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系统--教案
汽车电器教案 第四章点火系

单元教学设计首页总第 19-24 课时课时教学设计续页教学程序第19课时讲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教学内容讲解、导学方法第三章点火系一、点火系统1、基本组成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作用是适时地为发动机气缸内已压缩的可燃混合气提供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使发动机能及时、迅速地起动并连续运转。
2、对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点火系统性能好坏对发动机的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点火系统应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保证可靠而准确地点火。
(1)点火系统应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高电压。
能够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最低电压,称为火花塞击穿电压。
汽车在行驶中,发动机在满载低速时需8~10kV的高压电,课时教学设计续页教学程序第20课时讲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教学内容讲解、导学方法3、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1)传统点火系统传统点火系统也称蓄电池点火系统、触点式点火系统。
这种点火系统具有最基本的结构,在该系统中,通过机械凸轮接通和断开触点,使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间歇流动,从而在点火线圈次级产生点火高压,如图所示。
传统点火系统的断电器触点因为使用中会发生氧化、烧蚀,需要定期保养,且触点的机械惯性大,响应速度慢,因而性能不佳,已经被新型点火系统取代。
2)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在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中,用信号发生器取代凸轮触点机构,利用电子控制的方法使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间歇流动,从而在点火线圈次级产生点火高压。
3)电控电子点火系统在电控电子点火系统中,电控点火提前装置取代了传统的点火提前机构(真空及离心提前机构),并开始利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点火提前角。
4)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简称DLI(Distributor-less Ignition)系统。
该系统使用多个点火线圈,直接向火花塞输送高电压,取消了机械式分电器结构,沿用了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点火提前角的方法。
备注课时教学设计续页教学程序第21课时讲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教学内容讲解、导学方法二、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1.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一般由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
第四章 点火系教案

爆燃控制系统的组成
1—爆燃传感器2—ECU 3—其他传感器4—点火器和点火线圈5—分电器6—火花塞
点火提前角的暖机修正曲线
控制信号有:冷却水温度信号、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
发动机处于正常的工况(IDL触点断开),当冷却水过高时,为避免爆震,推迟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IDL触点闭合),
冷却水温过高时应增大点火提前角。
1、压电元件
2、振子
9、引线
(2)非共振型爆燃传感器
该传感器用压电元件直接检测爆震信息,并将振动压力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在发动机工作时,机体的振动传递到传感器上,惯性配重在机体的激励下产生与机体振动规
图2-18 压电式爆震传感器的结构(
1-套筒底座;2-绝缘垫圈;3-压电元件;
线插座;8-电极。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第一章:发动机启动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2. 掌握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2.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3.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以及组成和工作原理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知识点1.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系统功能和重要性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发动机启动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第二章:启动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2.1 教学目标1. 了解启动机的作用和分类2. 掌握启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2.2 教学内容1. 启动机的作用和分类2. 启动机的基本原理3. 启动机的结构组成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启动机的作用、分类、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2. 实物演示法:展示启动机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和原理2.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启动机作用、分类和基本原理的理解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物演示中的观察能力和对启动机结构组成的掌握情况第三章:启动机的控制电路3.1 教学目标1. 了解启动机控制电路的功能和作用2. 掌握启动机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2 教学内容1. 启动机控制电路的功能和作用2. 启动机控制电路的组成3. 启动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启动机控制电路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知识点3.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启动机控制电路功能和工作原理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启动机控制电路组成的掌握情况第四章: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4.1 教学目标1. 了解点火系统的作用和分类2. 掌握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4.2 教学内容1. 点火系统的作用和分类2. 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3. 点火系统的结构组成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点火系统的作用、分类、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2. 实物演示法:展示点火系统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和原理4.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点火系统作用、分类和基本原理的理解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物演示中的观察能力和对点火系统结构组成的掌握情况第五章:点火系统的控制电路5.1 教学目标1. 了解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功能和作用2. 掌握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2 教学内容1. 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功能和作用2. 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组成3. 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5.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知识点5.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点火系统控制电路功能和工作原理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组成的掌握情况第六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6.1 教学目标1. 学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2. 掌握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6.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2.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3.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方法6.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际情况6.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常见故障现象的理解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七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7.1 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方法2. 掌握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设备及操作方法7.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方法2.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设备3.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操作方法7.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方法,性能检测设备及操作方法2. 实物演示法:展示性能检测设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功能和操作方法7.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性能检测方法的理解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性能检测设备及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八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8.1 教学目标1. 学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2. 掌握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8.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方法2.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保养方法3.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8.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知识点8.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维修与保养方法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第九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1. 学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方法2. 掌握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技巧9.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方法2.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技巧9.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案例分析的实际情况9.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案例分析方法的理解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案例分析技巧的掌握情况第十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2. 掌握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2.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10.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知识点10.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未来发展的掌握情况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控制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性能检测、维修与保养、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以及发展趋势。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掌握启动机的检查与维修方法。
3. 熟悉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学会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
5. 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启动机的作用启动机的组成启动机的工作原理2. 启动机的检查与维修启动机的检查方法启动机的维修技巧启动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 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点火系统的作用点火系统的组成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4. 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点火线圈的检测方法点火线圈的更换技巧点火线圈故障的诊断与排除5.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故障修复的技巧与注意事项故障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启动机和点火线圈的检查与维修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故障原因,培养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教程。
2. 教具:启动机、点火线圈、检测仪器等。
3. 课件: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结构图、工作原理图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评估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考核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3. 故障诊断评价:评估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故障诊断的能力。
4. 案例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启动机的检查与维修方法。
3. 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
5.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教学难点:1. 启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
3.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发动机点火系教案

发动机点火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点火线圈、点火塞、点火模块等部件的检查与更换方法。
3. 学会诊断和解决发动机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点火线圈点火塞点火模块点火开关曲轴位置传感器爆震传感器2. 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点火线圈的初级和次级绕组工作原理点火塞的点火过程点火模块的控制逻辑3. 点火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点火线圈的检查与更换点火塞的检查与更换点火模块的检查与更换点火开关的检查与更换曲轴位置传感器和爆震传感器的检查与更换4. 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点火系统故障的现象和原因故障诊断步骤与方法故障排除技巧5. 点火系统的维修案例分析案例一:点火线圈故障导致的发动机启动困难案例二:点火塞积碳导致的发动机性能下降案例三:点火模块故障导致的发动机缺火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点火系统的检查与更换操作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点火系统的维修案例,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发动机点火系统实物或模型2. 点火线圈、点火塞、点火模块等部件3. 故障诊断工具(如示波器、万用表等)4. 维修手册和教材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点火系统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检查和更换点火系统部件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拆解与组装练习,加深对点火系统各部件的认识。
2.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点火线圈、点火塞、点火模块等部件的检查与更换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3. 学生通过故障诊断工具进行点火系统故障模拟,学会诊断和排除故障。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
2. 分析课后练习案例,思考点火系统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点火系统实训教案1

9.工作完成后清洁工位,并依照出库单将所借工具归还库房;
10.认真填写生产操作记录,撰写任务报告单。
宏观教学方法:
引导文法
微观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观摩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材料
使用工具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考核与评价
备注
工作任务单;
参考教材
老师需合理引导学生完成小组讨论,确定工作方案
通过丰富的学习材料及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完成该任务的合理分工、流程确定及检测与诊断过程。
《汽车发电机新技术》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领域:汽车发电机电子控制点火系统
总课时:18
学习情境1:电子点火系统的识别
课时:6
学习目标:
1.明确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2.认识电子点火系统的结构组成
3.了解电子点火系统的分类
4.掌握常见车型的点火类型
5.了解点火系统常见故障现象
微处理器控制点火系统组成
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建议
1.接受并阅读下达的生产任务单和电路图等文件;
2.组长根据任务的特点、设备状况及组内人员的技术水平安排工作任务;
3.对任务单进行分析并制定检修流程:选用工具、仪表、设备、耗材等;
4.向设备管理员借出必要的工具、仪表、设备、耗材等;
5.安全操作规范;
6.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的认识;
7.识别电子点火系统的结构;
熟悉电子点火系统结构、功能、工作原理
熟悉见点火系统的类型
熟悉桑塔纳3000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能分析工作任务单;
能制定工作流程
能进行充电系故障分析与诊断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第一章:发动机启动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和诊断方法。
1.2 教学内容: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启动电机、启动开关、电池、启动继电器等。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作用:启动发动机、提供动力传输。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启动电机损坏、启动开关故障、电池问题、启动继电器故障等。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诊断方法:观察故障现象、使用诊断工具检测。
1.3 教学活动:讲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演示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和诊断方法。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诊断发动机启动系统故障。
第二章: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和诊断方法。
2.2 教学内容: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点火线圈产生高电压,点燃混合气体。
点火系统的作用:提供火花点燃混合气体,实现燃烧。
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点火线圈故障、火花塞问题、点火控制器故障等。
点火系统的诊断方法:观察火花塞的火花情况、使用诊断工具检测。
2.3 教学活动:讲解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演示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和诊断方法。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诊断点火系统故障。
第三章:点火系统的组件介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点火系统的各个组件及其功能。
让学生掌握点火系统组件的检查和更换方法。
3.2 教学内容:点火线圈:产生高电压,传递给火花塞。
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产生火花。
点火控制器:控制点火时机和电压。
其他组件:点火模块、点火线、点火器等。
3.3 教学活动:讲解点火系统的各个组件及其功能。
演示点火系统组件的检查和更换方法。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检查和更换点火系统组件。
第四章: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让学生掌握点火系统的维修技巧。
4.2 教学内容: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观察火花塞的火花情况、使用诊断工具检测。
汽车电器教案(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
第三代电子点火系统。
在无机械提前装置基础上,取消分火头式配电装置,直接用数个点火线圈或二极管分配高压电控制火花塞跳火,这种电子点火系统称“无机械配电器点火系统”或“电子配电点火系统”。
活动三:了解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当发动机曲轴转动时,点火信号传感器产生了对应气缸压缩终了的正时点火脉冲信号。
此脉冲信号经电子点火模块信号放大、波形整理、直流放大后,控制串联在点火线圈初级回路中的大功率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
三极管导通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形成回路,点火线圈贮存一定的磁场能;在三极管由导通转变为截止瞬间,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骤然消失,使得次级线圈感应出20000V~25000V的高电压;高压电根据点火顺序分配给工作缸火花塞跳火,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
由于三极管处于开关特性下工作时,具有翻转速度快、翻转过程电路无机械中断、不会产生电火花的特点,因此使得电子点火系统具有点火能量高,低高速点火稳定性好,次级电压上升快,对火花塞积炭不敏感,故障少、寿命长、对无线电干扰少的优点。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子点火系统还可实现初级电流导通角控制、点火提前角控制、爆燃限制、点火系统故障自诊断等功能。
图(a)磁感应式分电器主要部件分解图片5、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图(b)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线路图图3-45 解放CA1092汽车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图图A桑塔纳轿车用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接线图图B 桑塔纳轿车用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图四.掌握如下知识1、学习点火系统检测过程。
2、分析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3、怎样进行点火系统的调整图C 霍尔式分电器分解图图D霍尔式点火信号传感器结构活动四:点火系统检测与调整答: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统要求:拆装、调整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统的主要组件。
学生2~3人一组,单独完成。
对象:霍尔式分电器(桑塔纳轿车)。
工具:万用表、连接导线、电工通用工具操作过程:在拆装和调整霍尔式分电器之前,要用典型电子点火系的电路原理图对照实、实做的汽车电路,掌握其组成和相应组件的结构及系统的工作过程,再实施拆装、调整的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油机点火系统一二三四五㈠㈡㈢㈣㈤ 1 2 3 4 5⑴⑵⑶⑷⑸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难点:导入:授课内容:一点火系统概述㈠点火系统的功用功用:适时地产生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以点燃发动机气缸内已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从而使发动机及时地、迅速地做功。
㈡对点火系统的要求1能够产生足够高的次级电压2电火花有足够的能量3应能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变化提供最佳的点火时刻㈢点火系统的种类点火系统按采用的电源不同,可分为:蓄电池点火系统磁电机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根据是否采用电子元件控制可分为:传统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1 传统点火系统(淘汰略)2电子点火系统0 按点火能量储存方式不同可分为:电感储能式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0 按信号发生器的不同可分为:电磁感应式霍尔效应式光电式电子点火系统0 按初级电路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普通电子点火系统计算机电子点火系统0 按高压电配电方式不同,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可分为:机械配电点火系统(有分电器点火系统)计算机配电点火系统(无分电器点火系统)二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㈠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用1电源给点火系统提供低压电源蓄电池或发电机一般为12V2点火线圈将12V的低压电转变为15-20KV3分电器包括:点火信号发生器配电器点火提前机构点火信号发生器----产生点火的信号配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送到各缸的火花塞点火提前机构----随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汽油辛烷值的变化改变点火提前角4电子点火器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放大,控制大功率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达到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通断的目的。
5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6 点火开关控制点火系统初级电路、仪表电路、起动继电器电路7 高压导线分中央高压导线和分缸高压导线用于连接点火线圈与火花塞之间的高压电路分:普通铜芯高压线高压阻尼点火线㈡电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三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件㈠点火线圈作用:将电源的低电压转变为高电压,使火花塞电极产生点燃混合气体的电火花。
按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沥青式油浸式气冷式按有无附加电阻可分为:带附加电阻型不带附加电阻型按接线柱的多少可分为:二接线柱三接线柱按铁心形状不同可分为:开磁路式闭磁路式按功能差异可分为:普通型高能型1开磁路式点火线圈组成:铁心绕组胶木盖瓷杯等附加电阻:改善点火性能,2闭磁路式点火线圈㈡电子点火器作用:按照点火信号发生器的电压信号接通或断开点火线圈初级电路,使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
㈢分电器由:配电器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提前装置组成配电器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提前装置离心式真空式㈣火花塞1对火花塞的要求2结构:接触头瓷绝缘体中心电极侧电极壳体3火花塞的热特性4火花塞的类型:标准型突出型细电极型锥座型多极型电阻型屏蔽型5四电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1电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2工作原理3电路中的其他元件的作用原理五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统1霍尔效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霍尔效应结构原理2霍尔效应式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3点火控制器的其它功能六光电式电子点火系统组成:光电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1 光电式点火信号发生器2 工作原理3 电路中其它元件的作用稳压管VSR7C1七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㈠有分电器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1组成:各种传感器电控单元(ECU)点火控制器分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
传感器电控单元(ECU)点火控制器2工作原理㈡无分电器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1组成:2工作原理八电子点火系统的使用与检修㈠电子点火系统部件检修1点火线圈的检查2配电器的检查3高压导线的检查4火花塞的检查5点火信号发生器的检查6点火控制器的检查㈡电子点火系统使用与调整1电子点火系统的使用注意事项2点火正时的调整㈢电子点火系统故障诊断1电子点火系统故障分析2故障诊断方法发动机不能起动发动机怠速不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一点火系统概述㈠点火系的功能功能:适时地产生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以点燃发动机气缸内已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㈡对点火系的要求1能够产生足够高的次级电压火花塞电极的间隙和形状发动机工况电极的温度和极性2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3应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变化提供最佳的点火提前角㈢点火系统的种类1传统点火系统2电子点火系统⑴按点火能量储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感储能式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⑵按信号发生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电磁感应式霍尔效应式光电式⑶按初级电路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电子点火系统计算机控制点火系⑷按高压电配电方式不同,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可分为:机械配电点火系统(有分电器点火系统)计算机配电点火系统(无分电器点火系统)二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㈠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用基本组成:1电源2点火线圈3分电器4电子点火器5火花塞6点火开关7高压导线㈡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三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件㈠点火线圈12345㈡电子点火器㈢分电器㈣火花塞四电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五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统六光电式电子点火系统七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八电子点火系统的使用与检修㈠电子点火系统部件检修㈡电子点火系统使用与调整㈢电子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一传统点火系统㈠组成及工作原理1组成: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A电源作用:供给点火系统所需电能。
电源为蓄电池或发电机标称电压12-14VB点火开关:接通和切断电源电路C点火线圈:功用是将12V的低压电转变为15-20kv的高压电。
D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点火提前机构组成断电器----接通和切断点火线圈一次电路配电器---- 将点火线圈的高压电按气缸的工作顺序送往各缸火花塞。
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减小断电器触点分开时的火花,延长触点使用寿命,提高二次电压。
点火提前机构----作用是随发动机转速、负荷、汽油辛烷值的变化而改变点火提前角。
E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气缸燃烧室,产生电火花来点燃混合气。
2工作原理㈡影响二次电压的因素1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2影响二次电压的其他因素A发动机的缸数B火花塞积碳C电容对二次电压的影响D触点间隙对二次电压的影响E点火线圈的温度㈢传统点火系统的构造1点火线圈功用:是将12V的低压电转变为15-20kv的高压电。
组成: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铁心点火线圈按磁路结构形式不同,可分:开磁路式闭磁路式⑴开磁路式点火线圈中心是硅钢片叠成的铁心,在铁心外面套上绝缘的纸板套管,二次绕组绕在套管上,用直径0.06-0.10mm的漆包线绕11000-23000匝。
一次绕组绕在二次绕组上面,用直径0.5-1.0mm的高强漆包线,一般绕230-370匝,绕组绕好后,在真空中浸入石蜡和松香的混合物,增强绝缘。
绕组和外壳之间装有导磁钢套,底部有瓷质绝缘支座,上部有绝缘盖,外壳内充满沥青或变压器油等绝缘物,加强绝缘防止潮气。
2012 06 10⑵闭磁路式2分电器3火花塞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二普通电子点火系统㈠概述1传统电子点火系统的优缺点及其分类⑴传统点火系统存在的问题⑵电子点火装置的优点⑶电子点火系统的种类2普通电子点火系统简介⑴电感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A 电感储能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B电感储能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⑵电容放电式电子点火系统A组成:B工作原理:C优缺点:㈡电感储能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1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A信号发生器B电子点火装置的工作原理2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统A点火信号发生器B点火器C霍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的优点3光电式电子点火系统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三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㈠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1传感器A曲轴位置传感器B进气管负压传感器C空气流量计D进气温度传感器E冷却液温度传感器F节气门位置传感器G爆燃传感器H开关信号输入2控制单元3点火器㈡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提前角的控制方式1开环控制2闭环控制㈢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内容1点火提前角的确定A起动时点火提前角B起动后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基本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的修正值暖机修正怠速稳定性修正过热修正空燃比反馈修正2通电时间控制㈣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实例1日产车微机控制点火系统2丰田车微机控制点火系统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四微机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统㈠无分电器同时点火方式1曲轴位置传感器2 ECU的信号输出3点火器4点火线圈㈡无分电器单独点火方式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五点火系统的使用与检测㈠点火正时㈡普通电子点火系统的故障检测1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2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