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名人(二)

合集下载

山西名人(二)PPT文档共71页

山西名人(二)PPT文档共71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山西名人(二)
•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 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 迟。
•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 帖绣罗褥,双双金鹧鸪。
• ———《菩萨蛮》诗意图
蒲州女儿杨玉环
• 寻访人物:杨贵妃 寻访地理:永济市独头村
• 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堡式建 筑,颇具唐风拾阶而上,沿着 中轴线依次可经过传说中佣人 居住的下院、杨贵妃姐妹兄弟 和叔婶居住的中院和供奉杨家 历代祖宗的祭祀房上院。

柳宗元当然是“河东人”,但他这样的强调,
是有着特别原因的,也许还带着分外的自豪。他
们柳氏家族,一向与薛、裴并称为“河东三著
姓”,历史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著名的贤人
• 贵妃省亲独头村——独头村历史上最为风 光和骄傲的,则是迎接成为贵妃之尊的玉 环省亲了。至今在黄河滩上新建的鹳雀楼 中,仍有当年盛极一世的玄宗巡幸蒲州景 象模拟图。
万千宠爱在一身
• 在新旧唐书中,寿王李瑁都只是一个过渡 人物,历史安排他出场,好像只是为了借 他之手,将绝代佳人交付给一代君王,并 演绎出浪漫爱情悲剧。实际上,寿王和杨 玉环在一起至少生活了6年,而且期间他是 当时惟一只有正妃不立侧妃的皇子。或许 由此可推断少年夫妻恩爱情深。南宫博在 《杨贵妃》中,更指明他们生育有二子。
• 去年央视的百家讲坛播出了作家叶广芩的《杨贵 妃下落之谜》。她曾专程赴日,到山口县久津村 一探究竟。这里有杨贵妃的雕像、墓塔,还有资 料记载:“天宝十五年七月,唐玄宗爱妃杨玉环 乘空栌舟(没有橹的船)于久津唐渡口登岸,登 岸后不久死去,里人相寄,葬于庙后……”这个 村子是一个海流的回旋地,船正好可以在这里登 陆。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当时在 马嵬驿被缢死的,是一个侍女。

山西的革命英雄人物及事迹

山西的革命英雄人物及事迹

山西的革命英雄人物及事迹
一、玄付明(1876-1927)
搜集党员及进行革命活动,屡有继发攻打敌人,特别是在1925年元旦我国西
活化党支部组织起义中有出色贡献的民主革命先贤。

二、庆花(1891-1923)
曾出人头地参加本地党的组织及进行革命活动,曾领导武装夺取敌人粮食,不断搜集党员,在安抚反动的城乡农民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四省连片的武装反抗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英勇牺牲,为建立完整的民主共和国殉葬。

三、伍佩(1890-1925)
组织2004年8月太原起义,在突破恶势力封锁逼害、劝谏平民反抗暴政斗争、发现封建势力企图自爆阴谋中表现绝佳。

受苦受难,勇猛无比,斗争到最后,从顽强无比变为真挚宁静,最终牺牲于暴政下。

四、杨兴百(1882-1930)
是革命先行者,曾发起大学生抗日游行,积极组织街头示威,在1925年朱雀
流亡时,曾带领徒步前往组织工作,在西活包围中救出党组织及叛逆分子,参加
了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在侵略者的政治迫害中坚定了革命信仰,临危不乱,义无反顾,最终被刑事拘留惨遭残害。

五、特拉什科夫(1890-1927)
曾参加泰安孙传芳起义,曾远征晋内陆地区,参加太原、新河起义,领导众革命军从新疆平叛农民,曾多次战败帝国主义的枪斗,在山西中部取得威望,具有
铁骑眉县革命的壮举,受到党和革命人民的一致赞扬。

山西名人录

山西名人录

山西名人录(部分)乔吉(约1280——1345),也称乔吉甫,字梦符,冀宁路阳曲(今太原市)人。

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

萨都剌(约1272——?),字天锡,号直斋,回族。

元代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并擅长书画,至今故宫还珍藏着他的两幅名画。

关汉卿(约1220——约1300),元朝戏剧家。

号已斋叟,解州(今山西运城)人。

在大都的玉京书会中从事杂剧创作。

他多材多艺,会围棋,会歌舞,会吹弹,会吟诗,会演剧。

所作杂剧六十余种,现存十三种,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白朴(1226——约1306),元朝戏剧家。

山西河曲人。

金末战乱时失母,由元好问教育成长。

入元不仕,参加玉京书会,从事杂剧创作。

作品存目十六种,今存《墙头马上》、《梧桐雨》,《墙头马上》为代表作,歌颂自由恋爱,反对封建礼教。

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郑光祖,元后期剧作家。

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作剧十八种,今存八种,主要是爱情剧和历史剧,《倩女离魂》为其代表作,表现封建压迫下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

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清徐人。

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撰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演义》、《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

诸书多传世,但均为后人修改。

有说《水浒传》亦为他所撰,或说施耐庵撰,罗贯中编次。

另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薛宣(1389——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明代平阳府河津人。

是明代大臣、学者和文学家、教育家。

正统中因忤奸臣王振,下狱论死,多人请愿,才得免死。

其学说宗程、朱,以复“性”为主,又以主张“理在气中”修正朱熹“理在气先”之说。

有《读书录》、《薛文清集》、《从政名言》、《河汾诗集》等。

乔宇(1457——1524),明朝大臣,字希大,号白岩,乐平(今山西昔阳)人。

成化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2 山西历史名人

2 山西历史名人

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中 最大、最不平凡的是卢舍 那像,总高17.14米,头高 4米,耳长1.9米。卢舍那 意即光明遍照。佛像丰颐 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 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 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 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 惧。佛像把高尚的情操、 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 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 在一起,因此,具有巨大 的艺术魅力。
•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长达半个世纪 的时间里,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 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 发展生产,完善科举,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 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历史功绩, 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 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 也应召入宫,封为韩国夫人、 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月各 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 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 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 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 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 淡扫蛾眉朝至尊。” 杨贵妃 得到重宠,兄弟均赠高官,甚 至原为市井无赖的远房兄弟杨 钊,也被赐名国忠,身兼十余 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 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 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 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 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 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 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 和彻书家庙碑。
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务 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 人富”。执政时期,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 大发展。 长安二年(702)置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 以北地区。安西四镇(即碎叶、龟兹、于阗、 疏勒)自686年起为吐蕃所占。武则天不甘 心失土,派兵大破吐蕃,恢复四镇。 重视著述,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 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政范》、 《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 》、《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 》、《乐书要录》、《百寮新诫》、《兆人 本业》、《臣轨》等书。她另有《垂拱集》、 《金轮集》等著述。 在抗击外来人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 各国的关系方面,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 努力。打通了一度中断的 “丝绸之路”。

山西历史名人

山西历史名人

山西历史名人:罗贯中(约1330-约1400),太原清徐人。

元末明初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撰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演义》、《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

傅山(1607-1684),清初学者。

先世居大同,后徙于忻州,逮至其曾祖傅朝宣移居太原阳曲(今太原)西村。

博通经史、诸子、佛道、医药之学,亦工诗文、书画、金石,尤以音韵见长。

白居易(772-846),祖籍太原,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

16岁时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

王之涣(688-742),唐朝诗人,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县。

其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登颧雀楼》最为人称颂。

狄仁杰(630-700),唐朝名相,太原狄村人。

一生刚直不阿,政绩颇丰,是武则天晚年最敬信的大臣,后世称其为“狄梁公”。

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晋公子重耳因家事内争,在出亡途中饥饿难行,无处觅食,从臣介子推曾割自己股熬汤奉君解饥。

在外流亡19年后,重耳于公元636年返回晋国,即侯位晋文公。

介子推隐居后,晋文公曾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介不出,母子相抱被烧死。

过人为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节前二日不举火,进冷餐。

寒食节风俗流传至今。

山西名胜古迹山西简称晋,位于华北平原西侧,黄土高原东部,北倚长城与内蒙古毗,南与河南接壤,省会太原。

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

人口中汉族占99.75%;少数民族仅占0.25%,以回族人数较多。

山西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厚的历史遗产。

主要名胜古迹有: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悬空寺、晋祠、五台山、平遥威古城、解州关帝庙、晋商大院等等。

悬空寺: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

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

其设计思想真绝,其建筑艺术真高。

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

山西名人

山西名人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

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霍光、狄仁杰、毕士安、王琼、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杨业、薛仁贵、狄青,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地图学家裴秀,治黄专家贾鲁……。

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也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重尔(前697年——前628年),春秋时晋国国君,即晋文公。

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

原为宦者令舍人。

赵盾,春秋时期晋国正卿,即赵宣子,赵衰之子。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一称史狐。

孟明视,春秋时秦大夫,百里奚子。

荀况(约前313一前238),战国后期思想家.又称荀卿(汉时避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人.李牧(?一前228),战国末赵国将领。

长于用兵。

纪信(?——公元前204年),赵城(今洪洞县)人,秦末刘邦起义军的将领。

卫子夫(?——前90),汉武帝后,河东平阳人(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卫青(?——前106),西汉名将。

字仲卿,河东平阳人,卫皇后弟。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

河东平阳人,卫青之甥,官至骠骑大将军、封冠军候,后任大司马。

霍光(?——前68),西汉政治家。

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冯奉世(?——前39),西汉将领,字子明。

上党潞(今山西潞城东北)人。

尹翁归(?——公元前62年),临汾人,西汉著名官吏,以刚正廉洁。

张敞(?——公元前48年),临汾人,西汉宣帝时大臣。

班婕妤(约公元前48——公元前6年),西汉楼烦(今朔县)人。

郭泰(128——169年),东汉名士,字林宗,介休人。

山西历史名人

山西历史名人

山西历史名人山西历史名人浩如烟海,涵盖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

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山西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

一、政治家1. 孔子:山西曲沃人,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创立了儒家思想,被尊为“至圣”,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道德和政治原则,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程颐:山西垣曲人,是南宋时期的儒学大师、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主张“格物致知”,他的教育思想深受后世推崇。

3. 管仲:山西长子人,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曾任齐国相,主张“兼爱非攻”,提出了和平共处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 崔州平:山西武乡人,是唐朝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任相州长史、翰林学士等职,主张“忠心耿耿,存天地之正”,他的忠诚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二、文化名人1. 杜甫:山西闻喜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多是描写社会和人民疾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2. 白居易:山西运城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曾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等职,他的诗文风格洒脱豁达,常常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描写人物和事物。

3. 曹雪芹:山西阳谷人,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创作了《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他将家族兴衰融入到小说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故。

4. 植物学家程开甲:山西长治人,是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他曾在全国范围内对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并编写了许多有关植物的著作,对中国的植物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科技名人1. 董其昌:山西太谷人,是明代著名的艺术家、文学家和科学家,他曾担任过礼部尚书、翰林院编修等职,科学成就非常突出,尤以《画谱》和《山海经》的注释著名。

2. 陈景润:山西平遥人,是中国著名的地震学家,他研究了许多地震现象并发现了地震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他被誉为“中国地震学的奠基人”。

3. 钟离权:山西运城人,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曾在光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学和低温物理学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他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西古今名人名地

山西古今名人名地

山西古今名人名地帝王:1、春秋五霸——晋文公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97,卒于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与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

政治强人:2、狄仁杰,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

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

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

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

《通鉴》的编写,司马光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严格的选材。

二、精心的考异。

三、编制目录。

四、完善史体。

五、加工贯通。

六、撰写附论。

实际上,《通鉴》的著述意义,已远远超过作者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资治”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借鉴文化名人:4、乱世哲人——荀子荀况,即荀子,号卿。

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

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

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

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去年央视的百家讲坛播出了作家叶广芩的《杨贵 妃下落之谜》。她曾专程赴日,到山口县久津村 一探究竟。这里有杨贵妃的雕像、墓塔,还有资 料记载:“天宝十五年七月,唐玄宗爱妃杨玉环 乘空栌舟(没有橹的船)于久津唐渡口登岸,登 岸后不久死去,里人相寄,葬于庙后……”这个 村子是一个海流的回旋地,船正好可以在这里登 陆。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当时在 马嵬驿被缢死的,是一个侍女。
• 山西祁县会善村,位于县城东北角,距离 著名的乔家大院不到12公里。这是一个由 钢筋和砖土混筑的村落。乡村的宁静渐被 城市喧嚣所吞没,已经成为城中村。许多 专程来拜访乔家大院的游客,常感触晋商 故宅的壮奇,却无从知晓就离这里不远, 曾孕育过一位诗词巨匠,一位曾是自己先 祖们集体膜拜的偶像。 这当然不能怪游客无知,会善村确实没遗 留下任何一处温庭筠的遗迹。不见有什么 祠堂古墓矗立,诗人痕迹形同挥发,绝迹 得如此干净彻底,甚至没有留下哪怕一抔 有据有考的千年黄土,任人凭吊。
• 贵妃省亲独头村——独头村历史上最为风 光和骄傲的,则是迎接成为贵妃之尊的玉 环省亲了。至今在黄河滩上新建的鹳雀楼 中,仍有当年盛极一世的玄宗巡幸蒲州景 象模拟图。
万千宠爱在一身
• 在新旧唐书中,寿王李瑁都只是一个过渡 人物,历史安排他出场,好像只是为了借 他之手,将绝代佳人交付给一代君王,并 演绎出浪漫爱情悲剧。实际上,寿王和杨 玉环在一起至少生活了6年,而且期间他是 当时惟一只有正妃不立侧妃的皇子。或许 由此可推断少年夫妻恩爱情深。南宫博在 《杨贵妃》中,更指明他们生育哥杨国忠在短短 的六七年间,身兼40余职,专横跋扈,引得朝野 不满。同时,他与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争权 夺利,矛盾重重。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 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叛。杨贵妃在长安庆祝 最后一次生日,是755年六月一日于华清宫,玄宗 令梨园置乐,于长生殿奏新曲,未有曲名,适广 东南海进荔枝到,遂以《荔枝香》为曲名。同年 十一月,安禄山反,玄宗仓皇入川,次年途经马 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军队哗变,逼玄宗 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时年38岁。白居易的 《长恨歌》,就是叙玄宗与贵妃的悲剧故事
• 为了安慰寿王,玄宗先是把宫中一位八品 女官赐给他为妃。后让杨玉环自请出家, 封道号“太真”。此后的故事,妇孺皆知,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宫中呼杨玉环为“娘子”,待遇同皇后无 异。
• 千年之下,无从揣测当年贵妃的心境,但 循常理,她对玄宗起初应该是且恨且惧的, 但通音律、善歌舞、智算过人的杨玉环面 对同样素养高超的玄宗,会不会有棋逢对 手、惺惺相惜的感觉呢?而且一国之君对 她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娇纵与深情,让她很 难再有什么对立情绪吧。《旧唐书》载, 宫中供贵妃织锦刺绣的工人就有700多, 给她雕刻熔造首饰的,又好几百人。“红 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更是无 人不知的取悦典故。
独头村杨贵妃故里
• 贵妃池是两个相依相傍的古潭,长年有泉 眼出水,无论旱涝,泉水都清澈甜美。相 传贵妃5岁时头上曾生过疥疮,头发寸根 不生,漂漂亮亮的小女孩成了秃子。后来 她常同嫂嫂来这个池潭中洗衣,有时天气 热就会用池水洗洗头,日子久了,头上的 疮竟结疤脱落;又过了一段时间,长出了 满头秀发。好似有了绿叶的牡丹,出落得 愈发娇艳动人。这个故事千年来被村人口 口相传,据说村名也因此被叫成秃头村, 后嫌难听才改成独头村。
•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 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 迟。
•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 帖绣罗褥,双双金鹧鸪。
• ———《菩萨蛮》诗意图
蒲州女儿杨玉环
• 寻访人物:杨贵妃 寻访地理:永济市独头村
• 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堡式建 筑,颇具唐风拾阶而上,沿着 中轴线依次可经过传说中佣人 居住的下院、杨贵妃姐妹兄弟 和叔婶居住的中院和供奉杨家 历代祖宗的祭祀房上院。
贵妃生死之谜
•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五号,随玄宗逃出长安 (今西安)的杨贵妃,在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被 缢死,紫褥裹之,葬于道边。时年38岁。第二年,平 定了战乱的唐玄宗回到西安,让人改葬贵妃。史书的 记载在这里出现差异:修于五代的《旧唐书》说“肌 肤已坏,而香囊仍在”;修于宋代的《新唐书》只说 “香囊犹在”。打开的到底是不是一座空坟?新旧唐 书的这种差异给贵妃最终下落留下了想像的空间。 2019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声明,她是杨贵妃的后代。 这个消息让中国人无比震惊,杨贵妃的后人怎么可能 跑到日本去呢?其实早在1920年代,俞平伯先生就说 过,杨贵妃可能并没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 现今的日本沿海边有一个叫做“久津”的村子,以 “杨贵妃之乡”而闻名。
• 玄宗只要出宫游玩,身旁总会带着贵妃, 分离不得片刻。更让人觉得有趣的是, 746年(天宝五年)和750年(天宝九年), 杨贵妃两次因和玄宗呕气被逐回娘家。这 边厢在娘家气鼓鼓,那边厢玄宗冲身边人 大发无名火;最后还是玄宗低头,往人家 家里又送吃的又送用的,待接得贵妃回宫, 更是两人相拥相泣,感情弥坚,极尽民间 夫妻的小儿女情态。
山西名人(二)
花间鼻祖温庭筠
• 寻访人物:温庭筠 寻访地理:祁县会善村
•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温 彦博六世孙,并州祁(今山西祁县) 人,后定居于鄂县(今陕西户县) 郊野,靠近杜陵,曾自讽为杜陵游 客。他少时敏悟,自幼好读,苦心 砚席,长于诗词,但一生仕途多舛, 生活坎坷。《新唐书》本传称其 “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后世尊其为花间派鼻祖
• “星斗稀,钟楼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 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虚阁上,倚阑 望,还似去年惆怅。”这是晚唐人温庭筠 行吟长安时的感慨,用词镂金错采,雕缋 满眼。穿越弥散在字里行间的胭脂香熏, 隐约看得见诗人意境中那种花间柳下的庭 台楼阁。温庭筠在词牌补记里很有些怀旧, 说落花、虚阁都是远逝的年少记忆,恐已 蹉跎得七七八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