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田间试验设计fieldexperiment
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设计

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设计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
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
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地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a、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b、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树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且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
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
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
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
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防治柑橘炭疽病Pesticide-Guidelines for the field efficacy trials-Fungicides against anthracnose of citurs序言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拟订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照,而标签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独一指南。
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一致,并与国际准则接轨,农业乡村部农药检定所拟订了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可是杀菌剂防治柑橘炭疽病却缺少有关的国家标准,故此依据我省实质状况并经过大批田间药效试验考证而拟订本标准。
柑橘炭疽病是我省柑橘的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上常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
为确立防治柑橘炭疽病药剂的最正确使用剂量,测试药剂对柑橘及非靶标有利生物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论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供给依照,特拟订本标准。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草拟单位:江西省植保植检局(农药管理局)。
本标准的主要草拟人:钟玲、王希、洪豹元、舒宽义、黄朝阳、何益民、王旭明、曾敬富、张晓阳、孔学梅、徐小明。
本标准由江西省植保植检局(农药管理局)负责解说。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柑橘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 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合用于杀菌剂防治柑橘炭疽病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论,其余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履行。
2试验条件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炭疽病。
试验作物为柑橘,采纳敏感品种,记录品种名称及树龄。
2.2 环境条件田间试验应选择在低洼、湿润、密闭、管理粗放或偏施氮肥的历年发病较重的果园进行,在有利于柑橘炭疽病的流行期间进行,所有试验小区的种植条件(如土壤种类、施肥、树龄、株行距等)应一致,且切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 )。
3试验设计和安排3.1 药剂3.1.1 试验药剂应注明药剂商品名或代号、通用名、中文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
农药生物测定田间试验

农药生物测定田间试验一个新药物的发现, 必须两个系统的同时运转一个系统是化学系统, 一个系统是生物学系统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西南大学植保学院丁伟教授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1.生物测定(bioassay )是由biological 和assay 组合而成,通常是指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对某种生物产生效应的一项测定技术。
但是,从更广的范围来理解生物测定,则可概括为:“对生物的任何刺激所产生的效应的测定, 包括来自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刺激对生物活体产生的反应。
”总之,生物测定是研究作用物、靶标生物和反应强度三者关系的一项专门技术。
2.生物测定的一般模式3.农药生物测定(pesticidebioassay )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靶标生物测定其对某些化合物的反应的量度,进而鉴别某种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靶标生物:通常指有害生物,包括昆虫、螨类、病菌、杂草、鼠类等。
包括这些生物的整体或离体的组织、细胞等。
待测化合物:可以是已经成为农药的化合物,包括杀虫(杀螨)剂、除草剂、杀菌剂、杀鼠剂、杀线虫剂乃至卫生杀虫剂等;也可以是待筛选的化合物(已知物和未知物)。
生物反应:指靶标生物对杀虫、杀菌、除草等作用的反应,可以延伸为凡是干扰破坏有机体正常生长、发育、行为、代谢等效应的反应,如植物生长调节、昆虫生长调节、信息传递物质等。
生物反应用死亡率、抑制率、反应率等指标来表示。
量度:指反应的强度或者大小的指标。
要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以生物统计为工具,借助于数学的方法,来给生物反应以量化表达。
生物活性:指药物或某一个化合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效应。
如果有,则这个药物或化合物有生物活性,如果不产生效应,则这个药物或化合物就没有生物活性。
4.农药生物测定的知识体系(1)供试对象的准备(包括靶标生物的饲养技术和待测化合物的选择);也包括组织培养、细胞培养、药剂配制、剂量计算等内容(2)生物测定的操作技术与方法(包括室内生测、小区实验和田间药效实验三个方面);(3)影响农药生物测定的因素分析;(药剂、生物体、环境、操作方法)(4)农药生物测定结果的评价与表达。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一、研究目的和背景田间药效试验是评价农药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目的是评估农药对目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合理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项田间药效试验,评估农药对其中一种作物的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二、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1)作物:选择其中一种常见作物作为试验对象,如水稻、小麦等。
(2)病虫害:选择与作物种类匹配的常见病虫害,如水稻的稻飞虱、小麦的赤霉病等。
(3)农药:选择一种拥有防治该病虫害效果的农药作为试验农药。
2.试验设计(1)试验区划:将试验地按照相同条件分成若干小块,利用随机数字表将不同处理分配到各个小块中。
(2)试验处理:A组:清水对照组,不施用农药;B组:低剂量处理组,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单位面积用量施用农药;C组:中剂量处理组,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单位面积用量的两倍施用农药;D组:高剂量处理组,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单位面积用量的三倍施用农药。
(3)试验指标:观察每个处理组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包括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等。
3.试验实施(1)试验前准备:在试验前,对试验区域进行土壤分析,并根据农药产品说明书对农药的浓度和用量进行计算。
(2)试验实施: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按照试验设计中的处理方法对试验区进行施药处理。
观察每个处理组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记录数据,如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出每个处理组的病虫害发生率、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等。
采用Excel或其他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可以评估农药对目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合理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得出不同剂量农药的防治效果,评估农药的合理使用剂量范围。
四、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区域选择要符合目标作物的生长要求,并保持试验区域的土壤和环境条件一致。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灰斑病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灰斑病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是用于评估农药在实际田间环境中对特定病害的防治效果的标准和方法。
对于灰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准则:
1.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个处理组和对照组应设置多个重复。
2. 试验时间:试验应选择适当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以模拟病害的流行期。
3. 治疗方法:确保农药的喷洒方法符合标准使用方法,包括剂量、喷雾液浓度和喷雾方式等。
4. 病害评价:定期观察和评估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病害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
采用合适的评价指标,如病害的叶面覆盖率、病斑数量或病斑面积等。
5. 数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误差和显著性差异。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
6. 结论和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对农药在防治灰斑病方面的效果进行结论,并给出相应的使用建议。
以上是一般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具体的实验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病害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添加。
合理
的试验设计和严格的操作能够有效评估农药的防治效果,为实际田间的灰斑病防治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农药药效试验如何做-步骤

第五章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第一节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的特点一、基本概念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是界于小试研制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之间,由中试产品所进行的小区区验证试验,是试验药剂与常规药剂、无药剂处理区对照进行的试验,是在不同年份、不同自然条件下通过试验,检验产品对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实际防治效果,了解其对作物的安全性及对天敌等有益生物的影响等,也就是是为农药登记提供审批依据。
二、试验的特点1.为农药产品登记注册提供审批依据。
《农药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
生产(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和分装)农药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
第八条规定,申请农药登记时,其研制者、生产者或者向中国出售农药的外国企业应当提交田间药效试验资料。
田间试验是我国农药登记的第一阶段。
2.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必须准确、可靠。
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决定农药产品登记后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试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登记试验提出试验药剂的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登记审批要以此为依据,企业以皮制作标签,农民要按标签说明防治病虫害。
所以责任重大。
3.田间药效试验必须真实、科学。
农药试验数据是审批部门决定一个农药产品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商品的重要依据。
因此,田间药效试验数据必须真实、科学。
4.田间药效试验是验证农药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农药产品质量标准往往使用仪器来检测;而农药产品对靶标作物的防治效果、对作物的安全性、对有益生物的影响以及将来推广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只能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来获得。
5.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实行批准(许可)制度。
田间药效试验需企业申请,经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审查批准(许可),给予批准号或许可证后才能实施试验。
6.登记药效试验的试验样品实行封样检测管理。
从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7.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单位实行认证管理制度。
第二节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要求一、试验设计基本原理英国人Fisher提出,试验应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重复原则。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防治油茶炭疽病Pesticide-Guidelines for the field efficacy trials-Fungicides against anthracnose of oil camellia前言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而标签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
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并与国际准则接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制定了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但是杀菌剂防治油茶炭疽病却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故此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本标准。
油茶炭疽病是我省油茶的主要病害,生产上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
为确定防治油茶炭疽病药剂的最佳使用剂量,测试药剂对油茶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植保植检局(农药管理局)。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舒宽义、陈振华、王希、黄向阳、江金林、杨慕凤、赖伍生、肖瑜红、符文葵、曾敬富、范小明。
本标准由江西省植保植检局(农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油茶炭疽病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试验条件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炭疽病。
试验作物为油茶,选用敏感品种,记录品种名称及树龄。
2.2 环境条件田间试验应选择在历年发病较重的果园进行,在有利于油茶炭疽病的流行时期进行,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如土壤类型、施肥、树龄、株行距等)应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
3 试验设计和安排3.1 药剂3.1.1 试验药剂应注明药剂商品名或代号、通用名、中文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知识点技能点

植物保护基础教学单元6-4:农药应用技术-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知识点和技能点知识点:田间药效试验的内容1.农药品种比较试验。
新农药上市后,需要与当地常规使用的农药进行防治效果对比试验,以评价新老品种及新品种之间的药效差异程度,从而确定有无推广价值。
2.农药应用技术试验。
对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施药适期、施药方式进行比较,综合评价药剂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有益生物及环境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应用技术。
3.特定因子试验。
为深入地研究农药的综合效益或生产应用中提出的问题,专门设计特定因子试验。
如环境条件对药效的影响、不同剂型之间比较、农药混用的增效或颉颃、药害试验、耐雨水冲刷能力、在作物及土中的残留等。
田间药效试验的类型1.小区试验。
农药新品种,虽经室内测定有效,但不知田间实际药效,须做室外小面积试验,即小区试验。
2.大区试验。
经小区试验取得效果后,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生产地区,扩大试验面积,即大区试验,以进一步考察药剂的适用性。
3.大面积示范试验。
在多点大区试验的基础上,选用最佳的剂量、施药时期和方法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以便对防治效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向生产部门提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建议。
新农药一般必须经过小区、大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的程序,证实效果好的,方能推广应用。
对于发生代数少的害虫或侵染次数少的病害的药效试验,可以在室内试验的同时即进行小区试验,或小区试验和大区试验同时进行,也可以大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试验同时进行。
这样可以缩短药效试验的时间,加快农药的推广速度。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的一般原则1.设置重复。
重复能估计和减少试验误差,使试验结果准确地反映处理的真实效应。
一般小区试验以设置3~5次重复为宜。
2.运用局部控制。
将试验地划分与重复数相等的大区,每个大区包括各种处理,即每一处理在每个大区内只出现1次,这就是局部控制。
它使各种处理(药剂)的重复在不同环境中的机会均等,从而减少试验的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目标
• 1.理解学习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意义。
• 2.掌握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要求。
• 3.掌握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原则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 一、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意义
•什么是田间试验?就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 行试验处理,使非研究条件对试验的影响接 近一致,突出主要研究内容,以差异对比法 为基础,观测比较不同处理的反应和效果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是用来检验农药应用 后对病虫草的效果以及对农作物的影响,一 种农药刚生产出来或长期贮存后,要想检验 它的效果,必须要做田间药效试验。
平方根成反比。重复多,则误差小,有四次重复的试验,其误差
将只有二次重复的同类试验的一半。此外,通过重复也能更准确
地估计处理效应。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2.随机 (random) 随机是指一个区组中每一处理都有同等的机会设置在 任何一个试验小区上,避免任何主观成见。
进行随机排列的方法:
抽签法 计算器(机)产生随机数字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1.试验地的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 2.试验药剂处理:至少要有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 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通常情况下,每个处理的重复次数以3-5次为 适宜。 4.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为使各种偶然因素作用于每个小区机会均 等,在每个重复内设置的各种处理只有用“随机排列”才 能符合要求 5.设置对照区和保护行:对照分为三种(1、常用农药对照,2、 空白对照,3、清水处理对照)。试验小区周围和小区间设 立保护行,可以避免外来因素及不同药剂间的相互干扰。 6.调查方法:根据病虫及被害作物在田间的空间分布型确定取样 方法
答:1.重复 2.随机 3.局部控制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制作
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3.局部控制(local control) 局部控制就是将整个试验环境分成若干个相对最为
一致的小环境,再在小环境内设置成套处理,即在田间
分范围分地段地控制土壤差异等非处理因素,使之对各 试验处理小区的影响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因为在较小 地段内,试验环境条件容易控制一致。这是降低误差的 重要手段之一。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重 复
随
机
局部控制
无偏的试验 误差估计
降低试验误差
田间试验设计三个基本原则的关系和作用
课后练习
问答题 1.什么是田间试验?
答: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试验处理,使非研究条件对试验的影响接近一致, 突出主要研究内容,以差异对比法为基础,观测比较不同处理的反应和效果
2.田间药效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田间试验设计(field experiment design)
广义----是指整个试验研究课题的设计,包括确定试验
处理的方案,小区技术,以及相应的资料搜集、整理和统 计分析的方法等;
狭义----专指小区技术,特别是重复区和试验小区的排
列方法。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科学田间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
1.重复(replication)
2.随机 (random)
3.局部控制(local control)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1.重复(replication) 试验中同一处理种植的小区数即为重复次数。 重复的作用:
估计试验误差
试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能由同一处理
的几个重复小区间的差异估得。同一处理有了二次以上重复,就 可以从这些重复小区之间的产量(或其它性状)的差异估计误差。 降低试验误差 数理统计学已证明误差的大小与重复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