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 (1)

合集下载

《爱莲说》的教案及反思

《爱莲说》的教案及反思

《爱莲说》的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分析并解读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莲花的象征意义。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从莲花身上汲取品德修养的启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爱莲说》全文。

2.2 教学重点: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莲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以莲花的图片或实物引入,激发学生对莲花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莲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爱莲说》,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节奏。

学生通过注释或查阅资料,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莲花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从莲花身上汲取品德修养的启示。

四、课堂讲解:4.1 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式: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举例说明莲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2 解读比喻和象征意义:分析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莲花的象征意义。

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明白莲花的高洁品质的重要性。

五、课堂练习:5.1 朗读和背诵:学生齐读或个人背诵《爱莲说》,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5.2 比较分析:学生分组比较分析其他描写莲花的诗句或文章,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3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对莲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自己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和记忆。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对莲花的理解和感受各有不同,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莲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写作练习环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但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写作训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精选5篇)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精选5篇) 作为⼀名优秀的教育⼯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1 ⼀、教学⽬标1、积累⽂⾔词句2、理解借物喻⼈3、了解对⽐烘托4、背诵本篇⽂⾔ ⼆、课时安排1、课时:⼀节课2、课型:读说课 三、主导教学: 诵读与品析 四、课堂导⼊: 教师先出⽰鲁迅先⽣七律《莲蓬⼈》中的四句诗“扫除腻粉呈风⾻,褪却红⾐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并解释⼤致意思,然后顺势启发:濂溪先⽣是谁?莲蓬⼈为什么要向他表⽩⾃⼰的⼼志呢?从⽽导⼊新课。

五、课堂结构(四⼤板块) 第⼀板块:点读课⽂,说字词句段意思(10分钟) 1、要求学⽣“点”着课⽂课⽂注解,逐字逐句地读课⽂,读通课⽂,读懂意思。

2、以四⼈为⼀⼩组,互相讨论,共同翻译字词句 第⼆板块:诵读课⽂,说句式语⾔特点(10分钟) 1、学⽣听课⽂录⾳,要求重点听语⾳语⽓语调。

2、学⽣对照课⽂录⾳,⾃由诵读课⽂两遍。

3、教师要求学⽣说句式语⾔特点。

学⽣说的内容可能有以下⼏点:①句式多样,或骈句。

或散句;或长句,或短句;或排⽐句,或独词句。

②语⽓多变。

或陈述,或疑问,或感叹。

③节奏和谐。

“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韵脚交错分布,出落有致。

④表达⽅式多样。

百字短⽂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炉。

⼀个“爱”字连缀全⽂,⽂笔简练,情感丰富。

第三板块:品读课⽂,说课⽂运⽤⼿法(15分钟) (⼀)说借物喻⼈⼿法。

1、教师要求学⽣从课⽂中找出描写莲花的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案(精选10篇)《爱莲说》教案篇1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2、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

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能够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学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有关咏“莲”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多少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设计意图:由赏心悦目的图片配上高山流水的古曲,从视觉和听觉上渲染课堂气氛,也让学生感受莲的魅力,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诵读感知1读、示范背诵。

以此来激起学生背诵短文的兴趣和信心。

2读、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3读、指名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00001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00001
有些学生还是没有调动起来,我应该在以后的教案中多多找寻方法,促进我和学生共同进步。
教案反思、口一、内容太多,课堂太紧张。可以考虑减去课堂环节的“2语练习,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变之为课外练习;补充资料可以再精简,或只是提到即可,不必全诗朗诵或板书。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二、课堂朗诵不足,在课内完成背诵任务有点难。利用下午自习完成背诵任务
自生培养学的思考问题己不,使积极性生层同次的学动主都能积极地获取知识。
2 / 5
作合3.探究
究探示学生教师出的内容。(多媒体展是么1.什示)“说”?看课文注释,画2.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文章开头为什么先3.写陶渊明和世人的爱好?
文中写了哪些花?4.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花是写文章仅仅5.写么采用了什吗?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莲写方是些6.哪地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
(二)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案重点和难点
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教案重点:
教案难点:把握文章的主题旨,理解映衬手法。
教案过程
教案环节
教师活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已有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案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案目标
1 / 5
(一)知识与能力:、反译并熟背课文;1、了解衬托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3:
通过提问背诵能同时课文,写性默理为解打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
基本信息
课题
语文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23 爱莲说
作者及工作单位
西华县皮营乡皮营二中 理志愿]
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题旨,理解映衬手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情景导入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
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学生初步感受“莲”的形象
2.诱思导学
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容,点拨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
2.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5.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6.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
7.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
8.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学习合。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理。
托物———————————————————————— 喻人
菊花牡丹 对比烘托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能力。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方法上,并把课堂当作他们能力展示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初中语文_爱莲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爱莲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爱莲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品读课文,感悟莲花的美好形象(3)研读课文,探究写作手法(4)学习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学习重点:(1)朗读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品读课文,感悟莲花的美好形象学习难点:(3)研读课文,探究写作手法(4)学习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哪些描写莲花的古诗词?请试着背一背。

莲花圣洁而清纯,端庄而雅致,在宋代就有一位大哲学家特别爱莲,并以一篇《爱莲说》在文坛千古流芳,这个人就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同学们,根据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和对课文的预习,你认为这篇课文我们学什么呢?要达到那些目标?学生回答后明确:1、朗读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品读课文,感悟莲花的美好形象3、研读课文,探究写作手法4、学习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三、走近作者(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周敦颐,字茂叔,又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北宋著名哲学家, 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代表作《周元公集》。

他一生酷爱莲,为了与莲花朝夕相处,他在做南康郡守时曾经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并在池中建有赏莲亭。

那么莲花究竟有何魅力让理学宗师如此痴迷,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去寻找答案!四、教师范读要求学生:1、标注生字 2、听准节奏并在课文上标注五、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老师巡回指导请同位之间相互听读并交流,然后推荐一位读给同学们听师生评价后老师:要把一篇文章读得声情并茂,需要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接下来我们来继续学习六、小组自主合作学习:默读,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理清文意,有不懂得词句标记下来1、学生自学2、答疑解难环节注意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子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练习题)六、品读课文1、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已经理解文意了,那么回到我们开课时那个问题,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你从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吗?请用文中语句回答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2、品析第一段中描写莲花的语句,概括一下它具有君子的哪些美德?请大家齐读“予独爱……亵玩焉”(1)讨论后以“我从“————”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的美德”的句式为例说话,说出你的理解:例:我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美德明确: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正直,心胸坦荡“的美德从“香远益清”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君子美名远扬”的品德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出莲花具有“自尊自重”的美德(2)作者把莲花写得这么美,表现了他对莲花的什么感情?明确:喜爱崇敬赞美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喜爱赞美的感情(学生齐读)指导朗读:作者把爱莲作为题目,突出了“爱”程度,因此朗读时节奏要舒缓,读出发自内心的喜爱赞美学生再反复朗读,以期达到声情并茂3、这就是君子之花,具有洁身自好、正直、质朴、不慕名利等美好品德。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说课教案(5篇)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莲花是友情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殊不知,莲花还是高洁的象征呢,这唯恐得归功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吧,今日我们—起来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二)出示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表现手法,初步提高同学们观赏文学作品的力量。

③领悟主旨,提升同学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先学环节(15分钟)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依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开头自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带着导学目标,仔细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把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留意语速、语气、停顿、重读。

相关学问链接(1)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先生,谥(shì)号元公,北宋闻名哲学家,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

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谈论、抒情,但一般以谈论为主,说明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3)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这种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亮,给人以深刻感受。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二)自学检测反应要求:独立完成自学检测,书写要仔细、标准,然后一对一用红笔批阅并纠错。

1、《爱莲说》的“说”是一种,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课文的,是时闻名的家。

2、熟读课文,给以下字注音。

蕃()濯()涟()亵()噫()鲜()3、解释划线的字词:1)得意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香远益清()5)亭亭净植()6)可远观而不行亵玩()7)花之隐逸者也()8)花之君子者也()9)陶后鲜有闻()10)宜乎众矣()4、初译课文,并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与反思(表格式)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与反思(表格式)

《爱莲说》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爱莲说》科目:语文教学对象:课时:2课时提供者: XXX单位: XXXXX一、教学内容分析《爱莲说》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状物抒情、情文并茂的文言散文。

本文教学设想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以“朗读--质疑--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阅读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表情达意的理想场所,达到阅读学习本文的目的。

1.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2.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3.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4.从问题的设计上,关注体现梯度;5.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说”这一古代文体的特点;②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一些文言字词;③学习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学习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我所担任的是274班的语文教育教学,同学们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书及教材的注解,在几分钟之内就能理解大意,并能当堂成诵,但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平还有欠缺,因此,我结合学生实际,在文言文教学中,应重点学习文言实词的含义,虚词的不同用法,句式、修辞、写法等综合运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法选择根据本文的特点,采用了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这些教法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2.学法引导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合作,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本课教学达到最好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学生探究
的内容。

(多媒体展
示)
1.什么是“说”?
2.看课文注释,画出
不能理解的句子。

3.文章开头为什么先
写陶渊明和世人的爱
好?
4.文中写了哪些花?
重点写什么?为什么
要写其他的花?
5.文章仅仅是写花
吗?采用了什么写
法?花与人有什么关
系?
6.哪些地方是写莲
的?从哪些方面写莲
的?
学生分组讨论,
与教师的点拨和学
生的学习合。

成绩
不错的学生更注和
积累,成绩略差的
同学的理解并及时
消化与及理。

让学生自主
思考,深入理解
文章内涵。

6.课文总结
1.归纳主题(找出
中心句)
2.了解本文衬托的写

本文中,作者除了
写莲,还提到了什么
花?几次提到?作用
是什么?
衬托的两种类
型——正衬,反衬
(1)陶渊
明爱菊
世人爱
牡丹(衬托,表现
自己独爱莲,与众
不同)
予爱莲
(2)菊花
之隐逸者
牡丹花
之富贵者(衬托,
表现莲的品格高出
百花)
莲花之
君子者
(3)菊之
爱陶后鲜有

莲之爱何
人(衬托,感慨世
风恶浊,表现作者
洁身自好)
牡丹之
全面掌握文
章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