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评论评析范文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新闻作品评析范文

新闻作品评析范文

新闻作品评析范文新闻作品评析。

近年来,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闻作品的质量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作品的评析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一篇网上下载最多的新闻作品为例,进行评析和仿写。

原文标题,《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应对挑战任重道远》。

新闻报道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海平面的上升,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文章指出,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任重道远,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评析:这篇新闻作品在报道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报道。

首先,文章提出了气候变暖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其次,文章指出了应对气候变暖的紧迫性,强调了全球各国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种全面、客观的报道方式,使读者对气候变暖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仿写:新闻标题,《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应对挑战亟待解决》。

最近的研究显示,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环境污染导致了空气质量恶化、水资源短缺、生态平衡失衡等问题,给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应对环境污染的挑战亟待解决,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地球家园。

这篇新闻作品在报道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报道。

首先,文章提出了环境污染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空气质量恶化、水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其次,文章强调了应对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呼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地球家园。

这种全面、客观的报道方式,使读者对环境污染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总结:新闻作品的评析和仿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对优秀新闻作品的分析和模仿,可以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培养客观、全面的报道能力。

新闻评论的批注范文

新闻评论的批注范文

新闻评论的批注范文新闻评论原文:如今,我们身处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

在文化领域,这股“流量至上”的歪风邪气也开始兴风作浪。

一些所谓的“网红”文化景点,不过是靠滤镜和营销炒作起来的,毫无内涵可言。

就像那个突然爆火的[景点名字],照片里美轮美奂,可游客实地一去,才发现就是个破旧小院子,所谓的“特色”都是后期编造的。

这种“流量至上”的做法对文化传承是极大的伤害。

真正的文化传承需要静下心来,深入挖掘文化的精髓。

像故宫这样的文化圣地,它靠的可不是一时的炒作,而是多年来对文物的精心保护、对历史文化深入的研究和展示。

它吸引游客是因为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那些追求流量的商家和网红们,为了博眼球不择手段,他们用虚假的文化标签吸引大众,让人们对真正的文化产生误解。

长此以往,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都不知道真正的文化瑰宝是什么样了。

我们应该抵制这种“流量至上”在文化领域的蔓延,文化部门要加强监管,大众也要提高文化鉴赏力,别让流量成为破坏文化传承的刽子手。

“别让‘流量至上’毁了文化传承”:这个标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立场鲜明。

用“别让……毁了……”这种句式,有一种警示的作用,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想知道流量至上到底是怎么危害文化传承的。

开头:“如今,我们身处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

在文化领域,这股‘流量至上’的歪风邪气也开始兴风作浪。

”开头直接指出大的时代背景是“流量为王”,然后迅速把话题引到文化领域的“流量至上”问题,“兴风作浪”这个词用得很生动,就像把“流量至上”比作一个捣蛋的小怪兽,在文化领域捣乱。

“一些所谓的‘网红’文化景点,不过是靠滤镜和营销炒作起来的,毫无内涵可言。

就像那个突然爆火的[景点名字],照片里美轮美奂,可游客实地一去,才发现就是个破旧小院子,所谓的‘特色’都是后期编造的。

”这里通过举“网红”文化景点的例子来具体说明“流量至上”的不良现象。

用对比的手法,“照片里美轮美奂”和“实地破旧小院子”,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很直观地感受到这种靠炒作起来的景点的虚假性。

新闻评论范文(模板)

新闻评论范文(模板)

新闻评论范文(模板)
标题: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挥全球领导作用
内容:
近年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能源消耗也十分巨大,但中国领导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了积极举措,发挥了全球领导作用。

首先,中国领导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同时,中国还加大了对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治理力度,推行了更加严格的环保规定,力争实现煤炭利用的高效、清洁和低碳化。

其次,中国领导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取得进展。

中国领导不仅参与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还积极推动了巴黎协定的达成和落实。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主动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同时也呼吁其他发达国家加大减排力度,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此外,中国领导还通过国内外的支持,推动了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成立了专门的绿色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中国还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领导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积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发挥了全球领导作用。

中国的努力和成就不仅造福了本国人民,也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进一步加大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和投入,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成果和创新。

注:此范文仅供参考,具体写作时请根据写作要求进行调整。

新闻评论范文(模板)

新闻评论范文(模板)

新闻评论范文(模板)摘要:一、引言1.简要介绍新闻背景2.引出评论主题二、新闻事件分析1.事件概况2.事件原因和影响因素3.事件发展趋势三、评论观点阐述1.观点一:阐述观点及其理由2.观点二:阐述观点及其理由3.观点三:阐述观点及其理由四、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分析1.相关政策法规介绍2.政策法规在事件中的应用3.政策法规的完善与建议五、结论1.总结事件及其评论观点2.提出建议和期望正文:近日,我国某地发生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起事件不仅让人深思,也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针对这一事件,本文将从新闻背景、事件分析、评论观点、相关政策法规及结论五个方面展开评论。

首先,简要介绍新闻背景。

近日,某地一家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不善,导致一场火灾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伤。

事故发生后,企业负责人被警方控制,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

这起事件在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接下来,对事件进行分析。

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企业忽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的淡薄,以及部分监管部门未能切实履行职责。

此外,事件还暴露出我国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

针对这一事件,本文将阐述三个评论观点。

观点一:企业应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事故发生后,企业负责人被追究责任,这体现了我国对安全生产的高压态势。

企业应以此为鉴,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生命安全。

观点二: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履行职责。

事故暴露出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不足,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安全生产。

观点三: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

当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应进一步完善,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倒逼企业自觉遵守法规。

在分析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后,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一定问题。

新闻评论范文(精选6篇)

新闻评论范文(精选6篇)

新闻评论范文(精选6篇)大文斗范文网会员为你整理了“新闻评论范文”6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一:新闻评论最近,各种微博蜚语成风,万人转载,微博体在网络上十分火爆,从“元芳体”到“流氓体”,似乎微博体成为时代的主流,成为网络文化的主导。

我觉得“元芳体”和“流氓体”是文化娱乐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反映出社会的浮躁氛围和文化的低俗化,对于网络文化而言,娱乐、调侃、浮躁现象极其可悲。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现代社会正在把文化转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其结果就是使文化精神枯萎。

一个泱泱大国,一个礼貌古国,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灿烂礼貌的国度,就应拥有绝对精粹,绝对独特,十分高尚、纯洁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期望每个公民都能尊重、爱护我们的文化,努力摒除浮躁、低俗氛围,使我们的文化洁净、厚重,使我们的文化健康发展。

篇二:新闻评论xx年3月,xx区陂街城管对占道摆摊小贩进行劝告,一城管xx被一男小贩连砍,惨不忍睹。

对此,我不禁要问:在日益繁华的社会里,正义怎样如此脆弱?谈起这次杯具,城管xx出于职责,去耐心劝导小贩。

作为一名工作者,他是在默默为社会治安尽义务,反遭其迫害,公理何在?酿成这次杯具,归根到底是国民的素质不高。

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小贩占道摆摊,风雨不变,忙碌地在摊位上操劳着。

他们乐意这样吗?他们甘于这样被城管东赶西跑吗?其实,无可厚非,他们都是为了养家糊口的。

如果政府能把他们集中起来,为他们建立一个市场,或发放津贴。

也许就会酿成这样的杯具了。

也许有人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怎样能筹集那么多资金呢?但是,有点国家和地区能建立起一个跳蚤市场,酌情收取些许摊位费。

新闻评论的批注范文

新闻评论的批注范文

新闻评论的批注范文新闻评论原文:如今,走进不少餐厅,服务员都会热情地招呼顾客扫码点餐。

这本是一种便捷的点餐方式,可在实际应用中,却渐渐变了味。

扫码点餐,看似方便了商家管理订单、提高效率,也让顾客能够更直观地看到菜品信息。

但很多时候,商家过度推行扫码点餐,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对于一些不太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来说,扫码点餐简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他们可能只会简单地打电话、发信息,面对复杂的点餐界面,不知所措。

我就亲眼看到一位大爷,在服务员要求扫码点餐后,尴尬地坐在那里,摆弄了半天手机也不知道怎么操作,最后只能无奈地向周围的年轻人求助。

这不是个例,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老年群体的需求。

扫码点餐还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收集问题。

很多扫码点餐的小程序或者公众号要求顾客授权各种信息,如手机号、地理位置等,这让人不禁担心个人信息是否会被泄露。

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警惕自己的隐私被侵犯。

毕竟,谁也不想因为点个餐就被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骚扰。

商家应该明白,点餐方式的多样性才是真正的人性化服务。

可以提供扫码点餐,也应该保留传统的纸质菜单点餐方式。

这既能满足年轻人追求便捷的需求,也能照顾到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不便。

对于信息收集方面,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消费者信息收集的用途,并确保信息安全。

扫码点餐是一种好的创新,但如果因为过度推行而给消费者带来烦恼,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们希望看到商家在追求效率和创新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消费者的体验,让消费变得更加轻松、愉悦,而不是徒增烦恼。

开头引人入胜:“如今,走进不少餐厅,服务员都会热情地招呼顾客扫码点餐。

这本是一种便捷的点餐方式,可在实际应用中,却渐渐变了味。

”开头简洁明了,直接点出主题,从常见的生活场景(餐厅扫码点餐)入手,然后话锋一转说变味了,这就像讲故事一样,先给个平常的情节,再突然来个转折,一下子就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知道到底怎么变味了呢。

时事新闻及点评范文近期

时事新闻及点评范文近期

时事新闻及点评范文近期近期,巴以冲突再次急剧恶化,加沙地带成为冲突的重灾区。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空袭不断,众多巴勒斯坦民众的生命安全遭受严重威胁。

大量的房屋被炸毁,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医院、学校等民用设施也未能幸免。

据报道,许多巴勒斯坦家庭流离失所,食品、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加沙地带陷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巴以局势。

一些国家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

例如,埃及一直在积极斡旋,试图推动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由于巴以问题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历史、宗教、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停火协议的达成仍然面临重重困难。

巴以冲突的持续升级是一场悲剧,它背后的根源极为复杂。

从以色列的角度来看,国家安全和应对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袭击是其军事行动的部分理由。

但是,这种大规模的军事打击对于巴勒斯坦民众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

巴勒斯坦民众在这场冲突中是最脆弱的群体,他们失去家园、亲人和基本的生存保障,无辜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这严重违背了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

国际社会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球治理在地区冲突中的作用。

联合国安理会的紧急会议表明国际社会认识到巴以冲突的严重性。

国际社会的协调和干预面临诸多挑战。

各国利益的博弈、中东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巴以双方内部强硬派的态度等,都使得和平解决巴以冲突的道路崎岖坎坷。

埃及的斡旋努力值得肯定,它体现了地区国家在解决自身周边冲突中的责任感。

但这还远远不够,国际社会需要更积极、更有效的联合行动。

大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推动巴以双方回到谈判桌前,尊重彼此的合法权益,在“两国方案”的框架基础上,逐步寻求巴以问题的持久和平解决方案,以结束这场给巴以人民带来无尽痛苦的冲突。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众多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进军欧洲,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

在欧洲的许多城市街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越来越常见。

新闻评论400字范文(精选5篇)

新闻评论400字范文(精选5篇)

新闻评论400字范文第1篇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需要文明回答的主要思想,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事实和有关材料。

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

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

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评论写得更好。

新闻评论400字范文第2篇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11月16日至12月15日,北京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微克,同比平均降幅为1/4左右。

从全年数据看,今年的年平均浓度可望控制在每立方米—90微克左右。

据介绍,明年北京将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治理目标初步定为“大气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5%左右”。

评析:这是一条关注近期首都空气质量的社会新闻,短短三百多个字的文章,却包含了非常丰富从内容上看,首先,在新闻价值方面,该新闻报道的是首都今年供暖第一个月的空气质量状况,因而具有较强的时新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态中国的目标,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可见生态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是事关大局、影响普遍的问题,该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近几年来首都的空气污染愈发严重,空气质量状况也逐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该新闻围绕这一焦点问题进行报道,并将首都近期的空气质量状况与往年同期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四大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约1/4,重污染天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的结论,可谓“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因而具有突出的显著性和与读者生活的接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评论评析范文一专栏评论老当“易”壮“老当益壮”这句格言,是指思想、意志、精神状态而言的,是说人年纪大了,志气更应该豪壮,不是说人越老精力越壮。

从生理上说,老不如壮,人到了老年,体质减弱,精力不济,毕竟不如青壮年,这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因此在谈“老当益壮”的时候,有必要谈谈“老当易壮”的问题。

有些老同志常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勉,其志可嘉。

但曹操咏这诗句时,年纪才五十二三岁,他虽存“志在千里”雄心,尚自喻为“伏枥”的“老骥”,而这时的曹操同我们一些老同志相比,只能算是“小字辈”。

现在我们不少老干部年逾“花甲”近“古稀”,在体力上,更不能不正视“老不如壮”的现实。

再要这些老干部长期地人不下鞍,马不停蹄,像十几年、几十年前那样干,恐怕就强其所难了。

因而,我们称道“老当益壮”,更倡言“老当易壮”。

易者,移换,替代也,易位于壮也。

此事虽则要按不同的情况与规定稳妥慎重地进行,但态度应当积极。

我们的革命事业任重道远,要像接力赛跑一样,代代相传地去奋斗。

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队伍,要适应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不断地新老更替。

尤其在目前,干部队伍的老化问题相当严重,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老当易壮“显得更为紧迫。

半个多世纪来,革命老干部在党的领导下,为开国大业南征北战,为建国大业日夜操劳,弹精竭虑,为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

今天进行建设四化的兴国大业,要攀“十八盘”,过“南天门”,上“玉皇顶”,老干部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但以体力和精力的支付而论,总是年轻的胜过年老的。

所以各级领导岗位应当越来越多地由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唱主角,让他们去负重任、挑重担。

这里我们分别看到了两种带规律性的现象:从人们的年岁增长来看总是“壮当易老”,即壮年时代总要发展到老年时代去;而从领导班子的配置来看,则相反是“老当易壮”,即老年人让位于壮年人,今日之壮年若干年后.又要让位于来日的壮年.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种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样说“老当益壮”是否可以免了,不,我们还是要提倡‘老当益壮”。

《后汉书·马援传》中讲得好:“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用现代的话讲:这个“壮”,主要体现在“志壮”上,就是说要有共产主义胸怀、远大的眼光、革命事业的责任心。

而作为老同志的第一位的责任心是什么呢?党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老干部要把选拔中青年干部作为第一位的庄严职责,别的工作做不好固然要作自我批评.这项工作做不好,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

可见从工作出发,不恋权,不计个人名利,热心选拔培育和交班于中青年,真正做到了“老当易壮”.也最好地体现了“老当益壮”的精神,也才能自豪地说;“吾乃老当益壮也”。

不久前煤炭部和三机部有13名副部长主动辞去副部长职务.易位于“壮”.最近国务院机构改革,又有一批老革命名领导愉快地让位。

他们是”老当易壮”的模范,也是“老当益壮”的模范!好了,愿“老当益壮”与“老当易壮”携手并行!(原载1982年3月27日《长江日报》.1982年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评析范文河有两岸,事有两面老干部是革命事业的宝贵财富。

他们开国立功,建国立业,为中华崛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干部老化又是当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与年龄上的老化相伴而生的是知识老化、开拓精神钝化。

这无法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

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提出要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

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紧密配合中央精神,及时发表了精彩的论述。

毛泽东曾将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进行思维和处理矛盾比喻为“两点论”,即无论是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还是处理各种矛盾,都必须注意到事物的两面性。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事物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老当“易”壮》的作者很善于运用这种辨证思维,先是巧妙地将“老当益壮”变意引申为“老当‘易’壮”,接着精辟论述了两者并行不恃、相得益彰的关系:前者指的是精神方面,后者指的是生理方面,做到了“老当‘易’壮”就能更好地体现出“老当益壮”精神,并进一步分析道,“老当益壮”的“壮”主要体现在“志壮”。

对今天的老干部来说,不计个人名利,热心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就是具体的“壮”。

“老当‘易’壮”的立论之所以令人折服,就得益于“两点论”。

坚持“河有两岸,事有两面”的说理原则,对发挥评论正确的导向作用很有意义。

为什么一些新闻评论易犯绝对化、一刀切的毛病,正是“一点论”作怪。

新闻评论评析范文二评论员文章扬长避短才能多快好省在经济建设中如何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这个重要课题正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们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里进行现代化建设,有很多有利条件即长处,也有一些不利条件即短处。

我们只有认真研究自己的特点,发挥我们的长处,避开我们的短处,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真正收到多快好省的效果。

比如: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这是我们的长处,而生产技术落后,资金有限,则是我们的短处。

从这个特点出发,我们就应该多搞一些容纳劳动力多、投资少、经济效果好的产品,少搞一些用人少、投资多、经济效果差的产品。

在技术政策上,也要与此相适应,就是要着重发展在中国的条件下能够取得最佳效果的适用技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让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同时并存,而不能片面追求全盘机械化。

这样,扬我之长,避我之短,经济效果就一定会多得多。

再比如: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这样在确定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时,就不能把积累率定得太高,发展速度不能要求太急。

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主观上要求过高、过急,欲速则不达,想快而实际上却是慢的,这一点我们过去是吃过亏的。

我们的国家大,在四化建设中用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项目,但不应该集中过多,统得过死。

要使经济建设的速度加快、必须十分强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特长和优势。

应该说,我们国家的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优势。

对青海、新疆、内蒙古来说,搞粮食生产固然比不上平原地区和鱼米之乡,这是它们的短处;然而这些地区有广阔的草原和许多矿产资源,发展畜牧业和某些矿业生产,则具有其他一些地区所不及的有利条件。

这又是它们的长处。

对广东、广西、福建来说,搞钢铁工业确实比不上有铁矿、有煤矿的地区,这是它们的短处;然而这些地区适宜于种植甘蔗、橡胶、菠萝等亚热带经济作物,发展制糖工业、橡胶工业和其他以亚热带经济作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却有着别的地方所不及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这又是它们的长处。

如果各个地区在经济建设中都能做到扬长避短,择优发展,宜粮则粮,宜糖则糖,宜纺则纺,宜钢则钢,干什么经济效果最好就干什么,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出现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竞相发展的大好局面。

要做到扬长避短,使各地区、各单位的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关键在于经济部门的领导人员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按照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工作。

长时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横行,形而上学猖獗,加之我们自己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搞了不少不切实际的“一刀切”和主观主义的瞎指挥。

说是要“以粮为纲”,就山南海北都搞粮食,连那些宜林、宜牧、宜渔的地方,也要毁林开荒、弃牧种田、填海或围湖造地。

说是要“以钢为钢”,就到处大办钢铁,连那些传统的轻工业产区.没有煤炭、铁矿石的地区,也要大办钢铁。

这种违背客观实际的做法,使不少地区的长处变成了短处,优势变成了劣势,不得不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这种教训太深刻了。

但是,认识到了在经济建设中注意扬长避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

这里还存在着经济政策、经济体制方面的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地方明明知道自己地区不适合搞煤搞铁,仍然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如果他们自己不搞,从别处又得不到,他们就没有煤烧,没有铁用。

有些地方本来适宜种植经济作物,但如果国家不能保证供应他们口粮,他们也只好牺牲自己种植经济作物的优势,而去种植粮食。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搞“小而全”、“大而全”的经济体系,明知得不偿失,也要去干,政策和体制上存在着某些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这些问题,应该认真地加以研究、探索,多想办法,逐步解决,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使各地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还需要打破地区和部门的界限,走经济上联合之路,互通有无,密切协作。

要加强一个地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以及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组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

有的地方,有的企业,有的社队,在自然资源方面拥有优势;有的则在经济条件或技术条件方面拥有优势。

如果各搞各的,部有局限性。

但是,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就可以使各自的长处得以发挥,短处得以补偿。

比如,不产煤的省、市.如果可以到有煤的地方去投资,通过联合经营,就可以使无煤区得到煤炭供应,产煤区得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当前,要特别注意创造条件,让那些有突出优势的地方首先把它的优势尽快发挥出来,把容易搞上去的地区先发展起来。

从自己地区的特点出发,扬长避短,会不会扩大地区之间经济上的差别?由于各地的经济条件不同,出现差别是必然的。

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别。

这种差别是在经济发展中的快与馒的差别,总比那种“穷拉平”要好。

而且,优势多的地方首先发展起来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强了,就可以更有效地帮助那些优势比较少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发展也就快了。

差别就是不平衡,允许一个时期的不平衡,正是为了将来缩小这种不平衡。

我们应该允许善于发挥优势的地方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全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现在,我们正进一步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济改革工作已经起步。

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充分利用我国的有利条件,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趋利避害,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得更好一些。

(原载1980年5月17日《人民日报》)评析范文站得高,看得远文章鲜明地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带有普遁性的问题:如何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文章对一些地方、一些人,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盲目放风,一哄而上等问题做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并进而指出:这种做法,使不少地区的长处变成了短处,优势变成了劣势,不得不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这些观点和论述,及时宣传了党的路线和政策,对当时各地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扬长避短才能多快好省》总结的教训,可以说近20年来一直都没断过。

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大型商场热、人造景点热、观光农业热……都是不顾本地实际,不知杨长避短的延续,由此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投资失误。

再看时下各地竞相培育的“支柱”产业,竟然都是汽车、石化、家电之类,连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规划,也几乎都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