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我的舞台》优秀教学设计(精品)
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

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舞台的热爱,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3.2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1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之情。
1.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1.2学生分享自己对舞台的印象和感受。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标注生字词,查阅词典了解词义。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3.2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4.精讲课文4.1教师精讲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5.课堂练习5.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2教师检查答案,解答学生疑问。
6.拓展延伸6.1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谈谈如何追求梦想。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达对舞台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1.2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2.课外阅读2.1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舞台的热爱。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追求梦想的勇气。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语文教案《我的舞台》

六年级语文教案-《我的舞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舞台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够进行简单的概括。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 理解并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和追求梦想的决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舞台表演的精彩瞬间,引起学生对舞台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舞台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发音和理解词义。
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词和短语:学生自学生词和短语,组内交流分享。
教师选取重点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和运用。
4.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
5. 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和追求梦想的决心。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学生整理笔记,巩固所学内容。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生词和短语。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舞台艺术形式,进行观察和分析,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我的舞台》教案(优秀6篇)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我的舞台》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作者分享了6篇《我的舞台》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不解之缘、窃窃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抓重点句,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难点】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新凤霞、吴霜以及关于评剧艺术方面的资料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板书:舞台畅谈对“舞台”的感受2.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吴霜,一起走进她的舞台。
齐读:我的舞台3、质疑舞台是怎样的?舞台在哪儿?吴霜对舞台又有着怎样的感情?二、初读感知过渡:下面就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碰到难读的或不认识的字也可做上记号,如果又产生新的疑问,也可记录下来。
1、快速默读课文。
2、检查字词出示:模仿兴起喝彩憋闷倒栽葱绷着脸指名读→说发现(多音字)→用不同的读音组词→开火车读重点:兴:兴趣、兴致(读第四声)闷:心情不舒畅;密闭,不透气(第四声)“憋闷”中的“闷”读轻声绷:四声:绷直绷硬三声:绷脸绷劲一声:竹绷绷架绷带3、解疑,质疑(1)随即板书(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舞台为何有这么神奇的吸引力?为什么说舞台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三、感受舞台的“神奇”及舞台带给我的勇气和力量(一)研读舞台的“神奇”出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1、舞台对作者到底有何神奇的吸引力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在一旁写写体会。
2、交流预设:(1)抓“不解之缘”学第二自然段。
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精选

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的舞台》一文。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通过参与学校舞台剧的表演,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理想的故事。
教学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理解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
2.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舞台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以及舞台剧的相关知识。
重点:文章的主题思想、生字词的学习、句子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舞台表演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舞台艺术的了解和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同时注意生字词的学习。
3. 课堂讲解:(1)解析生字词: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共同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句子解析: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主题理解:通过讨论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
4.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进行舞台剧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文章理解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我的舞台2. 生字词:(1)词语:绚丽、缤纷、陶醉、毅力、磨炼、脱颖而出。
(2)句子:舞台上的灯光照亮了我的童年,也照亮了我的人生道路。
3. 文章结构:(1)童年时期的舞台经历(2)舞台对我的影响(3)我的人生理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在舞台上的成长经历。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最新11篇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最新11篇我的舞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生字及读读记记词语。
纠正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用快速读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 .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 .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课前准备:幻灯片课件。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新凤霞和吴霜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 、板书课题:我的舞台2 、揭题:“我”是谁?生结合实际理解“舞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著名的歌唱家、作家的人生舞台,去体验他的人生历程,去感受他成功背后的付出。
二、初读,找出中心句1 、生自由朗读,师提出读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找出最能表达作者对“舞台”的感情的一句话。
2 、交流: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对舞台的感情的一句话总结写法:前后呼应,总起句,总结句三、快读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边读边思考:作者不同时段的舞台在哪里?生交流:a、还没出生时,把娘胎当舞台,在肚子里“登台唱戏”“大闹天宫”。
b、刚会走路时,把小床当舞台,模仿母亲“演戏”。
c、随母亲演出时,每场必到舞台,察言观色,学形记词。
d、六岁的时候,把练功毯当舞台,拜师学艺,暑去寒来,刻苦练习。
e、学艺几年后,把客厅当舞台,给家里做客的客人开“个人晚会”。
师板书:娘胎,小床,剧场,练功毯,客厅是啊!作者的舞台无处不在,正如有一句话说的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课文中的哪些具体的描写体现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呢?请选出你最喜欢的部分,用心体会,写出你的感受。
四、认真品读,深入体会1 、生默读批画2 、交流感受:a :爷爷、奶奶还有小花猫,都是我的观众。
“演出”中途,哪位观众要离开“剧场”,都会引起我的不满。
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
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的舞台》教案精选

《我的舞台》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七章《舞台表演与实践》第二节《我的舞台》。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舞台表演的基本概念、舞台表演的技巧与情感表达、个人舞台形象的塑造以及如何在舞台上更好地展示自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台表演的基本概念,了解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舞台表演技巧与情感表达能力,提升舞台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个人舞台形象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台表演技巧与情感表达的融合。
教学重点:舞台表演的基本概念、个人舞台形象的塑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响设备、舞台表演视频。
学具:笔记本、彩笔、镜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舞台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舞台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细节:视频播放时长约5分钟,涵盖不同类型的舞台表演。
2. 知识讲解:介绍舞台表演的基本概念、技巧与情感表达。
细节:讲解时长约15分钟,结合PPT进行展示。
3.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塑造个人舞台形象。
细节:讨论时间约10分钟,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分析舞台表演中技巧与情感表达的融合。
细节:讲解时长约15分钟,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舞台表演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细节:练习时间约20分钟,学生相互观摩、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舞台表演基本概念2. 舞台表演技巧与情感表达3. 个人舞台形象塑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符合自己风格的舞台形象,并简单阐述设计理念。
2. 作业题目:观看一段舞台表演视频,分析其中的技巧与情感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优点与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细节:反思时长约10分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舞台表演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细节: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师提供指导与支持。
《我的舞台》教案设计

《我的舞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舞台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舞台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舞台设计的基本原则。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设计舞台。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张舞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二)自主学习1.老师发放舞台构成和功能的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舞台的基本知识。
2.学生阅读完毕,老师提问:“谁能告诉我舞台有哪些组成部分?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三)课堂讨论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意见。
(四)动手实践1.老师发放舞台设计任务书,让学生根据要求设计一个舞台。
2.学生分组进行设计,老师巡回指导。
3.设计完成后,每组派代表展示设计成果,并简要介绍设计思路。
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具创意奖等。
3.老师提出改进措施,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六)拓展延伸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
”2.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动手实践,让学生对舞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表现出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舞台的认识程度。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3.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剧院,了解舞台幕后的故事。
2.邀请专业舞台设计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舞台设计的最新动态。
3.开展舞台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舞台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老师展示一张详细的舞台结构图,并逐一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
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三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三篇【1】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不解之缘、为所欲为、窃窃私语、无言以对、身段、风度”等词语,丰富词汇,积累语言。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重难点:透过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及超人的勇气和毅力,感悟成功来自于勤学苦练的成长之道。
学具准备:PPT新凤霞、吴霜、评剧等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积累词语1.建立舞台语言意象。
板书:舞台。
提到“舞台”,脑海中闪现出哪些词语?自由发言。
一行接力。
缤纷、绚丽、五光十色、神奇、辉煌……【设计意图】词语的搭配运用是积累词语的一个传统做法,也是一个很实用的方法,是适合于每个年级的学生的训练方法。
因为要丰富舞台的意象,所以此处安排()的舞台的练习。
2.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速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我”指的是谁?我的舞台分别在哪里?提示运用小标题的方法归纳课文梗概的方法。
2.交流板书。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是走进文本深处的基础,方法很多,此处由课题引发,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比较顺畅。
三、品读课文,习言得意。
要求:认真默读课文,读到吸引自己的地方,就反复回读几遍,有了思考和感受可以用笔记在书上,准备交流。
交流要点:过渡:我们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欣赏吴霜在不同的舞台之上同样精彩的演出。
1.娘胎“大闹天宫”。
(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2.床上惊魂。
(A手舞足蹈,憨态可掬。
B从小喜欢表演。
C赶猫下台,惊魂一刻。
)【设计意图】以上二处为略学,课文写得明白,所以没必要再挖掘。
同时也是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
3.侧台学戏。
A每场必到。
路途远,演出晚,都不怕,体现了一个孩子对戏剧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B选择在侧台看戏。
小吴霜在侧台只顾(学母亲演戏的身段,记母亲演戏的戏文,揣摩戏曲中的板眼……)忘记了(侧台人多声杂,又热又闷,双腿都站麻了,大汗淋漓……)这就叫做“兴味盎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我的舞台》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不解之缘、为所欲为、窃窃私语、无言以对、身段、风度”等词语,丰富词汇,积累语言。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重难点:
透过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及超人的勇气和毅力,感悟成功来自于勤学苦练的成长之道。
学具准备:
PPT 新凤霞、吴霜、评剧等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积累词语
1.建立舞台语言意象。
板书:舞台。
提到“舞台”,脑海中闪现出哪些词语?自由发言。
一行接力。
缤纷、绚丽、五光十色、神奇、辉煌……
【设计意图】词语的搭配运用是积累词语的一个传统做法,也是一个很实用的方法,是适合于每个年级的学生的训练方法。
因为要丰富舞台的意象,所以此处安排( )的舞台的练习。
2.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速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我”指的是谁?我的舞台分别在哪里?
提示运用小标题的方法归纳课文梗概的方法。
2.交流板书。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是走进文本深处的基础,方法很多,此处由课题引发,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比较顺畅。
三、品读课文,习言得意。
要求:认真默读课文,读到吸引自己的地方,就反复回读几遍,有了思考和感受可以用笔记在书上,准备交流。
交流要点:
过渡:我们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欣赏吴霜在不同的舞台之上同样精彩的演出。
1.娘胎“大闹天宫”。
(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
2.床上惊魂。
(A手舞足蹈,憨态可掬。
B从小喜欢表演。
C赶猫下台,惊魂一刻。
)
【设计意图】以上二处为略学,课文写得明白,所以没必要再挖掘。
同时也是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
3.侧台学戏。
A每场必到。
路途远,演出晚,都不怕,体现了一个孩子对戏剧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B选择在侧台看戏。
小吴霜在侧台只顾 (学母亲演戏的身段,记母亲演戏的戏文,揣摩戏曲中的板眼……)忘记了
(侧台人多声杂,又热又闷,双腿都站麻了,大汗淋漓……)这就叫做“兴味盎然”。
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有过“兴味盎然”的体验吗?
C播放《花为媒》选段。
D让我们“兴味盎然”地再读一读这一段文字。
【设计意图】运用“牵一发动全身”的方法,表面在理解兴味盎然,实质是顺藤摸瓜,体会作者热爱表演艺术的内心。
因为第八组课文就是要“感受艺术”的魅力,所以要立足文本,放大课文中提到的评剧艺术,开放语文学习,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
4.院子学艺。
A黑脸师傅让人过目不忘,因为他是那么(魁梧、严厉、凶神恶煞一般)
B严格训练:抓住一系列动作朗读体现学艺之艰辛。
C奶奶目不忍视,抹眼泪衬托训练之残酷。
D学艺过程中的.血与汗、泪与痛,怎一个艰辛了得呀!让我们不由得想到这样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永不言弃,百炼成钢。
——老师
【设计意图】这也是引导学生细读的地方。
一是咬文嚼字,从一系列动作的刻画体会学艺的不容易,学艺的艰辛。
二是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用感情朗读再现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学艺之苦。
三是进行励志教育,把有感而发作为激活积累的一个手段。
5.认真演戏。
A抗议大师窃窃私语。
(猜想两位艺术大师可能小声地谈什么?)(难道他们不懂得尊重演员吗?——兴奋、情不自禁)
B据理力争。
“老实做人,认真演戏。
”
【设计意图】次重点,请学生变换角色,进行超文本阅读,展开想象,即兴表达,体会小霜霜的天真和认真。
四、感悟中心。
1.齐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2.明确作用。
总领全文。
总结全文,(板书:成长)照应前文,点题,画龙点睛。
没有这二个自然段,文章就显得松散,有了这二个自然段,文章就结构严谨,中心明确,更加耐人寻味。
写作时千万不能忽略这开头和结尾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支点,形式当然可以多种多样,以上就是无疑而问,明确开头和结尾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学生的习作服务。
3. 这热爱,这勇气,这毅力,这认真,成就了一个怎样的吴霜呢?拓展资料,用吴霜的成功励志。
吴霜,新凤霞之女。
我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
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
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
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4.深化舞台的内涵。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填空
教师的舞台就是
医生的舞台就是
战士的舞台就是
运动员的舞台就是
学生的舞台就是
就让我们像吴霜这样,凭执着的一腔热爱之情,永不言弃的勇气,百炼成钢的毅力,一丝不苟地认真,在我们自己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设计意图】欣赏吴霜精彩的成长路,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注入激情与动力,因此,这里把舞台的认识拓展开去,既呼应讲课开头,又使感情推波助澜。
让学生激情涌动,追求辉煌的人生!
五、作业超市
1.了解评剧。
欣赏评剧名家名段,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
2.走近新凤霞。
3.走近吴霜。
读吴霜的作品,欣赏吴霜的演出。
【设计意图】作业是自选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到课外去发展,这才是语文作业的真正目的。
板书设计
28 我的舞台辉煌
娘胎床上侧台院子客厅……
热爱勇气毅力认真
成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