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庄子二则习题
八年下语文《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庄子二则复习总结练练习习题.doc

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 ()鹏()齐谐() ...抟 ()尘埃()..2.【辨清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
(1) 其 yì() 若 chuí() 天之云(2) 3.【把握节奏】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3.通假字北冥有鱼 ().4.一词多义南冥 ().鹏之 xǐ() 于南 mínɡ() 也(1) 去以六月息者也()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视下也((3) 去以六月息者也()以)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5.古今异义(1)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古义:今义:)..(2) 南冥者,天池也 ( 古义:今义:)..词类活用(1) 志怪者也 ( ).(2) 南冥者,天.池也 ( )6.特殊句式(1)判断句《齐谐》者,志怪者也。
()(2)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
()7.《北冥有鱼》节选自《__________ 》,通过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两个故事,来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8.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中的鲲、鹏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
B.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
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壮阔。
C.文中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指的是航海运输。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二则练习题

庄子二则练习题《庄子二则》练习题一、基础题(24分)1.给下列字注音。
(3分)倏( ) 渻( ) 恃( )2.解释加粗词。
(5分)①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②以视、听、食、息③犹应响影④反走矣3.比较并解释下列各组加粗词的词义(16分)二、整体感悟(10分)1.《浑沌之死》中“七窍”指什么?“倏”与2“忽”为什么要给浑沌凿开“七窍”?2.《呆若木鸡》中当斗鸡“望之,似木鸡矣”时,也就达到了所谓“其德全矣”的境界,请你说说其中一德”的内容。
(6分)三、课文阅读题(20分)阅读《呆若木鸡》,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粗词。
(3分)犹无敢应者几矣2.翻译句子。
(4分)①方虚骄而恃气。
②犹应响影。
3.纪渻子驯养斗鸡的过程未写出来,这是为什么?(3分)34.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子》,如“东施效颦”、“螳臂当车”等。
请简述两故事的内容。
(10分)四、类文阅读题(18分)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①,膝之所踦②,砉③然响然,奏刀然④,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⑤《经首》之会⑥。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⑦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4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⑧。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注释】①履:踩。
②踦:yǐ指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③砉:huā象声词。
④huō然:比砉然更大的响声。
⑤中:zhòng合乎。
⑥会:音节,节奏。
⑦进:超过。
⑧硎:xíng磨刀石。
1.解释加粗词。
(4分)倚:道:间:游: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5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由画线句子得到的一个成语是。
(3分)4.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用庖丁解牛所见非牛来证明人生病所见亦非鬼,这篇课文是。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 练习(word含答案)

21.《庄子》二则练习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
(1)庄子,名________,战国时期宋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________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________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代表作品为《________》,以及名篇《________》《齐物论》等。
(2)《北冥有鱼》中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齐谐》者,志.怪者也()(2)去以六月息.者也()(3)野马..也,尘埃也()(4)其.视下也()(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6)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7)生物之以息相吹.也()(8)固.不知子矣()3.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请循其.本()(2)子固.非鱼也()我非子,固.不知子矣()(3)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5)化而.为鸟()怒而.飞()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并写出一个含有跟该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成语。
(1)怒.而飞()成语:____________(2)志.怪者也()成语:____________(3)请循其本.()成语:____________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鱼/之乐也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C.其翼/若垂天之云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其翼若垂天之云.8.庄子与惠子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谁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同,试作分析。
21 《〈庄子〉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1 《〈庄子〉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背诵《北冥有鱼》,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大鹏出身不凡及形体庞大。
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形象地说明了任何事物都要有所凭借,都不是自由的。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说明大鹏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二、熟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述这则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一妙在换角度理解问题。
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说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了惠子的原意。
二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
庄子回答“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
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
2.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快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齐谐者,志.怪者也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请循.其本参考答案:1.怒:振奋。
这里指有力鼓动翅膀。
2.志:记载。
3.安:如何,怎么。
4.循:追溯。
四、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
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①犹能畏后生②,丈夫未可轻年少。
第21课《庄子二则》习题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5.重点虚词。(4 分)
(1)其其其..名正为色鲲邪((
代词,它的 ) 连词,表示选择
)
(2)之生鹏物之.之背.以,息不相知吹其也几(千里用也在(主助谓词之,间,的取)消句子独立性
)
6.重点句子翻译。(8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用力扇动翅膀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2)惠子欲之梁,渡河,遽堕水中。 惠子想要去梁国,过河时太匆忙不谨慎掉到河里。 8.【甲】【乙】两文都表现了惠子的善辩,请简要分析。(4分) 示例:【甲】文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应对庄子“子非我”的反驳; 【乙】文惠子运用对照,强调各有所长,成功批驳了船人的质疑。
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 分) 北冥.(míng ) 鲲.鹏.(kūn péng ) 抟.扶摇(tuán)
2.重点词语解释。(8 分) (1)怒.而飞( 振奋,文中指用力扇动翅膀) (2)其翼若垂.天之云( 悬挂) (3)《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盘旋翱翔 ) (5)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 (6)野.马.也,尘埃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 (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表示选择 ) (8)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
译文笔记:梁国的丞相死了,惠子想要去梁国,过河时太匆忙不谨慎掉到河里。 船夫把他救起来,问他:“你匆忙要去哪里呢?”惠子说:“梁国没有丞相, 我想去做梁国的丞相。”船夫说:“你在船上都会遇到困难,没有我你就死了, 你怎么能做梁国丞相呢?”惠子说:“你在船上,我是不如你,但是说到治理 国家,保全社稷,你和我比起来,就好像还没有完全睁开蒙眬双眼的幼犬啊。”
庄子二则练习题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鲸 2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 怒而飞 野马也 濠梁之上 请循其本 3 .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 「其名为鲸 J9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假设视下也 0青循汉本 J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J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想吹也 4 .判断句式 齐谐者,志怪者也. 5 .译句子
徙拉濠梁 志怪者也 海运那么徙于南冥 亦假设是那么已矣 北冥有鱼
「其翼假设垂天之.云 」鹏之徙于南冥也 是鱼之乐也 J我知之濠上也 r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回非鱼也 「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 .下面对?北冥有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B.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鲸鹏的宏大形象,在想象中运用了夸张、拟人、比喻,寄寓 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C.本文借鲸鹏的形象说明了大至鲸鹏,小至野马、尘埃都“有所待〞的道理. D.作者引用?齐谐?之言是对“鹏〞这一形象地补充说明,说明了作者所言不虚,增加 了说服力. 7 .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本文写了一场机智的辩论, 惠子的以退为进,庄子的偷换概念,既有趣味又让人叹服. 8 .“鲸鱼出游沉着,是鱼之乐也〞,“鱼的乐〞其实就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C.辩论中表达了二人的性格:惠子重逻辑,对事物有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庄子好自由, 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自然,做到了 “天人合一〞. D.本文选自?庄子?,庄子名周,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鲸鱼 拉扶摇 去以六月息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其正色邪
化而为鸟 「怒而飞
惠子由于濠梁之上.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21 《庄子》二则(含答案)

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生气)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是.鱼之乐也(这)D.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怎么)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D.鹏之.徙于南冥也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C.《齐谐》者,志怪者也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4)请循其本。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7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鲦鱼出游从容..()(2)请循其本.()(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7.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2题。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庄子·秋水》) 【乙】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济中学文言知识 今天你别怂,未来是英雄 1 21.《庄子》二则
A组 习题整理:王景鑫
1.填空。
庄子,名________,战国中期________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________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________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代表作品为《________》,以及名篇《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发怒)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 C.志怪.者也(奇异) D.野马..也(快速奔跑的马) 3.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请循其.本 ( ) (2)子固.非鱼也 ( )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并写出一个含有跟该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成语。 (1)怒.而飞 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 (2)志.怪者也 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 (3)请循其本. 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呼尔而与.之 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是.鱼之乐也 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苟全.性命于乱世 C.子固.非鱼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云.归而岩穴暝 7.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公与之.乘 B.杀之.以应陈涉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 B组 8.庄子与惠子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谁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同,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北冥有鱼》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有何作用? 弘济中学文言知识 今天你别怂,未来是英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说你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组 (一)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1.A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志.怪者也 (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3)抟扶摇而上.者( ) (4)去.以六月息者也 ( ) 11. B重点实词 (1)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 (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徙: ( ) (3)水击三千里 击: ( )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 ) (5)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 ) (6)亦若是则已矣 已: ( ) 11.C 古今异义 (1)怒而飞 古义: ( )。今义: (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 ( )。今义: ( )。 (3)天池也 古义: ( )。今义: ( )。 (4)野马也 古义: ( )。今义: ( )。 11.D 一词多义 去以六月息者也 (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济中学文言知识 今天你别怂,未来是英雄 3 (3)《齐谐》者,志怪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安.知鱼之乐( ) (2)固.不知子矣 ( ) (3)请循.其本 ( ) (4)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的庄子与惠子各是怎样的心境?本则故事中的庄子与惠子,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一)东野稷败马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①,左右旋中规②。庄公以为文③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④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选自《庄子·外篇·达生》)
【注释】①中(zhòng)绳:符合笔直的墨绳。中,符合。②规:圆规。③文:“父”字之误,前脱“造”字。造父,周穆王时御手。④密:通“默”,沉默。 弘济中学文言知识 今天你别怂,未来是英雄 4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 (2)左右旋.中规( ) (3)少.焉,果败而反 ( ) (4)其马力竭.矣(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密而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遽:匆忙。
【乙】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选自《陈蕃
立志》)
21.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中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姓多闻其贤 B.其如土石何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其一犬坐于前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闲处.一室 ( ) (2)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 (3)甚奇.之 ( ) (4)安事.一室乎 ( ) (5)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 (6)书固.佳矣 ( ) 23.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再写出一个含有这个字的意思的成语。 太宗益.刻意临学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4.用“/”给【乙】文画线句子断句。 蕃 年 十 五 尝 闲 处 一 室 而 庭 宇 芜 秽 父 友 同 郡 薛 勤 来 候 之 谓 蕃 曰 孺 子 何 不 洒 扫 以 待 宾 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