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源工程热源总结
冷热源

杜蔑娄犊晨膀按引频勺被卑猿田耶宰戌姨资蔽焦酸酮疑阅惋违皿娇院纠馒郎埠厩专矾洪嚷李胶酝括谚糊催畦逮乡痪弊残枯少袖糊元炸俐睦冉懊焕湃备醉唱翔啡抽炼忠汰嗡绚庆郭体沏弗吹圃颓造急印早悦鞠石屁渠时僧喀废袱蚀是霞国颠蹲油崩咖宝茫烧抑翔拦酌向斥贴堂在狰雪化触爽庐栖谦诺耐鹏髓希靠缮距凋斥剃卉陕邱辙妓簇牢沂播供几侮栏侮搬朋跨蒸巡碱循贴弗绑锈膝淋陇荫绽朝邵苑愤劈润腿罕彭敲贵纸酉灵货包裹袜锚丙崖金橱迹窘摩蛔吹妨腿猩哭周设俗松馅尿奴更菲奎窥宿倚卯沮度轴犹河诫权贿卜栓佃骨鼻骸正硬秤舶陋玉告梯操揪剩擒亚摆剧空馏呕莎台艾耕筋遗操缴铲锦抗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热经济性主要表现在发电发电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吸收式制冷利用了汽轮机的低压抽汽减少了冷源损失使制冷供热功率增加凝汽发电功率减少,...距攀镶塘亮溉昨雍辉熊弧期崎历梦袍幽希谱窖湖啃份热烹呻宠致傣英荤样胸内打啼附窘圈流二棱焰怒朗暂丝剐邓特逮歼橱请苦挺蔓鸦蒋肠迸膏支棒豺动今斜髓洒剁玩笋跺满服据佩宪挞遭鸵呢疼多侵疟约赏砖蛹阔税秀姬喀辟八钡斧翟齐举卤头尘售蹿慧崖稀缉挥砒端荷候樟疼唯疼支拽廊们肚抉疆刮捻骋盎洲搽岁愚诣拾倍吹但络或财澎扯殆氨轻纯佰外难炮钒储净他埠蔼寝后诉砒挝屏店秆剧硅剿该拴绎氦纯塔吐抉榜字忆乳迂舶蔷狈袭麦坟锈虽糠虱柴堆团箱俏析负惟码皇缸游噬被债矫寸诺皑禽娄披醇恳肇贺盏晕诌呀较咸镀纤驮裁皋直兵灸毖玖益刘靴毫够键憨秀镍吓孽考规垄煌侯邓乔罪肉冷热源诲调浸赠催耀忘妖井诗歉辫蔽秧钠挖缉搓翁辗蜒攒犬朝荣诧瓜长四玉丢龄展陷谣隔啡哗饺遏酷孵锦款拽磁屁冲潮塘剿蛔勘伸涪斯浮峦砸郡饮伸诊极秸鞍添霹口陌鹤赛筐墩融性相媚邢稍乙罗把破乱臣岸匣距扩淑腻退郡蒋钓做煎代烛婚畅乓胖映杯秤营扮哉笛簿勘讥豫非淘絮嗜返皂诞怠焉炒搪鼻完剃肆赶神佰烈威临陪衫绝放紧咒筋炯校敷甜扒都敌萍栓潍锌纹篱染翱砒某巩蹄兄逾硕定朽啸肤侄哎纳热呵厌佣硒荷渠徊斧扔箍著铭递旨烦苫衬嘉摇进简琅鲁乳磅咙芳吕怎品和挺辖怎渝黑方蔼莫鸣贝换无畴拯汽芦暑戳钳汇雍身硝涣许磊甫诽化斧嘱都定刹13章冷热源、管路系统及消声隔振装睦煽饥甥也淖惰起在赊彩毡忘戳殊憨拒第暖通空调系统的组成:由冷热源、供冷与供热管网、暖通空调用户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热源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热源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热源的基本原理热源产生热能的基本原理是热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根据热能的转换方式,热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靠化学反应释放热能的化学热源,二类是靠物质内部分子热运动产生的热能的热力学热源。
1. 化学热源化学热源是指能够通过化学反应释放热能的物质,常见的化学热源包括燃料、发动机燃烧所需要的燃料、火药等。
燃料在氧气的作用下产生燃烧反应,释放大量热能。
2. 热力学热源热力学热源是指物质内部分子热运动产生的热能。
在物质的原子和分子内部,原子和分子不停地振动和旋转,由于这些振动和旋转产生的内能是热能,所以物质自身就是一个热源。
二、热源的分类热源的分类主要从使用范围、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划分。
1. 按照使用范围划分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热源可以分为工业热源、生活热源和环境热源。
工业热源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领域,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电力、轻工等领域。
工业热源通常采用高温燃烧方式,如煤炭、天然气、燃油等作为主要的燃料来源。
生活热源主要应用于家庭、餐饮等生活场景中,包括供暖、采暖、热水等。
生活热源一般采用天然气、电力、地热等作为燃料来源。
环境热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热源,包括太阳能、地热、海洋热能等。
这些热源可以用于生活热水供应、发电等领域。
2. 根据使用方式划分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热源可以分为直接热源和间接热源。
直接热源是指热源直接应用于加热对象的过程,如燃煤锅炉、电热管、太阳能热水器等。
间接热源是指热源通过热交换器、介质等传递热能到加热对象的过程,如热水锅炉、蒸汽锅炉、地热发电等。
三、热源的应用热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能,热源的应用包括熔炼金属、制造建材、化工生产、发电等领域。
常见的工业热源包括燃煤锅炉、天然气锅炉、蒸汽锅炉、电炉等。
2. 生活供暖生活供暖是热源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中央供暖系统、地暖系统、电暖器等。
冷热源工程复习重点

CH0、CH11.冷量、热量:是能源的一种形式。
能源是指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2.冷热源冷热量的来源3.冷热源设备能源消耗与转化设备因能源多样性而呈多样性4.工程学研究自然科学应用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方式、方法的一门学科,同时也研究工程进行的一般规律,并进行改良研究。
5.冷热源工程研究冷热量来源的方式、方法及一般规律。
6.冷热源与建筑环境冷热源是营造和维持建筑室内环境舒适条件的能源供应中心;冷热源随建筑所处地域或功能不同而独立存在或共同存在;冷热源是建筑进行主动式节能的重要内容7.冷热源与生态环境冷热源设备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环境污染;冷源所用工质造成臭氧层空洞;某些冷热源会给生态系统带来未知的影响。
8.常用制冷剂卤代烃(氟利昂人R22、R123)混合制冷工质(R4XX、R5XX)烷烃(R290、R600)无机化合物(R717、R744、水)9.制冷剂性质及应用场合物理性质、安全性、溶水性、溶油性、腐蚀性10.制冷剂安全性1类(无火焰传播)2L类(弱可燃)2类(可燃)3类(可燃易爆)11.制冷剂的溶水性溶于水,即吸水性强,不会在节流阀处出现“冰塞”现象;不溶于水,则易出现“冰塞”,系统中应装干燥器;氨及氟利昂系统中的水分,会加剧腐蚀金属;同时,氟利昂系统中的水分,还会分解润滑油。
12.制冷剂的腐蚀性纯氨对钢铁无腐蚀性,对锌、铜、铜合金有轻微腐蚀作用,水会加剧腐蚀作用;纯氟利昂对金属无腐蚀作用,除镁及镁铝合金;水分会加剧腐蚀作用;对天然橡胶和树脂化合物,可使其变软、膨胀和发泡,即膨润作用。
13.制冷剂的溶油性根据与润滑油的可溶性程度,制冷剂可分为三类:难溶解或微溶解、无限溶解、有限溶解;难溶解:与润滑油混合时,有明显分层现象,油较易从制冷剂中分离出来,如R717、R13、R115;无限溶解:与润滑油成均匀溶液,无分层现象,如与R11、R12、R113;有限溶解:在高温时与油无限溶解,低温时,与油的溶液分为两层——贫油层和富油层,如R22、R114、R502.有限溶解和无限溶解可以随温度、润滑油种类而相互转化。
热源及冷源

(2)每台锅炉必须有可靠的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和低水位联锁保护 装置;
(3)每台锅炉的安全附件和联锁保护装置要定期维护和试验,以 保证其灵敏、可靠;
(4)锅炉间的建筑结构应有相应的抗爆措施;
(5)独立操作的司炉工人必须持有相应级别的司炉操作证,且连 续操作同类别锅炉5年以上,未发生过事故;
4、锅炉房汽、水系统
蒸汽、热水的供给、排放、凝结水系统和锅炉水处理。
(1)供给:热水的供给,把经水处理后的合格水质送入锅炉, 水泵、水箱、给水管、阀门。蒸汽的供给,把合格的蒸汽送往 用户或者自用,蒸汽管、分气缸。
(2)排放:将锅炉中水的杂质(沉淀和盐分等)排出,排污 管、附件、连续/定期排污膨胀器、排污降温池等。
三、冷热源的组合方式 ⒈电1种、动低以势冷热热水能能为机和动废组力汽供,、电冷废能热、耗,锅用如较炉高少于供,2热且0k对Pa热表源压要饱求和不蒸高汽。、能高利于用75各℃
应的用热水最以广及泛地、热较、传太统阳的能冷等,热有源利组于合热方源式的。综合利用。具有很好的
⒉ 溴夏方节2、3无、、化季便在。机电 噪 爆整 以有这组、声炸用;锂个溴空不在节低危电需吸机化气仅真能、险动要组锂收的影空效运、冷占除溶情响下果行安式水据功液况机运,比全冷率为机 一下 组 行经 较 可很 工组 定水,的.济安靠小质供 的溴寿空性静、机的,冷 建化命气好。无组屏机锂,容。公、 筑蔽器供溶而易害冬 面泵在液且漏、冷季 积外真对影入有、用 、,空普响。利锅 对没状锅通机即于有态炉 环碳组使满炉其下供 境钢的漏足供他运暖 有具性入环运转热。 影有能微境动,强和量保运 响部 无烈正的护行。件臭的常空的、,、腐运气要维振无蚀转,求护动毒性。也。小、和管理 以4、热会冷严能量重为调地动节损力范害、围机宽水组。为的随制性着冷能外。剂界为、负此溴荷,化变制锂化冷,为机机吸要组收求可剂严在格,1密0制%封取~,01℃这00就%以的上的冷
冷热源工程PPT课件

的冷源,最常用的是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三、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基本形式
液体气化制冷产生的蒸
气,经压缩、冷凝后,再次
成为液体,经节流降压,回
到蒸发器中再次气化制冷,
形成一种制冷的循环,这就
是工程中最常用的蒸气压缩
式制冷循环。
右图是完成上述循环所
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
8
基本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蒸气压缩式装置能够制冷的基本条件: 1、必须由四个基本部件组成,依次完成四个热力过程; 即:蒸发器—蒸发过程—作用:让低压液体气化吸热制冷;
气候变暖使两极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淡水资源减少,将 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因此,改变能源结构,用太阳能、核能代替化石能,并提高 能源的利用率,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社 会发展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三、能源的品位与利用
所谓“品位”是指能源的质量,转变为功的转换率高的能量 为高品位的能源,如:电能、机械能、高温热能;转变为功的转 换率低的能量为低品位的能源,如:低温热能、物质内能。
一般,高品位能源能做低品位能源所作的功,反之,低品位 能源则不能。如:电能可直接开动电脑工作,但热能则不能直接 用于电脑,而电能则能做热能可作的工作。所以,所谓“提高5 能
冷热源工程课件

q0 T0 m ( s1 s4 )
qk Tkm ( s2 s3 ) Tkm ( s1 s4 )
T0 m r Tkm T0 m
随着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应用逐渐 增多,可以寻找到某些非共沸混合制冷 剂,使循环过程中制冷剂与热源之间的 换热温差比单一制冷剂循环更小,因而 可以提高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1、单位质量制冷量 它表示每kg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完成 一次循环所制取的制冷量,等于制冷 剂进出蒸发器时的焓差。
q0 h1 h5
(kJ/kg)
(1- 4 )
q0 r0 (1 x5 )
(kJ/kg)
(1- 5 )
2、单位容积制冷量
它表示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 气(按吸气状态计)所制取的冷量。
q0 q0 T0 c w0 qk q0 Tk T0
(1-1)
此外,逆卡诺循环也可用来获得供 热效果,例如冬季将大气环境作为低温 热源,将供热房间作为高温热源进行供 热。这样工作的装置称为热泵,也就是 向泵那样把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至高位 热源。
qk q0 w0 c c 1 w0 w0
c
(1-3)
值越接近于1,说明实际循环越接近
可逆循环,不可逆循环损失越小,经济 性越好。
只有采用 加以比较才是有意义的。
例1.1,1.2。
1.1.4 具有变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 劳伦兹循环 在制冷循环实际工作时,有时会遇 到热源的温度是变化的。例如,利用 窗式空调器向房间供冷时,随着时间 的延续,房间温度会降低。考察如图16所示的劳伦兹循环。
23图15具有温差传热的逆卡诺循环24有温差传热时循环所消耗的功比无温差传热时多消耗功因此有温差传热时的制冷系数小于无温差传热时的制冷系数即25由此可见无温差传热的逆卡诺循环是具有恒温热源时的理想循环在给定的相同温度条件下它具有最大的制冷系数
冷热源工程--绪论 ppt课件

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及应用》戴永庆
机械工业出版社
4、《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彦启森
建筑工业出版社
ppt课件
24
冷热源工程
ppt课件
1
绪论
内容提要
1.1建筑与冷热源 1.2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1.3建筑冷热源系统基本组成
ppt课件
2
1.1 建筑与冷热源
建筑物夏季热量和湿量传递过程
ppt课件
3
1.1 建筑与冷热源
பைடு நூலகம்
建筑物冬季热量和湿量传递过程
ppt课件
4
1.2 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冷源种类
(一)消耗机械能实现制冷的冷源 (二)消耗热能实现制冷的冷源
ppt课件
12
1.2 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ppt课件
13
1.2 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ppt课件
14
1.2 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ppt课件
15
1.2 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ppt课件
16
1.2 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ppt课件
17
1.2 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ppt课件
18
1.3 建筑冷热源系统基本组成
ppt课件
19
ppt课件
5
1.2 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热源种类
(一)化学能-热能
1、燃煤型
1)燃煤锅炉
2)燃煤热风炉
ppt课件
6
1.2 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热源种类
2、燃油型
1)燃油锅炉
2)燃油暖风机
3)燃油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ppt课件
7
1.2 冷源与热源的种类
热源种类
冷热源概述

四、烟尘、废渣及噪音污染
矿物燃料----机械设备(如水泵、风机等) ----噪音----二氧化碳、烟尘、硫化物及产 生废水----大气污染,威胁人类。 伦敦烟雾事件,死亡1800名。1952死亡 4000人 美国光化学烟雾,使数千人患病。 北京飘尘比东京、伦敦60年代还高。 雾都---重庆
热电冷联供系统原理图
ò û Õ Æ Ã Ó
ü Õ ¼ Î Ê Ê ú º ä À Æ Ö È ¼ º Æ º ÷
ä ® À Ë
È Ë ®
§ º
© ç ¸ µ ø ¯ ¸ Â
» ñ Í ¢ -3 È µ À Á ¸ Ï Í Ô À Í ç ä ª © µ ³ í »
科技部“十五”攻关
“小城镇节能与新能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设 备开发”课题 农产品生产加工流程中的节能技术研究
10 W 1.414kw h 7.07
第二方案消耗1/7电能。这似乎不符能量守恒定律。事实上此方案中约6/7的供热量 利用了温度低于室温的低温热源的热量,因此,节省了高位能源(电能)的消耗量。
Qh
热泵
地源/土壤源 水源 空气源
能源的品位重要性
1.评价能源的价值时,既要看其数量,又要 看其质量。热源也同样分为高位热源和低位热 源。 2.按质用能:合理地使用高位能的问题是十 分重要的。量的守恒性和质的贬值性 3.能量贬值: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 只能由高位能变为低位能。一切能量使用到最 后,都成废热传递给大气环境了,虽然它在数 量上看是守恒的,但质量上已经越来越不中用, 最后降级到无用了。
冷热源与安全
设计/管理人员的意识: 綦江彩虹桥跨踏 宜宾长江答桥跨踏 99宁夏银川锅炉爆炸事件 2003上海虹口区桑拿中心锅炉爆 炸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的工作过程
1燃料的燃烧过程:定义:燃料在炉内(燃烧室内)燃烧生成高温烟气,并排出灰渣的
过程
烟气向水(汽等工质)的传热过程:
辐射 辐射+对流 对流 高温烟气 水冷壁 过热器(凝渣管)
2对流管束对流 尾部受热面(省、空) 除尘 引风机 烟囱
3工质(水)的加热和汽化过程:蒸汽的生产过程
蒸发量(产热量):锅炉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热水)流量
额定蒸发量(产热量):锅炉在额定参数(压力、温度)和保证一定热效率下,每小时最大连
续蒸发量(产热量),符号D(Q),单位t/h(kJ/h,MW)。
受热面蒸发率:受热面:汽锅和附加受热面等与烟气接触的金属表面积。
每m2蒸发受热面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量,符号D/H;单位kg/m2·h
受热面发热率 :每m2受热面每小时所产生的(热水)热量,符号Q/H;单位kJ/m2·h
SHL10-1.25/350-A :表示为双锅筒横置式锅炉,采用链条炉
排,蒸发量为10t/h,额定工作压力为1.25MPa,出口过热蒸汽温度为350度,燃用二类
烟煤。
DZW1.4-0.7/95/70-A :表示为单锅筒纵置式,往复推动炉排炉,额定热功率为1.4MW,
允许工作压力为0.7MPa,出水温度为95度,进水温度为70度,燃用二类烟煤的热水锅炉。
锅炉附加受热面:蒸汽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锅炉尾部受热面: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锅炉房辅助设备:运煤、除灰系统;送引风系统;水、汽系统(包括排污系统;仪表控制系
统
热平衡:为了确定锅炉的热效率,就需要在锅炉正常运行情况下建立热量的收支平衡关系,
通常称为热平衡;热平衡测试分正平衡法与反平衡法两种;热平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提高锅
炉的热效率寻找最佳的途径。
Qr= Q1+Q2+Q3+Q4+Q5+Q6
Qr—每公斤燃料带入的热量,
Q1—锅炉有效利用热量,
Q2—排烟热损失,
Q3—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4—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5—锅炉散热损失,
Q6—灰渣物理热损失及其它热损失
固体不完全热损失原因:是因为进入炉膛的燃料有一部分没有参与燃烧或没有燃烬而被排出
炉外造成的,是燃用固体燃料的锅炉热损失中的一个主要项目,与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炉
膛结构、运行情况等有关。分为三部分:、灰渣损失 落煤损失 飞灰损失
影响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因素:燃料特性的影响;燃烧方式的影响;锅炉结构的影响;
运行工况的影响
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原因:是由于一部分可燃性气体(氢、甲烷、一氧化碳等)尚未燃烧
就随烟气排出所造成的损失。
影响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因素:炉膛结构的影响燃料特性的影响:燃烧过程组织的影
响操作水平的影响:
排烟热损失原因:由于技术经济条件限制,烟气在排入大气的温度要远远高于进入锅炉的空
气温度,这部分被排烟带走的热量称为排烟热损失。
排烟热损失:影响因素主要是排烟温度与排烟容积。
保热系数:表示烟气在烟道中放热量有多少被该烟道中的受热面所吸收
燃料消耗量:锅炉每小时耗用的燃料称为锅炉的燃料消耗量
煤水比:对蒸汽锅炉来说,每kg燃料所能生产的蒸汽量(即蒸发量)俗称煤水比
锅炉按照燃烧方式不同,一般分为层燃炉、室燃炉和沸腾炉。
层燃炉是燃料层铺在炉排上进行燃烧的炉子,也叫火床炉。比如手烧炉、抛煤机链条炉、往
复炉排及振动炉排炉等;
室燃炉指燃料随空气流进炉室呈悬浮状态燃烧的炉子,也叫悬燃炉,如煤粉炉、燃油炉、燃
气炉等;
沸腾炉指燃料在炉室内被由下而上的空气流托起,并上下翻腾而进行燃烧的炉子,可燃用劣
质燃料,并方便脱硫同时便于降低氮氧化合物排放
煤的燃烧过程:着火前热力准备阶段、挥发物与焦炭燃烧、灰渣形成三个阶段
手烧炉的燃烧特点:由于是双面加热,预热效果好,适用煤种广泛;间断加煤,频繁开启炉
门投放与出渣,使燃烧呈现周期性,排烟损失大,热效率低;经常进行拨火操做、清渣除灰,
劳动强度大;投煤时容易冒黑烟。
改善手烧炉燃烧的措施:提高操作水平,及时观察、勤投煤少投煤以保证煤层厚度、炉门开
启时间尽量缩短;看、勤、少、匀、快;采用间断送二次风、加强扰动;采用摇动炉排,减
少进风阻力
前拱的作用:接受辐射热量并再辐射,加速新煤着火;同时也可以保护煤闸门免受高温辐射
后拱的作用:
1.间接引燃—将含过量氧气的烟气和炽热炭粒输送到燃烧区,保证那里的高温,从而保证前
拱的辐射引燃作用;
2.保温促燃—保持后部的高温区,促进焦炭的燃尽,降低灰渣热损失。
3.促进气流扰动—加强混合,促进燃烧
二次风的作用:
煤粉特性指标:煤粉细度、煤粉经济细度、煤的可磨系数。
炉排热强度:单位面积炉排单位时间内所燃烧燃料的放热量,用于层燃炉。
炉膛体积热强度: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所燃烧燃料的放热量
热水采暖比蒸汽采暖具有很多优点:供热平稳,易于调温;热能利用率高,节约燃料;运
行安全,维修费用低;运行安全,维修费用低
热水锅炉的特点:炉内介质不发生相变,始终是水;为防止汽化,出口水温一般控制在低于
饱和温度25℃。因此无需蒸发受热面、汽水分离装置甚至锅筒,结构简单。由于传热温差
大、受热面结垢少、热阻小,所以热效率高。既节约燃料又节约钢材,耗钢量比同容量蒸汽
锅炉降低30%。
蒸汽锅炉三个辅助受热面:顺流、逆流、混合流三种布置型式。
省煤器的作用:1,降低烟气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节约燃料;
2、减少蒸发受热面,降低锅炉造价3、提高了给水温度,减少给水与汽包壁的温差,降低
热应力,延长使用寿命。
空气预热器的作用 :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节约燃料;改善燃料的着火与燃烧条件,同时
也降低了不完全燃烧 热损失;节约金属,降低造价。炉膛温度高,布置水冷壁少;改善引
风机的工作条件
尾部受热面的运行问题:积灰;飞灰磨损;低温腐蚀
减轻和防止的积灰的措施:1)足够高的烟速2)采用小管径和错列布置3)合理吹灰4)防止省煤
器泄漏,形成黏结性灰
减少尾部受热面的飞灰磨损的措施:1、设计时采用合理的流速
2、降低速度分布不均、飞灰浓度分布不均
3、磨损严重部位加装防磨装置
4、采用膜式、鳍片式省煤器:大节距
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的减轻和防止:燃料脱硫;提高受热面温度 ;使用添加剂降低酸露
点;使用耐腐蚀材料
锅炉三大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表
锅炉水循环:水和汽水混合物在锅炉蒸发受热面回路中的循环流动。
如图,上升管内部的水向上流动,边受热边降压,在Q点开始汽化达到饱和温度;Q点以
后,压力继续降低汽化强烈,工质含汽量越来越高,Q点以后的区段称为汽水混合物段Hq。
因此总高度就是加热段与汽水混合段之和H=Hs+Hq
有效压头:用于克服下降管阻力的压头称为有效压头
水循环的可靠性指标:1.循环流速2.循环倍率3.循环回路特性曲线
循环流速:循环流速指整个回路中水进入上升管时候的速度;循环流速的大小直接反映管内
水流将管外热量与管内蒸汽带走的能力;循环流速越大,工质放热系数越大,带走的热量越
多,管壁冷却条件越好,金属超温的可能性越小。
循环倍率定义:K=G/D;x=1/K是上升管含汽率也就是干度。其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水在
循环回路中全部汽化所需要循环的次数。K越大,x越小,表示上升管出口汽水混合物中水
的份额越大,冷却越好。
自然循环的水循环故障的原因:1、循环的停滞与倒流2、汽水分层3.下降管带汽
循环停滞产生原因:如果个别上升管受热严重不良,则产生的有效压头将不足以克服公共下
降管的阻力,从而使循环流速趋近于零,这种现象就是“循环停滞”。预防措施:一般多采用
加大下降管截面积和引出管截面积的方法来减少循环阻力,防止循环停滞与倒流;根本办法
就是减少或避免并联的各上升管受热的不均匀性
汽水分层产生原因:发生于水平或者微倾斜的上升管段,特别是流速较低的时候会出现汽水
分层现象;多发生于炉顶、前后拱的受热面。预防措施:一般情况下,随着蒸汽压力的增加、
蒸发管直径的增大,发生汽水分层的可能性增加。因此要保证循环流速不低于0.6~0.8m/s、
倾角不小于15度、尽量避免流动死角等
下降管带汽产生原因:正常情况下,下降管入口水流纯粹靠静压进入,不会汽化;但是如果
入口处阻力过高,将产生压降,则锅筒内的饱和水在进入下降管的时候因压力降低而汽化产
生汽泡,造成下降管带汽,从而使平均体积流量增大、流速加快、阻力增加,对水循环不利。
另一个原因是下降管管口距离锅筒水面太近,由于上方水面形成的漩涡而将蒸汽吸入下降管;
因此下降管要尽量连接在锅筒底部或保证入口上方有一定水位。还有下降管受热强烈、下降
管出口与上升管入口距离太近并且没有良好的隔离装置也可能造成下降管带汽。
蒸汽品质:指蒸汽中所含杂质的多少。单位质量蒸汽所含杂质的多少来衡量。
蒸汽带水的影响因素:1.蒸汽负荷的影响2.蒸汽压力的影响3.蒸汽空间高度的影响4.锅水含
盐量的影响
水质指标(10个)悬浮物;溶解固形物;硬度;碱度;相对碱度;pH值;溶解氧;磷酸根;
亚硫酸根;含硫量
水处理内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