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现存问题及其成因的实证分析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门还 要 起 到 监 管 和 支 持 保 障 的 作 用 ,对 于 集 体 协 商 的 程 序 合 规
性 、 集 体 合 同 的认 证 和 管 理 、 劳 动 争 议 的 仲 裁 和 处 理 等 问 题 进 行 监 管 和 服 务 。进 行 相 关 的宣 传 培 训 ,让 更 多人 了 解 集 体 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商
、
肖 。 暨 大。经…学 颖 南 学 济 院 … …
[ 摘 要 随 着 劳 动 关 系逐 步市 场 化 ,民 营 企业 成 为 当前 劳资 j
1 权 力 约 束
质 和 任 务 明确 各 岗位 的 工 作 描 述 确 定 采 购 人 员 的 权 利 与 义 务
了影 响 民 营 企业 劳 动 关 系的主 要 因 素 ,提 出建 立 和 谐 的 民营 企 业
方 凭 借 各 自的地 位 和 实 力通 过 谈 判 的 手段 决 定 利 益 分 配 。 在这 一 看 似 平 等 的过 程 中 .面 对 单一 的劳 动 者 .企 业 居 于强 势 地 位 .形
成 的是 不 平等 的个 别 劳 动 关 系 。加 之 我 国 劳 动 力市 场 发 育 尚不 完
以 至 效
,
雩 是 少 购 败 观 素 法 挚 减 采 腐 主 因的 宝
翰 多 ~ 詈 霎
4
l 姜 乏
,
耨瓣 报 也
…曾 鸣
赵庆波 : 电力市 场 中的 辅 助服 务理 论 及其 应 用[] M・
的 技 能 培 训 和 晋 升 的机 会 据 统 计
农 民工 群 体 中没 有 接 受 过
三 、电力企业采购管理 的约束机 制
民 暮企业劳动关系的问题、 成因及对策建议 。。 。 、。 i 。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作者:肖颖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6期[摘要] 随着劳动关系逐步市场化,民营企业成为当前劳资矛盾的重点。
针对民营企业中劳动关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影响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和谐的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集体协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劳动关系市场化的特征已基本形成。
特别是在以民营企业、港澳台及外资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市场化特征更加明显。
随着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非公有制企业逐渐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劳动关系最不稳定的部门。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冲突,选择正确的劳动关系调节模式成为影响到建立和谐的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一、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劳资力量对比失衡,导致民营企业大量农民工受到不公平地对待,劳资冲突成为民营企业内部的主要矛盾。
主要表现在:1.劳动报酬过低,工资拖欠严重我国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一直偏低。
在民营企业集中的制造业,职工工资水平更是长期被严重压低。
许多民营企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员工的劳动报酬,一些企业甚至变相将工人工资压到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之下。
即便如此低的工资收入,广大农民工也难以得到保障,工资拖欠问题非常突出。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调查,目前全国仅有6%的农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
如此低下的收入连劳动力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成为激发劳资冲突的主要原因。
2.劳动契约化程度低,劳动者权益缺乏保障劳动契约化程度是与企业组织程度高度相关的。
不少民营企业由于本身组织程度低,因此在与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关系上,呈现出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很不规范的情况。
据2004年、2005年对全国部分城市的抽样调查,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50%左右,建筑业餐饮服务业仅为40%左右。
3.劳动条件差,强度大由于部分民营企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生产条件恶劣,工伤事故、安全事故屡禁不止,民营企业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都高于同行业的国有企业。
浅谈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问题_成因及对策建议

2009年第11期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劳动关系市场化的特征已基本形成。
特别是在以民营企业、港澳台及外资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市场化特征更加明显。
随着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崛起,非公有制企业逐渐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劳动关系最不稳定的部门。
选择正确的劳动关系调节模式成为建立和谐的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
1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劳资力量对比失衡,导致民营企业大量农民工受到不公平地对待,劳资冲突成为民营企业内部的主要矛盾。
主要表现在:1.1劳动报酬过低,工资拖欠严重我国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一直偏低。
在民营企业集中的制造业,职工工资水平更是长期被严重压低。
许多民营企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员工的劳动报酬,一些企业甚至变相将工人工资压到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之下。
即便如此低的工资收入,广大农民工也难以得到保障,工资拖欠问题非常突出。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调查,目前全国仅有26%的农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
如此低下的收入连劳动力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成为激发劳资冲突的主要原因。
1.2劳动契约化程度低,劳动者权益缺乏保障劳动契约化程度是与企业组织程度相关的。
不少民营企业由于本身组织程度低,因此在与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关系上,呈现出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很不规范的情况。
据2006年、2007年对全国部分城市的抽样调查,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70%左右,建筑业、餐饮服务业仅为50%左右。
1.3劳动条件差,强度大由于部分民营企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生产条件恶劣,工伤事故、安全事故屡禁不止,民营企业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都高于同行业的国有企业。
在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每天工作12~14h的占45%,没有休息日的占47%。
我们不时可以看到农民工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劳动导致猝死的报道,也反映出农民工恶劣的工作条件。
1.4职业培训少,社会保障缺乏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脏、累、苦、差的职业,缺乏基本的技能培训和晋升的机会。
我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主要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学年论文题目: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主要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 10人资(1)班学生姓名:胡秀芳学号:20090810080101指导教师:李南鸿二○年月日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年论文评阅书内容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企业劳动关系的不和谐现象渐露端倪,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不同程度侵犯,潜在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现,劳资纠纷的案件在逐年增加,企业管理方与劳动者之间的激烈冲突个案渐趋增多,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虽然我国在劳动立法方面已经做出了诸多的努力,但企业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以追逐利益为第一目的而忽略劳动者在企业中应得的权利,并且在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和共同作用下企业内的劳动者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管理方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导致劳动关系呈现出不和谐、不稳定的状态。
由此,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依据一定的原则,政府、企业、劳动者等各方面都应该采取积极妥善的措施来改善目前的这种状况。
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劳动关系权益劳动者管理机制目录I、绪论 (4)II、企业劳动关系的概念 (5)2.1劳动关系的概念 (5)2.2国企的劳动关系特点 (6)III、探究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7)3.1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 (7)3.2关于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隐忧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问题 (9)3.3从案例看我国企业中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13)3.4我国企业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6)IV、企业劳动关系的解决方法 (20)4.1劳动者的自我意识 (20)4.2企业责任 (24)4.2.1企业的管理机制 (24)4.2.2企业的管理态度 (24)(一)从企业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24)4.3政府的相关手段 (26)V、结论 (27)VI、参考文献 (28)I、绪论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民营企业在劳动关系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将就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劳动用工合同不规范。
由于一些民营企业缺乏法律意识和管理经验,他们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往往存在模糊、不明确的条款,导致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和合同纠纷的增多。
有些企业甚至存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这样一来,员工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大大降低。
其次,民营企业在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一些企业的财务状况不稳定,导致员工的工资发放不及时,甚至出现拖欠现象。
另外,一些企业在员工的福利待遇方面也存在短板,比如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也容易引发劳动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另外,民营企业在劳动关系的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
一些企业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导致在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存在不足。
企业的管理不规范,劳动关系的协调和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和纠纷。
而一些企业在面对员工的劳动争议和纠纷时,缺乏专业的劳动法律知识,导致纠纷的解决效率低,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在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劳动用工合同不规范、工资福利待遇不完善以及劳动关系管理不足等方面。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民营企业应加强对劳动关系的管理,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完善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满意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希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局面。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营企业在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许多民营企业存在经营行为、用工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中的矛盾与争议不断增多,一部分已经演变成劳资冲突,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劳资冲突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66-0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劳动合同的不规范、不合法、以资方为主导的不平衡性、劳动安全问题等。
劳动争议的增多和劳资矛盾的加剧,严重影响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劳资冲突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成长的瓶颈。
因此,分析和研究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对于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分析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对促进社会就业、创造国家税收、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以年平均9.5%的速度增长,民营经济年增长速度达到了20%,在中国的GDP增长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979年的不足10万户发展到2009年年底的787.5万户,在30年间增长了77.75倍[1]。
截至2009年9月,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已达到1.5亿万人,而且每年还继续吸纳80%的新增就业人员[2]。
民营经济的税收在个体私营经济层面全年纳税总额达到了8 586亿元[3]。
这些数据表明,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总体基本协调,这种发展趋势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导致劳资关系紧张,所以研究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存在的问题,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构建民营企业和谐的劳资关系,促进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及其存在问题的调查

关于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及其存在问题的调查第一篇:关于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及其存在问题的调查关于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及其存在问题的调查【前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就。
然而在我国经济腾飞,国力增强,GDP不断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的背后存在的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这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
鉴于此,我国应认清劳资关系的现状及成因,完善现行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维护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平等协商【正文】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改革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迅速腾飞。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民营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开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
在此条件下,民营企业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劳资关系的矛盾尖锐化。
而劳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因此,对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十二五”期间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劳动时间过长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每月加班加点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但是,许多民营企业仗着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格局,对每周五天工作日的新工时制熟视无睹,双休日两天以上的民营企业仅占三分之一,有的企业员工每周只能休息一天,甚至完全不能休息。
这样,如果按照每天10小时计算,每周六天工作日,每周共需工作60小时,每月需加班48小时,远远超过了国家法定时间,严重违反了《劳动法》规定。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摘要] 随着劳动关系逐步市场化,民营企业成为当前劳资矛盾的重点。
针对民营企业中劳动关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影响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和谐的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集体协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劳动关系市场化的特征已基本形成。
特别是在以民营企业、港澳台及外资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市场化特征更加明显。
随着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非公有制企业逐渐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劳动关系最不稳定的部门。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冲突,选择正确的劳动关系调节模式成为影响到建立和谐的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一、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劳资力量对比失衡,导致民营企业大量农民工受到不公平地对待,劳资冲突成为民营企业内部的主要矛盾。
主要表现在:1.劳动报酬过低,工资拖欠严重我国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一直偏低。
在民营企业集中的制造业,职工工资水平更是长期被严重压低。
许多民营企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员工的劳动报酬,一些企业甚至变相将工人工资压到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之下。
即便如此低的工资收入,广大农民工也难以得到保障,工资拖欠问题非常突出。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调查,目前全国仅有6%的农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
如此低下的收入连劳动力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成为激发劳资冲突的主要原因。
2.劳动契约化程度低,劳动者权益缺乏保障劳动契约化程度是与企业组织程度高度相关的。
不少民营企业由于本身组织程度低,因此在与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关系上,呈现出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很不规范的情况。
据2004年、2005年对全国部分城市的抽样调查,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50%左右,建筑业餐饮服务业仅为40%左右。
3.劳动条件差,强度大由于部分民营企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生产条件恶劣,工伤事故、安全事故屡禁不止,民营企业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都高于同行业的国有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现存问题及其成因的实证分析
刘显铭(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黄石435003)【摘要】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其内部劳资问题也不断出现。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在于劳动力供大于求、资本和劳动者利益对立、劳动法律不健全、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工会职能弱化以及工人素质偏低等。
【关键词】民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成因【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8-0092-01__
一、我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现存问题改革开放三十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在发展迅速的同时,其内部劳动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若不及时加以调整,不仅会危及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一)员工收入较低,分配不规范劳动者的收入高低是最容易引发劳资矛盾的核心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民企员工的收入偏低,一般员工的全国月平均工资大多在1500元左右。
许多民企是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参考来确定职工劳动报酬的。
一些民企员工看起来收入挺高。
也是通过加班加点取得的。
同时,从整体上看,民营企业中普通员工的工资调整周期过长,增长幅度偏低。
其次,民营企业的工资分配还存在很多问题,多数民企并不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对工资分配进行规范操作,而是由企业主随意决定企业内部的工资组成与支付方式。
这种分配秩序的不规范给企业主随意更改工资提供了空间。
(二)劳动合同签订率逐渐增高,但合同质量问题突出民营企业为规避其责任与义务,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
尤其是那些劳动环境较恶劣、安全保障措施较差的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
虽然劳动合同的签约率提高了,但往往是形式重于内容。
合同质量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合同的内容一般由资方事先拟定,劳动者只能签字确认。
这类格式合同的内容往往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员工,一些合同甚至只约束劳方,对企业没有约束;第二,劳动合同期限普遍较短。
(三)工作时间较长,劳动环境较差多数劳动者的工作环境较差。
许多企业设备简陋,缺少最起码的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特别是在一些小煤窑、小工厂中,劳动者直接在粉尘、噪音等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工作,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职业病发病率很高,因公致残的事故也不少。
(四)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参保面窄社会保险是员工年老、患病、失业等情况下获得保障的安全网。
缴纳社会保险对于民企来说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因此,民营企业一般都不愿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
另外,在参保的企业中还存在参保职工面窄的问题,有些企业把社会保障与职位挂钩,只给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缴纳社保,而不给一线员工投保。
二、娄底市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仍存在诸多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一)企业主与
员工之间的利益差别是引发劳资冲突的内在根源在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主和劳动者是两个相互对立的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利益诉求。
资本具有天生的逐利性,企业主作为投资者,必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和市场竞争压力都会促使企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不惜牺牲工人的合法权益。
而劳动者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工资、福利的最大化。
这种相互对立的矛盾,使劳资冲突具有其内在必然性。
(二)劳动力供大于求是引发劳资问题的现实原因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是资本短缺、劳动力过剩。
一方面,下岗职工、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对一般素质的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从而导致劳动力数量明显过剩。
(三)劳动法律不健全是引发劳资问题的制度成因劳动法律法规是政府调控劳动关系最有力的手段。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不断致力于劳动法规建设,当前已经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劳动仲裁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四)职能部门监管不足、执法不严是产生劳资冲突的外在原因劳动监察是我国政府干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与政府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监管不足一方面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基层劳动执法监察力量薄弱。
不但人员少任务重,而且劳动监察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熟悉劳
动法规,缺乏业务处理能力。
另一方面,执法不严也与地方政府的“政绩观”有关。
(五)工会作用弱化是引发劳资问题的重要原因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工会组织还没有成立,大量职工游离于工会之外。
另外,目前民营企业工会的大部分经费仍依赖于企业,当发生劳动纠纷时,工会自然难以超越自身利害关系而全力维护职工的利益。
(六)劳动者素质偏低是引发劳资问题的其他原因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曾经指出:权利不是靠制度规定就能获得,劳动者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决定了其实际地位。
在发生劳动争议时,许多人很难找到维权的渠道。
企业主正是利用劳动者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的弱点,采取各种手段来侵害劳动者的权益。
可见,劳动者素质偏低,亦是造成民营企业劳动关系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周晓梅,宋春艳.构建吉林省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9(11).
岳志春,张晓蕊,杨晓娟.邯郸市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9(9).
杨萍.我国私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0(4).
龚敏芳.温州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调查[J].台州学院学报。
2010(2).作者简介刘显铭,1971年6月,吉林磐石人,男,硕士研究生,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