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_邹泓

合集下载

从瑞吉欧教育看新型师幼关系的建立

从瑞吉欧教育看新型师幼关系的建立

从瑞吉欧教育看新型师幼关系的建立李利峰(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摘要:瑞吉欧的教育者创造出了根植于自己社会文化土壤的早期教育体系.近十几年来吸引了全世界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目光。

文章通过介绍瑞吉欧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关系.以使其为我们在幼儿教育中构建新型的师幼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瑞吉欧师幼关系互动建构在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建立什么样的师幼关系.才能更有利于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已成为幼儿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之一。

到底什么样的师幼互动关系.才是算新型的师幼互动关系呢?了解了瑞吉欧.的教育.笔者认为瑞吉欧教育中的师幼互动关系可以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一、瑞吉欧人的儿童观在瑞吉欧人看来,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育者对学习者、儿童的理解.即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对自身作用的正确认识,即形成科学的教育观。

通过对儿童的认识与研究,瑞吉欧人认为幼儿:(一)拥有权力、能力和值得认识和尊重的兴趣。

在瑞吉欧的戴安娜学校的入口处的广告牌上写着:“儿童有权拥有朋友,有权生活在和平中,即健康发展,共同生存。

与我们感兴趣的事物共生,拥有朋友,想象飞翔,拥抱梦想,有权犯错误,我们有各种权利,否则,我们就会悲伤万分。

”教师只有把儿童看作有权利的个体、能动的个体.才能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尊重幼儿的需要与兴趣。

才能体现教师对幼儿的人文关怀。

(二)拥有潜能、可塑性、开放性、成长的热望、好奇心、求知欲、与他人相联系和交流的热望。

在瑞吉欧人的眼里.儿童是积极的、有能力的学习者,有发展的潜能和成长的渴望,是自身发展的主人。

儿童具有各种好奇心,并渴望和周围的世界发生交互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建构自身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

瑞吉欧幼儿园的教师们尽可能地去了解幼儿、认识幼儿,并为幼儿创设可以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的情境,让幼儿体验成功。

增强自信.从而成为更有能力的学习者,成为自身成长的主人。

二、瑞吉欧人的教师观作为师幼互动关系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的教师,瑞吉欧人把自己视作:(一)提供资源的人,儿童可以来(并愿意来)寻求帮助。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学校氛围的影响探究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学校氛围的影响探究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学校氛围的影响探究引言:如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氛围对于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愈发凸显。

本文将探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学校氛围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该关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1. 学校氛围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作为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环境之一,其氛围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教育、班级文化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都构成着学校氛围的一部分。

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而负面的学校氛围则可能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2. 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逐渐适应学校要求、学习规则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适应的好坏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学校适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适应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成熟和稳定。

3. 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学校适应不仅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学生自身和家庭背景的影响。

学生的自尊、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个体因素,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等家庭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程度和心理健康。

4. 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关系。

学生的较好学校适应能够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和面对学习压力。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同时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5. 学校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适应的策略学校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适应方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的气质和兴趣,增强集体荣誉感;- 加强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 提供个性化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

结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学校氛围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中学生的学业行为及其与人格、师生关系的相关

中学生的学业行为及其与人格、师生关系的相关

Relationships of Personality, Learning Behavior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i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作者: 邹泓[1];李彩娜[2]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安710062
出版物刊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2-59页
主题词: 学业行为;人格五因素;师生关系;中学生
摘要:以北京和西安两所城市四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1592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学业行为问卷、人格五因素问卷和师生关系问卷,考察中学生学业行为的特点,并探讨人格、师生关系对学业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1)中学生学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2)中学生的师生关系可以划分为亲密型、一般型和冲突型,师生关系不同类型的个体在学业行为各维度差异显著。

(3)学业行为与人格五因素、师生关系各维度具有显著的相关。

(4)人格五因素和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冲突性能够显著预测学业行为,谨慎性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和学业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探讨中小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探讨中小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探讨中小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中小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核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小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师生之间的互信。

首先,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中小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动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而学生也应该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有通过积极的互动,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其次,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中小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积极与教师沟通,分享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

通过良好的沟通,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育。

最后,师生之间的互信是中小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应该建立起对学生的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去取得成功。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歧视、不偏袒,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

学生也应该相信教师的专业能力,相信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能够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信,师生关系才能更加紧密,教育才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总结而言,中小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互信是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为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适应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社交支持的影响因素

学校适应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社交支持的影响因素

学校适应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社交支持的影响因素学校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社交支持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学校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校适应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社交支持的影响因素。

1. 学校氛围和教育环境学校的氛围和教育环境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积极向上、鼓励创新和互助合作的学校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学生的社交互动。

在这样的学校氛围中,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活动,并与师生和同学建立良好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同时,学校的教育环境也需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例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服务等,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2.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社交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指导和鼓励。

教师的理解、尊重和关心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和抗挫折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因此,学校需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情感沟通能力,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发展。

3.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交支持起到重要影响。

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友谊和社交互动的机会。

在一个友善、包容和互助的同伴群体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认同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社交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交流,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

同时,学校还可以提供同伴冲突解决的培训,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提高社交支持能力。

4. 家庭环境和家长参与家庭环境和家长的参与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交支持也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温暖、稳定、支持性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和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

家长的参与和关心可以提供孩子在学校外的情感支持和指导,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心理韧性。

学生人际关系与学校适应能力

学生人际关系与学校适应能力

学生人际关系与学校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学校适应能力越来越重要。

学生人际关系指的是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人的互动关系,而学校适应能力则是指学生在新环境下适应学校生活与学习的能力。

学生人际关系和学校适应能力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首先,学生的人际关系对于学校适应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生在学校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包括同学、老师、辅导员等。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动力,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而艰难的人际关系则可能给学生带来困扰和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学校适应能力。

其次,良好的学校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学生在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转变。

他们需要主动与同学建立联系,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

这些积极的行为会促进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从而建立深厚的友谊。

而如果学生适应能力较差,无法主动融入学校生活,与同学的交往就会受到影响,容易造成孤立和不和谐的关系。

同时,学生人际关系和学校适应能力也会互相影响和增强。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同学、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他们发现潜力,积极面对学校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相反,学校适应能力的提升也会促进学生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生适应能力强,能够主动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增加了友谊和信任的机会。

为了促进学生人际关系和学校适应能力的发展,学校应该积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和技巧。

其次,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关怀,帮助他们面对学校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讲座和培训,向学生传授适应和社交的技巧,提高其学校适应能力。

总之,学生人际关系与学校适应能力密不可分,相互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初中生亲子关系和学校适应_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初中生亲子关系和学校适应_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23卷第1期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校适应,即学生在校综合情况的表现与内在感受[1]。

依恋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都认为,亲子关系是青少年适应行为的一个重要保护因子[2]。

大量研究表明,亲子关系与初中生的学业、情感功能、同伴关系等学校适应行为均有显著相关[3-5]。

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近年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也为我们解读亲子关系和学校适应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6]。

以往研究[6-12]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会对抑郁、害羞、亲社会行为、犯罪行为及成瘾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促使个体有效应对压力、提升人际关系以及增强主观幸福感。

这提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影响情绪状态以及调节行为,进而影响到学校适应。

例如,李秀娟[13]发现,高中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张庆林[14]研究也指出调节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可显著预测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而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同伴和师生关系)都是学校适应的重要指标。

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系统地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研究还发现亲子关系与个体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关。

具体表现为,家庭亲密度能正向预测高中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14];教养方【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4YJC190007)、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DJG20142133)和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2012kyjj107)资助通讯作者:黄时华,Email:huangshihua@初中生亲子关系和学校适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黄时华1,2,蔡枫霞3,刘佩玲2,张卫1,龚文进1,2(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510631;2.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系,广州510006;3.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汕尾516600)【摘要】目的:考察初中生学校适应与亲子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及教师的指导_方怀胜

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及教师的指导_方怀胜
#$%
幸福感等方面 " 在中小学学校适应行为中 !必须 提到的是学生的学校恐惧 " 学校恐惧可以说是学 生情绪 $ 心理不适应的综合反应 " 学校恐惧使中 小学生不愿意上学 ! 如前一段时间有一首被篡改 了的儿歌反应了这种心理 !’清晨上学校 ! 太阳对 我笑 ! 小鸟说早早早 ! 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去 炸学校 ! 老师不知道 ! 一拉弦我就跑 !轰隆一声学 校炸飞了 )" 小学生的学校恐惧直接导致儿童的 逃学等行为 "而在中学中 ! 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 ! 个别学生的学校恐惧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 步 ! 有的初中生 $高中生坚决不肯上学 ! 一提起上 学就产生极端反应 ! 恶心呕吐 $歇斯底里 " 有的学 生不得不辍学 ! 有的学生则要求家长让自己在家 自学 ! 而坚决不去学校 "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 学校适应在中小 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对 适应不良的学生的辅导与矫正是目前基础教育 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 而要进行辅导和矫 正就必须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适应不良 "
学生充分的空间 ! 让他们表现自己 ! 同时教师要 不断鼓励 "这种教育下的学生会产生个人价值感 及自主感 " 所谓 %收 & 就是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纪律 !没有 规矩不能成方圆 ! 特别是学校集体环境中 ! 纪律 是必不可少的 ! 要求也是必须的 ! 纪律也是培养 学生的自主感的重要途径 " 学生通过遵守必要的 规则 # 纪律逐渐达到自我管理 "
!&"’(#)*+,
情绪 $心理适应是学校适应中研究较少的一 个方面 " 目前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与同伴关 系有关的孤独感 $ 社会焦虑 $ 社交满意度和主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19
n = 142 SD
1101
01 85
F
40139***
101 40***
3175 0197 3196d 0186 3182 0182 3164 0173 3181*
3164d 0199 3164d 0197 3145 0187 3125 0192 5187**
注: 表中平均数的字母上标代表 与之有显 著差异的 组别, a= 小 学五年级, b= 小学六年级, c= 初中二年级, d= 初中三年级.
表 1 不同年级学生师生关 系各维度平均分的差异检验
年级
亲密性 冲突性 支持性 满意度
小五
M
3162cd
11 85d
n = 190 SD
0194
01 81
小六
M
3157cd
11 72d
n = 195 SD
0190
01 71
初二
M
3126d
11 91d
n = 138 SD
0189
01 74
初三
M
2158
» 学业行为问卷: 采用王耘修订的学业行为问 卷[ 12] 。问卷共 16 个项目, 分为学习兴趣、学习效能 感和学习信心三个维度。问卷为学生自我报告的 5 点量表, 从/ 完全不符合0到/ 完全符合0依次记 1~ 5
78
分。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 问卷具有较好的 结构 效度 和项 目信 度( V 2Pdf = 3186, GFI = 0193, TLI = 0193, CFI = 0194, REMSA = 0106) , 各项目的 因素载荷均在 0140 以上。三个维度的 Cronbach. s A 信度系数均在 0185 以上。各维度之间为正相关, 系 数在 0174~ 0176 之间。
系, 刘万伦 以学校喜欢、环境适应和学 校适应为指 标, 考察了师生关系与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 发现 师生关系与以上 3 个指标有显著相关[ 10] 。但是也 有研究发现, 学校中的环境变量( 如班级环境) 与学 生的态度、情感有很高的相关, 但对学生的行为的解 释率很低( 10% 以下) [ 7, 11]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学生的学校适应的关系 怎样呢? 因此, 本研究深入考察了不同类型师生关 系的特点, 以及师生关系与学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关 系, 以期为揭示师生关系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提 供实证依据。
º 学校态度问卷: 修订 Ladd 等人的学校喜欢和 回避问卷[ 13] , 共有 13 个项目, 其中喜欢维度 6 个项 目, 回避维度 7 个项目, 问卷为学生报告的 5 点量 表, 从/ 完全不符合0到/ 完全符合0依次记 1~ 5 分。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 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 效度和项目信度( V 2Pdf = 4188, GFI = 01941, TLI = 01931, CFI = 01943, REMSA = 0107) , 各项目的载荷 均在 0139 以上。两个维度的 Cronbach. s A信 度系 数均在 0185 以上。各维度之间为正相关, 相关系数 在 0172~ 0186 之间。
¼社会行为提名问卷: 修订了 Rockhill 和 Asher ( 1992) 编 制的 社会行 为风 格问 卷 ( social behavioral style questionnaire) [13] 。问卷包括 12 个项目, 测量儿 童的 3 种行为特点: 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和退缩行 为。让被试在全班同学的名单中提 3 个最符合某一 行为特点的同学, 不用排序, 被提名一次记 1 分, 然 后把被试 3 类社会行为的得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标 准化。标准化后, 正分数表示此类行为频率高于班 级平均水平, 得分越高说明这类行为越多; 负分数表 示此类行为频率低于班级平均水平, 得分越低说明 这类行为越少。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 问卷 具有较 好 的结 构 效度 和 项目 信 度 ( V2Pdf = 6146, GFI = 0193, TLI = 0193, CFI = 0194, REMSA = 0108) , 各项目的因素载荷均在 0156 以上。各维度 的 Cronbach. s A信度系数在 0183~ 0188 之间, 三个 维度 之 间 存 在 显 著 的 负 相 关, 系 数 在 - 0122 ~ - 0139之间。 213 程序
利用学生自习时间, 以班级为 单位施测 问卷。 主试由经过培训的心 理学专业硕士 研究生担任, 4 份问卷一次完成, 小学生平均约需要 20 分钟, 中学 生平均约需要 16 分钟。所有 被试的施测工作在 3 周内完成。 214 数据管理与分析
数据录入采用 Foxpro610, 分析采用 SPSS1010 和 AMOS410。
学校适应是近 50 年来心理和教育工作者研究 较多的问题之一。但是学校适应至今没有一个统一 的界定, 从相关的研究来看一般用学校态度、学业成 绩、社会行为和人际适应等指标来衡量。Ladd 等人 的研究发现,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校态度( 喜欢或逃 避) 受其学校经历、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影响。比 如, 在学校受过同伴欺负的学生明显讨厌和逃避学 校, 而拥有较多好朋友且朋友关系良好的学生会比 一般学生更加喜欢学校生活; 讨厌和逃避学校的儿 童也更多的表现出情感上的问题( 如焦虑) [ 8,9] 。最 近已有研究关 注了师生关系与学生学 校适应的关
3 结果分析
311 中小学生师生关系的年级和性别特点 以师生关系的四个维度为因变量, 以年级和性
别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MANOVA ) 。结果表 明, 年 级 主 效 应 非 常 显 著, F ( 12, 1730) = 14178, p < 0101, 性别主 效应也 十分显 著, F (4, 654) = 4197, p < 0101, 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的单 变量 F 检验表明, 在师生关系的各个维度上年级主 效应均非常显著, 性别主效应只在冲突性维度显著。 事后平均数检验( Tukey) 发现, 在师生关系亲密性维 度, 初中三年级显著低于其他 3 个年级, 初中二年级
邹 泓 屈智勇 叶 苑: 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
低于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 小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 异; 在冲突性维度, 初中三年级显著高于其他 3 个年 级, 其他 3 个年级之间 没有显著差异; 在支持 性维 度, 只有初中三年级显著低于小学六年级, 其他年级 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满意度维度, 初中三年级显著 低于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 其他年级之间没有显著 差异( 见表 1) 。
21 02
3179
3144
n= 317 SD
11 00
01 86
0187
0191
F
11 73
141 58***
0171
3165
312 中小学生师生关系的类型 以学生个体为单位, 以师生关系的四个维度为
聚类变量进行聚类分析, 将师生关系归为三种类型。 ¹ 亲密型, 在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维度得分都最
2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北京市 3 所普通小学和 2 所普通中学的 665 名
学生。其中, 男生 317 人, 女生 348 人, 小学五年级 190 人, 六年级 195 人, 初中二年级 138 人, 三年级 142 人。 212 研究工具
¹ 师生关系问卷: 原问卷由 Pianta( 1994) 编制, 经王耘( 2002) 修订[ 12] , 共有 28 个项目, 分为亲密性、 冲突性和反应性 3 个维度, 采用教师报告, 要求班主 任根据与学生的日常关系用 5 点量表评定所描述情 况的符合程度, 从/ 完全不符合0到/ 完全符合0依次记 1~ 5 分。本研究对这一问卷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的问 卷由 23 个项目组成, 分为亲密性、冲突性、支持性和 满意度 4 个维度, 采用学生评定, 记分方法不变。验 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 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 V2Pdf = 3144, GFI = 0191, TLI = 0191, CFI = 0192, REMSA = 0106) 和项目信度, 各项目的载荷均在 0144 以上。各维度的 Cronbach. s A信度系数分别在 0171 ~ 0187 之间。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 3 维度之间为 正相关, 它们与冲突性维度为负相关。
77
2007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4期
选择学校态度( 情感变量) 、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三 个变量作为学校适应的指标。本研究假设, 师生关 系与学生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之间存在 以下关系: 师生关系对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社会行 为都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但对学校态度的直接作用 大于对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直接作用, 学校态度 在师生关系和学业行为、社会行为之间存在部分的 中介作用。学校态度在师生关系和学业行为、社会 行为之间存在部分的中介作用。
2007 年 文章编号: 1001- 4918 ( 2007) 04- 0077- 82
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第 4期
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
邹 泓1 屈智勇2 叶 苑1
( 11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2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北京 100875)
本研究认为, 学校适应是学生顺利完成学校任 务并良好的度过学校生活的程度, 可以用情感、学业 和行为( 人际关系) 科重点研究基 地重大项目( 05JJDXLx001) . 作者简介: 邹泓, 女,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教授. E- mail: hongz@ bnu. edu. cn
简单对比检验发现, 在冲突性维度上, 女生得分 显著低于男生; 在其他三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见 表2) 。
表 2 不同性别学生师生关 系各维度平均分的差异检验 亲密性 冲突性 支持性 满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