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精品课件(含视频)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31张PPT)

艺术瑰宝 文明重器
价 值
青铜器
夏商周的 灿烂文明
甲骨文
铭文 著史
卜辞 叙事
汉字 已知最早
源头
的汉字
造字 字体 方法 结构
丰富 完整 内容 体系
历史 史料
已知最早
的汉语文献
1 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商周时期已经掌握了青铜器铸造的精确比例
②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③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大量的发掘
甲骨窟穴(殷墟遗址)
此后,在河南安阳殷墟、 陕西、山东等地先后出土大量 商代和西周龟甲、兽骨。至今 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 字的龟甲、兽骨多达10余万片, 其中约有单字4500个,已能识 别的字有1500多个。
二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古人使用的一种文字,
因其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而被统称为“甲骨 文”,亦称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
比例精准
:《周礼·考工记》记载,金有 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 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 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 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 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相互印证
经光谱 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 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 量分析,司母戊鼎含 铜84.77%、锡11.64%、 铅2.79%。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 要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的 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历史学家易中天 将其概括为“青铜铸就,甲骨绘成”的文明。
这由“青铜铸就、甲骨绘成”的辉煌文明究竟有着 怎样灿烂的景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共19张PPT)(1)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共19张PPT)(1)

1.1米
重832.84千克 ,是迄今为止世界出 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这说明了什么?
1.33米
司母戊鼎
特点二:工艺高超
A、科技发展(铜 锡铅合金) B、铸造技术进步 (泥范铸造法) C、规模宏大
技术改进
大量奴隶共同劳动,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四羊方尊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羊
羊的前腿
青铜文明代表— —司母戊鼎
如此高成就的时候,就突然消失得无影无 踪了,这又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请你们 去“解”。
手工业——商、西周时期,除了青铜器
制造外,陶瓷业、玉器制造业、酿酒业也很发达, 当时手工业得到全面发展。
2、陶瓷业: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发明瓷 器的国家(陶器的烧成
温度一般在900度C~1000度C,瓷器的烧成温度需要 1200度C以上。
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 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
铭文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文王、武王能以卓
越的业绩立国,主要是由于其臣属从不酗酒,每逢祭祀认真、恭敬对待,而商 王的亡国教训就在于沉迷于酒;由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赐 盂命服、车马、酒与邦司、人鬲等。《大盂鼎铭文》是史学家研究周代分封制 的重要史料。
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
“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一、甲骨文的影响
甲骨文
安 阳 殷 墟 、 陕 西 、 山 东 等 地 出 土
别年 1代 千最 5早 百、 多体 文系 字较
完 善 , 已 识
我 国 有 文 字 可 考 的 历 史 从 商 朝 开

会意—— 江口中加 上午字, 午时海水 涨潮涌至 江口,表 示海水。
指事—— 象形—— 弯弯的代 长柄勺斗

青铜器与甲骨文-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部编版)

青铜器与甲骨文-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部编版)

6.去范
7.打磨
8.制成
四羊方尊
蕉叶形纹理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司母戊鼎
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 而铸造,因鼎内壁铸有铭 文“司母戊” 而得名。鼎 高1.33米,长1.10米,总重 量达832.84公斤, 是世界 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 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 三百人同时操作。
二、甲骨文记事
1.定义: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青 2.材料: 铜、锡、铅 铜 器 3.方法: 泥范铸造法
4.代表: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最重)
甲 1.发现: 1899年,王懿荣 骨 2.意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文 2.造字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
课堂练习
1.《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这反
映了我国的铜器早在什么时期就已出现( A )
A.原始社会
B.商朝
C.西周
D.夏朝
2.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
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B )
A.装饰品 B.食器 C.乐器 D.盛水器皿
课堂练习
3.迄今为止发现的商代最重的青铜器是( D )
A.编钟
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
D.司母戊鼎
4.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
牛 羊 乳猪 鱼 干肉 牲肚 猪肉 鲜鱼 鲜肉干
九鼎八簋
诸侯
牛 羊 乳猪 鱼 干肉 牲肚 猪肉
七鼎
卿、大夫
羊 乳猪 鱼 干肉 牲肚
五鼎
高级士
乳猪 鱼 干肉
三鼎
低级士 一鼎
干肉
鼎 盛放肉制品
簋 盛放粮食制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7张PPT)

鼎耳部分的分铸造
庞大的司母戊鼎采用分
铸法,即先用陶范铸造各个 部分,然后再将其装配而成。
器身铸造
司母戊鼎铸造方法
有人估算,司母戊鼎这样的大型 青铜器,如果使用红陶坩埚,至少需 要70个同时熔化铜液,每个坩埚旁需 要三四个人工作,这样就需要约250 人。如果加上制模、翻范、磨光、运 输等,要生产这个鼎总共需要三百人 以上。由此可见,当时的生产规模是 很大的。
甲骨文的发现有何意义? 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早期历史进程,使商朝成
日 为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真实的反应了商朝的社
会风貌,推动中华文明进步。
商朝时就有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文字记录了。 通过这些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商朝时期的天文信息
日夕有食
月夕有食
甲骨文中关于彗 星、流星的记载
“贞,登 妇好三千, 登旅万, 呼伐羌。”
一分钟了解青铜器-流畅360P.qsv
独立自学 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阅读P25-26,回答下列问题 :
1、我国的青铜器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最早出现在距今5000-4000年; 用途:饮食,祭祀,军事
2、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制作工艺 高超,你知道青铜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
青铜器是由铜、锡、铅按照一定比例合成, 颜色为青绿,故称“青铜”。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已采用“泥范铸造法”
青铜器的 主要代表
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 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
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 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 重的青铜礼器,铸造这样的大鼎,需 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青 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
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是 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 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教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教学

国家 经济发展情况
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_水__利_
蜀 蜀国 发展经济 ,改善 民族 关 系,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 造船业 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 的发展。230年孙权派_卫__温__ 到 夷洲 ,加强了内地和台_湾__ 的联系。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 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 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 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D)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D)
A、220年 B、208年 C、221年 D、222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点探究 解决问题
探究点一 青铜器
材料一 北至辽宁,南至湖南,都发现过西周的青铜器。那时的 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繁复变为简易。 材料二 (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 活用具。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知识延伸
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1)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 发展而来的。对我国文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甲骨文记载了商周的社会生产和阶级关系的状况,反映了商周 时期的历史,对研究我国商周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有文字 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发挥你的想象,快 速完成三国鼎立的 拼图。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共48张)(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共48张)(2024版新教材)

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规模宏大、 组织严密、 分工细致
金文
假如你是商朝的一位官员,你要记录下商王的 活动,你是把文字记录在什么材料上?这种文 字被我们后人称为什么?
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
甲骨文
1.概念含义
甲骨文: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 骨上的文字。
夏朝刻画符号
口耳相传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 开始。
甲骨文
甲骨文
已知最早的文字
已知最早的汉族文献
造字方法已 较为成熟
汉字的基本 结构具备
内容十分 丰富
体系较为 完善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
商朝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单项选择〗:
1.《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青铜器“铸就”出怎样的文明?
情景故事一
你们是商朝的后期武将, 你一天之内会接触哪些青 铜器?
















青 铜 鼎
吃 饭
青 铜 匕
xu
gui
(青 铜
)簋 (青
铜 )盨
上 班
青铜簇
车 马 具
青铜戈
青铜漏壶
(青
bo

下) 班
编 镈
jué
(角 )
nao)
(青 铜 编 铙
铜Hale Waihona Puke 器功能食器等
礼器
青铜器
相关史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级界限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 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 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兵器
食器 农具
酒 器
特点:种类丰富 数量众多
盥(guàn)水器
乐 器 铜 镜
(5)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6)青铜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2(1)甲骨文。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2)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3)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商朝的历史;有助于了解和研究汉字
的演变。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 朝开始。
P16练习册
11(1)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祭祀。“泥范铸造法”。 (2)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3)1899年,王懿荣。商周 (4)祭祀、战争、农业、狩猎、畜牧业等。甲骨文是中国
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1.1米
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gān guō用来熔化金属 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 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铸造的时 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
这说明了什么?
1.33米
司母戊鼎
特点:生产规模大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发现情况: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 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 刑法、医药、 天文历法等
4.发现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共19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器是把 铜 、锡 、铅 三种 金属按一定的比例放在一起, 以木炭为燃料,经高温冶炼而 成,因颜色发 青 ,故所铸器物 叫青铜器。
一、青铜器
原始社会末期,青铜器出现
距今5000—4000年的时候,出现了青铜器, 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 的铜容器残片,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 ,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发现

于“殷墟”,即
今天河南安阳小屯

村一带。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 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 骨文40%都是象形字。
甲骨文是我们了解 和研究商朝历史的重 要材料。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的出 土和解读有 什么重要的
意义?
巩固练习
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迄今世界上出土的
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B)
A.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大盂鼎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世界上最 大的青铜器。
北京人、山顶洞 人时期用的生产 工具是什么?
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 用的生产工具 又是什么呢?
石 打制石器 器
时 代
磨制石器

青铜器
铜 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找出我国的青铜器最早出现的时 期和主要用途?以及青铜器的铸造方 法和代表。 2、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最早发 现者、它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3、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这是因为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哪些造字 方法?
一、制造历程
青铜器
1、出现: 原始社会后期
2、发展: 夏朝(种类增多)
3、鼎盛: 商朝(数量多,技术高)
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1)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 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 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 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甲骨文主要 发现于“殷墟”, 即今天河南安阳小
屯村一带。
新课讲授
(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造字特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1、了解甲骨文的学习,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及汉字与甲骨 文的渊源关系;
2、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新课导入
你知道这些是 什么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一、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青铜器的成就:
2、制作工艺高超:
(1)成分:铜、锡、铅; (2)方法:泥范铸造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利簋
新课讲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 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 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第5课
青铜器铸造
北京人、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半坡人
夏商西周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青铜器
铜 时

知 识 导 航
学习目标
1.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 2.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我国最早的汉字。
重点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2.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难点
1.对青铜文明的理解;2.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影响
自学 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23-26,用笔划出关键词
“泥范铸造法”
商朝青铜器典型代表及特点
司母戊鼎
此鼎器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 器。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 和技术水平。
1.1米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高1.33米,
长1.1米,重832.84
千克,是世界现存最
大的青铜器。当时,
1.33米
铸造这样一个大鼎, 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二、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一)甲骨文的含义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情况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
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 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 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商周时期:
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 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②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 超。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3)代表:
①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②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③利簋
新课讲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你能猜出它们的用途吗?
簋:盛放煮熟的黍、 稷、稻、粱等饭食
新课讲授

尊:容酒器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云 雷 纹 饕 餮 纹
青铜器的纹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夔 龙 纹
虎 纹
新课讲授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 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 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 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青铜 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该鼎是 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上的符号
甲骨文 1、含义: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用途: 占卜
3、发现: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
兽骨
一片甲骨惊天下 4、记载内容:祭祀、战争、农牧业、医药等等
5、影响: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
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龟甲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使用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作,可见商朝的青铜
铸造业,有多么大的
规模了。
特点一:生这产说明规了模什大么?
蕉叶纹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双角龙头 羊的前腿
四羊方尊 高58.3厘米、重34.5公斤
特点二、工艺精美
是商代青铜艺术造型生动逼真的精品

盥水器


爵器
特点三:品种多


铜 镜

兵器
食器
纹豆

特点四:用途广



农具
合作探究
你是如何看待司母戊鼎的铸造的?
(提示:用途,象征……)
①司母戊鼎的铸成反映了商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②这个鼎是用于祭祀的,以如此重器施祭,可见 商人对神明和祖先的敬畏程度之高。 ③鼎标明了权力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例如:天 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等等 ④鼎是国家王权的象征。
汉字萌芽
中国最早的文字: 先民们刻画陶器
记者了解到,这笔奖金并不好拿。凡属主观臆测、 缺乏科学依据的成果,一律不予参评。专家表示,目前 甲骨文破译工作正处在一个瓶颈期,破译一个字都是“ 攻坚战”,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甲骨文单字仍有破 译的可能性。
历史小课堂 你是属于下面的哪一种生肖?
课堂小结:
青铜器与 甲骨文
第二单元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猜一猜,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日字


猜一猜,以下甲骨
文字是什么意思?






知识拓展
一个字10万,你敢不敢试?
中国文字博物馆近日发布公告,征集破译未释读甲 骨文的研究成果,经过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单字奖 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 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西周(生活化)
二、青铜器的用途
1、饮食: (乐器、盛器)身份地位
2、祭祀 : (礼器)祭神 、猛兽 权威的象征 3、军事: (兵器)刀 剑 4、农业生产(极少用): 铜昂贵;只供贵族享用,显示其
身份权威
青铜器的铸造
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 铸造的器具, 因颜色青灰,所以叫 青铜器。
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