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而标签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
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并与国际准则接轨,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同性,特制定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
该系列标准参考了;EPPO(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类似的准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起草并负责解释。
杀菌剂防治辣椒炭疽病Fungicides辣椒炭疽病是危害我国辣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
为了确定防治辣椒炭疽病药剂的最佳田间使用剂量,测试药剂对作物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新平、顾宝根、刘乃炽、朱庆华。
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辣椒(包括甜椒)炭疽病(Collectrichum capsici)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辣椒炭疽病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它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
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炭疽病。
试验作物为辣椒(包括甜椒)。
选用敏感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2.2环境条件田间试验须安排在历年发病地区,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肥力、生育阶段、作物行距)须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如要灌溉,记录灌溉的方法、时间和水量。
如果在棚室进行熏蒸剂、烟雾剂药剂试验,每个处理须使用单个棚室或将棚室其严密隔离成若干个小区。
3试验设计和安排3.1药剂3.1.1 试验药剂注明药剂商品名/代号、中文名、通用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
4.4 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第四节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设计原则
(一)采用随机排列的小区设计
※用随机排列是最合理的,它能确切反映客观实际,而比顺序排列精确度高。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对比排列设计、随机排列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等。
(二)运用局部控制
试验运用局部控制主要是为了克服重复之间的差异。
(三)必须多设重复
※小区愈小,愈容易产生误差;而重复次数愈多 ,试验结果越可靠。
※重复是减少试验误差的重要措施之一。
※多设重复可以提高准确性及代表性。
(四)必须设立对照区及保护行
对照区有两种:一是以不施药的空白作对照区;二是以标准药剂(即防治某种病虫草害有效的药剂)作对照区。
二、农药田间药效表示计算方法
1.杀虫剂:通常用害虫死亡率、虫口减退率、植株(或果实、蕾、铃等)被害率、保苗(穗)率等表示药效。
2.杀菌剂:通常用发病率(或称普遍率)、病情指数、产量增产率等表示药效。
3.除草剂:通常用防除效果、产量增产率等表示药效。
三、农药质量的简易鉴别
(一)粉剂、可湿性粉剂细度的简易测定
(二)可湿性粉剂悬浮性比较
(三)乳油分散性的观察比较
(四)乳油稳定性的观察比较。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要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要求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然而,在使用农药之前,必须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估农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要求,帮助农户和农药生产企业进行科学、准确的试验。
首先,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可靠性。
试验者必须掌握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试验技能,确保试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试验样本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农作物种植方式、农田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都应考虑进去。
试验设计应符合科学原则,包括随机分组、重复试验和对照组设置等,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其次,农药田间药效试验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试验标准。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摸清试验地块的基本情况和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案。
在试验过程中,必须准确控制试验物质的剂量和施用方式,避免误导试验结果。
同时,试验过程应定期记录并观察试验地块的病虫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试验方案。
试验后,必须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取准确的试验结果,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药使用建议。
另外,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还需考虑环境保护和农药残留问题。
农药的使用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土壤、水体和空气污染等。
因此,在试验设计中应注重减少试验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在试验过程中,必须准确测定农药的降解速率和生态风险,评估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此外,农药残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试验物质施用后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农药田间药效试验需要加强试验结果的推广和应用。
试验结果应及时整理和归纳,形成可读性强的试验报告,并向农户和农药生产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
同时,试验结果还应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评价,以便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政策。
此外,农民对试验结果也应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农药使用技能。
总之,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要求包括科学性、可靠性、操作规程和试验标准的遵守、环境保护和农药残留的考虑,以及试验结果的推广和应用。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小麦(Triticum aestivum)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一直受到蚜虫的侵害。
小麦蚜虫是小麦叶片、茎秆等部位的重要害虫,损害严重时会导致小麦产量显著下降。
有效防治小麦蚜虫对保障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麦蚜虫的防治中,化学药剂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不同的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不同,为了找到更有效的药剂,有必要开展田间药效试验,本文对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1. 试验材料本试验选取了不同防治小麦蚜虫的常见农药作为试验药剂,包括乙咪环唑、阿维菌素、拟除虫菊酯等。
还选择了一种生物防治药剂——利多菌素,作为试验对照组。
小麦蚜虫为试验对象。
2. 试验地点本试验选择了具有小麦蚜虫较为严重的田间试验地点进行试验。
试验田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小麦生长。
试验地点为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小麦田地。
3. 试验方法(1)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了完全随机化设计,设置了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其中4个处理组为不同的农药药剂,另外一个处理组为利多菌素。
每个重复设置的面积为10平方米。
(2)试验过程在小麦苗期开始,进行了药剂的喷施处理。
按照农药产品的使用说明,溶解在适量水中,对不同药剂的使用剂量进行了调整,然后使用喷雾器进行了喷施处理。
(3)观察记录在药剂喷施后,每隔3天对小麦田地进行了观察,并统计了小麦蚜虫的死亡情况。
统计数据记录了虫口数量、死亡数量,以及草丛上的蚜虫数量。
二、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结果,不同农药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
在使用乙咪环唑和阿维菌素进行处理后,小麦蚜虫的死亡数量较多,相比之下,拟除虫菊酯和利多菌素的防治效果较差,虫口数量没有明显减少。
可以看出,乙咪环唑和阿维菌素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的安全性较高。
2. 不同处理组的小麦产量情况根据观察数据,不同处理组的小麦产量存在差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作者:李宏元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3期一、试验目的探索黑龙江省垦区标准化水稻旱育秧管理模式下,种衣剂种子不经过浸种催芽直接播种,并辅助其它管理措施,是否可使水稻秧苗达到与浸种催芽相同生育期,为生产应用此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条件1、试验作物:水稻。
作物品种:龙垦2032、环境条件黑龙江饶河农场地处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全年有效积温2349.5℃。
(1)试验情况试验地设在黑龙江饶河农场水田试验站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ph值为6.25,土壤有机质含量3.98%,速效氮315.8ppm,速效磷32ppm,速效钾194.5ppm。
(2)耕作栽培管理移栽期2018年5月18日,人工插秧,插秧规格30cm×12cm,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
(3)水肥管理试验区土地平坦,排灌方便,肥力較均匀。
水肥管理同常规。
三、试验药剂1、6.25%亮盾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35%锐胜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四、种子浸种与包衣1、浸种每100kg水稻种子用6.25%亮盾悬浮种衣剂300mL+35%锐胜悬浮种衣剂100mL进行包衣。
2、包衣日期4月3日进行种子包衣。
3、浸种日期4月7日进行浸种。
五、试验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采用大区条田对比,不设重复。
A、B、C秧田处理面积各5m2;D秧田处理面积2.5m2。
本田处理A、B、C面积200m2平方米,处理D面积50m2。
其他措施与常规生产相同。
A: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常规浸种催芽,播芽种。
B: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处理A浸种时,直播干籽。
C: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与处理A同时播干籽D:播白种(没有包衣),与处理B同时播种。
六、播种期1、4月7日,处理A浸种当天,处理B、D播干籽。
怎样做农药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怎样做农药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自前题可知,农药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目的多种多样,试验方法也就不会完全相同,但它们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相同的。
(1)试验地区选择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农业生态条件相差甚大,也就是自然条件、耕作和栽培制度等方面有所不同,会影响农药的药效和对农药应用技术的要求,因此要在两个以上有代表性的农业生态区安排试验,也可结合将来可能推广的地区安排试验。
(2)试验田的选择和管理试验田应选择:①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便利的地块;②试验对象为常年发生且较严重和为害程度比较均匀的地块,这有利于试验取得成功;③供试作物大面积连片种植,使试验对象的发生比较符合自然状况,并避免试验田孤立而易遭受雀害;④不宜选过分靠近村边宅基和试验对象的发源田块;⑤不应在一块试验地连年进行同样性质的试验。
试验田的管理:①作物品种、种植方式、密度、长势、施肥、灌溉、中耕等管理措施要一致;②试验处理以外的防病、治虫、除草等植保措施要一致;不能使用与试验药剂有相似作用的其他药剂,以免试验结果含混不清;③不允许在同一试验田内做多次阶段性药效试验,即在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或试验对象的某一发生期内进行施药处理和调查。
例如,在小麦播种时做地下害虫药剂试验,起身拔节期做红蜘蛛药剂试验,穗期做黏虫或麦蚜的药剂试验,甚至连不施药的空白对照区也利用原来的地块。
这会因前次药剂试验后,各处理区的小麦长势不一致,而影响后一次药效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试验处理与重复根据试验目的要求和试验内容来设置处理项目,一般新农药品种的药效比较试验,药剂品种多,处理项目就多;而剂型、用药量、施药方法等的比较试验,处理项目就比较少;一般小区试验处理项目不宜太多,以5~10个为宜。
农药登记用的小区试验,一个药剂不得少于3个剂量处理,同时设常用农药对照(设常用量1个剂量处理),以及不施药空白对照,共计不得少于5个处理。
由于试验的田间条件复杂,尽管在选择试验田时尽量控制各种差异,但差异仍不可避免。
农药生物测定田间试验

农药生物测定田间试验一个新药物的发现, 必须两个系统的同时运转一个系统是化学系统, 一个系统是生物学系统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西南大学植保学院丁伟教授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1.生物测定(bioassay )是由biological 和assay 组合而成,通常是指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对某种生物产生效应的一项测定技术。
但是,从更广的范围来理解生物测定,则可概括为:“对生物的任何刺激所产生的效应的测定, 包括来自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刺激对生物活体产生的反应。
”总之,生物测定是研究作用物、靶标生物和反应强度三者关系的一项专门技术。
2.生物测定的一般模式3.农药生物测定(pesticidebioassay )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靶标生物测定其对某些化合物的反应的量度,进而鉴别某种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靶标生物:通常指有害生物,包括昆虫、螨类、病菌、杂草、鼠类等。
包括这些生物的整体或离体的组织、细胞等。
待测化合物:可以是已经成为农药的化合物,包括杀虫(杀螨)剂、除草剂、杀菌剂、杀鼠剂、杀线虫剂乃至卫生杀虫剂等;也可以是待筛选的化合物(已知物和未知物)。
生物反应:指靶标生物对杀虫、杀菌、除草等作用的反应,可以延伸为凡是干扰破坏有机体正常生长、发育、行为、代谢等效应的反应,如植物生长调节、昆虫生长调节、信息传递物质等。
生物反应用死亡率、抑制率、反应率等指标来表示。
量度:指反应的强度或者大小的指标。
要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以生物统计为工具,借助于数学的方法,来给生物反应以量化表达。
生物活性:指药物或某一个化合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效应。
如果有,则这个药物或化合物有生物活性,如果不产生效应,则这个药物或化合物就没有生物活性。
4.农药生物测定的知识体系(1)供试对象的准备(包括靶标生物的饲养技术和待测化合物的选择);也包括组织培养、细胞培养、药剂配制、剂量计算等内容(2)生物测定的操作技术与方法(包括室内生测、小区实验和田间药效实验三个方面);(3)影响农药生物测定的因素分析;(药剂、生物体、环境、操作方法)(4)农药生物测定结果的评价与表达。
解读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工作的经验及做法

种肥农药Zh o n g fe in o n g ya o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工作是对农药产品实际功效及农药残留等数据信息的检测工作,是农药产品推广前的重要参考依据。
农业是国家发展和运转的重要基础,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重要生产源,农药的药效及药害,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我国对农药的使用及使用标准越发重视,为了保证农药有效的抗病虫害效果,降低农药要害问题,有必要提升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工作的工作水平。
下面就来对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工作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
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一)试验农田没有做好土地翻整工作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是检验农药药效的基础,试验农田的环境情况影响着最终的试验效果,因为,农田土地是否平整,是否没有杂物,是否保证土壤充足的水分供应,都直接影响着农药的最终效果。
一些试验农田常常忽略了这方面的管理,农田不够平整,没有做好灌溉工作,这都影响了农药使用效果的检测数值,特别是病虫害产生基数与生产用农田中的病虫害产生基数出现的偏差,这些偏差都严重影响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施药时间与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工作中,不同病虫害的施药时间不同,施药剂量等标准也存在差异;同时,自然环境也是影响试验工作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特点,温度、湿度、风力都影响着试验田中病虫害的发病几率,进而也影响着农药药效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试验农户如果不具备丰富的耕作经验,缺乏较好的文化水平,就不能掌握相应的农药使用技术与田间管理方法,进而难以满足试验田的耕作要求,这也让试验田的试验工作缺乏重要的硬件支持。
(三)田间试验记录填写不规范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工作需要填写田间试验记录,其是对试验田内试验作物、病虫害防治种类及农药剂型的记录。
目前在田间试验申请的填写工作中,存在填写不规范的现象,由于农药针对的病虫害及植物品种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规范的记录。
如果不能做好详细的信息记录,其参考价值就会受到影响,并且容易在数据分析产生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7/25
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试验实施
小区设计
一般采用随机原则对试验小区进行排列,包括完全随机排列
和随机区组排列。
A C B D B A CK
2017/7/25
D B CK F E A E
C A D C E CK F
E F CK F B D C
A C E B D F CK
根据方案中的亩用有效成分药量确定每亩用商品药量(克)或用
药浓度(毫克/千克或倍数)和用液量(升/亩)。
2017/7/25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一、试验准备工作 确定试验方法
根据试验作物和靶标病害确定使用相应的试验准则方法。根据
药剂的特点及病害发生危害规律确定施药方法,通过田间调查,
选择最佳施药时期,根据药剂的持效期和病害的侵染发生期确定 施药次数。
二、综合评价 评价及结论 在试验报告中,应写出相应内容,如药剂活性(对敏
感杂草、中度敏感、难防或无效杂草、抗性杂草等)、
安全性(当茬作物、后茬作物、其它生物)、推荐剂量
(应用时期,包括杂草和作物的叶期,施药方法、施药
剂量、喷液量,建议给出公顷有效用量)、技术要点、 注意事项及与其它常规药剂比较等重要信息。
规定的生物统计方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结果评价:根据试验结果,要对试验药剂的防治效果、对作物的
安全性、使用技术、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等作出详细的综合评价,
提出使用注意事项,给出推荐使用剂量。
2017/7/25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一、药效试验开展 试验的基本条件 试验地的选择要求较高,—般不能选择前茬用过长残
20 ② 19 ④ 18 ③ 17 ⑤ 16 ②
5 ③ 4 ② 3 ④ 2 ① 1 ⑤
10 ① 9 ③ 8 ⑤ 7 ② 6 ④
15 ④ 14 ⑤ 13 ① 12 ③ 11 ②
20 ③ 19 ② 18 ④ 17 ⑤ 16 ①
完全随机排列 (5处理×4重复)
2017/7/25
随机区组排列 (5处理×4重复)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记录药剂对其他非靶标有害生物的影响和对
天敌的影响。
2017/7/25
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试验实施
药效调查: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根据试验方案调查虫口数 或受害率(保留原始数据备查)。 药效计算及数据的统计分析:药效计算按准则中的公式进行, 对试验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药。
苗后茎叶处理剂试验在喷药前应调查作物的生育期,杂 草的种类、生育期、密度及主要杂草所占的比例等。 水稻移栽田的除草剂还应说明施药时水稻移栽后的天数, 施药时的杂草生育期等。
2017/7/25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综合评价 药剂特点 不同类型的除草剂施药后的反应时间和药害症状均有
所区别,在试验过程中宜细心观察,耐心体会,以逐步
留除草剂的地块做小区试验; 所有试验小区耕作条件(土壤类型、基本肥力和耕作 条件,尤其是pH值、有机质含量、墒情)应均匀一致; 试验地应有5种以上代表性杂草,杂草的种类必须与 试验除草剂的杀草谱相一致。
2017/7/25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一、药效试验开展 试验设计 试验药剂应设4个剂量,即低、中、高及中量倍量。 对照药剂应是已登记,且对作物安全、除草效果较好 的品种,而且剂型、作用方式及作用机理与试验药剂相 同或相近。如果试验药剂为混剂时,除设相对应的对照 药剂外,还应设混剂中的各单剂做对照。 试验应设空白对照评价药效,同时设人工除草对照以 评价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试验实施要求 配药、施药
药剂称量:根据亩用药量计算每小区用药量,准确称量每小区的
用药商品量(每个处理剂量要多称出一份备用),并根据经验和作物
生育期,初步确定每小区用水量。 施药:药剂特性不同,要求施药方法也不尽相同(喷雾、灌根、土 壤施用、种子处理等)。无论何种施药方法都必须均匀施药,避免 施药不均导致试验效果不好和药害产生,施药遗漏会造成新的菌源。
根据试验对象的为害方式,确定取样方法(见《准则》)。如五点
取样法、对角线取样法、平行取样法等。具体调查方法(见《准
则》)对杀菌剂试验而言多数为分级调查方法,已有准则的试验须 按准则要求进行,没有准则的参考相近准则进行。
2017/7/25
2017/7/25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试验实施要求 数据及相关资料记录
2017/7/25
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三、评价试验药剂
对药剂防治靶标生物的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包括防效、速效性、 持效期、田间使用技术及使用注意事项,并给出推荐意见。 试验结果出现异常情况时,应从试验样品、试验操作、使用技 术、天气情况、靶标生物变化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
个人观点。
2017/7/25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一、试验准备工作 确定施药器械
根据药剂的特点、剂型和病害发生危害情况确定施药器械,
并在试验前检查校正施药器械,保证能正常使用。
2017/7/25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试验实施要求 试验地准备
确定小区面积:对试验地进行现场测量,确定小区实际面积。 不同防治对象对小区面积有不同的要求(见准则)。小区的大小在 留足四周保护行后,至少要保证足够的调查取样量。
2017/7/25
2017/7/25
2017/7/25
2017/7/25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试验实施要求
根据药剂特性和靶标病原菌的侵染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期施药,杀
菌剂一般选择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施药,根据药剂的持效期和
不同的病害进行一次或多次施药,注意不能随意减少施药次数。
2017/7/25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试验实施要求 取样调查
D B CK F C A E
C A D B E CK F
E CK F A B D C
完全随机排列
随机区组排列
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试验实施 取样调查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对角线法、大五点法、棋盘式法、平行线 法、分行法、Z字形法等。 对于分布均匀的随机分布型害虫采用大五点、棋盘式、对角
线等方法较合适;对于分布不均匀的核心型害虫采用平行线法
用水(或沙等)量。施药时记录作物的生育期和害虫虫情(发生 世代、生育期、虫情整齐情况等)和当天的天气状况(温度、湿
度、风向、风力等)。
2017/7/25
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试验实施 调查、记录与效果计算
气象资料:记录试验期间的每日最高、最低温度和降水情况。 对作物影响:记录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的安全性,以 及对作物的其他有益或有害的影响。
2017/7/25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一、试验准备工作 试验地选择
应选择耕作制度和水肥管理、病害发生分布密度、作物种植密
度、作物生育期、土壤类型等尽量均匀一致符合试验所需条件的
试验地,最好选择在相对固定的试验基地进行。
2017/7/25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一、试验准备工作 计算用药量、用液量
2017/7/25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一、药效试验开展 区划与基本资料调查 在田间划小区(小区应是长方形),根据田间实际情况,
采用裂区随机排列。 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如最高和最低气温、天气阴晴、 风力及土壤的干湿度等。
2017/7/25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一、药效试验开展 土壤处理剂试验应记录施药是在作物播种前或后几天施
药效调查须记录药前基数及药后发病情况。
试验过程记录每次施药日期、调查日期及相应的作物生育期和病
害发生时期。 试验过程须观察和记录试验药剂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施药后观察并记录试验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 记录试验期间气象资料。
2017/7/25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三、试验结论要求
数据统计分析:列出原始数据、计算出各自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 果,采用SAS、SPSS、DP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准则中
积累经验,否则就容易犯错误。
2017/7/25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二、综合评价 数据调查 应关注药剂的药效和安全性,一般可以通过目测法和
数量测定法。
目测:先对药害症状进行必要的描述,然后再对防效 进行目测分级。 生理指标:目前一般统计杂草的株防效或鲜重防效。 产量:测产,分析药剂对作物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2017/7/25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一、试验准备工作 试验处理
试验药剂:了解药剂特点、作用方式,以及药剂对作物的敏感
性,避免产生药害,试验药剂一般为三个处理剂量。如果试验药
剂是混配制剂还要设各单剂作为对照处理。 对照药剂:选择当地常规药剂为对照药剂,对照药剂应是在该 作物和对象上获得登记的产品(特殊情况除外),使用常规用量。 空白对照:按试验要求设置无药剂处理对照。
日期、移栽日期、种植密度(株行距);
靶标生物的发生数量、生育期和分布情况。
2017/7/25
Hale Waihona Puke 虫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一、试验准备工作 准备试验药剂
试验药剂:对试验药剂要有初步的了解,避免药害的产生。一 般需设三个以上处理剂量。 对照药剂:对照药剂应为当地常用,且防治该靶标效果较好的
药剂。如果是混剂,除以各单剂为对照药剂外,还需设—常用药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2017/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