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合集下载

探放水设计方案

探放水设计方案

探放水设计方案一、概况 1、工作面概况 12020工作面里段位于我矿井田+87m水平西翼一侧,该工作面东侧为12020工作面采空区,南部(上部)为本矿上水平工作面采空区,西部、北部(下部)为原始煤层。

开采煤层为五3煤,12020工作面(里段)走向长760米,倾向长150米,煤层倾角25-30度,煤层厚度0.6—0.9m,平均厚0.69m,工作面地质储量11.7万吨。

12020上下付巷沿煤层走向掘进。

2、地质情况 12020工作面上付巷掘进515米,下付巷掘进650米时揭露新F7断层,走向155°,倾向65°,倾角48°,延伸长度约350m,落差0-30m;该工作面上部最高海拔标高为+660米,最低海拔标高为+590米,相对高差70米,地面处在伏牛山的顶部,地表荒芜,无居民及建筑物存在。

3、水文地质情况 ①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新近系潜水 本区为低山丘陵地形,地面坡度较大,冲沟发育,大气降水迳流排泄条件好,因而无常年性地表水体。

区内新近系地层呈零星发育,以坡积、洪积及冲积于沟谷、坡脚处,厚度较小,岩性复杂,含富水性差。

加之上部上石盒子组隔水层较厚,故此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新近系潜水对五3煤开采无影响。

仅在井筒揭穿层段有少量淋漓水现象。

②五3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承压水 五3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系指煤层之上60m范围内所含砂岩裂隙含水层,岩性为中粒砂岩,一般发育2~5层,累计厚度约0~30m,一般20m左右,岩性完整致密,裂隙不发育,且部分被方解石脉所充填。

生产开采过程中该含水层裂隙承压水将首先充入矿坑,是矿坑涌水的主要充水水源之一。

由于该含水层单层厚度较薄,裂隙不甚发育,且补给条件差,裂隙水储存量有限,导、富水性弱,生产中易于疏排。

③五3煤层底板砂岩裂隙承压水 主要由1~2层中粒岩屑砂岩组成,厚2.39~11.09m,平均5.70m,泥质胶结,局部含泥砾及石英细砾。

砂岩致密坚硬,裂隙不发育,含富水性弱。

探放水设计规范

探放水设计规范

矿井探放水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探放水的原则,探放水工程设计内容,探水钻孔布置及其施工的技术要求,探放水的安全技术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开采的矿井。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探放水原则“每一个矿井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水原则”(见《煤矿安全规程》第285条)。

“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见《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

4、探放水工程设计内容:探放水工程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4.1 探放水的采掘工作面及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水害类型、水量及水压预计。

4.2 探放水巷道的开拓方向、施工次序、规格和支护方式。

4.3 探放水钻孔组数、个数、方向、角度、深度、孔径、施工技术要求和采用的超前距、帮距及探水线确定。

4.4 探放钻孔孔口安全装置及耐压要求等。

4.5 探放水施工与掘进工作的安全规定。

4.6 受水威胁地区信号联系和避灾路线。

4.7 通风措施和瓦斯检查制度。

4.8 防排水设施,如水闸门、水闸墙、水仓、水泵、管路、水沟等排水系统及能力的安排。

4.9 水情及避灾联系汇报制度和灾害处理措施。

4.10 钻窝设计、探放水孔布置的平面图、剖面图等。

5、探水线确定5.1一般应沿老空积水线或老空边界平行外推60~150m,定为老空的探水线。

5.2用式(1)求得α值确定的界线,定为探放含水层水、断层水的探水线。

5.3井巷通过导水或可能导水断层前,必须超前探水。

探水线(探水起点)至断层交面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m,水压大于2 MPa时应按每增加0.1MPa增加0.5~1m。

5.4一般应以可能出水的老钻孔开孔点为圆心,按式(1)求出d值作半径画圆;或在老钻孔偏斜方位的范围打探水孔时,应以老钻孔水平偏斜距与α值之和为半径画圆,上述两个圆的圆周线即探水线。

煤矿巷道掘进探放水设计

煤矿巷道掘进探放水设计

***煤矿B502工作面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编制人:李审核:崔编制日期:二0一0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探放水依据 (4)第一节依据 (4)第二节指导思想 (4)第二章井田概况 (5)第一节井田范围 (5)第二节地形地貌 (5)第三节地表水系 (5)第四节自然灾害 (5)第五节水源 (5)第六节现矿井开采情况 (6)第七节水文地质 (6)第八节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 (7)第九节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7)第十节火烧区 (7)第十一节充水因素分析 (8)第三章水害防治 (10)第一节地表与井下水源分析 (10)第二节井下水害防治 (10)第三节探水的条件 (11)第四节遇到需要探水的情况 (12)第五节探放水的范围及对象 (12)第四章探放水的目的 (12)第五章探放水前的工作要求 (12)第一节安全防范措施 (12)第二节探水钻孔的技术参数 (13)第三节探水设备及排水设施 (14)第六章探放水巷道位置及方向 (15)第一节探放水巷道位置及方向 (15)2 第2页第二节探放水施工的安全规定 (15)第七章探放水应注意的事项和安全技术措施 (16)第一节探水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安全技术措施 (16)第二节放水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安全技术措施 (16)第八章探放水的位置联系及避灾路线 (17)第一节本矿电话薄 (17)第二节工作面探放水时避灾路线 (18)第九章水情汇报和灾害处理措施 (18)第一节水情汇报制度及探放水管理机构 (18)第二节灾害处理措施 (19)附图:1、探放水孔布置图2、井上下对照图3、避灾路线图4、巷道布置图5、排水系统图6、水文地质剖面图7、学习考核签字表3第3页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一节依据1、“煤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条例”2、根据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2002年6月编制的《***县***煤矿生产地质报告》。

本矿区火烧区实际情况说明。

3、根据该矿的井田地理位置,并针对当年的井下煤层、岩层开采情况和矿区、矿井实际涌水现状等,做相应的防治水计划和安全治理措施。

31211探煤巷掘进工作面探放321老空水设计及安全措施

31211探煤巷掘进工作面探放321老空水设计及安全措施

31211探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一、为了更好的贯彻《煤矿安全规程》,做好水害防治工作,确保31211探巷掘进工作面掘进安全,依据《煤矿防治水细则》和《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作此设计。

二、工作面概况31211探巷工作面北为1050石门,南为未开采区,东为31503工作面,西为未开采区域;地面位置位于茶沟以南山地地带。

31211探巷位于1050煤仓口以南100m处,开口位置为321探煤巷T7测点向南40m处,方位129º,沿煤层底板导向层掘520m。

巷道用途:该巷道作三采区煤2-1层工作面的回风顺槽,满足通风、辅助运输、及设备检修。

三、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一)矿区充水因素1、充水水源地表水、岩层裂隙水、老空积水。

(二)水文地质类型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砂岩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补给来源少,钻孔单位涌水量小于0.1L/s·m,据调查本矿矿井涌水量正常为40m3/h,最大矿井涌水量为80m3/h,属于矿井涌水量小的矿井,采掘工作面不受水害影响,防治水工作简单,但目前矿井大面积采空,且存有大量积水,因此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

(三)涌水量预计涌水量为:正常涌水量为3m3/h,最大涌水量5m3/h。

三、水害分析及探放水目标(一)水害分析31211探巷位于矿井南部,工作面上方为矿井未开采区,31211探巷作为超前掘进巷,故在掘进过程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资料显示在31211探煤巷南部存在探煤空巷,预计储水量为500m³。

为防止老空水患威胁安全生产,必须进行探放。

(二)探水目的:探明工作面以南空巷水源,并进行疏干排放,预防水害事故。

四、探放水钻孔设计(一)31211探煤巷探放水钻孔施工前,首先在施工巷道右侧挖掘临时水仓,规格为4m×2m×2m。

安设排水主泵一台(BQS15KW),备用水泵一台(BQS15KW),敷设排水管路两条(DN100),并保证设备检修到位,能正常运转。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1.探放水前的勘查工作:在进行探放水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勘查工作,了解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源情况等,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和水文预报预警系统。

2.掘进工作面的防水设计:根据勘查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水设计方案,包括合理的暗管布置、防水墙施工等。

同时,要注重掘进工作面的排水设计,设立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水流的迅速排出。

3.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措施:在掘进过程中,要对掘进工作面及周边地质条件进行实时监测。

包括地质构造变化、水位变动等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4.防水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在掘进工作面的防水施工中,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并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使用。

保证防水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质量,防止漏水的发生。

5.演练和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演练和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掘进工作面的防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暗管、防水墙等设施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和正常运行。

7.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员工对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起来,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需要从勘查、设计、施工、监测、检查维护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合理的防水设计和施工,以及科学的监测和应急预案,确保掘进工作面的探放水安全。

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也是保障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的重要环节。

探放水要求

探放水要求

矿井探放水设计要求一、在出现《煤矿防治水规定》第92条规定的9种情况下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

(贵州要求“有掘必探”,但并不一定要编制探放水设计,可采用长纤子进行“探”,只有在具有突水威胁的采掘头面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如庙新煤矿过水坝河、茅口大巷过张性断层带等)二、探放水设计内容:1、探放水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如老空积水范围、积水量、估算的水头高度、涌水量等)。

2、探放水巷道的开拓方向、施工次序、支护形式。

3、探放水钻孔个数、方位、倾角、深度、施工技术要求、超前距、帮距。

4、探放水施工施工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5、受水威胁区信号联系与避灾路线。

6、水情及避灾联系制度与灾害处理措施。

7、探放水钻孔设计图(平面图、剖面图、断面图、避灾线路图)。

探放水设计前沿部分:一、煤(岩)层赋存特征1、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俗称“三郎煤”,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6煤层70m左右,下距26煤层18m左右。

煤层厚度1.59-2.00m,一般1.8m左右。

煤层较稳定,区内有见煤点6个,邻区有见煤点4个,全部可采,为全区可采煤层,是矿区的主采煤层。

煤层结构简单至较复杂,含1-3层高岭石泥岩夹矸,单层厚0.02-0.30m。

煤层呈块状,条带状结构,属半亮型煤,上部0.15-0.20m为暗淡型,中部1.20-1.60m为光亮煤,下部0.15-0.40m暗淡~半亮型煤。

其顶板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含较完整的植物化石。

2、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本矿开采煤层为19煤,2008年经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1.9m ⊃;/t.d,沼气相对涌出量为36.73m⊃;/t,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2.50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81 m3/min;煤炭科学总院重庆研究院对19号煤层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

鉴定结论为:“凤山煤矿19号煤层在+1650m标高以上区域,评价为不具有突出危险性;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该矿19煤层(报告中为M4#煤层)煤样鉴定报告的结论,该矿19煤层无爆炸性;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该矿19煤层(报告中为M4#煤层)煤样鉴定报告的结论,该矿19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三类,即为不易自燃煤层。

探放水设计

探放水设计

探放水设计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贵州诚搏煤业有限公司习水县XXX煤矿XXXX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二〇一五年X月X日XXXX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发生,保障本矿职工生命安全,结合本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编制XXXX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编制依据:1、《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12月1日起执行2、《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3、《X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安全专篇》(变更)20XX年X月4、《X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20XX年X月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掘进工程概况一、巷道布置二、巷道设计第二节周边关系第二章水文地质特征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一、地质构造二、煤层三、水文地质特征1、地表水2、含水层特征3、井田内主要隔水层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一、充水水源及其影响程度1、大气降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2、地表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3、周边矿井对本井田煤层开采的影响4、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5、含水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二、矿井充水通道三、地面瞬变电磁勘探第三章探放水钻孔设计第一节探放水钻孔设计依据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规定和物探报告揭露的异常区,进行探放水钻孔设计;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煤矿防治水方针,坚持“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探放水原则。

第二节钻孔施工的目的为了探测工作面范围内赋存的采空区积水、断层水、陷落柱水、含水层水,最终目的将水放出,确保工作面回采期间安全生产。

第三节探放水钻孔设计一、“三线”确定:为了保证采掘工作和人身安全,防止误穿积水区,在距积水区一定距离划定一条线作为探水点的起点,此线即为探水线。

通常将积水及附近区域划分为三条线,即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

2015年伊丰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2015年伊丰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内蒙古伊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王蕾宾总工:吕绍忠矿长:付延利日期:2015年1月1日一、矿井概况内蒙古伊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于纳林陶亥镇管辖。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方式,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

根据采矿证圈定的范围,井田东西平均长3.41km,南北倾斜宽1.52km,面积5.1915km2;主采4-2煤层,平均厚度3.2m,资源储量2658万吨,可采储量17.04万吨,服务年限为14.6年。

矿井紧邻昊达煤矿、温家梁三号井、丁家渠煤矿以及后温家梁煤矿、丁家梁煤矿。

北部为乌兰煤炭集团公司后温家梁煤矿,该矿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现在露天开采4-2煤;西北部为乌兰煤炭集团公司温家梁三号井,该矿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现在开采4-2煤,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掘进使用综掘机;西部及西南部为昊达煤矿,该矿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露采3-2煤层和井采4-2煤层,井工开采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掘进使用综掘机;南部为丁家渠煤矿,该矿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露采3-2煤层和井采4-2煤层,井工开采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掘进使用综掘机;东部为丁家梁煤矿,现开采4-2煤层。

据现有资料,井田内无开采4-2煤层的老窑及采空区。

二、采掘工作面技术特征本年度掘进工作面主要是4209进风顺槽、4210皮带顺槽、4210回风顺槽。

1、各顺槽采用综掘机沿4-2煤层底板掘进,矩形断面,巷宽5m,巷高3.2m,采用锚网支护,特殊地段架棚或锚索补强支护。

三、矿井水害特征分析1、地表水水害由于矿井地质条件简单,无落差较大的断层,因此,在厚基岩区(岩石厚度≥30m),掘进工作面基本不受该水害的影响,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也只是增加了采空区的涌水量,不会对矿井构成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吐鲁番* *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 * 煤矿1W5—201掘进工作面探水设计编制:* * * 煤矿生产科日期: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五日第一部分地质说明一、工作面位置1W5—201工作面位于矿井(井筒)西翼,地表为沙砾地、无居民及建筑物。

工作面东端分别与+550m水平轨道巷和+511m水平运输巷相连接,以西至东7勘探线,以南与原小煤窑采空区(+580m以上水平)之间留有45米(水平距离)的隔水煤柱。

该工作面上部的5—3号煤层已开采。

二、地质概况矿区位于 * * * 向斜南翼,呈单斜构造,煤系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自上而下可开采煤层为5—3号和5—2号煤层。

5-3号煤层厚度3.85m~8.82m,平均厚度5.39m,煤层构造简单—较复杂,属稳定煤层。

1E5—201工作面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均布置在5—2号煤层中,5-2号煤层厚度6.81m~7.79m,平均厚度7.26 m,倾角23°—25°,走向75°—80°,倾向345°—350°,煤层构造简单—较较简单,属稳定煤层,与上部5-3号煤层间距5m。

井田内有f16、f17、f18、f19、f23、f24断层,对煤层有影响的断层有f16、f17、f19三条小平移断层,它只影响浅部煤层但影响不大。

三、顶、底板岩性5-3号煤层直接顶为细砂岩,厚度1.12m,属半坚硬——坚硬岩石;老顶以粉砂岩、细砂岩互层为主,含菱铁矿层,层理发育,厚度约26.86m属坚硬岩石。

5-3号煤层直接底为粉砂岩夹细砂岩互层,层厚5.01m,;老底为粉砂岩,节理发育,厚度1.22m,属半坚硬——坚硬岩石。

5-2号煤层直接顶、老顶为5-3号煤层直接底、老底;5-2号煤层直接底为细砂岩、中砂岩互层,厚度2.23m,属坚硬岩石;老底为粉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互层,粗、中砂岩以石英为主,泥质胶结,厚度10.51m,属半坚硬—坚硬岩石。

四、水文地质矿区地表无水系,煤系含水性微弱,补给条件差,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型。

地质报告中指出井田内+ 580m水平以上5—2号煤层已被原县二号井及其他小煤窑开采,采空区位置及采空区内积水不详,又加上该工作面上部的5—3号煤层已开采。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探放水工作。

必须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五、瓦斯情况地质报告中指出矿区处于瓦斯风化带,瓦斯含量在0~0.13ml/g之间。

2008年5月矿井做了瓦斯及二氧化碳等级鉴定,矿井瓦斯最大绝对涌出量为0.65m3/min,二氧化碳最大绝对涌出量为0.58m3/min,矿井瓦斯最大相对涌出量为0.85m3/t,二氧化碳最大相对涌出量为0.80m3/t。

属低瓦斯矿井。

六、煤尘爆炸性试验测定,火焰长度大于400㎜,岩粉含量60~85%,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七、煤的自燃倾向性根据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井田内煤层属易自燃煤,自燃发火危险程度为Ⅱ级,原生产矿井煤炭在地面自燃发火期为30~35d;在井下,一般自燃发火期为2~3个月。

第二部分工作面概况1W5—201工作面布置在5—2号煤层中,东西走向长1200米,南北宽120米。

1W5—201工作面回风顺槽:长度为1166米,沿5—2号煤层底板布置,开口在主斜井行人巷处(5—3号煤层中),方向219°,坡度-12°掘进24米后变方向为248°,沿5—2号煤层底板进528米后变方向为239°30′,最后再掘进614米到东7勘探线。

巷道净宽为3.7米,巷道净高2.8米,三心拱断面,直墙部分高1.5米,拱高1.3米,掘进面积9.34m2,小圆弧半径为1.05米,大圆弧半径为2.44米。

采用锚杆 + 金属网支护,巷道半圆拱上共打设7根锚杆,巷道两帮各打设1根锚杆。

金属锚杆规格:φ16mm×2000mm ,间排距700mm×700mm ,排列方式为矩形。

水沟留设在巷道的左帮,梯形断面,断面积0.05米2。

1W5—201工作面运输顺槽:长度为1220米,为机轨合一的巷道,沿5—2号煤层底板布置,巷道净宽为4.1米,巷道净高2.8米,三心拱断面,直墙部分高1.5米,拱高1.3米,掘进面积10.37m2,小圆弧半径为1.02米,大圆弧半径为2.95米。

采用锚杆 + 金属网支护,巷道半圆拱上共打设7根锚杆,巷道两帮各打设2根锚杆。

金属锚杆规格:φ16mm×2000mm ,间排距700mm×700mm ,排列方式为矩形。

在巷道上帮铺设600mm轨距轨道,以便于工作面运送设备和材料。

水沟留设在巷道的左帮,梯形断面,断面积0.05米2。

附:平面位置示意图巷道断面图- 5 -运输顺槽断面图1︰50 单位:mm回风顺槽断面图1︰50 单位:mm第三部分探水工作一、1W5—201工作面回风顺槽探水起点及探水眼布置1、1W5—201工作面回风顺槽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探水工作。

2、探水眼布置及孔数:该巷道共布设3个探水眼,呈半扇形布置。

巷道中间距左帮1.5米处在正前方打设1个,钻孔坡度2°,深50米,为1#探水钻孔;在1#探水钻孔的右边1米处与掘进工作面呈17°夹角打设1个,钻孔坡度10°,深52米,为2#探水钻孔;在2#探水钻孔的右边1米处(距巷道右帮0.2米)与掘进工作面呈29°夹角打设1个,钻孔坡度10°,深57米,为3#探水钻孔.3个探水钻孔均布置在距巷道底1.2米处。

二、1W5—201工作面运输顺槽探水起点及探水眼布置1、1W5—201工作面运输顺槽按-15°坡度向下掘进61米后沿5—2煤层底板掘进533米后变方向为239°30′,再掘进628米到东7勘探线处。

2、探水眼布置及孔数:该巷道共布设3个探水眼,呈半扇形布置。

巷道中间(中心线)正前方打设1个,钻孔坡度9°,深50.6米,为1#探水钻孔;在1#探水钻孔的左边1米处(距巷道左帮1.05米)与掘进工作面呈3°夹角打设1个,钻孔坡度7°,深50.4米,为2#探水钻孔;在1#探水钻孔的右边1米处(距巷道右帮1.05米)与掘进工作面呈6°夹角打设1个,钻孔坡度12°,深51.3米,为3#探水钻孔。

3个探水钻孔均布置在距巷道底1.2米处。

三、探水眼深度及超前距离探水眼直径为50mm,探水深度为50米,超前距离为10米。

巷道每次只允许掘进40米,停掘地点与探水眼终孔位置必须保持10米。

A A——A 剖面图A回风顺槽探水钻孔平面布置示意图运输顺槽探水钻孔平面布置示意图Ⅰ——Ⅰ剖面图ⅠⅠ二、探水眼的打设(1)探水设备:用TXU—150型探水钻机探水。

(2)安装孔口管:孔口管用φ89mm无缝钢管制作,长2米左右,一头连接控制闸阀(安设压力表)。

钻机安装固定后,先按设计方向及坡度钻一大孔,孔深比管长大2米左右,将孔口管插入大孔内,固定不动,在孔口外用水玻璃和水泥将管口固定死,并在孔口管的上方另留设一个小管。

然后用挤浆泵从孔口管内向管的四周压入水泥浆,当稠水泥浆从小管跑出时,即将小管关死。

这时挤浆泵继续开动,达到一定压力后停止挤浆,关闭孔口管水门,等水泥浆凝固后,孔口管即安装完毕。

(3)孔口管做成后即可扫孔。

扫孔超过孔口管深度后,需要对孔口管做一次耐压试验,检查孔口管的强度。

如发现漏水,或达不到强度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挤浆处理。

(4)打钻孔前,要先调整钻杆的倾斜角度,按设计方位打设。

探水钻杆插入孔口管后,打开供水管闸阀,开动钻机,拨动给进手把使钻杆慢慢进入实岩中,一节钻杆钻完后即可安装下一节钻杆。

钻进过程中注意观察回水情况,不得强行推进钻杆。

钻头与钻杆及钻杆与钻杆之间必须连接牢固以防打钻及回钻过程中钻杆脱落丢失。

孔口管安装示意图第四部分通风、排水及供电一、通风1、探水地点采用压入式通风,各用DSFA—5型(5.5k w×2)对旋式局部通风机供风。

2、风机安放位置:(1)1W5—201回风顺槽风机安放位置:主斜井行人巷口。

(2)1W5—201运输顺槽风机安放位置:+511m水平车场内各地点的风机均要安装在距回风口不小于10米的进风巷内。

3、风筒采用矿用阻燃型胶质风筒。

风筒口距探水地点的距离不得超过5米。

风筒悬挂高度和质量符合掘进工作面设计要求,挂破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接头不得反接,应严密不透风,异径风筒要设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得花接。

4、安装甲烷断电仪,甲烷传感器的安设位置及报警、断电和复电浓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68条的规定。

5、通风线路:(1)1W5—201回风顺槽通风线路新鲜风:风机→行人巷风筒→1W5—201工作面回风顺槽风筒→工作面乏风:工作面→1W5—201工作面回风顺槽→+550 m水平轨道巷→回风巷1→斜风井→地面(2)1W5—201运输顺槽通风线路新鲜风:风机→+511m水平车场风筒→+511m水平运输巷→1W5—201工作面运输顺槽风筒→工作面乏风:工作面→1W5—201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巷2→斜风井→地面二、排放水1、根据已探明的煤层的赋存状况,掘进回风顺槽时,沿煤层走向采用伪倾斜(正坡度)布置巷道,排水沟设在巷道的左帮,使探水工作面的水能顺水沟自行流下。

2、在巷道低洼处安设排水设备(如潜水泵等设备),及时将水排至斜风井水沟内,使水流入井底水仓内。

3、如探水钻孔打到采空区积水并进行放水时,根据排水设备的排水能力和水仓的容量利用孔口管上的控制闸阀控制放水流量。

同时,要放专人监视放水全过程,测定水量、水压,做好记录,核对放水量,直至老空区积水放完为止。

附:通风、排水系统示意图三、供电1W5—201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顺槽用电均由KBSGZY—500/10型移动工作面所有电气设备防爆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并有可靠的接地。

风机应单独供电并做到各种闭锁装置(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电缆的敷设及连接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附:供电系统示意图第五部分 避灾线路一、1W5—201工作面回风顺槽避灾线路1、当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及煤尘爆炸时,避灾撤人路线为: 工作地点→1W5—201工作面回风顺槽→行人巷→主斜井→地面2、当工作面发生水灾时,避灾撤人路线为:550m 水平轨道巷二、1W5—201工作面运输顺槽避灾线路1、当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及煤尘爆炸时,避灾撤人路线为:工作地点→1W5—201工作面运输顺槽→+511m 水平运输巷→+511m 水平车场→副斜井→地面2、当工作面发生水灾时,避灾撤人路线为:工作地点→1W5—201工作面运输顺槽→+550m 水平运输巷三、无论发生水灾或瓦斯突出时,施工人员都必须在班组长的带领下,有组织、有纪律、有秩序地按撤退路线撤退到安全地点,并及时准确地向矿井调度室或值班人员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