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正弦交流稳态电路分析
邱关源《电路》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

BUCT
9. 1 阻抗和导纳 9. 2 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 9. 3 电路的相量图 9. 4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 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9. 6 电路的谐振
1
9. 3 电路的相量图
一、RL、RC串联电路
IR
+
U _
+
_ UR +
jL
U_L
P188
U
j
0
8—11 BUCT
1, 纯电阻 0, 纯电抗
X<0, j < 0 , 容性负载, 超前功率因数
例:cos j = 0.5 (滞后),则j =60o(电压领先电流60o)。
一般用户: 异步电机 空载 cosj =0.2~0.3 满载 cos j =0.7~0.85
日光灯
cosj =0.45~0.6
17
功率因数的提高
k
1
Qk
0
14
* 复功率守恒, 不等于视在功率守恒.
BUCT
I
+
U_
+ U 1 _
+
U_ 2
S UI* (U1 U 2 )I * U1I * U 2I* S1 S2
b
一般情况下: S Sk k 1
例:
S S2 Q2 S1 P2
Q1 P1
R2 UR2 I 33.9 1.73 19.6W
L UL2 I 72.45 1.73 41.88W
L2 41.88 314 0.133H
12
复功率
BUCT
为了用相量U和I来计算功率,引入“复功率”
I
+
最全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习题解答打印版.doc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习题解答一、选择题1.在图9—1所示的电路中,如果其等效导纳的模为21Y Y Y eq += ,则 。
A .L Y C Y ω-=ω=1j, j 21; B .C Y RY ω==j , 121;C .L Y R Y ω-==1j , 121 ;D .正为实数)k kY Y ( 21=2.图9—2(a )所示的电路为不含独立电源的线性一端口电路。
已知00 /100=UV ,045 /210=I A ,则图9—2(b )、9—2(c )、9—2(d )、9—2(e )四个电路中不是图9—2(a )的等效电路的为 。
A .图9—2(b );B .图9—2(c );C .图9—2(d );D .图9—2(e )3.电路如图9—3所示,Z 是一段不含独立源的电路。
开关断开时,瓦特表、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100W 、220V 和1A ;开关闭合时,瓦特表、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100W 、220V 和8.0A 。
那么Z 是 电路。
A .电阻性;B .容性;C .感性;D .不能确定4.电路如图9—4所示,U固定不变。
如果 ,则改变Z (Z 不等于无限大)时,I不变。
A .21Z Z =; B .21Z Z -=; C .21Z Z =; D .)Arg()Arg(21Z Z =5.Ω=10R 的电阻,F 1μ=C 的电容与电感L 串联,接到频率1000Hz 的正弦电压源上。
为使电阻两端的电压达到最高,电感应取 。
A .1H ;B .π21H; C .21H ; D .241πH二、填空题1.若Ω=3R ,Ω=ω6L ,Ω=ω2011C ,Ω=ω2012C ,则图9—5所示电路的输入阻抗为 j4)3(-Ω。
.2.线性一端口电路如图9—6所示,A /02 V ,30/5000=-=I U。
则此一端口电路吸收的复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别为V A 30/1000、W 350、50Var 。
电路原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正 弦稳态电路的原理和性质。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可以 得出正弦稳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 的波形关系,以及元件参数对波
形的影响。
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正弦稳 态电路的基本原理,如欧姆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等。
实验讨论
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如电源稳定性、示波器的测量误差 等。同时,可以探讨如何减小误差、 提高实验精度的方法。
04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实例
单相交流电路分析
总结词
分析单相交流电路时,需要计算电流、电压的有效值以及功率等参数,并考虑阻 抗、导纳和相位角等因素。
详细描述
在单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都是时间的正弦函数。为了分析电路,我们需要 计算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以及功率等参数。此外,还需要考虑阻抗、导纳和相 位角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描述电路的性能。
实验步骤与操作
3. 观察波形
2. 连接电源
将电源连接到电路中,为电路提 供稳定的交流电压。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各点的电 压和电流波形,并记录数据。
4. 调整元件参数
通过调整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 器的参数,观察波形变化,并记 录数据。
1. 搭建正弦稳态电路
5. 分析数据
根据实验要求,使用电阻器、电 容器和电感器搭建正弦稳态电路。
相量法
1
相量法是一种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方法,通过引 入复数相量来表示正弦量,将时域问题转化为复 数域问题,简化计算过程。
2
相量法的核心思想是将正弦电压和电流表示为复 数形式的相量,并利用相量图进行电路分析。
3
相量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直观地表示正弦量的相位 关系和幅度关系,简化计算过程,提高分析效率。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100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课件)

02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正弦交流电的定义
正弦交流电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函数周期性 变化的电流。
通过交流发电机产生,当磁场和导体 线圈发生相对运动时,导体线圈中就 会产生正弦交流电。
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
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呈现正弦函数的 形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流值在正 弦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变化。
线性时不变正弦交流电路具有 叠加性、比例性和线性特性。
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相量法是一种分析正弦交流电 路的方法,通过引入复数和相 量,将时域的电压和电流表示
为复数形式的相量。
相量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将正 弦交流电路中的复杂数学问 题简化为复数代数问题,从
而方便求解。
通过相量法,可以得出正弦交 流电路的阻抗、功率和相位等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研究方向一
研究方向二
针对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深入 研究不同元件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分析 精度。
结合新型材料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研究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探索新型材料 在优化电路性能方面的潜力。
研究方向三
研究方向四
结合现代计算技术和仿真软件,开发高效 、精确的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方法和工 具。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课件)
• 引言 •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 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交流电路是指电流和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路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许多电源和负荷都是以正弦交 流电的形式存在。
稳态分析
稳态分析是电路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研究电路在稳定 状态下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对于正弦交流电 路,稳态分析涉及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傅里叶 变换,以得到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
电路 第9章习题2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001、 已知图示正弦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为V 1 :6V ;V 2 :2V ;U S =10V 。
求:(1)、图中电压表V 3、V 4的读数; (2)、若A I 1.0=,求电路的等效复阻抗; (3)、该电路呈何性质?答案(1)V U U U 32.622214=+= V 4的读数为 6.32V ; 23221)(U U U U S -+=64)(212232=-=-U U U U s832±=-U U 取 V U 10823=+=,所以V 3的读数为10 V 。
(2)、A I 1.0=,电路的等效复阻抗: Ω===1001.010I U Z ︒-=-=-=1.5368arctan arctan132U U U ϕ Ω-=︒-+︒=)8060()1.53sin(1.53cos 100j j Z (3)、由于复阻抗虚部为负值,故该电路呈电容性。
9-002、答案9-003、求图示电路的等效阻抗,已知ω= 105 rad/s 。
例 9 — 3 图解:感抗和容抗为:所以电路的等效阻抗为9-004、例9-4图示电路对外呈现感性还是容性?例 9 — 4 图解: 图示电路的等效阻抗为:所以 电路对外呈现容性。
9-005、3-9日光灯电源电压为V 220,频率为Hz 50,灯管相当于Ω300的电阻,与灯管串联的镇流器(电阻忽略不计)的感抗为Ω500,试求灯管两端电压与工作电流的有效值。
解:电路的总阻抗为 Ω≈+=58350030022Z 此时电路中流过的电流:A Z U I 377.0583220===灯管两端电压为: V RI U R 113377.0300=⨯==9-006、5、 与上题类似今有一个40W 的日光灯,使用时灯管与镇流器(可近似把镇流器看作纯电感)串联在电压为220V ,频率为50Hz 的电源上。
已知灯管工作时属于纯电阻负载,灯管两端的电压等于110V ,试求镇流器上的感抗和电感。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课本部分习题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应用相量法。
通过引入相量法,建立了阻抗和导纳的概念,给出了KCL,KVL和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由于它们与直流电路的分析中所用的同一公式在形式上完全相同,因此能够把分析直流电路的方法,原理,定律,例如,网孔法(回路法),结点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等效电源原理等等直接应用于分析正弦电路的相量模型,其区别仅在于:(1)不直接引用电压电流的瞬时表达式来表征各种关系,而是用对应的向量形式来表征各种关系;(2)相应的运算不是代数运算,而是复数的运算,因而运算比直流复杂。
但根据复数运算的特点,可画出向量图,利用向量图的几何关系来帮助分析和简化计算,从而扩大了求解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如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谐振等。
认识以上区别,对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是有益的。
9-1试求图示各电路的输入阻抗Z和导纳Y。
解:(a)Z=1+=1+=Y====S(b) Z==Y=(c) Y=SZ=题9-1图设端口电压相量为,根据KVL,得所以输入阻抗为导纳设端口电压,电流相量为,,根据KCL,得且有所以输入阻抗导纳注:本题的求解过程说明,引入阻抗和导纳的概念以后,正弦电路的输入阻抗(或导纳)的定义与计算和直流电路输入电阻(或电导)的定义与计算是相似的。
即输入阻抗若有n个阻抗串联,等效阻抗若有n个导纳并联,等效导纳为只不过Z和Y是复数。
9-2已知图示电路中,。
试求电路中合适的元件值(等效)。
解:把u用余弦函数表示有u和I的相量形式为,根据入端导纳的定义,有既图示的两并联元件为电导和电容,其参数为注:以上计算表明,导纳的模等于电流与电压的模值之比,导纳角等于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若导纳角,表示电流超前电压,导纳为电容性,反之为电感性。
9-3 附图中N为不含独立源的一端口,端口电压u,电流I分别如下列各式所示。
试求没一种情况下的输入阻抗Z和导纳Y,并给出等效电路图(包括元件的参数值)。
《电路分析》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及功率的测量方法3. 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各支路的电流值,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2. RC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号U的激励下,U R与U C 保持有90º的相位差,即当R阻值改变时,U R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园。
U、U C与U R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角形,如图4.1所示。
R值改变时,可改变φ角的大小,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
图4.13. 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可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值)。
三、实验平台NI Multisim 14.0四、实验步骤与数据记录、处理1. 单相交流电路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按图4.2所示调用元件,连接电路。
将万用表均选为交流电压档,开启仿真开关,记录各万用表显示的数值至表格4-1中,并保留截图。
验证电压的相量关系,是否符合电压三角形。
表4-1 电压相量测量2、RLC交流参数测量按图4.3所示调用元件,建立RLC电路。
正确接入功率表,将万用表分别选为交流电压挡和交流电流挡,开启仿真开关,记录各仪表显示的数值至表格4-2中,并保留截图。
表4-2 RLC参数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RLC各参数,与实际值进行比较。
3、并联电路─电路功率因数的改善按图4.4所示调用元件,建立电路。
正确接入功率表,将万用表选为交流电流挡,开启仿真开关,记录各仪表显示的数值至表格4-3中。
改变电容的数值,记录各参数,观察功率因数的改变情况。
图4.4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表4-3 功率因数的改善五、实验结果总结1.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
2.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3. 画出功率因数随并联电容变化的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