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公园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公园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公园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公园绿地分为综合公园(市、区、居住区三级)、主题公园(动

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等)、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五个

类型。公园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绿地景观的质量、资源利用及建设成本等问题。《城市绿地设汁规范》(GB 50420-2007)和《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中关于植物选择和配置的原则性规定和要求,对于指导

和搞好公同绿地的植物选择与配置,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作用。本章对两个规范进行剖析,并结合实际,提供了许多应用案例。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中明确提出,城市绿地设计应以植物为主要元素,应以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明确绿地的范围和性质,根据其定性、定位作出总体设计;种植设计应以绿地总体设计对植物布局的要求为依据一公园设计应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

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正确处理公园与城市建设之间,公园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以及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的关系。所以,公园绿地的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在这个大框架下来考虑。

一、功能性原则

公园绿地是城市极为重要的公共绿地之一,发挥着改善城市环境、提供游憩场所、防灾避难等多种功能。公园有多种类型,同类公同也有不同的功能特点或功能分区,植物配置应满足其相应的功能需求。

综合性公园、文化娱乐区人流量大,节日活动多,四季人流不断,要求绿化能达到遮阴、美化、季相明显等效果。停车场宜配植庇荫乔木、绿化隔离带,并铺设植草地坪。城市绿地兼有防灾、避灾的功能,绿地内水体、广场、草坪等在遇灾时均可供防灾避难使用。因此,在城市绿地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防灾避难时的有效利用,公园绿地亦如此。

二、人性化原则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与自然共存,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游憩环境。植物配置要体现人性化,尤其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要创造老人相互交流的空间。以安全为前提,注重实用性和景观效果,如儿童游乐区严禁配置有毒、有刺等易对儿童造成伤害的植物。

三、工程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

公园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要在考虑工程可行的基础上,再考虑美观和其他功能效果。这种工程上的可行性也必须是近期和远期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图一时之效。另一方面,除讲求构图、形式等艺术要求和文化寓意外,更重要的是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考虑植物多样性、观赏性要求,使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形成合理的群落。

四、特色性原则

植物配置不仅要满足功能与植物生态的要求,还必须遵循特色植物景观构成的要求。要继承弘扬我同传统园林艺术精华,并借鉴吸收国内外绿地设汁的先进理念和技艺,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和审美情趣,不断探索并创造具有中同特色、地方风格和个性特征的绿地。

例如,以乡土树种为公园的基调树种,同一城市的不同公园可视公园性质选择不同的乡土树种,反映个性特征,这样植物成活率高,既经济又有地方特色。

不同地域气候差异以及丰富的地域文化,通过植物配置可形成各地不同的园林风格。

五、保护性原则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倡对原有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和适当改造的设计理念。公园绿地范围内原有树木宜保留、利用,如因特殊需要在非正常移栽期移植,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成活;特别是古树名木,必须原地保留,充分利用和保护这些古树名木,可使其成为公园中的亮点之一。

六、生态性原则

应优先选择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适生植物,当选用外来植物种类(品种)时,应避免有害物种入侵。设计复层种植时,上下层植物应符合生态习性要求,并应避免相互产生不良影响。绿地种植土壤的理化性状应符合当地有关植物种植的土壤标准。

七、多样性原则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并注意植物的多样性;应以乔术为主,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使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景观与生态效益;应体现整体与局部、统一与变化、主景与配景及基调树种、季相变化等关系,充分利用植物的枝、花、叶、果等形态和色彩,合理配置植物,形成群

落结构多种和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由于公同的大小、性质以及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所用乔木、灌木、竹类、藤本、花卉、草坪植物等比例亦应有所差别。

八、远近结合原则

公园绿地的使用是长期的,其中的植物也是持续生长变化的,所以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兼顾近、远期不同的植物景观要求,必须考虑到若干年后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为植物生长留足空间。

在有些重要地段为了兼顾到近期绿化景观效果,可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或栽种速生快长植物。如上海和苏州等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采用乔木树种小规格密植的做法,栽植了大量的香樟等树种,满足了当时的绿化效果。现如今,已经可以从这些密植的绿地巾挖掘一部分苗木用于其他绿地建设,因而成为城市的苗圃。

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发表时间:2019-09-10T10:13:15.250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作者:马燕 [导读]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马燕 身份证号:33068119861113xxxx 摘要: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美丽、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熟悉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园林功能生态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要统一,又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熟悉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一、城市园林的功能 城市园林的基本功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范畴的城市园林绿化,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目标上。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应充分发挥出两方面的功能: 1.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美丽、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 2.美化市容: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漂亮,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味。因此,为了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并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居环境,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和有机结合的绿化方式是最优选择模式。美好的市容风貌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有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成功的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市容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这是城市园林绿化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二、树种选择配置 树木是构成森林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科学的选择城市森林树种是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城市森林的经营和治理成本。 1.发展各种高大的乔木树种:在我国城市绿化用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达到以较少的城市绿化建设用地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的目的,必须发挥乔木树种占有空间大、寿命长、生态效益高的优势。我国的高大树木物种资源丰富,应该广泛加以利用。同时还要重视一些速生树种的使用,在城市森林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发展速生树种可以尽快形成森林环境。 2.按照城市的气候特点和环境选择适地适树的树种:乔木树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遮荫环境。因此,城市森林建设在夏季能够遮荫降温,在冬季要透光增温。而现在许多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并没有这种考虑,偏爱使用常绿树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进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因此,要根据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需求选择常绿与落叶树种。 3.选择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建群种: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它能够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反抗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干扰的能力强,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因此,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 三、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1.配置原则: ⑴整体优先原则: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区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⑵生态优先的原则: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⑶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摘要: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主要从科学型设计、艺术性选择以及园林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公园植物造景与配置应遵循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鸿恩寺,桂花,园林,公园绿地,植物造景,配置原则 鸿恩寺公园秉持“自然、生态、野趣”建园理念,遵照建设兼具“人性生态、运动休闲、巴渝文化”功能特色名园之要求,择优选用专家设计方案,广泛吸纳民众建议,精雕细琢,打造“十二圣景”,计有:滚雪听桂、喊天堡、翠涌云涯、金桂溢香、鸿恩春晓、琴台结缘、鸿雁留影、清风幽篁、桂憩绿野、鸿恩思泉、鸿顶云霞、江风恋桂。园内广植桂花、银杏、紫薇等观赏乔木3万余棵,香艳四季。其中桂花逾万株,齐聚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类、60余个品种,集桂之众,品类之全,为全国桂花园林之最。公园50余万平方米绿地打造都市氧吧,鸟语花香,。公园文化内涵丰厚,“咏桂”、“听桂”、“品桂”、“拜桂”、“护桂”、“赏桂”,蕴含“桂花文化”;“天恩”、“国恩”、“民恩”、“师恩”、“亲恩”、“友恩”,尽显“感恩文化”。 鸿恩寺建成前山坡上原本就长有一些零散的桂花,而桂花性喜日光,在全日照条件下,枝叶葱翠,树形优美,着花繁密;亦稍耐荫,但在疏林中或大树下,枝叶稀疏,着花亦少。适于温暖湿润气候,在适宜条件下,一年可抽梢三次,一般春秋抽梢两次。较耐寒,曾有经历短期-18℃低温,成年树无明显冻害;亦较耐高温,气温达40℃时,枝叶无灼伤现象。并且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喜好湿润而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较粘重土壤生长亦佳,但切忌渍水。嗜肥,施用各种完全肥料后,植株生长迅速、茂盛,但亦较耐瘠薄土壤。在45度左右的山坡岩岭间亦生长正常,其萌发力和再生能力均较强,移植大树时经截干修剪,2~3年即可恢复树冠。 而桂花的生长特性也就为鸿恩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桂花园,打造“咏桂”、“听桂”、“品桂”、“拜桂”、“护桂”、“赏桂”一系列内涵丰厚的“桂花文化”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园内“琴台结缘”中170岁树龄的两棵金桂树,成为园中的“镇园之宝”,以缘造景,以缘迎客,共筑佳境,将见证情侣恋人的甜蜜爱情。 1 引言 公园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公园就是一幅艺术品,这一艺术品中植物是主体因素。植物在公园中发挥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结合。植物造景与配置专业性很强,是集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植物栽培学、园艺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又是将科学与艺术融于一体的综合艺术[1]。本文主要就园林中的公园绿地中公园植物造景与配置应遵循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2 科学性设计与配置 植物是有生命的,而且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非常复杂。从事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工作,首先必须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2]: (1)植物的形态特征:形态是植物的外观,是对植物的第一感觉。所以,首先必须了解植物的整体形态,枝、叶、花、果(或种子)的特征,分清在植物界属于哪一个系统,哪一个类型,科学上叫什么名字,然后分析其观赏价值。如植物外部形态中的树冠形状就有多种多样,其中乔木有主干直立的尖塔形(雪松等)、圆锥形(圆柏等)、圆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的几种方式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的几种方式 1、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利用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相创造"四季景观",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及其变化。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树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4~1/3较合适,枝叶茂盛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 2、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 (1)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常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2)丛植。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3)群植。以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4)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

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由于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不一样,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要因地制宜。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为主,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4、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与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向公众开放,具有一定的游憩设施,供公众游览、休憩、观赏、娱乐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对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位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也是城市园林化的重要标志。公园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和小品。说起植物造景就离不开植物配置,如果没有植物的科学搭配,就谈不上是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关键词:公园,绿地,植物配置 1、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 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有关花谱、 艺花一类书籍,明代的群芳谱园冶长物志中均已论及,清代的广群芳谱花镜 中有较详细的说明。英国造园家B.Clau ston也曾说过: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各类公园绿地规划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树种力求丰富,又不要杂乱无章,好的植物配置设计可以成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明显地物标。公园绿地植物的配置应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按照科学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植物形体、色彩、线条等观赏特性的自然美。 3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3.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对于公共绿地,主要考虑的是为大多数人提供观赏,游憩和运动空间。 2、植物配置要满足景观需求 1)、根据景观需要选择植物配置方式。在公园绿地设计中,根据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的需要,选择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或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规则式种植主要有对植、行植、篱植,而自然式种植主要是群植、丛植和林植。 2)植物配置的季相变化明显。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季相变化明显。 3)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注重乔、灌、花、草、藤结合,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含量。 4)植物配置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配置植物还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原则

园林树木学学习资料 (中远公司李亮)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一、按树木生长类型分类 1、乔木类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 为乔木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 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 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类 树体矮小(在6m以下),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 木本植物。 3、丛木类: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 干。 4、藤木类: 能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之蔓性树木,多借助于吸盘(如爬山虎

等)、吸附根(如凌霄等)、卷须(如葡萄等)、蔓条(如蔷薇)及干茎本身之缠绕性而攀附它物(如紫藤等)。 5、匍匐类:干、枝均匍地生长。 6、地被类:覆盖地面的植物。多年生,除少量草本之外,大 多一次种植,多年享用;自繁或易繁,成苗率高;青绿期长,在 一年内保持绿色覆盖的时间较长;管理粗放,没有精细的人工养 护地也能良好生长。 二、按生长速度分类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 三、按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 1、风景树(孤赏树):通常作为庭院和局部的中心景物,赏其 树型或姿态,也有赏其花、果、叶色等的。 世界五大公园树种:雪松;金钱松;南洋杉;日本金松;巨杉(世界爷)。 2、庭荫树:栽种在庭院或公园以取其绿荫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一般多为叶大荫浓的落叶乔木,在冬季人们需要阳光时落叶。例 如:梧桐、七叶树、槐、栾树、朴树、榉树、榕树、樟等。 3、行道树:是种在道路两旁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 树种。落叶或常绿乔木均可作行道树,但必须具有抗逆性强、耐 修剪、主干直、分枝点高等特点。例如:悬铃木、槐、椴、七叶 树、元宝枫、樟、银桦等。 世界五大行道树种:银杏,鹅掌楸,椴树,悬铃木,七叶树。其中悬铃木被称为“行道树之王”。

园林绿地如何配置地被植物

园林绿地如何配置地被植物 园林绿地包括各类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风景游览绿地,防护绿地及工厂、医院、居民区等专用绿地。按照其不同的性质,不仅乔灌木配置有所不同,地被植物的配置也应有所区别。 各类公园绿地是布局复杂、造景要求较高的绿地,既有开阔的草坪,又有高大的林带;既有规则的花坛,又有自然的花境,这就要因景制宜,恰当地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 在街心绿地上为考虑交通安全,一般均选用矮生的植物,地被要求矮小,整齐,不遮挡视线,可以以草坪为主,用小刺柏、金叶女贞等组成图案,简捷明快。 风景游览区绿地,地被植物的配置多以自然式为主。 在医院、疗养院、水厂、精密仪器厂等绿地上,应考虑种植较大面积的草坪地被植物,使人感到整洁舒适,心胸开朗,有益健康。 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工矿内,也应搞好地被植物的配置,如噪音强烈的车间,不仅要选择枝叶密集、较高大的乔、灌木种类,而且地被也应适当高一些,组成较密的树墙,可以降低噪音。如选择较高大的南天竹、火棘、爬墙虎等。在有污染的工矿内,除了考虑地被植物的一般特性外,特别要注意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抵抗能力。如紫茉莉能抗so2 、hcl,葱兰能抗hf、hcl,石竹、万寿菊能抗so2 ,美人蕉能抗so2 、so3 、hf、hcl等。有些水面覆盖物如凤眼莲等,对净化污水有较好的效果。 在郊区公路旁的林荫道边,绿化条件较差,应选择一些对肥水要求不高,病虫害少,管理省工,适应性强的种类,如黑麦草、羊茅类、白三叶等,既能覆盖黄土,减少冲刷,又能提供少量牧草。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和应用 摘要:园林植物是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关键字;配置;园林建设;观花观叶;园林景观;层次;观赏效果;师法自然;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大为逊色。另一方面,园林花卉植物花色丰富,有的花卉品种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或者开花期,或者结果期。如银杏,仅在秋季叶子橙黄色时显行十分显眼;紫荆在春季不仅枝条而且连树干在叶芽开放前为紫色花所覆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的种类一年中产生多次观赏效果,如七叶树的春花和秋季的黄色树冠均富有观赏性;忍冬初夏具大量黄色花,秋季有橙红色果;还有实际上具有常年开花效果的云杉、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因此,应从不同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拟自然”探索,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因为人类对环境破坏加剧,尝尽自身带来的恶果。于是,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学应运而生,可持续发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朱忠元 摘 要:阐述了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以江山市公园绿地为例,从植物配置现状、原则以及发展趋势等角度着手进行了分析,以达到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 关键词:公园,绿地,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向公众开放,具有一定的游憩设施,供公众游览、休憩、观赏、娱乐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对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位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也是城市园林化的重要标志。 公园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和小品。说起植物造景就离不开植物配置,如果没有植物的科学搭配,就谈不上是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1 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 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有关花谱、艺花一类书籍,明代的 群芳谱 园冶 长物志 中均已论及,清代的 广群芳谱 花镜 中有较详细的说明。英国造园家B.C l au ston也曾说过: 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各类公园绿地规划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树种力求丰富,又不要杂乱无章,好的植物配置设计可以成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明显地物标。公园绿地植物的配置应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按照科学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植物形体、色彩、线条等观赏特性的自然美。 因此对江山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分析,对于城市公园的绿地规划和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给广大园林工作者一点借鉴意见。 2 江山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公园绿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先后建成了各类公园绿地23处,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6.9h 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8.9m2,但市区各类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下面通过对江山市主要的几个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的实地调查,得出目前江山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的特色,找出主要问题所在。 2.1 植物配置所用植物种类单一 江山市主要的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常用品种仅有30多种,多以乡土植物为主,如常绿树种多用香樟、桂花、杜英等;落叶树种多用银杏、马褂木、白玉兰、无患子等;色块搭配多用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小龙柏、杜鹃等;地被植物多用马尼拉、狗牙根、麦冬草等。值得一提的是须江公园的植物配置种类较为丰富,多达160多种,但其他各类公园绿地大都存在植物种类单一的问题。 2.2 忽略 以人为本 的原则 公园绿地设计中,忽略 以人为本 的原则,如用绿篱做隔离带,忽视了人们的行走方便,特别是有些园路的设计,往往两分钟的路程,要绕十多分钟,这就造成游人践踏草地、穿越绿篱的事件发生。 2.3 乔灌草搭配比例不协调、季相变化不明 部分公园绿地的乔灌草搭配比例不协调,如城北广场几乎全部是草坪,只有南北部边缘栽植了数十株桂花、香樟;少年宫广场的树木栽植过密,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而且色叶树种少,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少,四季的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园林绿化形式单一、内容单调。 2.4 多年生花卉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 多年生花卉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较少,尤其是花镜植物较少,仅有江滨公园种植有八仙花、蔷薇等,其他公园几乎没有。多数公园以花灌木为主,如杜鹃、红花继木等;多数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无水生植物,虽然须江公园的溪流旁种植的黄菖蒲、鸢尾,但大都也生长不良。 3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3.1 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对于公共绿地,主要考虑的是为大多数人提供观赏,游憩和运动空间。 3.2 植物配置要满足景观需求 1)根据景观需要选择植物配置方式。在公园绿地设计中,根据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的需要,选择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或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规则式种植主要有对植、行植、篱植,而自然式种植主要是群植、丛植和林植。 2)植物配置的季相变化明显。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季相变化明显。 3)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注重乔、灌、花、草、藤结合,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含量。 4)植物配置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现代植物造讲求群落景观,利用乔、灌、草形成树丛,树群间更注意深浅兼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疏落有至,开朗中有封闭,封闭中辟开朗,从无形之虚造有形之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自然环境美。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可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植物的生态习性 植物生态美首先要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因此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如落叶、常绿之分,慢生、速生之分,喜阳、耐阴之分,喜酸性与耐碱之分,耐水湿、喜干旱等等一系列。 2、运用植物的观赏寓意来表现意境美 松竹梅的"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红豆的相思,垂柳的惜别,松柏的苍劲,竹之虚以有节,梅之独敖霜雪,兰之幽幽清香等等,这些意境之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艺术,而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采寓意造景,选择不同的树种,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便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寓意。 3、充分表现植物景观的色相和季相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颜色,如针叶林呈蓝绿色,常绿阔叶林呈深绿色,银白杨呈现碧绿与银白交相辉映的色相,掌握不同的种群的色相,合

理配置交换的林相。在我国在较长的植物生长期内,用较多的品种,满足对色彩的需求显示出相变化,按照植物的季相和不同花期的特点创造园林时序景观,使在不同的季节,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群落形象。 4、根据环保的要求选择树种 在粉尘较多的工矿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青桐、槐树、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构树、棕榈等树木。 5、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 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树木选择常绿树和柏类树,表示烈士英雄"坚强不屈"高尚品德。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十大功劳由红、黄、绿三色组成,带来活泼气氛。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如夹竹桃、构骨等树木。

浅谈宿迁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

摘要 本课题通过对宿迁市居住区的绿化实况调查,指出宿迁市在居住区绿化水平上存在的不足,对宿迁市居住区绿化进行一些植物的调查和了解,记载植物种类及数量,针对在植物配置上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园林的原理,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宿迁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创造生态园林空间,保持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亲近自然。并且在设计中植物配置尽量做到清洁空气,美化环境,调节身心。 关键词:宿迁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 Discussion on Plant Distribution of Green Space in Residential Area of Suqian Abstract:his topic through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Suqian city greening situation,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greening level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in Suqian City,the green residential area of Suqian City plan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record number and type of plan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n the plant configuration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garden,to explore new idea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of Suqian city from the ecological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create ecological garden space,maintain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ealth. Make people more harmonious with nature and make people closer to nature. And in the design of the plant as far as possible to achieve clean air,beautify the environment,adjust the body and mind. Key words:Suqian city;residential area;green space;plant allocation

最新园林植物配置的技巧

园林植物配置的技巧

园林植物配置的技巧 园林植物配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 (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植物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值等几种。 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置其它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在珍贵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它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用于庇荫和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 对植即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列植也称带植﹐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丛植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看出树种的个体美。 群植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它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色彩和季相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

简述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简述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1、适应绿地功能实际需求 居住区对各种绿地功能有不同的需求,但重要的功能是展现出生态效益,合理改善并保护居住区本身的生态环境。所以,绿地植物配置以绿色为主导,使用各类植物材料形成绿地结构,从而净化城市的空气、美化居住区的环境。园林区对各种绿地功能有不同的需求,但重要的功能是展现出生态效益,改善并保护本城市自身的的生态环境。植物配置以绿色为主,采用各类植物形成独特的景观结构,从而净化城市的空气、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园林植物配置不单要遵循科学性,也要追求艺术性,争取科学合理的进行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促使获取最大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当然,植物配置也要考虑使用者的要求,结合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等展开设计,适应人们娱乐、遮阴、观赏和提升环境质量等功能要求。 2、植物配置主次分明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或以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选择的植物种类、数量、位置都必须强调主体,做到主次分明,展现出园林景观独特的风格。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重视各种植物之间的协调,根据不同的植物形态特征,采用高低、花形花色、姿态对比等办法,衬托出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使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色调逐层过度等配置方法,达到构造独特园林景观色彩的目的,根据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把各个花期的植物进行搭配,促使相同地

点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给人以独特的感官享受。 3、植物配置必须突出地方特色 因各个城市发展规模、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同,自然条件、历史文脉、地域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园林绿化也应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布置,将人文环境与地方文化特色相互融合,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园林绿化的品位。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理化性质都会影响到园林植物的生长,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以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种植乡土树种不单单能极快产生生态效益,也能形成较稳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展现地方特色。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李凤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李凤 发表时间:2019-04-03T11:43:01.99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期作者:李凤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且对风景园林的建设越来越重视。 李凤 广州市尚景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且对风景园林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风景园林的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可以为城市生活注入一丝生机,同时还能够与城市相得益彰,从而充分体现出人文、生态、养生以及休闲于一体的园林化城市建设。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规划;分析研究 引言: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的生态化发展离不开风景园林设计,为此,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将花草树木等进行合理的配置与规划,从而使风景园林设计符合生态化城市的发展需求。为此,设计人员就需要根据植物配置与规划的一系列原则,对植物进行合理选择。此外,为了确保风景园林设计的系统性,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其他风景园林的构成元素,比如水、假山等等,将这些元素进行有效连接,从而使风景园林更具活力。本文将对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与规划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风景园林即能够体现观赏价值,同时还可以表现城市美学。 1、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的原则 1.1 品种搭配的原则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对于风景园林的整体呈现效果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这是因为不同的植物品种,其生长时间、呈现色彩都是不同的,因此就使得风景园林景观效果存在差别。为此,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就需要根据施工环境、区域功能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搭配组合,从而体现出地域特性,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观赏体验。 1.2 植物习性的原则 为了确保风景园林良好的视觉效果,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植物的配置与规划。一般来讲,通常选择常绿类植物与花灌木进行搭配组合。其中花灌木的配置每组要有1-3 棵高大乔木,其位置应该在人们的视觉焦点1.5-3 米的地方。比如,在商业区通常选择常绿树进行种植,因为该区域为林冠线的高点,常绿树可以遮挡夏季刺眼的阳光,以及阻挡商业街区的嘈杂。为此,常绿树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吸噪和吸尘作用。 1.3 大小搭配的原则 在风景园林的植物搭配中,大小搭配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方法,通过错落有致的搭配,展现出风景园林设计的特点。此外,植物的大小搭配对于植物的采光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此,设计人员就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高度,对其进行合理的组合,比如,在灌木群应该恰当的放入高大乔木,并将其安置在人们视线焦的位置,从而充分体现大小搭配的原则[1]。 2、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的具体方法 2.1 整体配置方法 整体配置也就是将对植物的规划,放在整个风景园林的规划当中,同时与水景、石头、游船码头等景象进行搭配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布局格式。 (1)树木在各种空间的配置 对于树木的规划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就实际的配置情况而言,与花草的绿化面积相比,树木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大,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大都是以树木的配置为中心。在树木的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点进行考虑:第一点,对树木大小的选择,从而使其显示出树木绿化的层次,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整齐划一,凸显植物的绿化美。第二点,对树木品种的选择。品种不同,其树叶形状、树干形态也不相同,为此设计人员就需要根据风景园林建设场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同一种或者是类似的树木,从而使风景园林的设计风格统一,以此来呈现出最佳的观赏效果[2]。 (2)鲜花的空间搭配 鲜花的空间搭配不仅是鲜花的选择与种植,而是将鲜花合理的安置在某一区域,从而使该区域变得生动灵活。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鲜花的空间配置是城市风景装饰的主流,这是因为鲜花具有强烈的色彩,最能够体现城市风景园林的特色,同时也是美化城市的重要工具。与树木或者是绿草的选择相比,鲜花的选择极为复杂,这是因为鲜花的种类繁多,花色、形状、大小各异,因此就为鲜花的搭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同时,选择多也就意味着搭配方式多,为此就可以使城市呈现出绚丽多彩的风景。 (3)绿草的空间搭配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绿草的空间搭配是最为简单的一个配置,但是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配置,在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假如没有绿草的衬托,整个风景园林就会显得过于繁杂,没有生机,同时也会使树木和鲜花的搭配无法呈现出最佳效果。为此,设计人员就需要对绿草的空间搭配予以重视,通过绿草的铺设,显现出树木以及鲜花的勃勃生机,同时可以使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更加系统、全面。 2.2 层次搭配方法 经过分析研究可知,层次搭配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比如植物的大小对比、色彩对比、植物与水景、建筑的对比等等,这些都可以表现出层次搭配的理念,由此可见,层次搭配法在风景园林的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设计人员可以将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花木进行有机组合,使花木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利用丰富的色彩,突出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层次感。其次,还可以对不同高度、不同品种的树木进行排列,比如将一米的常青树、五米的红枫树以及十米的银杏树,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利进行排列,从而体现出不同层次、不同色彩的强烈对比[3]。 2.3 美学艺术方法 为了使风景园林更加艺术化,设计人员就需要采用美学艺术方法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为此,设计人员就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

最新滨水绿地的植物配置

滨水绿地的植物配置 水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富有魅力的景观要素,具有增加湿度、调节温度等生态作用,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都非常重视,尤其中国古典园林几乎“无园不水”。水体在不同风格的园林均有不替代的作用,园林中有了水就增添了生机和动感,也赋予园林波光粼粼、水影摇曳之美。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视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关系,可以营造出引人入胜的园林景观。 一.植物对水的生态适应性 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水分条件的环境中,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成了对水分需求关系的不同的生态习性和适应性。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分为水生、湿生(沼生)、中生、旱生等植物生态类型,它们在外部形态、内部组织结构、抗旱和抗涝能力以及植物景观上都是不同的。在园林应用方面,水景植物根据其生理特性和观赏习性可以分为水边植物、驳岸植物、水面植物3大类型,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植物的种类又各不相同。 1.水边植物水边植物的作用,主要在于丰富岸景观视线、增加水面层次、突出自然野趣。在北方,常植垂柳于水边,或配以碧桃、樱花,或栽几丛月季、蔷薇、迎春、连翘,春花秋叶,韵味无穷。可用于北方水边栽植的还有旱柳、栾树、枫杨、棣棠、迎春,以及一些枝干变化多端的松柏类树木;南方水边植物的种类则更加丰富,如水杉、蒲桃、榕树类、羊蹄甲类、木麻黄、椰子、落羽杉、乌桕等,都是很好的水边造景植物。 2.驳岸植物园林水体驳岸的处理形式多种多样,植物的种植模式也有很多种。在驳岸植物选择上,除了通过迎春、垂柳、连翘等柔长纤细的枝条来弱化岩石混凝土砖的生硬线条之外,还在岸边栽植一些花灌木、地被、宿根花卉以及水生花卉如鸢尾、菖蒲等,也可以用锦熟黄杨、雀舌黄杨、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组成图案式的植物景观或者剪成不同造型来进行绿化、美化。另外,许多藤本植物都是很好的驳岸绿化材料,如地锦、凌霄等。 3.水面植物水面植物是园林水体绿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植物材料,其种类相当多,可细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水面植物的栽植不宜过密和拥挤,要与水面的功能分区相结合,在有限的空间中留出充足的开开阔水面用来展现倒影以及水中游鱼。南北水面植物的种类差别不是很大,基本上是荷花、睡莲、萍蓬、菖蒲、鸢尾、芦苇、水藻、千屈菜等。漂浮在水面和沉入水中的则以水藻类植物为主,如金鱼藻、狸藻、狐尾藻、欧菱、水马齿、水藓等。 二水生景观的植物配置艺术 水体的植物配置,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和造景的。淡绿透明的水色是各种园林景观天然的底色,而水中倒影双呈现出另一番意境,情景交融,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生动国的画面。平面的水通过配置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形成了具有丰富线条感的构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利用水边植物可以增加水的层次,例如,蔓生植物可以掩盖生硬的石岸线,增添野趣;植物的树干还可以作为框架,以近处的水面为底色,以远处的景色为画,组成自然优美的框景画。 1.各类水体植物配置园林中有不同类型的水面如湖、池、溪涧与峡等。不同水面的水深、面积及形状不一样,植物配置时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绿化方式来美化。 优美作文开头结尾 ①友情 开头:朋友,是你高兴时与你分享快乐;是你幸福时使幸福增倍;是你困难时使困难分解;是你孤单时帮你赶走它;是你落魄时给你鼓励的那个人.朋友,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人,是每个人都想变成的人。要让大家成为朋友,使朋友的关系不断巩固,需要一种叫友情的东西去浇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