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不能吃的糖果》2篇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不能吃的糖果》 (2)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不能吃的糖果》 (2)精选2篇(一)小班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有毒食物的概念,学会辨认不安全的食物。
2.培养幼儿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意识,学会拒绝不安全的食物。
3.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掌握正确使用紧急电话号码。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玩具食物、标志牌。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PPT。
3.教具:紧急电话号码卡片。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毒食物。
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有毒食物图片,例如药品、清洁剂等。
引导幼儿谈论并回答问题,了解有毒食物的危害。
2.正文:(1)教师播放PPT,向幼儿展示一些看起来很美味但却有毒的食物图片,并解释为什么它们是有毒的。
(2)教师拿出一些玩具食物,包括可口的糖果和有毒的食物(用标志牌做标记)。
教师鼓励幼儿观察,提问:“你能分辨出哪些是有毒的食物吗?”并引导幼儿找出有毒食物。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告诉他们这些有毒食物不能吃,应该远离它们。
3.拓展:(1)教师向幼儿演示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并解释什么情况下需要拨打紧急电话。
教师发放紧急电话号码卡片,并请幼儿带回家并告诉家长。
(2)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在紧急情况下拨打紧急电话的情景。
4.总结:教师向幼儿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强调不要随便吃不认识的食物,要记住紧急电话号码。
5.教学反思:这节课引导幼儿认识有毒食物并学会拒绝它们,培养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通过生动的教学图片和实物,让幼儿直观地理解了有毒食物的危害。
同时,教师注重实施了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让幼儿学会正确处理紧急情况。
整体上,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不能吃的糖果》 (2)精选2篇(二)教案:教材:《不能吃的糖果》课时:1课时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危险食品并学习不吃它们的原因;2.学习安全饮食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3.学会辨认食品的安全与危险。
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

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教案名称:《不能吃的糖果》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有些糖果对身体有害,不能随意食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生活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拒绝不健康的食品,保护自己的健康。
教学内容与重点:1. 通过故事讲述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些糖果对身体有害。
2.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健康的食品,拒绝不健康的食品。
教学准备:1. 故事《不能吃的糖果》。
2. 课堂小组讨论活动准备。
3. 画纸和彩色笔准备。
教学过程和方法: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关于健康的知识,让学生叙述一下自己在上学期学到了什么。
2. 故事阅读(1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不能吃的糖果》,重点突出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育意义。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每天都会收到一颗很漂亮的糖果,但她的妈妈告诉她这是不能吃的糖果,因为里面含有很多对身体有害的成分。
小女孩很难抵挡住诱惑,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这个对身体有害的糖果。
3.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围绕故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例如,为什么小女孩最终选择了拒绝糖果?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是如何选择的?4. 分组报告(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5. 教师点评和扩展(1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引导。
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例如,如果你们收到了一颗很漂亮的糖果,但知道这是对身体有害的,你们会怎么做?你们认为保护身体健康重要吗?6. 学生反思(5分钟)请学生思考一下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有没有不健康的食物在其中?他们愿意做出怎样的改变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7. 总结和延伸(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拒绝对身体有害的食品。
教学资源:1. 故事《不能吃的糖果》。
2. 课堂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画纸和彩色笔。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含反思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一、教学目标:1.理解不能任意吃进口的糖果;2.认得糖果的种类,辨别有毒或不适合本身食用的糖果;3.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有学习保护本身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引入活动(5分钟)老师拿出一颗红色的糖果,和孩子们共享这是一颗“不能吃的糖果”,问孩子们知道为什么吗?引到孩子们对不同颜色、形状或品牌的糖果有爱好,老师告知孩子们今日要学习什么样的糖果不能吃,从而引起孩子们的爱好。
2.故事教学(10分钟)老师讲一个关于“不能吃的糖果”的故事:小明的爷爷为他带了一盒糖果,其中有一种颜色红色的小球状糖果看起来很好吃,小明想把它吃掉但爷爷告知他这个不能吃。
小明认为这很古怪,问爷爷为什么他不能吃。
爷爷告知他这是一种“不安全”的糖果,可能会让他生病,由于它包含有毒物质,而可能会危及他的健康。
这个故事教给孩子们有些糖果是不能吃的,老师激励孩子们有古怪心,可要有本身的安全意识。
3.辨别糖果(10分钟)老师拿出一些实物糖果,引导孩子们讨论这些糖果的样子、品牌、颜色、味道等特征,了解各种糖果的名称和特征。
引导孩子们讨论哪些是不能吃的。
问孩子们等读正确的文字处理,为什么糖果不能吃,实在是为什么,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本领。
4.游戏辨别(10分钟)糖果归类游戏是辨别糖果的有效方法之一、老师可将糖果分类,在彩色纸上标注针对不同糖果颜色、形状等特点的标签,供孩子们选择不同的糖果,并告知孩子们糖果有区分的标准,有不安全标识等。
孩子们依据标签,把不同的糖果分类存放。
老师也可给孩子们发牌子,让孩子们模拟找寻糖果并归类,提高学习爱好。
5.同学互动(10分钟)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看哪些糖果可以吃,哪些糖果不可随便吃。
作为老师们的引导,供给一些糖果,问孩子们哪些糖果可能会让他们生病,然后告知孩子们正确的处理方法。
孩子们还可以相互交换他们关于不同种类糖果的学问,让孩子们学习到学问的另一个角度。
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2篇

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 (2)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 (2)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让幼儿认识到一些糖果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提高选择健康食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安全意识?2. 学习认识一些对身体不好的糖果。
3. 讨论健康糖果的特点和选择。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辣糖、柒仁糖等一些对身体不好的糖果。
2. 图片:苹果、葡萄等健康糖果。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通过问题和图片引导幼儿进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糖果吗?你们知道有一些糖果是不能吃的吗?”2. 教师展示一些对身体不好的糖果的图片或实物:“你看,这些糖果我们不能吃,因为它们对我们的身体不好。
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危害吗?”探究活动:3. 与幼儿讨论对身体不好的糖果的危害:辣糖会伤害我们的嘴巴,柒仁糖会伤害我们的牙齿等。
4. 教师展示健康糖果的图片:“这些是健康的糖果,比如苹果和葡萄。
它们不仅好吃,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5. 与幼儿讨论健康糖果的特点:新鲜、清爽、多汁等。
6. 教师指导幼儿分辨和选择健康的糖果:“小朋友们,当我们想吃糖果的时候,我们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健康的,我们可以选择吃苹果、葡萄等新鲜的水果,对我们的身体更好。
”总结活动:7.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些对身体不好的糖果和健康糖果的特点,我们要记住不能吃对身体有害的糖果,要多吃对身体有好处的糖果。
”8. 教师鼓励幼儿提问和分享自己对安全和健康的想法。
【教学延伸】1.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健康糖果,比如水果沙拉或水果冰淇淋。
2. 班级可以组织观察野外蔬果的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选择健康食品的过程。
【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糖果安全和健康的理解程度。
2. 在教学结束时与幼儿互动,了解他们对今天内容的掌握情况。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以下知识:1.了解有些糖果不能吃。
2.学会区分能吃的糖果和不能吃的糖果。
3.提高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认识和意识。
4.通过游戏和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孩子明确掌握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危险。
教学内容不能吃的糖果•糖衣药片。
•有害糖果(指假糖果等)。
•过期糖果。
•没有包装的糖果。
教学方法1.通过看图判断,帮助学生认识不能吃的糖果。
2.通过播放讲故事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害糖果的知识,认识危险。
3.通过制作食品包装盒,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不能吃的糖果存在的危险性。
4.组织游戏,通过分类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区分能吃的糖果和不能吃的糖果,提高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
教学过程1.教师先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不能吃的糖果,并向学生强调吃错糖果的危害。
2.接着,教师为孩子们制作食品包装盒,并将不能吃的糖果放入其中,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不能随便吃糖果的危险性。
3.之后,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分类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分类的方式理解能吃的糖果和不能吃的糖果之间的差别。
4.最后,教师引导孩子们自由发言,让孩子们回顾学习的内容,强化对于不能吃的糖果的认识,并让孩子们反思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危险。
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在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细心呵护每一个学生,避免出现任何的安全事故。
2.教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应该说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3.在制作食品盒包装的时候,应该更加细心仔细,避免设计选材上的不当等问题。
4.在分类游戏中,应该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参与到游戏中。
总结本次《不能吃的糖果》的课程设计,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不能吃的糖果,提高孩子们对于安全知识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细节,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呵护和关爱。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教案(附教学反思)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小班安全活动不能吃的糖果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容易误食的东西(如:药、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了解误食的危害性,尝试制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标记,提高安全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不能吃的糖果教案吧。
活动目标:1、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容易误食的东西(如:药、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了解误食的危害性。
2、尝试制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标记,提高安全意识。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1、布置场地:草丛、执教教师及配班教师带羊村长,灰太狼头饰扮演角色;幼儿带喜(美、沸、暖、懒)羊羊头饰扮演角色、课件《药丸不是糖豆豆》2、糖果袋(内装有: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人手一份、标签,记号笔人手一份、手枪一把活动过程:1、羊村长播放课件《药丸不是糖豆豆》,教育小羊不能乱吃药。
(1)羊村长带小羊围坐在草地上:小羊们,今天森林里出了一件事。
小超人卡卡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播放课件《药丸不是糖豆豆》。
内容:小超人卡卡把药丸当成糖豆豆吃进肚子里,结果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提问:小超人卡卡为什么送往医院抢救呢?(卡卡把药丸当成糖豆吃进肚子里了)(3)教育小羊不能乱吃药。
羊村长:药丸看起来像糖豆,但不能乱吃。
没有生病的人吃了药反而会生病的。
2、灰太狼来到草地上,撒下"糖果"等待小羊误食。
羊村长:小羊们,灰太狼来了,大家赶紧躲在草丛里。
灰太狼拎着糖果袋来到草地。
灰太狼:好久没有吃小羊了,肚子真饿呀。
瞧,又香又甜的糖果,这可是我精心为小羊准备的。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糖果,知道糖果不能随便吃。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的糖果,知道糖果不能随便吃。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准备1.糖果图片若干2.糖果实物若干3.安全标志图片4.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1.导入a.教师出示糖果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糖果的名称。
b.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糖果?喜欢吃什么糖果?”2.基本环节a.教师出示糖果实物,让幼儿观察糖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b.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不能随便吃糖果?c.教师讲解糖果不能随便吃的原因,如:糖果吃多了会蛀牙、发胖等。
d.教师出示安全标志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安全标志,知道糖果不能随便吃。
3.实践环节a.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糖果”游戏,让幼儿在教室里寻找隐藏的糖果。
b.教师引导幼儿找到糖果后,要告诉老师或者家长,不能随便吃。
b.教师强调安全意识,教育幼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
五、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糖果,知道糖果不能随便吃。
教学过程中,幼儿参与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2.在实践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游戏,寻找隐藏的糖果。
但在游戏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于安全意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3.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安全知识。
但在实际生活中,幼儿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4.课后,教师应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
同时,教师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六、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饮食安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2.安全教育: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识别市面上常见的有毒有害糖果2.掌握正确的饮食观念,懂得拒绝食用有毒有害糖果3.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行动能力二、教学内容(一)通过图片和实物了解常见的有毒有害糖果通过展示常见的有毒有害糖果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这些糖果的外观特点,以及会带来哪些危害。
例如:涂有荧光粉末的糖果、裹有锡纸的糖果、有铅、汞等重金属物质的糖果等等。
(二)学习正确的饮食观念通过教学及互动形式让幼儿了解到一些常见的健康食物与不健康食物的区别,以及食物对身体发育的影响,告诉幼儿不要贪图一时的口感而食用有毒有害糖果。
(三)学习正确的拒绝方式当幼儿遇到赠送有毒有害糖果时,在保证礼貌的前提下要学会拒绝,教导幼儿可以用“我喜欢健康的食物”、“我对这些糖果过敏”、“我已经吃过甜食了”等方式拒绝接受,不让自己受到伤害。
(四)学习安全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和互动形式,让幼儿认识到,在家、在幼儿园、在公园、在街上等不同的环境下,会遇到哪些安全问题,而这些安全问题又该如何应对和解决。
三、教学指导1.教材准备•涂有荧光粉末的糖果、裹有锡纸的糖果、有铅、汞等重金属物质的糖果等。
•健康食物与不健康食物的图片•能反应不同情景下安全问题的道具或游戏2.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课件多种形式介绍有毒有害糖果的外观特点;•通过讲述实际案例和生动的小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通过互动游戏,讲解有关安全、急救知识,引导幼儿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3.教学流程•通过图片和实物了解常见的有毒有害糖果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常见的有毒有害糖果,借助老师的讲解让幼儿理解这些糖果对健康的危害,培养幼儿拒绝不健康食品的意识。
•学习正确的饮食观念播放有关饮食健康方面的视频或图片,让幼儿了解哪些食物是健康的,哪些是有害的。
让幼儿通过图像形式,更好地理解。
•学习正确的拒绝方式让幼儿以互动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拒绝方法,演练会有所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
整改策略:
1、糖果袋改为糖果盒,幼儿容易操作。
2、小羊散坐在地板上改为围成一圈坐,有利于集中学习。
3、制作标志的难度降低,事先准备好已画有嘴巴的标签,让小羊
直接打”X”。
活动目标:
1、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容易误食的东西(如:药、玻璃球、
樟脑丸、干燥剂),了解误食的危害性。
2、尝试制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标记,提高安全意识。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布置场地:草丛、执教教师及配班教师带羊村长,灰太狼头饰
扮演角色;幼儿带喜(美、沸、暖、懒)羊羊头饰扮演角色、课件
《药丸不是糖豆豆》
2、糖果袋(内装有: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人手一份、标签,记号笔人手一份、手枪一把
活动过程:
1、羊村长播放课件《药丸不是糖豆豆》,教育小羊不能乱吃药。
(1)羊村长带小羊围坐在草地上:小羊们,今天森林里出了一件事。
小超人卡卡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
们一起来看看。
(2)播放课件《药丸不是糖豆豆》。
内容:小超人卡卡把药丸当
成糖豆豆吃进肚子里,结果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提问:小超
人卡卡为什么送往医院抢救呢?(卡卡把药丸当成糖豆吃进肚子里了)(3)教育小羊不能乱吃药。
羊村长:药丸看起来像糖豆,但不能
乱吃。
没有生病的人吃了药反而会生病的。
2、灰太狼来到草地上,撒下”糖果”等待小羊误食。
羊村长:小
羊们,灰太狼来了,大家赶紧躲在草丛里。
灰太狼拎着糖果袋来到草地。
灰太狼:好久没有吃小羊了,肚子真饿呀。
瞧,又香又甜的糖果,这可是我精心为小羊准备的。
那群傻羊们要是把它们吃到肚子里,就
会头晕眼花、肚子痛的在地上打滚,到那时我再把它们一起抓住吃掉。
(灰太狼分发糖果袋在草地上)好,我待会儿来、小羊学习认识这些”糖果”的名称用途,了解误食的危害性。
(1)每只小羊拾起一包糖果袋,打开认一认里面的”糖果”是什么。
羊村长:灰太狼已经走远了,小羊们快出来吧。
瞧,这么多的糖
果袋,里面装了什么呀?能不能吃呀?现在每只小羊去拿一包糖果袋,打开看看。
小羊自由议论。
(2)小羊一一认识它们的名称及用途,了解误食之后的危害性。
3、小羊制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标志。
(1)羊村长:小羊们,现在赶紧把这些不能吃的东西都装回糖果袋里吧。
你们瞧:我这里有一个禁止食用的安全标志,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嘴巴和一个X,表示不能吃。
把它贴在糖果袋上,就可以提醒其他的小动物们都不要吃。
你们也来动手做做吧。
(2)小羊制作粘贴禁止食用的安全标志。
4、灰太狼回到草地,羊村长拉响礼炮将灰太狼赶走。
(1)灰太狼回到草地,小羊们赶紧躲回草丛。
灰太狼:咦?怎么一只小羊也没有?
(2)羊村长拉响礼炮将灰太狼赶走。
小羊们欢呼。
羊村长:小羊们,以后看到自己不认识的东西时,虽然它看上去很漂亮,闻起来很香,但也千万不要吃,而是要先去问问大人,同意了你再吃,知道吗?
(3)羊村长带小羊们离开草地回家。
课后反思:
我觉得从小对孩子进行这样的安全教育史很必要的,安全教育应该渗透在每日活动中,应不断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建立牢固的自我防护意识。
特别是对小班的幼儿,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本活动用游戏形式贯穿始终,幼儿的参与性、积极性很高,避免的单纯说教的枯燥无味,通过游戏,让幼儿更深的体会到误食的危害,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在活动中还有几点需要改进:
1、教师示范操作材料应该要比幼儿实际操作的材料要大,幼儿能更加清楚地认知。
2、对于误食的危害性这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可以更深入些,让幼儿更加感同身受。
总之,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除了
在一日活动中一定要相互监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以保证幼儿的在园安全。
还要切实做好家长的安全工作,让家长配合班级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告诉幼儿一些安全知识以及一些防范措施,让我们的孩子都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