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补阳药
补阳药中药药方

及遗尿尿频。 虚喘;浸酒外用还治白癫风。
益智仁
助阳力较弱,长于温脾散寒摄
唾,兼能温肾固精缩尿,多用于
中寒腹痛、吐泻食少、多唾。
Company Name
【补骨脂按语】
LOGO
❖补骨脂处方用名:破故纸(用盐水炒至微焦应 用。)
❖ 补骨脂为临床常用的助阳药,它能益肾固精而缩 尿,温运脾阳以止泻,且可补肾纳气而平喘。如 属阴虚火旺,大便秘结者,不宜应用。
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
Company Name
冬虫夏草 Dongchongxiacao
LOGO
❖ 本品为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科 昆虫绿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与幼虫尸体
Company Name
【功效】LOGO来自❖ 1.补肾〔阳〕 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 2.益肺〔阴〕,止血化痰 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Company Name
【补充】
LOGO
❖ ①本品药力缓和,需久服方能见效。
❖ ②本品为虫〔蝙蝠蛾的幼虫〕与真菌〔冬虫夏草菌〕的复 合体。冬天,幼虫居藏在土壤中,真菌钻入虫体内,吸收 体内营养,萌发菌丝体,直至将整个虫体占满。表面上看, 幼虫仍象一条虫一样,但实际上是一个空壳——冬虫
到了夏天,真菌便从幼虫的头部钻出来,长成一条真菌 子座露在土壤外面,挺立在草丛中——夏草
❖ 2.〔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肾虚骨弱,腰膝无力或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 合等)。
❖ 3.〔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
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
❖ 4.〔补肾阳,益精血〕托疮毒
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
Company Name
【按语】
LOGO
第七十一讲 补阳药: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等

第七十一讲补阳药: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等关于补阳药,前面介绍了鹿茸是比较重要的,它兼有多方面的功效,是一个掌握的药。
下面在教科书上,连续有三味补阳的药,巴戟天和下面的淫羊藿,还有仙茅这三味药,这三味药非常相似,它们都是补肾阳、强筋骨和祛风湿的药,所以它们的基本功效,都可以有这九个字,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那么这个巴戟天作为一个补肾阳的药,在这一组药当中,就是和后面两味药相比较,它是作用比较明显,但是温燥性最小的一味药,因为这一组药,它都兼有祛风湿的作用,那么祛风湿,它辛能祛风,苦能燥湿,都有一定的温燥之性,相比之下,这个巴戟天在这方面,这个温燥的性质最不明显,所以尽管这样,它也是属于偏于温燥的补阳的药,所以这一类的药,用于阳虚证,它更适合肾阳虚的筋骨痿软或者一些生殖功能低下,或者阳痿这样的一些病证,但是它容易耗伤肾精,所以这一类的药,一般都要求配伍补肾精的药或者补精血的药,这样子才能够达到我前面讲的不至于火起锅干,就是既予锅下添火,那么又予锅中加水,所以在配伍的时候,就是要适当地注意,单独用这一类的药,就有温燥之嫌,这是关于巴戟天的第一个功效,补肾阳。
那么我们这个书上,巴戟天加了一个益肾精,这三个字可要,可不要,所以同学们可以打一个括号,能记你就记,不能记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一类的药,本身就是偏于温燥的,温燥的药,补肾精的作用,一般都不会强,如果说它补精的作用强,它就不会燥,一般不强,所以在过去的中药教科书里面,巴戟天没有这三个字,但是在文献记载,巴戟天有一部分的本草学里面,又谈到了它有一定的补精的作用,但是即使承认它这个功效,它也是比较微弱的,所以对这个药,这个益肾精三个字,它有那么一点作用,但是很不明显,也可以忽略,如果和现有的其它的教材,为了保持一致,那么我们就不要求记,并不是它的一个很主要的特征,那么强调它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它的温燥性比较小,与它有一定的补精的作用,也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这个功效不重要。
世界上最壮阳中草药

世界上最壮阳中草药说到补肾,不少人认为中药补肾效果最好。
那么补肾中药有哪些,你知道吗?枸杞、鹿茸、芡实、女贞子……这些都是很好的补肾中药,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世界上最壮阳的中草药,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上最壮阳中草药壮阳中草药1、枸杞《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中医常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漆酸软、头晕、健忘、目眩、头晕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
《本草经疏》认为:“枸杞子,润而滋补,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用枸杞子泡水或煲汤时,其中的药效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由于受水温、浸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枸杞子中只有部分药用成分能释放到水或汤中。
直接用嘴嚼,对枸杞子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更有利于发挥枸杞的保健效果。
但嚼服枸杞子时要注意,在吃的数量上最好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
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
壮阳中草药2、鹿茸中药里的鹿茸是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
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
若出现感冒、咳吐黄痰、口干口苦、咽喉肿痛、舌苔黄腻等症状时忌服本品。
除了泡酒,鹿茸还可以和食物炖着服用或直接吃。
如果想使鹿茸达到补肾健骨的效果,最好取1~2片鹿茸片直接放入口中,让唾液使之徐徐溶化,慢慢咽下溶有鹿茸的唾液,最后再将余渣嚼碎吞下。
这样既比研粉吞食要方便得多,且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也更高。
壮阳中草药3、芡实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中医认为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膝痹痛等。
民间称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尤其是夏秋之际进补的首选。
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
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
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
中药学-补阳药

附:鹿角霜
【来源】为鹿角熬膏所存残渣。
【药性】味咸性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助阳,似鹿角而力较弱,但具收敛 之性,而有涩精、止血、敛疮之功。
【应用】内服治崩漏、遗精,外用治创伤出血及 疮疡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用量10~2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阳,益精血,可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衰少 诸证,单用有效,亦可与补益药同用。
2.气血不足诸证。
3.肺肾两虚之咳喘。本品补肺气,益肾精, 纳气平喘。
【用法用量】 研末装胶囊服,1.5~3g,也可入丸、散。 鲜胎盘,每次半个至一个,水煮服食。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不宜单独应用。
鉴别用药
鹿茸、紫河车功用鉴别
【药性】 苦、辛,温。归肾、脾经。
【功效】 补肾壮阳 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 纳气平喘
【应用】 1.肾虚阳痿、腰膝冷痛。本品苦辛温燥,善
壮肾阳暖水脏。 2.肾虚遗精、遗尿、尿频。本品兼有涩性,
善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3.脾肾阳虚五更泄泻。本品能壮肾阳、暖脾
阳、收涩以止泻。 4.肾不纳气,虚寒喘咳。本品补肾助阳,纳
紫河车 《本草拾遗》
【来源】为健康产妇的胎盘。 【采制】将取得的新鲜胎盘, 割开血管,用清水反复洗净, 蒸或置沸水中略煮后,烘干, 研粉用。亦可鲜用。 【处方名】紫河车、人胞、 胎盘、胎盘粉、河车粉。
【药性】甘、咸,温。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应用】 1.阳痿遗精,腰酸,头晕,耳鸣。本品补肾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及有热者不宜服。
杜 仲《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 杜仲科植物杜 仲的树皮。
【产地】主 产于四川、云 南、贵州、湖 北等地。
中药学快速记忆口诀

中药学快速记忆口诀中药学记忆口诀—补虚药一、补气药补气甘温肺脾归,四参芪术药扁甘。
饴蜜枣绞红景加,壅中助湿理气辅。
元气虚脱吉林参,生津增智补肺脾。
性味甘温高丽参,温补力强阳虚好。
党参补中养血强,生津力缓慢病施。
太子参用补心气,洋参性寒养阴行。
脾肺气虚用术芪,止汗固表利水同。
黄芪升阳托疮毒,白术安胎养胎宜。
山药平补脾肺肾,肾气不固遗带消。
和中化湿白扁豆,脾虚暑湿吐泻清。
甘草和药补中气,祛痰缓急解毒疗.二、补阳药补阳咸甘温脾肾,巴羊鹿沙菟智仁。
补骨锁杜苁蓉紫,阳萎不举或虚喘。
鹿茸益精强筋骨,调冲托疮散虚寒。
阳虚崩漏鹿角胶,补血止血助阳雄。
温补不腻鹿角霜,血弱精寒带遗崩。
巴戟羊藿补肾阳,祛风强筋关节通。
沙菟补肾养肝用,丝子止泻安胎行。
助阳润肠苁蓉锁,补阳益精便秘动。
温肾壮阳补骨脂,阳萎遗精泻五更。
杜续安胎强筋骨,续断止血疗伤取。
补骨益智温脾肾,益智摄唾骨止泻。
温肾纳气强腰膝,腰酸虚喘蚧桃供。
葫芦巴散下焦寒,寒疝冷痛温命门。
仙茅温肾又壮阳,腰膝冷痛祛寒松。
虫草气血阴阳补,河车也有一样功。
海马海狗蛤蟆油,红膻温肾各不同三、补血药补血甘温心肝归,滋腻助湿消食助。
归地芍胶首乌眼,血少面白补血回。
补血活血配当归,血虚便秘润肠搜。
填精益髓肝肾虚,补血养阴熟地谋。
白芍养血性寒凉,柔肝平肝止痛优。
阿胶止血能滋阴,虚劳咳嗽咯血救。
补血可用制牛膝,生用破血下肢走。
首乌制用补精血,生用润肠截疟投。
眼肉安神补心脾,劳伤心脾用不同。
四、补阴药补阴甘寒归五脏,沙麦龟鳖旱莲女。
百合天冬杞斛玉,黄精桑葚黑芝麻。
养血补心止崩漏,肾虚阳亢龟板医。
鳖甲滋阴软坚功,退热除蒸效力雄。
二冬沙竹养肺胃。
麦冬清心天清肾。
百合润肺能止咳,清心安神虚烦息。
石斛滋养肾胃阴,养胃生津消渴离。
滋补肝肾女贞子,乌发明目眩晕医。
凉血止血旱莲草,虚热出血肝肾悦。
养肺润肠蜂蜜用,干咳咽痛便秘泄。
桑椹滋阴养血功,明目润肠消渴宜。
滋补肝肾枸杞子,益精明目最相益。
中药学记忆口诀—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苦甘二路煎,苦寒清热强,甘寒养阴恋。
中药学第70讲补气药:补阳药概述(精)

第七十讲补气药:大枣、蜂蜜、饴糖补阳药概述补阳药:鹿茸关于补气药,后面还有三味比较次要的,这都作一般的了解。
那么第一个是大枣,这是鼠李科这种枣树成熟的果实,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的,称为红枣,那么有一种表皮是黑的,称为黑枣,那么在中药当中,用这种红的比较多,黑的其实也可以等同地入药,一样的,都可以作为大枣使用,这是关于药材,也是药食两用,本身就是食品,就是一种水果,这个北方地区更多一些。
那么这个大枣,第一个功效补脾气,也可以叫作补中益气,或者益气补中,有的书上说补益脾胃,都是一样的,那么我们这里强调补脾气,实际上以脏为主,也包括了胃气在里面,也是补益脾胃的意思,因为它甜味很浓,所以有的强调补中,因为按照五味所入,甘味主要入脾的,入中焦的,所以这个补中益气,益气补中,补脾胃之气,都是一样的,主要是用于脾胃气虚。
那么大枣的补脾气的作用,也是比较缓和的,它也是一个兼有营养成分比较丰富的一个补脾的药物,所以它比较适合于脾气虚,而且兼有营养不良,往往是作为一个辅助的药物来使用,所以这方面没有什么特殊的,它在很多补气健脾的方当中,有的甚至于把它作为药引子,就是次要的意思来使用。
另外第二个功效,安神,在一般又叫养血安神,其实也可以把养血加进去。
大枣有一定的补血的作用,它也可以用于血虚证,它又是一个安神药,能够主治心神不宁,那么从这个张仲景开始,就用它的养血安神功效,而且使用比较早,而且用于一个特殊的病证,在《金匮要略》里面,叫作这个脏躁。
那么什么叫脏躁?这个脏指的是心脏躁扰不安,那么就是因为心失所养,心主神志的功能不能正常地发挥,而出现了一些心烦不宁,或者其它的一些情志异常的,比如说喜欢悲伤欲哭,喜悲,喜闹,喜哭这样的一些症状。
那么现在比如说有的属于癔病的范畴,或者属于其它的一些情志的病当中都会出现,但是在过去,称为妇人脏躁,这个不是妇女专有的一个病,只不过多一些,这个可能与过去的封建社会,(妇女)社会地位低一点,经常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经常压抑,那么经常容易出现神失所养而心神异常,那么这个男性患者同样会出现。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学21

第十七章补虚药概述概念:凡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药性大都味甘,补气、补阳药性偏温,补阴药性偏寒凉。
补血药药性不一。
作用、分类及适应证补益药大多味甘,故有滋补之功。
虚弱证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因此补益药亦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之别:1.补气药----性味多甘温,但一般温性不强,也有平性者----能补脏腑及一身之气,增强机体活动能力。
因为“肺主气”,“诸气者,皆属于肺。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原”。
故补气药重在补脾、肺之气----用于脾气虚弱证或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脏器下垂及肺气虚弱等证。
2.补血药----性味甘平,或甘温,质多滋腻----补血,大多还兼有养阴作用。
因为“心主血”,“肝藏血”,故补血药重在补心血,补肝血。
----用于心肝血虚证;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经产诸症。
因大多兼有养阴作用,所以亦常治疗肝肾阴虚证。
3.补阴药----性味多甘寒,少数咸寒----滋养脏腑之阴液,生津润燥,重在补肺胃、肝肾之阴。
----用于肺阴虚证、脾胃阴虚证、肝阴虚证及肾阴虚证等。
4.补阳药----性味多甘温、咸温或辛温,少数苦温----温补人体阳气。
因肾阳为诸阳之本,阳虚诸证往往与肾阳虚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补阳药主要是补肾阳的药物。
----用于肾阳虚证,或肾不纳气之咳喘与脾肾阳虚之泄泻等。
配伍:1.气血阴阳是生理上相互滋生,病理上也是相互关联的,所补益药中某些药物药性粘腻,特别是补血药中的熟地、阿胶等,有碍胃助湿副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其补益之效,而又能减轻其副作用,故常于滋补药中配伍行气健脾和胃之品。
2.血虚证常因肺胃健运失司而引起,盖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故脾气虚弱易致血虚,因此补脾气可以改善其消化吸收功能,能化其津微,使血有生源,即所谓补气可以生血。
另血虚病人,又常兼有不同程度的气虚证,故补血药,常配补气药同用。
中药学补阳药PPT

忌烟酒、辛辣食物
服用补阳药时应避免烟酒、辛 辣食物的刺激,以免影响药效
。
注意药物配伍
使用补阳药时应根据病情和体 质情况合理配伍其他药物,避
免产生不良反应。
THANKS.
中药补阳药的注意
04
事项与禁忌
中药补阳药的配伍禁忌
补阳药与清热解毒药
补阳药与理气药
补阳药多温燥,与清热解毒药同用会 加重阴液损伤,不宜同用。
理气药多辛温香燥,易耗伤阴液,与 补阳药同用会降低药效。
补阳药与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多寒凉,易伤阳气,与补 阳药同用会影响药效,不宜同用。
中药补阳药的适用人群与剂量
中药学补阳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补阳药概述 • 常见的补阳中药材 • 中药补阳药的应用 • 中药补阳药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补阳药概述
01
补阳药的定义
补阳药
指具有温补人体阳气,治疗阳虚 证的药物。
阳虚证
指人体阳气不足,出现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 无力等虚寒症状的证候。
中药补阳药的应用
03
中药补阳药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结词
温补肾阳、固精止遗
详细描述
中药补阳药在男科疾病中主要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尿频等病症,通过温 补肾阳、固精止遗的作用,改善男性性功能和生育能力。常见的中药补阳药包括 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等。
中药补阳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结词
温补子宫、调经止带
详细描述
中药补阳药在妇科疾病中主要用于治疗子宫寒冷、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等病症,通过温补子宫、调经止带的作 用,改善女性生殖健康。常见的中药补阳药包括艾叶、杜仲、续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血安胎
疗伤续折
【应用】 1.阳痿不举,遗精遗尿。甘温助阳,辛温散 寒,用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之证。 2.腰膝酸痛,寒湿痹痛。甘辛性温,而有补 肝肾,强筋骨,通利血脉之功。 3.崩漏下血,胎动不安。补肝肾,调冲任, 固本安胎。 4.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辛温行散,善能活 血祛瘀;甘温补益之功,又能壮骨强筋。
【采制】秋季果实成 熟时采收,晒干。生
用,炒或盐水炒用。
【处方名】补骨脂、 破故纸、川故子、怀 故子。
【药性】 苦、辛,温。归肾、脾经。 【功效】 补肾壮阳 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 纳气平喘
【应用】
1.肾虚阳痿、腰膝冷痛。本品苦辛温燥,善 壮肾阳暖水脏。 2.肾虚遗精、遗尿、尿频。本品兼有涩性, 善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3.脾肾阳虚五更泄泻。本品能壮肾阳、暖脾 阳、收涩以止泻。 4.肾不纳气,虚寒喘咳。本品补肾助阳,纳 气平喘。
第二节
补阳药
补阳药概述
【含义】凡能补助人体阳气,以治疗各种阳 虚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阳药。 【药性特点】
味多甘辛咸,药性多温热,主入肾经。
【功效】
温补阳气
【适应证】阳虚证 • 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淡 漠,阳痿早泄,精寒不育或宫冷不孕,尿 频遗尿; • 脾肾阳虚,脘腹冷痛或阳虚水泛之水肿; • 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之眩晕耳鸣,须发早 白,筋骨痿软或小儿发育不良,囟门不合, 齿迟行迟; • 肺肾两虚,肾不纳气之虚喘以及肾阳亏虚, 下元虚冷,崩漏带下等证。
【产地】主产 于广东、广西、 福建、江西, 四川等地。
【采制】全年均可采挖。 去须根略晒,压扁晒干。 用时润透或蒸过,除去木
质心,切片或盐水炒用。
【处方名】巴戟天、盐巴 戟、制巴戟。
【药性】辛、甘,微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应用】
1.肾阳虚阳痿、宫冷不孕、小便频数。本品 补肾助阳,甘润不燥,善治命门火衰、下 元虚冷之证。 2.风湿腰膝疼痛及肾虚腰膝酸软无力。本品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对肾阳虚兼风 湿之证为宜,多与补肝肾、祛风湿药同用。
【采制】全年均可捕捉。剖 开除去内脏,或去血液(不 可用水洗),以竹片先从横 面撑开,再用长竹一条撑着 下胯延至尾末端。用微火焙 干,两支合成一对。用时去 头(有小毒)、足和鳞片, 也有单取其尾,或炒酥研末。 【处方名】蛤蚧、蛤蚧尾。
【药性】 咸,平。归肺、肾经。 【功效】 补肺益肾 纳气平喘 助阳益精
鹿 茸
《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脊椎 动物鹿科梅花 鹿或马鹿等雄 鹿头上尚未骨 化而带茸毛的 幼角。 【产地】主产于 吉林、黑龙江、 辽宁、内蒙、 新疆、青海等 地。其它地区 也有人工饲养。
【采制】夏秋 两季雄鹿长出 的新角尚未骨 化时,将角锯 下或用刀砍下, 用时燎去毛, 切片后阴干或 烘干入药。 【处方名】 鹿茸
大芸。
【药性】 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功效】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应用】
1.肾阳亏虚,精血不足之阳痿早泄、宫冷不 孕、腰膝酸痛、痿软无力。本品味甘能补, 甘温助阳,质润滋养,咸以入肾,为补肾 阳,益精血之良药。
2.肠燥津枯便秘。本品甘咸质润入大肠,可 润肠通便,治津伤而致大便秘结,或肾气 虚弱所致大便不通。
【采制】秋季果实 成熟时割取地上部 分,晒干,打下种 子。生用,或煮熟 捣烂作饼用。 【处方名】菟丝子。
【药性】辛、甘,平。归肾、肝、脾经。 【功效】补肾益精 养肝明目 止泻安胎
【应用】 1.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及宫冷不孕。 本品辛以润燥,甘以补虚,为平补阴阳之品, 功能补肾阳、益肾精以固精缩尿。 2.肝肾不足,目暗不明。本品滋补肝肾益精 养血而明目。 3.脾肾阳虚,便溏泄泻。本品能补肾益脾而 止泻。 4.用于肾虚胎动不安。本品能补肝肾安胎。
【用法用量】
煎服,9~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敷。
崩漏下血宜炒用。
【使用注意】
风湿热痹者忌服。
肉苁蓉
《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列当科植物
肉苁蓉的带鳞叶的肉质 茎。 【产地】主产于内蒙古、 甘肃、新疆、青海等地。
【采制】春季苗未出士
或刚出士时采挖,除去 花序。切片生用,或酒 制用。 【处方名】肉苁蓉、淡
【用法用量】用量5~15g,水煎服或研末服。外用 磨汁涂或锉末敷。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附:鹿角胶
【来源】为鹿角煎熬浓缩而成的胶状物。
【药性】味甘咸,性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功效虽不如鹿茸之峻猛, 但比鹿角为佳,并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应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虚劳赢瘦, 吐衄便血、崩漏之偏于虚寒者,及阴疽内陷等。
【药性】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应用】
1.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白
带过多。 2.目暗不明、头昏目花。
【用法用量】 煎服,10~20g。 【使用注意】 本品为温补固涩之品,阴虚火旺及小便 不利者忌服。
蛤 蚧《雷公炮炙论》
【来源】为脊 椎动物壁虎 科动物蛤蚧 除去内脏的 干燥体。 【产地】主产 于广西,广 东、云南等 省亦产。
【药性】辛,温。归肾、脾经。 【功效】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应用】
1.下元虚寒遗精、遗尿、小便频数。本品
暖肾固精缩尿,补益之中兼有收涩之性。
2.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及口涎自流。本品
暖肾温脾开胃摄唾。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鉴别用药
补骨脂、益智仁功用鉴别
同:补骨脂与益智仁味辛性温热,归脾肾经,均能补肾 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都可用治肾阳不足的遗 精滑精,遗尿尿频,以及脾肾阳虚的泄泻不止等证。 二者常相须为用。
【用法用量】 研末吞服,1~2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 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 骤用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 或伤阴动血。
• 凡发热者均当忌服。
附:鹿角
【来源】为梅花鹿和各种雄鹿已成长骨化的角。
【药性】味咸,性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助阳,强筋健骨。可做鹿茸之代用品, 惟效力较弱。兼活血散瘀消肿。 【应用】多用于疮疡肿毒、乳痈、产后瘀血腹痛、 腰痛、胞衣不下等。内服或外敷均可。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使用注意】
• 本品能助阳、滑肠,故阴虚火旺及大便 泄泻者不宜服。 • 肠胃实热、大便秘结亦不宜服。
补骨脂《药性论》
【来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 的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于陕西、河南、 山西、江西、安徽、广东、 四川、云南等地。栽培或野 生,以河南、四川等地较多。
【药性】 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效】 补肾阳 益精血 强筋骨 调冲任
托疮毒
【应用】
1.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证。本品甘温补阳,甘 咸滋肾,禀纯阳之性,具生发之气,故能壮 肾阳,益精血。
2.肾虚骨弱,腰膝无力或小儿五迟。 3.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本品补肾阳,益 精血而兼能固冲任,止带下。 4.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本品补 阳气、益精血而达到温补内托的目的。
【药性】 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应用】
1.肾虚腰痛及各种腰痛。以其补肝肾、强筋 骨,肾虚腰痛尤宜。其他腰痛用之,均有 扶正固本之效。
2.胎动不安或习惯性堕胎。本品能补肝肾, 固冲任而安胎。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使用注意】 • 炒用破坏其胶质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故比生用效果好。 • 本品为温补之品,阴虚火旺者慎用。
【应用】
1.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本品
兼入肺肾二经,长于补肺气、助肾阳、定
【用法用量】 煎服,5~15g。 【使用注意】
本品性质温燥,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
旺及大便秘结者忌服。
益智仁
《本草拾遗》
【来源】为姜科植物益
智的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于广东、 广西、云南、福建等地。
【采制】夏、秋季间
果实由绿转红时采收,
晒干。砂炒后去壳取 仁,生用或盐水微炒 用。用时捣碎。 【处方名】益智仁。
紫河车
《本草拾遗》
【来源】为健康产妇的胎盘。
【采制】将取得的新鲜胎盘, 割开血管,用清水反复洗净, 蒸或置沸水中略煮后,烘干, 研粉用。亦可鲜用。 【处方名】紫河车、人胞、 胎盘、胎盘粉、河车粉。
【药性】甘、咸,温。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应用】
1.阳痿遗精,腰酸,头晕,耳鸣。本品补肾 阳,益精血,可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衰少 诸证,单用有效,亦可与补益药同用。 2.气血不足诸证。 3.肺肾两虚之咳喘。本品补肺气,益肾精, 纳气平喘。
【应用】 1.肾阳虚衰,阳痿尿频,腰膝无力。本品辛 甘性温燥烈,长于补肾壮阳,单用有效, 亦可与其他补肾壮阳药同用。
2.风寒湿痹,肢体麻木。本品辛温散寒,祛 风胜湿,入肝肾强筋骨。
【用法用量】 煎服,3~15g。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不宜服。
巴戟天
《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茜 草科植物巴戟 天的根。
异:补骨脂助阳的力量强,作用偏于肾,长于补肾壮阳,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腰膝冷痛,阳痿等症,补骨脂 多用;也可用治肾不纳气的虚喘,能补肾阳而纳气平 喘。益智仁则助阳之力较补骨脂为弱,作用偏于脾, 长于温脾开胃摄唾,中气虚寒,食少多唾,小儿流涎 不止,腹中冷痛者,益智仁多用。
菟丝子《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成熟种子。 【产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用法用量】用量 5~15g。用开水或黄酒加温烊化 服,或入丸、散膏剂。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附:鹿角霜
【来源】为鹿角熬膏所存残渣。 【药性】味咸性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助阳,似鹿角而力较弱,但具收敛 之性,而有涩精、止血、敛疮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