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虱、蜱螨——【人体寄生虫学】

合集下载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虱蚤蜱螨

医学寄生虫学课件:虱蚤蜱螨
use
虱是一种体外永久性寄生虫。寄生于人体的虱 有两种,人虱和耻阴虱。人虱又分为人体虱和 人头虱两个亚种。
人虱 耻阴虱
生活史与生态习性
卵——5———9天——若虫———蜕皮—3次——成虫
1、寄生部位 人头虱:头发 人体虱:贴身衣服的缝、褶 耻阴虱:阴毛、肛毛 2、与传病有关的习性
吸血特性; 对温度,湿度均敏感;爬行速度快。
螯肢、须肢及颚 基组成
• 成虫 4 对足无触
角、无翅
疥螨 itch mite
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引起疥疮。又叫“疥癣”或“干 疮”。
生活史
疥螨寄生于表皮角质层。一般是雄虫和雌性后若虫 夜晚在皮肤表面交配,然后雌性后若虫钻入皮肤蜕 皮为雌虫。并在皮下挖掘隧道并产卵。
过程:卵→幼虫→若虫(2期)→成虫
Cross sectional view of the burrows created in the epithelium by Sarcoptes scabei.
致病
疥疮好发于人体皮肤嫩薄处.
诊断
根据接触史及临床表现可诊断。 用消毒针挑破隧道尽头,取出疥螨; 用医用矿物油滴于患处,然后取患处刮出 物镜检,找到虫体或虫卵可确诊; 用解剖镜直接观察皮损处,看到隧道内疥 螨轮廓可确诊。
三、传播疾病
流行性斑疹伤寒 病原为普氏立克次氏体 回归热 病原为俄拜氏疏螺旋体
四、防治
加强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做到 “四勤” 灭虱措施:烫、冻、毒(20%百部酒精 浸液或0.01%二氯苯醚菊酯)
蛛形纲 蜱螨亚纲
• 虫体头胸腹愈 合为一躯体, 前方腹面为口 器复合体(颚体/ 假头)由口下片、
三、致病
•对其致病性一直有争论。近年的研究表明本虫为条件

人体寄生虫表格总结(大理医学院)修改解读

人体寄生虫表格总结(大理医学院)修改解读

人体寄生虫学常见名词解释1.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研究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生活规律、致病、控制和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学。

他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三部分内容。

2.宿主(host):在寄生关系中,受害的一方称宿主。

如感染了血吸虫的人、牛等。

3.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例如,豆螺和鲤科淡水鱼是肝吸虫的中间宿主。

若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多个中间宿主,依据时间先后分为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之分。

4.终宿主(final host or definitive host):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例如,人是蛔虫、血吸虫的终宿主。

5.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除寄生人体之外,还可寄生在其它脊椎动物体内,这些脊椎动物与寄生虫的关系和人与该寄生虫的关系是一样的(一般为终宿主)。

它们可随时排出病原体传播给人。

在流行病学上它们是动物传染源。

例如,水牛是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猫是肝吸虫的保虫宿主。

6.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了非适宜宿主,不能发育到性成熟,但可以长时间以幼虫状态存活,当此幼虫有机会再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还可以继续发育为成虫。

如卫氏并殖吸虫在野猪体内不能发育成熟,若人或虎食入野猪肉中的童虫,它又可在人或虎体内继续发育。

野猪称该虫的转续宿主。

7.寄生关系(parasitism):两种动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 (两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一起,一方得利,一方受害。

)如人与蛔虫的关系。

受益者称为寄生虫,受害者称为宿主。

8.寄生虫(parasite):在寄生关系中,得利的一方称寄生虫。

如寄生在人小肠内的蛔虫。

9.生活史(1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人体寄生虫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名词解释人体寄生虫是指寄生在人体内以获取利益的生物体。

它们会依附于人体的不同器官或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人体寄生虫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它们可以来自于食物、水源、土壤、空气等各种传播途径。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名词解释。

1. 蛔虫:蛔虫属于线虫纲蛔虫科寄生在人体的一种寄生虫。

它们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通过摄取感染的食物或饮水而进入人体。

蛔虫寄生会引起腹痛、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体的发育和生长。

2. 钩虫:钩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消化道的蠕虫。

它们主要寄生在小肠壁,通过吸食人体血液来获取养分。

感染钩虫会导致虚弱、贫血、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肠道出血和脱水等并发症。

3. 结肠假单胞菌:结肠假单胞菌是一种寄生在人体结肠内的细菌。

它们通过进食和水源进行传播。

结肠假单胞菌感染会引起腹泻、腹痛、脱水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结肠炎和全身性感染。

4. 结核菌:结核菌是一种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

它们可寄生在肺部、肾脏、骨骼等器官,通过呼吸道和粪口传播。

结核菌感染会引起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5. 跳蚤:跳蚤是一种寄生在人体皮肤上的外寄生虫。

它们主要通过跳跃和爬行进行传播,常寄生在被污染的床上、衣物和家居等处。

跳蚤咬人后会引起瘙痒、红肿、皮肤炎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和继发感染。

以上仅是对几种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名词解释,不同的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的位置和症状也有所不同。

为了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1.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生微丝蚴,微丝蚴在人外周血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出现在外周血中,微丝蚴在外周血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两种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为晚10点到2点,马来为8点到4点。

2.钩蚴性皮炎:钩虫的幼虫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引起患者皮肤针刺、烧灼与奇痒感,然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

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

3、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4、幼虫移行症某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在体内可长期移行,破坏组织,产生疾病,根据寄生虫幼虫侵犯的部位与症状,将其分为两型,即皮肤幼虫移行症与内脏幼虫移行症。

如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皮肤与内脏幼虫移行症。

5、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而致病,呈现临床表现,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

6、世代交替: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7、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简单,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

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土壤而感染宿主。

绝大多数线虫,特别就是肠道寄生线虫都属于此类,如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

8、生物原性蠕虫:生活史复杂,在发育过程中幼虫必须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感染阶段经口、皮肤或昆虫叮咬感染人体。

所有的吸虫与棘头虫,大部分绦虫与少数线虫属于此类。

9、生物源性线虫:此类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

如寄生于人体组织内的丝虫与旋毛形线虫。

人体寄生虫的分类

人体寄生虫的分类

人体寄生虫的分类
人体寄生虫指的是以人作为宿主的寄生虫,可以分为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

内部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人体内部的组织和器官中,包括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

原虫是单细胞的寄生虫,如疟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等。

蠕虫是多细胞的寄生虫,包括线虫、绦虫和吸虫等,如蛔虫、钩虫、血吸虫等。

节肢动物则主要是指虱子、跳蚤等寄生虫。

外部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体表,也称为体表寄生虫,主要包括虱子、跳蚤、蚊子、螨、蜱等。

这些寄生虫通常以吸血或寄生在皮肤表面为生,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传播疾病。

除了以上分类,人体寄生虫还可以按照寄生部位、生活史、传播途径等进行分类。

不同类型的寄生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有些寄生虫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人体寄生虫感染,我们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接触可能感染寄生虫的水源、食物和动物,定期进行体检和预防接种,及时治疗感染的寄生虫病。

[寄生虫学]蚤、虱

[寄生虫学]蚤、虱

与疾病的关系
1、叮刺骚扰: 皮肤瘙痒、红斑、丘疹,
可因搔破皮肤而继发感染。
2、皮下寄生:雌蚤(潜蚤属)寄生于 动物或人的皮下。 3、传播疾病:鼠疫、鼠型斑疹伤寒、 绦虫病等。

灭蚤防蚤

清除孳生地:灭鼠防鼠

虱(louse)是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外永久性 寄生虫。寄生于人体的种类有人虱(头虱、体 虱)和耻阴虱。 成虫:人虱—灰黑或灰白色,背腹扁平,体狭 长,无翅,足3对,口器为刺吸式。 足有弯曲的爪,形成抓握器。 耻阴虱—灰白色,胸腹相连而宽短,形似 蟹,足3对,中、后足爪较粗壮。

蚤(fleas)俗称跳蚤,无翅,善跳跃,
是哺乳动物或鸟类的体外寄生虫。
简 介
成虫形态:蚤体长2-4mm,两侧扁平, 棕黄或深褐色.触角1对,分3节。足3对 长而发达,剌吸式口器、无翅。体表有 许多毛、刺、鬃和粗壮扁形的栉。
生活史与习性
完全变态:有成虫、卵、幼虫、蛹期。 卵—椭圆形,长0.4-1.0mm,乳白色具光泽。雌蚤通常产 卵于宿主皮毛上或窝巢中,因卵壳缺乏粘性而常落地。 幼虫—蛆状,白色,在鼠洞、地面等缝隙处,以宿主脱 落的皮屑为食。运动活跃,在适宜的条件下蜕皮2次, 经2~3周即发育为4~6mm的成熟幼虫,再吐丝作茧而完 成化蛹。 成虫—羽化后交配,并开始吸血,1~2天后雌蚤产卵, 约需1个月成熟。寿命约1~2年。雌雄成虫均吸血,每 天吸血数次。完全变态,成虫-卵-若虫,而无蛹、幼虫。
成虫、若虫均吸人血,常边吸血边排粪。对温度 和湿度极为敏感,适宜的温度为29~30℃。当人 体温升高、出汗或死后变冷时,则迅速爬离. 人头虱多寄生于后颈及耳后毛发根上,人体虱多 寄生于内衣、裤的皱缝内。耻阴虱多寄生于阴毛 和肛周毛等处。

人体寄生虫学-蛛形纲

人体寄生虫学-蛛形纲

基节腺开口
医学课件
15
生活史过程
卵2~4w幼虫 1~4w 若虫 1~4w 成虫
软蜱若虫可经过1~6期不等
医学课件
16
生态
栖息地:硬蜱多栖息于森林、牧场、草原, 一生产卵1次。软蜱栖息于家畜的圈舍、洞穴、 鸟巢等隐蔽的场所。
宿主:蜱类宿主广泛,包括陆生哺乳类、鸟 类、爬行类等,有些种类侵袭人。硬蜱多在白
医学课件
3
颚体 躯体
医学课件
4
二、形态(蜱螨亚纲)
虫体圆形、卵圆形或长形等,大小0.1×10mm 不等,虫体分为颚体(假头)和躯体两部分
颚体:由口下板、螯肢、须肢及颚基组成
躯体:呈袋状,有的虫种有背板,表皮上可 有条纹,刚毛等。足4对分6节(基、转、股、 膝 、胫、跗节),气门或有或无,腹面有生 殖孔、肛孔等。
状,尖端具小齿。须肢分3节。无眼和
气门。躯体背面具许多横皱纹、皮棘、
刚毛等;腹面光滑,有足4对,足粗而
短,似圆锥形,前2对足末端具带长柄,
端部具吸垫,第3对足末端均为长鬃,
第4对足末端雌雄螨不同,雌螨为长鬃,
而雄螨为吸垫。
医学课件
22
人疥螨


医学课件
23
雌疥螨
医学课件
返回
24
生活史:
寄生部位:人体皮肤表皮角质层间
医学课件
9

蜱分硬蜱和软蜱,皆营寄生 生活,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 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医学课件
10
形态
硬蜱:颚体显露,位于躯体前端。螯肢从颚基
背面中央伸出,呈长杆状,顶端有向外的锯齿
状倒钩,是重要的刺割器官。口下板位于螯肢

人体寄生虫学-第16章 概论第17章蚊蝇蚤虱-精选

人体寄生虫学-第16章 概论第17章蚊蝇蚤虱-精选

3-8w
3-7d
2.0mm, 表面光 滑。3~7天孵
2-3w
3龄
2.出幼幼虫虫:。蛆状,3龄。3.蛹:蚤雏形,需外界刺激羽化。
2~3周,蜕皮2次
为成熟幼虫。吐丝 4.成虫:先吸血后交配,1~2
作茧,茧内蜕皮1 天后产卵。寿命2~3月或1~2
次化蛹。
年。
53
生态
孳生地雌:蚤产卵于宿主皮毛上或窝巢中,散落处为幼 虫孳生地,如鼠洞、土炕及地缝等。阴暗、潮湿环境 适合发育。
大头金蝇:体长8~11 ㎜,躯体肥大,头宽于胸, 体呈青绿色光泽。复眼深红色,颊为杏黄或橙黄。
黑尾黑麻蝇:体长6~12 ㎜,暗灰色,胸背面有3条 黑色纵纹,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间的棋盘状斑。雄蝇外 生殖器呈亮黑色。
43
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体灰黑色,胸部 背面有4条黑色纵纹,第4纵脉末端向上急转成折角, 腹部橙黄色,在基部两侧尤为明显,有黑色纵条。
蝇蛆后气门:1,2龄幼虫每个后气门
有2个气门裂,3龄幼虫每个后气门有3个气 门裂。后气门形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40
蝇蛹:圆筒形,5-8mm,棕
褐至黑色,不食不动。
41
生态
胃蝇幼虫
皮蝇幼虫
孳生地: 自生生活幼虫:粪便类、腐败的动植物类、垃圾类。 寄生生活幼虫:专性寄生、兼性寄生、偶然寄生。 食性:非吸血蝇有蜜食性、粪食性、杂食性。
胸: 前、中和后胸,各有足1对, 中胸翅1对,后胸平衡棒1对。
腹:分11节,末3节变为外生殖器。
16
Maxillary palp antenna
Compound eyes
喙 mouthparts Head
thora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use-borne diseases
流行性斑疹伤寒 (Epidemic typhus ) 普氏立克次体 (Rickettsia prowazekii)
战壕热(Trench fever) 五日立克次体( Rochalimaea quintana )
虱媒回归热( Louse-borne relapsing fever) 包柔疏螺旋体( Borrelia recurrentis)
Bed bug (臭虫)
Cimex hemipterus, 热带臭虫
Cimex lectularis, 温带臭虫
不完全变态
栖息在木质床榻的缝隙中,夜间吸血,群居
Cockroach (蜚蠊)
美洲大蠊
黑胸大蠊 德国小蠊
卵荚(鞘)
生活习性: 栖息于温暖及与食物、水近的场所,昼伏夜
出,分泌“信息素”,杂食性,“电脑害虫”
人体虱
Pediculosis capitis
Pththirus pubis (耻阴虱) , the crab louse, is more difficult to transmit and less common. It is associated almost exclusively with sexual transmission, and is rarely found outside the genital region.
➢ 鼠型斑疹伤寒
Rickettsia mooseri transmitted by Xenopsylla cheopis
➢ intermediate hosts of Hymenolepis
Louse (Pediculus)
• 2.5~4.2mm, dorsoventrally flattened • Prominent tarsal claw • Protuberance of tibia(胫突)and claws form gripping organ(攫握器)
multiplies and blocks the flea’s proventriculus (前胃). While the fleas feeds again, it is unable to engorge and is forced to regurgitate blood and the bacteria from the proventriculus into the host. Clinical manifestation: bubonic plague, pneumonic plague, septicemic plague
Harms to humans
❖ All stages and both sexes feed solely on blood
❖ Inject saliva into the wound; meanwhile feces are continually passed onto the skin ❖ Live in 29-32℃, RH 70% (on skin of host)
Pediculus humanus corporis (人体虱) and 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 (人头虱) are the two species that cause human infestations. They are transmitted from human to human by direct contact or via contaminated clothing, bedding and personal hygiene items (combs, brushes, etc.).
Medical arthropoda
Sand flies (白蛉)
• Very small (1.3-3.5 mm) • Hairy body • Wings held in a “V” above the body • Weak flying insects
Act as vector of Leishmaniasis
• Life cycle: 6-8 weeks • Seasonal existence: Jun-Sept • Activity area and distribution • Sensitive to insecticide
Fleas (蚤)
❖ 3mm and brown ❖ Laterally compressed and
meal • Excreting while feeding • Sensitive to body temperature
of host
Direct harms
❖ General nuisance: biting humans on exposed surfaces resulting in discomfort. Flea-bites induce pruritic(痒的) urticaria(风疹);
wingless ❖ With 3 pairs of powerful
legs adapted for jumping, adults can jump about 70 cm vertically, 30 cm horizontally
Life cycle and habits
• Complete metamorphosis • Both sexes can taTunga penetrans, Tungiasis(潜蚤 病)
Disease transmission
➢ 鼠疫 (plague) (Yersinia pestis)
Vectors: 致痒蚤 (Pulex irritans);印鼠客蚤 (Xenopsylla cheopis) Mechanism: When takes a blood meal, the plague organism rapid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