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波兰奇迹
世界五十大奇迹建筑,美的让人窒息

1、波兰(歪屋)
2、德国(森林屋)
3、西班牙(蛋压楼)
4、法国(教堂)
5、美国(篮屋)
6、美国(书屋)
7、美国(倒屋)
8、加拿大(盒子屋)
9、荷兰(磨具屋)
10、越南(动物屋)
11、美国(悬崖屋)
12、捷克共和国(弯曲屋)
13、墨西哥(大圆楼)
14、美国(锅楼)
15、英国(突兀屋)
16、日本(砖房)
17、西班牙(树桩庙)
18、葡萄牙(石头屋)
19、美国(鞋屋)
20、阿尔卑斯山脉(奇屋)
21、中国台湾(蜻蜓屋)
22、美国(洞屋)
23、朝鲜(大宾馆)
24、白俄罗斯(民族解放纪念碑)
25、中国澳门(新葡京酒店)
26、荷兰(别墅)
27、西班牙(博物馆)
28、印度(教堂)
29、英国(街屋)
30、澳大利亚(掉房)
31、俄罗斯(木积屋)
32、美国(教堂)
33、法国(太阳能屋)
34、美国(半球屋)
35、中国(鸟巢)
36、美国(时尚铁圈)
37、美国(仿金字塔)
38、法国(船屋)
39、美国(五彩房)
40、美国(玛丽蘑菇屋)
41、美国(桶形屋)
42、美国(蛋房)
43、英国(弹头屋)
44、德国(堆叠屋)
45、英国(管状屋)
46、乌克兰(休凉亭)
47、日本(电视塔)
48、美国(纪念屋)
49、加拿大(欲坠房)
50、泰国(银行)。
波兰十大著名景点

波兰十大著名景点波兰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景点。
今天,我将为您介绍波兰的十大著名景点。
无论您对历史、艺术还是大自然有兴趣,波兰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1. 华沙老城:位于波兰首都华沙,是该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华沙老城以其华丽的宫殿、精美的教堂和迷人的小巷著称。
这里曾被完全摧毁,但在二战后精心重建,成为波兰的象征之一。
2. 克拉科夫老城:克拉科夫是波兰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其老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克拉科夫老城充满了浪漫的氛围,有着迷人的中世纪建筑、古老的教堂和独特的城堡。
另外,克拉科夫还是访问梅奥维采集中营的起点。
3. 瓦乌鲁兹古城:瓦乌鲁兹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的古城,位于波兰中部。
这座城市拥有许多中世纪的建筑和博物馆,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瓦乌鲁兹以其美丽的广场和著名的教堂而闻名。
4. 雷克法尔德盐矿:位于克拉科夫附近的雷克法尔德盐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盐矿之一。
这个巨大的地下迷宫拥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大厅和通道以盐雕艺术著称。
您可以参加导游讲解的游览,了解盐矿的历史和传统。
5. 波兹南市政厅:波兹南是波兰第五大城市,市政厅是该市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这座建筑以其美丽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壁画而闻名。
市政厅是一个维也纳式大会堂,是波兰文化的代表之一。
6. 大不列颠堡:位于波兹南湖上的大不列颠堡是波兰最壮观的堡垒之一。
这座巨大的堡垒建于13世纪,提供了壮丽的景色和广阔的湖泊风景。
游客可以在城堡内参观博物馆,了解其丰富的历史。
7. 特楚维尔德国家公园:特楚维尔德国家公园是波兰最早成立的国家公园之一,也是该国最美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这里有森林、湖泊和山脉,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您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观鸟和野营活动。
8. 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集中营体系中最臭名昭著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址,使人们深刻反思二战期间的恐怖罪行。
参观者可以参加导游讲解,深入了解集中营的历史和回忆。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1920年欧洲差点变成一片红色—被遗忘的苏波战争素材

1920年欧洲差点变成一片红色——被遗忘的苏波战争1918年至1919年的俄国内战期间,波兰被视为一枚抵抗俄国布尔什维克与欧洲共产主义红色浪潮的重要棋子,同时协约国各国也纷纷以保卫本国利益为名派兵进入了俄国。
1919年6月25日,协约国的最高委员会曾有过这样一份声明:为保护爱护和平的东加利西亚人的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免受布尔什维克党威胁,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决定批准波兰武装力量的活动范围延伸至奇布鲁克河(加利西亚和乌克兰的分界)。
守卫欧洲文明和基督教价值观免受蛮族入侵,也一直都被波兰人视为天赋使命。
这当然会使得波兰人产生一种错觉,让他们误以为协约国列强会在战后支持波兰在东加利西亚地区的利益。
然而自身的命运若由他人来决定,显然是不牢靠的。
对协约国列强来说,自身利益才是最根本的原则。
1919年春,约瑟夫。
哈勒将军带领着他在一战末期于法国创建的"蓝色军团"返回波兰与毕苏斯基军团组成新的波兰国家军。
波兰军队的实力也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从1918年11月的6000人猛增至1920年7月的90万人。
胳膊肘硬实了的同时,也意味着不必全然看他人的眼神行事了。
波兰人将俄国内战视为难得的契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波兰人就可以完全不顾及列强的意见。
法国方面明确表示支持波兰人自己决定东部的事务,至于英国方面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当时身任英国战争大臣的温斯顿。
丘吉尔作为协约国干预俄国内战的始作俑者,当然希望波兰参与到反苏维埃的阵营中来。
但首相劳合。
乔治却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对于根据巴黎和会原则毫无争议的划归俄罗斯的领土,如果波兰仍然坚持保留,而布尔什维克政府又拒绝和平解决问题并由此诉诸武力,那么,英国政府若想在军事和财政上支持波兰,获得本国民众的支持的几率微乎其微。
对于俄国人来说,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唤起国际革命,必须从狭隘的民族革命转向世界革命。
"(列宁原话)为了面向全世界输出革命的目的,布尔什维克在1919年的3月份成立了共产国际,这不得不使欧洲列强越发感到担忧。
[盐矿,奇卡,维利]维利奇卡盐矿的传说
![[盐矿,奇卡,维利]维利奇卡盐矿的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7cd70250ec3a87c24128c4b5.png)
维利奇卡盐矿的传说传说匈牙利的金卡公主嫁到波兰前,国王问女儿希望置办什么样的嫁妆,女儿回答说希望能有一座盐矿,因为波兰没有盐矿,盐矿会给波兰人带去幸福和安乐。
国王点头应允,公主当即摘下订婚戒指抛向当地的盐矿。
公主来到波兰成婚后,派人去维利奇卡开矿取盐,在人们的半信半疑中,奇迹发生了!人们在维利奇卡不仅掘出了盐,还在第一块盐岩中发现了公主抛出的戒指。
波兰皇家古都克拉科夫拥有很多历经战乱而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而位于老城南郊的维利奇卡盐矿(Wieliczka)博物馆闻名遐迩,其神奇瑰丽让人叹为观止!盐矿的开采已历经千年,向来是克拉科夫地区的经济基石,也是这里纷争不断的缘由。
克拉科夫在几个世纪里都曾是欧洲最富庶的城市。
当年俄普奥三国发动瓜分波兰的战争,奥国就觊觎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到了1978年,盐矿被列入首批世界遗产。
从盐矿地面上的主楼入口,走下相当于四五十层的楼梯,才发现这里简直是一座用矿盐建成的超级城市。
最大的宴会厅以波兰命名、可容纳800人同时就餐。
在游览的必经之路上,几乎每天都在举行婚宴,来自波兰和世界各地的新人,在此接受着全球游客的祝福。
最令人惊叹的是,大厅上方华丽的吊灯,并非玻璃水晶,居然是盐做成的。
盐矿深处巷道纵横交错,全长300多公里。
如今从地面到地底的深度327米,超过台北101的高度。
327米的地底别有洞天,时间仿佛倒流回13世纪,700多年前的开采作业流程一一呈现眼前。
在游客参观的地道里,从矿工采盐、手车推盐、木桶装盐、马车运盐、矿井取水等作业景象,都用盐雕呈现眼前。
此外,这里还保留着数百年前的运盐轨道和矿工作业的隧道。
走在巨大的盐池旁,所有人都想发现公主那枚投入池中的戒指,但能看到的只有白花花的矿盐。
不过,工作人员似乎并不害怕游客会掉落盐池――反正掉进去也无碍,这儿的盐度比死海还要高得多!虽然盐矿在1995年便结束了开采,但为了保持盐矿内的干燥,现在每年仍要出产1.5万吨盐。
除了食用、浴用,就是用于雕刻各种灯具、首饰和玩具,只要你能忍住不去舔它,都可以成为传家之宝。
波兰克拉科夫历史与文化的大宝库

波兰克拉科夫历史与文化的大宝库波兰克拉科夫是波兰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波兰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中心。
作为波兰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克拉科夫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被誉为波兰的大宝库。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克拉科夫的历史与文化之美。
一、历史遗迹1. 克拉科夫老城区克拉科夫的老城区是波兰最古老、最完整的城市中心之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众多历史建筑,如克拉科夫主广场、圣玛丽亚教堂、克拉科夫皇家城堡等。
这些建筑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包括哥特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
2. 克拉科夫犹太区克拉科夫的犹太区是欧洲最大的犹太历史区之一,也是波兰犹太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这里,您可以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念馆,了解二战期间犹太人的遭遇和纪念。
此外,还有犹太教堂、犹太人墓地等历史遗迹,展示了犹太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克拉科夫矿山克拉科夫矿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盐矿之一,也是波兰的国家纪念碑。
在这里,您可以参观地下盐矿,欣赏到盐矿工艺的奇迹,如盐雕、盐雕画等。
同时,还可以了解到盐矿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感受到盐矿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文化景观1. 克拉科夫音乐厅克拉科夫音乐厅是波兰最重要的音乐场所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厅。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世界级的音乐演出,如交响乐、室内乐等。
此外,还有许多音乐节和比赛在这里举行,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和艺术家。
2. 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是波兰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波兰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波兰的历史、艺术和文化,如中世纪的艺术品、民俗文化等。
同时,还有临时展览和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
3. 克拉科夫大学克拉科夫大学是波兰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在这里,您可以参观到许多历史建筑,如学院楼、图书馆等。
此外,还可以参加学术讲座和文化活动,感受到大学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底蕴。
三、文化活动1. 克拉科夫国际文化节克拉科夫国际文化节是波兰最重要的文化盛事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节。
波兰恐怖故事

波兰恐怖故事波兰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几百年来,它见证了许多令人心惊胆战的恐怖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将回顾波兰境内一些恐怖事件的传说,带您领略这个神秘而又诡异的国家的一面。
1. 黑色女巫的诅咒在波兰东部的神秘森林里有一位被称为“黑色女巫”的女性。
据传说,她是一位曾经掌握黑魔法的巫师,为了追求永恒的力量而付出了可怕的代价。
黑色女巫生前施下的诅咒使整个森林笼罩在黑暗的氛围中。
传闻称,当夜晚降临,黑色女巫会以幽灵的形态出现,用可怕的尖叫声吓唬经过的人。
有些人声称,他们在夜晚听到了女巫的尖叫声,并感到恐惧至极。
因此,这个神秘森林变成了人们敬而远之的地方。
2. 女幽灵的孤魂位于波兰南部的一个废弃村庄传闻中鬼魅频现。
有人声称他们在夜晚见到了一个婀娜多姿的女性幽灵,她穿着古老的礼服,脸上带着忧郁的表情。
这个女性幽灵被描述为在村子里游荡,寻找着什么。
据传,这位女性幽灵是一个在几十年前神秘失踪的年轻女子。
一些当地居民相信她的灵魂无法得到安宁,因此一直在此徘徊。
每当有人接近,她会发出哀婉的哭泣声,仿佛在寻求帮助。
这个被遗忘的村庄因此变成了一个被鬼魅所笼罩的地方。
3. 恐怖的卢布林大屠杀波兰的卢布林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占领区,也是一个发生了许多令人心寒的事件的地方。
卢布林大屠杀被认为是这个地区最恐怖的事件之一。
在1942年至1943年期间,纳粹德国组织了一系列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行动。
据估计,这次大屠杀导致了近4万名犹太人的死亡。
幸存者的证词揭示了这场恐怖行动的残酷和无情。
卢布林的集中营成为一座死亡之地,对犹太人来说是摧毁和绝望的象征。
卢布林大屠杀成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恐怖故事,提醒着人们纪念这段黑暗的历史,并对类似事件保持警惕。
4. 邪恶的魔鬼之森波兰西北部的特奥戈森森林因其被归为“邪恶之森”,而使其闻名于世。
这片森林据说是魔鬼的领地,有着各种各样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和故事。
有人声称,他们在这片森林中遭遇了怪异的现象,如听到不明音乐、看到闪现的幽灵和红色的眼睛。
波兰战役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

波兰战役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波兰战役: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以其“闪电战计划”闻名于世。
其中,波兰战役是其计划的重要一环,成为纳粹德国快速扩张势力的起点。
本文将就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以及其在波兰战役中的运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简介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也被称为“布鲁塞尔纲领”,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制定的战略计划。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快速、集中的军事力量,突破敌方防线、迅速占领关键地区,以达到迅速战胜敌人、牢固控制领土的目的。
这一计划深受孙子兵法中的“以少胜多”战略思想的启发,并在战争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波兰战役中的闪电战计划运用波兰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展开的军事行动之一,也是闪电战计划在实战中的首次应用。
纳粹德国通过对波兰的迅速攻击,展示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战略执行能力。
以下是希特勒在波兰战役中采取的一些重要战略和战术:1. 谨慎的准备工作希特勒在波兰战役前,充分准备了作战计划、兵力部署以及后勤保障措施。
通过充足的物资储备和对军事装备的提前保养,纳粹德国的军队在战场上展现了高度的战斗力和机动性。
2. 突袭式进攻波兰战役中,纳粹德国采取了突袭式进攻的战术。
他们利用空中和装甲部队的优势,迅速突破波兰的防线,从而打乱波兰军队的指挥系统和防守部署。
这种突袭式的战术不仅使纳粹德国能够快速占领战略要点,而且使波兰军队失去了反击的机会。
3. 信息战和心理战纳粹德国在波兰战役中善于运用信息战和心理战手段,通过对波兰境内的广播、传单等媒体进行宣传,瓦解了波兰民众和军队的士气,削弱了其抵抗意志。
4. 敌后战略破坏为了削弱波兰的摇摆政府和抵抗力量,纳粹德国派遣特工进行敌后战略破坏。
他们在波兰各地策动起义、破坏交通设施和关键设施,并与波兰政府进行恶性斗争,进一步加速了波兰政府的溃败。
三、闪电战计划的影响纳粹德国通过波兰战役成功地展示了他们的闪电战计划。
维利奇卡盐矿深藏地下的世界奇迹

世界遗产 /World Heritage维利奇卡盐矿深藏地下的世界奇迹文·图 / 步恩撒 编辑 / 沈俏静1 116117Business & Luxury Travel克拉科夫是波兰第三大城市,1320—1609年期间曾经是波兰首都,这段悠长历史在老城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古典风格建筑。
克拉科夫最有名的旅游景区除老城外,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和维利奇卡盐矿。
世界上最大的矿井博物馆维利奇卡盐矿距克拉科夫老城不远。
清晨,盐矿大门前的街道很安静,偶有小车穿行而过,朝阳洒在红色的屋顶上,静谧而美好,丝毫没有想象中矿区嘈杂混乱的情景。
只有盐矿出入口处高出屋顶的提升架表明这里曾经是一个矿井。
盐矿现在已停产,许多机械、设备丧失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但维利奇卡盐矿却通过它悠久如地下城市般庞大的维利奇卡盐矿是世界的一个奇迹。
这里藏着40个教堂,其独特的建筑,精美的雕塑让这里已不能单纯用“盐矿”来简单概括。
这些特殊而精美的艺术品,都是由矿工雕刻出来的。
他们凭着内心的信仰和天赋,让雕刻成为了心灵寄托和在这不见天日的矿洞里生存的动力。
1976年,维利奇卡盐矿被列为波兰国家级古迹,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文化历史,使得这些东西不仅依然存在,更焕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并成为克拉科夫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利奇卡盐矿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井博物馆,可看到几个世纪以来盐矿发展的历史,其内有很多保存完好的矿井工具和许多特殊的装置,包括通风和空调系统等,是对7个世纪以来欧洲矿井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独特而完整的见证,展示了中世纪以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在蒸汽时代到来之前的盐矿工业的发展。
这里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来自中世纪的审美理念和对于宗教的虔诚,让人恍如置身于华丽恢弘的大教堂,让每一个到此参观的游人惊叹不已,也因此从15世纪开始这里就成为了很受欧洲上层人士欢迎的游览胜地。
32 1 卤水池。
在这里依然可以看到13世纪以来的盐矿采挖的工具和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波兰奇迹共识网华沙的十字街头,矗立着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科学文化宫。
这座被波兰人戏称为“斯大林注射器”的建筑是斯大林援建的,即使现在仍然是华沙的第一高楼。
只不过现在的科学文化宫不再是国家宣传机构,而变成了一个由博物馆、电影院和酒吧组成的娱乐设施。
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波兰。
在球迷的眼里,波兰就是四球击退皇马的莱万多夫斯基;在音乐迷的眼里,波兰就是肖邦和钢琴比赛;在历史学家的眼里,波兰就是为巴黎公社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东布罗夫斯基;在文艺青年的眼里,波兰就在显克微支、瓦伊达和波兰斯基故事里;在许多中国人眼里,波兰就是哥白尼、居里夫人和团结工会;但是在经济学家眼里,波兰就等于奇迹和希望,它是被经济危机笼罩的欧洲大陆唯一的“绿洲”。
从2008 年到2011年,波兰经济累计增长15.7%。
2012 年,波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2%,GDP 增速列欧盟国家之首。
波兰国家银行副行长拉赤克说,由于波兰银行业在全球危机的大环境下依旧保持着健康状态,2013 年波兰经济和投资前景看起来比欧盟其他国家都要好。
欧盟委员会发表的2007 年至2012 年经济统计报告显示,在27 个欧盟国家中波兰与斯洛伐克经济增长最为强劲,两国去年的GDP 比欧债危机发生前分别增长了18.1% 和10.5%。
在欧洲列国普遍低靡的大环境下,波兰强势逆袭,成为欧洲的希望所在。
为什么是波兰?带着这样的疑问,《外滩画报》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探访了波兰的华沙、克拉科夫和格但斯克等城市,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波兰。
寂静的列宁造船厂荒草丛生,旧厂房的玻璃破碎斑驳,那些被遗弃的船厂起重机吊臂如十字架般耸立云霄,这曾是格但斯克历史的象征。
列宁造船厂的死生之歌格但斯克的电工瓦文萨在退休之后,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那些曾经支持我获得成功的人,现在反过来一直怨恨我的成功。
以前,人们为了反抗政府专制而参加斗争,可现在人们却不得不为了每一天的生活而斗争。
这就是民主的代价。
”对于喜欢历史的人来说,格但斯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无尽的故事可以供人叙说。
这个被称作欧洲琥珀之都的城市,就如琥珀般包裹着整个波兰的兴衰。
从波兰的首都华沙开往波罗的海港口格但斯克的列车穿越地势平缓的中欧平原,抵达这个在过去年间让欧洲和世界惊叹的北方港口城市。
格但斯克并不是一座惊世雄城,格但斯克的城市格言却是:“在这里发生的一切改变了世界。
”格但斯克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人声鼎沸的格但斯克,那里有繁荣的商业和新兴的旅游业;另外一部分则属于寂静的列宁造船厂。
这并非单纯从地理位置划分,格但斯克人常常说,这里是欧洲最魔幻的城市,那些被遗弃的船厂起重机吊臂如十字架般耸立云霄,是格但斯克历史的象征。
当记者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著名的格但斯克摇滚音乐节正在全城布置着叛逆偶像们的招贴画,而那些老酒馆里的人则在瓦文萨的照片下痛快地喝着波兰啤酒。
格但斯克大部分的建筑都在二战中被摧毁,而在制度改革与私有化浪潮的席卷下,这座波罗的海沿岸的历史名城,正在被历史一遍遍地摧毁和重建。
波兰的历史学家们一直认为,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让现代欧洲经受考验,而人类文明的历史则选择这个地方作为20 世纪末段的开篇。
虽然这座城市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的地方,但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才是这座城市永久的象征。
列宁造船厂的老人安杰伊是瓦文萨当年的工友,对于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的历史,他自信了解程度超过博物馆的专业管理员。
了解船厂的光荣历史和各种小道野史,曾是社会主义时期工人们生活的最好调剂。
格但斯克曾经诞生过历史上第一艘铁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格但斯克被苏联军队解放,列宁造船厂成为城市的主要工作地。
后来,这里也成为欧洲历史的中心。
如今,大部分来格但斯克的人都是来看琥珀的,尽管当地人往往会习惯性地提醒你这里曾经是莱赫·瓦文萨领导列宁造船厂工人罢工的地方,也是拉开东欧剧变序幕的所在,但是去船厂参观的人依然寥寥。
历史似乎已经翻过了那一页。
只是在船厂门口的团结广场上,仍然竖立着一座纪念1970 年工人运动中牺牲者的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由三根42米高的十字架组成一个紧密的三角形。
在广场上的石壁上刻着这样一段话:“你错待了这个单纯的人……然后嘲笑他的痛苦……你将永无宁日。
”1970 年12 月,几名船厂工人在与防暴军事警察的冲突中被杀死,也就是震惊波兰的“十二月事件”。
10 年之后,莱赫·瓦文萨以“团结”的名义发动一系列罢工抗议。
以抗议食品价格上涨为目的的示威,最终演变为由1000万成员组成的“团结工会”运动,成为东欧剧变的开始。
当浪潮在波罗的海渐息,人们突然发现,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资本主义并没有成为工友们拯救船厂的良药。
“工人反抗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可是我们在运动结束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工作条件反而更差了。
”安杰伊说,当他们这批技术出色的波兰工人为了生计只能去英国洗碗时,也就没有团结可言了。
当年那个曾经有超过两万人工作的列宁造船厂再也没有了,在这一片空旷的厂区,现在只有两千名不到的工人在为一些小船厂工作。
曾经列宁造船厂就是格但斯克,可是现在这里成了游人都不会来的城市荒漠。
格但斯克人和华沙人一样,都很彬彬有礼。
可在废弃的船厂,迎面走来的船厂年轻工人大多是一副冷漠坚硬的表情,仿佛他们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来,同那些准备示威游行的船厂工人一样,还是那么倔强和生猛。
只是拆迁的推土机以及从那些破碎门窗上反射的阳光,刺眼地告诉着意外的访客,列宁造船厂已经属于过去,那间团结工会领袖瓦文萨的电工小屋只剩下一块介绍铭牌,反倒是隔壁的修车行人气更旺。
安杰伊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当年船厂破产,大幅裁员,政治制度改革让他非常担心自己的退休金,因为很多人都说资本主义制度是没有退休金的。
为了给自己的晚年提供一些保障,他和一些工友大着胆子,在船厂的原址上开了一家新的公司。
因为他们有的是喷漆技术高手,有的是维修车间老师傅,很快他们就找到了需要修补船只的客户。
但是,更多的人并没有那么幸运。
安杰伊回忆说,以前一个工厂的家属区都在一起,厂子里的兄弟们一起早出一起晚归,日子简单而快乐。
可是剧变之后,私有化之后,很多人失业了,后来陆续都搬走了,老伙伴老邻居们大部分都没了往来。
更加可怕的是,由于没有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格但斯克年轻人都离开了这里,学习好的去了美国搞研究,身体好的去了英国当司机和管道工,这个城市仿佛就在剧变发生后的十年里失去了一切的生命力。
随着2004 年加入欧盟,对格但斯克的孩子们来说,去西欧变得更容易,这让老人们很伤心。
在旧秩序垮台的20 年后,不是每个人都适应了新的秩序。
即使当初那些为自由而奋斗的人也成了自由市场的牺牲者。
但这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安杰伊指了指远处一栋锈色怪异的建筑,那是即将竣工的团结工会纪念馆。
“你一路上看到那些挖掘机了吧,听说,波兰政府马上就要重新规划这片区域,这里可能已经被卖给了土地开发商,未来将被改造成一个拥有高级酒店、购物中心、电影院和高级住宅的新城。
”对于那场剧变,安杰伊的态度复杂,他怀念旧时的安宁,厌恶新制度带来的快节奏,他觉得现在只有金钱才能让自己拥有安全感。
但是,他不希望回到过去,“因为那时候太无聊”。
如今安杰伊每年都会随着客户的船去世界各地旅行,他去过上海的黄浦江,也去过美国的迈阿密,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真如政府宣传的那样,兑现那些房产开发商的承诺,那么在未来十多年里,这里将会因基础设施建设而增加许多就业机会。
“项目完工之后,据说将会创造一万多个固定的工作岗位,我期望那一天早些到来。
”列宁造船厂的老人安杰伊是瓦文萨当年的工友,对于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的历史,他自信了解程度超过博物馆的专业管理员。
游艇新贵的时代机遇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毫无例外地消亡于袭来的资本巨浪,昔日热火朝天的船厂,再没有了往日的盛况。
当年曾经制造出东欧社会主义巨轮的列宁造船厂,如今荒草丛生,旧厂房的门窗玻璃破碎零乱,如一只只长着血盆大口的怪兽,迎接着偶尔经过这里的路人。
而位于旧船厂一隅的Sunreef 游艇公司的船坞和办公楼里则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的工人们干劲十足,销售人员们接听着一个又一个越洋电话,办公室墙壁上一张莱赫·瓦文萨与公司创始人弗朗西斯·拉普的合影告诉来访者,这公司与列宁造船厂的渊源。
用法国商人弗朗西斯先生的话说,在船厂旧址上建立的波兰顶尖私人游艇制造公司Sunreef,把列宁造船厂的故事随着自己售出的奢华游艇带去了世界各地。
这是历史在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延续着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的生命。
55 岁的弗朗西斯与波兰结缘纯属“意外”。
20 多年前,弗朗西斯在法国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工作,业余时间里他是一名狂热的赛车手,曾经多次参加欧洲和非洲的拉力赛。
1991 年,他第一次来到波兰参赛,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弗朗西斯在这里发现了新的机会。
上世纪90年代的法国,就像其他西欧国家一样,经济处于衰退阶段。
但波兰不同,它的经济正在起步,基础制造业的长期繁荣刚刚兴起。
就是从来到波兰参赛的那一刻起,弗朗西斯知道自己未来的事业离不开这里。
比赛结束两周后,他就从法国再次回到华沙。
起初,弗朗西斯在波兰建立了一家制造开关装置的企业HTEP Pl oska,为当时正在改革开放的波兰提供建筑物的内装服务。
后来,他带有明显法国烙印的公司靠技术和信誉逐渐赢得了格但斯克的大客户,其中包括可口可乐和西门子。
不久,HTEP Ploska 公司从制造开关装置逐渐转型为大型基础设施设计并安装电路、卫生设施和空调系统。
HTEP Ploska 随着波兰经济的扩张逐渐发展壮大,弗朗西斯逐渐爱上了这个国家,他加入了波兰国籍,在波兰定居,娶妻生子,继续自己的事业。
为什么会选择波兰?弗朗西斯回答说:“因为当时的波兰一无所有,没有购物中心,没有高档酒店,没有高速路,也没有大型超市,而新的波兰很快就会拥有这一切。
所以,他们在电气配套设备上肯定有大量需求,波兰的潜力比欧洲其他任何国家都大得多。
”弗朗西斯的HTEP Ploska 公司在后来的波兰经济复兴期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他在波兰挖到了第一桶金。
随后,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在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建立Sunreef 游艇制造公司。
在Sunreef,每个波兰员工都喜欢这位来自法国的老板,觉得他勤劳而能吃苦的劲头比波兰人还要波兰人。
弗朗西斯出生的家庭并不富裕,14 岁就开始在学校里半工半读。
最初,他在一家小商铺打工,贩卖发动机零部件和电子元件。
后来,他开始在一家电气公司做临时工,不久被提拔为首席电工。
随后,他转职去了一家更大的跨国企业,并被派到海湾地区,负责为因战后而兴建的医院安装电气设备。
数年的海外生涯结束后,弗朗西斯回到了法国,并开始自己创业,成立了一家电气设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