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音频技术发展的研究
数字音响技术

AI技术在数字音响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AI技术将在数字音响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 升音响设备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详细描述
AI技术如语音识别、智能推荐和自适应音效调整等将 被广泛应用于数字音响设备。通过AI技术,音响设备 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推荐和 服务。同时,AI技术还可以帮助音响设备自适应不同 场景和用户偏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音效体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接口标准
如HDMI、USB、光纤等,提供音频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方式。
音频解码与数模转换技术
音频解码
将压缩或编码的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原始的模拟信号,以便播放或录音。
数模转换
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驱动扬声器或其他音频输出设备。
04
数字音响技术的优势与 挑战
音质清晰度与动态范围
音质清晰度
数字音响技术通过高精度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够实现无损音质,使声音更加纯净、细腻。
数字音响技术
目 录
• 数字音响技术概述 • 数字音响系统的组成 • 数字音响技术原理 • 数字音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数字音响技术的未来发展
01
数字音响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字音响技术是指利用数字信号处理 、传输和存储等技术,实现声音信号 的采集、处理、传输和重放的一种技 术。
特点
数字音响技术具有高保真度、低噪声 、高稳定性、易于后期处理和传输等 优点,能够提供更加清晰、逼真的音 质效果。
随着无线传输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数 字音响技术在家庭、汽车和其他领域 得到了广泛应用。
05
04
1990年代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音频文件的兴起, 数字音响技术在个人用户中逐渐普及。
数字音频的处理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音频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数字音频处理是音频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对音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压缩、解码、编辑、增强等操作,实现音频信息的存储、传输、播放和再现。
本文将结合实际操作,对数字音频处理技术进行实践报告,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二、实践目的1. 熟悉数字音频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数字音频处理软件的操作方法;3. 提高音频信号处理和编辑的能力;4. 了解数字音频处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三、实践内容1. 数字音频采集与转换(1)采集设备:使用笔记本电脑、麦克风等设备进行音频采集。
(2)采集软件:使用Audacity、Adobe Audition等软件进行音频采集。
(3)采集过程:将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采样、量化等步骤。
2. 数字音频编辑(1)编辑软件:使用Audacity、Adobe Audition等软件进行音频编辑。
(2)编辑操作:包括剪辑、拼接、删除、复制、粘贴、调整音量等操作。
(3)编辑技巧:学习如何使用软件的特效功能,如降噪、均衡、混响等,对音频信号进行美化。
3. 数字音频压缩与编码(1)压缩算法:学习常用的音频压缩算法,如MP3、AAC、WMA等。
(2)编码软件:使用Audacity、Adobe Audition等软件进行音频编码。
(3)编码过程:对音频信号进行压缩,减小文件大小,提高传输效率。
4. 数字音频增强与修复(1)增强软件:使用Adobe Audition、iZotope RX等软件进行音频增强。
(2)增强操作:包括降噪、均衡、去噪、去抖等操作。
(3)修复技巧:学习如何修复损坏的音频文件,如修复静音、填补空白等。
5. 数字音频分析与处理(1)分析软件:使用MATLAB、Python等软件进行音频分析。
(2)分析过程:对音频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时域分析等,提取有用信息。
(3)处理方法:根据分析结果,对音频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滤波、降噪等。
数字音乐制作技术综述

数字音乐制作技术综述随着数字音乐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制作出高品质的音乐作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数字音乐制作技术进行综述,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数字音乐制作。
一、数字音乐概述数字音乐是指使用电子设备和数字技术来制作和编辑音乐的过程。
数字音乐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音乐制作,包括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电子音乐和影视音乐等。
数字音乐制作具有许多优点,包括更高的灵活性、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生产周期。
另外,数字音乐还可以更容易地实现混音、编曲和音频处理等操作,使其成为音乐制作领域中的一种主要工具。
二、数字音乐制作技术1. MIDI技术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是数字音乐制作中一种使用广泛的技术。
MIDI使用数字信号表示音符和乐器表演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将任何MIDI设备连接到电脑上,以方便地编辑、修改和制作音乐。
MIDI技术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其灵活性。
用户可以轻松地更改音符及其时值,打击力和表现力等属性,从而快速生成复杂的音乐作品。
2. 数字音频工作站(DAW)数字音频工作站是一种用于音乐制作的软件。
该软件支持多轨录音、音频编辑和效果处理等功能。
数字音频工作站通常包括一个稳定的时基(clock),可确保多个音频文件同步播放。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优点是其可扩展性与多功能性。
用户可以在DAW中添加各种插件来增强其特性,如EQ、压缩、混响和时延等效果。
3. 软件合成器(软音源)软件合成器是一种用于产生音频信号的软件。
合成器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算法来模拟不同的乐器和音效,从而创建逼真的音频。
其中一些合成器还包括采样和波表合成技术,用户可以使用这些技术来自定义各种独特的声音。
软件合成器的优点之一是其灵活性。
用户可以调整合成器参数来创建最适合自己的声音。
此外,软件合成器通常比物理合成器成本更低,因此可以为制作人员节省许多费用。
4. 数字采样数字采样是从物理声音转换为数字数据的过程。
数字广播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研究

数字广播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研究数字广播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广播传输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高质量:数字广播技术采用数字化的信号传输方式,相比传统模拟广播,可以实现更高的音质和图像质量。
数字广播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音频和视频内容,提升用户的听觉和视觉体验。
2. 高效率:数字广播技术采用先进的压缩编码算法,可以将广播信号进行高效压缩并传输,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
数字广播可以在较小的带宽下传输更多的广播内容,增加了广播频率的利用效率。
3. 多样化:数字广播技术支持多媒体内容的传输,可以同时传输音频、视频、文本等多种类型的媒体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数字广播可以提供不同种类、不同格式的广播内容,丰富了广播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4. 互动性:数字广播技术支持用户与广播节目的互动,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广播接收终端设备进行节目选择、调频、回放等操作,实现个性化的广播播放体验。
数字广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推送个性化的广播内容,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5. 网络化:数字广播技术可以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实现广播与网络的无缝连接。
数字广播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广播节目和服务,实现全球范围的广播覆盖和传输,扩大广播的传播范围。
数字广播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 数字音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数字音频广播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音频内容,满足用户对音乐、新闻、广播剧等各类音频节目的需求。
4. 数据广播:数字广播技术可以用于传输数据信息,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共享。
数据广播可以应用于气象、交通、环境监测等领域,实时传输各类数据信息。
5. 无线广播:数字广播技术可以实现无线广播的传输,满足用户对无线广播的需求。
无线广播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接收广播节目和服务,实现随时随地的广播播放。
数字广播技术具有高质量、高效率、多样化、互动性和网络化等特点,在广播传输、音频广播、电视广播、数据广播和无线广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价值。
浅谈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

一
、
概 述
二 、A D B特 点
数字音 频广播( it u i Bod at g简称 D B, 一项 Dga A do r csn ) il a i A 是 新 的广播传输技术 , 同时也是一项有别于传统所熟知的 A F M、M 的广播技术 , 它可以通过卫星或地 面发射站 , 以发射数 字信号来 进行广播 , 是具有很高音质的传输技术 。 A D B不但开创 了数字化
睡瞎鞋匿 睡嚣隧器睡 鳍疆 睡睡
声 葺 垂 一 誊 屏 并
昏睡
世
浅谈数 字音 频广播 的发展
一杨啸天 王 蕾
【 摘要 】 随着技 术的不断发展 , 字音频广播 (A ) 数 D B 获得新的技术 注入 ,A D B系
嚣 甲 罐 界
统集声音 、 视频和数据 等多种业务于一身 , 体现 了数字多媒体广播新形式。
广播的新时代 , 同时又能 以数字信号传送各项信息 , 因此又称数 字多媒体广播 。 数字音频广播是广播系统的一次技术革命。 A DB
率, 但却仍 旧保有 与 C D相 当 的音质 。 C F M信号 的产 生方 而 OD 式是将输入位串流切 割成 为数极多 的低位率位 串流 ,其 中的每
套, 拿上工具 , 早早把树砍了也算是帮荣先
生解决 了一些实际 困难 , 毕竟他呆在只有 三面墙的家里苦熬岁月 , 问题是我们都没
那么什么是人文关怀呢?笔者认 为, 它是一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悲悯 , 是一种
者拍摄并公布上 网, 随后引来众多 网友跟 帖, 多网友称曹爱文为 “ 很 中国最美 女记
个低位率串流再用来调变各独立 的正交 频率 载波。 O D C F M技术
数字音频解码原理分析

数字音频解码原理分析数字音频的广泛应用,使得对数字音频解码原理的深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数字音频解码原理进行详细分析,从数据压缩、解码器的功能及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字音频的数据压缩数字音频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压缩,以减小所占据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常用的数字音频压缩算法有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方式。
1. 无损压缩无损压缩是通过压缩算法将音频文件的数据尽量减小,但又不损失任何音频质量。
主要采用的压缩算法有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APE(Monkey's Audio)等。
无损压缩音频文件体积相对较大,适用于对音质要求较高的场景。
2. 有损压缩有损压缩是在保证音频质量适合人耳听觉感知的前提下,通过压缩算法去除冗余数据。
最常见的有损压缩算法是MP3(MPEG Audio Layer-3),该算法通过分析音频频谱及人耳听觉特性,去除人耳难以察觉的音频细节,进而减小音频的数据量。
二、解码器的功能及工作流程数字音频解码器主要用于将压缩格式的音频数据还原为原始的音频信号,以便音频设备进行音频播放。
解码器通常包括解码和重构两个主要功能模块。
1. 解码功能解码模块主要负责对压缩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还原为无损或有损的音频信号。
解码的过程包括读取压缩文件、解析压缩格式、还原原始音频数据等环节。
具体解码方式根据音频文件的压缩格式不同而变化。
2. 重构功能解码后的音频信号并不是原始的模拟音频信号,而是一串数字信号。
重构模块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以便音频设备进行播放。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数字-模拟转换(DAC)和滤波两个阶段,其中滤波部分用于滤除数字信号产生的混叠失真和高频噪声。
三、数字音频解码器的应用与发展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音频解码器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音频播放器数字音频解码器是音频播放器的核心模块之一,通过解码音频文件并将其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实现音频的播放功能。
数字音频播放器的数据解码技术

数字音频播放器的数据解码技术数字音频播放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播放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音频文件。
这类设备通常采用数字音频解码技术,将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音频信号,以便人们可以欣赏高质量的音乐。
本文将介绍数字音频播放器的数据解码技术。
一、数字音频的存储格式在了解数字音频播放器的数据解码技术之前,先了解数字音频的存储格式是很重要的。
目前常见的数字音频存储格式有"mp3"、"wav"、"flac"等。
这些格式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音频数据,不同的格式有不同的数据压缩和编码方式。
二、数据解码技术数字音频播放器通过数据解码技术将音频文件还原为模拟音频信号。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解码技术。
1. 脉冲编码调制(PCM)PCM是一种常用的数据解码技术,它将模拟音频信号通过采样和量化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数字音频播放器中,PCM解码器可以将压缩的音频数据还原成原始的数字音频信号。
PCM解码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还原度高,音质效果好,但是它的数据量相对较大。
2. 压缩解码技术为了减小音频数据的存储空间,数字音频播放器常采用压缩解码技术。
目前比较常见的压缩音频格式有"mp3"和"flac"等。
这些压缩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音频数据的体积,但在解码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音质损失。
因此,压缩解码技术需要平衡音质和存储空间之间的关系。
3.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音频播放器还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和增强,以提高音质效果。
这类技术包括均衡器、声场模拟、环绕音效等。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算法对音频信号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加丰富和逼真的音乐体验。
三、数字音频播放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了数字音频播放器的数据解码技术,下面简要介绍数字音频播放器的工作原理。
1. 数据读取数字音频播放器首先需要将存储在存储介质(如闪存卡、固态硬盘等)上的音频文件读取到内存中。
电视机的音频解码技术

电视机的音频解码技术电视机的音频解码技术在现代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媒体内容的多样化,对音频解码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电视机音频解码技术的原理、发展以及对用户的影响。
一、音频解码的原理音频解码是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的过程。
当我们收看电视节目时,音频信号被编码压缩后传输,在电视机内部需要进行解码还原。
常见的音频解码技术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多声道编码(AC-3)、Dolby TrueHD等。
脉冲编码调制(PCM)是最基本的音频解码技术,它将音频信号量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编码。
PCM音频解码器通过解码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以供扬声器播放。
这种解码技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音频解码技术之一。
多声道编码(AC-3)是一种用于压缩多声道音频的解码技术。
它采用了Dolby数字音频编码技术,能够实现5.1声道环绕音效,让观众获得更加逼真的听觉体验。
Dolby TrueHD是一种高保真音频解码技术,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音频输出。
它支持7.1声道环绕音效,通过对原始音频信号的精确还原,使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加真实和清晰的声音效果。
二、音频解码技术的发展随着高清电视、蓝光光盘和在线流媒体的普及,对音频解码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对更高质量、更逼真的音效有着不断增长的需求。
过去,电视机的音频解码技术相对简单,主要以PCM为主。
然而,随着媒体内容的多样化,音频解码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现在的电视机已经支持多种音频解码技术,如AC-3、Dolby TrueHD等,使得用户能够在家中享受到影院级的音效。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机的音频解码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一些电视机配备了智能音频解码芯片,能够实现自动识别音频内容并进行优化处理。
比如,当用户观看体育比赛时,电视机可以自动识别比赛画面,并根据比赛场景调整音效,使观众获得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三、音频解码技术对用户的影响音频解码技术的进步对用户体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 末 论 文 题 目 关于数字音频技术发展的研究 学 生 年 级 2011级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系 别 教育技术学系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学 号 **********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年12月 浅谈数字音频技术发展 李雪 摘要:数字化时代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亲身经历了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目睹了它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技术已全面的进入到广播影视领域,正对我们的行业带来实质性的变革。清楚地把握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动向,对正确推进广播影视领域的数字化进程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音频技术 ;音频格式;虚拟音频系统
一、 模拟与数字音频技术的关系和互补性 把握数字音频技术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对数字音频与模拟音频技术之间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清楚这样一个概念:音频的数字化是指把模拟的音频信号转化为数字音频信号的过程。包括采样、量化、编码三个阶段。 1. 采样 指的是时间轴上连续的信号每隔一段时间间隔抽取出一个信号的幅度样本,把连续的模拟量用一个个离散的点来表示,使其成为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采样频率是每秒钟所抽取声波幅度值样本的次数,单位为kHz。一般来说,采样频率越高声音失真越小,但相应的存储数量也越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范围来选择采样频率。 2. 量化 模拟信号通过采样后变成一个时间上离散的脉冲样品序列,但在脉冲幅度上仍会在其动态范围内连续变化。量化就是把这些在时间上离散的模拟信号无限多的幅度值用有限多的量化电平来表示,使其变为数字信号。量化时,每个幅度值通常会用最接近的量化电平来采样,这个电平也称为量化等级。量化后,连续变化的电平幅值就会被有限个量化等级所取代。从信号质量方面考虑,量化级数越大则量化误差越小,量化后的信号越接近进原信号,但同时会造成信号数据量增大,因此量化比特数的选取要权衡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3. 编码 指的是把量化后的信号转换成代码的过程,也就是将已经量化的信号幅值用二进制数码表示。编码后,每一组二进制数码代表一个采样的量化等级,然后把它们排列起来,得到由二进制脉冲组成的信息流。数码率又称比特率,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序列的比特数,通常用kbps为单位。显然,采样频率越高,量化比特数越大,数码率就越高,所需要的传输带宽就越宽。常见的如电话质量的音频信号采用8kHz采样,8b量化,码率为64kbps;AM广播采用16kHz采样,14b量化,码率为224kbps;CD音频标准为48kHz、44.1kHz、32kHz采样,16b量化,每声道数码率为768-705.6kbps。数字化是一种手段,但我们始终离不开这个模拟的世界,所以我们要清楚模拟与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和弱点。 对音频的质量上来说,数字音频通过模数/数模转换后,越接近模拟音质就越好。但是,数字化技术在音频的编辑、合成、效果处理,存储、传输和网络化,以及在价格等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半导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专业音频领域,为了得到温暖的模拟音质,仍旧需要采用电子管器件,如电子管话筒、电子管前置放大器和压缩器,以及功率放大器。为了与数字化音频系统配合使用,不少最新的音频专业电子管产品带有了数字接口。所以,数字化时代的音频技术,并不是弃模变数,而是两者有机的结合,取长补短,用数字化技术去追求模拟的音质,用数字化手段来弥补传统音频设备的弱点。 电脑技术已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虚拟世界。音频领域也不例外,音频工作站的发展已越来越成熟,人们已称它为虚拟录音棚。虚拟音频制作系统中,包括了录音机、调音台、周边信号发生器、非线性编辑和数据库等。这种虚拟系统不仅有价格的优势,而且功能齐全,符合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要求,其音频的质量可与一些高级传统音频设备抗衡。它符合数字化、网络化的要求,其价格与传统设备相比,则更有优势。 近年来,虚拟音频制作系统对界面的外控操作上,正逐步向传统设备的操作概念发展。还与传统调音台有机结合。除Protools音频工作站已有了Pro Controls外控操作台外,索尼公司已将DMX-100调音台与Pyramix虚拟音频制作系统结合,DMX-100调音台的48路数字音频通道可通过MADI模数/数模转换器与Pyramix连接,Pyramix可通过DMX-100的24个电动马达推子实现外部自动化控制。另外SSL 9000J 系列高级模拟数控台也可与Pyramix虚拟音频制作系统配合使用,音频信号可通过PCM/MADI转换器或DSD转换器与Pyramix连接,SSL 9000J 系列调音台上的控制键钮和推子可通过索尼422协议与Pyramix连接。 上述种种可以看到,数字时代音频的发展,从音质上讲,数字与模拟的追求是一致的;从数字技术在音频领域的应用来看,它仍然依托着传统的模拟设备而向前发展。
二、 数字音频格式PCM和DSD的发展状况 PCM脉码调制数字音频格式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记录媒体之一的CD,80年代初由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推出。PCM的音频格式也被DVD-A所采用,它支持立体声和5.1环绕声,1999年由DVD讨论会发布和推出的。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数字音频磁记录技术 这种技术是首先由数字磁带录音机(DAT)实现了实用化的。 2. 数字音频光盘存储技术 CD唱片(CD-DA格式)是最先实用化、商品化的数字音频光盘存储系统,目前此系统上存储的音频格式有CD-I、CD-Video、CD-Graphic、CD-Single、图像伴音MPEG-1音频,以及存储在CD数据盘中的wav、midi、mp3等多种文件格式数字音频。 3. 数字音频广播技术 即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指采用全数字方式进行音频播出的广播。 4. 数字音频计算机处理技术 5. 数字音频网络传输技术 PCM的比特率,从14-bit发展到16-bit、18-bit、20-bit直到24-bit;采样频率从44.1kHz发展到192kHz。到目前为止PCM这项技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方面则越来越来小。只是简单的增加PCM比特率和采样率,不能根本的改善它的根本问题。其原因是PCM的主要问题在于: 1)任何PCM数字音频系统需要在其输入端设置急剧升降的滤波器,仅让20 Hz - 22.05 kHz的频率通过(高端22.05 kHz是由于CD 44.1 kHz的一半频率而确定),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2)在录音时采用多级或者串联抽选的数字滤波器(减低采样率),在重放时采用多级的内插的数字滤波器(提高采样率),为了控制小信号在编码时的失真,两者又都需要加入重复定量噪声。这样就限制了PCM技术在音频还原时的保真度。 为了全面改善PCM 数字音频技术,获得更好的声音质量,就需要有新的技术来替换。近年来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再次联手,共同推出一种称为直接流数字编码技术DSD的格式, 其记录媒体为超级音频CD即SACD,支持立体声和5.1环绕声。 DSD音频格式简化了信号流程,去掉了PCM使用的多级滤波器,将模拟音频直接以2.8224MHz的高采样频率,按1-bit的数字脉冲来记录。虽然DSD格式表示的声音信号是数字化数据,但是它又与真正的声波非常接近,可完整的记录当今最佳模拟系统的信息。最好的30ips半英寸模拟录音机能记录的频率能超过50KHz,而DSD格式的频率响应指标为从DC到100KHz。能覆盖高级模拟调音台的动态范围,通过其音频频段的剩余噪声功率,保持在-120dB。DSD的频率响应和动态范围,是任何数字和模拟的录音系统无法与之比拟的。从声音的质量上来说, 数字音频技术是为了接近模拟声音的质量。DSD音频格式的发展将更有利的与模拟音频系统配合。
三、 为何DSD音频格式是最好的数字音频格式
1. 2001年AES 110年会的报告指出DSD是最好的音频格式选择。 2.环球, EMI和Virgin也新加入了索尼和飞利浦的SACD/DSD的行列,除了华纳之外,几乎所有大唱片公司都支持SACD/DSD的格式。 3. 当前还没有真正的直接24/192kHz录音,仅仅是从24/48kHz录音转换的。真正的DVD-A出版非常少,目前还没有这种格式的市场。而在北美已超过400多版的SACD的出版,并且继续在发展。 4.对音乐存储媒体来说,74分钟的容量是十分重要的。4.7 GB 的SACD能存储74分钟DSD 8个通道( 2通道立体声和DSD 6通道的环绕声)。 采用了一种被称为直接流数字转换( Direct Stream Transfer)无损编码方式的飞利浦技术。这种无损编码可节省50%的存储空间。 DVD-A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MLP无损包装(Meridian Lossless Packing )的编码技术。4.7 GB 的DVD-A 能存储55分钟20 bit,192kHz PCM 6通道的环绕声。这种无损编码可节省35%-50%的存储空间。
四、 DSD的应用范围 1. DSD的脉冲序列可以直接下转为传统的PCM数字音频。目前在PCM和DSD共存的期,采用DSD下转运算技术,可以尽量保证音频信号的质量,消除内部重复量化错误,抑制波动,将混淆误差控制在最小。将DSD比特流下转为16-bit/44.1 kHz数字音频,直接记录在普通的CD上,可使16-bit的数字音频接近20到24-bit的精度,使得16-bit的CD尽可能的保持DSD的音质。 2. DSD选取2.8224 MHz高采样频率,其优势是可高精度的按整数的乘法和除法下转当前所有PCM采样频率。以DSD格式记录既能保证音频质量,又能通过下转满足不同的应用和要求。除了用于音乐录音外,也适用于影视的音频制作,最终合成的节目可通过下转,用来传输或记录在媒体上,如5.1的节目需要进行AC-3或DTS的编码。DSD音频格式与现有的音频设备配合,不仅仅可以改善当前节目的音频质量,而且对高清晰数字电影和高清晰数字电视的音频是一个极大的支持。 3. DSD是理想的节目素材存储格式,用于母版的保存或数据库的建立。DSD的采样频率是CD的64倍即2,822,400 Hz。但是DSD每个采样仅占用1 bit,因此每个通道每秒的比特率为1 x 2,822,400 Hz或 2,822,400 bits。而CD每个采样占用16 bits,因此每个通道每秒的比特率为16 x 44,100 Hz或705,600 bits。实际上,DSD总的数据流只大于普通CD的4倍,数据量可以被当前的磁带和硬盘容纳。 4. DSD也是保存节目的理想格式。各国音响资料馆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磁带只有30年的保存期,而每种版权则有100年的保护。选择哪种方案可将原始资料较理想的保存下来?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的方案,而资料越积越多,部分老化的资料已无法恢复。直到SACD的出现,美国国会所属的国家档案馆首先决定采用。 5. DSD的录音制作与传统的录音制作,对设备和技术上没有重要的区别。需要增加的是DSD的模数/数模转换器和DSD录音编辑工作站,不少录音棚已经采用高级模拟调音台和现存的PCM录音设备成功的进行了DSD的录音。飞利浦发展了一种DSD录音技术的P3D的转换格式,即可以将64 DSD bits描述成3 x 24-bit AES-EBU数字节,有可能将一台24轨/24-bit 44.1 kHz PCM录音机改变成为一台8路的DSD录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