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发展前沿.doc

合集下载

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认识及发展趋向

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认识及发展趋向

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认识及发展趋向
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是一门应用化学的学科,主要研究化学反应与物质转化的理论与技术,以及化学工艺过程的设计与优化。

它涵盖了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等多个领域,是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学科。

1. 绿色化学工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化学工程成为化学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它主要研究如何在化学工艺过程中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化工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能。

2. 新材料与新能源:随着新材料和新能源的不断涌现,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也在逐渐向这个方向发展。

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研发需要开展新的化学反应与工艺设计,这也给化学工程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3. 微纳化工与反应工程:微纳化工是化学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它主要研究微米尺度下的化学反应与工艺控制。

微纳化工在医药、电子、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4. 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的研究与实践也在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与自动化可以提高化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艺的效率和经济性。

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的认识与发展趋向表明,它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丰富的学科,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研究化学工程及工艺,可以开发新的化工产品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化学专业的未来发展

化学专业的未来发展

化学专业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化学专业在当今世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属性、组成和变化的科学,化学专业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迅猛发展,化学专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材料领域的崛起化学专业将会在新材料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新材料在电子、能源、医学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包括二维材料、柔性电子、纳米材料等。

化学专业的学生将掌握先进的合成技术、性能测试方法和应用研究技巧,从而在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各国的共同责任。

化学专业将会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开展绿色化学研究,探索环境友好型化学合成方法;开发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和新型环境监测手段。

化学专业的学生将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三、药物研发与医疗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药物研发和医疗领域面临巨大挑战。

化学专业将继续在药物研发和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设计和合成新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研究药物代谢和药物传递途径,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

化学专业的学生将成为具备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的药物研发人才。

四、融合学科的发展化学专业将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新的学科交叉领域。

例如,化学与生物学的结合将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化学与物理学的结合将推动新型材料的研发;化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将推动化学计算的发展。

化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素养,积极参与学科交叉研究,为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起来,化学专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学习化学专业的学生,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推动化学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化学专业的未来将会充满着活力和创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专业发展现状

化学专业发展现状

化学专业发展现状概述化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学科,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专业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主要内容、研究方向和就业前景等方面详细介绍化学专业的现状。

主要内容化学专业的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

这些学科涵盖了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并与其他学科如材料科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交叉融合。

化学专业的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方向化学专业的研究方向繁多,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广泛领域。

以下是几个目前热门和前沿的研究方向:1.新材料研究:化学专业与材料科学相结合,致力于开发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功能材料和能源材料等。

2.药物研究:化学专业在药物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致力于药物的设计、合成和优化,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3.环境保护研究: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化学专业也在积极研究环境监测、废水处理和新型环境友好材料等领域。

4.生命科学研究: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合成、结构和功能。

就业前景化学专业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术和创新能力,是科研机构、高校、医药公司、化工企业和环境监测机构等单位的重要人才来源。

目前,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并且薪资待遇也较为优厚。

就业领域主要包括:1.科研机构: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等工作。

2.高校教职: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3.医药公司: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药物研发和药物质量控制等工作。

4.化工企业: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化工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新产品的研发等工作。

5.环境监测机构: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等工作。

总之,化学专业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且有着重要作用的学科,具有丰富的研究方向和就业机会。

学生在选择化学专业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并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化学工程发展前沿

化学工程发展前沿

化学工程发展前沿
化学工程是一门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到大规模实验室
环境的反应设计、生产过程的优化、污染控制、新材料的制备以及能源转
换等诸多方面。

未来,化学工程将在不同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得更
多的成果得以实现,以及更多的应用领域得到改善。

以下是化学工程的发
展前沿:
1.绿色化学工程。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世界环境恶化,绿色化学工程
的发展成为化学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绿色化学工程就是搞定污染源,将有害的化学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减少环境污染。

未来,绿色化学
工程会被用于制造环保产品,以及降低污染排放。

2.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主题,而可再生能
源备受瞩目。

未来,可再生能源会在工业和商业应用中被很多使用,有助
于减少碳排放,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3.聚合物及生物工程。

聚合物和生物工程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未来可以通过聚合物和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实现新材料的开发及相
关应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化。

如今,聚合物和生物工程也可以用
于疾病治疗,如癌症治疗,以及农业和生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化学学科的前沿研究与科学发展动态

化学学科的前沿研究与科学发展动态

化学学科的前沿研究与科学发展动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学科的前沿研究和科学发展动态,展示化学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和能源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一、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新材料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各种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正日益受到关注。

例如,二维材料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如石墨烯和二硫化钼等。

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认为是未来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

此外,高性能陶瓷、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材料等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二、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研究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迅速发展,化学在药物研发和生物医学成像技术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药物合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为药物的高效率合成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同时,化学在生物医学成像技术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例如,荧光探针和放射性标记物等新型成像剂的研发,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污染物的高效吸附和催化降解技术,可以有效清除水体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如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四、能源转化与储存技术能源问题一直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化学在能源转化和储存技术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从而提高能源转化的效率。

此外,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如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的前沿研究和科学发展动态涵盖了新材料、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和能源等多个领域。

当然,这只是化学学科中的一部分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化学的研究与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1500字左右(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化学与学科前沿

化学与学科前沿

化学与学科前沿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它既有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有实际应用的探索。

在当今的社会中,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学科,如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物化学等。

本文将探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前沿研究领域,并简要介绍其相关概念和应用。

一、纳米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进入了一个纳米时代。

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上对物质进行理解、制造和应用的技术。

纳米尺度是指物质的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

在这个尺度下,物质的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以至于我们可以通过精确控制和设计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来开发出全新的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

纳米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纳米电子器件、纳米催化剂和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等。

二、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是研究不同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如何设计和合成新材料的学科。

传统的材料科学主要关注金属、陶瓷和聚合物等材料,但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的材料,如纳米晶体、纳米线和纳米片等。

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例如高强度、高导电性和高韧性,因此在能源、电子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化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制。

生物体内有许多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糖类,它们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可以开发出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生物化学在癌症治疗、基因工程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起来,化学与学科前沿密切相关,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物化学都是当前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这些领域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我们对物质和生命的理解,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将会持续扩展和演化,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化学学科发展前沿doc2024

化学学科发展前沿doc2024

引言概述:化学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致力于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化学学科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分析其中的五个大点,并对每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纳米科技1.纳米材料合成技术:介绍常见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气相沉积法等。

2.纳米材料性质研究:探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如量子效应、表面效应等。

3.纳米材料应用:介绍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如纳米颗粒药物传输、纳米电子器件等。

二、生物化学1.蛋白质研究:讨论蛋白质折叠、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蛋白质的工程化研究。

2.基因组学:介绍基因组学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如基因测序技术、基因组编辑等。

3.酶催化:探讨酶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酶催化反应的研究与应用。

三、材料化学1.二维材料:介绍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如石墨烯的剥离法、氧化石墨烯的还原法等。

2.能源材料:探讨能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如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3.纳米光学材料:介绍纳米光学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光学成像、光子学等领域的应用。

四、计算化学1.分子模拟:介绍分子模拟方法,如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化学计算等。

2.药物设计:探讨计算化学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如通过计算筛选潜在药物分子等。

3.催化剂设计:介绍计算化学在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如理性设计新型催化剂等。

五、环境化学1.环境污染分析:介绍环境污染物分析方法,如质谱分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等。

2.环境修复技术:探讨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如土壤修复、水体净化等。

3.突变体毒理学:介绍突变体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如突变体在环境毒理学中的作用。

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学科也迎来了许多前沿领域的突破。

纳米科技、生物化学、材料化学、计算化学和环境化学是当前化学学科发展的热点领域。

纳米科技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生物化学研究有助于解决疾病治疗等问题,材料化学主要涉及二维材料和能源材料研究,计算化学在药物设计和催化剂设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环境化学研究可促进环境保护和修复。

化学学科的前沿方向与优先领域.doc

化学学科的前沿方向与优先领域.doc

化学学科的前沿方向与优先领域基础学科在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由基础科学研究产生的大量新思想、新理论、新效应等为应用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现代技术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内外大量事实说明,"科学理论不仅更多地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着各种可能的途径"。

基础研究是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基础,而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

化学和其它科学一样,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重要学科。

它与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等相互渗透,不断形成新的交叉学科。

学科的前沿方向与优先领域为:(1)合成化学;(2)化学反应动态学;(3)分子聚集体化学;(4)理论化学;(5)分析化学测试原理和检测技术新方法建立;(6)生命体系中的化学过程;(7)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中的基本化学问题;(8)材料科学中的基本化学问题;(9)能源中的基本化学问题;(10)化学工程的发展与化学基础。

今日化学何去何从今日化学何去何从?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第一种回答:化学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一门成熟的老科学,现在发展的前途不大了;21世纪的化学没有什么可搞了,将在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夹缝中逐渐消微。

第二种回答:20世纪的化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1世纪的化学将在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环境、海洋、空间科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共同大发展。

本文主张第二种回答。

1. 20世纪化学取得的空前辉煌成就并未获得社会应有的认同在20世纪的100年中,化学与化工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

这个“空前辉煌”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达,就是2 285万。

1900年在Chemical Abstracts(CA)上登录的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的和人工合成的已知化合物只有55万种。

经过45年翻了一番,到1945年达到110万种。

再经过25年,又翻一番,到1970年为236.7万种。

以后新化合物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每隔10年翻一番,到1999年12月31日已达2 340万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无机化学发展前沿【论文摘要】: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里其它各分支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近年来取得较突出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固体材料化学、配位化学等方面。

未来无机化学的发展特点是各学科交叉纵横相互渗透,用以解决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实际问题。

文章就当代无机化学研究的前沿与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阐述。

当前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向主要是新型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以及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和建立。

因此21世纪理论与计算方法的运用将大大加强理论和实验更加紧密的结合。

同时各学科间的深入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形成许多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

例如,生物无机化学就是无机化学与生物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固体无机化学是十分活跃的新兴学科;作为边沿学科的配位化学日益与其它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与交叉。

根据国际上最新进展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文章就“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和“我国无机化学最新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无机合成与制备在固体化学和材料化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学科。

发展现代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不断地推出新的合成反应和路线或改进和绿化现有的陈旧合成方法, 不断地创造与开发新的物种, 将为研究材料结构、性能(或功能) 与反应间的关系、揭示新规律与原理提供基础。

近年来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极端条件合成在现代合成中愈来愈广泛地应用极端条件下的合成方法与技术来实现通常条件下无法进行的合成, 并在这些极端条件下开拓多种多样的一般条件下无法得到的新化合物、新物相与物态。

超临界流体反应之一的超临界水热合成就是无机合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软化学合成与极端条件下的合成化学相对应的是在温和条件下功能无机材料的合成与晶化, 即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或软化学合成。

由于苛刻条件对实验设备的依赖与技术上的不易控制性, 减弱了材料合成的定向程度。

而温和条件下的合成化学——即“软化学合成”,正是具有对实验设备要求简单和化学上的易控性和可操作性特点, 因而在无机材料合成化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缺陷与价态控制缺陷与特定价态的控制是固体化学和固体物理重要的研究对象, 也是决定和优化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

材料的许多性质如发光、导电、催化等都和缺陷与价态有关。

晶体生长行为和材料的反应性与缺陷关系密切, 因此, 缺陷与价态在合成中的控制显然成为重要的科学题。

缺陷与特定价态的生成和变化与材料最初生成条件有关, 因此,可通过控制材料生成条件来控制材料中的缺陷和元素的价态。

(四)计算机辅助合成计算机辅助合成是在对反应机理有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模拟过程。

国际上一般为建立与完善合成反应与结构的原始数据库, 再在系统研究其合成反应与机理的基础上, 应用神经网络系统并结合基因算法、退火、mon te2carlo 优化计算等建立有关的合成反应数学模型与能量分布模型, 并进一步建立定向合成的专家决策系统。

(五)组合化学组合化学是利用组合论的思想和理论, 将构建单元通过有机/无机合成或化学法修饰, 产生分子多样性的群体(库) , 并进行优化选择的科学。

组合化学用于合成肽组合库, 也称组合合成、组合库和自动合成法。

组合方法同时用n 个单元与另外一组n′个单元反应, 得到所有组合的混合物, 即n+ n′个构建单元产生n×n′批产物。

(六)理想合成理想合成是从易得的起始物开始, 经过一步简单、安全、环境友好、反应快速、100% 产率获得目标产物。

趋近理想合成策略之一是开发一步合成反应,如富勒烯及相关高级结构的合成, 从易得的石墨出发, 只需一步反应即得到目标产物, 产率44%。

趋近理想合成策略之二为单元操作。

相对复杂的分子, 如药物、天然产物的合成, 需要多步反应完成。

在自然界里, 生物采取多级合成的策略, 在众多酶的作用下, 用前一步催化反应的产物作为后续反应的起始物, 直至目的产物的生成。

(七)仿生合成仿生合成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应用上都将具有非常诱人的前景。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在生物矿化、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无机分子向生物分子转化等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用一般常规方法难于进行的非常复杂的合成如何利用生物合成将其变为高效、有序、自动进行的合成。

例如生物体对血红素的合成可以从最简单的酪氨酸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很容易地合成出结构极为复杂的血红素。

因此,仿生合成将成为21 世纪合成化学中的前沿领域。

二、我国无机化学研究最新进展近几年我国无机化学基础研究取得突出进展,成果累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 中科大钱逸泰、谢毅研究小组在水热合成工作的基础上,在有机体系中设计和实现了新的无机化学反应,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制备了一序列非氧化物纳米材料。

溶剂热合成原理与水热合成类似,以有机溶剂代替水,在密封体系中实现化学反应。

他们在苯中280度下将gacl3和li3n反应制得纳米gan的工作发表在science上。

(2) 吉林大学冯守华、徐如人研究组应用水热合成技术,从简单的反应原料出发成功地合成出具有螺旋结构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m(4,4'-bipy)2(vo2)2(hpo4)4(m=co;ni)。

在这两个化合物中,po4四面体和vo4三角双锥通过共用氧原子交替排列形成新颖的v/p/o 无机螺旋链。

(3) 南京大学熊仁根、游效曾等在光学活性类沸石的组装及其手性拆分功能研究方面设计和合成具有手性与催化功能的无机有机杂化多维结构,他们改性了光学活性的天然有机药物(奎宁),以它作为配体同金属离子自组装构成了一个能进行光学拆分消旋 2-丁醇和3-甲基-2-丁醇,拆分率达 98﹪以上的三维多孔类沸石。

(4)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洪茂椿,吴新涛等在纳米材料和无机聚合物方面的工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重视。

他们成功地合成纳米金属分子笼(nanometer-sized metallomolecular cage),还成功的构筑了一个新型的具有纳米级孔洞的类分子筛[{zn4(oh)2(bdc)3}.4(dmso)2h2o]n,其中孔洞的大小近一纳米。

在金属纳米线和金属-有机纳米板的合成和结构的研究成果斐然。

设计合成了一些金属纳米线,金属-非金属纳米线和金属有机纳米板。

(5) 北京大学高松研究小组在磁分子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在水溶液中以1:1:1的摩尔比缓慢扩散k3[m(cn)6](m=fe3+,co3+),bpym(2,2'-bipyrimidine)和nd(no3)3,合成了第一例氰根桥联的4f-3d二维配位高分子[ndm(bpym)(h2o)4(cn)6]。

3h2o,24个原子形成的二维拓扑结构。

(6) 清华大学李亚栋研究组在新型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组装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

李亚栋课题组首次发现了由具有准层状结构特性的金属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单晶多壁金属纳米管,有关研究成果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am.chem.soc.123(40),9904-9905,2001)报道。

这是国际上首例由金属形成的单晶纳米管,铋纳米管的发现为无机纳米管的形成机理和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和课题。

面对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其他学科迅速发展的挑战和人类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提出的新要求,化学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物质和品种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造福国家,造福人类。

当前,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健康和人类安全、高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等向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提出一系列重大的挑战性难题,迫切需要化学家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现和创造出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20世纪的有机化学,从实验方法到基础理论都有了巨大的进展,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活力。

世界上每年合成的近百万个新化合物中约7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

其中有些因具有特殊功能而用于材料、能源、医药、生命科学、农业、营养、石油化工、交通、环境科学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中,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必需品。

与此同时,人们也面对着天然的和合成的大量有机物对生态、环境、人体的影响问题。

展望未来,有机化学将使人类优化使用有机物和有机反应过程,有机化学将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不少分支学科,包括有机合成、金属有机、元素有机、天然有机、物理有机、有机催化、有机分析、有机立体化学等。

下面介绍其中的一部分分支学科,使我们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

(1)有机合成化学这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创造新有机分子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发现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和新理论是有机合成的创新所在。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的热分解方法,成功地制备了有机物尿素,揭开了有机合成的帷幕。

100多年来,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

有机合成发展的基础是各类基本合成反应,不论合成多么复杂的化合物,其全合成可用逆合成分析法(Retrosynthesis Analysis)分解为若干基本反应,如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

每个基本反应均有它特殊的反应功能。

合成时可以设计和选择不同的起始原料,用不同的基本合成反应,获得同一个复杂有机分子目标物,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这在现代有机合成中称为“合成艺术”。

在化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某一有机化合物的全合成同时有多个工作组的报导,而其合成方法和路线是不同的。

那么如何去评价这些不同的全合成路线呢?对一个全合成路线的评价包括:起始原料是否适宜,步骤路线是否简短易行,总收率高低以及合成的选择性高低等。

这些对形成有工业前景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现代有机合成的发展方向。

(2)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催化金属有机化学在20世纪有机化学中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中特别是与有机催化联系在一起。

均相催化使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生命科学及现代化学工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金属有机化学使人们认识到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交叉产生的金属有机化学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活力和作用;同时还发现许多金属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系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维生素B12,引起了生物学界的关注。

由于金属有机化学的本身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在21世纪将有更大的发展。

含有碳-金属键的化合物种类甚多,至今还有不少元素周期表上的金属元素尚无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因此,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入。

如1849年就制得乙基锌〔Zn(C2H5)2〕,发现它有极好的反应性能;以后才相继制得含锂、钠、钾、镁、铝、汞、锡等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发展到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关系是一个很广泛和重要的研究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