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6课《散步》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散步
莫怀戚
重点:能抓住人物的描写语句分析人物特点。 会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考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作家。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发表各类 作品近500万字。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
代表作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小说《大 律师现实录》《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研读第二部分第二层,回答问题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 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 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 西——生命。
1.这一段描绘了什么景色?有什么作用?
描绘了初春的田野——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 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既展 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又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的 幸福心情。
初读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①):开门见山,交代事件、地点、人物。 第二部分(②~⑧):写散步的过程。 第一层(②),写散步的原因,交代母亲态度的转变,为 下文由“我”决定走哪条路埋下伏笔。 第二层(③~⑤),写田野的春色和一家人散步的乐趣。 第三层(⑥~⑧),写散步路上的分歧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2.概要地说说散步的过程。 散步的起因 散步的快乐 产生分歧 分歧圆满解决
因为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一 切都取决于“我”。如果“我”处理不好, 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体现了“我”强烈的责 任感。
3.面对分歧,“我”是怎样解决的?体现了 “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我”最终决定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间还长,伴同母亲 的时间已短。这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尊敬 和孝顺。
加油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PPT课件(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PPT课件(共42张PPT)

),
终不愿意。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反复推敲,我们终于找到了消除双方分.歧.的一套方 案。
B.这篇论文不但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有序,令人信.服.。 C.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仅有一小部分 人不是很满意。
D.长大了我才明白,母亲的絮.絮.叨.叨.是对我最深沉的爱。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1)请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于汉字书写的关键信 息。
①源远流长(传承民族文化) ②蕴含着为人处世的规矩
(2)材料二中说汉字书写“像一种修行”,请结合自己的知识 积累,说一说你在书写“和(忠、信)”字时,所想到的中华 经典故事及其影响。 示例一:和——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谱就了一曲中华 文化的和谐之歌。示例二:忠——岳飞精忠报国,成为中华 民族忠义精神的化身。示例三:信——曾子守信杀猪,他诚 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令后人敬仰。
1.面对散步中的分歧,“我”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从 “我”的决定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我”决定委屈儿子,不走小路,走大路。可看出“我”对 母亲的孝顺和尊重,以及对家庭富有责任感。
2.任选一句做批注。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 有意思…… 我选( )句,批注:
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课前 自学
一、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人物
地点
总起:交代散步的

散步→分述散 田步 野原 春因 色及散步乐趣
分歧
产生
及解决办法
尊老爱幼
2.作者写“散步”一事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为了表达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反映作为承前启后一代应有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优质课件(共7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优质课件(共70张PPT)
A.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B.田里的冬水也汩汩地起着水泡儿…… C.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 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解析】B项中,“汩汩”应为“咕咕”
课堂检测
3.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B )
合作探究
《散步》语言平易朴实,然而 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大声朗读课 文,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说 说好在哪里。
合作探究
1.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 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 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 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也衬托了一 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为什么会感到“责任的重大”?
因为一切取决于“我”。文章告诉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 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 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和睦, 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责任重大。
散步原因
叙述
田野春色及散步乐趣 产生分歧,共同解决
结尾:深化主题
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
课堂检测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C )
A.熬(āo)日子 B.分歧(qí) C.波光粼粼(lín) D.松散(sàn)
散(sàn)步 铺(pù)垫 拆(chāi)卸
后背(bèi)
课堂检测 2.下列各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整体感知
2.根据课文内容抢答。 时间: 初春 地点: 田野 人物: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起因: 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经过: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结果: 我们一家人向前走去,其乐融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9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9张PPT)

嫩芽 nèn 拆散 chāi 分歧 qí
霎时 shà 熬过 áo 水波粼粼 lín
2020/7/3
7
sǎn 散文 散
sàn 分散
bèi 背心 背
bē 背负
2020/7/3
8
分歧:(思想、意思、记载等等)不一致,
有差别;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水波粼粼:形容水波十分明净;
每一个人或者事物都得到合适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 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 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 四川大学中文系。著有小说集 《诗礼大家》、《大律师现实 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 《透支时代》。
2020/7/3
5
读文章,悟感情
自读 老师示范读 指明学生读 音频跟读 指导学生读
2020/7/3
6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还 是走小路吧!”
2020/7/3
20
• 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 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
子”;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
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2020/7/3
21
• 妻子——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什么样的家庭?
温馨 和美
2020/7/3
13
第二课时
2020/7/3
14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体 会文章中流淌着的浓浓的亲情。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
2020/7/3
15
2020/7/3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散步ppt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散步ppt优秀课件
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品味文章 体会理解句子的含义: “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 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说说你 话的理解!(5分钟)
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 界。”这句话的含义是:
“我”背的是 妻子背的是 母亲给我们以 ,而儿子又
生命的 。象征着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
莫 怀 戚 散 步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分钟)
1.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生字词。 3. 能正确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自学指导一(5分钟)请大家轮读课文,发现错读之处及时举手纠正, 合拼音写出词语。
1.母亲xìn fú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我的母亲又á o过了一个严冬。 3.树上的nè n yá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 )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 )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 )
D、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
4.说说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自学指导(一) 读文生情 整体感知
一、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第6课《散步》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通过课文中为数不多的人物描写, 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我们仿佛看到以为活泼可爱,聪慧 机灵的小男孩儿,一位温柔贤惠的妻 子,一位颇有担当、体贴孝顺、深沉 稳重的中年男人,还有一位年迈体弱, 却十分善解人意的慈祥老人。
神奇的写人技巧: 一“言”可传神 无“言”亦传神温馨源自幸福的家庭我们在田野里散步
路有意思。 •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
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
子。 •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
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
神奇的对称句式:
二、聊聊“田野”
景物描写一: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 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 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 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 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 一样东西—生命。
景物描写二: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 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 粼的鱼塘。
奇妙的景物描写: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
一、聊聊“我们”
1、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 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2、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3、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 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 短。我说:“走大路。”
4、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 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母慈 儿孝 妻贤 孙慧
从深层理解,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是文章主旨所在。
它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是一种使命 感,“慢慢地”“稳稳地”行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 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稳重。“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 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心 愿。

人教语文七年级上1.1《散步》课件(45张)

人教语文七年级上1.1《散步》课件(45张)
我们,还在路上……
•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 听她的话一样” ——信赖儿子,尊重儿 子;
• “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 意:“还 是走小路吧!”
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 的执着;
• “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
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抑扬顿 挫、轻重缓急。
思考:
朗读课文,快速抢答
⑴散步的地点? ⑵散步的季节?
⑶课文中出现了哪几 个人物?关键人物是 谁? ⑷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 何?
(5)、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快速抢答
A、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 B、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C、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 D、散步时的天气:很好 E、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
从不同的角度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深刻 内涵。
生命----亲情----责任
这篇散文美在哪里? 1 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 景物描写的意境美 3 平实质朴的语言美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
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 家, 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 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 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 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最后送给大家一副对联:
联系生活,诗意表达
• 请同学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 体验,以“家”为主题进行仿写
• 例: •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孩
子都怡然自乐;
• 家,是一人副 用沉 责重 任的 来担 担子 当, ;需要我们每个
• 家,是一幼根 年生 ,命 生的 命链 就条 像, 永老 远年也、达中不年到、终
点的接力棒,代代相传,繁衍不 息。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散步》(共23张PPT)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散步》(共23张PPT)

①“散步”紧紧扣题,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 的地点、人物。
②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 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
③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美,这样写 很庄重,表现出“散步”在“我” 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2、“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 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 高大的父亲。” 句式整齐,互相映衬,用词准确,很
过:曾“说哺过育:子“女哺是育动子物 也有女的是本动能物,也赡有养的父本
能,赡养父母才是 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
人类的文化之举, 举,这个,全世界数
这个,全世界数中 中国国人人做做得得最最好好。。””
3、“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 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 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谈谈你的理解。
(孝顺)
(照顾孙子)
尊老爱幼
母亲:善解人 意 照顾孙子
“我”:孝 顺 善良
亲情
妻子:温 柔贤惠
儿子:聪明 乖巧活泼
中心:
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 法,通过一家三代四口人一起散 步的小事,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 互相谦让爱护的浓浓亲情。尤其 体现了中年人赡养老人,抚养儿 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英国哲英学国家哲培学根家曾培说根
2、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用自 己的语言概括)
母亲和儿子的意见有了分歧,母亲 要走大路,大路平坦,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3、散步时发生的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我服从母亲意见走大路,母 亲却顺从孙儿意见走小路。
4、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做得最好?
做的都好 我:孝顺善良; 母亲:慈爱亲切; 妻子:温柔贤惠; 儿子:聪明乖巧。
5、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发现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细节,并将感想写成一篇随笔。题目: 《我爱我家》《有家真好》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孝心无价(节选) 毕淑敏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 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 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 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 “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课后作业 感恩亲情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 浓浓的亲情不止在作者笔下, 更萦绕在每一位同学身边。
我、妻子
尊老老人 ——责任 爱幼孩子——责任
文章中心:
文章通过写一家人散步的小事,描绘出一家 浓的亲情,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教你一招:
写法借鉴
以小见大
小事
小题大做
中心
散步
尊老爱幼
咏读入理 品味探究
1、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沐浴着 情。如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 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 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 亲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 莫怀戚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汉族,重庆人。笔名周平 安、章大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中篇小说《诗礼人家》 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 选》。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经典关系》、小说集 《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 《透支时代》、 《诗礼人家》等。
字词过关
分歧 qí拆散
ch霎ā时i sàn
熬过 áo嫩芽
nèn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lín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本文创作于1985年,创作的契机在于作者与来西南政 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 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乎意料的是他对中 国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 化的精髓”。而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在追求对外开放、大力 提高经济水平时代所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 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 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作者想通 过此文呼吁人们捡回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那么 下面让我们细读文章,体味文章的亲情。
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2、说一说:
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发生了怎 样的分歧吗?
母亲走大路 大路平坦
分歧
我(责任重大)
儿子走小路 小路有趣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我要尽可能多的孝顺母亲。
孝顺





疼爱孙子,满足他的想法; 相信儿子,能够背她过去。

走亲

大改

路变



尺水兴波,一波三折
跳读课文,体会各个人物形象,说说在“我”、 妻子、母亲、儿子四个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分歧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E、结局:
一家人在田野里温馨地散步
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1、课文的题目是《散步》,他们为什么去散 步呢?
品味语言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现了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体现了我的一片孝心。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有的浓,有的淡。 (2)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4)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5)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7)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
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语言结构:两两对称,形式优美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 说,构成对称的句子。
对称句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教师心语
同学们,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 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 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 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 的家永远充满爱!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信服: 委屈:
相信并佩服。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里是使儿
熬: 到委屈的意思。
分歧: 忍受,艰苦支持。
意见不一致。
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散步人有哪些? 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 4、结果如何?
快速抢答
A、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
B、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C、散步的季节是:
第4段: 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
西——生命
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 的礼赞,生命的热爱。
第7段: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些美景表明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流露出 作者对生活的珍爱。
本文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找出来,品味语言的精美。
“我”
孝顺善良
儿子
聪明乖巧
母亲
慈爱亲切
妻子
温柔贤惠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怎样理解?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 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的,非稳当不可。 这里象征着 :我和妻子都意识到中年的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 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 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