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教案
电控点火系统课程设计

电控点火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控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描述电控点火系统的几种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并掌握相应的诊断方法。
3. 学生能够阐述电控点火系统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了解其在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中电控点火系统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检测设备,对电控点火系统进行检测和故障排除。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电控点火系统的拆装、调试和维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汽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电控点火系统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侧重于电控点火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汽车基础知识,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控点火系统的相关知识,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控点火系统概述- 系统组成与原理- 各部件功能及相互关系2. 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 点火时机与控制- 点火能量的产生与分配- 常见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及特点3. 电控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故障诊断流程与方法- 故障排除技巧与实践4. 电控点火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系统部件的检测与更换- 维修实例分析与操作5. 电控点火系统与汽车性能的关系- 点火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点火系统在排放控制中的作用- 节能减排措施及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控点火系统概述及系统组成与原理第二周: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第三周:电控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四周:电控点火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第五周:电控点火系统与汽车性能的关系本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控点火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7.4.2点火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教案

教学设计
三、新授课程 无分电器式
二、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1.基本组成
一般由电源、传感器、ECU、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
花塞组成
2.工作原理
发动机工作时,ECU根据接受到的传感器信号,按存储器中
的相关程序和数据,确定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和通电时间,并
以此向点火器发出指令。
点火器根据指令,控制点火线圈初
级电路的导通和截止。
当电路导通时,有电流从点火线圈中
的初级电路通过,点火线圈将点火能量以磁场的形式储存起
来。
当初级电路被切断时,次级线圈中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动
势,经分电器或直接送至工作气缸的火花塞。
1.
2.
三、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
主要特点:只有1个点火线圈。
组成:由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计、冷却液温度
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起动开关、空调开关、车速传
感器。
1.
2.
3.
四、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
特点:用电子控制装置取代了分电器,利用电子分火控制技
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直接送给火花塞进行点火,点火
线圈的数量比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多。
优缺点:分火性能较好,但其结构和控制电路复杂。
根据点火线圈的数量和高压电分配方式的不同,该点火系统
又可分为:
1.独立点火方式;
特点是每缸一个点火线圈,即点火线圈的数量与气缸数相等。
2.同时点火方式;
特点:点火线圈的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
1. 2.
3.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
特点:四个气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
五、爆燃控制系统。
《汽车发动机检修》电子教案(1) 学习任务七-项目1.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维护

学习任务七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项目1.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维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目录1.项目说明2.技术要求与标准3.设备器材4.作业准备5.操作步骤1.项目说明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会出现高压无火、高压火花弱、点火正时失准等故障现象,从而使发动机起动困难或不易起动,加速不良,燃料消耗明显增加,因此,应按技术标准对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进行维护,以恢复发动机的技术状况。
2.技术要求与标准①一个学员能在30分钟内完成此项目。
②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维护技术标准见表7-3。
表7-3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维护技术标准检修项目技术标准检测结果蓄电池电压/V 大于12.4怠速时点火提前角/(°) 8点火线圈无缺火3.设备器材(1)东风雪铁龙(配备EP8发动机)、或上汽大众(passat1.8T发动机)轿车一辆;(2)博世KT600汽车故障诊断仪一台;(3)汽车专用万用表一只;(4)常用工具一套;(5)棉纱、气压吹枪等。
4.作业准备(1)轿车准备(2)举升器准备(3)检测仪器(4)常用工具准备(5)记录单准备5.操作步骤(1)常规检查与维护①操作要领做到:一指、二边、三到。
一指:维护操作时,如发现有问题应通过服务顾问向用户指出,并在派工单上注明。
二边:要边检查、边记录。
三到:目视检查的部位要做到,眼到;手到;嘴到。
②点火开关置“ON”,起动发动机;发动机是否能正常运转,同时检查仪表上故障灯是否常亮。
若故障灯常亮,则使用汽车故障诊断仪读取故障码,按照故障码的信息进行点火系统检修。
如图7-18所示。
图7-18 读取故障码③选择菜单“读取动态数据流”,如图7-19所示。
图7-19 选择菜单“读取动态数据流”读取数据流,输入组号15、16,读取断火率,检查点火线圈是否有断火,如果有断火,且数值从0~500不断上升,则说明有断火;如果是0,则为正常。
断火率如图7-20所示图7-20 读取点火线圈断火率④用压缩空气吹净点火系统部件上的灰尘,如图7-21所示。
汽车电器教案 第四章点火系

单元教学设计首页总第 19-24 课时课时教学设计续页教学程序第19课时讲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教学内容讲解、导学方法第三章点火系一、点火系统1、基本组成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作用是适时地为发动机气缸内已压缩的可燃混合气提供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使发动机能及时、迅速地起动并连续运转。
2、对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点火系统性能好坏对发动机的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点火系统应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保证可靠而准确地点火。
(1)点火系统应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高电压。
能够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最低电压,称为火花塞击穿电压。
汽车在行驶中,发动机在满载低速时需8~10kV的高压电,课时教学设计续页教学程序第20课时讲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教学内容讲解、导学方法3、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1)传统点火系统传统点火系统也称蓄电池点火系统、触点式点火系统。
这种点火系统具有最基本的结构,在该系统中,通过机械凸轮接通和断开触点,使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间歇流动,从而在点火线圈次级产生点火高压,如图所示。
传统点火系统的断电器触点因为使用中会发生氧化、烧蚀,需要定期保养,且触点的机械惯性大,响应速度慢,因而性能不佳,已经被新型点火系统取代。
2)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在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中,用信号发生器取代凸轮触点机构,利用电子控制的方法使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间歇流动,从而在点火线圈次级产生点火高压。
3)电控电子点火系统在电控电子点火系统中,电控点火提前装置取代了传统的点火提前机构(真空及离心提前机构),并开始利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点火提前角。
4)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简称DLI(Distributor-less Ignition)系统。
该系统使用多个点火线圈,直接向火花塞输送高电压,取消了机械式分电器结构,沿用了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点火提前角的方法。
备注课时教学设计续页教学程序第21课时讲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教学内容讲解、导学方法二、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1.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一般由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教案 第13课 认识汽油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

课题认识汽油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要求及控制(2)掌握电控点火系统的故障分析技能目标:能检修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故障素质目标:培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要求、控制及故障分析教学难点:检修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故障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考勤(2 min)→任务导入(5 min)→传授新知(50 min)→任务准备(8 min)→任务实施(2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任务导入(5 min)【教师】讲述“任务描述”的相关内容五一小长假,郭先生驾车自驾游,在回程过程中,在以80 km/h车速行驶35 km后,在爬越一段较平坦的长坡时,发动机自动熄火,停车休息20 min后,发动机又能启动运转。
该本田车买了刚两年,已有19 000 km的里程。
【学生】聆听、思考借助任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学习信心传授新知(50 min)【教师】讲解汽油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电控点火系统能使汽油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及环境下获得理想的点火正时,使发动机的动力、运转平稳性、经济性和尾气排放达到最佳。
按高压电分配方式不同,电控点火系统可分为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和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两种。
1.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1)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教师】展示“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图片(详见教材),进行新知讲解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电源、点火开关、传感器、ECU、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1)传感器和各种开关【教师】提出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哪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传感器和各种开关的作用是检测发动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参数变化,为ECU通过老师讲解,使学生熟悉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要求及控制,掌握电控点火系统的故障分析1控制点火提供必要的信号,如表4-1所示(详见教材)。
模块03 汽油机电控点火控制系统

汽油机电控点火控制系统
汽油机电控点火控制系统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汽油机对点火系的基 本要求,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 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对汽油机性能和点火系性能的影响, 最佳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控制的方法;掌握典型爆震传 感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爆震反馈控制等基本 内容。
(2) 火花塞的结构
图3-22 火花塞 结构
1、5—垫圈;2—密封圈; 3—导电玻璃;4—壳体; 6—金属杆;7—绝缘体; 8—接线螺母;9—中心电极
3.2.2.3 执行器
3.火花塞
(3) 火花塞的热特性 表3-1 火花塞裙部长度与热值
裙部长度 (mm) 热值 特性 15.5 3 热 13.5 4 11.5 5 中 9.5 6 7.5 7 5.5 8 冷 3.5 9
3.1.2 点火系的要求
3.1.2.1 3.1.2.2 3.1.2.3
•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 •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 •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3.1.2.1 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 1.火花塞电极间隙和形状
图3-1 火花塞击 穿电压与 火花塞间 隙的关系
3.1.2.1 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 2.气缸内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电控单元是电控点火系的核心。 发动机的电控单元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 /输出接口、总线及电源供给电路等部分组成。
1.点火器
3.2.2.3 执行器
图3-21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点火器电路框图
1.点火器
3.2.2.3 执行器
点火器的功能
(1) 据点火信号,使大功率三极管适时导通和截止。 (2) 闭合角控制及恒流控制 (3) 点火监视。 (4) 点火感知。 (5) 锁止保护。
1.1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教案

课次:课题: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教学步骤一、学习目标及技能要求掌握点火系统元件检测方法二、教学重点掌握点火系统工作原理,检测三、课前准备1.桑塔纳2000整车2.万用表或诊断仪3.实习报告或维修手册四、教学方法(1)理论辅导(2)示范操作(3)巡回指导五、教学过程一.电控点火系统的作用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减少排气污染,要求点火系统不仅能提供较高的点火能量,而且对点火时刻的控制要求有较高的精度,对发动机各种工况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因此,现代汽车在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实现电控单元控制的同时,对点火系统也广泛采用了电控单元控制。
发动机运转时,曲轴位置传感器和上止点位置传感器判断出曲轴位置和汽缸冲程,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并根据其它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修正,最后确定最佳点炎提前角并向电子点火控制装置发出精确的点火控制指令;电子点火控制装置依据点火控制指令切断或接通点火线圈一次电路,由于电流的变化,点火线圈二次电路在互感电动势的作用下产生很强的高压电;这个电输送到火花塞后,在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同时,ECU 利用爆震传感器对点火提前角实施反馈控制。
二.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1.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各传感器输入的信号,ECU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和一次电路导通角,实现对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的控制,并将点火控制信号输送给点火控制器。
2.点火模块根据EUC输出的点火控制信号来控制点火线圈一次电路的通与断。
3.传感器传感器是将电信号或非电信号经整理后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运转工况我,为ECU提供曲轴转速、曲轴位置、节气门开度、负荷、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和流量、启动开关状态、蓄电池电压、废气中氧的含量等有关发动机运行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各种信息。
(1)曲轴转角与转速传感器。
(2)曲轴基准位置传感器三.电控点火系统的控制1.点火提前角的确定(1)基本点火提前角根据发动机负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来确定。
点火系统 教案

点火系统教案教案标题:点火系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掌握点火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流程;3. 能够识别和解决点火系统故障;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点火系统的定义和作用;2. 点火系统的组成部分:点火线圈、火花塞、点火开关等;3. 点火系统的工作流程:充电、放电和点火;4. 点火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辆汽车的点火系统示意图,引起学生对点火系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点火系统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2.1 讲解点火系统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其在发动机工作中的关键作用;2.2 介绍点火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2.3 详细解释点火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充电、放电和点火的过程。
3. 实践操作(30分钟):3.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个点火系统模型(可以是简化版的汽车点火系统);3.2 指导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进行点火系统的拆装和组装操作;3.3 引导学生观察点火系统的工作状态,通过模型演示点火系统的工作流程。
4. 故障诊断(20分钟):4.1 提供一些常见的点火系统故障案例,让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4.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故障的方法;4.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决方案。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5.1 简要总结点火系统的重要性和工作原理;5.2 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实践操作和故障诊断中的表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5.3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澄清可能存在的疑惑。
教学资源:1. 汽车点火系统示意图;2. 点火系统模型;3. 点火系统故障案例。
教学评估:1. 实践操作中的观察评估: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流程是否顺利;2. 故障诊断中的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点火系统故障的分析和解决能力;3. 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估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入了解其他类型的点火系统(如燃气发动机的点火系统);2.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店或工厂,亲自了解点火系统的实际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教案(章节备课)
教案内…容
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如点火提前角过大,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所消耗的压缩功增加,缸内最高压力升高,末端混合气自燃所需的时间缩短,爆燃倾向增大;过小(点火过迟),燃烧延伸到膨胀过程,燃烧最高压力和温度降低,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降低,爆燃倾向减小,NO x排放降低。
2.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
(1)发动机转速随着转速的升高点火提前角增大。
采用ESA控制系统,更接近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2)发动机负荷歧管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点火提前角小,反之点火提前角大。
(3)燃油辛烷值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增大,反之应减小。
.
(4)其他因素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比、大气压力、冷却水温度。
3.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
起动时的点火提前角是固定的,一般为10°左右,与发动机工况无关。
起动后的点火提前角控制有:
(1)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
(2)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修正系数
点火时间由进气歧管压力信号(或进气量信号)和发动机转速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和修正量决定。
4.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
(1)水温修正
1)暖机修正冷车起动后,冷却水温度过低,增大点火提前角。
随温度升高点火提前角变化如图。
点火提前角的暖机修正曲线
控制信号有:冷却水温度信号、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
2)过热修正发动机处于正常的工况(IDL触点断开),当冷却水过高时,为避免爆震,推迟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IDL触点闭合),
教案¥内容冷却水温过高时应增大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的过热修正曲线
控制信号有:冷却水温度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
(2)怠速稳定性的修正ECU根据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来修正点火提前角,低于目标转速,应增大点火提前角,反之,推迟点火提前角。
~
控制信号有:发动机转速信号、节气门开度信号、车速、空调信号等。
(3)空燃比反馈修正根据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调整喷油量来控制空燃比,喷油量大则点火提前角小。
二、通电时间的控制
1.通电时间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初级电路被断开的瞬间,初始电流能达到的值与初级电路接通的时间长短有关,只有通电时间一定值时,初级电流才可能达到饱和。
由于断开电流影响次级电压的最大值,次级电压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点火系工作的可靠性。
所以,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证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有足够的通电时间。
2.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现代电控点火系统和传统的分电器不同,传统的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取决于断电器触点的闭合角和发动机转速;而现代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由ECU控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和电源电压信号确定最佳的闭合角(通电时间),并控制点火器输出指令信号(IG t信号),以控制点火器中晶体管的导通时间。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
由于现代车采用了高能点火线圈,改善点火性能。
为了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在部分电控点火系统的点火控制电路中增加了恒流控制电路。
恒流的基本方法是:在点火器功率晶体管的输出回路中增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用电流在该电阻上形成的电压降反馈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只要这种反馈为负反馈,就可使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稳定,从而实现恒流控制。
三、爆燃的控制
1.爆燃的危害会导致冷却液过热,功率下降,油耗上升。
2.控制方法推迟点火提前角,利用爆震传感器中的压电晶体的压力效应。
教案内容
!
爆燃控制系统的组成
1—爆燃传感器2—ECU 3—其他传感器
4—点火器和点火线圈5—分电器6—火花塞
爆燃识别电路
3.爆燃强度的确定
ECU根据爆燃信号超过基准值的次数来判定爆燃强度,次数越多,爆燃强度越大,反之越小。
教
案
内
容
丰田皇冠轿车点火控制电路
作业
1.汽油机对点火系统有哪些要求
2.普通电子点火系统和ECU控制电控点火系统有哪些异同点
3.电控点火系统有哪些优点
4.影响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因素有哪些
5.在电控点火系中最佳点火提前角是如何确定的
6.修正点火提前角考虑了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对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有何影响
7.什么叫闭合角控制为什么要进行闭合角控制
8.汽油机的爆震对发动机有何影响
本章小结
1.为了使汽油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较佳水平,点火系统必须向火花塞电极提供足够高的击穿电压,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的火花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点火正时应与汽油机运行工况相匹配。
以上三点在传统点火系统中很难完全满足,只有采用电控点火系统。
2.现代轿车上采用的电子控制点火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电子控制有分电器点火系统和电子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3.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又称直接点火系统,直接将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与火花塞相连接。
4.最佳点火提前角,一般是指点火燃烧产生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左右,它会受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汽油的品质及其它一些因素影响。
5.爆震和点火时刻有密切关系,点火提前角越大,就越易产生爆震。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