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分类

合集下载

法理学考点:法的分类

法理学考点:法的分类

法理学考点:法的分类
一、法的分类:以一定的角度或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二、法的一般分类(概念:法律的一般分类是指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可适用的法律分类)
(一)依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范围
1、国内法:国内有立法权的主体制定,效力范围不超过本国主权范围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2、国际法:参与国际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缔结的,确定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法。

(二)依法的创新方式和表达形式
1、成文法:有权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规范化成文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不成文法:有权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不具有规范化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

(三)依法的效力等级、基本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
1、根本法:在整个法的形式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2、普通法:宪法以外所有法的统称。

(四)依法的适用范围
1、一般法:对一般主体、一般事项、一般时间、一般空间范围有效的法。

2、特别法:对特定主体、特定事项、特定时间、特定空间范围有效的法。

(五)依法规定的内容不同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1、实体法:以规定主体权利义务关系或职权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

2、程序法:以保证主体权利义务实现或职权职责履行所需程序或手段为主要内容的法。

(六)依法所保护的利益
1、公法:保护国家公益的法。

2、私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

法律的分类与层级结构

法律的分类与层级结构

法律的分类与层级结构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保障,是调整和规范人类行为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不断完善,法律的分类和层级结构也日益清晰和复杂。

本文将以综合的方式解析法律的分类与层级结构。

一、法律的一般分类法律按照不同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法律分类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以及劳动法等。

下面将对这几个常见的法律分类进行简要介绍。

1. 宪法宪法是国家基本法律和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运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宪法对于国家其他法律的制定和适用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作用。

2. 行政法行政法是以规范行政行为为目的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行为法等。

行政法规定了政府机关的权力及其行使程序,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3. 刑法刑法是规范犯罪行为和处罚措施的法律体系。

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和刑罚种类等内容。

刑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4. 民商法民商法是调整民事和商事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民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商法等。

民商法规定了个人和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公平交易的实现。

5. 劳动法劳动法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劳动秩序而制定的法律体系。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时间和休假等内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

二、法律的层级结构在法律的体系中,法律之间存在着一种层级结构。

依据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和立法方式,法律的层级结构可以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般的法律层级结构,仅供参考。

1. 宪法层级宪法作为最高法律,居于法律层级的最顶端。

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要与宪法保持一致和服从。

2. 法律层级法律层级下包括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劳动法等法律分类。

这些法律之间的关系和层级会因不同国家的立法体制有所不同。

法的分类

法的分类

法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所作的分类。

(2)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3)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内容所作的分类(4)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5)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所作的分类(6)公法和私法以法律运用的目的为划分的依据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任何一方不得有欺诈行为)。

二、劳动合同订立主体:1.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1)法人;(2)分支机构:①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②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义务——“2个不得”:一是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二是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三、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及要求1.建立劳动关系:(1)时间:自用工之日起;(2)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要点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要点2】例外情况: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对于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又区分不同情况进行了规定:自用工之日起未定合同期限处理规定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要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1个月~1年(1)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注释】2倍工资的计算时间从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1日。

简述法的分类

简述法的分类

简述法的分类
法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公法和私法:公法是指规范国家与公民、国家与国家之间关
系的法律规范,如宪法、行政法、刑法等;私法是指规范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如民法、商法、劳动法等。

2. 国际法和国内法:国际法是指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法
律规范,如国际公约、国际习惯法等;国内法是指规范国家内部关系的法律规范,如宪法、立法、行政法等。

3. 材料法和形式法:材料法是指法律依据的主要根据是具体案
件的事实和证据,如刑法、民事诉讼法等;形式法是指法律依据主要是法律条文和规则,如宪法、商法等。

4. 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是指规范人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如刑法、民法等;程序法是指规范法律适用程序和司法程序的法律规范,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5. 法定法和习惯法:法定法是指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正式法律
规范,如法典、法律、法规等;习惯法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被广泛遵守的法律规范,如习惯法、行业惯例等。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法的分类方式,如法律的目的和领域、法律的层级和权威、法律的时效性等。

这些分类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规范的不同来进行划分,有助于理解和研究不同类型的法律规范。

法律的分类和特征

法律的分类和特征

法律的分类和特征一﹑法的分类1.法的渊源,也称“法律渊源”,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又称“法的形式”。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渊源。

主要包括:(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名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2)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包括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3)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各个部委局制定的行政规章;(4)省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即省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省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5)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和法规;(7)经济特区制定的法规;(8)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军事法规等等。

由于制定它们的国家机关的等级不同,所以其法律地位或效力就呈现出层级的区别。

2.法律的其他分类(1)按不同标准或角度分类国内法和国际法区别: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前者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制定并在该国(或者地区)制定实施的法律;后者是作为国际法律关系主体的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制定和实施的法律。

根本法和普通法区别: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前者又称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制定需要特别的程序的法律。

一般法和特别法区别:适用范围不同,前者适用于一般的法律关系主体,通常的时间,国家管辖的所有地区。

例如,《刑法》、《合同法》;后者适用于特别的法律关系主体、特别时间、特别地区。

例如,《妇女权益保障法》、《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实体法和程序法区别:规定的内容不同。

规定的是主要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为实体法。

法的分类

法的分类

三、法的分类:1、根据法的历史分类可将法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2、根据法的表现形式不同分类可将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有立法权或立法职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成文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文件。

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成文法形式如德国、法国等,我国也采用成文法,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不成文法又称习惯法,是指由国家认可的、不具条文形式的法律。

如英国、美国,在有些法学著作中,在特定意义上将判例法称为不成文法或习惯法。

3、根据法的内容可将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指规定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婚姻等事实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如刑法、民法等。

程序法亦称诉讼法,是实体法的对称。

它是为保证实体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的实现而制定的有关诉讼程序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

4、根据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进行的分类将法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本法指的是居于最高地位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普通法是指除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由有立法权的机关依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

5、根据法的适用主体可将法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

国际法是由参与国际关系的国家公认的、用以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在国际关系中对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的总称。

国际法的制定者是国家,主体也是国家,国际法通过国家间的协议产生,国际法的渊源是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内法是由国内有立法权的主体制定的、实施于本国主权所及领域和范围的法律。

6、根据法的适用范围可将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一般法是指对—般人、—般事项有效,或在全国范围内、在任何时间都有效的法律。

特别法指仅对特定部分的人、特定的事项、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时间有效的法律。

四、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也称法的形式。

法的渊源是指法获得成立的方式和表现形式,即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何种方式或程序创造出来的,并表现为何种形式的法律文件。

当今我国法的主要形式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列、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

法的五种主要分类

法的五种主要分类

法的五种主要分类
以下是 9 条关于法的五种主要分类的内容:
1. 宪法,那可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啊!就像大树的根基一样重要呢!比如美国宪法,它奠定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框架。

2. 民法,这和咱老百姓的生活那可是息息相关啊!就像生活中的贴心小助手。

比如说借了东西要还,这就是民法在管的事儿呀。

3. 刑法,哎呀呀,那可厉害了!就像一把严厉的剑,维护着社会的安宁。

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可都逃不过刑法的制裁!比如抢银行的罪犯最终被法律严惩。

4. 行政法,政府部门行事的准则哟!跟我们平时和政府打交道可太有关系啦!像车辆违规被交警处罚,这里面就有行政法的身影。

5. 商法,做生意的人都得重视呀!这不就是商场上的规则嘛!商店之间的合同纠纷,商法就得出来主持公道啦。

6. 劳动法,打工的人可得好好了解!这可是保护咱们劳动者权益的呀!比如说公司不能随便开除员工,这就是劳动法在发挥作用。

7. 诉讼法,遇到纠纷要打官司,那就得靠它啦!这不就像是战场上的战术指导吗?谁懂的诉讼法多,谁可能就更有优势呢。

8. 国际法,国家之间交往的准则哟!全球那么多国家能有序交流,国际法功不可没呀!就好比国际间的贸易规则。

9. 环境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呀!现在环境问题这么突出,环境法必须得严格执行!那些污染环境的企业被处罚,都多亏了环境法啊。

我觉得这些不同类型的法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保障着我们的生活、社会和国家的正常运转,都太重要啦!。

法的种类及位阶关系

法的种类及位阶关系

法的种类及位阶关系法律是指由国家或其他主权机构制定和实施的、约束公民和组织行为的规范性规则。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法律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种类和位阶关系。

本文将分别从法律的立法机关、法律的形式、法律的性质和法律的适用范围等方面探讨法律的种类及位阶关系。

一、从法律的立法机关分类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其他法律都必须遵循宪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法律: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法规,例如国家机关、地方机关和自治区机关等制定的法律。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政府、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法规,例如国务院、省政府颁布的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律的授权制定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法规,例如地方人大制定的规章和办法。

5.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各部门或下属机构根据上级法律、法规的授权制定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法规,例如各部委、省级政府制定的规章、办法。

二、从法律的形式分类1.法典法:法典法是以法典形式立法的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等。

三、从法律的性质分类1.公法:公法是调整国家与公民、公民与公民等公共关系的法律,例如宪法、行政法、刑法等。

2.私法:私法是调整私人间关系的法律,例如民法、商法等。

3.混合法:混合法是既调整公共关系又调整私人间关系的法律,例如合同法、物权法等。

四、从法律的适用范围分类1.国际法: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和国际组织关系的法律,例如国际公约、国际条约等。

2.国内法:国内法是调整国内公民、法人和组织关系的法律,例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3.地方法:地方法是调整一定地域范围内公民、法人和组织关系的法律,例如地方人大制定的规章和办法等。

在法律的位阶关系方面,宪法具有最高位阶,其他法律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

法律和行政法规是具有一般约束力的法律,但法律的位阶要高于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法规的位阶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

此外,国际法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国际法的位阶要低于宪法和国内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的分类
法的分类有不同标准
1、按照创立和表现形式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有权限制定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知道那个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等。

不成文法指未经过国家认可和富裕法律效力的行为规则,如习惯法、判例、法理等。

2、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行政性法规一般为条例、规定、办法、决定
行政性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
款的数额分别由国务院和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以
3、按照法律规定内容不同
分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规定的权利义务直接来自人们在生产和生
活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要求,例如债券法等。

程序法的内容规定主体在诉讼活动中的权利。

4、按照法律的内容和权利
分宪法性法律和一般法律
5、按照法律范围
分特殊法和一般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