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走向光明——记晋城市康复医院高级按摩师常毕亮

合集下载

盲人按摩师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精品文案范文

盲人按摩师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精品文案范文

盲人按摩师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盲人按摩师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盲人按摩师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记晋城市康复医院高级按摩师程堆51岁的盲人按摩师程堆可以说是晋城市很有名气的按摩师了,一提及按摩,人们总会说“到康复医院找老程”。

电话预约不断,还有专车接送上门服务。

凭借顽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不仅成为晋城盲人按摩的就业名人,还赢得了一位健康善良女子的爱情,拥有了一个幸福而美满的家庭。

1954年11月,程堆出生于泽州县衙道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78年5月,在沁河发电站上,随着轰然一声巨响,程堆倒在血泊中,人们把他从乱石堆中扒拉出来,他瞬间昏迷后的第一意识是睁开眼睛:无际的乳白色世界骤然退去,满目褐色的斑点成为他视力的最后记忆,年仅23岁的程堆猝然遭到了厄运。

在城区医院住了一年医院,医生们尽了种种努力,保住了他的眼球,但他永远失去了视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程堆的心灵之窗却骤然关闭了,他从光明一下子跌入痛苦的低谷。

失明者脚下的路有更多的坎坷和不幸,程堆踏着坎坷,上采着不幸,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学步。

1990年,晋城市康复医院开办盲人按摩培训班的消息传来后,程堆为了不再让父母操心,决然报名参加培训。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程堆很快熟练掌握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经络和穴位等基本生理结构,对人体的360多个穴位摸得滚瓜烂熟,结业后,因为他的勤奋和天赋,晋城市康复医院决定将程堆留下来作为按摩门诊的工作人员,享受工资待遇。

凭借娴熟的技巧和热情的服务,程堆的按摩逐渐火起来。

前来找他按摩的人经常坐得满满的等他,预约程堆的电话更是响个不停。

有一位患颈椎病的老太太,多方求医,疗效不佳。

听说康复医院的按摩能治,而且还说有一个老程按摩很可以,就来到康复医院,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老太太的病居然好了起来,老太太激动得说:按摩就是好,治好了我的病,老程不仅按得好,服务态度也好。

当问及工资情况时,老程爽朗地一笑:“我粗略地算了算,自1999年来,自己的月平均工资都在1千元以上。

美丽盲校故事

美丽盲校故事

美丽盲校故事——王志强视力残疾却不忘助人个人简介姓名:王志强性别:男民族:汉族1985年08月20日出生政治面貌:共青团员毕业学校:潍坊盲校自强职业中专专业:中医针灸推拿入学时间:2010年09月毕业时间:2013年06月从事职业:中医针灸推拿职称:二级推拿技师工作地点:安丘市长安路与永安路十字路口东20米路北康园成人小儿推拿。

在学校获得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会会干部,优秀三好学生等。

个人事迹:他出生在安丘市的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中,在他24岁那年,眼睛感觉看什么东西好像什么东西有黑影挡着,去过多家医院经过多名眼科专家诊断确诊为球后轴性视神经炎。

经过几年的多方治疗,打了很多针吃了很多的中药和西药,始终没有好转反而视力越来越差了,后来眼科专家最终诊断为视神经萎缩。

他原先身体健康视力正常,现在突然的视神经萎缩,两眼什么东西也看不清,他实在是接受不了,他快要崩溃了,他曾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离开这个世界,后来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若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怎么办啊?他简直不敢想象,于是他又重新振作起来,鼓足勇气坚强地活下去!他要付出比正常人更多的努力去改写自己的人生轨迹,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美好!他也要感谢在他患病治疗期间曾给他关心支持帮助和资助过他的好心人!他也要回报社会!在很多好心人的联系和帮助下,他于2010年09月05日终于进入潍坊盲校自强职业中专学习,荣幸的成为了一名中医针灸推拿专业学生。

入学后不久,他被很多同学彻底感动了:他们很多是一点光感也没有,整天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但是他们能够生活自理,认真的学习生活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天天嘻嘻笑笑打打闹闹生活的很开心。

他还曾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差一点就自暴自弃,他感到很惭愧啊!他们虽然能生活自理但是他发现他们有很多方面不方便。

他决定在认真学好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的闲暇时间去帮助他们!教务处主任可能看出了他的心思,入学一周后教务处主任找他谈话,她说她想任命他为学生会主席,并且跟他讲了学生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学生会成员要轮流值班,配合每天的值班老师负责好小学生一日三餐的安全和所有同学就寝,以及上自习课时考勤纪律等。

山沟沟里走出来民间中医推拿专家励志故事

山沟沟里走出来民间中医推拿专家励志故事

山沟沟里走出来民间中医推拿专家励志故事山沟沟里走出来的民间中医推拿专家励志故事1鲁中山区一个美丽的地方,自古民风淳朴,百姓善良,民间中医更是一枝独秀,千百年来守护着齐鲁大地百姓的健康,在沂蒙山脚下有这样一位年轻的推拿师傅,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翁,王春亮先生,王老师年轻的八零后,常年免费为七十岁以上老人免费推拿保健,在山东创办王春亮推拿学堂十年有余,他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以发扬民间推拿为己任,振兴中医,广开师门,自成一派,名声远扬,王春亮推拿疗法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山民间中医推拿流派,因其好的疗效和口碑,每年吸引大批的海内外推拿按摩爱好者前来学习取经,带动了民间中医推拿疗法的良好发展。

上医治未病,防重于治,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这句话很有道理,王春亮养生导师讲经络可以决生死除百病,不可不通,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刘大姨开西医诊所多年,她亲家也是大夫,她小儿媳妇是护士,大儿媳妇是医生,全家人都是从事医疗行业的,唯独自己的丈夫是脑梗,半身不遂常年卧床需要人照顾,后来他放弃了诊所,转而学*春亮中医推拿术,带两个儿媳妇也来王春亮推拿学堂疏通经络,打通大小周天养生预防,刘阿姨说,我要把两个儿媳妇的身体调理的好好的,她好,我儿子才更好!小儿媳妇后背淤堵,常年宫寒,还有脂肪瘤和腋下副乳,我说你们都是学医的怎么还到我们这里做经络疏通啊?她体验了,亲身感受到效果,医生做不到的我们做到了!刘阿姨说,我如果提前给老头子做中医推拿养生预防就不会到今天这个样子,她孙子近视也来点穴调理,全家人从事了中医,迷上了推拿。

人们都知道桌子坏了用木头补,墙坏了用砖头补,车子坏了用零件补,人心坏了用感化来补,那么身体坏了呢?都拿百毒的药物来补,难道身体是药做成的吗?北京协和医院一年收入两千亿,总营业额吓死人,国外的人嘲笑我们国人,喜欢存钱去医院却不肯花钱养生保健,前半生拼命赚钱,后半身拿钱买命,养生就是存钱,中医推拿健康法保你身体不倒,带你走入无痛世界。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精选9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精选9篇)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事迹(精选9篇)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事迹精选篇1在今年的获奖人物中,有人将毕生奉献给红色信仰,有人把热血抛洒在祖国边疆……他们,用质朴的心灵创造着感动时代的力量,用平凡的故事书写着自己传奇的人生。

“守边老人”魏德友。

驻守边疆长达半个世纪,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76岁的他住土屋、喝咸水,与星月羊犬为伴,与风雪饿狼较量,被称为边境线上“活的界碑”。

“80后村医”贺星龙“80后”村医贺星龙。

他是一名村医,驻扎贫困乡村16年。

乡亲有病,他24小时随叫随到;付不起药费,费用他能免则免。

乡亲们说他“比亲儿子还亲”。

“公益达人”刘天明。

他是一位农民工志愿者,16年来,众筹助学金350多万,帮助留守儿童300多名,成为外来工榜样,带动了更多普通劳动者投身慈善事业。

“好姐姐”刘美。

一个80后自闭症康复治疗师,11年来她为1000余名自闭症儿童及家长提供康复训练和咨询,为100余名教师提供培训,带动了社会对自闭症的关注。

“胶鞋书记”庞启渊。

一个深入一线摸底走访,精打细算制定规划的第一书记。

他是村民口中的“胶鞋书记”“过细人”,更是乡亲们心里温暖的自家人、脱贫的领路人。

“倔牛”蒋传春。

敢于创新的戒毒所长,七年来他倡导“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业立人”,让戒毒人员“出去不再进来”,把衡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变成“心灵再造的学校”。

3岁高龄的他,仍然工作在一线,想陪大熊猫走到最后。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事迹精选篇22021年,一部反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火了,豆瓣评分9.5,片子的主创是香港的媒体人陈贝儿。

出发前,她看到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脱贫成功的质疑。

陈贝儿觉得作为一个媒体人,真的不可以只看人家的报道就信以为真。

是真的要亲身去看、去听。

陈贝儿出生在香港,生长在温哥华,一直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她对贫穷没有什么概念,对去脱贫地区的艰辛是她未尝预料的。

为了拍摄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陈贝儿两次攀爬天梯上悬崖村,来回共一万多级,每次花费十几个小时,累得脚软不说,有恐高症的她身体一度抖到不行,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残疾人自强自立事迹

残疾人自强自立事迹

残疾人自强自立事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身残,但志不残;他们有一颗向上的心,在不断改变命运。

那么残疾人自强自立的事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收集残疾人自强自立事迹的例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残疾人自强自立事迹篇一初见康建忠,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干练踏实的汉子,但是,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在石家庄将化工生意做得十分红火的老板竟然是个残疾人。

而的的确确,就是这个康建忠,用他残缺的身躯为八旬老母和妻儿撑起了一个家,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用自己博爱之心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身残志坚再苦也要干事业康建忠1968年出生,一岁时因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最终落下了右下肢的终身残疾。

而从康建忠懂事起,他就从别人异样的目光里,过早地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但同时也磨练了他不服输的个性。

18岁中学毕业前夕,看着年事已高的父母依旧每日早晚操劳,康建忠决定放弃学业挑起家里的重担。

他显示在一个村里当起了装卸工,装卸沙土、砖块,这种工作连正常人都会觉得又苦又累的,刚刚走出校门的他,双手很快就磨出了许多血泡,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一回到家就只想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干。

可第二天,他看到父母疲惫的身影时,咬咬牙又走出家门。

就这样他坚持了一年多。

1993年又在一个村办搪瓷厂当起了工人,后来调到了业务科跑业务。

在这段时间里,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他去了很多地方,也饱尝了许多的酸甜苦辣。

同时,他也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受触动,于是,决定尝试自己创业,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一再创业十几万元“打了水漂”1994年,康建忠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了令许多人羡慕的业务工作,在所有人诧异的眼神和冷嘲热讽中开始了第一次艰难的创业。

在广安街市场,他租下摊位搞海鲜批发,因为没有经验赔光了近万元的本钱。

那段时间,家人的责怪和不理解,使他很痛苦。

第一次创业失败的他去了印刷厂跑业务,每天骑着破自行车起早贪黑地往返于正定和石家庄的路上。

最美医生康复医学针灸推拿主任医生先进事迹

最美医生康复医学针灸推拿主任医生先进事迹

康复医学针灸推拿主任医生先进事迹XXX,男,19xx年出生,XXX市针灸界首位XX研究生,现任XXX 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主任,在中医针灸推拿领域辛勤耕耘二十载。

经诊患者和医院同事无不对他的医术感到佩服,对他的为人感到敬重,是群众公认的好医生。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XXX说,选择中医,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在当今这个充满浮燥的社会,要想做好中医,就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

这么多年过去,原来的许多同学们,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中医,但他却坚守下来,静下心来,寻师访友,切磋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多少个夜晚,一杯清茶,一盏孤灯,在与古圣先贤思想的交流中如饮甘饴,在古书中获得灵感。

做为科室的负责人,除了担负起一线繁重的医疗工作,XXX同志还不断研究,积极提高业务水平,参与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合作工作,并分获XXX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在工作之余,他经常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思考与感悟及时总结汇总,积累宝贵的医疗心得。

发表多篇范文,并主编及参与编写、编审了10多部专著,这些既是对自己临床工作的总结回顾,也是对中医事业的不懈追求。

近年来,他公派或自费学习了不少中医先进的诊疗技术,每一次外出培训都是难得的与同行交流提高的机会。

休假日大多被他用来寻访名医了,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只要听说有一技之长,他总要想方设法去拜访。

有些民间的中医刚开始不理解,一个大医院的主任,又有那么高的学历,能看上这乡间的手艺?但随着交往的加深,人们对他越来越佩服,这是个真正热爱中医,没有门派观念的中医爱好者;是个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光大中医事业,愿为中医事业的复兴而四处奔波的大医生。

不管是什么门派,什么学说,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就要采取“拿来主义”,并能够真正做到去伪存真,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不断的继承、改革及创新把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与学到的各种技术揉合在一起,结合临床找到最有效的疗法,才能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9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9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9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学习心得篇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质。

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途程中,虽无需董存瑞那样再去舍身炸碉堡,但却需要那些勇立潮头、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英雄,需要那些立足岗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英雄,需要那些缉毒、反恐、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狼”式英雄,需要那些戍边卫国、献身国防、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英雄……和平年代的英雄,多是从平凡里走出来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存活在教科书里的。

不管是祖辈还是父辈,或是90后甚至00后,总有一批英雄为祖国、为民族挺身而出。

在奋进新时代的新征程中,英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

现实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令人感奋的变化,现代化实践中到处都涌现出令人敬佩的英雄。

可见,英雄梦不是睡到自然醒就能实现的,英雄壮举那惊天动地的一瞬间,其实是无数个平凡的日日夜夜的辛苦劳作成就,是心灵的千锤百炼铸就。

设想一下,一个整天懒懒散散、无所事事的人会成为英雄吗?一个极端自私、漠视人民生命财产的人会成为英雄吗?一个玩世不恭、没有国家责任担当的人会成为英雄吗?心怀英雄情结,坚守平凡岗位。

英雄壮举蕴含于平凡的工作之中。

把复杂的事情做出条理性,把简单的劳动做出熟练性,把单调的工作做出极致性,用扎扎实实的劳动构筑英雄的阶梯。

而把英雄情结和家国担当融合在一块,英雄才有深厚的精神沃土滋生,才有丰沛的精神追求凝聚。

那些默默无闻的夜班编辑,那些凌晨早起的马路保洁工,那些坚守于工作岗位的工人、农民、教师、士兵、科技工,他们中的模范人物,心灵深处总有一丝报国情怀在躁动,只是默默地等待时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英雄是人民的优秀代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英雄辈出。

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奉献,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英雄。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篇二彭士禄4岁成为孤儿,8岁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受尽拷打。

走向光明——记晋城市康复医院高级按摩师常毕亮

走向光明——记晋城市康复医院高级按摩师常毕亮

走向光明——记晋城市康复医院高级按摩师常毕亮
常毕亮,男,54岁,是晋城市康复医院的一名资深高级按摩师。

他热爱按摩工作,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学习,他已经成为该医院最受欢迎的按摩师之一。

常毕亮在按摩行业已经工作了近30年,他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按摩方案。

他深知,按摩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能够通过手法和
技巧,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等。

在长期的工作中,常毕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尤其在治疗肌肉损伤、关节疼痛
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表现出色。

他精通各种按摩技法,如推拿、揉捏、拍打、推拉等,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手法。

常毕亮的服务态度也备受患者的好评。

他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为每
一位患者提供舒适和安全的按摩体验。

他对待患者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
和使命感。

除了在医院工作,常毕亮还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他学习医学知识,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按摩
治疗。

常毕亮是晋城市康复医院的一面旗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患者带去健康和希望。

他的努力和奉献精神无疑对整个医院起到了激励和示范作用。

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晋
城市康复医院的按摩团队一定能够越走越远,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报告范文/事迹材料
走向光明——记晋城市康复医院高
级按摩师常毕亮
走向光明——记晋城市康复医院高级按摩师常毕亮
走向光明
——记晋城市康复医院高级按摩师常毕亮
虽然生活在黑暗里,可是他以按摩点燃了生命之光,用双手演绎了光辉的人生,不仅找到了自食其力的饭碗,而且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他就是晋城市康复医院高级按摩师常毕亮。

1969年11月,常毕亮出生于泽州县东沟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妹三人。

15岁那年,脑膜炎伴高烧导致他双目失明,多姿多彩的少年时代已不复存在,他那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活泼、好动的他一下子变得沉默缄言。

有人看到他成了盲人,可怜的、同情的都有,但他不这样认为,他要征服黑暗,尽最大努力,做到残而不废。

偶然的一个机会,他碰到了一个好心人,耐心地开导他,指导他,帮助他自学了盲文,从此他以顽强的毅力,不懈的努力,打开了盲人世界的大门。

“其实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心灵不残疾,如果心灵残疾了,那活着还不如死去。

”他这样想着,也是这样做了。

1990年晋城市盲人按摩班成立后,他背着行李,踏上了进城的旅途。

在培训班里教师的带领下,他如饥似渴,认真听讲,刻苦练习,练滚法时,他用手在桌面上磨、水泥地上蹭;练推拿,他在自己身上抓,一年下来,常毕亮手上的老茧厚了,按摩也入门了。

有了一年功底的常毕亮,满怀抱负地上班了。

他拼命地在医学的海洋里遨游,越往前游越觉得水浅,继续深造成了他的梦想。

终于机会来了,199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山西省盲人中级卫校,无疑,他又争取到一场磨难。

在学校里,他拿出了百倍的精神刻苦学习,晚上熄灯就寝,同学们睡觉了。

他还把盲文书藏进被窝里,用手去摸索,用心去记忆。

“这是盲人的优越性”。

他常向明眼人夸耀。

后来他买了录音机上课记录用,下课倒着磁带反复听。

录音机七倒八倒,没多久就倒坏了一台,磁带一周要消耗十多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