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的临床运用

合集下载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无创呼吸机是一种可以通过口鼻进行的呼吸机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它与传统的有创呼吸机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1.COPD患者:COPD是慢性气道阻塞疾病的统称,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由于气道阻塞,COPD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可以通过调节气道压力和呼气末正压,改善患者的通气情况,减少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室功能减退,导致身体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常常出现呼吸困难。

无创呼吸机可以通过呼气末正压和辅助通气的方式,改善氧供需平衡,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SAS是指在睡眠时,患者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现象,从而引起多次醒来和呼吸困难。

无创呼吸机可以通过给予患者正压通气,减少呼吸暂停事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睡眠效果和生活质量。

4.其他疾病患者:无创呼吸机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在这些疾病中,由于肺功能受损或炎症反应过度,患者常常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无创呼吸机可以通过调节通气参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氧合情况,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总的来说,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传统的有创呼吸机相比,无创呼吸机没有创伤性的气管插管,更加安全和舒适,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无创呼吸机具有操作简便、实时监测和调整等优势,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和管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扩大,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

患者心理特点
怀疑:因为初次使用,患者对使用呼吸机的效 果表示怀疑。
憋闷:使用呼吸机采用鼻面罩,初次使用时会 有憋闷的感觉,患者拒绝使用。
怕依赖:有些患者及家属认为使用呼吸机后会 产生依赖性,认为应尽量少用甚至不用。
[参考文献]俞敏娟,刘华敏.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首次使用无 创呼吸机心理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112
我总结到的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轻型呼吸衰竭和 COPD患者既方便又安全,并为治疗提供了新 方法,能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增加通气,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创 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使患 者及家属更容易接受。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求护理人员有冷静 的头脑、精湛的技术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这样才能在治疗中突显其价值。
压迫性损伤
发生率在7%~ 27%。
连续使用呼吸机者每隔4 h放松1次,每次15~30 min。
鼻翼两侧涂凡士林,减少摩擦和损伤。
将一次性口罩中间口鼻处剪成梯形镂空,涂凡士林于 通气面罩压迫处皮肤后,戴改良的一次性面罩,再戴 通气面罩,用头带固定,松紧以头带下放入一指、不 漏气为准。
如出现破溃,可用金霉素眼膏或百多邦软膏外涂,定 时换药,防止继发感染。
者闭紧嘴,用鼻呼吸,并减少吞咽动作,避 免把气吸到胃内,造成胃肠胀气。 出现腹胀后可用小茴香或芒硝外敷腹部。 对腹胀明显的患者可尽早采取胃肠减压或加 用促进胃动力药,以消胀通气。
[参考文献]顾菁华,张继英.芒硝外敷神阙穴治疗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
气致腹胀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11):998-999
病情观察 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一)适应证1.严重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肌麻痹等。

2.严重换气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的肺部感染或内科治疗无效的急性肺水肿。

3.呼吸功能下降胸部和心脏外科手术后,严重胸部创伤等。

4.心肺复苏。

(二)应用呼吸机的指征1.临床指征呼吸浅、慢,不规则,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欲停或停止,意识障碍,呼吸频数,呼吸频率>35次.分。

2.血气分析指征pH<7.20~7.25;PaCO2>9.33~10.7kPa(70~80mmHg);PaO2在吸入FiO20.40,30分后仍<6.67kPa(50mmHg)。

(三)禁忌证1.未经减压及引流的张力性气胸,纵隔气肿。

2.中等量以上的咯血。

3.重度肺囊肿或肺大疱。

4.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之前。

5.急性心肌梗死。

(以上均为相对禁忌证)(四)准备工作1.检查呼吸机各项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各管道间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各附件是否齐全,送气道或呼气道内活瓣是否灵敏。

2.检查电源和地线。

3.氧气钢瓶内或中心供氧压力是否足够(氧气压力>10kg/cm2)。

4.湿化器是否清洁。

(五)操作方法1.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1)面罩适用于神志清楚合作者,短期或间断应用,一般为1~2h。

(2)气管插管用于半昏迷,昏迷的重症者,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72h,如经鼻、低压力套囊插管可延长保留时间。

(3)气管切开用于长期作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

2.呼吸机的调节(1)通气量潮气量一般为10~15ml/kg,慢性阻塞肺部疾患常设在8~10ml/kg;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水肿、肺不张等肺顺应性差者可设在12~15ml/kg。

(2)吸气.呼气时间阻塞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2或1∶2.5,并配合慢频率;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1.5,并配合较快频率。

应用呼吸机时一般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

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
通过肺功能检查,了解患者 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评估的生命体征,如心 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评 估患者的生理状况和病情变 化。
患者症状评估
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症状 变化,如呼吸困难、咳嗽、 胸闷等,评估无创呼吸机的 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无创呼吸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 面临的挑战- 技术难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创呼吸机将更 加智能化,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预测 等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舒适度。- 个性化 治疗
无创呼吸机的技术难度较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 研发和创新,以提高治疗效果和舒适度。- 成本 问题
无创呼吸机是一种通过鼻面罩连 接患者与呼吸机的设备,能够提 供正压通气支持,帮助患者改善 通气和氧合。
工作原理
无创呼吸机通过产生正压或负压 ,使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同时减 少呼吸肌的负荷,改善通气功能 。
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改善通气功能
无创呼吸机能够提供有效的通 气支持,帮助患者改善通气功
能,缓解呼吸困难。
注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使用无创呼吸机前需确认患者是否适合使用无创 呼吸机,如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等。同时需注意禁忌症,如严重低血压、严重心 律失常等。
保持管道通畅
呼吸管道应保持通畅,避免扭曲或折叠,以确保 通气效果。
预防并发症
使用无创呼吸机过程中需预防并发症,如皮肤压 迫损伤、胃肠道胀气等。
定期消毒
呼吸机管道及面罩需定期消毒,以预防交叉感染 。
04
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中 的应用效果与评估
应用效果
降低并发症
无创呼吸机避免了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 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减轻了

无创呼吸机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无创呼吸机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2.心脏血管功能不稳定(各种低血压、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没 有控制的心急缺血);
气道保护能力最为重要
3.嗜睡(相对)、意识障碍(昏迷)、高度不配合患者;4.高度误吸 的危险(呕吐)
5.粘稠或大量气道分泌物;(相对)
无法应用面罩 6.头面部的创伤、烧伤
7.近期面部或肠梗阻、消化道手术史(相对)(可导致胃肠胀气,影 响愈合及加重肠梗阻等);
免疫抑制患者
并发症明显增高,其中肺部感染尤为常见, 成为并发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患 者表现为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常死 于气管插管的并发症(VAP、感染性休克) 其中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高达 100%。因此避免气管插管及缩短IPPV使用 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改善预后的 关键,NPPV成为该类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 竭时首选的呼吸支持方式
B:胸外伤、手术后呼吸衰竭 C: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重症肺炎、
拒绝气管插管
D:晚期肺间质纤维化、严重的ARDS伴 MODF
NPPV应用于AECOPD成功率80-85%, NPPV治疗可在短时间内1-6小时,使 pH增高、PaCO2降低、呼吸困难程度
下降、长时间应用可降低气管插管率、
缩短住院时间,常规治疗手段。
无空氧混合器的呼吸机
吸氧浓度无法精确计算 能维持血氧饱和度>90%的最低氧流量
患者教育
接受NPPV的必要性 行NPPV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教会患者和家属如何迅速摘下面罩 强调:尽可能长时间行NPPV
不能因NPPV而影响排痰
适应性连接
准备工作 患者半卧位、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和呼吸机
无创呼吸机在临床疾病中 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常用方法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呼吸解决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创呼吸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原理、应用场景、优势以及具体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无创呼吸机原理及应用场景无创呼吸机是一种通过口、鼻等自然通道,不经过气管插管或切开,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的呼吸支持设备。

其原理是通过正压通气,帮助患者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从而改善氧合和通气比例,缓解呼吸肌疲劳。

无创呼吸机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1、急性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呼吸支持手段,用于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呼吸机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无创呼吸机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有效治疗SAS,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4、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损伤、重症肌无力等,无创呼吸机可提供呼吸支持,减轻呼吸肌疲劳。

二、无创呼吸机优势相较于传统有创通气方法,无创呼吸机具有以下优势:1、安全性高:由于无需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等操作,无创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对喉部、气管的损伤风险较低。

2、舒适性高:无创呼吸机使用自然通道,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且不影响正常吞咽、说话等功能。

3、操作简便:无创呼吸机操作简便,医护人员容易掌握,且易携带、移动。

4、疗效显著:无创呼吸机可快速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提高肺功能,对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三、具体病例分析病例一: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因急性呼吸衰竭入住ICU。

患者双侧肺部分布着大片的阴影,血氧饱和度仅为80%。

在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至95%,肺部分阴影逐渐吸收,最终成功脱离机械通气。

病例二:一位68岁的女性患者,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在活动后出现气促,血氧饱和度下降。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介绍及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介绍及临床应用
培训教育
随着无创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培训教育将成为一个重要的 发展方向,需要加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 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05
结论
研究总结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在临床应用 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 呼吸功能,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率,
提高生活质量。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具有多种通 气模式,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 气(BiPAP)和适应性支持通气 (ASV)等,适用于不同疾病和 病情的患者。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在临床应用 中需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以 及正确使用和维护,以确保治疗
效果和安全性。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研究无创呼吸机通气模 式在不同疾病和病情中的应用 效果,以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
加强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与药 物治疗、康复治疗等其他治疗 方法的联合应用研究,以提高 治疗效果。
深入探讨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 的生理机制和作用机制,为临 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介绍及临床应 用
目录
•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介绍 •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的工作原理 •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在临床的应用 •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介 绍
常见通气模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控制通气模式
通过预设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来控制呼 吸机送气,适用于自主呼吸不稳定或 消失的患者。
患者通过面罩或鼻罩与无创呼吸机连 接,并设置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当患者呼气时,无创呼吸机提供适当 的负压支持,帮助患者排出肺部的气 体。
当患者吸气时,无创呼吸机提供适当 的正压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 和肺弹性阻力,使气体进入肺部。

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和临床护理

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和临床护理

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和临床护理无创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衰竭的设备,是通过外部给予氧气或者呼气末正压的方式,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和通气状态,提高氧合水平。

无创呼吸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1.提高患者舒适度:与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相比,无创呼吸机不需要插管入气道,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无创呼吸机可以适应患者的吸气、呼气和通气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呼吸支持。

2.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插管及有创机械通气容易导致气道感染、声音嘶哑、损伤和气胸等并发症,而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无创呼吸机还可以减少气道解剖损伤,降低气道闭塞和喉痉挛的风险。

3.提高治疗效果:无创呼吸机通过给予合适的氧浓度和呼气末正压,提高肺容积和气体交换,改善血氧饱和度和通气功能。

能够将呼吸道开放,增加功能残气容积,降低平均肺泡压力,从而减少肺泡塌陷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和监测:在使用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呼吸状态、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等,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装置和接口的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无创呼吸机装置和接口,包括面罩、鼻罩、全面罩等,确保良好的气密性和舒适度。

3.装置设置: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设置合适的参数,包括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呼气末正压水平等,同时调整氧浓度和流量,以保证患者的通气支持和氧合水平。

4.观察和记录: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心率、血压、皮肤颜色等,并记录相关信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教育和指导: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技术操作的教育和指导,包括正确佩戴接口、调整装置参数、注意清洁和卫生等。

同时,要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关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什么是无创通气
无创通气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而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支持模式。

传统呼吸支持需要进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建立人工气道。

无创通气通过鼻罩或面罩将病人与呼吸机连接, 用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 使病人免受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之苦, 减少与气管插管及其呼吸机治疗相关的合并症, 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长时问呼吸机治疗后的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等。

无创通气简便易行, 医疗与护理更为方便。

(一)无创通气的优点
1、操作简便, 避免气管内插管及其气管切开操作。

气管内插管及气管切开不仅给病人造成创伤, 而且操作过程具有一定风险。

一部分危重病人病情不稳定暂时无法行气管内插管可以先行无创通气。

由于气管内插管和气管
切开操作复杂, 需要特殊人员完成, 在准备过程中如果情况紧急也可先行无创通气。

2、保护气道防御功能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发生率。

调查显示,气管内插管超过3天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20% 以上。

3、防止长时间呼吸机支持引起的脱机困难, 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
医疗费用。

(二)无创通气的生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1、改变病人的呼吸方式
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呼吸方式可以发生明显变化, 并引发低氧血症和呼
吸性酸中毒。

无创通气可以使COPD病人的浅快呼吸方式转变为正常呼吸, 从而增加病人的肺泡通气量, 而不需要病人增加呼吸功。

增加潮气量及降低病人的呼吸频率是检验无创通气效果的一项基本方法。

2、改善病人动脉血气
缺氧型呼吸衰竭的病人应用无创通气可以改善氧和。

绝大多数COPD
采用无创通气可以维持动脉氧饱和度90% 以上。

其原因可能是吸入氧浓度升高所致, 通过
呼气终末正压增加病人的功能性残气量、减少肺内分流一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对于各种急性缺氧型呼吸衰竭的病人, 无创通气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事实上, 无创通气用于COPD病人治疗的最初设想正是来自以往缺
氧型呼吸衰竭治疗的经验,其效果也在COPD 治疗中得到了验证。

病人以二氧化碳蓄积及低氧血症为其血气特征。

常规吸氧可以使病人的二氧化碳蓄积加重。

采用无创通气的病人在改善氧和的同时可以使病人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恢复正常。

3、降低病人的呼吸功
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多数表现有呼吸窘迫症状。

病人用力呼吸使之加深加快, 最终导致呼吸肌疲劳。

人的肺部病理表现类似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 呼吸窘迫是其明显的临床症状。

采用无创通气可以降低病人吸气时胸内负压、降低吸气力量, 从而改善病人的呼吸窘迫临床症状。

无创通气的这种作用对COPD 病人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显示了良好的作用。

无创通气的临床指征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不全、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非因呼吸停止而需要气管内插管的病人皆有行无创通气的指征。

1、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
有大量临床及实验报告, 无创通气对COPD病人的急性恶化具有短期及长期疗效果, 由于其效果确切, 无创通气已经成为此类病人的一线治疗措施。

2、心源性肺水肿
通过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在临床上已有很久历史。

许多临床观察证实无创通气可以改善心功能衰竭病人的心功能,其机制包括通过降低
分流而改善病人的氧和、由于改变胸内压而健全心脏负荷, 病人的呼吸功降低对缓解心功能衰竭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3、低氧性呼吸衰竭
临床上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纠正较二氧化碳蓄积的纠正困难得多, 因此,
在临床报告中对无创通气在低氧,医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尚存异议。

新近
研究表明如果采用适当的通气模式对低氧血症病人在需要进行呼吸支持时
实施无创通气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等合并症。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死亡率。

4、睡眠性呼吸暂停
睡眠性呼吸暂停可以引起严重缺氧、心脑损害、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严重者可以引起碎死, 近来受到人们关注。

尽管无创通气无法测定根治该症,但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睡眠。

防止呼吸暂停发生, 是目前治疗睡眠呼吸暂停
的首选方法。

无创通气不良作用及其缺点
临床报告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实施无创通气的注意事项
避免面罩周围漏气。

确保面罩与病人面部匹配。

注意病人与呼吸机的良好配合, 减少病人的紧张、焦虑。

病人要有充分的自主呼吸能力。

严密观察病人, 及时调整通气参数。

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1、呼吸不同步
可导致胸闷、气促等,选择密封性好的面罩,避免漏气,合理地选择通气方式和参数,对多数患者可解决此问题。

2、胃胀气
这是影响罩通气的重要因素,一般状态差的患者,胃管引流可使胃胀气基本消失,或服用吗叮啉、缓泻药、消胀片和热敷等。

3、面罩压迫不适
要选用气垫或硅胶垫罩,选择合适的形状和尺寸,减轻局部压迫,紧固带的张力要适当,必要时间歇更换不同型号的罩,间歇使用压迫通常不明显,持续用时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破损。

4、吞咽障碍
由于经过鼻腔或口腔呼吸,气道干燥不明显,部分患者诉咽干,可间歇饮水或加用湿化器,亦可连接雾化器。

5、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预防感冒。

鼻塞者可用1 %麻黄素液滴鼻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当患者入睡时,可出现舌根后坠等,引起上气道阻塞,妨碍罩通气,通常认为加用PEEP可消除此因素,可取侧卧位作罩通气,以避免明显的舌根后坠,是简单易行的办法。

无创呼吸机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目的
应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手术后呼吸衰竭,神经肌肉疾病,辅助脱机或拔管后的呼吸衰竭加重,哮喘,肥胖低通气综合征,胸廓疾病引起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呼吸康复治疗等。

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分值扣分原得分
准备质量
1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合作,洗手、戴口罩。

2、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睡眠、心理状况。

3备物:氧流量表,吸氧管,无创呼吸机及配套湿化装置,呼吸管路
1 根,无创通气面罩、1只固定头带,听诊器,灭菌蒸馏水。

4检查操作环境是否适宜,呼吸机各零件是否完好,检查呼吸管路消
毒有无过期、漏气。

操作流程质量
1连接氧流量表,吸氧管路,呼吸机管路,调节氧流量,连接呼吸机
电源。

2装呼吸机:(1)湿化器加灭菌蒸馏水,不超上线,不低于下线;
(2)湿化器与呼吸机出口连接,湿化器出口与呼吸管连接;
(3)呼吸管另一头与排气阀、面罩连接。

头带固定。

3参数调整
(1)模式:CPAP,BiPAP(PSV+PEEP)。

S,S/T;
(2)IPAP 及EPAP设置,备用呼吸频率;
(3)设置加湿、吸气时间,压力延时;
(4)氧气流量。

4、应用无创呼吸机后评估:生命体征,SPO2,血气分析,人机配合。

5、根据评估调整呼吸机参数,注意头带松紧度。

全程质量
1.注意观察允许、非允许漏气和管路通畅情况;
2.必要时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3.注意呼吸机报警,及时排除;
4. 面罩松紧度调整;
5.每次使用后彻底清洁、消毒、整理清点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