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鸡球虫病的介绍与治疗方法
鸡球虫病的治疗方法

鸡球虫病的治疗方法
鸡球虫病是一种由鸡球虫寄生在鸡的消化道引起的寄生虫病。
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阿苯达唑、吡利啶和磺胺类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症状,控制感染,并消灭寄生虫。
用药的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兽医的建议来进行。
2. 饲养环境改善:鸡球虫病的传播与饲养环境卫生密切相关。
改善鸡舍的卫生条件,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定期清理粪便和换水,可以减少寄生虫的传播和感染。
3. 饮水添加剂:饲养者可以向饮水中添加一些消化道抗菌剂和抗寄生虫剂,来控制鸡球虫病的传播。
具体需要根据药物和剂量的使用说明来进行。
4. 预防措施:定期进行消毒和预防寄生虫的措施,如定期清理鸡舍、运行雏鸡,防止野生鸟类和啄木鸟进入鸡舍等措施,可以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总的来说,治疗鸡球虫病需要综合应用药物治疗、饲养环境改善和预防措施,以控制感染并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一旦发现鸡球虫病症状,应及时咨询兽医并进行治疗。
鸡球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鸡球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
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严重危害鸡的寄生虫病。
本病以15-50日龄的鸡易感染,气温在20―30°C和雨水较多的季节为流行。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
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严重危害鸡的寄生虫病。
本病以15-50日龄的鸡易感染,气温在20―30°C和雨水较多的季节为流行。
鸡球虫病的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急性球虫病:精神、食欲不振,饮欲增加;被毛粗乱;腹泻,粪便常带血;贫血,可视粘膜、鸡冠、肉垂苍白;脱水,皮肤皱缩;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死亡率可达80%,一般为20-30%。
恢复者生长缓慢。
慢性球虫病:见于少量球虫感染,以及致病力不强的球虫感染(如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
拉稀,但多不带血。
生产性能下降,对其它疾病易感性增强。
防治措施在鸡的养殖过程中,除选好鸡苗和饲料,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外,消毒是预防鸡球虫病的有效措施。
1、圈舍、食具、用具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百毒杀消毒液(按说明用量兑水)泼洒或喷洒消毒。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
2、本病流行季节,投喂维生素A、维生素K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
3、雏禽期可用抗球虫类药物按剂量拌料投喂3-5天。
防治鸡球虫病的药物很多,考虑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
建议养殖户在用药时根据当地市场的供药品种对症选用,并交替使用。
一种药物可连续使用5-7天,间隔数天后再换一种药物。
若天气干燥,鸡群健康,间隔时间可适当长一些。
用户在使用各种抗菌药物防治鸡其它疾病期间不必再使用抗球虫药物,因为一般抗菌药物对球虫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和效果。
鸡球虫病的防治技术

鸡球虫病的防治技术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寄生虫病,主要由鸡球虫寄生于鸡的消化道引起。
该病主要通过粪便传播,寄生于鸡的肠道、盲肠、回肠和直肠,引起鸡密封炎、腹泻、贫血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防治技术:
1. 定期检查:定期对鸡舍和鸡群进行检查,观察鸡的粪便情况,及时发现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控制禽群的流动,防止野鸡、老母鸡等可能带来鸡球虫的禽类进入鸡群。
3. 保持清洁:鸡舍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清理鸡粪、沟渠和污染物,减少寄生虫的繁殖和传播。
4. 合理饲养:给鸡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高质量的饲料,增强鸡的免疫力,减少鸡球虫感染的机会。
5. 使用药物:对鸡舍和鸡群进行定期的驱虫治疗,使用降低鸡球虫寄生率的药物,如吡咯酮、尼奥莫辛等。
6. 进行综合防治:采用饲料掺混驱虫、灭虫饮水等综合防治措施,减少鸡球虫的寄生和传播。
7. 使用灭虫剂:在饲料中加入灭虫剂,如吡咯酮、苯扎胺等,能有效地杀灭寄生在鸡体内的鸡球虫。
8. 提高免疫力:适当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提高鸡的免疫力,减少鸡球虫的侵袭。
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病的发生需要综合和系统的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保持清洁、合理饲养、使用药物、综合防治、使用灭虫剂、提高免疫力、定期监测等技术。
只有全面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治鸡球虫病,保持家禽的健康和生产。
鸡球虫病症状与防治指南

在农村,基本每户人家都会养鸡,这样就可以吃到正宗的土鸡肉了,还有土鸡蛋。
在养鸡的过程中容易得一些疾病,球虫病就比较常见,那这种病的病状与防治方法是怎样的呢?接下畜牧堂就来告诉大家吧!1、鸡球虫病的症状病鸡发病初期羽毛松乱竖立、呆立、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下痢,排带血或全血的稀粪便,发病后期两翅下垂,共济失调,倒地痉挛死亡。
发病鸡群鸡只的生长发育、产蛋性能和增重都受到严重影响。
怎么判断(诊断)小鸡是否得了球虫病?可以使用饱和盐水漂浮,或粪便图片检验到球虫虫卵,根据具体的症状与病理变化即可确诊球虫感染。
2、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在对鸡球虫病进行防治的时候,相关养殖户必须要科学应用现代化防治方式,设计完善的药物使用制度,提升防治效果。
(1)设计完善的药物使用机制在利用药物防治鸡球虫病的时候,养殖户需要保证药物使用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加强药物防治工作力度的情况下,对各类药物进行缓和使用,除了可以发挥药物防治作用之外,还能避免球虫基因产生药物抗体,逐渐提升药物的使用质量。
同时,养殖户还要在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利用不同药物对鸡球虫病进行防治。
(2)制定完善的中草药使用方案在使用中草药对鸡球虫病进行防治的时候,相关养殖户需要科学分析中草药的成分,并根据球虫实际生长特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处理,保证可以发挥中草药的药性,逐渐提升中草药的应用质量。
同时,在使用中草药防治病害的时候,养殖户需要保证不会出现副作用的现象,减少药物残留量,避免对人类的食用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3)科学开发与使用疫苗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养殖户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根据鸡球虫病的实际发病特点、发病规模等,对疫苗进行科学的开发与使用,保证可以将预防作为主要工作。
在开发疫苗的时候,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防治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保证可以提升疫苗的防治效果,达到预期的防治目的。
(4)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在对鸡球虫病进行治疗的时候,养殖户应该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
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寄生虫病,主要感染鸡、鸭、鹅等禽类,给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成为了禽类养殖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鸡球虫病的病原学、病症、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广大禽类养殖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鸡球虫病的病原学鸡球虫病的病原体是鸡球虫,它是一种微小的线虫,体长约0.5-1.5mm,直径为0.02mm左右。
鸡球虫的雌虫和雄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球状的卵团,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
鸡球虫寄生在鸟类的小肠中,会对鸡的消化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
二、鸡球虫病的病症鸡球虫病的病症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严重感染的鸡还会出现贫血、萎缩、死亡等症状。
鸡球虫病的病程较长,病情缓慢加重,容易被忽视。
三、鸡球虫病的传播途径鸡球虫主要通过粪便传播,感染者摄入含有寄生虫卵的粪便后,寄生虫卵在肠道内孵化成幼虫,然后寄生在小肠内,形成成虫,再产生卵,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传播链。
四、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1.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预防鸡球虫病的基本措施。
要保持鸡舍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饲料残渣,避免畜舍内湿度过高和温度过低,以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2.饮水卫生饮水卫生也是预防鸡球虫病的重要措施。
要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卫生,避免饮水器内滋生细菌和寄生虫卵,定期更换饮水器内的水。
3.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是鸡球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常用的药物有吡喹酮、多种氨基甲酸盐、多种苯并噻嗪类药物等。
在使用药物时,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剂量和方法进行使用,防止药物过量或不当使用导致禽类死亡。
4.适当喂养适当的喂养管理也是预防鸡球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种类,避免鸡的营养不良,增强鸡的抵抗力,提高鸡对寄生虫的抵抗能力。
5.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鸡舍内的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鸡,防止病鸡感染健康鸡,减少病原体在鸡舍内的传播。
总之,预防鸡球虫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药物预防、适当喂养和定期检查等措施。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是一种影响鸡的严重病毒性传染病,是由鸡球虫所致。
症状主要是受害鸡表现腹水、肝脏及肠里粘液增多、发热、排便纤维质少、食欲不振、发羽减少和死亡等。
要防治鸡球虫病,首先要进行疫苗接种。
还应注意处理咳嗽、流涎现象的鸡,或将病鸡隔离,以免其它鸡受到传染。
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如给予具有鸡球虫药物的抗生素,治疗某种虫类病时也可采取化学防治。
此外,保持家禽环境清洁和卫生,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减少鸡球虫的繁殖,这也有助于防治鸡球虫病。
野鸡球虫病的防治

野鸡球虫病的防治
野鸡球虫病,20-60日龄小山鸡在密度大、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的情况下较易得此病。
症状:病鸡精神不振,怕冷集群,但不打堆,羽毛松散,翅膀下垂,嗉囊膨大软如球,饮水、饲料均减少,粪便特征是拉果酱样或带血丝的粪便,有恶臭。
治疗:每只雏鸡每次用3000单位青霉素放入水中(注意:饮水须在2小时内饮用完,以防青霉素水解,减低疗效),每天2次,氯丙呱每公斤料加3片,每天2次,连用7天,一般第2天即可见效。
预防:雏山鸡从2-3周龄开始,用痢特灵5-10毫克/千克/日分2次配料,连用5天为一个疗程。
此病发生期间同野鸡白痢病一样,要加强护理,发现弱、病雏及时隔离,加强保温,另加8%葡萄糖于水中,促进体质恢复,提高成活率,实践证明效果卓著。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鸡球虫病是由寄生在鸡的消化道中的球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球虫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鸡的粘膜上,会引起鸡的胃肠道炎症和腹泻,给鸡的生长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鸡球虫病的诊断和防治对于饲养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
一、鸡球虫病的临床表现1. 腹泻:患病的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粪便呈黏液状或水样,甚至带血。
2. 消瘦:患病的鸡体重下降明显,身体消瘦,生长缓慢。
3. 饮食减少:患病的鸡食欲下降,不愿意进食。
4. 发育退行性:患病的鸡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造成生长迟缓。
5. 落羽:患病的鸡会出现羽毛脱落现象。
1. 临床症状:根据鸡球虫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鸡是否患病。
2. 粪便检查:收集鸡的粪便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寻找可能存在的球虫卵或成虫。
3. 病理学检查:对死亡的鸡进行解剖检查,观察消化道的黏膜组织,查找可能存在的球虫。
1. 确保鸡舍的卫生环境:饲养鸡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鸡舍要经常清洁和消毒,减少球虫的传播。
2. 合理饲养管理:要给鸡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保证充足的水源,增强鸡的抵抗力,减少病原菌感染。
3. 防止交叉感染:新引进的鸡群要进行隔离观察,避免交叉感染。
4. 药物防治:可以根据兽医的建议,在饲料中添加球虫药物进行预防,或者在发病后及时投药,控制球虫的繁殖。
5. 定期检查:定期对鸡进行粪便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鸡球虫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环境、饲养管理和药物防治等因素,保持鸡的健康,预防球虫病的发生。
鸡球虫病是对鸡的生长和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寄生虫病,要通过定期检查,预防控制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鸡球虫病的发生。
希望饲养员能够重视鸡球虫病的防治工作,保障鸡的健康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球虫病的介绍与治疗方法
前言:鸡球虫病在我镇农村散养鸡中广泛存在,没有引起散养户重视,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多数人意识到猪要定期驱虫,但对鸡来说,似乎没这种意识,遇鸡发萎就胡乱买药,结果钱花了鸡死了.为养鸡户免花冤枉钱请看下面资料:
【病因介绍】鸡球虫病是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鸡常见的原虫病。
28~40日龄的雏鸡易感。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雏鸡吃了含有侵袭性的孢子卵囊后,孢子侵入肠壁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体而致病。
7~8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死亡率可达50%~80%。
【疾病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不食或少食,排带血的稀粪(红色葫萝卜样粪便),有时完全是血粪,病鸡有的站立不稳,最后昏迷,抽风死亡。
有的转为慢性,粪时稀时好,日渐消瘦。
成鸡产蛋显著减少,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治疗方法】:用旱莲草、地锦草、鸭跖草、败酱草、翻白草各等份。
①14~16日龄鸡
用鲜败酱草、蒲公英各等份,切碎饲喂。
预防用量为每只5克,治疗量为每只7克,每日1次,连喂3天。
②20日龄鸡
用五草汤煎汁拌料喂鸡。
鲜品预防量每只6克,治疗量每只8克;干品预防量每只0.5~1.0克,治疗量为每只1~2克,每日1剂,连服3天。
③1个月龄鸡
用五草汤煎汁拌料饲喂。
鲜品预防量每只8克,治疗量每只10克,每天1次,连服3天。
④6~8周龄鸡
用蒲公英、败酱草、旱莲草、地锦草、鸭跖草、小蓟各等份,煎汤拌料或切碎做青饲料喂鸡,用量为每只10克,每天1次,连服3天。
西药介绍如下:
常用预防药物:
氯苯胍:预防按30~33 mg/kg浓度混饲,连用1~2个月,治疗按60~66mg/kg混饲3~7d,后改预防量预以控制。
氨丙啉:可混饲或饮水给药。
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连用2~4周;治疗浓度为250 mg/kg,连用1~2周,然后减半,连用2~4周。
应用本药期间,应控制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以不超过10 mg为宜,以免降低药效。
硝苯酰胺(球痢灵):混饲预防浓度为125 mg/kg, 治疗浓度为250~300 mg/kg,连用3~5d。
莫能霉素:预防按80~125 mg/kg浓度混饲连用。
盐霉素(球虫粉,优素精):预防按60~70 mg/kg浓度混饲连用。
地克珠利:预防按1PPM浓度混饲连用。
马杜拉霉素(抗球王、杜球、加福):预防按5~6 mg/kg浓度混饲连用。
尼卡巴嗪: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育雏期可连续给药。
[2]常用治疗药物:
妥曲珠利溶液(奎文家禽研究所):治疗用药,500kg体重/瓶饮水;1次/日,连用2-3日。
磺胺类药:对治疗已发生感染的优于其他药物,故常用于球虫病的治疗。
常用的磺胺药有(注意:出口商品肉鸡禁止使用磺胺药):
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SMD-TMP),按0.03%拌料,连用5~7d 。
磺胺喹恶啉(SQ),预防按150~250 mg/kg浓度混饲或按50~100 mg/kg浓度饮水,治疗按500~1000 mg/kg浓度混饲或250~500 mg/kg饮水,连用3d ,停药2d,再用3d。
16周龄以上鸡限用。
与氨丙啉合用有增效作用。
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预防按125~250 mg/kg浓度混饲,16周龄以下鸡可连续使用;治疗按1000~2000 mg/kg浓度混饲或按500~600 mg/kg饮水,连用5~6d ,或连用3d,停药2d,再用3d。
磺胺间六甲氧嘧啶(SMM,DS—36,制菌磺),混饲预防浓度为100~200 mg/kg;治疗按100~2000 mg/kg浓度混饲或600~1200 mg/kg饮水,连用4~7d。
与乙胺嘧啶合用有增效作用。
磺胺二甲基嘧啶(SM2),预防按2500 mg/kg浓度混饲或按500~1000 mg/kg浓度饮水,治疗以4000~5000 mg/kg浓度混饲或1000~2000 mg/kg 浓度饮水,连用3d,停药2d,再用3d。
16周龄以上鸡限用。
磺胺氯吡嗪(Esb3),以600~1000 mg/kg浓度混饲或300~400 mg/kg 浓度饮水,连用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