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穆帝司马聃简介 在位期间东晋版图有所扩大
晋成帝司马衍简介 东晋第三任皇帝司马衍资料

晋成帝司马衍简介东晋第三任皇帝司马衍资料晋成帝(司马衍),名司马衍(公元321~342年),字世根,汉族。
明帝长子。
明帝死后继位。
在位17年,病死,终年21岁。
葬于兴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
人物简介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1年—公元342年7月26日),字世根,东晋第三任皇帝,晋明帝之子,庙号显宗。
晋成帝于西元325年10月19日即位时由于年幼,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
司马衍在位期间,任用外戚庾亮执政,试图排斥王导势力,振作东晋王室。
但庾亮疑忌大臣,任意杀逐重要官员,引起统治集团内部冲突。
公元327 年,历阳镇将苏峻、寿春镇将祖约以杀庾亮为名,起兵叛乱,攻入建康。
后被陶侃、温峤起兵平定,王导再次出山执政,东晋王朝又一次转危为安。
晋成帝在位期间,由于苏峻与祖约的叛乱,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西元329年陶侃平定苏峻之乱后才迁回建康。
晋成帝在位期间曾经命令庾亮北伐,但是败于石虎。
西元336年晋成帝颁布壬辰诏书,禁止豪族将领将山川大泽私有化;341年又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
西元342年晋成帝过世。
司马衍本人也是书法名家。
据有关资料:(司马衍)工书。
草书劲力外爽,古风内含。
《法书要录》一书记载:成帝则生知草意,颖悟通谙。
光使畏魄,青疑过蓝。
劲力外爽,古风内含。
若云开而乍睹旭日,泉落而悬归碧潭。
成长经历公元321年—342年,在位17年。
属蛇,性格聪明软弱。
父司马绍,母庾文君。
字世根,东晋的第三代皇帝,于325年即位。
由于年幼,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
晋成帝在位期间,由于苏峻与祖约的叛乱,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西元329年陶侃平定苏峻之乱后才迁回建康。
晋成帝在位期间曾经命令庾亮北伐,但是败于石虎。
336年晋成帝颁布壬辰诏书,禁止豪族将领将山川大泽私有化;341年又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
西元342年晋成帝过世。
政治业绩《晋书》有言道:司马衍自幼聪明伶俐[2],明于事理,说话很到位,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东晋盛产“短命”皇帝,只有两人除外,但一是昏君二是白痴!

东晋盛产“短命”皇帝,只有两人除外,但一是昏君二是白痴!今日来看看东晋(公元317年始,公元420年止)这些个'短命'皇帝们,他们大多分为两种:寿命之短与在位时间之短!看完之后,你有没有如小史一样感慨:如此东晋王朝,竟能绵延一百余年!1: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开国皇帝,公元318年- 323年在位,仅约6年。
他在位期间,大权旁落,琅琊王家达到权势高峰。
司马睿见自己名为天子,号令却不出宫门,渐渐忧愤成病,卧床不起,终忧愤病逝,时年47岁。
“牛继马后”之说称司马睿是牛金之子:曹魏时,有一谶书《玄石图》记有“牛继马后”预言,正逢手下有个将领叫牛金,司马懿心里忌讳于是就派人请他赴宴,酒中下毒而除之,司马懿自此以为高枕无忧。
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为妃,夏侯氏与王府也叫牛金的一小吏生下司马睿。
此即史书所言,司马睿并非皇族血脉,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金之子。
后人遂戏称司马睿为牛睿,而不称司马氏。
: 2:晋明帝司马绍东晋第二位皇帝,公元322年-325年在位,仅约4年,于二十七岁病逝。
在位期间,他平定王敦之乱、稳定东晋局势。
司马绍聪慧善断,明于事理。
东晋政权初建之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弊,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政权随时面临着覆灭危险。
他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做到对权臣的制衡。
他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和南渡侨姓与吴姓士族之间的矛盾,稳定时局,使社会呈现向安定发展的趋势。
在位时间虽短,但对安定国家之大局却影响深远。
3:晋成帝司马衍东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25年-342年在位,年幼继位(5岁),在位约17年,22岁时去世。
即位之初,因年幼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
他在位期间,任用外戚庾亮执政,试图排斥王导势力,振作东晋王室。
但庾亮疑忌大臣,任意杀逐重要官员,引起统治集团内部冲突。
327年,苏峻起兵叛乱,攻入建康,后被平定,王导再次出山执政,东晋王朝又一次转危为安。
东晋建立时的皇帝是谁

东晋建立时的皇帝是谁晋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那么东晋建立时的皇帝是谁呢?下面是有东晋建立时的皇帝,欢迎参阅。
东晋建立时的皇帝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
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
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都督扬州诸军事。
后来在王导的建议之下前往建康,并且极力结交江东大族。
311年晋愍帝封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318年即帝位,为晋元帝。
323年去世,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
牛继马后之说称司马睿是牛金之子。
晋元帝司马睿移镇建邺司马越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实力开始复元。
由于惠帝已被河间王司马伷劫持至关中,司马越无法操纵朝政,遂以西迎天子为借口,联络山东各方镇讨伐长安。
临行前,他以司马睿为平东、监徐州诸军事之职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为他看守后方。
司马睿引王导作司马,凡军谋密策皆听由王导规划。
永嘉元年(307年)七月,司马越改任司马睿为安东、假节、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等职,负责镇守建邺(今江苏南京市)。
司马睿的南下出自王导兄弟的精心筹划。
晋末政局,纷乱异常。
司马越在战胜司马伷夺回惠帝以后更加专权跋扈,陵暴乖戾,特别是后来竟然不计后果地将惠帝鸠杀,另立司马炽为新的傀儡皇帝。
这使王导预感到,中原地区将有灾难性的大乱爆发,只有南下或许可以避难。
于是,他极力怂恿司马睿出镇建邺,并利用兼参东海王军事的便利条件,游说鼓动取得了东海王妃裴氏的支持,从而促成了此行。
当年九月,司马睿到达建邺,立刻遇到了如何争取江南士族支持的问题。
西晋灭吴后,江南曾一度是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地区。
晋末动乱,这里虽未象中原那样备罹战祸,但同样也是个多事之邦。
晋朝皇帝列表,晋朝历代皇帝介绍

晋朝皇帝列表,晋朝历代皇帝介绍晋朝皇帝列表,晋朝历代皇帝介绍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
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公元266年,司马炎登基,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
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前赵所灭,北方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
公元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
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北人南迁,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1-3]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很好色,上行下效,皇帝荒淫无度、纵情享乐,那些皇亲贵戚、官僚大臣紧随其后,纵情声色,极尽奢华。
西晋社会上弥漫着清谈虚浮风,专门讨论抽象的脱离实际的问题。
西晋当官的马马虎虎,不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风气必然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
晋朝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
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344年—361年在位17年。
司马聃,康帝长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2岁的他走向皇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
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
晋穆帝在为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
361年晋穆帝病死,终年19岁。
晋朝皇帝列表晋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361年—365年在位5年。
司马丕,字千龄,为东晋的第六代皇帝,晋成帝之子,晋穆帝之堂兄弟。
晋哀帝本应继晋成帝之位即位,但是由于权臣庾冰的意见而无法即位;司马丕于361年在晋穆帝死后即位,改元隆和,但是大将桓温当国,晋哀帝形同傀儡。
晋哀帝即位不久就迷上了长生术,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断榖、服丹药,结果晋哀帝服药后药性大发而不能听政,于是由褚太后再次临朝。
晋朝十五帝顺序及简介

晋朝十五帝顺序及简介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
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
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延续晋朝,史称东晋。
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
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晋朝1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晋朝开国皇帝(266年~290年在位)咸熙二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
在位初期,改革政治,发展经济。
厉行节俭,推行法治,颁行户调式,促进人口增长,使得经济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咸宁五年,发动“晋灭吴之战”,实现全国统一。
创造“太康盛世”此后,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太熙元年(290年5月16日),司马炎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安葬于峻阳陵。
司马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虽然创造了所谓的“太康盛世”但极其短暂,并且“太康盛世”的基础是由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打下的,司马炎只不过享用前辈的成果。
骄奢淫逸才是他的本性。
著名的“羊车望幸”形容的就是司马炎后宫。
相传司马炎后宫拥有一万多人,司马炎每天骑着羊车决定宠幸哪位妃子。
中国历朝历代开国皇帝里最荒唐的皇帝。
晋武帝2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1月8日)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太熙元年(290年),正式即位。
不能任事,由太傅杨骏辅政。
后来,皇后贾南风谋害杨骏家族,掌握实际大权。
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篡位,以为太上皇,幽禁于金墉城。
受到诸王辗转挟持,沦为傀儡,受尽凌辱。
治河治运名人

治运历史名人夫差(约公元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公元前486年,夫差在邗(今江苏扬州附近)筑城。
又开凿邗沟,从今扬州市西长江边向东北开凿航道,沿途拓沟穿湖至射阳湖,至淮安旧城北五里与淮河连接。
这条航道,大半利用天然湖泊沟通,史称邗沟东道。
清《宝应图经》一书详细地记录了历史上邗沟在宝应段的十三次变迁,其中《历代县境图》有一幅名为“邗沟全图”,图上清晰地标明了当年邗沟流经的线路:从长江边广陵之邗口向北,经高邮市境的陆阳湖与武广湖之间,再向北穿越樊梁湖、博支湖、射阳湖、白马湖(其中博之、射阳二胡在宝应),经末口入淮河。
古代邗沟的景象在北宋诗人秦少游的《邗沟》诗中有生动的描述:“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吴王开凿邗沟之前,我国东南地区和中原诸州无自然的水道直接相通,南船北上,系由长江入黄海,由云梯关溯淮河而上,至淮阴故城,向北可由泗水而达齐鲁。
这既绕了路,又要冒入海航行的风险。
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作为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
又名渠水、韩江、中渎水、山阳渎、淮扬运河、里运河。
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它是今京杭运河之祖,为扬州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水利工程。
陈登(生卒年月不详)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
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治今江苏省金湖县西)县长。
虽然年轻,但他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
后来,徐州牧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一州农业生产。
他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状况,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徐州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秔稻丰积”。
建安初奉使赴许,向曹操献灭吕布之策,被授广陵太守。
司马睿建立的东晋

司马睿建立的东晋: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虽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土地,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
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
·简介中国北方一直由后赵、前秦等控制,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两个时代——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时间。
西晋灭亡后,汉族在江东建立东晋政权。
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
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南北朝的南朝宋所取代,共享国103年,历4代11帝。
公元316年,西晋的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了西晋的灭亡,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仍在全国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
三一七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因其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故史家称之为东晋。
公元346年,东晋安西桓温伐蜀,次年3月克成都,控制汉水上游和四川盆地的成汉政权灭亡。
至此,东晋统一了南方,与后赵隔秦岭淮河对峙。
司马睿在建康建立政权形式的时间实际是在公元311年,当时西晋处于崩溃边缘,但没有明确灭亡。
东晋建立的时间一般被视为司马睿称帝的时间,即公元317年。
公元420年,东晋被刘裕取代。
·文化发展由于东晋统治者安于江南,不以恢复中原为意,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
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与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自曹魏以来,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处于大步前进的时期,其中以东晋年间的文人最为著名。
东晋出现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人,他们对旧体诗作出改革,为将来隋、唐的诗文盛世创造了前提条件。
在社会生产上,北方的手工业技术与南方的技术相互融合,使东晋的手工业水平比西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简介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简介司马睿,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是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晋元帝司马睿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晋元帝司马睿简介司马睿出生于公元276年的洛阳,祖父是司马懿的幼子司马伷,父亲是司马觐。
公元290年,司马觐病逝,司马睿继承琅邪王位,此时年仅15岁。
司马衷在位之时,发生了八王之乱,公元304年,司马越发布讨逆檄书,召天下之兵征讨作乱的司马颖,司马睿以左将军之位参与了对司马颖的讨邺之战。
结果讨邺之战司马越大败,司马睿连同晋惠帝司马衷等人被司马颖俘虏到了邺城。
不久,司马颖就在城中大开杀戒,司马睿为了保命偷偷找机会逃出了邺城。
他一路直奔洛阳去接亲眷,然后带着家眷赶回自己的封地琅邪。
此后司马睿组织司马王族与北方的世家门阀一起南迁,把家族基业转移到了安定的南方。
公元318年,司马睿在西晋灭亡后登基称帝,年号太兴,史称为东晋王朝。
公元323年,晋元帝司马睿逝世,称帝6年,死后入葬建平陵。
司马睿怎么死的司马睿重振皇权惨败,而王氏的势力却更加的强大,朝野内外只知“王”不知“马”,自己这个皇帝相当于被软禁在皇宫的“囚徒”,名为天子却政令不行,于是司马睿越想越是激愤生气,终于气大伤身卧病于床。
司马睿病倒后,还不忘为太子司马绍铺路,他任命忠君的荀组为太尉,想要以其辅佐太子,使得司马家的皇权在司马绍称帝后有望夺回。
不曾想荀组刚刚受命没过多久就病逝了,司马睿因此更加的忧虑惶恐,导致病情恶化。
公元323年,晋元帝司马睿积怒病逝。
因为皇权旁落而被活活气死。
司马睿可谓是成也王氏败也王氏,他依靠王氏坐稳皇帝的宝座,却也使得王氏依靠皇权势力扩张膨胀不可制。
最终朝中大权被王氏家族掌控,司马睿忧愤而死。
司马睿晚年如囚徒司马睿刚刚登基那会,与王氏一族还有共同的利益,一个为了巩固皇位,一个为了通过拥立之功扩大自己的势力。
所以司马睿与王氏的王导关系很是和睦,把他比作“萧何”,称王导为“仲父”。
王导对司马睿的礼遇厚待也是投桃报李,对司马睿出谋划策,劝谏他勤政克己,要行仁政于南方,收取民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晋穆帝司马聃简介在位期间东晋版图有所扩大
晋穆帝司马聃,字彭子,东晋第五代皇帝,庙号孝宗。
晋穆帝是晋康帝之子,母
褚蒜子。
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晋穆帝即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
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
晋穆帝在位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
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
而撤退,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
361年晋穆帝过世,享年十九岁。
人物简介
司马聃:公元三四三~三六一年。
司马岳与褚蒜子之子,东晋孝宗穆皇帝。
司马岳
死后即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
何充去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
辅政。
其在位期间晋虽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曾在
公元三五六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但版图仍有所扩大。
晋穆帝司马聃(公元343年-公元361年),字彭子。
东晋第五任皇帝,公元344年—
公元361年在位。
晋穆帝是晋康帝之长子,母褚蒜子。
康帝死后即位,时年仅2岁。
在位17年,病死,卒年19岁。
葬于永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西北幕府山南)。
曾用年号:永和(345年—356年)、升平(357年—361年)。
其妻何法倪谥号为德章皇后。
康帝病危时被大臣们立为太子。
公元344年9月由于晋康帝驾崩(病死),晋穆帝于同月己亥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和”。
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
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
此后赵石虎病死,中原大乱。
晋穆帝在为期间东
晋朝廷先后令褚裒、殷浩北伐,均未成功。
永和十年(354年),太尉、征西将军桓温
北伐关中,大败前秦。
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
司马聃即位时只有
2岁,由褚太后临朝听政。
在位期间,用桓温驱逐了庾氏势力。
桓温势力日益强大,企图篡夺帝位。
公元361年5月丁巳日,司马聃病死于建康宫中的显阳殿。
司马聃死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