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应急预案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规定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提高职业卫生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和减少职业卫生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等职业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第三条职业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配合、快速反应的原则。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特点和可能发生的职业卫生事故,制定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职责,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人员和器材设备,确保职业卫生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职业卫生事故,制定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二)应急救援措施和程序;(三)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配备;(四)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五)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六)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管理;(七)应急救援资金的保障;(八)其他需要制定的内容。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评估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高从业人员的应急救援意识和能力。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卫生事故应急救援信息收集和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职业卫生事故的情况,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卫生事故的性质、规模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第三章应急救援组织的建设和管理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卫生应急救援组织,明确应急救援组织的负责人和成员,确保应急救援组织的高效运行。
第十二条应急救援组织的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应急救援能力,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日常管理。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职业卫生应急预案一、前言中国是工业大国,工人人数众多。
随着社会进步,职业卫生应急情况时有发生,给劳动者身心健康带来威胁,地方政府应该建立起职业卫生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响应级别职业卫生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对应不同的应急情况和应急措施。
2. 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组织机构包括指挥部和各工作小组,分别负责指挥和协调、人员安全保障、医疗救治、情报信息、应急物资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3. 应急预案的实施在发生职业卫生应急情况时,应急响应级别、组织机构、应急设施和人员配置等需要研究制定。
4. 应急评估与监测应急预案需要考虑职业卫生应急情况的评估与监测,包括职工健康监测、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估、医疗救援和应急物资等。
5. 应急救援和机构应急救援和机构是应急预案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应急救援队、应急医疗救援队、卫生急救中心等应急救援机构组成。
三、应急流程1. 自动报警系统响应,警方、消防队抵达现场及时处置,控制事故扩大范围。
2. 通知企业应急小组,请求企业提供物资支援、配合救援。
3. 医疗救援队及时救助伤员,将重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4. 制定现场应急处理方案,有序救护病人。
5. 对企业和员工的职业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采取措施进行职业卫生防控工作。
四、应急预案的建设在建立职业卫生应急预案时,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1. 预防措施:通过科学的卫生保障设施建设、卫生保障体系建设、职业卫生知识培训、预防措施技术培训等方面,预防职业健康风险的发生。
2. 风险评估:通过采集样品或调查野外职业场所,进行环境监测和健康状态评估,了解职业健康危害的出现和扩散,以及生产过程控制。
3. 应急预案:建立完整的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级别、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实施、应急评估与监测和应急救援和机构等。
4. 拓展决策支撑: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决策支持能力,建立信息技术支持的人才库,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

使用情况
用于应急物资采购、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 方面。
物资储备清单展示
防护用品
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急救药品
止血药、止痛药、消毒药等。
检测设备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噪声检测仪等。
其他物资
应急照明灯、发电机、帐篷等。
技术支持力量介绍
专家团队
由职业卫生专家、医学专家等组成的应急咨询团队。
改进措施制定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完善应急预案、 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响应速度等。
持续优化更新
根据法律法规、企业实际情况和应急实践,持续优化更新应急预案 和响应流程。
CHAPTER 06
资源保障措施及效果评价
资金投入情况说明
投入金额
根据企业规模、应急预案等级等因素确定。
资金来源
提高企业应对能力
通过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企业内部职责分工、资源配置和沟通协调机制,提高企业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效率和 能力。
CHAPTER 02
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
应急指挥部设置及职责
指挥长
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和决策,确保应急响应及时有效 。
副指挥长
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现场指挥和调度。
成员单位
包括安全、生产、环保、消防等相关部门,负责提供 技术支持和保障。
内部协调
建立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各方资源 ,确保应急响应工作有序进行。
外部联动
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实现 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协同应对。
宣传与教育
加强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优化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发布令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发布令一、引言为了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应对突发职业卫生事件,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相关部门的要求,本单位特制定本预案。
二、背景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其他工作相关疾病,保护职工健康的系统工程。
突发职业卫生事件可能导致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因此需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
三、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1.快速响应: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实施各项应急措施;2.救援保障:确保受影响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风险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职业卫生事件对工作环境和职工健康的损害;4.信息共享: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四、组织机构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由以下机构负责:1.预案指挥部:负责领导、协调应急工作,并决策重大事项;2.应急处置组: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应急救援、病情评估、隔离措施等;3.信息与通信组:负责及时收集、传递应急信息,提供通信保障;4.物资保障组:负责调配和管理各类应急物资和设备。
五、应急措施本单位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应急措施:1.预警机制:建立职业卫生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通过监测数据、预警系统等手段提前发现和识别潜在危险;2.应急演练: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熟悉应急预案的实施流程;3.人员疏散:制定疏散计划,明确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并进行定期演练;4.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医疗救援、疫情防控等服务;5.隔离措施:在突发职业卫生事件中,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保护其他职工免受污染;6.应急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包括个人防护用品、急救药品等,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7.应急通信:建立应急通信系统,包括内部通信渠道、外部合作伙伴联系方式等,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六、预案评估与修订为了确保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本单位将定期进行预案评估,对各项应急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范本

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范本一、事件背景描述某公司生产线上发生了一起职业卫生突发事件,一名员工因意外接触到有毒化学品而受伤。
事件发生后,公司需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为该公司提供一个应急处理的范本。
二、事件应急处理范本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发生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后,公司应立即启动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
预案中应包括如何面对各种类型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案,包括事故现场的保护、员工救护和医疗资源的调配等。
2.事故现场初步评估事故现场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事故的性质、规模和后果。
同时,应评估是否存在进一步的危害和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事故现场的安全保护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现场,包括切断电源、关闭进出口等,并确保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4.员工救护和紧急处理受伤员工应立即接受紧急救护,并尽快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同时,应充分利用公司内部的急救人员和资源,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
5.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在紧急处理完成后,公司应立即组织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上级公司应立即向相关部门和上级报告事件的发生,并定期向其提供事件的最新进展和处理情况。
7.危害和风险的控制在事故发生后的后续处理中,公司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危害和风险的进一步扩散。
这包括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处理和恢复,对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和相关教育等。
8.事后总结和改进一旦紧急处理完成,公司应立即进行事后总结,评估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找出改进的方向。
通过事后总结,可以不断提高公司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三、总结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对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公司在发生此类事件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这包括事故现场的保护、员工救护和医疗资源的调配等。
同时,公司应通过事后总结和改进,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危害的扩散。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职业卫生事故的发生,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业中毒、粉尘、噪声、高温、低温等职业卫生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指挥部(1)总指挥:企业总经理(2)副总指挥:企业副总经理、安全总监(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医护人员等职责: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2.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事故处理、人员疏散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
(3)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调配等工作。
四、应急救援程序1. 事故发生(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到达事故现场后,立即对现场进行评估,确定救援方案。
(2)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3)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4)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转运。
3.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对事故现场伤员进行救治。
(2)对重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转运至医院。
4. 通讯联络(1)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
(2)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进展情况。
5.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调配。
(2)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充足,满足救援需要。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救援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警、现场救援、医疗救护、通讯联络、后勤保障等。
3.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

制定职业卫生应急预案有利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 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有利 于推动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02
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分类与特点
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分类
急性职业中毒
由于短时间内接触大量有毒有 害物质,导致劳动者出现急性 中毒症状,如呼吸困难、意识
培训计划与内容
培训目的
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的认识和应对 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培训对象
全体员工,特别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 工。
培训内容
包括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应急处 置流程、自救互救技能等。
培训方式
采用集中培训、在线学习、现场演练等多种 方式进行培训。
08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评估与修订 机制
2. 发生重大职业卫生事 件;
修订时机与程序
5. 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
4. 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 化;
3. 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发 生变化;
01
03 02
修订时机与程序
修订程序
1. 收集信息: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技术标准等资料,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 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实际情况。
2. 风险评估: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职业卫生 风险评估,确定需要修订的内容。
治。
协助医生诊断
向医生提供受伤人员的职业史、接 触史等信息,协助医生诊断病情。
跟进治疗
与医院保持密切联系,跟进伤员的 治疗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
调查与报告程序
开展事故调查
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 查明事故原因、过程和损 失情况。
报告事故
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给相 关部门和领导,为决策提 供依据。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5篇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5篇应急概念是答应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
怎样写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应急救援预案范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喜欢!应急救援预案范文篇11、火灾危险性及特点发电厂重油、透平油起火,火势猛烈,热辐射强。
发电机运转时电缆起火,火焰呈蓝色弧光,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
厂房内起火,对设备威胁较大,如长时间处在高温下,设备容易发生爆裂,厂房容易失去支撑能力,甚至倒塌。
燃料和电缆起火,能产生大量的浓烟,如处置不当,容易造成中毒、触电等伤亡事故。
2、火灾的处置预案(1)发电设备、变(配)电装置发生火灾,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
(2)输油管和油压表管漏油燃烧,应在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下,迅速关闭有关阀门,用干粉或泡沫灭火。
(3)处置燃烧系统或煤粉火灾时,采用雾状水流灭火,防止冲击煤粉,使其飘浮空间,发生爆炸。
(4)电厂主厂房大面积燃烧,要对承重结构进行射水冷却,防止厂房塌落伤人。
(5)电缆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采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也可用沙等物覆盖。
如电缆沟起火,可先关闭电缆沟的防火门,采取窒息灭火。
也可在切断电源后,向电缆沟内灌水灭火。
应急救援预案范文篇2第一条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见附表)。
第二条报告制度有本应急预案第三条规定情形的,学校应当一经发现后1小时内向中心校办公室及分管领导报告。
并按照有关要求依照责任权限同时向学校驻地政府司法治安、医疗急救、保险等部门报告。
第三条可能引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1)课间学生追逐、打闹;2)学生自行到校活动或者放学后滞留学校活动;3)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4)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5)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6)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7)实验操作不当;8)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公司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拟稿人: (文件负责人)职务:
审核人:(副总/厂长)职务:
批准人:法人/总经理职务:
批准日期:年月日公布日期:年月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用人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组织应急处理、病人救治、财产保护的程序、方法和措施,有利于及时控制事态,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措施、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方法、财产保护对策、事故报告途径和方式、预警设施、应急防护用品及使用指南、医疗救护等内容。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公司(本辖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业性中毒、高温中暑、冻伤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3.工作原则
职业卫生件发生后,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和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确定危害程度,做出评价报告,并提出采取控制措施的意见。
二、应急组织机构
1.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XXX(董事长)
副组长:XXX(总经理)
XXX(职务)
XXX(职务)
组员:XXX(职务)
XXX(职务)
XXX(职务)
职责:
(1)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指挥、协调整体应急反应行动。
(3)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联络。
(4)监督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2.应急救援行动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XXX
职责:
(1)一旦发生事故,小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听从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抢救人员,避免事故扩大化,减少事故损失。
3.应急通讯联络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职责:确保领导小组与各应急小组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
4.应急医疗救护组
组长:电话:
组员:
职责:负责营救、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清点事故在场人员数,核实人员受伤情况。
5.治安维护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XXX
职责:维护事故发生后的厂区治安,有计划、有步骤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
6.救援运输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职责:负责事故中伤员的运输,负责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运输。
三、应急救援程序
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现场自救互救—封闭现场—对外联络—联合救护—事故分析责任落实
1.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按照规定程序报告主要负责人、高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高明区卫生局等有关人员和部门。
2.现场急救互救: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应掌握心肺复苏及外伤急救包扎技术,备有现场急救包。
一旦发生事故,便于现场急救互救,并及时对外联系,争取应急救援。
3.建立应急救援联络通讯系统:各岗位人员要熟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联络电话,以便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联系,取得救援。
4.封闭现场:发生事故时除参与救援人员外,疏导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封闭现场,以免造成混乱,不利于急救和事故处理及分析。
四、信号规定
总值班电话:
消防火警电话:119
医务急救电话:120
五、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1.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值班室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
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作业,封存造成中毒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对中毒立即移到安全处,进行应急处理,报告医院抢救。
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现场人员,组织泄险,现场急救人员必须佩戴必需的防护用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2.值班室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3.领导小组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通讯组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4.领导小组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组立即开展救援。
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5.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并成立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六、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方法
七、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一)综合防尘措施
1.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尘降尘措施。
2.加强通风管理,确保供风充足。
3.佩戴好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噪音防护措施
1.保持设备的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2.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
3、对于突发性噪声,提前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其他能够人为控制的突发性噪声应尽量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噪声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4.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噪声的设备。
5.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6.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
(三)高温防护措施
1.在高温季节来临时,应准备好职工的防暑降温用品和物资。
2.加强工作现场温度监测。
3.加强职业危害学习培训。
(四)有毒有害气体防护措施
1.加强气体监测。
2.加强通风管理。
3.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随身携带自救器。
4.加强职工培训,掌握自救互救知识。
八、有关规定和要求
1.为了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反应迅速、处置得当,公司内所有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
各车间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每年组织一次专业分工的演练。
保证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充足供应。
2.应急救援小组,在落实好日常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的同时,要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本预案加以不断提高、改进和完善。
XXX公司(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