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接口传输距离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光接口指标值(精品)

光接口指标值(精品)

1 附录1.1 附录一:再生段距离计算再生段距离的计算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损耗受限,即再生段距离由光通道衰减决定。

第二种情况是色散受限,即再生段距离由光通道总色散所限定。

采用最坏值法设计时,损耗受限系统的实际可达再生段距离可用下式来估算:L=P-P-P-2A-M T R p CfCαα+s式中:PT-表示寿命终了时发送光功率(dBm)PR-表示寿命终了时接收灵敏度(dBm)(BER≤10E-12)Pp-表示光通道代价(dB) -----在G.652光纤上一般对于STM-1/4,取1dB;对于STM-16,类型S-16.1,L-16.1取1dB,类型L-16.2,V-16.2,U-16.2取2dB。

Ac-表示每个活动连接器损耗(dB)Mc-表示系统富裕度(dB)光纤衰减系数(包括光纤熔接头衰耗)1.31μm af=0.37dB/km1.55μm af=0.22dB/km每个活动连接器损耗:Ac=0.5 dB光纤熔接头平均衰减:as =0.055 dB/Km系统富裕度:Mc=3dB1.155Mbit/s光接口:长距离光接口发送光功率为-4dBm,按劣化1dBm考虑,其寿命终了时发送光功率为-5dBm;接收灵敏度为-36dBm,按劣化3dBm考虑,其寿命终了时的接收灵敏度为-33dBm.1.31μm长距离:[-5-(-33)-1-1-3]/(0.37+0.055)=54.1Km1.55μm长距离:[-5-(-33)-1-1-3]/(0.22+0.055)=83.6Km最大传输距离(衰耗限制):83.6Km2.622Mbit/s光接口622Mbit/s光器件:S-4.1:光接口发送光功率为-13.5dBm,按劣化1dBm考虑,其寿命终了时发送光功率为-14.5dBm;接收灵敏度为-30dBm,按劣化3dBm 考虑,其寿命终了时的接收灵敏度为-27dBm.[-14.5-(-27)-1-1-3]/(0.37+0.055)=17.6kmL-4.1:光接口发送光功率为-2dBm,按劣化1dBm考虑,其寿命终了时发送光功率为-3dBm;接收灵敏度为-30dBm,按劣化3dBm考虑,其寿命终了时的接收灵敏度为-27dBm.[-3-(-27)-1-1-3]/(0.37+0.055)=44.7kmL-4.2:光接口发送光功率为-2dBm,按劣化1dBm考虑,其寿命终了时发送光功率为-3dBm;接收灵敏度为-30dBm,按劣化3dBm考虑,其寿命终了时的接收灵敏度为-27dBm.[-3-(-27)-1-1-3]/(0.22+0.055)=69.1kmV-4.2:光接口发送光功率为-2dBm,按劣化1dBm考虑,其寿命终了时发送光功率为-3dBm;接收灵敏度为-38.5dBm,按劣化3dBm考虑,其寿命终了时的接收灵敏度为-35.5dBm.[-3-(-35.5)-1-1-3]/(0.22+0.055)=100km最大传输距离(衰耗限制):100km622Mbit/s色散限制:根据ITU-T建议G.957 ε=B·D·L·δλ×10-6ε=0.306(单模光发送模块)B为传输速率(Mbit/s)D为光纤色散系数( 1.55μm:D=20 ps/nm.km)L为传输距离δλ为光源的均方根谱宽,一般SLM: -20dB谱宽δλ-20=1nm,δλ=δλ-20/6.07D.L=ε×δλ106B=(0.306×106)/(622.080×1/6.07)=2986 ps/nm1.55μm时:距离:L=2986/20=149.3Km所以,对于622Mb/s系统,一般可不考虑色散受限问题。

物理光学距离计算公式

物理光学距离计算公式

物理光学距离计算公式在物理光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距离,这对于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分析非常重要。

光的传播距离可以通过物理光学距离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

本文将介绍物理光学距离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物理光学的基本原理。

根据光的传播特性,光线在空间中传播的距离可以通过光速和传播时间来计算。

光速在真空中的数值为299,792,458米每秒,这是一个常数。

而传播时间则可以通过光线在空间中传播的路径长度和光速来计算。

假设光线在空间中传播的路径长度为d,传播时间为t,则可以得到光速和传播时间之间的关系为:d = c t。

其中,c为光速,d为传播路径长度,t为传播时间。

根据上述关系,我们可以得到物理光学距离计算公式:d = c t。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光学系统和问题来确定传播时间t,然后利用光速c来计算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距离d。

在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中,物理光学距离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距离,从而确定光学系统的性能和特性。

比如在激光系统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计算激光束在空间中的传播距离,从而确定激光系统的聚焦性能和光束质量。

除了在光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物理光学距离计算公式还可以在光学测量和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光学测距仪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光线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从而确定被测物体的距离。

在光学实验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距离,从而确定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准确性。

总之,物理光学距离计算公式是物理光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距离,对于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以及光学测量和实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和系统来确定传播时间,然后利用光速来计算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距离,从而得到所需的结果。

无线传输距离计算公式

无线传输距离计算公式

⽆线传输距离计算公式转⾃⼀篇⽂档⽆线传输距离计算Pr(dBm) = Pt(dBm) - Ct(dB) + Gt(dB) - FL(dB) + Gr(dB) - Cr(dB)Pr:接受端灵敏度Pt: 发送端功率Cr: 接收端接头和电缆损耗Ct: 发送端接头和电缆损耗Gr: 接受端天线增益Gt: 发送端天线增益FL: ⾃由空间损耗FL(dB)=20 lg R (km) +20 lg f (GHz) + 92.44R是两点之间的距离f是频率=2.4⾃由空间通信距离⽅程⾃由空间通信距离⽅程设发射功率为PT,发射天线增益为GT,⼯作频率为f . 接收功率为PR,接收天线增益为GR,收、发天线间距离为R,那么电波在⽆环境⼲扰时,传播途中的电波损耗 L0 有以下表达式:L0 (dB) = 10 Lg( PT / PR ) = 32.45 + 20 Lg f ( MHz ) + 20 Lg R ( km ) - GT (dB) - GR (dB)[举例] 设:PT = 10 W = 40dBmw ;GR = GT = 7 (dBi) ; f = 1910MHz问:R = 500 m 时, PR = ?解答: (1) L0 (dB) 的计算 L0 (dB) = 32.45 + 20 Lg 1910( MHz ) + 20 Lg 0.5 ( km ) - GR (dB) - GT (dB)= 32.45 + 65.62 - 6 - 7 - 7 = 78.07 (dB))(2) PR 的计算PR = PT / ( 10 7.807 ) = 10 ( W ) / ( 10 7.807 ) = 1 ( μW ) / ( 10 0.807 ) = 1 ( μW ) / 6.412 = 0.156 ( μW ) = 156 (mμW ) # 顺便指出,1.9GHz电波在穿透⼀层砖墙时,⼤约损失 (10~15) dB⽆线传输距离估算传输距离估算⽆线⽹络系统的传输距离或覆盖范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信号源的发射功率、天线的增益、接 收设备的灵敏度、频率、⾃由空间衰减、噪声⼲扰外,还有现场环境的影响,例如建筑物、树⽊和墙壁的遮挡,⼈体、⽓候等对电磁波的衰减,纯粹⾃由空间的传输环境在实际应⽤中是不存在的。

光传输设备长距离配置指南

光传输设备长距离配置指南
2
STM-16光接口配置1 STM-16光接口配置1 光接口配置
序号
参考传送距离 <2km 2-20km 20-45km 45-80km 80-120km 120-140km 140-150km 150-160km
光板配置 I-16 S-16.1 L-16.1 L-16.2 L-16.2 L-16.2 L-16.2(1550.12nm 波长) L-16.2 L-16.2(1550.12nm 波长)
12


5

无 DCM(60km) DCM(60km) DCM(80km)
6
无 OPA OPA
7
8
8
STM-64光接口配置-配置2 STM-64光接口配置-配置2 光接口配置
1、65~80km(L64.2cl 或 L64.2ax+OBA, 参 考传 送距离)
TX
RX
65~80km
TX
OBA 12dBm
3、100~120km (L64.2ae,参考传送距离)
TX
OBA 12dBm
OPA
100~120km
OPA -35dBm
DCM 60km
RX FEC
配置带FEC的L64.2ae的光模块,发送端配置OBA,接收 端配置DCM+OPA,发送端需配置编码为QXX04839的 10dB的衰减器,以及两根LC/FC的单模尾纤用于线路板 衰减器, 光接口到衰减器以及衰减器到OBA的连接(尾纤长度根 据需求配置)。接收端配置两根LC/LC的单模尾纤用于线 路板光接口到DCM以及DCM到OPA的连接(尾纤长度根 据需求配置)。
3、140~150km (参考传送距离)
TX
OBA 17dBm

OLT半径范围计算公式

OLT半径范围计算公式

OLT半径范围计算公式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半径范围计算公式,主要用于光纤网络中OLT设备的安装布置和覆盖范围的计算。

OLT设备是光纤接入网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连接用户端和核心网络,并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和管理等功能。

由于OLT设备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对光纤网络的性能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合理计算OLT半径范围对于光纤网络规划和工程设计非常重要。

1. 光纤传输损耗:光纤传输存在一定的损耗,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损耗也会增大。

根据光纤传输损耗公式(一般为dB/km),可以计算出光纤的传输损耗。

2.光纤的带宽和传输速率:光纤的带宽和传输速率决定了光纤网络的传输能力。

根据光纤的带宽和传输速率,可以计算出一定距离内的有效传输能力。

3.OLT设备的输出功率和接收灵敏度:OLT设备的输出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决定了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

根据OLT设备的输出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可以计算出光信号在一定距离内的传输能力。

在计算OLT半径范围时,可以使用以下计算公式:1.光纤传输损耗公式:传输损耗=光纤长度×光纤传输损耗系数2.传输能力公式:传输能力=光纤带宽×光纤传输速率3.覆盖范围公式:覆盖范围=(输出功率-接收灵敏度)/传输损耗其中,覆盖范围为传输能力所及的最大范围,超过该范围后数据传输质量将受到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计算思路,实际应用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光纤材料、OLT设备规格、光纤连接方式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计算,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此外,还需要注意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光纤连接头、施工缺陷、线路杂散损耗等因素对传输质量的影响。

总之,OLT半径范围的计算公式对于光纤网络的规划和工程设计至关重要,可以帮助确定光纤传输的距离和覆盖范围,从而确保数据传输质量和网络性能的达到预期目标。

PON传输距离测算

PON传输距离测算
7、 在上题的条件下,假设组播复制点设置在OLT,假设高清制式频道数有20路 ,标清制式频道数有50路,请计算OLT所需的上联带宽。
注:1270nm窗口光纤衰减系数 要比1310nm窗口大,可统一 按0.4dB/km取值进行测算

附加损耗:G.652D光纤与模场直径不匹配的G.657B光纤连接时可取0.2dB/连接点
PON传输距离测算-示例
OLT R/S 局端 OLT O L T (免跳接) 活接头数量 2个 2个 2个(光分路器) (免跳接) 2个(光分路器) 主干 光交接箱
100
带宽测算-OLT上联带宽
• BTV业务(IPTV组播业务)组播复制点在
OLT时,OLT上联带宽计算公式
m n i 1 j1
OLT上联带宽= (业务j带宽 业务j用户数 业务j并发比) (i制式BTV频道带宽 i制式BTV频道数)
BTV业务组播复制点在BRAS时,OLT上
17
随堂测验
1、可用于家庭的ONU终端类型有哪几种? 2、当商业用户不需要TDM业务时, SFU也可以用于商业客户,对吗? 3、该图上一共有几个活动接头?
4、请分别查出一级分光1*128的光分路器插损和二级分光(第一级1*8,第二级 1*16)的光分路器插损值。
5、请推导出假定所有业务的并发比统一取50%,为什么GPON按1×128组网,户 均业务带宽可达34M?
– EPON:按1×64组网,户均业务带宽可达27M(开高清) / 18M(开标清) – GPON:按1×128组网,户均业务带宽可达31M (开高清) / 22M (开标清)
• 注:上述带宽均指下行带宽 一般情况下,FTTH应用模式为每户提供20M宽带接入, OLT-ONU之间不存在带宽瓶颈。

ZTE SDH设备传输距离计算

ZTE SDH设备传输距离计算

ZTE SDH各类光板参数等级速率光接口类型激光器类型波长(nm)最大发光功率(dBm)最小发光功率(dBm)接收机灵敏度(dBm)光通道代价(db)接收机过载光功率(dBm)传输距离理论最小值(KM)传输距离理论最大值(KM)STM-1155M MLM1310-8-15-281-8 MLM13100-5-341-10 SLM15500-5-341-10STM-4622M MLM1310-8-15-281-8 SLM13102-3-281-8 SLM15502-3-281-8STM-16SLM13100-5-1810 SLM13103-2-281-8 SLM15503-2-282-8SLM-ILM 1550 5 2 -291 -9STM-6410GEA-ILM 1550 2 -1 -14 2 -1EA-ILM 1550 2 -2 -28 2 -9 EA-ILM 1550 6 3 -28 2 -9EA-ILM1550 0 -5-282 -3一.衰减限制传输距离衰减限制的再生段距离计算应采用ITU —T 建议最坏值法,投标方应根据所供设备的性能,给出各种光卡类型衰减限制的再生段距离计算公式与实例。

(参考公式及参数取值如下)L =cs f cp r s M A A A P P P ++---∑其中:L ——衰减受限再生段长度(km );Ps ——S (MPI -S )点寿命终了时的光发送功率(dBm );Pr ——R (MPI -R )点寿命终了时的光接收灵敏度(dBm );BER≤10-12;Pp ——最大光通道代价(dB ),一般取2dB ;∑cA——S (MPI -S ),R (MPI -R )点间活动连接器损耗之和(dB );Af ——光纤平均衰减系数(dB/km ),对于1310nm 窗口,一般取,对于1550nm 窗口,一般取; As ——光纤固定熔接接头平均损耗(dB/km )工程中取~km ; Mc ——光缆富余度(dB/km )一般为~ dB/km 。

光信号的计算

光信号的计算

1310nm和1550nm均为模块的中心波长,1310nm和1550nm波段多用于中长距离传输,其中1310nm (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大但色散小,一般用于40KM以内的传输);1550nm (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小但色散大,一般用于40KM以上的长距离传输,最远可以无中继直接传输120KM);二者的色散和损耗也不一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1310nm光模块一般按0.35dBm/km计算链路损耗,1550nm光模块一般按0.20dBm/km计算链路损耗,色散值的计算非常复杂,一般只作参考。

1310nm和1550nm是光纤在传输光信号时对光信号损耗较小的两个光波段,在普通单模光纤中,1310nm波段的传输损耗理论值约为0.25dB/km,在工程上已可以做到(0.3-0.35)dB/km,而1550nm波段的传输损耗理论值约为0.15 dB/km,工程上也已做出小于(0.2-0.25)dB/km的光纤网络。

1550nm波段比 1310nm波段的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损耗要小得多。

光纤的色散特性也称光纤的带宽特性,它直接影响光波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带宽平坦度。

色散由多模色散、材料色散和结构色散3部分构成,在单模光纤中,多模色散为零,材料色散在1310nm波段也几近为零,而光纤结构色散在 1310nm波段要比1550nm波段小得多,因此,用1310nm波段传输模拟宽带信号时,在理论上可得到较平坦的带宽特性,实际使用时带宽性能也比1550nm波段略胜一筹。

理论和实践证明,1310nm波段设备简单、直接调制线性较好,适宜于对线性要求较高的模拟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使用。

在实践中,用1310nm设备组成的宽带网在带宽达5-1000MC范围内可以做到基本平坦。

单模光纤使用的光波长为1310nm或1550 nm,多模光纤使用的光波长多为850 nm。

在安全应用中,选择多模还是单模的最常见决定因素是距离。

如果只有儿英里,首选多模,因为LED发射/接收机比单模需要的激光便宜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接口传输距离计算方法再生段距离确定及系统富裕度计算:再生段距离由光接口参数,光传输损耗,光纤色散,接续水平等因素决定。

按照光传输衰耗、色散,光系统分为衰耗受限系统和色散受限系统。

再生段距离计算采用ITU-T建议G.957的最坏值法,即所有参数都按最坏值考虑。

该法较为保守,计算的中继距离短,实际系统的余度较大,但可以实现设备的横向兼容,还可以在系统寿命终了(所有系统和光缆余量均已用尽)前,并处于允许的最恶劣环境条件下,仍保证系统指标要求。

再生段距离计算公式:1)衰耗受限的再生段距离计算:L1=(Pt-Pr-Pp-Mc-∑Ac)/(Af+As)式中:L1—衰减受限再生段长度(km);Pt— S点寿命终了时光发送功率(dBm);Pr— R点寿命终了时光接收灵敏度(dBm);Pp—光通道功率代价(dB);Mc—光缆线路光功率余量(dB);∑Ac—S,R点间其它连接器衰减之和(dB);Af—光纤衰减常数(dB/km);As—光缆固定接头平均衰减(dB/km)。

2)色散受限的再生段距离计算:L2=Dmax/Dm式中:Dmax —S、R间通道允许的最大总色散值(ps/nm);Dm —光纤工作波长范围内的最大色散系数(ps/(nm.km));L2 —色散受限的再生段长度(km)。

根据以上两公式计算结果,取较小值即为再生段中继距离。

155M光接口(1)S1.1,=[-15-(-28)-1-1]/(0.36+0.03+0.04)=25.5km(2)L1.1,=[-5-(-34)-1-1]/(0.36+0.03+0.04)=62.7km(3)L1.2,=[-5-(-34)-1-1]/(0.22+0.03+0.04)=93.1km622M光接口⌝(1)S4.1,=[-15-(-28)-1-1]/(0.36+0.03+0.04)=25.5km(2)L4.1,=[-3-(-28)-1-1]/(0.36+0.03+0.04)=53.4km(3)L4.2,=[-3-(-28)-1-1]/(0.22+0.03+0.04)=79.3km⌝ 2.5G光接口(1)S16.1=[-5-(-18)-1-1]/(0.36+0.03+0.04)=25.5km(2)S16.2=[-5-(-18)-1-1]/(0.22+0.03+0.04)=37.9km(3)L16.2=[-2-(-28)-2-1]/(0.22+0.03+0.04)=79.3km光传输中继距离2009-03-01 00:06一、概述为了规范合理地组建光传输网,光传输中继距离是前提。

光传输中继传输距离与设备的性能、所采用的光纤性能、两端光设备间线路传输的连接器件等有关。

传输距离的长短影响着组建光传输网灵活性、投资规模。

为提高我们组建光传输网设计的科学性,有必要对各光中继传输距离进行核算。

下面将分别总结影响光传输中继距离的各种因素及计算方法。

二、影响光传输距离因素在发送机与接收机之间影响信号传输距离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物理媒介会给信号带来不同的影响。

从上面的示意图看我们可以从光设备、光缆设施和光连接器三个方面考虑影响信号传输距离的因素。

1. 光设备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受限于光设备的光口类型。

SDH中的光接口按传输距离和所用的技术可分为三种,即局内连接、短距离局间连接和长距离局间连接。

为了便于应用,将不同的光口类型用不同的代码(如S-16.1)来表示:第一个字母表示应用场合:I表示局内通信;S表示近距通信;L表示长距通信;V表示甚长距通信;U表示超长距;字母后第一个字母表示STM的等级;字母后第二个字母表示工作窗口和所用光纤类型:空白或1表示工作波长是1310nm所用光纤为G.652,2表示工作波长为1550nm所用光纤为G.652、G.654,5表示波长1550nm所用光纤为G.655。

另:电接口仅限STM-1等级、PDH接口。

1光传输中继距离总结广州杰赛通信设计院局间应用类型局内短程长程光源标称波长(nm)13101310155013101550光纤类型G.652G.652G.652G.652G.652G.653距离(km)<2~15~40~80STM-1I-1S-1.1S-1.2L-1.1L-1.2L-1.3STM-4I-4S-4.1S-4.2L-4.1L-4.2L-4.3STM等级STM-16I-16S-16.1S-16.2L-16.1L-16.2L-16.3注:表内距离用于分类而不是用于规范2. 光纤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光在光纤中传输,主要受到光纤的衰减及色散的影响,另外我们在工程实际设计中还要考虑到两段光纤间接头的损耗、光通道代价、光缆富余度和高速传输存在的偏振模色散(PMD)等。

在光传输系统中,光纤的衰减是不可确定的因素,不同厂家的光纤在不同的环境均有不同的衰减值,不同工艺的光纤接续的衰减也不同;光纤在不同的光波长传输,损耗也不同的。

具体的参数见有关厂家的资料及参照国家通信行业的有关标准。

这里介绍六种典型单模光纤的性能和应用:a. 1310nm8.6~9.5±0.71310nm9.3±0.51550nm10.5±0.7截止波长λcc(nm)应用场合最广泛用于数据通信和模拟图像传输媒介,其缺点是工作波长为1550nm是色散系数高达17ps/(nm·km)阻碍了高速率、远距离通信的发展性能常规单模光纤的性能及应用:零色散波长工作波长最大衰减系数(dB/km)最大色散系数(ps/(nm·km))性能模场直径(μm)1550nm<0.40要求值λcc≤126013101310或15501550nm:0.31λcj≤12501550nm:0.21~0.25模场直径(μm)截止波长λcc(nm)零色散波长工作波长1280~1625应用场合这种光纤的优点是工作波长范围宽,即1280~1625nm,故其主要用于密集波分复用的城域网的传输系统,它可提供120个或更多的可用信道。

λc≤1250要求值λcc≤12601300~13221310nm:0.35最大色散系数(ps/(nm·km))最大衰减系数(dB/km)1310nm<0.401310nm:0λc≤1250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线G.652光纤低水峰(全波)单模光纤的性能及应用:1550nm:17λcj≤12502光传输中继距离总结广州杰赛通信设计院b. 1310nm:8.3最大衰减系数(dB/km)最大色散系数(ps/(nm·km))1550nm≤0.251525~1575nm:3.5λcj≤1270截止波长λcc(nm)零色散波长工作波长15501550λc≤1250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3)的性能及应用:应用场合这种光纤的优点是在1550nm工作波长衰减系数和色散系数均很小。

它最适用于单信道几千千米海底系统和长距离陆地通信干线。

但用于波分复用信号传输系统时存在问题。

性能模场直径(μm)要求值λcc≤1270 c. 1550nm:10.5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G.654)的性能及应用:性能模场直径(μm)截止波长λcc(nm)零色散波长工作波长最大衰减系数(dB/km)最大色散系数(ps/(nm·km))要求值λcc≤1530131015501550nm:≤0.201500nm:201350<λc<1600应用场合这种光纤的优点是在1550nm工作波长衰减系数极小。

其弯曲性能好。

它主要用于远距离无需插入有源器件的中继海底光纤通信系统,其缺点是制造困难,价格昂贵。

d. 1550nm:8~11±0.7应用场合这种光纤的优点是在1550nm工作波长处有一低的色散,保证抑制FWM等非色散线性效应,使得其能用在EDFA和波分复用结合的传输速率在10Gbit/s以上的WDM和DWDM的高速传输系统中。

1625nm:0.30λcj≤1480最大色散系数(ps/(nm·km))要求值λcc≤14801530~15651530~15651550nm:0.250.1≤|D|≤10λc≤1470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5)的性能及应用性能模场直径(μm)截止波长λcc(nm)零色散波长工作波长最大衰减系数(dB/km) e. 1310nm:81550nm:11应用场合这种光纤的优点是在1310~1550nm工作波长范围内低色散。

但其折射率剖面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尤其是该光纤的衰减大,离实用距离很远。

1550nm≤0.301550nm:0最大色散系数(ps/(nm·km))要求值≤12701310和15501310~15501310nm≤0.251310nm:0色散平坦单模光纤的性能及应用:性能模场直径(μm)截止波长λcc(nm)零色散波长工作波长最大衰减系数(dB/km)3光传输中继距离总结广州杰赛通信设计院f. 1550nm:6色散补偿单模光纤的性能及应用:性能模场直径(μm)截止波长λcc(nm)零色散波长工作波长最大衰减系数(dB/km)最大色散系数(ps/(nm·km))要求值≤1260>155015501550nm:≤1.001550nm:应用场合这种光纤的优点是在1550nm工作波长范围内有很大的负色散,其主要用作G.652光纤工作波长由1310nm扩容升级至1550nm的进行色散补偿。

`-80~-1503. 光连接器对信号传输的影响S、R点间其他连接器损耗,如ODF等FC型平均0.8dB/个,PC型平均0.5dB/个,一般取2*0.5三、光传输距离计算方法在光传输系统中,在已选好的光纤类型上开通光传输系统,传输距离将受到损耗和色散两种因素的影响及设备的有关性能影响。

在每个中继段中,需要进行光功率预算,在允许的范围内选用合适的光接口板类型。

1. SDH的光传输距离计算方法在SDH光传输中,目前,ITU-T已经在G.652、G.653、G.654和G.655中分别定义了4种不同设计的单模光纤。

其中G.652光纤就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单模光纤,称为1310nm波长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它可以应用在1310 nm 和1550nm两个波长区;G.653光纤称为1550nm波长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主要应用于1550nm工作波长区;G.654光纤称为截止波长移位单模光纤,主要应用于需要很长再生段距离的海底光纤通信;G.655光纤是非零色散移位单模光纤,适于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应用。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本地网建光传输建议全部使用符合G.652建议的光纤,并根据不同的敷设方式选择不同程式的光缆。

如选用符合G.655建议的光缆,应能满足1310nm窗口传输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