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约见家长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家访的注意事项

家访的注意事项
家访是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家访的注意事项:
1. 提前安排:与家长预约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家访,确保双方都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参与,并提前告知家长家访的目的和议程。
2. 尊重隐私:在进入学生家庭之前,尊重他们的私人空间和隐私权。
敲门并等待家长邀请进入。
3. 仔细准备:在家访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做足够的准备。
了解他们的强项和需改进的地方,以便与家长进行讨论。
4. 双向交流:家访应该是一次双向的交流机会,而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向家长传递信息。
倾听家长的观点和关切,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提供反馈。
5. 尊重和理解:与家长交流时要保持尊重和理解,理解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关注点。
避免批评或指责,而是着重强调合作和共同关心学生的利益。
6. 关注积极方面:除了讨论学生的需改进之处,也要重点关注他们的优点和成就。
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家长对孩子的积极行为给予支持和奖励。
7. 遵守保密:在家访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严格遵守学生和家庭的隐私,不泄露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
8. 笔记和跟进:在家访期间,做好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讨论的要点。
之后,及时跟进和落实与家长商定的事项,并在需要时提供支持和建议。
家访是建立学校和家庭合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良好的家访交流可以促进家校合作,加强对学生的支持和关注。
幼师家访注意事项

幼师家访注意事项
1. 提前约定好时间:在家访前,与家长们预约好时间,确保他们会在家。
2. 介绍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到达家庭后,先向家长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来访目的,让他们知道你是幼师,并且是来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需要的。
3. 保持友好态度和礼貌:在与家长交流期间,保持友好态度和礼貌,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做法。
给予他们足够的充分的表达观点的机会。
4. 注意言辞和语气:幼师在和家长交流时,要注意言辞和语气的用词得当。
不要使用冒犯或不合适的措辞,尽量以正面的态度进行交流。
5. 观察孩子在家的表现:利用家庭环境,观察孩子在家的表现和习惯。
与家长讨论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共同思考解决方案。
6. 尊重家庭隐私:在家访过程中,尊重家庭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不要过于干涉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7. 沟通信息及时性:在完成家访后,及时与家长交流关于孩子在家的观察结果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8. 建立良好的师家关系:通过家访,尽可能建立良好的师家关系。
与家长建立信任和互助的关系,共同关心和照顾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约见家长的注意事项

班主任之家II家校合作教师约见家长的注意事项•赵海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法宝。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经常约见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且达成一致的意见,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那么,在约见家长时,要注 意哪些事项呢?一、要让家长在时间上和心理上有所准备。
当发现学生有了不良行为,确实需要家长协助时,教师需要及时约见家长,与他们商讨教育孩子的问题。
在约见家长时,首先要让家长在时间上有所准备。
尽量让家长下班后来学校,而不要让家长放下手头的工作来校,因为有些家长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安排时间。
其次,要让家长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教师要体谅家长,做家长的知心朋友,让家长感受到诚意。
要以真诚的态度把孩子的事情和盘托出,并且安慰家长,以避免家长情绪激动;尽量不要向家长隐瞒孩子在校发生的问题或犯下的错误。
二、要选择好约见的时间和地点。
许多家长不愿意去学校与教师面谈,不是因为家长宠爱孩子、不愿惩戒孩子,而是担心伤自尊、没面子。
我们知道,约见家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是使家庭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如果教师约见家长给家长增加心理负担,那么产生的效果一定不好。
如何保护家长的自尊心呢?笔者认为,约见家长时,不要在教室、走廊、办公室等人多的地方,也不要同时约见多个家长,让他们排着队等候面谈。
选择合适的地点体现出教师的良苦用心和校方对家长的尊重。
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将教育孩子放在面谈的第一位,公正客观地与教师交流,而不是应付、躲避教师。
三、教师要提岀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并当面告诉家长。
首先,教师一定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要了解所教的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心理发展特点、道德认知水平等,能够有理有据地分析其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引发的后果。
例如:哪些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做到的,哪些是需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完善的,等等。
其次,要给家长提出一些有见地的意见与建议,让家长觉得教师有水平、有办法。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有什么技巧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有什么技巧沟通技巧之要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尊重学生家长是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首要条件,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能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
现就“请学生家长到校沟通有关学生在校问题”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论在任何情况请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水,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要求学生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这一点。
在学生犯错误要求学生家长到校的情况下,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能自己联系上的就尽量不叫学生自己回家联系,应主动联系以表明我们做老师的诚意和态度。
第二,学生家长来校以后不应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
第三,可先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形成一致意见。
另外,现在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有很高的学历,有很高的认识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会让家长觉得我们当班主任的比较民主、诚实可信,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沟通。
沟通技巧之与家长联系沟通要有理性的意识与学生家长交流要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
和家长交谈前要详细想好约见家长的主题和目的,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总结自己在交谈时方法是否得当,还考虑如何向学生和其他教师反馈约见家长的情况,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在和家长交谈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面。
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应首先讲出学生的三条优点,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会喜欢别人说自己孩子的好,几句夸奖的话会拉近与家长的距离。
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还要注意善于倾听,家长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那根本就不是交流。
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可以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以便我们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对学生的认识。
沟通技巧之与学生交往时应多考虑家长所处的困难,多提管理孩子的建议现在小学的学生家长大多三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老人有时候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如再加上孩子成绩不好又不听话,这时学生家长心理会很苦闷。
班主任家访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班主任家访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因此,作为班主任如何做好家访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在此,我就家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有关技巧谈一点浅薄的看法,以期能抛砖引玉。
第一:家访要主动预约班主任应把家长视为教育活动的合作者,积极与家长联系,而不应出于偶然的动机或迫使家长对学生采取强硬措施而进行家访。
这样会使家长害怕教师家访。
进行家访尽可能与家长有预约。
预约时把访问的内容、时间等告诉家长。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加强了家访工作的计划性、目的性。
有利于克服教师的急躁情绪,避免对问题的简单处理,也不会出现见不到家长而白跑一趟的现象;(2)家长有所准备,谈话易入正题,双方容易达成一致意见。
预约家访做好了,联系密切了,还可以发展应邀家访和电话往来,达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预约家访制度形成后,并不排除一些偶然性的家访。
第二:谈话要尊重家长在与家长的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家长。
班主任通常比家长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切忌以懂得教育而自居,不愿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交往中应仔细寻找家长意见中的合理成分,不能以教训的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的时候,班主任仍不应该忘记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更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
否则,家长有可能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学生,极易形成学生与班主任的对立。
当教师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应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做到以礼待人,以理服人。
第三:学生要客观评价客观评价指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班主任向家长介绍情况时,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
切不可毫无根据地对学生作出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评价。
班主任对学生任何不慎重的评价,都会伤害学生和家长的感情。
第四:批评要委婉巧妙教师应当是家长的教育顾问,可以对家长提出要求。
有些家长比较通情达理,对教师的提议能主动接受,积极配合。
也有一些家长护短,往往把孩子的不良行为与自己的面子相联,明知孩子有错,也不愿意让别人说。
2024年班主任家访注意事项

2024年班主任家访注意事项班主任家访注意事项1 1、家访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对被访学生的品行、爱好、个性、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方面要做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将了解到的情况与班级的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形成共识后,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对被访家长可能提出的问题,要作合情合理的设置,对被访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作预案处理。
2、家访时,态度要和蔼。
家访时,和家长交谈要面带微笑,说话注意语速、语调,始终要用谦和的态度,这样会拉近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家长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交流看法,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切不可面无表情,冷若冰霜,甚至上门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保持所谓的“严师”的形象。
3、评价学生要恰如其分。
家访品学兼优的学生家庭,不能夸大其词,把学生夸得天花乱坠,甚至说一些打“保票”的话;家访表现差、有违纪现象的学生家庭时,把学生说的`一无是处,一味的“告状”(告状实际上是教师教育无能的表现),甚至当着家长的面责备学生,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
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以偏概全。
4、树立班级教师的“群像”。
家访时,不少家长希望了解自己孩子的所有老师。
作为班主任,家访时,首先要客观的评价自己,要给人谦虚、诚实的印象,这样即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不足之处家长也会原谅,同时更要褒奖其他科任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教学水平,不要只夸大自己,贬低别人。
5、家访时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任何班主任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
总之,班主任只要重视家访,注意家访的方法,就会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家访注意事项2 一、切忌走过场。
家访应制订一个周密的计划,有明确的目的性。
每天家访的次数不要贪多,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与居住区域,决定一次家访哪几家。
家访时,要留足够的时间与家长交谈,最好在某些方面能达成共识。
坚决杜绝那种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家访做法。
二、保全学生“面子”。
教师家访注意事项

教师家访注意事项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促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进行家访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家访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果。
一、提前准备在进行家访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和工具,以便更好地开展家访工作。
首先,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背景,包括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方式等。
其次,教师要准备好家访的工具,如记录本、问卷调查表等。
此外,教师还要预先与家长约定家访时间,并与学校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和报备工作。
二、尊重家长的意见和隐私在进行家访时,教师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隐私。
教师应该主动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和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家长的隐私,不要随意泄露家庭的私密信息,确保家访过程的隐私和保密。
三、确保安全和礼仪在进行家访时,教师要确保自己和学生的安全。
教师应提前了解家庭的环境和社区情况,注意遵守社区的规定和礼仪。
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谦和有礼的态度,尊重家庭的习俗和风俗,不要给家庭带来不便和困扰。
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家访中出现不当言论或行为,保持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度。
四、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在进行家访时,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教育方面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和关爱孩子。
五、及时记录和反馈在进行家访后,教师要及时记录和整理家访的情况和结果。
教师可以使用记录本或电子表格等工具将家访的内容和家长的反馈进行记录,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向学校和相关部门反馈家访的情况,分享家访的经验和收获,为学校和家庭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教师在进行家访时,需要提前准备、尊重家长意见、确保安全礼仪、关注学生需求和问题,并及时记录和反馈。
约见家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约见家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杨培胜来源:《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年第10期摘要:为促使家庭与学校两个方面教育的有效结合,让孩子健康成长,约见家长当面沟通交流并形成共识,是班主任需要注重并应当经常开展的工作。
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确定约见对象,明确约见目的;二、做好约见前的准备;三、把握好约见时机;四、约见谈话要讲求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约见家长;目的;策略与方法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59-01一直以来,很多教育同仁常采取与家长面谈沟通的措施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其目的是向家长通报情况,与家长当面交换意见,争取家长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
这种做法的意图是好的,但很多时候却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目的,既浪费时间,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笔者从事一线教育管理工作多年,并长期担任班主任,认为要做好如下几点:一、确定约见对象,明确约见目的一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学校都承担着比较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为确保班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约见家长、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十分重要。
但在短时间内分别约见全班学生家长是不现实的。
首先要确定好约见对象。
一般来讲,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家长,如十分厌学、行为习惯不好、个性思想存在严重问题或品行极不端正的学生的家长。
当然,也不能忽视对中等和优秀学生家长的约见,否则,会给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留下“通知家长到校准没好事”的印象。
在确定好约见对象之后,最好把需要约见的学生家长列入阶段性班务工作计划,以便有序地开展家长约见工作。
在确定约见对象时,教师要在整体掌握全班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首先选择有突出问题或不能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效合力的家长约见。
约见前要明确约见的目的,如:对向家长反映哪些情况、在教育引导孩子方面需要家长做哪些配合、对家长有哪些建议、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怎样的目的等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约见家长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校教育中,就孩子的学习、思想、品行等问题,班主任约见家长是一项无法避免的工作。
如何约见家长、如何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如何提升家校合作的效果,就成为班主任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浅谈以下自己的看法,仅供各位同行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把握好约见时间。
每个家长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各行其事、各负其责,因为工作性质不同,所以工作时间也略有不同,特别是我们农村学生的家长,如果遇上农忙季节,白天几乎没时间去学校与老师交流,即使抽出时间去学校,往往也不能准时,所以,教师在约见家长时千万不要因为事情的严重或迫不及待给家长规定时间,如必须在几点前赶到,即使是异常紧急的事,也能够简短地将事情的严重性通知给家长,然后征求家长的意见,或由家长拿主意,或由班主任先代为处理,千万不要因为家长不能按时到校而责怪家长。
二、选好约见地点。
很多家长不愿去学校面谈,不是因为宠爱孩子,而是担心有损自尊,很没面子,班主任约见家长的目的是更好的教育孩子,是使家庭教育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所以约见家长时不要在教室、走廊、或人多的地方,更不要同时约见几个家长。
我们在约见家长时要顾及孩子的自尊、顾及家长的面子,地点一般选在班主任的宿办室或人少的地方,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对家长的尊重,家长也才会心平气和地与你交流,而不是流于形式。
三、作好约见前的准备。
班主任在约见家长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一是要了解你所教的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有理有据地分析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后果。
哪些是这个年龄孩子能够做到的,哪些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要给家长提一些指导性意见与建议,让家长觉得你说的很专业,能够采纳。
二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做客观公正的分析,如果你正在气头上,最好不要约见家长,这样可能影响你个人形象,难免有时会说一些有伤和气的话语,不排除有些家长会帮自己的孩子说话,这样对教育孩子不利,也有损老师在学生面前
的威信。
四,确定好约见主题。
约见家长时要围绕主题谈话,要抓住关键点,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要多个老师齐上阵,说得孩子一无是处,要就事论事解决问题,要让家长了解孩子,使家长的教育具有针对性,不能让家长听完你的谈话后感觉到他的孩子无可救药了,更不能因这件事牵扯到其他的小毛病,也就是说不要借题发挥。
五、突出约见目的。
要想与家长达到沟通、乐于接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与指正,你就得让家长觉得你批评教育、约见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
例如某个学生总爱与同学打狂,约见家长时不要反复强调孩子的行为违反了班级班规,违反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影响了班集体的荣誉,而应该从孩子的行为非常危险、安全隐患大、易造成不安全事故这些方面来说,让家长感觉到你是为了孩子的安全与健康,而不是为了班集体的荣誉,这样家长也易于接受你的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