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填报平行志愿
2023高考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2023高考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高考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平行志愿,一般是按照顺序投档的,只要第一个学校录取了就不会往其余的投档。
报考的时候,要先选专业,其次选学校(经验之谈,我去年毕的业)。
先看自己的兴趣,往往在报考时都是比较迷茫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是大体给自己定个方向,除非你特别喜欢某个专业,如果真的很难抉择,就按以后的就业形势来考虑,自己想干什么行业。
专业第一,学校第二,有利于找工作,这个学校再烂,他能够拿得出门去的专业是比较好找工作的。
平行志愿嘛,最想去哪个学校,就放在最前面,依次排列。
高考平行志愿里的专业也是这样,看好这个学校哪个是热门专业,你的分数可以报哪个专业,各个专业的录取线是不一样的,这个学校的热门专业分就高,你最想去而且差不多能去的就排在最前面,后面的只能比这个专业差,要不然填和不填一样,好的一般一志愿就报满了。
最好能参考以前的学哥学姐的意见,确定好哪几个学校以后,可以去学校论坛问一下在校的学哥学姐,让他们给个参考意见,我觉得这样比较好,而且比较稳当保险,保证你的分数报的那个专业不至于让你很亏,相对分数来说保证能报个理想的专业。
平行志愿的含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2008年教育部在安徽省、湖南省、江苏省、辽宁省、上海市与浙江省6个省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
一年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9年教育部又新增了福建省、贵州省、海南省、河北省、吉林省、江西省、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10个省区实行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进一步在全国推广。
2010年广东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3年山东省与黑龙江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4年辽宁省(全面)与陕西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2015年甘肃省和北京市正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如何填报平行志愿在填报平行志愿之前,考生和家长应该提前掌握好各高校及专业的详细信息。
202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202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1、合理组合院校志愿。
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
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志愿;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B志愿;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C志愿。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当然某些省份志愿有几十个上百个,少数几个乱冲也无妨。
同时各志愿间要拉开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报过高(比如多个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2、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
因此,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时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要过少。
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的一两个专业,当考生档案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总分或相关科目成绩偏低、不服从院校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受限等原因,面临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3、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如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
因此,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但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
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我们建议专业“服从调剂”,目前普遍来说毕业后学校比专业更重要些,而且冲一冲的好学校基本上也很难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如果不服从调剂,退档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学校,上不了一批还是可以被二批院校录取的。
高考报考指南:如何填报平行志愿

高考报考指南:如何填报平行志愿高考第一志愿首次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可同时填报两所大学,这让“清华+北大”这样的志愿组合成为可能。
但怎样才能让平行志愿填报的更合理?怎样增加一志愿录取的概率?如果是平行志愿,一志愿A报一个分较高的学校,一志愿B就可以报一个相对较低的学校。
比如一志愿A报考清华,一志愿B就可报考南开,虽然两者还是有些差距,但要比哈工大和北京交通大学整体实力稍强,也就是说一部分高分生不至于落差很大。
像清华去年的录取线为691分,北航录取分为650-660分,分差约有三四十分。
假如去年第一志愿报的清华没够上,第二志愿报的北航也肯定去不了,但今年如果在一志愿B报北航的话就可以了。
科学计算自己在北京的排名面对平行志愿填报,怎么去了解自己的位置呢?一般来说,东城、西城、海淀和朝阳的考生占北京考生的3/4,如果你参加了四个区的一模或二模考试,就可以知道你在这个区的名次,然后把这些名次加起来乘以5/4,就相当于你在北京的排名。
举例:比如经计算在北京排名1000名,再把大学往年录取分从高分往低分排名,清华、北大算一个档次,复旦、同济又是一个档次,然后把清华、北大的录取人数算一下。
如清华500人、北大600人,共1100人,那你第一志愿就可报清华,第二志愿就可报北大。
按今年平行志愿的方法,两所学校从第一名开始录取,录取到1100名时才招满,而你在1000名,虽然两个志愿一个清华一个北大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却能被其中一所学校录取,这是非常科学的。
如果排名1500名,清华、北大一共只招1100人,那么你报这两所学校就可能不行,但你可以继续往下降。
比如说同济大学招800人,前面1100加800一共是1900名,而你是1500名,一志愿A就可以报清华,一志愿B就可报同济,因为排到1500名时同济肯定还没录满。
在以前只有一个志愿的情况下,1000名的成绩,清华、北大任何一所学校都不敢报考。
因为清华一志愿只有500人,而你排1000名,报清华一旦不行,就可能直接被降到二志愿。
平行志愿如何填报(精选5篇)

平行志愿如何填报(精选5篇)平行志愿如何填报篇1关于高考平行志愿填报,其实最了解孩子的是家长,家长应该先从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未来发展规划、家庭人脉资源、国家发展方向、城市选择等方向来选择大学和专业。
然后巧妙利用大数据,完全可以自己就能轻松规划志愿。
平行志愿在填报时首先要确定所选专业,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未来发展方向等确定所选专业。
其次,不要因个人原因造成退档,比如色盲,色弱,实力不合格,身高不达标等。
最后在填报志愿时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将平行志愿由高到低排列,拉开梯度。
平行志愿如何填报篇21.分数优先:该专业不管考生是在平行志愿内把这个专业排为第几专业,纯粹按高考分数高低进行排队录取。
这样,排在前面的考生,有可能是将这个专业选为第二、第三或者更后排位的。
2.志愿优先:各个专业窗口排队时,将选择平行志愿该专业为第一专业的高考考生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当第一专业考生录满还有余额时,再从选择该专业为第二专业的考生中按排位依次录取,依次类推。
3.专业级差:各专业窗口排队时,第一专业和第二专业之间设有分数级差,比如5分,那么选择平行志愿该专业为第二专业的考生,在此窗口排队时,高考分数就减5分后排队。
4.组内调剂:当一个考生提档后在该“院校专业组”内填报的各个专业窗口都没有排到的时候,该“院校专业组”就可以根据该组各专业的特点和该考生高考成绩反映出来的特征进行灵活调剂,这里就不再严格按照分数高低了而是各个“院校专业组”在自己的原则下自行把握。
平行志愿如何填报篇3平行志愿是按照考生分数由高到低进行投档录取的,当考生分数达到第一所报考院校最低投档线即可进行投档,若符合院校招生条件并且达到了院校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就可以被录取。
如果没有达到第一个学校投档线,则看第二所院校是否满足投档条件,依次类推。
在进行平行志愿投档时,各院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第一志愿没有录取不会影响第二志愿录取,院校志愿不设极差。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流程详细步骤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流程详细步骤
2.录取通知书: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高考主管部门会将录取通知书邮寄给考生,通知考生参加录取确认。
3.填报高校志愿:考生根据高考成绩和个人志愿,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省级教育招生网站填报高校志愿。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选择志愿,填报两个批次的录取志愿,即一本和二本。
4.投档:考生填报高校志愿后,高校录取办公室会按照录取计划、考生志愿和成绩进行投档。
根据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录取原则和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录取。
6.录取确认:被录取的考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在省级教育招生网站上确认录取结果,并选择是否参加征集志愿。
7.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指高考录取后,一些高校根据录取情况再次公布一部分空闲名额,供未被录取的考生选择。
考生在征集志愿期间可以登录省级教育招生网站填报征集志愿。
8.征集志愿投档:高校根据征集志愿填报情况和考生的成绩,再次进行投档录取。
10.录取确认:被录取的考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在省级教育招生网站上确认录取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流程可能在不同省市有所区别,具体步骤以当地教育招生部门的规定为准。
平行志愿录取顺序及填报技巧

平行志愿录用挨次及填报技巧一般状况下,高考考进一个好学校,可能比考进一个好专业更为重要。
对于新高考考生来说,则需要更为提前直到专业录用的科目要求,防止报错或者错失自己的抱负院校。
以下是关于高考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平行志愿的录用规章第一、分数优先分数优先也叫分数清,就是依据本省进档全部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排序,首先安排分数最高考生的专业,从分数最高同学的第一个专业开头录用,第一名的同学的第一个专业肯定会被录用。
那么录用到第5名的时候,他的第一个专业假如已经录满了,就看他的其次个专业,直到他的专业被录用后,才录用下一名考生。
以此类推,依次检索,假如是分数最低的进档考生,录用到他时,他报考的一些热门专业已经都录满了,就只能给他调剂到还没有招满的专业了。
其次、专业优先专业优先也叫专业清,即是以第一专业为优先录用原则。
和分数清同样,按分数凹凸排队,但不同的是分数清是纵向排队,而专业清是横向排队。
比如一所学校在你省、机器人工程专业只招收2人,那么,最高分的同学报的第一个专业就是机器人工程专业,肯定会被录用。
其次名同学将机器人工程专业放到了其次志愿,而第三名同学将机器人工程专业填在了第一志愿,那肯定录用第三名同学进入机器人工程专业,其次名同学虽然分数比第三名同学分高,但也不会被录用机器人工程专业,这就是专业清,和当年的挨次志愿报考一样。
第三、专业级差专业级差就是在录用专业时,专业之间有分数级差。
专业级差还分为4种形式,我们以2021年高校录用方式为例来说明。
一般一所高校是填报六个专业1、每个专业之间都有级差,比如大连工业高校、南方医科高校,各专业级差都是1分。
2、前两个或三个专业有级差,后面的专业就没有级差了,这种状况最多,比如北京邮电高校、西南石油高校、山东科技高校等等。
3、前两个专业没有级差,而后面的专业有级差,比如南京中医药高校,这种状况比较少。
4、是全部专业级差,不超5分或3分的方式录用的,比如四川农业高校。
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_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_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成绩仅供参考,赢在志愿填好。
点击蓝字测试你能上什么大学吧!1、既要“冲一冲”也要“稳一稳”院校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
既要考虑“冲一冲”,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也要考虑“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更要考虑“保一保”,填报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千万不要将6个院校志愿全部填同一层次的学校,一定要选好保底学校。
如果填报不当会惨遭落榜。
2、选择最心仪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平行志愿中的6个院校虽然是平行的,但计算机检索、投档是有先后的,6个院校排序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
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到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
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3、争取最大机会填满所有志愿争取最大的录取机会,填满所有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
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
每个考生受到成绩、加试科目等条件限制,只能参加部分批次的投档录取。
但从填报志愿来看,考生可以填报所有批次的志愿。
比如:填报了提前批志愿的考生还可填报其他批次志愿,艺体类考生还可以填报文理类志愿。
往年有考生不填报后续批次志愿,失去了参与其他批次录取的机会,后悔莫及。
还有的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填一个院校志愿,这实际上也减少了参与投档录取的机会。
4、谨慎选择是否服从调剂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建议考生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近些年来,很多学生都是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了。
‘服从专业调剂’的意思就是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愿意被调剂到别的专业。
5、要注意特殊要求不合条件别填报考生特别要注意招生院校和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
如果身体条件、性别、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不符合院校招生专业要求,千万不要填报。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平行志愿成为了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录取方式,并给出一些实用建议,以提高考生在平行志愿录取过程中的竞争力。
一、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简介平行志愿是指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考生可同时填报多个平行志愿院校,这些院校之间没有先后顺序。
在录取过程中,遵循“分数优先、遵循考生志愿”的原则进行。
分数达到所填报院校要求的考生,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由计算机进行随机录取。
二、平行志愿录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分数优先:在录取时,先按照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分数相同的考生,则按照相关科目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顺序进行排序。
2.遵循考生志愿:在排序完成后,计算机开始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进行录取。
首先查看考生填报的第一个志愿,如果达到该校录取分数线,则予以录取;若未达到,则继续查看下一个志愿,直至完成所有志愿的检索。
3.随机录取:在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中,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确定录取结果。
这样可以保证录取过程的公平、公正。
三、如何提高平行志愿录取的成功率1.合理评估自身实力:在填报志愿前,考生需要对自己的成绩有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在所在批次线上的竞争力。
可根据历年高考分数线及个人成绩波动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实力的院校。
2.掌握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合理分配志愿名额,拉开院校间的录取分数线差距。
可以将平行志愿分为三个层次: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冲一冲是指选择略高于自己实力的院校,以期在成绩达到该校分数线时能被录取;稳一稳是选择与自己实力相当的院校,确保录取概率较大;保一保则是选择低于自己实力的院校,作为保底。
3.关注院校录取规则:深入了解拟填报院校的录取规则,如专业级差、单科成绩要求等,以便更好地为自己争取录取机会。
4.重视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成绩同等条件下,考生应关注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争取在相关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提高自己在同批次考生中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如何填报平行志愿1.什么是大平行志愿?目前很多省市高招实行大平行志愿,其基本含义是:考生在一个批次内可报五所学校,即A校、B校、C校、D校、E校,者无所学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关系,不设志愿级差分,每所学校可选报五个专业。
当然,各省市规定的志愿学校数和志愿专业数有所不同,考生和家长要查阅本省市当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简章(或招生工作规定)。
2.平行志愿录取是怎样投档的?平行志愿录取有以下两条投档原则。
“分数优先”。
以本科一批的平行志愿为例。
投档时,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高考分数(高考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考生总分相同时,文科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理科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排序先后依次检索。
所以,平行志愿是学生选择学校,分数高的学生较分数低的学生有优先选择权。
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根据考生高考分数实力来选择学校。
“遵循志愿”。
根据考生填报的A、B、C、D、E五个平行志愿学校,从A校开始依次检索,一旦有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就作为投档对象。
投档给一所排序在前且符合条件的学校。
这就提示我们填报志愿时应该将办学实力强、录取分数高、考生最喜欢的学校放在前面。
3.平行志愿有哪些风险?调档比例问题。
高校可以在招生计划数的120%之内自主确定调档比例,如果录取中学校没有增加招生计划,那么超出100%部分考生就存在被退档的风险。
志愿填报过高。
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志愿填报过高,学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报的几所学校志愿都落空。
不服从专业调剂。
考生档案被投放到所报的某所学校,如所报专业志愿按学校录取规则不能满足,而考生又没有写专业服从调剂,则可能被退档。
其他原因。
由于身体等其他原因不符合学校录取要求,则可能被退档。
4.怎样避免平行志愿的风险?志愿学校设置梯度。
三所平行志愿学校不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来填报。
A校“冲一冲”,报考比考生平常成绩水平稍高的学校;B校“稳一稳”,报考和考生平常成绩水平相当的学校;C校“保一保”,万一考试失误,可以确保就读本批次学校。
这样,无论考生在高考中的发挥如何,都不会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遗憾。
“四个分”的解析。
“调档线”。
一般的家长会看高校往年的调档线,这是很不可靠的,因为调档线低于实际录取线。
“最低分”。
也有的家长看高校往年的最低分,这存在很大风险,因为最低分是该校录取的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
“最高分”。
它意味着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有很大的自主性,录取把握大。
“平均分”。
我们应该将平均分作为选择高校的主要参考,你的高考分在该校的平均分左右,录取的把握就比较大。
戒躁求稳,留有余地。
估分误差较大、高考临场发挥等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多,高考发挥超常和失常两种可能都存在。
高校招生有“大小年”之说,连续两个“大年”或连续两个“小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当年降分和提分两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指望高考超常发挥和招生“小年”的冒险心理是极端不科学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教训十分深刻。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要冷静客观地判断和评价自己的实力,不要考虑面子,不要盲目攀比,不要受朋友或同班同学的影响,要坚定自己的选择。
一般讲,学业优秀、平时考试成绩稳定、心理素质好的考生,填报志愿不用过于保守。
平时成绩起伏较大、情绪易波动的考生,应该适当谨慎一些。
5.平行志愿的专业怎样填报?由于家长不大了解高招录取投档的规则,忽视专业填报的方法和技巧,每年出现上线学生未被录取的情况。
这往往让考生和家长觉得非常“冤枉”。
针对专业填报上容易出现的三种错误,我提出相应的三种方法。
“不拉开档次”。
我们选取的六个专业在录取分上要拉开档次。
这样安排专业就可大大增加保险系数,道理跟平行志愿三个学校“冲、稳、保”的策略是一样的。
高分专业是供高考超常发挥,考出了超出预想成绩的情况下录取的;中间专业是考生心中的实际报考目标;低分专业是“托底”的,如果高考没有发挥好,成绩不理想,总还能被志愿学校录取。
一所学校中不同专业的录取分相差是很大的,不能认为我的考分只要够这个学校,报任何专业都没有问题了。
如果你报的六个专业都是这个学校的高分专业,就意味着存在很大风险。
“不讲究排序”。
六个专业在顺序上不能随意填写,而要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否则,可能由于专业级差分导致未能被理想专业录取。
同一所高校的六个专业之间在录取时一般要设置专业级差分,其含义是:若考生未达到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数,则其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志愿专业排序。
专业级差分一般在1—5分之间,但也有学校不设专业级差分。
“不服从调剂”。
一般情况下,“专业服从调剂”一栏应该打钩。
不然,如果六个专业都没有录取的话,招办是不能擅自做主给你再选专业录取的。
“专业服从调剂”的含义是“服从该校所有系科、专业”。
6.平行志愿落榜后还有机会吗?平行志愿只进行一轮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
所以未被平行志愿录取的考生,剩下的机会是参加征集志愿填报(考生要关注省招办公布的征集志愿信息),或者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普通类考生可以在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4个或多个院校志愿,在专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5个或多个院校志愿。
各院校志愿均为该生的第一志愿。
另外,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征求平行志愿:在每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由市、县(市、区)招办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在“征求平行志愿”中,考生还可填报3个或多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
省招办将按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
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是在录取过程中每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
二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区别传统的顺序志愿:先看志愿,再看分数,每批次设置4个院校志愿和1个服从志愿。
投档时,第一步:省招办根据考生志愿按学校分类排序,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时,同时将所有第一志愿填报浙江大学的考生排序,将所有填报浙江工业大学的考生排序……。
第二步:再从已分类的学生中从高分往低分顺序向该校投档。
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将未录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愿院校分别排序,然后从高分往低分投档……以此类推。
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没有被录取,所填第二、第三或其他志愿院校已录满,那么该考生就只能降低到下一个批次中录取,个别考生甚至因此落榜。
平行志愿:先看分数,后看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后,每批考生可同时选择A、B、C、D4个或A、B、C、D、E5个学校,录取投档时,“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第一步:将所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序,比如最高分是700分,则先投700分的考生,再投699分的考生,再投698分的考生……以此类推。
第二步:每个考生投档时,电脑按志愿中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检索,如考分够A学校,就投档到A学校,如不够,则看B学校,以此类推……这样就相当于考生一次选择了3个或5个第一志愿,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
对未被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的考生,还可以再参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使考生拥有了更多的录取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三、平行志愿投档过程解析现在,我们参照下表具体解析投档过程。
假设共有15名考生(代号1-15)被划到第一批次,第一批次共有三所学校(X、Y、Z)参加录取,志愿表上学生只能填报此三校。
并且X、Y、Z三所学校的招生计划都是3人,按调档比例算出要投入4人,那么根据平行志愿的规则,投档开始后,首先看排在第一名的1考生A志愿报的哪所学校,根据左表,1考生A志愿报的是X学校,这时,1考生的档案就被投送到X学校;然后再投第二名2考生,2考生A志愿报的是Z学校,那么2考生的档案被投到Z学校;同样再看第三名的3考生,第四名的4考生……,依此类推。
但当投送到第11人时,新情况出现了,前10名考生都是投送到A志愿学校,而第十一名的11考生投档时,发现他所报的A志愿学校Z档案已经投满,这时就要看他的B志愿,他的B志愿学校为Y,这时,从表中发现Y学校尚有一个名额,于是就投送到Y学校;然后再看第十二名的12考生,他的A志愿Y学校、B 志愿Z学校的档案都已经投满,这时就要看他的C志愿X学校,招办发现X学校尚有一名名额,于是,就将第十二名的12考生的档案投送到X学校。
至此,第一轮投档结束。
13-15号考生因为成绩低,只有等征集志愿后的第二轮投档。
各学校在获得档案后,对各考生情况全面考察,进而决定录取与否,如果有学校因为对部分学生退档而再现缺额,那么也只有等第二轮征集志愿再一次投档,第一轮投档结束后,招办将没有招满的学校与没有录取的学生都统计出来,然后向未录取的考生公布还有哪几所学校未招满员,可以补填这些学校志愿,未录取的学生就会在公布的学校中再次选择,补填志愿结束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投档。
即将前面的过程再重复一遍。
直止各学校完成招生计划。
四、平行志愿仍有梯度对于高校来说,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后,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
据模拟预测,平行志愿一次录取率可达90%以上。
对考生来说,降低了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化解现行录取体制下填报高考志愿的所有风险。
填报中,风险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院校调档数大于其招生计划数(一般为1:1.05到1:1.1之间)。
比如某校招50名学生,调档数为55名,电脑从高分到低分检索时,你是投该校的第55名学生,按调档数你会被投到该校,如果专业没填好,你就有可能被退档。
退档后,你只能再填征求平行志愿、降分征求平行志愿或在下一批志愿中投档。
平行志愿的“平行”是针对电脑检索投档流程而言(详见5.3.2中的流程分析);对学生填报而言,切忌把“平行”理解成三个志愿都填一样高,否则一旦落入1.05~1.1范围内,有可能其他几个学校都录取不了你。
因此仍要注意梯度,参考往年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进行填报。
2、也不可因为“平行”就把录取分数低的学校填在A志愿,高的填C志愿,那就无法进入更好的院校了。
五、平行志愿下总分相同时该如何投档?我们知道,每省参加高考的学生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近百万人,这就必然会出现大量学生分数相同的情况,这时,根据平行志愿的原则,按照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投档,那么如果分数相同,该先投哪个的呢?根据以往实施平行志愿省份的经验,一般来讲,理科和文科着重点不同,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理科考生的分数排序依次根据数学、理综、语文、英语成绩,文科考生则以语文、文综、数学、英语成绩为依据。
具体来讲,是指:如果是总分相同的两个理科生,先看谁的数学成绩高,数学成绩高的先投,如果数学成绩还一样,再看理综成绩,如果还一样,再看到语文成绩,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