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观察量表

合集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质与量评价标准
小组总评
(等级+
次数)
备注
等级
标准
参与活动次数及个数
学生
小组活动
1.
自学
A.组内准备到位,动作迅速,基础扎实,自主思考
B.组内准备到位,基础相对扎实
C.组内准备不到位,基础薄弱
2.
发言
A.积极发言,回答准确,声音洪亮
B.发言不太积极,回答出现错误
C.发言不积极,回答错误较多
3.
合作
A.小组合作有序,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帮扶有效
B.小组合作有序,分工稍欠明确,配合稍有欠缺
C.小组合作秩序混乱,分工不明,配合不默契
4.
展示
A.组内展示充分、有序,积极踊跃,组间竞争激烈,规范有序。
B.组内展示不够充分积极,组间竞争气氛不够强烈
C.组内展示不充分,不积极,竞争不激烈
C.学生思维不活跃,表现不积极,目标达成度低
总结与反思
教师
教师
活动
A.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和学生活动安排合理,注重与学生交流,重视调动学生积极性,注意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B.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安排合理
C.目标宽泛,学生活动设计不合理,学生积极性不高
效果及
目标达成
A.学生思维活跃,状态积极,当堂完成训练,目标达成率高.
B.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当堂完成训练,目标达成率较高

课堂观察量表(学生参与度)

课堂观察量表(学生参与度)
10. 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
11.当堂检测效果如何?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执教者
姓名
单位
课题
观察者
姓名
单位
教研组
研究问题
高效课堂中学生评价方式研究
观察记录
视 角
评分
备 注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课堂观察量表(学习方式及学习环节时间分配)
执教者
姓名
单位
课题
观察者
姓名
单位
教研组
研究问题
高效课堂中学生评价方式研究
环节
内容
采取教学方式
用时
课前复习及导课
复习及导课用时
学习过程
自学用时
对学用时
群学用时
展示用时
评价用时
知识巩固及小结
4. 是否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乐于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
5. 有效组织小组活动、分工合作、各负其责,是否体现小组内互帮互组?
6. 参与小组讨论、展示、评价的频度?
7.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
8. 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9. 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评价
由同伴补充完善(合作学习时)
最终明确正确解答
忽视或视而不见
观察者通过观察
得出的结论
7.是否指导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有效?

课堂观察表

课堂观察表

观察点: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观察法:级别量化法
核心理念:兴趣浓厚、积极主动思维、发言
观察点:教学结构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观察法:记叙性描述
核心理念:结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间分配是否能突出重难点
总评:。

建议:。

观察点:教学方式
观察法:记叙性描述
核心理念:教学方式引发的学习行为是否高效
说明:在“教学方式”栏填写所用的教学方式(如:教学图片,自制图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游戏等),不够可增加。

总评:。

建议:。

观察点:师生问答类型观察法:记叙性描述核心理念:学生发言的针对性问题
课堂观察表五:学生学习情况。

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学生参与度)说明:1. 用箭头表示语言互动的流向,箭头的起始点代表发问者;箭头的方向表示回答这一问题者。

在图中向上箭头表示学生提出问题,向下表示来自教师的问题或反馈;其中问号表示教师提出问题、加号表示教师正面反馈、负号表示教师负面反馈。

2. 可以在学生出发的语言箭头上方加上字母或符号表示更多的含义,如A :学生主动提出相关主题的问题B :学生正确回答C :学生提出无关主题的问题D :学生错误回答?:学生主动表示疑问或不懂~ :学生直接对全班发表见解3. 本记录由1人完成。

课堂观察量表(学习意识)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好,1分。

总计:优41-50分良31-40分中等25-30分课堂观察记录表(学生活动记录)课堂观察表(氛围创设)观察纬度:学生参与状态、学生应答、氛围的有效性观察要点:课堂氛围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课堂观察记录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说明:本表的填写要求观察者密切关注小组学习的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记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动态。

1积极2被动3消极。

凭借经验分析学生互助合作学习实效以及影响小组互助合作学校效能发挥的因素。

课堂观察量表(教学过程时间分布)课堂观察表(教师行为)注:评价:A表示“好”;B表示:“较好”;C表示:“一般”;D表示:“不理想”;E表示“较差”课堂观察表(氛围创设)观察纬度:学生参与状态、学生应答、氛围的有效性观察要点:课堂氛围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课堂观察量表(教师提问记录)课堂观察记录表(教师评价语言的有效性)课堂观察量表 (教师对学生错误后的反应) 教师对学生错误后的反应 典型行为记录 频次教师的处理1. 鼓励2. 引导3. 换其他学生回答4. 教师自己指正(合理)5. 进行解释和说明6. 由学生评价7. 由同伴补充完善8. 最终明确正确解答9. 忽视或视而不见(白校银20151101下载地址;/s/blog_4055210f010121xg.html)lqhxuexiao 的博客/lqhxuexiao。

初中 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初中 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 成? 资源 ③生成了哪些资源( 错误/回答/作业/作品) ? 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④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 可得到程度 如何? 视角 观察点 ①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 解释/ 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 思考 ②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 问题链与学生认知 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③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 怎样对待或 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④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 课堂 气氛怎样? ①课堂话语( 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 话) 是怎么样的? 民主 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 样? 课堂气氛怎样? ③师生行为( 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 排) 如何? 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 意? 创新 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 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③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 资源? 教师是如何 处理的? ①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是否关注不 同学生的需求? 关爱 ②特殊( 学习困难、疾病) 学生的学习是否 结果统计
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③课堂话语( 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 话) 、行为( 叫答机会/座位安排) 如何? ①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 语言风格/ 行 为特点/ 思维品质) ? 特质 ②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 环节安排/教材 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 ③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视角
观察点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 是怎样准备的?
观察结果
准备 ②准备得怎么样? 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 对哪些问 题感兴趣? 倾听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对哪些问 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 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 记笔记/ 查阅/回应) ? 有多少人? ①有哪些互动行为? 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 成提供帮助吗? 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 程、质量如何? 互动 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 程、质量如何? ④参与课堂活动( 个人/小组) 的人数、时 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⑤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 出现了怎样的情 感行为? 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有多少 人参与? 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 探究/记笔记/阅读/ 自主 思考) 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 学生有无自主探 究活动? 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④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达成 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 观点/作业/ 表情/测验/成果展示) ?有多少人达成?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板块:自变量控制观察:自变量的控制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针对主题问题主动预设的各种教学策略,包括具体的学习形式采用,学习方法指导,有意识的强化训练、有针对性地拓展延伸等,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指向主题问题解决的。

在课堂观察中,自变量控制观察主要是针对教师具体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

因变量变化观察:因变量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变化,表现为可观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

在课堂观察中,因变量变化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包括学习兴趣、行为以及学习效果的观察,记录。

数据分析归因、描述。

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归因,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研究的最终结果,也是教学研究最基本的意义所在。

相关性越大,越能够积极有效地指导教师调节教学行为,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也会出现我们预料之外的结论,二者没有相关性或相关性甚微,这样的结论将引导我们尝试以新的途径解决问题。

自变量控制观察、因变量变化观察、数据分析归因、描述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部分,需要授课教师与课堂观察教师共同参与完成。

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更是依赖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才能有针对性地预设策略,细致入微地观察,真实准确地记录,有理有据地归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能科学地设计“课堂观察量”便是走出了校本教研至关重要的一步。

下面提供课例研究的一组“课堂观察量表”供参考。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时间、地点课题观察者资料姓名年龄教龄单位观察中心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观察记录学生表现评分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对教师态度。

5、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完整版)课堂观察量表(参考)

(完整版)课堂观察量表(参考)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完 成率达到多少?.
10.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
板演/演示)?
评价
要点
注:评分为百分制,每项5分,共100分。参赛教师可根据情况划分等级:优一90分以上;良一80~89分;好
—70〜79分;一般一60〜69分,差一60分以下。评课时要说明理由、给出建议。
照新课程相关的理念,表达的观点要明确,条理要清楚。
课堂观察工具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执教者资料
姓名
单位
课题
观察者资料
编号
时间
观察中心
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观 察 记 录
学 生表 现
评分
说明
1.学生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
2.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主要表现。
甘州区中小学教师课堂观察工具
(试行)
1.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2.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3.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4.教师的提问及解决方式。
5.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处理。
6.情景创设。
7.学生的学习情况。
8.课堂提问有效性。
说明:请各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课堂观察的八个工具,要求教师领会其实质,促进
教师从多角度、多维度观察课堂,全面提升教师的看课能力。说课要抓住工具要点,遵
3.有否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并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
回应)吗?
4.有否
5.提岀提问,提岀问题的人数,质量如何?
6.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形式、过程、质量如何?
7.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
阅读/思考)有哪些?

综合实践—课堂观察量表(学生角度)

综合实践—课堂观察量表(学生角度)
②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③全组合作学习分工情况如何?
学生
自主
学习
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②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多少人?
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学习
目标
达成
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是什么形式(观点、作业、测验、成果展示)?
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④小组内,全程参与课堂学习的人数占全组人数的比例?
⑤总体上,本组学生在本节课中表现如何?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观察记录与评价量表
观察要求:欢迎你参加综合实践课堂观察活动!请选择一个“课堂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观察,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然后做定性评价。
观察点:学生课堂主体参与性
观察教师姓名:___________观察日期:__________
年级
班级
教师姓名
课题
观察事项
观察记录与随笔
预习
①全组预习的人数
②全组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③全组反映预习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经验如何?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学生
自主
学习
①主动提问的学生人数
②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
③主动参与讨论的人数、时间④在学习中,自觉从老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或观点的学生人数
学生
合作
学习
①小组内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人数、时间、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山子初级中学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案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研究的问题: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开课的时间: 地点: 执教老师:
课题: 组名:
小组学习
的次数
小组学习的起止时间

观察项目 评价标准或等级 无效性记录 教师改进
教师行为 记录 学生行为 记录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1、 具有可操作性 2、 能否紧扣核心概念 3、 教师能清晰、准确布置任务 1、 能否认真倾听
2、 能否明确接受目标

小组学习
的参与率

1、 教师是否深
入到各小
组。
2、 教师能否在
组中指导较差的学生 3、 教师对待学生的发言。 …… 倾听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倾听时, 学生有
哪些辅助行为
( 记笔记/查阅/
回应)

互动
有哪些互动行
为?
学生的互动能为
目标达成提供帮
助吗?
参与小组讨论的
人数、时间、过

参与课堂小组活
动的人数、时间、
质量

探究材料的准备与质量及使用情况 1、 提供材料是否有结构性 2、 呈现的时机 3、 材料与课题的相关度 1、 漫无目的地操作 2、 能主动发现材料
的结构性。
3、 分析材料的结构
性完成阶段性小
组任务

小组学习
的成果

1、 小组讨论中是否有一致的意见或新的意见

2、 小组实验的成果 3、 小组的实验记录成果

小组学习
的分工状

小组长( )做了( ),操作员( )做了( )

记录员( )做了( ),
双山子初级中学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案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诊断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