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_30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_17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_17

珍爱生命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的事例,让学生懂得生命的重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2、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危险,让学生掌握自护和自救的方法。

教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感受生命1、同学们,你们知道对于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吗?2、对,就是生命,一个新生命从诞生到长大成人需要经过一个怎样的历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图片3、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在笑,其实,你们也是这样一点一点长大的。

看到这些记录我们成长的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4、学生交流小结:从呱呱坠地到一天天长大,是多么的不容易啊,生命是如珍贵,我们要珍爱生命。

板书课题:珍爱生命二、珍视生命1、正面事例出示课件指名读(1)水上安全,读了两个事例你感受到了什么?在下水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交通安全,(3)食品安全三、联系生活1、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举动,虽然不会危及到你的性命,但有时也会受到伤害。

3、一个小小的行为,还影响了别人的生命安全。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呢?5、想一想,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

出示交流(简评:对于小学生来说,对生命的尊重最终还是落实到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护好自己。

在前面的铺垫下,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达到新的高度,此时不失时机地将话题引入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人身安全的保护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6、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懂得珍爱自己,珍爱生命的人,也一定是活得精彩的人。

7、全班交流四、总结结束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交流了。

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而且只有一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学会保护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

播放音乐。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_4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_4

感悟生命,珍爱生命一、导入(10分钟)上课前,请把你的鸡蛋拿出来。

老师想问问我们班的“鸡妈妈们”,当了两天的鸡妈妈你有什么感受啊?(学生可能觉得好玩、辛苦、宝贵、脆弱)。

是啊,像小鸡这样有着蛋壳保护、只需要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能破壳而出的小生命我们都不能保护好它们。

孩子们,我们的妈妈怀我们需要多长的时间你们知道吗?(生答)十月怀胎,我们需要在妈妈肚子里待九个多月,而妈妈在这个过程里又面临许多的艰辛甚至是痛苦,比如孕吐,比如为了生一个健康漂亮的宝宝,吃下比平时更多的营养品,爱美的妈妈却要眼看着自己苗条的身材变成了一个圆滚滚的大球。

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

二、感悟生命(10分钟)我们一起来看看,生命有什么样的特点吧!出示沙漠玫瑰,得出生命是可爱的(美丽的),没有生命,我们的地球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一片沙漠,一片废墟(图片)。

出示小芽生长在干旱的土地上,我们又能发现生命是顽强的,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故事:在沙漠中,两只骆驼拖着干渴的身躯在寻找水源,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水潭,水潭的水位却太低,面对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和眼前的水潭的时候,母骆驼会怎么做?(生:跳下去,牺牲自己救活孩子)。

当一群羚羊被围困在悬崖而不能跳到对面山头的时候,它们会怎样逃生?老羚羊会先跳下去当跳板,让小羊们踏在它们的背上来获得生机。

生命是可敬的,妈妈为了孩子可以放弃自己的全部,包括自己的生命。

同学们,你们再相互看看,找得到一模一样的人来吗?对于每个人来说,由于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同和后天成长环境的差异,使得我们的外貌、身高、体重、肤色、性格等也会存在不同。

不仅外貌不同,我们的心理也不会相同,从思想到行动也会存在差异。

这下你知道我们办理社保卡的时候为什么要登记指纹?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然而生命又是……脆弱的。

出示学生践踏草坪的图片、屠杀动物的图片,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什么感受?(人类屠杀动物实在太残忍了,动物也是一条生命),这是一张动物死亡档案,同学们,如果其他的动植物都灭亡了,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光秃秃的)变成没有生机勃勃和春意盎然的世界了。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四上《品德与社会》知识点第一单元珍爱生命植物、动物与人类-样都是生命。

我们要关爱、善待植物和动物,也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1.美丽的生命1.至少35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生命。

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现在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植物也有40多万种呢。

地球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地方。

2.植物、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是生命。

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的朋友。

3.我们为什么要关爱和善待动物和植物?答:作为生命,植物、动物与人类一样需要爱。

作为朋友,它们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和欢乐。

4.我们应该怎样关爱和善待动植物呢?P5答:对待植物不乱折,不破坏一草一木,对待小动物要悉心喂养,不玩耍、不伤害,要做到关爱和善待它们。

(会根据具体的事例判断对错,找到正确的对待办法。

)2.我们的生命1.当我们还是小小胎儿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寄托了家人无限的期望。

从初生时的嗷嗷啼哭,到张开小嘴牙牙学语;从歪歪扭扭的小脚印,到成长一名小学生,这其中凝结了家人极大的关爱与付出。

2.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他们做过些什么呢? 7页答:爸爸妈妈对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成长凝结了他们极大的关爱与付出。

3.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

事情做错了,可以改正重来。

我们的生命一旦失去了,不会再来。

4.有人说,人死了以后,可以投胎转世,重新来到世界上。

投胎转世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我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生命。

5. 为什么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答:从出生、成长,再到死亡,这是我们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了。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生命。

从出生、成长,再到死亡,这是我们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

6.人的寿命有多长?(基本掌握,灵活判断、运用)对每个人来说,这个过程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很早就离开了人世,有的人却能成为老寿星。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人在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年轻的老年人,75岁至89岁才算正式的老年人,90岁至120岁算高龄的老年人。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_7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_7

《我们的生命》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页-10页我们的生命)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并掌握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2、让学掌握我们的生命还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

3、让学生学会献出爱心,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要求学生知道并掌握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2、要求学生掌握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

难点:要让学生懂得献出自己的爱心,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四、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六、教学手段:多媒体七、教学过程:1、导入:(1)出示PPT图片(刚出壳的小鸡)(2)出示PPT图片(刚发芽的植物)2、出示PPT课题《我们的生命》。

(板书课题)3、讲授新课:(1)、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第一段。

出示ppt(板书:我们的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2)、讨论一: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爸爸妈妈想到了什么呢?PPT(3)、出示PPT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图片(父母都希望肚子里的你是一个健康的小宝贝)(4)、讨论二:在你出生的那一天,你的家人是怎样度过的?PPT (5)、出示PPT。

(既紧张,又高兴。

每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6)、讲解书中9页的图片。

(板书: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寿命有多长相关知识点。

(ppt)植物人的图片。

(7)、讲解课文第10页的重点知识。

(ppt)播放视频(板书:献出爱心延续生命)(8)播放视频(5.12地震)。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伤痛。

(让学生谈谈观后感)通过视频,我们看到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许多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灾难无情,我们的生命是非常的脆弱,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9)(安全教育)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平时应该注意的一些事。

出示ppt。

文字总结在校内外的注意事项。

4、巩固复习:2、我们的生命(1)、生命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吗(2)、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3)、献出爱心延续生命5、课堂练习:课堂讨论一、二。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_5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_5

《珍爱生命》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生命的美丽,感受生命的宝贵,以及生命承载着家人的希望与付出;敬佩为拯救他人生命而献出爱心的人。

能力:能够尊重和珍爱生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知识:知道世界因为生命才美丽,人类应该善待、关爱生灵万物。

单元设计构想1.本单元旨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生命的话题很大,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究。

在这里只是播下一粒种子,让学生获得一些意识,有所感悟。

2.单元的内容安排是从大自然的生灵万物到人类的生命,从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到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

其中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是重点,珍爱自然界的各种生命是宏观引入,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是延展。

针对不同的内容,本单元还安排了不同的学习方法。

3.本单元体现的新课程观主要有:(1)课题设计注意综合性与范例性,打破了片面强调学科(材料)系统性的传统。

课题涵盖的范围涉及多门学科,学生可以在一个课题上发挥开来、深入领会并学以致用。

(2)在目标取向上追求基础性和有效性,不片面强调为了他人生命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而是首先要珍爱作为个体的自己的生命。

(3)在教材呈现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择学生自己能够感受到、看得见、听说过的各种场景,用学生的视角来组织各种资料。

4.本单元编写思路是从“欣赏”生命、感知生命的美丽入手,唤起心中对生命个体的爱与尊重,从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关于生命这个话题,一年级是让学生从感性出发关爱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三年级则侧重在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学会理解父母。

高年级侧重植被造成破坏的原因及给人类带来的恶果,进行环境和生态意识的教育。

而四年级主要关注的便是生命道德,对生命的欣赏和感受,关注动植物的生命是从它们也有生存的权利这一角度出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它寄托了家人无限期望,强调的是对于生命的责任感。

主题活动指引主题一“美丽的生命”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生命的多样性,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_0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_0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的生命》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的教学内容。

教材用文字描述的形式向学生揭示生命的由来,确立正确的生命观;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学会感恩;了解成长的过程,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珍爱生命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本课是以小学生生活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形成,培养其尊重生命的素养和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父母养育恩情,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学生准备:1.父母的结婚照片、妈妈怀孕的照片。

2. 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

3.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4.查找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及其他成长资料。

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们都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学生自由交流讨论,老师作总结:我们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经过十月怀胎孕育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我们从哪里来。

板书课题。

(谈话导入本课的主题:《我们的生命》,一下子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1. 教师:今天班上的同学们都带来了爸爸妈妈结婚时的照片和妈妈怀孕时的照片,谁来展示一下?2. 学生展示照片。

3. 教师配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①我们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的。

②妈妈的卵巢制造卵子,卵子的形状圆圆的像荷包蛋。

③爸爸的睾丸制造精子,精子的形状像蝌蚪,头尖尖,尾巴长长的。

④爸爸妈妈很爱对方,他们常常在一起,共同生活,倾诉心事。

⑤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成长,妈妈的肚子渐渐大起来。

各阶段胎儿的图片:一个半月、三个月、七个月、九个月。

⑥胎盘、脐带图。

了解: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起,妈把自己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宝宝就一天天长大了。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_15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2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_15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2017年5月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有关内容,教育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2. 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

3. 自觉改掉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辨别。

教学重、难点:防溺水安全常识教学过程一.欣赏朗诵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朗诵。

、内容如下:生命起源于浩瀚的海洋,在地球生物形成的漫长岁月里,各种各样的元素溶解于大海中,生命就在大海中孕育而成。

水孕育了生命,但水也会无情地夺走生命。

二、观看溺水死亡的图片和视频。

1. 观看回忆溺水死亡事例。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在其他校园曾经有一些同学因去游泳未经家长同意发生了溺水死亡,我们听到这些溺水事例,不会感到轻松,但我们会感叹、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2.提问:什么叫溺水。

溺水——就是水经口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因吸水的刺激引起喉部痉挛,使气体不能进出,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三.分小组讨论:发生溺水死亡的原因。

分小组讨论后,让小组代表说说自己组内的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发生溺水死亡的原因。

1、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安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2、心理原因:心情紧张,一旦遇到意外时,就惊慌失措。

3、生理原因:指体力不支(如剧烈运动后马上下水游泳或在水中游泳时间过长),过饱或太饥饿。

4、技术原因:指游泳技术不佳或技术失误者出现等意外面导致的溺水。

5、病理原因:患有不宜在水中活动疾病的人,如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

6、其它原因:在设施有隐患,组织管理不规范等不符合游泳条件的场所、野外水域等地方游泳。

四.如何预防溺水,做到安全游泳。

1.如何预防溺水无论在炎热的夏季还是秋季,同学们都喜欢游泳,但因为缺少安全常识而溺水死亡,再加上某种因素导致溺水死亡,今年秋季雨水较多,学生喜欢到有水的地方去玩,会引发溺水事故,教师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四不”。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2我们的生命》_0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2我们的生命》_0

《我们的生命》教课方案教材剖析:《我们的生命》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生活》上册第一单元“爱惜生命”的教课内容。

教材用文字描绘的形式向学生揭露生命的由来,确定正确的生命观;感觉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学会感恩;认识成长的过程,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生命并为自己的成长感觉愉悦。

本课是以小学生生活为基础,旨在促使学生生命意识的形成,培育其尊再生命的修养和能力。

教课目的:让学生充足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感觉父亲母亲养育恩德,培育学生感恩父亲母亲,爱惜生命的感情。

培育学生勤于思虑、乐于研究、擅长学习的好习惯。

3、帮助学生认识浅易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采集资料、获守信息的技术。

学生准备:1.父亲母亲的成婚照片、妈妈怀胎的照片。

请父亲母亲供给自己的出生证。

3.向爸爸妈妈认识自己出生时的状况。

4.查找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及其余成长资料。

教师准备:1.认识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揭露课题(一)讲话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们都是如何到达这个世界上的吗?学生自由沟通议论,老师作总结:我们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经过十月怀胎孕育出来的。

今日我们就来详细研究一下我们从哪里来。

板书课题。

(讲话导入本课的主题:《我们的生命》,一下子激发了孩子浓重的学习兴趣和激烈的研究欲念。

)(二)展现资料,感觉生命来之不易教师:今日班上的同学们都带来了爸爸妈妈成婚时的照片和妈妈怀胎时的照片,谁来展现一下?学生展现照片。

教师配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①我们是由精子和卵子联合而成的。

②妈妈的卵巢制造卵子,卵子的形状圆圆的像荷包蛋。

③爸爸的睾丸制造精子,精子的形状像蝌蚪,头尖尖,尾巴长长的。

④爸爸妈妈很爱对方,他们经常在一同,共同生活,倾吐心事。

⑤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成长,妈妈的肚子逐渐大起来。

各阶段胎儿的图片:一个半月、三个月、七个月、九个月。

⑥胎盘、脐带图。

认识: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同,妈把自己的营养不葬送给宝宝,宝宝就一每日长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中的第二课《我们的生命》。

本单元由“美丽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呵护我们的身体”三课组成。

单元教学目标是:感受到生命的美丽,知道世界因为生命才美丽,人类应该善待、关爱生灵万物;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呵护生命;了解一些可以挽救他人生命且对自己没有伤害的行为,敬佩为拯救他人的生命献出爱心的人。

第二课《我们的生命》则由三个内容组成: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奉献爱心、延续生命”。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了解生命是父母孕育的,自己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但他们对于生命的诞生知识了解不多,对于生命的责任和意义理解不深。

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身边的具体事例,加深学生对生命责任、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寻生命的历程,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能力与方法:通过了解生命的有限,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从而懂得自己应该珍惜生命。

知识:了解生命的孕育和成长过程,初步知道生命的意义。

了解为了挽救他人生命,人们奉献爱心的大爱行为。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教学难点:了解为了挽救他人生命,人们奉献爱心的大爱行为,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完成调查表
老师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活动:
一、图片导入,走进生命
1.(出示准妈妈的孕照)同学们,生活中我们能总看到这样温馨的画面,看着这些画面,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是的,这些准妈妈的肚子里正在孕育着小宝贝。

2.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的,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身体又是怎样发育而成的?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生命。

板书课题:我们的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孕妇图片,激发孩子探究生命起源的欲望。


二、直观感知,认识生命
(一)了解生命的起源
师: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让我们跟随影片去探索生命的起源吧,请同学们认真看,仔细听,一会儿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汇报略。

师小结:新的生命从爸爸妈妈相爱开始,有了肉眼看不到的受精卵,再长到咖啡豆、小拇指、鸡蛋大、苹果大,慢慢长出完整的身体功能系统,经过 10 月怀胎,最后长成一个可爱的小宝贝,这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板书:神奇)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让孩子能形象地了解孕育生命的神奇过程,感受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


(二)感受生命的成长
师:刚出生的时候,你有多高?现在呢?刚出生时,你的体重是?现在是?请大家迅速算一算,你的身高大约翻了多少倍?体重又翻了多少倍?
生答略。

师小结:你们的身高体重变化那么大呀!身高和体重记录了我们成长的过程,让我们很容易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师:其实,在我们的家里,还有很多东西也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过程。

老师布置大家回去找一找,你找到了吗?让我们在四人小组展示你带来的物品。

生全班交流。

师小结:这些儿时的东西,总能勾起我们美好的回忆。

所有的这些物件都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过程,都在传达相同的讯息:那就是我们已经长大啦!我们不仅身体长大了,知识和能力也增长了。

【设计意图:儿时的物品,记录着孩子成长的印迹,孩子从这些物品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三)体会生命的责任
师:孩子们,我们从小小的婴儿成长为今天的翩翩少年。

那我们是不是自己独立长那么大呢?
生答略。

师:对,我们是在家人的关爱中一天天长大的!其实,当我们还是小胎儿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寄托了家人无限的期望,譬如我们的名字。

老师的名字叫周庶,从这个名字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答略。

师:对,我姓周,因为我的爸爸姓周,爸爸的爸爸也姓周,周是我们家族传承下来的姓。

庶是我的名,猜猜老师的名字代表了什么?
生答略。

师:谁愿意介绍自己的名字?
生答略。

师:从不同名字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是啊,我们的姓传承了家族的血统,而名却寄托了家人的殷切希望。

我们是家族生命的延续,我们是家人的美好希望。

师过渡: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在寒风刺骨的冬季,在秋雨绵绵的清晨,在冬雪飘飘的夜晚,在我们生命的每一瞬间,我们的家人把对我们的爱倾注在一个习惯的培养中,一次手工的尝试里,一篇阅读的辅导下,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中……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生活中那些温馨的画面,分享亲人们让你最感动的那些小事吧!
生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从名字到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感受家人的爱和期望,让孩子意识到:我们有责任爱护自己,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
师:最近,老师就被一件事情深深地感动着:高考在即,云南省师大附中的涂针华患上了白血病,他的父母、爷爷不辞辛劳地照顾他,他的母校、老师、同学、朋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北大、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省招办、以及云南各大媒体都纷纷来到医院,送来慰问和鼓励。

为了小涂的生命,有很多人和他一起奔跑在与时间竞争、在与病魔抗争的路上,我们期待小涂能渡过难关,战胜病魔,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学们,小涂的生命仅仅属于他自己吗?那他的生命还属于谁?为什么
生答略。

师小结:他的生命不仅仅属于他自己,还属于爱他的爸爸妈妈、他的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所有关爱他的陌生人。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如此,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关爱我们的所有的人,属于这个社会,属于这个国家,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

(相机板书:宝贵)
请同学们思考:大家为什么要竭尽全力去挽救他的生命?
生答略。

师总结: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他只有活下来,才能实现自己的北大梦想,才能将自己所学奉献给社会。

所以,为了关爱他的所有人,他顽强地和病魔作斗争,勇敢地和死神较量。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事件入手,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确: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关爱他的所有人,从而进一步体会生命承载的爱和责任】
三、了解生命,珍爱生命
(一)了解生命的自然规律
师: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唯一的,任何人都逃不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让我们认真看一段视频,了解生命的历程吧。

生观看视频《人的一生》。

师:看了视频,你想说点什么?
生答略。

师小结:从出生、成长到死亡,这是我们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

对每个人来说,这个过程的长短不一。

但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

(板书:珍爱)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生命的历程,知道生命从出生、成长到死亡是一个必然过程,只有珍爱生命,才是对生命的负责任。


(二)奉献爱心,延续生命
师:生活中,当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甚至为了延续他人的生命,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就像无偿献血,为他人捐献眼角膜的青年歌手姚贝娜;还有辽宁本溪的曹骏明同学,今年只有11岁。

当他得知自己身患脑瘤无法治愈时,他决定把身上所有能用的器官都捐献出来,希望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获得健康,延续生命。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生命的大爱!
【设计意图:用故事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为了挽救他人生命,人们奉献爱心的大爱行为】
(三)努力生活,创造精彩
师:虽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有限的,但有些人,即使离开了我们,他们的名字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了生命的不朽。

比如孔子,他的思想被人们奉为教育的经典,代代相传;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发
明大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发明的电灯、电话、电影、电报等,直到今天都还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让我们记住雷锋叔叔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像这样的人物还有?
生答略。

师小结: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伟大,变得辉煌,他们的名字伴随着他们创造的精神财富,传承下来,成为人类历史中熠熠生辉的篇章,他们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存活于天地间。

【设计意图:从珍爱生命,到创造生命的精彩,引领学生像伟人学习,像身边的榜样学习,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感悟明理,总结升华
师:孩子们,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生交流。

师小结:生命的诞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都承载了家人的关爱和期待,所以,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努力地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板书设计:
2.我们的生命
神奇宝贵珍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