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明天要远足 教案(含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9课《明天要远足》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9课《明天要远足》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远足”的含义,知道明天要进行的远足活动。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明天要远足》。
2. 认识生字:远、足、郊、外、花、草、树、林、鸟、虫。
3. 理解词语:远足、郊外、花草、树木、鸟儿、虫子。
4. 学习课文中的句子,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会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理解“远足”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远足吗?你们有没有去过郊外远足呢?1.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远足就是到郊外去游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2. 学习课文2.1 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2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哪里远足?他们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2.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明天小朋友们要去郊外远足,他们会看到美丽的花草、高大的树木、欢快的鸟儿和可爱的小虫子。
3. 学习生字、词语3.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3.2 教师讲解生字结构,指导学生书写。
3.3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 课堂讨论4.1 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明天去远足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4.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3 各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明天去远足,我们要穿舒适的鞋子,带好水壶、食物,还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
5. 拓展活动5.1 教师出示一些大自然的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
5.2 学生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图片中的景色,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总结全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明天我们要去郊外远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让大自然更加美丽。
一年级上册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三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三篇】《明天要远足》教案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认识一个偏旁:目字旁“目”(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语气变化。
(三)情感目标:体验要去远足之前那种兴奋,期待,急切与向往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读好课文中的问句。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明天我们去远足了,你们会因为什么而睡不着觉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一个要去远行的孩子睡不着觉的心情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明天要远足》,远足的意思是是远行,出远门。
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uìnàhǎizhēnlǎoshīmɑtónɡxuéshéncáiliànɡmín ɡ睡那海真老师吗同学什才亮明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学习生字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目字旁“目”。
认识偏旁目字旁“目”结构:左右结构,组词: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zhe看着zhǒnɡ多种着种zháo睡不着zhònɡ种地yāo要求de轻轻地要地yào要去dì地方shuō说话de好的说的shuì游说dì目的反义词来——去那——这真——假明——暗多——少远——近这节课我们要记住目字旁“目”(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9《明天要远足》教案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9《明天要远足》教案2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寓意,感知远足的乐趣。
2.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词语发音和含义。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期待的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能够描述自己期待的活动。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念和情感的能力。
2.促进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增强对集体活动的热爱和参与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远足的乐趣。
2.准确朗读课文,掌握词语发音和意思。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隐含的情感和寓意。
2.运用课文内容进行自由表达,要求更高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引入远足活动。
2.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预测远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导读课文,核心词语加以解释。
2.让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
3.分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第三步:理解课文1.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
2.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隐含的情感和寓意。
第四步:活动设计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关于远足的认识和期待。
2.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五步:课堂表现1.设置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在假想场景中表达对远足的期待。
2.分享表现,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第六步:总结反思1.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所学知识。
2.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对远足的看法和感受进行反思。
四、板书设计•课文标题:《明天要远足》•关键词语:远足、快乐、期待•课文内容概括:描述小编对明天远足的美好期待和憧憬。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活动中既提高了语言能力,又培养了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对未来集体活动充满期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明天要远足》人教部编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远足准备工作的理解,我们将模拟一次远足准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准备工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朗读:要求学生理解课文《明天要远足》的大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课文表达的情感。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所学生字词和句子表达个人对远足的期待和感受。
举例:在讲解“明天要远足”这句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明天”表示时间,“远足”表示活动,通过实际举例,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词汇描述即将发生的事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远足这一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包括“明”、“天”、“远”、“足”等。这些词汇是学生构建语文基础的关键,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明天要远足》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明天要远足》选自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字词,如“明”、“天”、“远”、“足”等;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了解远足的准备活动及远足的期待心情;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情景;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结合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生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明天要远足,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明天要远足》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一、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会正确书写“远、足”等字词。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表达自己期待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字典或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参加过或期待参加的远足活动,引发学生对远足的兴趣和期待。
2. 学习课文,朗读感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远足场景。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并理解词义。
3. 学习生字词,巩固知识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 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记忆。
3. 教师组织生字词书写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4. 想象远足,表达情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参加远足的情景。
2. 学生用语言或绘画方式表达自己期待远足的心情。
5. 总结课堂,布置作业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点。
2.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节课文。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保证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班级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远足活动地点及原因。
2.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一次亲子远足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生字词书写、课文朗读等完成情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明天要远足》教案、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明天要远足》这本书,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通过讨论和表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故事的细节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书名:《明天要远足》2. 作者:(待补充)3. 主要内容: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同学们即将去远足的故事。
在故事中,小男孩充满了期待和兴奋,而他的同学们则表现出了不同的情绪和态度。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思考故事的细节和特点,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表达,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生能够发现和分析故事的细节和特点,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明天要远足》这本书的实体书或电子书。
2. 准备故事的相关图片或插图,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记录和展示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4. 准备一些小道具或物品,用于模拟故事中的情景,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故事的主题和情感非常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们也能够发现故事的细节和特点,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有些困难,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太习惯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鼓励和支持他们,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也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故事的细节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我认为这次教学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9课《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9课《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诗歌《明天要远足》的内容和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2.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难点:正确理解和表达诗歌中的意境。
3.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15分钟)通过介绍明天要远足的活动,引出诗歌《明天要远足》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第二步:学习诗歌(30分钟)1.听读诗歌:让学生跟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分段理解:引导学生分段理解诗歌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每个段落的意义。
3.总体理解: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整首诗歌的主旨。
第三步:朗读练习(20分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进行诗歌《明天要远足》的朗读练习,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
第四步:情感体验(15分钟)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激发他们对未来的热爱和向往。
4.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期待。
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朗读训练和诗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魅力。
同时,我也会倡导多参与性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我对如何更好地开展语文课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以上是《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及反思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你知道什么是远足吗?如果让你去远足,你最想去哪里?2.激情:同学们,这些地方都是我非常想去的。
看,红红明天就要去最想去的大海边远足了,她今晚睡得怎样呢?3.出示课题:明天要远足。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2.朗读课文:(1)学生再读课文,读出孩子当时的心情。
(2)指名读文,评价。
A.指导读第一句。
翻过来,唉——睡不着。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孩子因为兴奋睡不着觉。
)读好“唉”字,要读得轻而长。
B.这时孩子在想什么?读一读第二句。
(1)这是一个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2)自己读一读,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这句话。
示例:因为急着要去看看大海,要读出急切的语气。
(3)指名读,评价。
(4)读第二节。
多种形式读。
(5)读最后一节,说说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指名读,读出急切的心情。
3.朗读全文。
(1)自己读一读。
(2)在小组内读一读。
(3)展示读。
(4)说说你在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感受。
4.拓展。
(1)引导:孩子一直睡不着,还会想写什么呢?翻过来,唉——睡不着。
_______________(2)小组内按照句式说说。
(3)指名交流。
三、拓展延伸,延情。
1.如果你要去远足,你想去哪?那里是怎样的?2.搜集旅游时的照片讲给同学听,说说你远足的感受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明天要远足翻过来翻过去唉——想什么?→海的颜色云的样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与反思第【2】篇〗9明天要远足(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 认识“睡、那”等 11 个生字和目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4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