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人文地理的计算
1、人口密度=人口总量/分布面积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当年出生人口-当年死亡人口)/当年总人口
3、人口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4、总和生育率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15—49岁)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数表示。
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水平。
5、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该地区人口总数
6、人口出生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7、死亡率=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8、人口总负担系数=指被抚养人口总数/15—64岁人口总数。
被抚养人口指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
9、性别比=总人口中男性人数/女性人数。
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来表示。
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性别比是119.2:100。
10、XX的人均占有量=XX的总量/人口总数
11、垦殖指数= 某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12、人口算术密度=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总面积
13、人口生理密度=一个国家的总人口/可耕地面积
14、耕地比重=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15、复种指数=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
高中地理的计算题

高中地理的计算题
高中地理的计算题通常涉及地理坐标、时区、距离、面积、人口等方面的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地理计算题示例:
1.经纬度计算:
给定两个地点的经纬度,计算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或相对方位。
例如:A地的经纬度为(30°N, 120°E),B地的经纬度为(40°N, 130°E),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2.时区计算:
给定一个地点的经度和标准时区,计算该地点所属的时区。
例如:某地的经度为110°E,求该地所属的时区。
3.面积计算:
给定一个地理区域的经纬度范围,计算该区域的面积。
例如:某地区的经纬度范围为(30°N-40°N, 110°E-120°E),求该地区的面积。
4.人口密度计算:
给定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面积,计算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例如:某地区的人口为100万,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求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5.海拔计算:
给定两个地点的海拔和它们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其中一个地点的海拔。
例如:A地的海拔为1000米,B地在A地上方500米,求B地的海拔。
这些只是高中地理计算题的一些示例,实际考试中可能还有其他类型的计算题。
为了应对这些计算题,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和计算方法,并多做练习题以提高解题能力。
最全高考地理计算题全集

最全高考地理计算题全集其实高中地理计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吃透、背熟公式之外,更要给自己一些信心哦!距离计算1.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2.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km地方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余数乘以4)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2.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3.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区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题”专练(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题”专练(附参考答案)1、已知济南(117°E)地方时为12点时,成都地方时为11点08分,则成都的经度为()A. 104°EB. 132°EC. 102°ED. 128°E2、一架飞机于10月1日17时从我国上海(东八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
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A. 10月2日15时B. 10月2日3时C. 10月1日15时D. 10月1日3时3、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日22时30分,世界展览局在摩纳哥(东一区)宣布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此时摩纳哥的时间是()A. 3日15时30分B. 2日9时30分C. 3日9时30分D. 2日15时30分4、当国际标准时间为正午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A. 悉尼(150°E附近)B. 北京(120°E附近)C. 洛杉矶(120°W附近)D. 阿克拉(0°经线附近)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回答5~6题:5、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
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A. 东京(东经139.5°)B. 香港(东经114°)C. 伦敦(0°)D. 纽约(西经74°)6、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A. 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伦敦B. 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C. 伦敦、东京、纽约D. 东京、洛杉矶、纽约7、关于日界线的正确叙述是:A. 日界线的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B. 日界线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1小时C. 日界线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的日期早一天D. 日界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下题:8、甲地的时间为()A. 8 时B. 9 时C. 15 时D. 16 时若上图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9~10题:9、甲地的时间为()A. 15 时B. 9 时C. 3 时D. 12 时10、北京时间为()A. 6日8时B. 7日8时C. 6日20时D. 7日20时下图中心表示南极,阴影区为3月22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据此回答11~12题:11、SA的经度为()A. 60°EB. 60°WC. 180°D. 0°12、此时下列地区的时间是()A. SA的地方时是3月22日24时B. SB的地方时是3月21日24时C. 北京时间为3月22日12时D. 伦敦时间为3月21日6时读地球某一时刻太阳光照及北极星光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南半球,回答13~14题:13、此刻在某地测得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那么该地的纬度应为()A. 90°NB. 23°26′NC. 45°SD. 45°N14、若该图表示某月某日北京时间8:00,再过2小时,全球日期分布情况是()A. 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1日的地区各占一半B. 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3日的地区各占一半C. 12月22日的地区大于12月21日的地区D. 12月23日的地区小于12月22日的地区如下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15~16题:15、此时北京时间是()A. 15时20分B. 3时20分C. 6时D. 21时40分16、上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3月5日,则P点的时间为()A. 3月5日6时B. 3月6日6时C. 3月5日12时D. 3月6日12时17、当北京时间为4月1日10时30分时,3月31日在全世界还有()A. 多一半的地方B. 少一半的地方C. 恰好一半的地方D. 没有任何地方正当美国宇航局为“勇气”号出现的问题一筹莫展时,“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仍按照原计划于太平洋标准时间2004年1月24日晚9时05分(北京时间25日下午1时05分)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线索。
地理的高考试题及答案

地理的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地球的自然特征?A. 地形B. 气候C. 人口D. 植被答案:C2.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多少?A. 40,000公里B. 40,075公里C. 40,075英里D. 40,000英里答案:B3.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南美洲答案:A4.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半球?A. 俄罗斯B. 加拿大C. 巴西D. 澳大利亚5.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洋?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B6.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中国B. 俄罗斯C. 加拿大D. 印度尼西亚答案:C7.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G7成员国?A. 美国B. 日本C. 德国D. 巴西答案:D8. 以下哪个国家是内陆国?A. 荷兰B. 瑞士C. 奥地利D. 蒙古答案:D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 印度C. 美国D. 印度尼西亚答案:A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A. 俄罗斯B. 加拿大C. 中国D. 美国答案:A11.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阿拉伯海沟D. 秘鲁海沟答案:A12.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A. 珠穆朗玛峰B. 乞力马扎罗山C. 阿空加瓜山D. 麦金利山答案:A13.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B14. 以下哪个国家是北极圈内的国家?A. 挪威B. 芬兰C. 冰岛D. 瑞典答案:A15. 以下哪个国家是南极洲的主权国家?A. 阿根廷B. 智利C. 南非D. 澳大利亚答案:无16. 以下哪个国家是火山最多的国家?A. 印度尼西亚B. 菲律宾C. 日本D. 美国答案:A17.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18.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A. 五大湖B. 贝加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里海答案:A1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A. 巴西B. 印度尼西亚C. 澳大利亚D. 刚果答案:A2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A. 大堡礁B. 红海珊瑚礁C. 巴哈马珊瑚礁D. 马尔代夫珊瑚礁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1.时区(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2.区时(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
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
(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
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5.日出、日落时刻(1)地方时、区时计算(2)日出时刻=(24-昼长)/2日出时刻=12-昼长/2(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日落时刻=12+昼长/26.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
地理相关计算(含例题)答案

地理相关计算地理计算既是地理基本技能,又是重要的考核内容。
高考地理试题中常有此类题目出现,而且往往是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
常见的地理计算主要包括比例尺计算,相对高度和坡度的计算,地方时、时区与区时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的就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农业产值结构等类似计算,人均耕地、人均粮食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类似的计算。
一.比例尺的计算【理论阐释】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三者之间的换算)2.比例尺放缩及引起图幅面积的变化,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倍数的平方。
3. 经纬网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º的经线长约为111km,经度相差1º,纬线长约为111·cosφkm〔其中φ为地理纬度〕。
例1(2009·宁夏卷)4.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据此判断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解析】昆仑站与中山站经度相当,纬度相差11°,则实际距离相差11°×111km/度=1221km【答案】C例1(2009·宁夏卷)4.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据此判断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解析】昆仑站与中山站经度相当,纬度相差11°,则实际距离相差11°×111km/度=1221km【答案】C例2(2007·宁夏卷)36.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地理计算题
1、怎样求地方时地方时=已
知点的时间±两地点的经度差数
X4/1°
2、怎样求时区时区=已知点
的经度÷15(商数为时区、余数≥7、5°时进一区)
3、怎样求两地点的时区差数
时区差数=东西时区数之和(或同位于东、西时区数的东西之差)
4、怎样求时区的中央经线中
央经线=已知时区数×15°
5、怎样求区时(标准时)区=
已知点的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1(所求的未知点在已知点的东侧用“+”;所求的未知点在西侧用“-”;“+”时所得值≥24时时将日期进一天;“-”时所得值≤0时时将日期退一天)
6、怎样求跨越日界线的区时
未知点在西侧=已知点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加1天
未知点在东侧=已知点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减1天
7、已知时间怎样求经度经度
=已知点的经度±两地点的时间差数÷4
8、已知纬度怎样求距离距离
=两地点的纬度差数×111(㎞)
9、已知距离怎样求纬度纬度
=已知点的纬度±两地点间
10、已知经度怎样求距离距离
=2πR/360°×两点间的经度差数
11、已知距离怎样求经度经度
=已知点的经度±两点间的距离÷2πR/360°
12、如何求任意两点间非在同一
经纬度之间的距离距离=勾股定理。
13、怎样求正午太阳高度(H)
H=90°-φ±g或者H=90°-|φ﹢g|
14、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怎样
求另一地的纬度(φ)φ=90°-Н±g
15、已知某地北极星的仰角,怎样求当地的纬度(Н)Н=北极星对于当地地平面的高度。
16、已知海拔高度怎样求温度(℃)温度=高差×0、6÷100
17、已知温度怎样求高度高度
=温差÷0、6×100
18、如何求地球自、公转的角速
度角速度=360°/т(时间)
19、如何求地球自、公转的线速度线速度=2πR/т
20、怎样求一天的昼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或者(12-日出时间)×2。
21、怎样求一天的夜长夜长=
日出时间×2;或者(24-日落时间)×2。
22、如何求“二分二至”的正午太阳高度恰好等于地理纬度
①、Н和φ二分日等于45°–
②、当地下半年=45°+︱直
射点纬度值的一半∣
③、当地冬半年=45°-∣直射
点纬度值的一半∣。
23、怎样求某地太阳能热水器受热面支架与地面的夹角夹角=当地“二分二至”时距离太阳直射点处纬度之间的间隔纬度数(支架为活动式,保持受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24、怎样求南北楼房之间的间距或者南北楼房的高度(运用:“⊿”“三角函数”解)北半球楼房间距,主要看:冬至日,纬度越高间距应越远;北半球楼房高度,也主要看:冬至日靠南侧楼房的高度要低。
25、怎样求比例尺、图距、实距比例尺=图距÷实距;图距=实距×比例尺;实距=图距÷比例尺。
26、怎样求南北半球不同纬度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昼夜长短
①、赤道地带终年昼夜平=各为12小时;
②、二分日(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③、牢记北半球夏至日20°N、40 °N、60°N、66°、34′N的昼长(或者夜长)
④、除赤道地带和二分日外,在南北半球纬度对称的地带,任何时候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
⑤、除赤道地带和二分日外,南北半球的任何地带的夏至日的昼长等于冬至日的夜长。
27、怎样推理日界线
①、当世界时(伦敦时)为12时时,全球为同一天,界线只是法定时东西经180°;
②、除全球在同一天外,任何时候夜半球的正中央是自然上的日界线0时;
③、法定时与自然时关系的辨别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看日期早一天的东侧为法定上的日界线180°、西侧为自然上的日界线0时;
④、在赤道上任何时候昼夜平分,日出、日落、正午、午夜四个方位均间距90°、时间上均间隔6小时;
⑤、除二分日外、任何时候0时至12时之间为晨线(日出),12时至24时(或者0时)之间为昏线(日落)。
28、怎样求飞机飞行、轮船航
行、
科考、旅行等的起终点的时间、速度、距离等内容
①、已知起点时间求终点时间
终点时=已知时±两地点间的时差+路途的行程时间;
②、已知终点时间求起点时间:起点时间=终点时±两地点间的时差-路途的行程时间;
③、求速度:速度=起终点之间
距离/时间(Τ);
④、求距离:距离=速度×时间(㎞)(注:求距离可用比例尺、经纬度、速度等多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