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讲成语故事
适合给小学生讲的成语故事

适合给小学生讲的成语故事1井底之蛙【典故】《庄子》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
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
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
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旱,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释读】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叶公好龙【典故】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
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
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
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那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
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
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
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
小学生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生成语故事大全(一)如释重负【典故】春秋时,季孙、叔孙和孟孙三个家族掌握了鲁国的军政大权。
鲁昭公为夺回权利,派兵去攻打季孙氏。
叔孙氏和孟孙氏知道后,立刻前来救援。
三家联合起来,把昭公的军队打得大败,昭公只得逃亡齐国。
因为他原来已经失去了民心,百姓反而感觉像放下沉重的负担。
【释读】释:放下。
负:负担。
形容人们解除了负担后的轻松心情。
(二)如鱼得水【典故】东汉末年,刘备请到诸葛亮做军师后,经常得到诸葛亮的指点,对天下形势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十分亲密。
开始时,关羽和张飞很不服气。
刘备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你们应该理解。
【释读】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三)千钧一发【典故】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枚乘,擅长写辞赋。
他在吴王刘濞那里做谋士时,反对吴王反叛朝廷。
他劝吴王: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之重的东西,下边是深渊,头发丝一断,那东西你就别指望重新得到了。
你谋反朝廷,危险的程度就像这头发丝一样。
刘濞不听,其兵反叛,最终被朝廷的大军消灭。
【释读】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即十五千克)为一钧。
比喻形势或情况已极其危急。
(四)手不释卷【典故】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善于领兵作战,立下不少战功。
但他有一个毛病:不愿读书。
吴王孙权对他说:你掌管军政大权,应该多读兵书和史书。
他回答:抽不出时间。
孙权说:光武帝领兵打仗时,手都从来不离开书,你比他还忙吗?从此,吕蒙努力学习,成了一个有学问的将领。
【释读】释:放开。
卷:书本。
形容勤奋学习或看书入迷。
(五)天衣无缝【典故】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名叫郭翰。
盛夏的一个晚上,他在大树底下乘凉。
突然间,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上飘然而来。
郭翰发现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连一条衣缝也没有,他惊奇地问道:你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针缝的,怎么会有衣缝呢?【释读】比喻事物非常自然完美,无任何纰漏破绽可寻。
(六)铁杵磨针【典故】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11.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原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的北边。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堵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就聚集全家来商议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始终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跳跳蹦蹦前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他们才来回一次。
河曲智叟知道这件事后讪笑并阻挡愚公,说:“你太不聪慧了!就凭你残余的年岁和剩下的力气,甚至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木,又能把山上的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行变更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
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必担忧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手里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天帝被他的诚意所感动,吩咐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
从今,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高山阻隔了。
2.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有许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酬劳。
主子对这件事感到很惊奇,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诵读一遍你家的书的机会。
”主子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匡衡最终成了高校问家。
3.废寝忘食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化家,是儒家的创始人。
适合一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5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适合⼀年级⼩学⽣成语故事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适合⼀年级⼩学⽣成语故事 ⼀箭双雕: 南北朝时,北周有⼀个智勇双全的⼈叫长孙晟。
具有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敢与他相⽐。
北周的国王为⼦安定北⽅的少数民族突厥⼈,决定把⼀位公主嫁给突⽟摄图。
为了安全起见,派长孙晟率领⼀批将⼠护送公主前往突厥。
历经千⾟万苦,终于到了突厥。
摄图⼤摆酒宴。
宴请长孙晟。
酒过三巡,按照实晟⼈的习惯要⽐武助兴。
突厥王命⼈拿来⼀张硬⼸,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线。
只听得“格勒勒”—声,硬⼸被拉成弯⽉,⼀枝利箭“嗖”地⼀声射进了铜钱的⼩⽅孔。
“好!”⼤家齐声喝采。
从此摄图对长孙晟⾮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年,并经常让他陪着⾃⼰⼀块⼉去打猎。
有⼀次,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雕在争夺⼀块⾁。
他忙送给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射下来吗?”“⼀枝箭就够了!”长孙晟边说边接过箭,策马驰去。
他搭上箭,拉开⼸,对准两只厥打得难分难解的⼤雕。
“嗖”的⼀声,两只⼤雕便串在⼀起掉落下了。
【篇⼆】适合⼀年级⼩学⽣成语故事 出奇制胜: 战国时,燕国国君昭王派⼤将乐毅率兵攻打齐国。
乐毅⾜智多谋,很快就打下了齐国的七⼗多个城。
只有即墨城和吕城未被攻下。
即墨城居民推选⼀个叫⽥单的⼈担任守城指挥。
这时燕昭王已去世,他的⼉⼦惠王继承了王位。
⽥单想,燕军强⼤,光凭勇敢是难以取胜的。
于是他就派⼈到燕国,散布乐毅看不起惠王的流⾔。
惠王得知后,⾮常⽣⽓,撤换了乐毅。
⽥单利⽤这⼀时机,袭击燕军。
他征集了⼀千多头⽜,在它们的背上披上画有龙纹的红绸,在⽜的⾓上绑上锋利的尖⼑,在⽜的尾巴上扎上⽤油浸泡过的芦苇。
简单的成语故事

简单的成语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简单的成语故事简单的成语故事8则小学生需要学习很多成语,下面就由本店铺为大家分享一些简单的成语故事吧,希望大家喜欢!1揠苗助长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10个小学生必读的经典成语故事

10个小学生必读的经典成语故事成语是从人们日常使用的大量成语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故事的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面是整理的10个小学生必读的经典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成语故事(一)井底之蛙【典故】《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
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
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
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所属朝代】春秋战国时代【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读】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成语故事(二)叶公好龙【典故】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
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
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
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10篇)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10篇)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由四字组成。
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1泰然自若宋金交战时,金人羊艾在进攻汴梁的战斗中牺牲,他才气无双的弟弟颜盏门都继承了哥哥的事业,开始了军旅生涯。
金朝都统完颜杲准备进攻饶风关,派门都带六十名骑兵做先遗队。
作为侦察员,门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展露了他的军事才华。
完颜杲非常欣赏他的临危不惧。
金朝天眷初年(公元1138年),宋朝定国军节度使李世辅与他的父亲被金军俘虏,父亲被杀,李世辅投靠西夏,伺机报杀父之仇。
一次,李世辅设下家宴,邀请完颜杲来做客,为了不打草惊蛇席间以献甲胃为名劫持了完颜杲。
门都看到情形危如累卵,冒死逃了出来,带援军救出了完颜杲。
门都性情忠厚,谨小慎微,制订作战计划特别缜密周到。
他遇事沉着冷静,有敌人突然进犯,即使矢箭如雨落下,他仍泰然自若,像平时一样布置计划发出命令。
门都又有豪侠心肠,对待士兵宽宏大量,因此他的队伍军心稳定,任何情况下都有良好的秩序,士兵们也死心塌地跟随着他。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2少见多怪东汉时期,有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骆驼,有一天,他外出时偶然看见一头牲口,背上长着两个好大的肉疙瘩,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然后他便情不自禁地大声叫道:“啊哟,大家都来看哪!瞧这匹马,他的背肿得多高呀!”其实他看到的是一头很普通的骆驼。
骆驼的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只不过这人没有见过,才觉得奇怪罢了。
因为他只看到过马,还认为那是匹“怪马”呢。
所以,东汉的牟融在赫赫有名的《牟子》一书中说:“牟子曰:“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年级⼩学⽣成语故事8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成语故事 ⼋⾯威风 托赖着真天于百灵咸助,⼤将军⼋⾯威风。
释⼜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
故事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
这时朱元璋已经领兵攻下安徽和阳,准备继续南下。
在过年那天,他与⼤将徐达,同乘⼀条⼩船,从长江北岸渡过长江。
船主是⼀对⽼夫妻,船夫知道船上坐着的是⼤名⿍⿍的朱元璋,便⾼声喊着号⼦向他庆贺说:“圣天⼦六龙护驾,⼤将军⼋⾯成风。
”朱元璋明⽩这是祝贺帝王的话,⼼⾥⾮常⾼兴,便和徐达轻轻地踢着脚,互相表达庆贺之意。
后来朱元璋统⼀全国,建⽴了明朝,他成为历闻名的皇帝明⼤祖。
明太祖找到当年的船夫,给了他封赏,⼜将他那只⼩船涂上朱红颜⾊,表⽰有功。
2.⼆年级⼩学⽣成语故事 ⼀丝不苟 ⼀天,乡绅张静斋与举⼈范进相约去拜访⾼要县知县汤奉。
汤知县置酒招待他们。
席间有位⽼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个信回教的⼈拼凑起来的五⼗⽄⽜⾁。
汤知县⼀向贪赃受贿,⽽且他也是信奉回教的⼈,但是上⾯有禁令,⼀时也不知该不该收下这份礼。
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宰杀耕⽜的事正该与你商量。
刚才有⼏个信奉回教的⼈为了开禁,送来五⼗⽄⽜⾁,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
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张静斋摇头道:“这可千万使不得。
你我都是做官的⼈,⼼中应当只有皇上,哪⾥顾得上信奉同⼀教的⼈?想起洪武年问的刘⽼先⽣(指刘伯温);洪武私访到他家,正巧江南张王(指张⼠诚)送来⼀个菜坛⼦。
、当⾯打开⼀看,是⼀坛⾦⼦。
皇上⼤为恼⽕,第⼆天就把刘⽼先⽣贬为青⽥县知县,后来⼜⽤毒药把他毒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讲成语故事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
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
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
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
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
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
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
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
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
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
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
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
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
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
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
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
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
隋文帝采取了高颖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
出发前,他
对高额说:“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佯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
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
灭掉了陈朝。
从前,楚国有个书呆子,家里很穷。
一天;他正在看书,忽然看到书上写着:“如果得到螳螂捕捉知了时用来遮身的那片
叶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隐蔽起来,谁也看不见。
”于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叶子,那该多好呀!”
从这天起,他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寻找螳螂捉知了时藏身的叶子。
终于有一天,
他看到一只螳螂隐身在一片树叶下捕捉知了,他兴奋极了,猛一下扑上去摘下那片叶子,
可是,他太激动了,一不小心那叶子掉在地上,与满地的落叶混在一起。
他呆了一会,拿
来一只簸箕,把地上的落叶全都收拾起来,带回家去。
回到家里他想:“怎样从这么多
叶子中拣出可以隐身的叶子呢?
他决心一片一片试验。
于是,他举起一片树叶,问他的妻子说:“你能看得见我
吗?”“看得见。
”他妻子回答。
“你能看得见吗?”他又举起一片树叶说。
“看得见。
”
妻子耐心地回答。
他一次次地问,妻子一次次得回答。
到后来,他妻子厌烦了,随口答道:“看不见
啦!”
书呆子一听乐坏了。
他拿了树叶,来到街上,用树叶挡住自己,当着店主的面,伸手
取了店里东西就走。
店主惊奇极了,把他抓住,送到官府去。
县官觉得很奇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
下偷东西,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书呆子说了原委,县官不由哈哈大笑,把他放回了家。
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释义一
问三不知,就是从苟瑶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
它的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
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故事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苟
瑶率大军讨伐郑国。
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衰弱,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
郑国君王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去求救。
齐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晋国吞并郑因而更加强大,构成对齐国的威胁,就派大夫陈
成子率军前去救援。
陈成子率军到达淄水河岸的时候,天下大雨,士卒们不愿意冒雨过河。
郑国的向导子思说:“晋国的兵马就在敝国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来告急,敝国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齐军早日到达。
如果再不行进,恐怕要来不及了。
”
陈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
战马见了的舀滔的河
水吓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经过一番努力,齐军安全地渡过了淄水,
准备与晋军交战。
晋军统帅苟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害伯,便对左右的部将说:”我占卜过攻打
郑国,却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
他们的军队排列得非常整齐,我们恐怕打不过他们。
”
部将们也赞成他的看法,主张撤兵。
苟瑶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
陈成子。
使者说:“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
您
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文出来的。
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掠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
所以,敝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间问您是否在为陈国忧愁。
”
陈成子听了使者的活,知道这是苟瑶编造出来的说言,十分生气他说:“欺压别人的
人绝没有好下场:像苟瑶这样的人难道能够长久吗?”齐国的使者走后,有个名叫苟寅的
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
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陈成子听了严肃他说:
“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
’晋军即使
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
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
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
苟寅自知失言,后悔地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为计么总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
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怎能不碰壁呢?”几天后晋军撤兵,陈成子也率军回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