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平安银行投资分析报告

平安银行投资分析报告

平安银行投资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平安银行是中国领先的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89年。

该银行以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而闻名,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本文将对平安银行进行投资分析,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2. 经营状况分析2.1 财务指标首先,我们将分析平安银行的财务指标,以评估其经营状况。

具体的指标包括净利润、总资产、资产负债比率、ROE等。

通过比较这些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我们可以判断平安银行的盈利能力、财务稳定性和资产负债风险。

2.2 成长潜力其次,我们将关注平安银行的成长潜力。

这包括收入增长率、市场份额、创新能力等因素。

平安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产品的推出有望为未来的增长提供支撑。

2.3 风险因素除了潜在的增长机会,我们也需要关注平安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因素。

这包括行业竞争、政策变化、信贷风险等。

通过评估这些风险因素对平安银行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 行业分析为了更好地评估平安银行的投资价值,我们将对银行业整体进行分析。

这将包括市场规模、行业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

通过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平安银行在未来的市场位置和竞争优势。

4. 基本面分析基于以上的经营状况分析和行业分析,我们将进行平安银行的基本面分析。

这将包括估值分析、盈利预测、风险评估等。

基本面分析是投资决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对平安银行的估值和预期收益率。

5. 投资建议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我们将给出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将基于平安银行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来进行定制。

无论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交易,投资建议将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

结论本文对平安银行进行了全面的投资分析,包括经营状况分析、行业分析、基本面分析和投资建议。

通过这些分析,投资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平安银行的投资价值,并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然而,投资决策仍然需要投资者根据自身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综合考虑。

中国平安保险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平安保险财务报表分析

目录 (1)引言 (2)一、公司背景分析 (3)二、主要财务报表分析 (6)(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6)(二)利润表分析 (9)三、财务比率分析 (13)(一)偿债能力分析 (13)(二)营运能力分析 (13)(三)盈利能力分析 (14)四、财务综合分析 (15)五、结论 (15)附录 (17)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告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的分析研究。

它属于会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能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本单位内部提供该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概括性资料。

但是,要进一步了解该单位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经营决策,仅仅根据财务报表提供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一步加工,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

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充足性等作出判断。

通过分析损益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判断。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和评价公司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量。

一、公司背景分析二、主要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表1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资产为1171627百万元,比2009年增加了235915百万元,增加幅度为25.21%。

说明平安公司2010年的资产规模有所增长。

企业资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其他资产的增加引起的。

2010年的其他资产较上年度增加了2589百万元,增长45.44%,由于该项目的变动,使得全部资产增加。

2010年长期股权投资比2009年增加了29286百万元,使资产总额增加,说明公司本年度大量向外扩展。

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都有所减少,对总资产的影响也极小。

中国平安将迎37%的上涨空间?

中国平安将迎37%的上涨空间?

中国平安将迎37%的上涨空间?诚然,国内保险机构一寿险业务负责人坦言,当下的低利率环境,无疑是现阶段对经营寿险行业的一个重要挑战:利率下行,将令寿险公司投资承压,利差收窄引起利差损风险增加,从而导致寿险公司的整体价值、利润率下降。

但是,全球性金融集团麦格理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市场对当前国内寿险股定价存在误判,只反映了当前的短期盈利挑战。

麦格理研究通过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分析表明,中国寿险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很稳固,且前景看好,因此应有更高的交易倍数。

“目前的中国保险股已被低估”。

具体到各家寿险公司,通过麦格理的内含价值分析,平安寿险基本净资产收益率近5年平均值以36%稳居头把交椅。

无独有偶,日前国际知名投行汇丰发布研究报告,宣布对中国平安的业务进行重估,取消了20%的综合金融估值折价,同时将平安H股、A股的评级由“持有”上调至“买入”,目标价分别为56港元和47元人民币。

截至9月29日收盘,中国平安H股、A股股价分别为港元和元人民币,均隐含着约37%的预期上行空间。

继2015年快速扩张收购后,平安从过去的(自营模式)、(开放市场)后,进入(开放市场+开放平台),着眼于培育向全行业开放的生态平台,这是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所言的“未来10-20年,金融业全新的发展模式”。

这个以寿险起家、最早于国内践行综合金融、布局互联网金融的金控集团,插上了变革的翅膀后,中国平安将为众多投资者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寿险是基石”在麦格理看来,尽管中国寿险公司的损益表结构紊乱、杂项太多、说明不足,且未剔除市场异常波动的影响,从而让这些公司的基本趋势很难评估。

市场往往根据短期项目随即做出判断,权益资本成本较高。

然而,麦格理经过研究后发现,事实上中国寿险公司的基本商业模式远较外界所想的情形所稳固得多:纵观过去十年,虽然寿险公司的利润增长犹如过山车般波动;但若在调整了准备金变化和资本利得/亏损后,国内寿险公司的利润增长水平是相对稳定的,自2009年以来更是达到2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一、公司简介
二、公司经营状况
平安投资公司的经营状况总体良好。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投资成立了20家关联公司,在科技金融、信息技术、金融控股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依托中国平安集团的强大资金实力,平安投资公司也注入大量资金,参与了一批新兴行业、前沿技术的投资。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55.33亿元,同比增长17.02%;实现净利润145.74亿元,同比增长12.08%;分配股息31.50亿元,同比增长36.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95亿元,增长率为12.47%。

三、平安投资价值分析
1、营业能力
根据平安投资公司2024年实现的营收规模及净利润增长情况来看,公司营业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投资领域业绩也表现优良。

2、财务状况。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金运用分析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金运用分析

编号: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金运用分析院系:经济管理系姓名:学号:专业:会计学年级: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摘要保险资金由于具有特殊性,其运用已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瓶颈,认清并解决好保险资金运用的问题将有助于保险公司的长足发展。

本文在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资金运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公司在资金运用中出现了风险机制不健全,资金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使平安保险公司更好地开展投资业务,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资金;资金运用AbstractInsurance funds, with particularity, its use has become a constraining bottleneck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and understand and resolv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ood use of insurance funds will help the insurance company.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the use of insurance funds, the use of observation, documentary research, case study method is the use of insurance funds of China Ping An Insurance Co., Ltd. carried out to explore,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use of funds risk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the capital investment 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 to analyze these problem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make Ping An Insurance Company to better carry out investment business, to get more economic benefits, and promote the company's long-term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Keywords: China Ping An Insurance Co., Ltd.; Insurance funds; The use of funds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目的及意义 (1)(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1)二、保险资金运用的理论和相关研究 (2)(一)保险资金运用的相关理论 (2)(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三、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金运用现状分析 (3)(一)平安保险公司简介 (3)(二)平安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现状 (4)四、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 (4)(一)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不健全 (4)(二)投资结构不合理 (5)(三)资产负债匹配失衡 (5)(四)资金运用率低 (5)五、改善平安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的对策和建议 (6)(一)健全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6)(二)进一步优化资金投资结构 (6)(三)加强公司资产负债管理 (6)(四)加大保险资金的运用 (6)六、结论与展望 (7)(一)结论 (7)(二)展望 (7)参考文献 (8)致谢 (9)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由2007 年发生的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对美国金融界乃至世界都是一个重创。

中国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中国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目录1.1行业概况1.2行业一般特征分析1.3行业生命周期分析第2章公司篇2.1集团介绍2.2公司竞争地位2.3产品分析2.4成长性分析第3章财务篇3.1主营业务收入及盈利3.2偿债能力指标分析3.3营运能力指标分析3.4现金获取能力指标分析3.52012年度盈利预测第4章战略篇4.1战略目标4.2产业布局4.3战略重点4.4未来十年业绩目标第5章价值篇5.1市盈率和市净率定价法5.2EV/EBT定价模型第1章行业篇新兴的保险大国1.1行业概况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合建设、从农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着成就。

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从2006年-2010年的5年间,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绩,保险公司从93家发展到146家,中国保险全行业高管人员由1.45万人发展到2.94万人,营销员由156万人发展到330万人,精算、核保核赔、投资等专业技术人员日益成长,为行业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规模增长迅速,2009年保费收入已达到11137.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保险业“十一五”规划列出的保费收入超万亿的目标。

2010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14500亿,2010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5万亿元,是2005年的3.3倍。

目前,中国保险业呈现出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相互协调,中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到2010年底,国内有7家保险公司资产超过千亿元、2家超过五千亿元、1家超过万亿元。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分析资料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分析资料

5
6 7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 阳光财产
4
5 6
中国太平洋保险 9199986.53
泰康人寿 人保寿险 8676459.71 8242551.92
7
8 9 10
Page 10
太平人寿
生命人寿 阳光保险 中国人保健康
3302455.39
1531810.03 1516893.07 928960.82
Page
16
2、技术优势
平安寿险首创的移动展业销售模式(MT)是现代科技和 保险销售的完美结合,它将无纸化、电子化的低碳环保理 念付诸实践,成功搭建了一条高效、快捷的绿色生产线, 开创了业内无纸化投保的先河,在国内乃至国际人寿保险 销售领域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MT因其提高展业效率、省钱省时、展业规范、低碳环保 等从多优势,对社会、客户及公司都有巨大的价值。 平安产险推出了“快易免”服务体系,引领行业服务标杆, 建立了业内首个将投保、查勘、理赔、服务等全流程为一 体的创新服务体系。
Page
14
(三)产品竞争能力分析
1、成本优势 2、技术优势 3、质量优势
4、产品市场占有情况
5、产品的品牌战略
Page
15
1、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是降低成本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平安立足于中国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受 益于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公司各项业务保持稳健 增长; 2、中国平安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控股关 系最密切,造就了中国领先的个人金融服务集团; 3、强大的后援集中运营管理平台,成本优势和协同效应 日益显现。
截止2012年12月 31日,平安产险 注册资本金为人 民币170亿元, 净资产为268.38 亿元,总资产为 人民币1,349.34 亿元。

谈我眼中的中国平安

谈我眼中的中国平安

谈我眼中的中国平安展开全文上周日谈估值的那篇《估值时最重要的事》里,我说87元的平安是便宜的(本周涨了2.8%,收盘价89.89元,当前市值16432亿),引起不少人的追问,今天我们展开聊一聊。

其实平安低估这个结论,不需要计算器就可以轻易得出,就像巴菲特说的:“如果我看到一个250磅或300磅的人走进来,那么即使没有精确数字,我也知道他是个胖子”根据2019半年报,平安集团的内含价值(EV)已经突破11000亿,其中寿险EV超7000亿。

而新业务价值(NBV),2016-2018年分别为508亿、673亿、723亿,2019上半年又同比增长了4.7%,达到410亿。

这个稍显疲弱的4.7%,在半年报披露后被不少人看作是美中的一点“不足”,甚至有人悲观地抛出“拐点论”。

但其实你只要翻翻历年报告,就会发觉在这个数字上大做文章没太大意义,一是因为它的波动性向来不小,就像去年,上半年只增长2.2%,下半年却猛增16.9%;二是眼下的中国经济正处在川普所说的“27年来增长最慢的一年”,阶段性的降速也是再正常不过。

不管怎么样,随着高价值保障型业务比例的提升,新业务价值仍保持增长态势,今年突破850亿应该不是问题。

这样看来,拥有11000亿的内含价值(EV),以及每年850亿+且仍在增长的新业务价值(NBV),平安16000亿市值相当于1.45EV 或(EV+5.9NBV),并不算贵。

此外,其实内含价值(EV)这个指标本身,用在平安身上也是过于保守的。

我们知道,寿险部分的内含价值(EV)=调整后的净资产+有效业务价值,有效业务价值是存量保单根据模型推算出的未来税后利润折现值。

所以内含价值一般被称作寿险公司的清算价值,或净资产价值。

但问题是,如果真的以EV这个价格清算(不考虑新业务价值),所有股东一定都会跳起来反对的,原因有三:(1)计算模型中5%的投资收益率和11%的贴现率的设定都不是基于最优原则,而是审慎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录目?2 行业篇第1章2 行业概况 1.13 1.2 行业一般特征分析5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1.3 6 第2章公司篇6 2.1 集团介绍6 2.2 公司竞争地位7 2.3 产品分析9 2.4 成长性分析11 财务篇第3章11 主营业务收入及盈利3.112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3.212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3.313 现金获取能力指标分析3.413 20123.5 年度盈利预测15 战略篇章第415 战略目标4.115 产业布局4.216 4.3 战略重点16 未来十年业绩目标4.417 章第5价值篇17 5.1 市盈率和市净率定价法19定价模型5.2EV/EBT页19共---页1第——中国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第1章行业篇新兴的保险大国1.1行业概况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合建设、从农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从2006年-2010年的5年间,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绩,保险公司从93家发展到146家,中国保险全行业高管人员由1.45万人发展到2.94万人,营销员由156万人发展到330万人,精算、核保核赔、投资等专业技术人员日益成长,为行业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规模增长迅速,2009年保费收入已达到11137.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保险业“十一五”规划列出的保费收入超万亿的目标。

2010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14500亿,2010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5万亿元,是2005年的3.3倍。

目前,中国保险业呈现出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相互协调,中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到2010年底,国内有7家保险公司资产超过千亿元、2家超过五千亿元、1家超过万亿元。

专业性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逐步成长并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

中国保险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未来我国保险业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完善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丰富保险产品创新、营销渠道,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东中西部保险市场的协同发展。

页19共---页2第——中国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1.2 行业一般特征分析1.2.1行业业绩2011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与原保险赔付支出趋势图2012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与原保险赔付支出趋势图(前两月)从上图可以看出,2011年保险行业呈现微弱的下降的趋势,相比2010年同期保费收入的有所下降。

但2012年初期的保费收入较2011年同期有明显上升。

页19共---页3第——中国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1.2.2行业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

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藏功能。

与一般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经融产业。

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的周期性。

1.2.3市场结构保险业市场结构最基本的衡量指标是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集中度。

(1)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中,人保、国寿、平安、太保四家公司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尤其是前两家公司,可谓举足轻重,其余八家公司所占份额极小。

1998年以来,人保、国寿两公司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平安和太保两公司的份额在上升,但中保集团公司(现在的人保和国寿两公司的前身)的市场占有率仍然保持着绝对优势。

此外,观察公司总资产、人员规模、利润总额,可以发现,还是人保、国寿所占份额最大,平安、太保次之,其余公司都较低。

(2)产品差别化我国保险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营的保险品种不断增多,尤其是寿险的品种更是多样化,从最初的几十种发展到数百种。

财产保险中又以机动车辆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为主。

但是,同国外发展相对成熟的保险业相比,我国的保险市场还是显得比较单一,不灵活,创新速度慢,尤其是各保险公司之间的产品差别化程度比较低,一般而言,产品差别越大,进入壁垒越高;产品差别越小,进入壁垒越低。

保险市场上的已有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差别的手段阻碍潜在的竞争对手的进入。

(3)行业集中度保险行业集中度是指保险市场中少数几家最大企业所占的保费、资产、利润等方面的份额。

一般来说,行业集中度越高,该市场的垄断性越强。

我国的保险市场主要可以分为寿险和产险两个市场,现在主要经营寿险的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其它如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等相对较小的保险公司。

主要经营产险的是中国人保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则兼营产险和寿险。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市场仍以人保、国寿、平安和太保四家公司为主导,其余八家公司为补充的寡头垄断型结构。

保险市场上的竞争是国内保险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国内保险市场。

页19共---页4第——中国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1.3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综合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的保险行业处于成长期、扩张阶段。

近几年,保险产品逐渐被市场认可,销量迅速增加,全国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从2007年到2011年,5年内涨幅近100%。

同时行业内逐渐加入新的竞争者,行业逐渐扩张。

保险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从2004年开始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快速发展阶段。

近几年来,我国保费的增长速度每年均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根据经济结构升级的要求,保险业更快增长速度的趋势预期将继续维持,保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增长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我国保险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在情理之中,但即使是相对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其他新兴市场,我国保险业仍具有明显的增长优势。

展望未来,保险行业发展前景诱人,其主要动力包括:庞大的人口规模、较快的老龄化趋势与较高的储蓄率;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政策法规大力支持;风险保障意识得到根本性加强;终身福利系统的瓦解;投资环境大大改善。

页19共---页5第——中国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第2章公司篇平安—多元化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2.1 集团介绍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平安拥有约486,911名寿险销售人员及175,136名正式雇员。

截至2011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22,854.24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1,308.67亿元。

集团总负债达人民币21140.82亿元,负债率94.3%,权益总额达人民币1713.42亿元。

2011年,集团实现总收入人民币2489.15亿元,净利润人民币194.75亿元左右。

从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寿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

中国平安在2011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名中名列第147名,在中国内地企业中排名第10名。

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第107名,美国《财富》杂志“全球领先企业500强”第328名,并成为入选该榜单的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

2.2 公司竞争地位2.2.1世界500强2011年4月,英国《金融时报》公布2011年全球500强榜单。

中国平安荣登107位。

2011年4月,中国平安第七度入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Forbes Global 2000),并较2010年猛进319席名列第147位,跃入前200名,在中国内地企业中排名第10。

同时,在全球多元化保险公司类别中,平安作为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入围,位居第9位。

2011年7月7日,《财富》杂志2011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平安再次入选,位列第328位,比2010年度排名晋升55位。

中国平安全球500强第6页---共19页---——中国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2.2公司业绩中国平安(601318)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0月31日公布的2012年第三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净利润160.85亿元,同比减少1.2%。

公司寿险业务保持平稳发展,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规模保费人民币1,575.68 亿元。

其中盈利能力较高的个人寿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人民币1,387.09 亿元,同比增长9.8%。

平安产险依托专业化经营和领先的服务水平,促进业务稳健增长,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人民币738.87 亿元,同比增长20.0%,市场份额较去年底提升0.4 个百分点至17.8%。

企业年金业务持续保持健康增长,投资管理资产规模和受托管理资产规模指标位于市场前列。

银行业务稳健增长,两行整合过渡平稳。

随着“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平安银行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前三季度,银行业务为集团贡献利润人民币52.46亿元。

银行总资产近人民币1.5万亿元;存款总额达人民币9,353.97亿元,较2011年末增长9.9%。

信用卡业务继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新发卡超过300万张,累计流通卡量达到1,048万张。

同业业务在理财产品、外汇、贵金属等方面积极创新、提升服务,有力地支持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

信托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增长,证券投行业务位居前列。

平安信托四度蝉联“中国优秀信托公司”奖,私人财富管理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截至第三季度末,信托高净值客户数已超过1.7万,较2011年末增长33.6%;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达人民币2,315.15亿元,较2011年末增长18.0%。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股票一级市场发行较去年同期明显放缓,而债券发行较为活跃。

平安证券前三季度成功完成16个股票项目和31个债券项目主承销发行,累计承销家数均在市场排名第三。

第7页---共19页---——中国平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3 产品分析2.3.1产品竞争能力中国平安人寿首开国内个人寿险营销之先河,凭籍先进的体制、优秀的经营理念、富有魅力的企业文化培养和建设了专业化员工队伍,目前拥有超过18万人的代理人队伍。

在业务发展中,还建立了后援、培训、IT支持平台,个险、团险、银行代理三大渠道系统和完整的产品体系满足客户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从传统的储蓄型、保障型产品,到非传统的分红型、投资型产品,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产品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