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教案
实验七:呼吸系统

肺泡(pulmonary alveoli)【绘图】
肺泡光镜图 HE×400 1.Ⅰ型肺泡细胞;2.Ⅱ型肺泡细;3.尘细胞
(1)肺泡上皮 (alveolar epithelium)
: 1)Ⅰ型肺泡细胞
(typeⅠalveolar cell) 光镜下,细胞含核部较厚,其余部
菲薄,占肺泡面积95%,是气体交换的 部位。 电镜下,较多吞饮小泡(转运表 面活性物质和微小尘粒),细胞之间有 紧密连接和桥粒。无增殖能力,损伤后 由Ⅱ型肺泡细胞增殖分化补充。
刷细胞 (brush cell): 较少,呈柱状,游离面整齐的 微绒毛,基底面与感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
基细胞 (basal cell): 位于上皮深部,锥体形, 为干细胞, 可分化为上皮中其他各类细胞。
小颗粒细胞(small granule cell) 较少,锥形,位于 上皮深部,胞质内有许多分泌颗粒,含5-羟色 胺等, 调节呼吸道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
一
气管
气管
气管和主支气管管壁结构相似,均可分三层:黏 膜、黏膜下层和外膜。
1. 黏膜 由上皮与固有层构成。前者为假复层纤 毛柱状上皮, 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基细 胞和小颗粒细胞组成。
2. 黏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许多混合性 腺,即气管腺。
3. 外膜 16~ 20个C字形透明软骨环,其缺口 处为气管膜性部,内有弹性纤维组成的韧带,平滑 肌和气管腺。
气管腔内扫描电镜图 1.纤毛细胞;2.刷状细胞;3.杯状细胞
气管光镜图
气管壁光镜图 G. 气管腺;C. 透明软骨环
气管膜性部
气管上皮
纤毛细胞 (ciliated cell):最多,呈柱状, 纤毛向咽部 快速摆动,清除异物,净化吸入的空气。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名称:Histology and Embry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放射医学、医事法学、信息管理、口腔医学、生物工程、护理学)执笔人:审核人:一、课程教学目标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微细结构,并理解与其功能的关系;熟悉人体胚胎发生过程,理解临床所出现的常见畸形。
本课程通过设置一部分自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对科学热点问题的课堂讨论和完成综述,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今后学习临床及各相关专业奠定牢固的基础。
组织学绪论(2学时)Introduction to histology【目的要求】熟悉: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
了解:组织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医学中的地位,了解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授课内容】1. 人体组织学(histology)研究内容、组织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2. 石蜡切片术、HE染色及PAS反应原理;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基本原理,电子密度的含义;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一般原理。
(苏木精hematoxylin ;伊红eosin)细胞(2学时)Cell【目的要求】掌握:各种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熟悉: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
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
【授课内容】1.2.3.网()、(微丝4.1.状上皮;假2.;中间连接;基膜3.结缔组织(2学时)Connective tissue【目的要求】掌握: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纤维和基质的结构和功能。
熟悉: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了解: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和脂肪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授课内容】1. 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固有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proper)。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呼吸系统(人卫版)

---------------------------------------------------------------最新资料推荐------------------------------------------------------《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呼吸系统(人卫版)组织胚胎学教案章节:第十三章呼吸系统目的要求:掌握肺的结构和功能;熟悉气管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鼻黏膜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一、呼吸道的一般结构(20 分钟)二、鼻粘膜的结构特点(10 分钟)三、气管与支气管的结构特点(10 分钟)四、肺(50 分钟)重点:肺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肺呼吸部和肺泡的结构。
时间20ˊ 10ˊ 教学内容第十三章呼吸系统一、呼吸道的一般结构(一)粘膜 1.上皮大部分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上皮细胞主要有五种类型。
除纤毛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基细胞外,还有刷细胞和小颗粒细胞。
2.固有层位于上皮深面,两者间有基膜相隔。
固有层由细密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较多的弹性纤维,有1 / 5的部位含淋巴组织,前者能增加管壁的弹性,后者则能增强局部免疫功能。
(二)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与固有层没有明显界线,除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还有混合腺,腺体分泌物经导管排入管腔。
(三)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软骨或骨,构成管壁支架,保持气道畅通。
二、鼻粘膜的结构特点(一)前庭部前庭部粘膜上皮为非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结缔组织较致密,内有毛囊,皮脂腺和汗腺。
(二)呼吸部呼吸部粘膜占鼻粘膜的大部分,表面以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较多,固有层中有混合腺及丰富的静脉丛。
(三)嗅部嗅部粘膜面积小,生活状态时呈浅黄色。
嗅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称嗅上皮,无杯状细胞,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和基细胞组成。
备注时间10ˊ 鼻黏膜嗅部教学内容三、气管与支气管的结构特点气管与支气管由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三层构成。
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
第16章 呼吸系统-教案

终末细支气管(terminal bronchiole)
纤毛细胞:
结合图片讲解分泌细
分泌细胞(Clara cell):柱状,游离面半圆形,少量微绒毛,顶部 胞的光镜和超微结构特点
含分泌颗粒,胞质内含多种氧化酶系。
及其功能。
功能:分泌蛋白水解酶、,分解粘液;对呼入的气体进行生物转化
与解毒;增殖分化。
(三)肺呼吸部
结合图片讲解气管壁的 各层的组织结构特点,重 点讲解气管的上皮。
(三)嗅 部:嗅部(olfactory region) 位于上鼻甲和相对的鼻中隔的上份
及鼻腔的顶部,活体的嗅黏膜呈棕黄色,与淡红色的呼吸部黏膜分界明
显。嗅黏膜表面的嗅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由支持细胞、基细胞和嗅
细胞组成。嗅黏膜固有层内有许多浆液性嗅腺。
二棕榈酰卵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改善气道黏膜表面的特性,
维持肺泡结构相对稳定。
②修复肺泡上皮,增生并转化为 I 型肺泡细胞。 ⑵ 肺泡隔:即相邻肺泡间的结缔组织。
1.富含的毛细血管网(紧贴肺泡外的连续型毛细血管) 2.丰富的弹性纤维,以利于肺的呼气(弹性回缩)
结合图片讲解肺泡 隔的结构特点,联系临床 的肺气肿
II 型肺泡细胞
光镜:圆形或立方形,核大而圆, 胞质染色浅,嵌于 I 型细胞
之间,凸向肺泡腔,胞质着色浅, 呈泡沫状。
电镜:有短小 Mv 和丰富的 Mi,RER,Gi 及 Ly。
有特征性的嗜锇性板层小体--大小不一、电子密度高、含同
心圆或平行排列板层结构的分泌颗粒,内含表面活性物质。
功能:①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
现代组织学 成令忠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6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1 / 17《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教案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 英 文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授课对象 2019 级 临床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7 教学周 周一 第 5-6大节 上课教室 科技楼 301授课章节 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1. 掌握肺的组织结构:肺内导气部各段管壁结构变化规律、呼吸部的组成及各段的结构特点。
2. 掌握肺泡上皮的组织结构与功能、肺泡隔的组织成分和功能、气-血屏障的组成与功能。
3. 熟悉气管的结构、肺血液循环的特点 教学要求:具有细胞生物学相关基础知识,呼吸系统解剖学知识 教学重点1. 气管的结构;2. 肺呼吸部的组成及各段的结构,3. I 、II 型肺泡上皮细胞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4. 气-血屏障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难点 1. 呼吸部管壁结构变化规律; 2. 肺泡管和肺泡囊的结构。
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用板书加多媒体辅助教学,重点内容详细介绍,反复强调,难点深入浅出。
适当运用演示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 PPT 课件展示较多图片,利用模型直观讲授;适当联系相关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非重点内容以自学为主。
教材参考资料与网站 1.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唐军民,张雷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1)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八版邹仲之,李继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 现代组织学第二版成令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Anthony L. Mescher. Junqueira’s Basic Histology: Text and Atlas. 13th Edition, McGraw-Hill Medical, 2019 4) Barbara Young, Geraldine O’Dowd, Phillip Woodford . Wheater’s Functinal Histology: A Text and Colour Atlas. 6th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19 3.参考网站:专业词汇 trachea(气管), bronchiole(细支气管)respiratory bronchiole(呼吸性细支气管), alveolar duct (肺泡管), alveolar sac(肺泡囊), pulmonary alveoli(肺泡), type I alveolar cell(I 型肺泡上皮细胞), type II alveolar cell(II型肺泡上皮细胞), blood-air barrier(气血屏障), pulmonary macrophage(肺巨噬细胞) alveolar septum (肺泡隔), alveolar pore(肺泡孔)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引言部分:5分钟复习上节课-消化腺的重点内容,介绍本节课内容概要、重点和难点基本部分:---------------------------------------------------------------最新资料推荐------------------------------------------------------85分钟课程导入部分:呼吸系统概述10' 1. 呼吸系统的组成 2. 导气部和呼吸部课程展开部分:一、气管trachea and bronchus 20' 1.粘膜层: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结缔组织)提出问题: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这种行为对气管粘膜的损害表现在哪里?2.粘膜下层:结缔组织+ 气管腺 3.外膜:结缔组织+软骨提出问题进入课堂讨论:(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气管和食管两个器官的位置毗邻,但结构和功能却截然不同,利用我们学习过的组织学知识和解剖学知识,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点有哪些?二、肺lung 55'(一)、导气部:( 10')构成:肺内支气管和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特点:三多三少三无一环(二)、呼吸部:( 45')构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1 呼吸性细支气3 / 17管 2 肺泡管 3 肺泡囊 4 肺泡:(此处是本节课重点强调部分,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掌握肺泡的组织结构和肺泡上皮的组织结构,这是两个不同答案的问题)①肺泡上皮:两种肺泡上皮的形态特点和功能临床相关问题:肺透明膜病课堂小测(教师列表格,学生填空,时间控制在 5 分钟):两种肺泡上皮的组织结构对比②肺泡隔:重点介绍肺泡隔中两种重要内容物---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临床相关问题:老年性肺气肿,渗透性肺水肿③气血屏障:利用模式图强调气血屏障的组织学构成和功能④肺巨噬细胞临床相关问题:肺纤维化,心衰细胞科研相关问题:矽肺的基础研究(结合本院和本学科的科研进展)(三)、肺的间质:血管、淋巴管、神经( 5')结束部分:10 分钟 1.小结 2.布置思考题、预习下一章教案尾页作业思考题 1. 复习本章重点内容。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呼吸系统

導氣部-葉支氣管 和小支氣管
•假複層纖柱 •杯C •腺體 •軟骨片
•平滑肌
導氣部-細支氣管 和終末細支氣管
•單層纖柱 •杯C (-) •腺體 (-) •軟骨片 (-)
•平滑肌
導氣部管壁的結構變化規律
小支氣管 細支氣管 終末細支氣管
上皮 假複層 單層纖柱 單層柱狀**
杯狀C + +
+/-
-
混合腺 + +
第16章 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 Respiratory system
鼻咽喉 氣管支氣管 肺
鼻呼吸部粘膜
纖毛 假複層纖毛柱狀
固有層
鼻嗅部粘膜
一、鼻 腔
前庭部:複層扁平 呼吸部:假複層纖毛
柱狀上皮(杯C) 嗅部(嗅上皮):
假複層柱狀上皮 1. 嗅C:雙極神經元 2. 支持C 3. 基C
嗅毛 嗅泡 樹突 胞體
軸突
二、氣 管
粘膜層 粘膜下層
外膜
氣管 (HE) 混合腺
EM: 氣管上皮
3.杯狀C
1.纖毛C 2.刷C
5.基C
4. 小顆粒C
氣管壁的層次
1. 粘膜層=上皮+固有層 假複層纖毛柱狀… 纖毛C,杯狀C,刷C,基底C,小顆粒C
2. 粘膜下層=CT+混合腺
3. 外膜=16-20 ‘C’ 字形透明軟骨環。
3. 肺泡: I 型肺泡C II 型肺泡C 肺泡隔.
肺巨噬細胞 II型肺泡細胞
彈性纖維
I 型肺泡細胞
II 型肺泡細胞
嗜鋨性板層小體
氣血屏障 blood-air barrier
肺泡 Alveoli
I 型肺泡C 扁平,襯於肺泡大部分表面.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因表达分析
通过对呼吸系统中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了解基因在呼吸系 统中的表达情况和调控机制。
蛋白质组学分析
通过对呼吸系统中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了解蛋白质在呼吸 系统中的表达情况和调控机制。
长以及肺泡的发育等。
肺的发育关键时期
肺的发育关键时期包括妊娠中期、 妊娠晚期和新生儿期。在这段时
间内,肺的结构和功能逐渐成熟, 为出生后的呼吸做好准备。
影响肺发育的因素
影响肺发育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和母体因素等。这些因 素可能会引起肺发育异常,导致 出生后出现呼吸系统疾病。
肺的组成结构
气管和支气管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与疾病的发生
01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异常可能导致 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动脉高压等。
02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呼吸系统 胚胎发育的影响也可能增加后天 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如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05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 方法
解剖学方法
尸体解剖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道组织学 • 肺组织学 •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 •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 •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应用前景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鼻腔
呼吸系统的主要入口,具有滤 过、加湿、加温等功能。
喉
04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
呼吸系统胚胎发育的过程
呼吸系统的胚胎发育始于胎儿 期的第4周,此时肺部开始发育, 形成原始支气管和肺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呼吸系统组织结构

Components
•Nose鼻 •Pharynx咽 •Larynx喉 •Trachea气管 •Bronchus支气管 •Lung肺
呼吸系统 The Respiratory System
I. Nasal cavity鼻腔
1.Vestibular Region前庭部 鼻腔入口 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鼻毛、皮脂腺
• 单核细胞演化而来; • 吞噬尘粒——尘细胞 • 心力衰竭细胞
(3) Alveolar pore 肺泡孔
相邻肺泡之间相通的小孔。10~15μm 肺泡孔的数目随年龄而增加。
←肺泡孔 1.肺泡隔 2. 肺泡
(4) Blood-air barrier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 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连续型内皮。有利气体交换。
小
–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叶
囊、肺泡
支气管树
Pulmonary lobule :锥形,尖 朝向肺门,底向肺表面,小叶 间有结缔组织间隔。是肺的结 构单位。
1. Pulmonary Conducting Portion
• 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 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 管径变小,管壁变薄; – 上皮变矮; – 杯状细胞、混合性腺、软骨片减少至消失; – 平滑肌增加,并形成完整的平滑肌层。
Parenchyma
• Pulmonary Conducting Portion
– 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 支气管树
– Pulmonary lobule肺小叶:由每一
个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
肺泡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1 / 17《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教案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 英 文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授课对象 2019 级 临床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7 教学周 周一 第 5-6大节 上课教室 科技楼 301授课章节 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1. 掌握肺的组织结构:肺内导气部各段管壁结构变化规律、呼吸部的组成及各段的结构特点。
2. 掌握肺泡上皮的组织结构与功能、肺泡隔的组织成分和功能、气-血屏障的组成与功能。
3. 熟悉气管的结构、肺血液循环的特点 教学要求:具有细胞生物学相关基础知识,呼吸系统解剖学知识 教学重点1. 气管的结构;2. 肺呼吸部的组成及各段的结构,3. I 、II 型肺泡上皮细胞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4. 气-血屏障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难点 1. 呼吸部管壁结构变化规律; 2. 肺泡管和肺泡囊的结构。
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用板书加多媒体辅助教学,重点内容详细介绍,反复强调,难点深入浅出。
适当运用演示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 PPT 课件展示较多图片,利用模型直观讲授;适当联系相关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非重点内容以自学为主。
教材参考资料与网站 1.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唐军民,张雷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1)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八版邹仲之,李继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 现代组织学第二版成令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Anthony L. Mescher. Junqueira’s Basic Histology: Text and Atlas. 13th Edition, McGraw-Hill Medical, 2019 4) Barbara Young, Geraldine O’Dowd, Phillip Woodford . Wheater’s Functinal Histology: A Text and Colour Atlas. 6th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19 3.参考网站:专业词汇 trachea(气管), bronchiole(细支气管)respiratory bronchiole(呼吸性细支气管), alveolar duct (肺泡管), alveolar sac(肺泡囊), pulmonary alveoli(肺泡), type I alveolar cell(I 型肺泡上皮细胞), type II alveolar cell(II型肺泡上皮细胞), blood-air barrier(气血屏障), pulmonary macrophage(肺巨噬细胞) alveolar septum (肺泡隔), alveolar pore(肺泡孔)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引言部分:5分钟复习上节课-消化腺的重点内容,介绍本节课内容概要、重点和难点基本部分:---------------------------------------------------------------最新资料推荐------------------------------------------------------85分钟课程导入部分:呼吸系统概述10' 1. 呼吸系统的组成 2. 导气部和呼吸部课程展开部分:一、气管trachea and bronchus 20' 1.粘膜层: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结缔组织)提出问题: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这种行为对气管粘膜的损害表现在哪里?2.粘膜下层:结缔组织+ 气管腺 3.外膜:结缔组织+软骨提出问题进入课堂讨论:(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气管和食管两个器官的位置毗邻,但结构和功能却截然不同,利用我们学习过的组织学知识和解剖学知识,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点有哪些?二、肺lung 55'(一)、导气部:( 10')构成:肺内支气管和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特点:三多三少三无一环(二)、呼吸部:( 45')构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1 呼吸性细支气3 / 17管 2 肺泡管 3 肺泡囊 4 肺泡:(此处是本节课重点强调部分,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掌握肺泡的组织结构和肺泡上皮的组织结构,这是两个不同答案的问题)①肺泡上皮:两种肺泡上皮的形态特点和功能临床相关问题:肺透明膜病课堂小测(教师列表格,学生填空,时间控制在 5 分钟):两种肺泡上皮的组织结构对比②肺泡隔:重点介绍肺泡隔中两种重要内容物---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临床相关问题:老年性肺气肿,渗透性肺水肿③气血屏障:利用模式图强调气血屏障的组织学构成和功能④肺巨噬细胞临床相关问题:肺纤维化,心衰细胞科研相关问题:矽肺的基础研究(结合本院和本学科的科研进展)(三)、肺的间质:血管、淋巴管、神经( 5')结束部分:10 分钟 1.小结 2.布置思考题、预习下一章教案尾页作业思考题 1. 复习本章重点内容。
2. 作业:简述气管壁的一般结构。
---------------------------------------------------------------最新资料推荐------------------------------------------------------ 简述 I、II 型肺泡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
何谓气-血屏障, 试述其构成及功能。
3. 课后思考题:请思考,空气中的氧气从进入人体气管,到最后进入血液循环的红细胞,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了哪些器官,其中在肺内经过了哪些微细结构? 4. 预习:泌尿系统课后小结本讲课程主要讲述呼吸管道的组织学结构,以及各段管壁的移行变化规律。
本章重点是气管和肺呼吸部的组织结构,尤其是肺泡的结构以及与气体交换的关系。
板书设计第十五章呼吸系统一、气管 1.粘膜层: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结缔组织) 2.粘膜下层:结缔组织+气管腺 3.外膜:结缔组织+软骨一、气管 1.粘膜层: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结缔组织) 2.粘膜下层:结缔组织+气管腺 3.外膜:结缔组织+软骨二、肺(一)导气部(二)呼吸部 1、呼吸性细支气管 2、肺泡管 3、肺泡囊 4、肺泡5 / 17(1)肺泡上皮(2)肺泡隔(3)气血屏障(4)肺巨噬细胞(5)肺泡孔(二)呼吸部 1、呼吸性细支气管 2、肺泡管3、肺泡囊 4、肺泡(1)肺泡上皮(2)肺泡隔(3)气血屏障(4)肺巨噬细胞(5)肺泡孔(三)肺的血管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 1.在讲授过程中,增加组织细胞之间,器官之间的对比,合理利用表格,图片的对比,使复杂的内容更加便于记忆和掌握。
2. 在讲课过程中穿插讲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例,如利用吸烟有害健康的日常生活常识和临床常见病例,如肺气肿,矽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的介绍,使学生对呼吸系统各器官的组织结构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学生在医学学习的第一年了解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密切相关的。
讲稿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注解【本讲课程的引入】 1.复习消化腺的相关内容 2.在人体分布着许多的管道系统。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重要的管道系统:两端封闭的循环系统和两端开口的消化管道。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另外一个管道系统--呼吸道,这是一个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管道系统,大家都知道,大树的树叶,可以通过光---------------------------------------------------------------最新资料推荐------------------------------------------------------ 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我们人类,则可以自身的一个重要系统从自然界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是什么?管壁的组织结构是什么?功能是什么?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大家可以找到答案。
板书:第十五章呼吸系统。
【本讲课程的内容】首先请大家看图,这是在解剖课中大家已经学过的呼吸系统组成图。
大家已经知道,整个呼吸系统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
导气部(conductive portion):鼻腔终末细支气管,气体传导;呼吸部(respiratory portion):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气体交换。
导气部和呼吸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大家看这张图,这就是肺泡,呼吸部的管壁上都有肺泡,而导气部呢?都没有肺泡。
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肺泡就像大树上的叶子,是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
在呼吸管道逐渐变细中,管壁的变化是什么呢?让我们从呼吸管道的最开始看起,先来学习气管。
板书:7 / 17一、气管一、气管 (trachea):管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
(一)、粘膜:包括上皮和固有层。
1、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含有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和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
基膜明显。
1)纤毛细胞:数量最多,呈柱状,核位于细胞中部,细胞游离面有密集的纤毛,纤毛的运动可推送痰液。
净化呼吸道。
2)杯状细胞:较多,顶部胞质中含有大量粘原颗粒。
粘原颗粒排出粘蛋白,参与构成粘液性屏障。
3)刷细胞:柱状,游离面有排列整齐的微绒毛,形如刷状。
核呈圆锥形,位于基部,胞质内细胞器比较丰富。
功能:纤毛细胞过渡型;感受器细胞。
4)基细胞:呈锥形,较小,位于上皮深部。
---------------------------------------------------------------最新资料推荐------------------------------------------------------ 细胞器较少。
功能:干细胞。
对比呼吸道和循环管道、消化道管壁的区别,加深记忆。
利用解剖学上的呼吸系统的模式图,引出导气部和呼吸部的概念,引导学生对比二者的不同----是否存在肺泡。
利用形象的比喻---树叶,使大家对肺泡的功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上皮中的细胞构成简要介绍其结构特点和功能。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重点讲述纤毛细胞表面的纤毛。
联系临床:为什么上呼吸道感染易发于秋冬季,为什么呼吸5)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数量少,呈锥形,单个或成团分布于上皮深部,夹在纤毛细胞之间,可分布于整个呼吸道的粘膜上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