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各章节概括精品名师资料
高尔基童年各个章节的概括

第一章:家高尔基的童年始于一个寒冷的冬季他的父亲去世后他被迫离开家乡到城市谋生。
高尔基被迫离开他的家人和兄弟和他的祖母一起在面包店工作。
尽管他感到孤独和失落但他很快学会了与同事们相处并爱上了面包店的工作。
第二章:儿童时期在高尔基的祖母的指导下他开始了他的儿童时期。
他学会了如何制作面包和牛奶并与当地的孩子们建立了友谊。
他还被送到教堂读书学习了字母、数学和宗教知识。
第三章:青年时期高尔基的青年时期是19世纪初他在家乡开始了他的初恋。
虽然他和他的女友感情很好但他的祖母却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因为高尔基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也健在他不应该再结婚。
最终高尔基和他的女友分手了但他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爱情。
第四章:职业经历在青年时期结束后高尔基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他成为了一名面包师傅并在当地建立了自己的面包店。
他还成为了一名开始写作自己的小说。
他的第一部小说《童年》出版后立即受到了欢迎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
第五章:晚年高尔基的晚年生活非常孤独和不幸。
他被指控抄袭并被流放到了遥远的地方。
他还经历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包括肺病和精神疾病。
最终他在1883年去世了享年52岁。
童年各章节的概括

童年各章节的概括《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 该书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主要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以下是各章节的概括:第一章●主要内容:父亲去世。
阿廖沙随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
外祖父是个独裁者,对阿廖沙很严厉,但有时也很好。
外祖父的儿女们关系很不好,为了财产争论不休。
阿廖沙在灰暗的环境里长大,但因为外祖母而感受到人性的善良。
●关键事件:父亲去世母亲生下弟弟马克西姆、阿廖沙与外祖母乘船前往尼日尼、初见外祖父家。
第二章●主要内容:雅科夫舅舅与米哈伊尔舅舅成天为了家产争来争去,几乎一见面就吵架。
他们甚至对自己的妻子也下狠手,其中一个舅舅还打死了自己的妻子。
他们俩见到阿廖沙与母亲,很害怕他们将家产抢走,于是吵得更厉害了。
●关键事件:舅舅们为家产争吵、家庭暴力、阿廖沙感受到家庭的不和。
第三章●主要内容:描述了两个舅舅如何捉弄格里高利,以及小茨冈在家庭中的地位和遭遇。
小茨冈是一个乐观、纯朴的人,他在家庭舞会上跳舞,给家人带来欢乐。
然而,他最终因被两个舅舅强迫背过重的十字架而压死。
●关键事件:舅舅们捉弄格里高利、小茨冈的悲惨命运、家庭舞会上的欢乐与悲伤。
第四章●主要内容:外祖母为阿廖沙讲述童话故事,展现了她的善良、智慧和对上帝的虔诚。
家里遭遇火灾,外祖母在火灾中指挥若定,展现了她的勇敢和能干。
同时,男母因惊吓难产而死,给家庭带来了更多的不幸。
●关键事件:外祖母讲童话、家庭火灾、男母难产而死。
第五章●主要内容:外婆和外祖父分别讲述了他们各自的苦难身世,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
后来凭若自强不息的精神组建了小康家庭。
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终于分了家,外祖父在波列沃依大街买了一所大房子出租。
外祖父和外祖母还向阿廖沙讲述了他们相识的原因和经历。
●关键事件:外婆和外祖父的苦难身世、舅舅们分家、外祖父买大房子出租。
童年1到13章概括

童年1到13章概括
《童年》1到13章概括如下:
第一章:描述了父亲因霍乱症去世,母亲生下了一个小弟弟。
阿廖沙和他的外祖母与母亲一起埋葬了已故的父亲。
第二章:阿廖沙随母亲和外祖母前往尼日尼的外祖父家,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第三章:描述了小茨冈的去世和他的葬礼,展示了外祖母在家中的聚会和家庭的欢乐气氛。
第四章:探讨了外祖母对上帝的信仰,以及她在家庭火灾中的勇敢行为。
第五章:描述了外祖父的性格转变,他开始教授阿廖沙读书写字。
第六章:米哈尔舅舅因家产问题回家闹事,破坏了家中的和谐。
第七章:描述了外公和外婆对上帝的不同信仰,以及阿廖沙与街上不同人物的互动。
第八章:阿廖沙搬到新别墅,结识了“好事情”,并从成人和儿童的视角展示了人们对这类人的看法。
第九章:阿廖沙的新朋友彼得叔叔和三个孩子的故事,展示了不同阶层老人的生活和处事态度。
第十章:描述了母亲回家的情景,以及阿廖沙与母亲的关系变化。
第十一章:母亲开始主事,阿廖沙了解到父母的过去和家庭生活的变化。
第十二章:母亲再婚,阿廖沙随母亲和继父搬到镇上,开始新的学校生活。
第十三章:描述了阿廖沙与贫穷小伙伴的生活,以及继父的失业和家庭的贫困,最终导致母亲的去世。
童年内容概括每一章

《童年》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童年、少年和青年。
以下是每一部分的简要概括:
童年:
第一章:介绍了主人公尼古莱·纳扎罗夫的童年时光,他成长在俄国一个乡村家庭中,父母对他的爱和教育。
第二章:描述了尼古莱与他的家庭、朋友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尼古莱对神秘事物的探索,包括对天空、鸟类和教堂的观察。
第四章:描写了尼古莱在冬天的冒险,他在寒冷的天气中去捕鸟,同时深思人生的意义。
少年:
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少年尼古莱与他的家人分别,他被送到莫斯科上学,开始了新的生活。
第二章:描述了尼古莱在莫斯科的学习生活,他对知识的渴望和他的朋友们。
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尼古莱的成长和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介绍了他的亲情关系。
第四章:描写了尼古莱与家人重聚的场景,以及他对未来的展望。
青年:
第一章:主要讲述了青年尼古莱的内心冲突,他陷入了对爱情和责任之间的选择。
第二章:描述了尼古莱与女主角卡琳娜的爱情故事,以及他对婚姻和幸福的思考。
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尼古莱的成熟和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以及他对生命的本质的探索。
总之,这本小说以主人公尼古莱·纳扎罗夫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光,展现了他的成长、思考和感受。
每一章都突出了不同阶段的重要主题和情感。
《童年》故事梗概53926资料

《童年》故事梗概53926童年第一章1、父亲的死和安葬:父亲死了,外祖母和母亲跪在地上哭,阿廖沙加快起了父亲叫他“大葱头”。
不久后,父亲被安葬了,埋葬时,阿廖沙却担心那两只青蛙爬不出来。
2、弟弟的降生和死:父亲死的那天,母亲生下了一个小弟弟,可没多久,小弟弟就死了,后来被外祖母和母亲安葬了。
3、去尼日尼:父亲死后,外祖母、母亲带阿廖沙去尼日尼的外祖父家。
在船上,母亲因悲伤而时常吃不下饭,发呆,阿廖沙认识了一名老水手,并喜欢外祖母给他讲故事。
4、认识家长:到达尼日尼后,认识了外祖父,而外祖父仅说了句“长得像他爸爸,”便把阿廖沙推开了。
除此之外还认识了米哈伊尔舅舅和雅科大舅舅,六个孩子。
挺着大肚子的纳塔利娅舅母也被惊动来迎我们,被外祖母骂作“一家手蠢货!”阿廖沙不喜欢这一家人,并以外祖父身上闻到故意。
最后来到外祖父的染坊。
第二章1、舅舅们的争执:米哈伊尔舅舅和雅科夫舅舅为分家打得不可开交,竟在一天吃饭时为此大打出手。
2、舅母教阿廖沙祈祷:舅母教阿廖沙背诗词,阿廖沙却总是读错,一次外祖父问阿廖沙背没背下来,舅母以记性不好搪塞过去了。
3、顶针的事:米哈伊尔指使雅科夫的萨沙把顶针烤热,放到快瞎的格里戈里手底下,本想捉弄格里戈里,却烫伤了,坐下来想干活的外祖父,两个舅舅为此又互相谩骂。
4、阿廖沙挨打:雅科夫的萨沙怂恿阿廖沙把一块白桌布拿到染缸里染成蓝色。
被外祖父知道后,不仅萨沙挨了打,阿谬沙也被外祖父用树条抽了一顿。
5、阿廖沙生病:阿廖沙挨打后,大病了一场,在此期间外祖来看望向廖沙道歉并讲述了他青年时痛苦的生活、“小茨网”也来看望,并且阿廖沙和小茨网成了好朋友。
第三章1、家人口中的“小茨冈”:外祖父十分喜欢“小茨冈”舅舅们为了自己开染坊时拉拢“小茨网”便相互在对方面前骂他,并且外祖母告诉阿廖沙是个孤儿。
2、孩子和“小茨冈”:每当外祖父在做晚祷时,“小茨冈”捉来蟑螂,用线做马具,用纸的雪撬,用明松赶这四匹“黑马”,一会用一张纸贴在一只蟑螂背上去追雪撬,一会儿又线系着蟑螂的腿,它这边爬,那边头直捣地。
《童年》章节概括(1-13节)精品名师资料

《童年》章节概括(共13章)第一章1、父亲的死和弟弟的降生:父亲得了霍乱症去世。
母亲又生下了一个小弟弟。
弟弟出生后,“我和外祖母与母亲一起去埋葬父亲。
“我”还不懂为父亲的死伤心,只是对被活埋在父亲坟墓里的两只青蛙表示担心。
2、去尼日尼:父亲死后,外祖母和母亲带阿廖沙去尼日尼的外祖父家。
3、见到外祖父一家:刚出生的小弟弟死了。
外祖母和母亲在船上埋葬了他。
到尼日尼见到外祖父、两个舅舅、娜塔莉亚舅妈、两个表哥,卡捷琳娜表姐。
我不喜欢他们。
第二章1、两个舅舅打架:两个舅舅在家人一起吃饭时,因为分家的事争吵打架。
小茨冈和格里戈里捆住了米哈伊尔舅舅的手,外祖母用铜盆里的水给雅科夫舅舅洗打破了的脸流出的血。
2、顶针的事情:米哈伊尔指使雅科夫的萨沙把顶针烤热,放到快瞎的格里戈里手底下,本想捉弄格里戈里,却烫伤了坐下来想干活的外祖父,两个舅舅为此又互相谩骂。
3、阿廖沙挨打:雅科夫的萨沙怂恿阿廖沙染桌布。
阿廖沙刚把桌布边缘放到桶里,小茨冈就飞奔过来,夺走桌布,让萨沙叫来外祖母想办法。
外祖母为了不让萨沙告诉外祖父,还给了萨沙两个戈比,结果萨沙还是告密了。
阿廖沙遭到了外祖父的痛打,生了一场大病。
外祖父带来礼物来看望阿廖沙,讲他年轻时的苦难和奋斗。
外祖父在阿廖沙眼里变成了一个具有童话般力量的人。
之后小茨冈也来看阿廖沙,教他如何减轻被打时的疼痛,他们成了好朋友。
第三章:小茨冈1、小茨冈在家中地位:小茨冈是一个弃婴,是外祖母在一个春天的雨夜里捡回家的。
外祖父喜欢小茨冈,称赞他有一双金不换的手。
舅舅们对小茨冈也是和蔼友好的,从不捉弄他。
他们为了自己将来开染坊时把小茨冈拉过去,就背地里在对方面前诋毁小茨冈是小偷和懒汉。
2、“小茨冈”和孩子玩游戏:外祖父周六晚上去做晚祷时,小茨冈就和孩子们玩游戏。
“小茨冈”捉来几只黑蟑螂,用线做一套马具,用纸剪一个雪撬,于是四匹黑马就拉着雪橇在刨平的黄桌子上驰骋,小茨冈用一根细松明赶着他们。
小茨冈还会指挥小老鼠站起来用后腿走路,把小老鼠藏在怀里,嘴对嘴喂它们糖。
童年高尔基各章内容概括

童年高尔基各章内容概括《童年》共十三章,各章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年过花甲的外婆跟三、四岁的我见面,父亲在船上死了,弟弟降生了,父亲在一个陆上的城市里安葬了,外祖母叫我哭,我却哭不出来,伏尔加河静静的流淌,秋高气爽,天空澄澈,两岸的秋色很浓,一片收获前的景象。
第二章,雅科夫舅舅与米哈伊尔舅舅成天为了家产争来争去,几乎一见面就吵。
有一个把自己的妻子都打死了,他们俩见到我与母亲,很害怕我与母亲将家产抢走,吵得更厉害了。
外祖父毒打外孙们表现得很凶残,外祖父来病床看我,他的身世值得同情。
第三章,伊凡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有一双金不换的手;我和外婆一起度过了一场热闹的家庭舞会;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在一次搬十字架地时候,由于雅科夫舅舅地自私,“小茨冈”被压死了。
第四章,外婆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良善、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她的聪明,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火灾里指挥若定,火灾后为舅母接生;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
第五章,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
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
外祖父教“我”识字和给“我”讲述自己的人生体念和生活哲理。
第六章,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
在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我担任了火线侦察兵的角色。
善良的外婆由于“劝架”被醉酒的逆子的砖头砸伤了手,造成了骨折。
第七章,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
我家里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
两方面都是明显影响我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客观因素。
第八章,外婆会讲童话,有一次讲了《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事情”的“外人”和“怪人”,他们之间有深刻的友谊,“怪人”听外婆讲童话,“好事情”和外婆有某种尴尬关系。
童年各章内容概括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
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
1. 父亲得了霍乱症去世,母亲生下了一个小弟弟。
2. 父亲死后,外祖母和母亲带阿廖沙去尼日尼的外祖父家。
3. 刚出生的小弟弟死了,外祖母和母亲在船上埋葬了他。
4. 阿廖沙对外祖父一家感到陌生,不喜欢他们。
第二章:
1. 两个舅舅为了分家而打起架来。
2. 米哈伊尔舅舅指使萨沙把顶针烤热,烫伤了外祖父。
3. 雅科夫舅舅的儿子萨沙怂恿阿廖沙染桌布,导致阿廖
沙被外祖父痛打并失去了知觉。
4. 在大病一场之后,阿廖沙逐渐开始懂事。
建议阅读《童年》原著以深入了解更多细节和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各章节概括第一章父亲得了霍乱症而去世。
就在这时,母亲又生下了一个小弟弟。
弟弟出生后,“我”,外祖母,母亲一起去埋葬父亲,可“我”并没有对父亲的死感到一点点的伤心,而是对随着父亲一起被埋葬的两只青蛙表示悲哀。
后来弟弟也死了,在坐船去外祖父家的路上,母亲与外祖母便把小弟弟带去埋了。
当时“我”以为他们不要我了,便难过地睡过去。
醒来后,“我”发现外祖母坐在我旁边。
过了好几天,我们才到尼日尼,刚到,母亲便激动起来了,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她们一家人。
可是我却不太喜欢“我”的外祖父和他的院子。
点评:中心人物是外祖母。
她善良、聪明、能干、充满爱心,是千千万万俄罗斯女性的优秀代表,年过花甲的外婆跟三、四岁的“我”见面时的第一次“对话“生动活泼,风趣盎然。
从译者加的标题就可以大体知道本章内容:一、“外祖母的出现”;二、“父亲的去世和弟弟的降生”;三、“父亲的安葬”;四、“伏尔加河上的风光”。
第二章两个舅舅为了分家而打起架来。
米哈伊尔舅舅穷极无聊,指使小侄子把顶针拿去拷红,然后放到老工人格里戈里的手边,本想烫老工人,没想到却烫伤了外祖父。
雅科夫舅舅的儿子萨沙虽然年纪小,但也学会了干坏事:他怂恿“我”把一块白桌布拿到染缸染成蓝色,结果“我”遭到了外祖父的痛打。
痛打之后“我”失去了知觉还大病了一场,在此期间外祖父带来礼物来病床前看“我”,他给“我”讲他年轻时的故事。
之后伊凡也来看“我”,教“我”如何减轻被打时的疼痛。
点评:可以分三大块,分别标题为:“兄弟斗殴”、“凶残的外祖父”、“外祖父来病床看我”。
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父。
小说写外祖父毒打外孙们的凶残,令人惨不忍睹,毛骨悚然。
后来他来病床看“我”的情景,又令人觉得此老头儿的身世值得同情,他的精明令人佩服,虽然他的凶狠不能原谅,但也就多少可以理解,特别是在读了第五章他在病中教阿廖沙“我”识字和讲人生哲理以后。
第三章外祖父和舅舅们都想拉拢小茨冈,因为舅舅们将来都要开染房,想把小茨冈拉过去做事。
舅舅们总是变着花样捉弄格里戈里老师傅。
小茨冈的身世:小茨冈是个弃婴,外祖母在一个下雨的夜里在家门口捡到他,小茨冈给我讲的一系列好玩的事。
热闹的家庭舞会上雅科夫舅舅快乐的弹着吉他,小茨冈忘情地跳着舞,外祖母的舞蹈很吸引人。
我有些怕老师傅那双可以看透一切的眼睛,但小茨冈告诉我老师傅是好人,不用怕他。
小茨冈经常去市场购物时偷东西替外祖父省钱,两个舅舅总是称赞小茨冈的能干,认为他是干活的能手,所以外祖父和舅舅们都想讨好小茨冈。
小茨冈因背十字架而惨死:当时小茨冈背十字架是摔了一跤,两个舅舅怕伤到自己,赶忙扔掉十字架,导致十字架砸死了小茨冈,小茨冈的死和自私卑鄙的舅舅们有直接关系。
点评:第三章分四大块,有明确的标题。
一、“一双金不换的手”。
伊凡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二、“热闹的家庭舞会”,主角是伊凡和外婆;三、“雅科夫的吉他”。
他当然也是舞会的核心;四、“小茨冈的惨死”。
别号“小茨冈”的伊凡是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婆的养子,从他生下来被遗弃到他的惨死,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爱。
小茨冈是个良善、勤劳、能干的小伙子,是“我”童年时最好的朋友。
他的惨死,跟自私卑鄙的兄弟两人直接有关,但根原还在于造成自私卑鄙等劣根性的社会顽症。
第四章外祖母经常向上帝祈祷,把家务事从头到尾告诉上帝。
“我”常要求他讲上帝的故事。
她一讲起上帝,天堂,天使,就显得和蔼;面孔也变年轻许多,湿润的眼睛流露出特别温暖的光芒。
一天,她正跪着祈祷,外祖父突然进来说失火了。
外祖母严厉地,声音坚定的指挥着,而外祖父只是低声地号泣,“我”望着火光吓坏了,只见在人们的惊愕中,她抱着硫酸盐钻了出来。
所有人都听她指挥,最终把火扑灭了。
刚想入睡,屋里又忙了起来,舅母娜塔莉娅要生孩子了。
后来“我”醒来,知道娜塔莉娅舅母难产死了。
“我”只觉又一块什么东西在“我”的脑袋里和心中肿胀起来,“我”在这屋里所看到的,仿佛冬季大街上的载重车,慢慢的从“我”身上驶过,把一切都压碎了……点评:第四章着重写外婆,写她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良善、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写她的聪明,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火灾里指挥若定,火灾后为舅母接生;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
第五章舅舅们分家了。
外祖父在大街上买了新居,全家搬了过去,阿廖沙对阿酷琳娜保姆有好印象。
在此期间,母亲来过一次,却又走了。
外祖母给阿廖沙讲以前的经历,阿廖沙回想起他与外祖父,外祖母在房间里喝茶。
外祖父叫阿廖沙念字,并给他讲他母亲的故事,以及关于俄,法两国人的事,阿廖沙对拿破仑印象深刻,外祖父与外祖母聊天时,经常打外祖母,阿廖沙对此十分厌恶,并安慰外祖母。
点评:第五章可分上、下两篇:一、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
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二、占更多篇幅的是外祖父教“我”识字和给“我”讲述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哲理。
他对“我”的好奇心有问必答,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透彻明了。
第六章在一个晚上,一家宁静的时候,雅科夫久久突然闯了进来,说米哈尔舅舅在他那儿喝醉了,还说他要杀了外祖父,外祖父一面暴跳如雷,一面表示出对雅科夫舅舅极大地不信任,雅科夫嗫嚅着堆在角落,外祖父更加气愤。
听到野蛮的舅舅要来打外祖父,我很害怕,外祖母让我到楼上去“放哨”,我又感到自豪,在窗户旁边往下望,我觉得很烦闷,无聊,就在这时我看见了米哈尔舅舅,我去向外祖父报告,他让我回到阁楼上,我想起了母亲,对她更加思念,突然间,米哈尔冲到楼下,准备往门里挤外祖父和雅科夫,伙计麦里扬一起把他往外推,最终米哈尔摔倒了大街上,门被锁起来了,外祖母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为她的儿子忏悔,这使我想起了有一回米哈尔带了几个无赖来家里捣乱的情景,那一次,外祖母被窗外砸来的东西打断了骨头,米哈尔被关在了草棚里,外祖父既悲愤又无奈。
点评:第六章写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
这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这个逆子的凶恶嘴脸和丑恶行径,也客观地暴露了千千万万小市民家庭的尖锐矛盾。
在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战斗”中,阿廖沙“我”担任了火线侦察兵的脚色。
这次“战斗”中善良的外婆由于“劝架”被醉酒的逆子的砖头咂伤了手,造成了骨折。
第七章外祖父与外祖母的上帝不同。
酒馆女主人与外祖父他们也发生了争执,我为了报复她,将她锁在了地窖里,外祖母十分气愤,斥责了我,并亲自放了那凶狠女人,从此我与外祖母的上帝更亲近了。
每次与外祖父祷告时,是难熬的,他的上帝是凶残,也是死板的,而祖父母之间的思想差异,使得外祖父去打外祖母。
我上街时总与孩子们打架,因为大街上的残暴行为让我感到了气愤,我亲眼看见那些狠毒的孩子是如何折磨伊戈沙。
而最令人难过的,是失明的格里戈里,但外祖母对他很好,我却别扭地不敢看他,同时放荡女人沃罗妮哈也让人畏惧。
后来外祖母救下了一只小八哥,并养着他,外祖父却极为厌恶,因为八哥时常戏弄他。
家里的气氛十分压抑。
点评:第七章也可以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主要写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
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
这种对比通过生动的文学描写展现出来,丝毫没有概念化的说教,写得十分精彩,耐人寻味。
下篇主要写街上的所见所闻后的痛苦感受,顺便也重提留在家里的苦恼。
“我”就是在这种家庭和社会环境下生活和成长的。
第八章外祖父把房子卖给了酒馆的老板,又买了一栋可爱的房子。
在这个新地方,“我”认识了许多性格各异的邻居,胖胖的彼得罗芙娜,军人,和他的妻子等,还有“好事情”。
他是一个献身于科学的人,不讲究衣着,一味地在房间里做实验,把房间弄得一团糟。
“我”一开始很好奇,爬上房顶透过窗子观察他的举动。
后来,“好事情”把“我”接进了他的房间,“我”看着他做了好一会儿实验后,就被他委婉地告知以后不要来了。
“我”不解而生气。
外祖父从一开始就看不起,甚至厌恶“好事情”,因为他总是神神秘秘的,把房间弄乱。
秋天举行娱乐宴会时,“好事情”总是沉默,只有当外祖母讲惩恶扬善的诗歌故事时,他才会激动起来,他是多么向往光明啊!不久,他与“我”还成为了朋友,把“好事情”这个口头禅整天挂在嘴边。
“好事情”能耐心倾听“我”的话,并告诉“我”一些道理。
一次,“我”和外祖母在广场上帮助了一个被小市民群殴的乡下人,“好事情”知道了,认为“我”和外祖母干得好。
可是,外祖父他们越来越看不惯“好事情”,诬陷他印假钱。
最后,他被迫搬走了,“我”与这样一个善良正直的知识分子分开了。
点评:第八章也可分为上、下篇。
上篇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和记录下来《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下篇介绍了“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事情”的“怪人”,并且着重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第九章点评:第九章可以分成上,下篇,上篇写“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好事情,外祖父,彼得大叔都被一个新来的脑上长肉瘤的老头用散弹打中了,幸好没什么大问题;彼得大叔给我讲以前的事;我被2个大哥骗去向贝特连院子的一个老爷光头上吐口水,他们去偷他的狗,结果一群贝特连家中的人来我家。
两个哥哥跑到街上,我被打了一顿;小说很重视大人讲故事对儿童的影响。
马车夫就常给“我”讲故事,虽然他的讲故事本领比外婆,外公差多了。
本章最精彩的情节是“我”与三兄弟的友谊:三个兄弟和我遇见,老三掉到了井里,我帮他们就救了老三;下篇写“我”和“三个小少爷”的友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对一个人“心灵面貌”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三兄弟的母亲死了,有一个后妈,小说如实地写了“我”对三个小少爷的好感和羡慕。
外婆支持“我”和三兄弟的友谊,但外祖父,三兄弟的父亲上校奥夫相尼科夫禁止他们交往,甚至马车夫彼得也坚决反对。
马车夫跟“我”因此发生了争吵,这次“争吵”成了联结上,下两篇的纽带、最后写的是彼得大叔有忧郁痴呆症,他的哑巴侄子到乡下结婚去了;我家后院,警察来了,死者是彼得大叔。
第十章母亲回来了,让“我”惊喜万分,可她一来,便进行了一场水深火热的争吵,外祖父被气的直哆嗦,外祖母安慰着他,“我”从没见过他们这般好。
母亲开始教“我”背诗,“我”并不想学,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我依然继续学下去。
可几天的宁静过后,又爆发了一场“战争”。
外祖父给母亲找了个丈夫,母亲不想嫁人。
争执过后,他们又像没发生这事一样,平静且安详。
这样争吵,已经越来越不能刺激我了。
点评:第十章写“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
一个年轻丧夫、留有幼子、任性好强的不幸女人,在多年离家之后带着痛苦回到替她抚养儿子的、孤苦年迈的父母家长住,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