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xiti
化学基础复习题(附答案)

化学基础复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A、HCOOHB、CH3COOHC、CH3CH2OHD、CH3CHO正确答案:D2、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乙烯B、苯酚C、乙醇D、苯正确答案:B3、乙醇沸点(78.3℃)与分子量相等的甲醚沸点(-23.4℃)相比高得多是由于 ( )A、乙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甲醚不能B、甲醚能与水形成氢键C、甲醚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乙醇不能D、乙醇能与水形成氢键,甲醚不能正确答案:A4、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是( )A、苯B、丙烯C、乙炔D、聚乙烯正确答案:B5、下列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B、加重金属盐C、加酸D、加有机溶剂正确答案:A6、一定温度下,加水稀释弱酸,数值将减小的是( )B、αC、pHD、[H+]正确答案:D7、与溶液渗透压大小有关的因素是A、溶质颗粒的大小B、溶质的颗粒总数C、溶质的性质D、溶剂的性质正确答案:B8、欲配制PH=4.50的缓冲溶液,若用HAc及NaAc配制,则c(HAc)及c(NaAc)的浓度之比为(HAc的pKa=4.76)( )A、4.76/1B、1/4.76C、1.78/1D、1/1.78正确答案:C9、下列哪项不属于羧酸衍生物()A、乳酸B、甲酸乙酯C、乙酰胺D、乙酸酐正确答案:A10、苯酚俗称()A、石炭酸B、溴苯C、苄醇D、甘油正确答案:A11、在常温下,pH=6的溶液与pOH=6的溶液相比,其氢离子浓度A、高10倍B、高2倍C、高100倍正确答案:C12、单糖与浓酸和α-萘酚反应能显紫色,这一鉴定糖的反应叫( )A、糖脎反应B、Seliwanoff反应C、成苷反应D、Molish反应正确答案:D13、下列不能做为配位体的物质是( )A、C6H5NH2B、CH3NH2C、NH4+D、NH3正确答案:C14、为了保证某工作液的PH值为4--5,应选用( )缓冲对配制缓冲溶液。
分析化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说明H2SO4和HAc两溶液中:A、氢离子浓度相等B、H2SO4和HAc的浓度相等C、H2SO4的浓度为HAc的1/2D、两个滴定的PH突跃范围相同正确答案:A2、如发现容量瓶漏水,则应:A、调换磨口塞;B、在瓶塞周围涂油;C、摇匀时勿倒置D、停止使用;正确答案:D3、醋酸的pKa = 4.74,则Ka值为:A、2.0×10-5B、1.8×10-5C、1.82×10-5D、2×10-5正确答案:A4、下列有关灼烧容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灼烧容器在灼烧沉淀物之前或之后,必须恒重B、恒重至少要灼烧两次,两次称重一致才算恒重C、灼烧玻璃砂芯滤器的时间可短些D、灼烧后称重时,冷却时间一致,恒重才有效正确答案:C5、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越大,表明一组测定值的什么越低:A、相对误差B、准确度C、绝对误差D、精密度正确答案:D6、测定NaOH中Na2CO3时,当加入酚酞指示剂时呈红色,加入一定量HCl滴定至无色时,再加入甲基橙溶液呈黄色。
说明:A、不含有Na2CO3B、不含有NaHCO3C、不含有NaOH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D7、分析纯试剂瓶签的颜色为:A、金光红色B、深绿色C、中蓝色D、玫瑰红色正确答案:A8、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B、无灰滤纸上C、定量滤纸D、定性滤纸正确答案:A9、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15.20mL;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25.72mL,那么溶液中存在:A、NaOH + Na2CO3B、Na2CO3 + NaHCO3C、NaHCO3D、Na2CO3正确答案:B10、分析实验中一般要求平行测定3~4 次,然后求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其目的是:A、减少实验的试剂误差B、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C、减少实验的主观误差D、减少实验的操作误差正确答案:B11、滴定分析中,若怀疑试剂失效,可通过哪种方法进行验证:A、仪器校正B、对照分析C、多次平行测定D、空白实验正确答案:B12、挥发法常用于()试样中水分、结晶水或其他易挥发组分的含量测定。
高中化学习题及正确答案

高中化学习题及正确答案
第一题
问题:铁与硫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答案: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铁。
第二题
问题:化学方程式H2 + O2 → H2O中,氧气的化学式是什么?答案:氧气的化学式是O2。
第三题
问题: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电荷状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第四题
问题: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第五题
问题:甲烷的化学式是什么?
答案:甲烷的化学式是CH4。
第六题
问题:什么是化学键?
答案: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相互结合的力。
第七题
问题:什么是化学元素周期表?
答案: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组织起来的表格。
第八题
问题:什么是电解质?
答案: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
第九题
问题:什么是离子?
答案: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第十题
问题: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率。
以上是高中化学研究题及正确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大学化学》习题及答案

《⼤学化学》习题及答案《⼤学化学》习题⼀、单选题1、在定温定压条件下,某反应的ΔG>0,这表明该反应(B)A.正向⾃发进⾏B.逆向⾃发进⾏C.视具体情况⽽定D.不能确定2、往1 dm3, 0.10mol·dm3HAc溶液中加⼊⼀些NaAc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的情况是: (C)A.HAc的Ka值增⼤B. HAc的Ka值减⼩C.溶液的PH值增⼤D. 溶液的PH值减⼩3、下列分⼦中键⾓最⼤的是:(C)A.H2OB.BF3 C.HgCl2D.NH34、已知A+B=M+N;△Hθ1=35 KJ?mol-12M+2N=2D;△Hθ2=-80 KJ?mol-1则A+B=D的△Hθ3是(B)A.-10 KJ?mol-1B.-5 KJ?mol-1 C.-45 KJ?mol-1 D.-25 KJ?mol-15、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均向正⽅向进⾏:Cr2O72- +6Fe2+ +14H+ = 2Cr3+ +6Fe3+ +7H2O2Fe3+ +Sn2+ = 2Fe2+ +Sn4+他们中间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是(D)A. Sn2+和Fe3+B. Cr2O72-和Fe3+C. Cr3+和Sn4+D. Cr2O72-和Sn2+6、对可逆反应,加⼊催化剂的⽬的是(C)A.改变反应进⾏的⽅向B.加快正反应速度⽽减慢逆反应速度C.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D.使平衡向右移动7、盖斯定律适⽤条件是(B)A.定温或定压B.定压或定容C.定温或定容D.不确定8、⾃然界中,硬度最⼤的⾦属是(A)A.Cr B.Au C.⾦刚⽯D.SiO29、导电性能最好的⾦属是(A )A. AgB. CuC. AlD. Au10、下列溶液凝固点⾼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a)1.00mol·dm-3NaCl; b) 1.00mol·dm-3H2SO4;c) 0.10mol·dm-3C6H12O6; d) 0.10mol·dm-3CH3COOH溶液A.a>b>c>dB.b>a>c>d C.c>d>a>b D.a>b>d>c11、下列分⼦中键⾓最⼩的是:(A)A.H2OB.BF3 C.HgCl2D.NH312、下列各物质中,含有氢键的是(A )A.HFB.NaClC.CH4/doc/f036d59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b.html l413、在稀醋酸溶液中,加⼊等物质量的固态NaAc,在混合溶液中不变的量是( C )A.pHB.电离度C.电离常数D.OH-离⼦的浓度14、稀溶液依数性中⼼的核⼼性质是( D )A.溶液的沸点升⾼B.溶液的凝固点下降C.溶液是有渗透压D.溶液的蒸⽓压下降15、下列各组量⼦数合理的是( C )A. n=2, l=0, m=1, m s=1/2B. n=2, l=2, m=0, m s=1C. n=1, l=0, m=0, m s=-1/2D. n=1, l=0, m=-1, m s=-1/216、下列各物质的分⼦间只存在⾊散⼒的是( A )A. CO2B. H2O;C. NH3D. CHCl317、在下列溶液中AgCl的溶解度最⼩的是( B )A. 0.1mol/L的NaCl溶液B. 0.1mol/L的MgCl2溶液C. 0.1mol/L的AgNO3溶液D. 0.5mol/L的Na2SO4溶液18、以电对MnO4-/Mn2+与Fe3+/Fe2+组成原电池,已知Eθ(MnO4-/Mn2+)> Eθ(Fe3+/Fe2+) ,则反应物是( A )A. MnO4-与Fe2+B. MnO4-与Fe3+C. Mn2+与Fe2D. Mn2+与Fe3+19、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A=B;K1θ(2)B+C=D;K2θ则反应:A+C=D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 B )A. (K1θK2θ)2B. K1θ K2θC. K2θ/ K1θD. K1θ/ K2θ20、已知氢氧化合反应:H2(g) + 1/2O2 (g) = H20(l),反应△r Hmθ(298.15℃)=-285.kJ.mol-1,要有利于取得H2的最⼤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 )A. 低温⾼压B. ⾼温低压C. 低温低压D. ⾼温⾼压21、下列个物质的化学键中,只存在σ键的是( C )A. N2B. C2H4C. PH3D. ⽆法确定2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毒品的是( B )A. 吗啡B. 黄曲霉素C. 海洛因D. 冰毒23、具有下列表现:⼉童⾻质⽣长不良和⾻化不全,囟门晚闭,出⽛晚,“鸡胸”或佝偻病,成⼈患软⾻病、易⾻折,⼿⾜抽搐是由于缺乏什么元素造成( A )A.CaB.ZnC.FeD.I224 真实⽓体⾏为接近理想⽓体性质的外部条件是:( B )(A)低温⾼压(B) ⾼温低压(C) 低温低压(D)⾼温⾼压25、向等体积的浓度均为1mol·dm-3 HAc和NaAc 混合溶液中加⼊0.01 mol·dm-3的HCl溶液0.005ml,则溶液PH值的改变为( C )A. 增⼤B. 减⼩C. 基本不变D. ⽆法确定26、试指出下列物质中何者不含有氢键( B )A. B(OH)3B. HIC. CH3OHD. H2NCH2CH2NH227、⼀⽀充满氢⽓的⽓球,飞到⼀定⾼度即会爆炸,这主要取决于⼀定⾼度上的(D )A.外压B.温度C.湿度D.外压和温度28、电镀⼯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A)A. 阴极B. 阳极C. 阴阳两极D. ⽆法确定29、下列对于功和热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都是途径函数,⽆确定的变化途径就⽆确定的数值B. 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状态有⼀确定值C. 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关D. 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30.将物质a.K(s);b.Na(s);c.Br2(l);d.Br2(g);e.KCl(s)的标准熵值Smθ(298.15K)由⼤到⼩顺序排列的是( C )A. abcdeB. bdcaeC. dceabD. cdeba31、下列各物质结构中,含有叁键的是( C )A. ⼄烯B. H2O;C. N2D. BF332、升⾼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最主要是因为( B )A. 增加了分⼦总数B.增加了活化分⼦的百分数C.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促使平衡向吸热⽅向移动33、向等体积的浓度均为1mol·dm-3 HAc和NaAc 混合溶液中加⼊0.01 mol·dm-3的HCl 溶液0.005ml,则溶液PH值的改变为(C )A. 增⼤B. 减⼩C. 基本不变D. ⽆法确定34、依据酸碱质⼦理论,PO43-:( C )A.是酸,其共轭碱是H3PO4。
高中化学习题及正确答案

高中化学习题及正确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酸?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氧化铁D. 碳酸氢钠答案:B. 硫酸2.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碱?A. 盐酸B. 氢氧化钾C. 硝酸D. 碳酸钙答案:B. 氢氧化钾3.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盐?A. 氢氧化铁B. 硫酸铜C. 氢氧化钠D. 氧化铜答案:B. 硫酸铜4.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氧化物?A. 硫酸B. 氢氧化钠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答案:C. 二氧化碳5.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有机物?A. 硫酸B. 氢氧化铁C. 碳酸氢钠D. 甲烷答案:D. 甲烷二、填空题1.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NaOH2. 硫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H2SO43.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Fe2O34. 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NaHCO35. 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KOH三、简答题1. 酸、碱、盐、氧化物和有机物的定义分别是什么?答案:酸: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碱: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盐: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物质。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物:一般指含碳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
四、计算题1. 25克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是12,求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答案:10^-2 M2. 50毫升0.1M硫酸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答案:0.005 mol3. 10克氧化铁的摩尔质量是多少?答案:159.69 g/mol4. 8克碳酸氢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答案:84.01 g/mol5. 100毫升0.01M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答案:0.0001 mol以上是高中化学习题及正确答案的一个简单示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修改。
化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化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化合物能与托伦试剂反应生成银镜的是()A、丙酸B、丙酮C、甲醇D、甲酸正确答案:D2、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A、α-羟基丙酸B、β-羟基丙酸C、丙酸D、α,β-二羟基丙酸正确答案:D3、在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使:( )。
A、溶液OH-浓度变小B、NH3的Kb变大C、NH3的α增大D、pH值保持不变正确答案: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
B、有气体存在的可逆反应,该变压强,都会使化学平衡移动。
C、加热能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放热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D、凡能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都能使化学平衡移动正确答案:A5、下列可用来区分葡萄糖和果糖的是( )A、斐林试剂B、苯肼C、托伦试剂D、赛利凡诺夫试剂正确答案:D6、 CH3CH2CH2CH3与CH3CH(CH3)2是什么异构体?( )A、碳架异构B、位置异构C、官能团异构D、互变异构正确答案:A7、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是()A、麦芽糖B、蔗糖C、丙酸甲酯D、葡萄糖甲苷正确答案:A8、欲使蛋白质沉淀而不变性,应选用( )A、浓硫酸B、重金属盐C、甲醛D、硫酸铵正确答案:B9、人体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A、H2PO4 — HPO42-B、HCO3 — CO32-C、H2CO3 — HCO3-D、HPO42 — PO43-正确答案:C10、下列试剂中,常用于糖尿病患者尿液中葡萄糖含量检查的是( )A、FeCl3B、溴水C、班氏试剂D、茚三酮溶液正确答案:C11、医用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是多少?A、8g/LB、10g/LC、9g/LD、7g/L正确答案:C12、有关简单的饱和链烃的叙述:①都是易燃物;②特征反应都是取代反应;③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上组成相差一个甲基。
正确的是( )A、②和③B、①和②C、①D、①和③正确答案:B13、可以用来判断油脂不饱和程度的是( )A、酸值B、皂化值C、碘值D、密度正确答案:C14、某缓冲溶液的共轭碱的Kb=1.0×10-6,从理论上推算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 )A、5~7B、6~8C、7~9D、5~6正确答案:C15、 HPO42-的共轭酸是( )A、H2PO4-B、OH-C、H3PO4D、PO43-正确答案:A16、下列哪种物质具有致癌性( )A、蒽B、菲C、萘D、苯并芘正确答案:D17、下列有机物分子中不含有羧基的是()A、苯甲酸B、过氧乙酸C、乳酸D、苯酚正确答案:D18、人的肠胃不能消化的多糖是. ( )A、纤维素B、糖原C、右旋糖酐D、淀粉正确答案:A19、将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杯中液体进行试验,不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加入碘水变蓝B、加入碘化钠不变蓝C、加入FeCl3 溶液变蓝D、加入溴水变蓝正确答案:B20、下列化合物中无顺反异构现象的是()A、2-氯-2-丁烯B、2-甲基-2-丁烯C、3-甲基-2-戊烯D、2-丁烯正确答案:B21、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HCOOHB、C2H4C、CH3OHD、HCN正确答案:D22、不能配制 pH = 7 左右的缓冲溶液的共轭酸碱混合物是( ) (已知HClO :K = 3.4 × 10-8 H2CO3 :K1 = 4.2 × 10-7 ,K2 = 5.6 × 10-11 H3PO4 :K1 = 7.6 × 10-3 ,K2 = 6.3 × 10-8 ,K3 = 4.4 × 10-13)A、NaHCO3-Na2CO3B、NaH2PO4-Na2HPO4C、HClO-NaClOD、H2CO3-NaHCO3正确答案:A23、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多肽B、β-氨基酸C、α-氨基酸D、肽链正确答案:C24、β-醇酸加热脱水生成( )。
化学习题答案

烷烃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2.3,5-二甲基-3-己烯3.3,3,6,7–四甲基癸烷4.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5.CH3CH2CHCHCHCH2CH3|CH3|CH2CH2CH3|CH36.CH3CHCH2CHCHCH2CH3|CH3|CH3CHCH3|CH3二、选择题1.B、C 2.D,A 3.B 4.A,B 5.C,B 6.C 7. C 三、完成下列反应1.CH3CHClCH32.|CH3CH3CHCH2CH3Br不饱和烃第一部分烯烃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Z-4,5-二甲基-3-庚烯2.3,5-二甲基-3-庚烯3.E-2,5,6,6–四甲基-4-辛烯4.Z-3,4-二甲基-3-庚烯5.CH3CH3H3)2C=C6.CH3CH2C=CCH3H H7.C2H5CH(CH3)2CH3CH2CH2CH3C=C8.CH3HH C(CH3)3C=C二、选择题1.D 2.D 3.B,D 4.C 5.A,D 6.C 7. D三、完成下列反应1.(CH3)2COHCH2OH 2.(CH3)2CBrCH33.(CH3)2CHCH2Br4.CH3CH2COOH 5.ClCH2CH=CH2,ClCH2CH2CH2Br 6.CH3COCH2CH2CH2CHO7.O8.Me2COHCHOHMe9.CH3CHO +OHCCH2CH2CHO + CH3COC2H510.CH 3COCH 3 + CH 3CH 2CHO 11.||ClOH四、推断结构1.解:H 2催化剂AB ||2(1)O 3OHCCH 2CH 2CHOA||2.解:(1)CH 2=C(CH 3)2 (2) CH 3CH=CHC(CH 3)2 (3)CH 3或CH 3(4) CH 3CH 2CH=CHCH 2CH 3五、由指定有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解:1.CH 3CH =CH 2−−−−→−︒C Cl 500/2CH 2=CHCH 2Cl −→−2Br T.M 2.CH 3CHOHCH 3−−−→−∆/42SO H CH 3CH =CH 2−−→−HOBr T.M3.CH 3CHOHCH 3−−−→−∆/42SO H CH 3CH =CH 2−−−−→−22/O H HBr T.M4.Cl第二部分 炔烃和二烯烃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2,2-二甲基-3-庚炔 2.6-溴己炔 3.1,4-己二烯4.4-甲基-2-己炔 5.2,2,6,6-四甲-3-庚炔 6.3-丁基-1,6-庚二烯7.(CH 3)2CHC ≡CC(CH 3)3 8.(CH 3)3CC ≡C CH 2CH 2CH 39.CH 2=C(CH 3)CH=CHCH 2CH 3 10.HC ≡CCH=CHCH 3 二、选择题1.C 2.A 3.C 4. B 5.C 三、完成下列反应1.CH 3CH 2CH 2C(Br)=CH 2 2. CHO3.CH 3CH 2C(CN)=CH 24.CH 3COCH 3 5. CHCH=CH 2 + BrCH 2C=CHCH 3_BrCH 2_|CH 3|CH 36.C=CHCH 2Br_CH 3|CH 3四、鉴定与提纯1.解:⎪⎪⎩⎪⎪⎨⎧⎪⎩⎪⎨⎧−→−−−→−−−−−→−−−→−−−→−−−−→−↓+C B ANH Ag CCl Br 无白色褪色不褪色未知物2342)(/ 2.解:⎪⎪⎪⎩⎪⎪⎪⎨⎧−−−→−⎪⎪⎩⎪⎪⎨⎧⎪⎩⎪⎨⎧−→−−−→−−−−−→−−→−−−→−−−−−→−−−→−−−−→−↓↓+A B D CNH Ag CCl Br 不褪色无白色顺丁烯二酸酐无白色褪色未知物2342)(/ 五、推断结构1.解:ClCH 2CH =CH 2−−−−←高温/2Cl CH 3CH =CH 3−−−→−低温/2Cl CH 3CHClCH 2ClC A B↓C 2H 5MgICH 3CH 2CH 2CH =CH 2−−→−NBS CH 3CH 2CHBrCH =CH 2 D E ↓KOH ―EtOHCH 3CH =CHCH =CH 2 FO O O+O OOO O O+O O O2.解:A CH 3CH=CC ≡CH_C 2H 52H 5B CH 3CH=CCH=CH 2CH 3C C O==OO_C 2H 5_六、以乙炔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解:1.2CH ≡CHCH ≡CCH=CH 2H 24Cu 2Cl 2CH 2=CHCH=CH 2CH ≡CH224CH 2TM2.3CH ≡CNaC 2H 5ClCH 3CH 2C ≡CHH 2O424NaNH 2TMCH ≡环 烃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3-甲基环己烯 2.反-1-甲基-4-乙基环己烷 3.4-硝基-2-氯甲苯4.3-甲基-4-硝基苯磺酸 5.3,5-二溴乙苯 6.对溴苯胺7.8.CH 3 9.|NH 2ClBr10.NO 2二、选择题1.D 2.A 3.A ,C 4.A 5.A 6.D 7.B 8. A , B 9. B 10. B 11.B 三、完成下列反应1.(CH 3)2CHCBr(CH 3)2 2.COOH CH 3H 3C+CH 3COOH3.C(CH 3)3C(CH 3)3H 3CH 2C C(CH 3)3HOOC4. O5.CH 3CH 3 +ClCl四、鉴定下列化合物1.解:⎪⎪⎩⎪⎪⎨⎧⎪⎩⎪⎨⎧−−→−−−→−−−−→−−−→−−−→−−−−→−C B A KMnO CCl Br 褪色不褪色褪色不褪色未知物442/ 2.解:⎪⎪⎪⎪⎩⎪⎪⎪⎪⎨⎧⎪⎩⎪⎨⎧−−→−−−→−−−−→−−−→−⎪⎪⎩⎪⎪⎨⎧⎪⎩⎪⎨⎧−→−−→−−−−−→−−→−−→−−−−→−−−→−−→−↓↓+E A D C BKMnO NH Ag Br 不褪色褪色不褪色无白顺丁烯二酸酐无白褪色未知物4232)( 五、推断结构1.解:ACH 3 B C CH 3CH 2CHBrCH 3 D CH 3CH 2CH 2CH 3BrCH 3+Br 2BrCH 2CH 2CHBrCH 3CH 3+HBr CH 3CH 2CHBrCH 3+HBrCH 3CH 2CH 2CH 2Br2.解:构造式及有关的反应式:C CH 332C CH 3CCuAC CH 3C 2H 5CH 3CHH 2/cat-H 2OO OOB CDCCH 3CH+E3.解:+COOHH 2SO 4HNO 3NO 2_CH 2CH 2CH 3[O]_|___CH 2CH 2CH 3CH 2CH 2CH 3NO 2AH 2SO 4HNO 3NO 2|C|_|CH 3CH 3CH 3|_|COOHCOOHCOOH|_|CH 3CH 3CH 3六、以甲苯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1.CH 33CH ||NO 24|KMnO 4||COOHNO 22.|3223_CH 3CH 3CH(CH 3)23.BrBr 2NO2|CH 3_CH 3_FeBr 3BrCOOH3H 2SO 4Br __COOH4.CH 32|||_||NO 2CH 3324BrCH 3NO 2|Br旋光异构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3R)-4-甲基-3-溴戊烯 2.(2R,3S)-2,3-二甲基-2,3-二羟基丁二酸3.(2S ,3S)-3-氯-2-丁醇 4.(R)-2,3-二甲基己烷 5.(R)-2-氯丙酸6.3C ≡CHH CH 2CH 3 7.6H 13-n IH CH 38.6H 5H HOCH 39.HHC 2H 5C 2H 5NO 2NO 2 10.C 2H 5H HOCH 3二、选择题1.C 2.D 3.D 4. A 5. D 6. A 7.D卤代烃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E)-4,4-二甲基-3-氯甲基-2-戊烯 2.2,4,4-三甲基-2-溴戊烷3.3-甲基-4-氯环戊烯 4.2-甲基-3-氯-6-溴-1,4-己二烯5.顺-1-氯-3-溴环己烷 6.2-溴-1-己烯-4-炔7.CHClC 2H 5C 2H 5H H 3C 8. HC ≡CCHCHCH 2CH 3C 2H 5_Cl _9.CH 2=CHCH 2Cl 10.ClCH 2Cl二、选择题1.D ,A 2.A ,B 3.A ,B 4.C 5.A 6.B,C,D,F/A,E 三、完成下列反应1. C 6H 5CH 2MgCl ,C 6H 5CH 2COOMgCl ,C 6H 5CH 2COOH 2.CH 2=CHCH 2OC 2H 5 3.MgBrCH 3,CH 34. Br Br, ,CHO5. CH 2ClCl四、写出下列反应机理解:CH 3CHCHCH 3CH 3Cl3CHCHCH 3CH 3+OH 2CH 3CCH 2CH CH 3+OH 2H 2O CH 3CHCHCH CH 3+CH 3CHCH 2CH 3CH 3+H 2O -H +-H +3CHCHCH 3CH 3OH 3CCH 2CH 3CH 3OH五、推断结构1.解:A CH 3CH 2CH 2CH 2Br B (CH 3)3CBr C C 2H 5CHBrCH 32.解:CH 3CH 2CH 2Br −−−−→−-EtOHKOHCH 3CH=CH 2−−→−HBr CH 3CHBrCH 3 A B C六、由2-甲基-1-溴丙烷及其它无机试剂制备下列化合物解:1.(CH 3)2CHCH 2Br −−−−→−-EtOHKOHT.M 2.(CH 3)2CHCH 2Br −−→−NaOHT.M 3.(CH 3)2CHCH 2Br −−−−→−-EtOHKOH (CH 3)2C=CH 2−−→−HBr T.M 4.(CH 3)2CHCH 2Br −−−−→−-EtOH KOH (CH 3)2C=CH 2−→−2Br T.M 5.(CH 3)2CHCH 2Br −−−−→−-EtOH KOH (CH 3)2C=CH 2−−→−HOBr T.M醇酚醚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4-羟基-2-戊烯 2.2-苯基乙醇 3.乙基异丙基醚4.苯乙醚 5.1-甲基环己醇 6.1,2-环氧丁烷7.2-甲基-4-乙基苯酚 8.4,5-二甲基萘酚9.CHOH |CH 2OHCH 2OH 10.CH 2OH11.O O12.NO 2OHNO 2O 2N13.OHOCH 3OCH 3二、选择题1.B ,C 2.A ,C 3. A/B ,D/D 4.D 5.C 6.C三、完成下列反应1.CH 2BrHO2. CH 3COCH 33.CH 3CHCH 2OH OCH 3 ,CH 2=CHCH 2CHCH 3OH 4.HO + CH 3I5. CH 3CHCH 2OCH 3OH 6.,Br Br7. CH 3I+CH 3CH 2CH 2OH 8. BrCH 2CH 2CH 2CH 2CH 2Br9.,OHOH ,HOC(CH 2)4CHO 四、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解:⎪⎪⎩⎪⎪⎨⎧−→−⎪⎩⎪⎨⎧−→−−−→−−−→−−−→−−→−↑B AC FeCl H Na无无紫色未知物32 2.解:⎪⎪⎩⎪⎪⎨⎧−→−⎪⎩⎪⎨⎧−→−−−→−−−→−−−→−−→−↑B C A FeCl H Na 无无紫色未知物32 五、推断结构1.解:AOH OHCH 3CH 3BCH 3CH 3 C H 3C H 3C OHOH2.解:A .CH 3CH 2OCHMe 2 B .CH 3CH 2Br C .BrCHMe 2D .CH 3CH 2OHE .HOCHMe 2F .CH 3CHOG .CH 3COCH 3六、合成1.解:CH 2=CHCH 3−−−−→−22/O H HBr CH 3CH 2CH 2Br −−→−-OH CH 3CH 2CH 2OH −→−Na CH 3CH 2CH 2ONa CH 2=CHCH 3−−→−NBS CH 2=CHCH 2Br −−−−−→−ONaCH CH CH 223T.M 2.解:PhCH 3−−→−NBSPhCH 2Br −−→−-OHT.M 七、写出下列反应机理解:H 3C CH 3OH H+H 3CCH 3OH +2H 3CCH333醛酮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 2.对甲基苯甲醛 3.苯乙醛 3.2-甲基丙醛 4.3-甲基丁酮 5.丙烯醛 6.2,5-己二酮 7.OO8.CH 3CH 2COCH 2CHO 9.BrCH 2CHCHO10.PhCOCH 3 11.Cl 3CCH 2COCH 2CH 3二、选择题1.AC/D 2.A 3.D/A 4.B 5.D 6.BC 7.A/B 8.D 9.D 10.D三、完成下列反应1. NNHC 6H 52. CH 3CCH 2CH 3NOH3.CH 3CH 2CHOHCH(CH 3)CHO 4.ArCC 2H 5OHCH 35.(CH 3)3CCOOH + (CH 3)3CCH 2OH 6 .ArCH=CHCOCH3 7.BrCH 2CH 2COCH 38.CNCH=CHCHO + CH 2=CHCHOHCN 9.ArCOCH 2Cl 10.ArCOOH + CHCl3四、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解:⎪⎪⎪⎩⎪⎪⎪⎨⎧⎪⎩⎪⎨⎧−→−−−→−−−−→−−→−⎪⎩⎪⎨⎧−→−−−→−−−−→−−−→−−−−−−→−↓-↓-↓C D A B NaOHI NaOH I 无黄无无黄黄二硝基苯肼未知物22-4,2 2.解:⎪⎪⎪⎩⎪⎪⎪⎨⎧−→−⎪⎪⎩⎪⎪⎨⎧⎪⎩⎪⎨⎧−→−−−→−−−−→−−→−−−→−−−−→−−→−−−−→−↓↓-↓+D C A BAg NH Ag NaOH I NaHSO 无无无黄白未知物2323)(3.解:⎪⎪⎪⎪⎩⎪⎪⎪⎪⎨⎧⎪⎪⎩⎪⎪⎨⎧−→−⎪⎩⎪⎨⎧−→−−−→−−−→−−−→−−→−−→−⎪⎩⎪⎨⎧−→−−−→−−−−→−−−→−−−−−−→−↑↓↓+A C B E D FeCl H Na Ag NH Ag 无无紫色无无黄二硝基苯肼未知物3223)(-4,2 五、推断结构1.解:A CH 3COCH=CHCH 3 CH 3COCH 2CH(CH 3)2 C (CH 3)2CH(OH)CH=CHCH 3D CH 3CH=CHC(CH 3)=CH 2E CH 3H 3COH OH2.解:A CH 3OB CH 3HO OC CH 3CH 2D CH 3CH 3ECOCH 3CHOH 3CFCOCH 3COOH H 3C六、合成解:1.2CH 3COCH 3−−−→−NaOH%5 (CH 3)2COHCH 2COCH 3−−−→−-∆OH 2/(CH 3)2C=CHCOCH 3−−−−−→−+HNaOH I )2(;/)1(2(CH 3)2C=CHCOOH2.解:CH 2=CH 2−−−→−∆+,/2H O H CH 3CH 2OH −−−→−莎瑞特试剂CH 3CHO↓HClCH 3CH 2Cl −−−→−OEt Mg 2/CH 3CH 2MgCl −−−−−−→−+OH H CHO CH 23,)2(,)1(T.M 3.解:CH 3CH 2CH =CH 2−−−→−∆+,/2H O H CH 3CH 2CHOHCH 3−−−−→−∆+,/722H O Cr K3+CH 3CCH 2CH 3CNOHCH 3CH 2COCH CH 3CCH 2CH 3COOHOH4.解:CH 3CH 3CH 3COCH 2CH 2Br 22H +CH 3CH 3H 3CCCH 2CH 2BrO O2CH 3CH 3H 3CCCH 2CH 2MgBrO OT.M。
初中化学经典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经典习题(含答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初中化学作为学科中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今天,我带大家回顾一些经典的初中化学习题,并提供答案。
1. 物质的分类:将以下物质分类,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答案:元素:金属铁、非金属氧化铝化合物:水、食盐2. 化学反应的观察:以下哪个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反应?A. 将钠丢入水中B. 将冰块放置在室温下C. 温度升高时水的蒸发量增加D. 加热金属后其长度变化答案:A. 将钠丢入水中3. 化学符号:根据元素的符号填空。
氧气的化学符号是___,氮元素的化学符号是___。
答案:氧气的化学符号是O,氮元素的化学符号是N。
4. 化学式:根据物质的名称写出化学式。
氯化钠的化学式是___,硫酸的化学式是___。
答案: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硫酸的化学式是H2SO4。
5. 原子结构:答案写出原子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其电荷。
答案:原子结构由质子(正电荷)、中子(无电荷)和电子(负电荷)组成。
6. 电离反应:以下哪个物质可以电离?A. 食盐B. 青草C. 糖D. 纯水答案:A. 食盐7. 溶液的浓度:若将10g的食盐溶解在100g的水中,求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
答案: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即10/(10+100)×100%=9.09%8. 氧化与还原: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镁颗粒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B. 食盐溶解在水中C. 醋与小苏打反应产生二氧化碳D. 铁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铁答案:A. 镁颗粒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9. 酸、碱和盐:以下哪个是常见的酸?A. 果汁B. 醋C. 雪碧D. 矿泉水答案:B. 醋10. 化学能:以下哪种能量是化学能?A. 太阳能B. 电能C. 燃烧放出的热能D. 动能答案:C. 燃烧放出的热能希望这些经典的初中化学习题能够帮助大家复习和巩固化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热化学能源选择题:下列情况中属于封闭体系的是()1)氢气在盛有氯气的密闭绝热容器中燃烧2)反应N2O4(g)⎛ 2NO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3)氢氧化钠与盐酸在烧杯中的反应4)用水壶烧开水是非题:1)聚集状态相同的物质混在一起,一定是单相体系。
2)系统内相界面越多,则相越多。
思考题:1)高炉炼铁反应中,FeO(s)+CO(g)⎛Fe(s)+CO2(g) ,问该系统中共有几相?2)密闭容器中,反应2Fe2O3(s)+3C(s) ⎛4Fe(s)+3CO2(g) 达到平衡时,该体系中,有()相。
3) 气态、液态、固态与气相、液相,固态的区别?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判断题1)某化学反应的ΔrGmθ>0,此反应是不能发生。
2)在标准状态下,任何纯净物质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变ΔfGmθ等于零。
3)298K时稳定态的单质,其标准摩尔熵的值为零。
4)对于一个反应来说,当温度发生改变,通常对ΔH和ΔS影响较小,而对ΔG值则影响较大。
5)对于一个反应,如果ΔHθ>ΔGθ,则该反应必是熵值增大的反应。
6)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量的纯铁与碳钢相比,S(纯铁)>S(碳钢)。
7)两个体积相同,温度相等的球形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气体,当连接两容器的活塞打开时,ΔS为零。
8)1mol、100℃,101325Pa下的水变成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汽,该过程的ΔU=0 。
9)100℃,101325Pa的水,变成同温同压下的水汽,该过程的ΔG <0。
10)系统反应过程熵值增加,有利于自发进行。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判断题:1)平衡常数Kθ值可直接由反应的ΔG值求得。
2)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
3)反应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
4)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N2和O2长期存在而不化合,这表示此时该反应的ΔrG为负。
5)已知某反应2A(g)+B(g)=2C(g)的ΔH<0,升高温度,使V逆增大,V正减小,将导致平衡向左移动。
6)若反应的ΔGθ值越大,则一定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Kθ也就越大。
7)可逆反应C(s) + H20(g) = CO(g)+ H2(g)的ΔrHθ=121kJ/mol。
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计量系数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8)某反应的ΔG>0,正向不自发,加催化剂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则正向可自发。
9)标准平衡常数就是化学反应在标准条件下达平衡时的反应商。
10)某给定的反应,只要温度不变则Kθ不变,浓度或压力的改变,不影响Kθ值。
11)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12)根据化学反应的速率表达式,某些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13)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而使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14)某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因此反应速率会大大减慢选择题:1)某温度时,反应H2(g)+ Cl2(g) = 2HCl(g)的K1θ为4×10-2,则反应HCl(g) = 1/2 H2(g)+1/2Cl2(g)的K2θ为()A)1/(4×10-2 ) B) 4×10-2C)(4×10-2) -1/2。
D) (4×10-2)22) 反应NO(g)+CO(g)= ½N2(g)+CO2(g)的ΔrHθ=-370.0kJ/mol.若欲提高NO(g)和CO(g)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为()A) 高温高压B) 低温低压C) 低温高压。
D) 低压高温3)判断下列反应CH4(g)+ 2O2(g)= CO2(g)+2H2O(l)的熵变( )A)增大B)不变。
C)变小D)无法判断4) 若A反应的速率大于B反应的速率则其反应热效应的关系为()A)ΔrHθ(A)< ΔrHθ(B) B)ΔrHθ(A) =ΔrHθ(B)C) ΔrHθ(A)> ΔrHθ(B) D) 不能确定。
5)判断下列反应CH4(g)+2O2(g)=CO2(g)+2H2O(l)的熵变)A)增大B)不变。
C)变小D)无法判断6)已知下列反应用2A(g)+ B(g) 2C(g)则va:vb:vc=( )A)2:1:2 B)1:2:1C)1:1:1 。
D)不能确定选择题:1)已知2NO(g)+O2(g)= 2NO2(g)是个基元反应,则vNO= ( )A)vO2。
B)1/2vO2 C)2vO2 D)无法确定2)对于下列基元反应A+2B→C,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一时刻(时间为秒),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3mol/L ,则反应速率为: A)6k mol/L.s B)12k mol/L.s C)18k mol/L.s 。
D)36k mol/L.s3)已知2NO(g)+Br2(g)= 2NOBr(g)为基元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当总体积扩大一倍时,正反应速度为原来的( )A)4倍B)2倍C)8倍D)1/8倍。
4)三级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单位为()A)dm6.mol-2.s-2 B)dm6.mol2.s-2C)dm3.mol-1.s-1 D)dm6.mol-2.s-1。
5)在800度时,CaO(s)+CO2(g)=CaCO3(s),其Kθ=277pθ,此时CO2的分压PCO2为( )A)277 B)2771/2 C)1/277。
D)27726)对某一化学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将发生下列哪项变化?()A)反应速率降低;B)速率常数变小C)平衡常数变小D)不好确定7)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A)反应物和产物系数均为1的反应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任何实际能进行的简单反应D)所有反应8)关于反应速率方程表达式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作用定律可以用反应物的分压表示B)反应速率方程表达式中幂次之和为反应级数。
C)速率方程式中幂次出现分数的反应肯定不是基元反应D)凡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表达式与质量定律的书写方式相符的反应必为基元反应.选择题:1)有三个反应,其Ea(kj/mol)分别为:a反应320,b反应40,c反应为80,当温度升高时,以上反应速度增加倍数的大小顺序为()A) a>c>b B) a>b>c C) b>c>a D)c>b>a2)有两个基元反应,均属A+2B→C型,且第一个反应的速度常数k1大于第二个反应的速率常数k2,则这两个反应的活化能Ea1与Ea2的关系与下列哪一项相符()A)Ea1 >Ea2 B)Ea1< Ea2C)Ea1= Ea2 D)不能确定3) 已知某反应的Ea正1 >Ea逆,则有()A)ΔrHmθ<0 B)ΔrHmθ>0C)ΔrHm <0 D)ΔrHm>04) 在反应活化能测定实验中,对某一反应通过实验测得有关数据,按lgk与1/T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为()A)-Ea/2.303R . B)-Ea/RC)-2.303 Ea/R D)Ea/2.303R5) 下列几种反应条件的改变中,不能引起反应速率常数改变的变化是()A)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B)改变反应体系使用的催化剂C)改变反应物的浓度。
D)改变反应的途径6) 对于阿仑尼乌斯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阿仑尼乌斯公式适合一切化学反应。
B)可以利用阿仑尼乌斯计算反应的ΔrHmθC)阿仑尼乌斯公式适用于具有明确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所有反应。
D)阿仑尼乌斯公式适用于气相中的复杂反应。
7) 在反应活化能测定实验中,对某一反应通过实验测得有关数据,按lgk与1/T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为-3655.9,该反应的活化能E=()A)76 kj/mol B)70 kj/mol.C)80 kj/mol D)86 kj/mol8) 有两个基元反应,均属A+B C型,且第一个反应的速度常数k1大于第二个反应的速度常数k2,则这两个反应的活化能Ea1与Ea2的关系为()A)Ea1> Ea2 B)Ea1< Ea2 .C)Ea1= Ea2 D)不能确定判断题: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改变反应的ΔG,可改变反应的ΔHΔUΔSB)不改变反应的ΔGΔS,可改变反应ΔHΔUC)不改变反应的ΔHΔUΔS,可改变反应ΔGD)不改变反应的ΔG ΔS ΔH ΔU。
2)下列几种反应条件的改变中,不能引起反应速率常数变化的是()A)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B)改变反应体系所使用的催化剂C)改变反应物的浓度D)改变反应的途径。
3)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的速率,主要原因是()A)增加分子总数。
B)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4)已知某物质A通过平行反应生成B和C两种产物,若要提高B的产率同时降低C的产率,则可采取()A)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B)增加产物C的浓度C)选择某种催化剂D)增加反应物A的浓度5) 在25度、101325 Pa 下: O3(g)+ NO(g) → O2(g)+NO2(g)反应的活化能是10.7kJ/mol ,ΔrHm θ=-193.8kJ/mol ,则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A )204.5.B )342C )684D )114第三章 水化学 水污染第二节 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例3.1 计算0.100mol/dm3 HAc 溶液中的H+(aq)浓度及其pH 值解:从附录5查得HAc 的Ka=1.76 ×10-5.方法1 设H+(aq)的平衡浓度为 x mol/dm3,则3352531033.1)( 1033.1 1076.1100.0 100.0100.0, 1076.1100.0)()()( )(mol/dm xx x -0100 )()()( -+----+-+⨯≈⨯≈⨯≈≈-⨯=-⋅=⋅=+==H c x x x Ka xx x HAc c Ac c H c Ka aq Ac aq H aq HAc eq eq eq eq 所以很小由于平衡浓度5.12)10-lg(7.5pH /105.7100.01065.5)(.1065.5(aq)NH)aq (H (aq)NH )aq (NH .NH ,Cl :.pH H Cl 0.100NH : 2.88)10-lg(1.33pH /1033.1100.01076.1)(6-3610104344-43-335=⨯≈⨯≈⨯⨯=⋅≈∴⨯=+⇔=⨯≈⨯≈⨯⨯=⋅≈---+++++--+dm m ol c Ka aq c Ka dm m ol c Ka H c eq eq 的查得的解离平衡只考虑在溶液中可认为中性解值浓度及溶液中的求例得方法2.直接用公式.例3.2 (1)计算含0.100mol/dm3HAc,0.100mol/dm3NaAc 的缓冲溶液水合H+浓度,pH 值和HAc 的解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