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学案二】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教学内容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3.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实际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2. 使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应用;2. 教学重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灯泡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家庭电路中灯泡的亮度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思考。

2. 知识点讲解:介绍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欧姆定律。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验证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理解。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关系;2.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器,在电压为5V的情况下,求通过它的电流大小。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 = U/R = 5V / 10Ω = 0.5A。

2. 题目:一个电压为10V的电源,通过一个电阻值为5Ω的电阻器,求电流大小。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 = U/R = 10V / 5Ω = 2A。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演示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幼儿园科学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从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2. 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灯泡、电线、电池等。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灯泡、电线、电池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自己连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导他们发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让孩子们自己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并记录数据。

4. 分析数据,让孩子们自己发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电流、电压和电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但在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对电路的连接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自己设计一个电路,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把结果和家长分享。

还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比如家庭用电的安全等。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备课班级九年级上课时间执教人课题: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时 1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实验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知识,知道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初步了解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定性关系。

本节将从量方面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最关键的是实验方法。

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过程不是很熟悉。

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画出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及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重点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难点根据数据分析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具准备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开关、导线教学过程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初步建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2.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会越小。

那么,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及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存在怎么样的定量关系利用学生已经有的一些关于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定性认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进行猜想与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1)设计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3)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4)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5)分析归纳我们本节的任务就是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通过复习上节课探究影响电阻的因素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今天所学内容。

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电阻一定,它两端的电压越大,其电流______教师: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历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历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为后续的电学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能够根据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评价学生对电流、电压和电阻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能否正确理解其物理意义。

2.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并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4.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电学知识,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新课讲解:通过讲解、图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重点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4.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练习题目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 课堂小结: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作业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得出并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学习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

三点提醒重点“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易混易错点根据数据归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易考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预习自学与引导解析:{20分钟}(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并回答下面的问题)(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在不变时,跟有什么关系?【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将实验电路图画在课本相应位置【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在课本表格中【分析论证】用数据在课本中描出U-I关系图象【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在不变时,跟有什么关系?【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将实验电路图画在课本相应位置【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在课本表格中【分析论证】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二、课堂训练--能力提升{25分钟}(一)独立思考--暴露问题(独立思考完成下列练习,充分暴露自己的问题){10分钟}电压V 4 6 8电流A 0.5 0.75 1.251.某同学在研究“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数据如右表,请你把没有填上的数据填在表格内,并写出实验结论:。

2.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某同学第一次使用了2节干电池,第二次用了4节干电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还可以怎么做来达到这个目的?。

3.如图1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将元件连接成电路。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端;实验过程中,当电阻R由5Ω变为10Ω时,为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滑片应向端滑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电流跟电阻成反比C.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5.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如果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那么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A.0 B.0.3A C.0.6A D.1.2A6.将10Ω的电阻接在3V的电源上,流过电阻的电流为0.3A,若将30的电阻接在同样的电源上,流过此电阻的电流为:( )A. 0.3AB. 0.9AC. 0.1AD.0.2A(二)合作交流--解疑提升(充分讨论解决训练中暴露的问题→大展示及教师指点进一步提升){15分钟}三、课堂检测(独立完成检测题→组内成员互评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进行小组及个人评价)关于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在探究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案)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案)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案)【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感受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的全过程。

3.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一、温故互查(5分钟)1、如图分别用一节干电池和两节干电池给同一个小灯泡供电,哪一次小灯泡亮?这一事实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相等,哪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大?这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探究(20分钟)设问导读:1、设计探究方案:猜想与假设:导体中的电流可能跟和等因素有关。

由于电流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故应用的实验方法是2、学生实验探究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1、要想探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控制_______相同,改变______,用_______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大小。

2、测通过电阻的电流需要的仪表:______________。

测电阻两端的电压需要的仪表:。

3、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4、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电路时要注意:(1)连接前开关要_____;(2)连接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调到______________;(3)电流表要_____在电路中,电压表要_______在电路中(4)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必须使电流从______流入,从______流出。

再改变两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5、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探究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1、要想探究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必须改变_______,控制______不变,电路中可串联滑动变阻器来调节,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2、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3、(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

(2)更换不同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证每次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为2V。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17.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17.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优秀教学案例
4.情景创设在教学中的应用:本案例通过设计实验和举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作用。通过情景创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反思与评价的重视: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和评价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在实验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改进和成长。此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借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节教学中,我期望学生能够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预测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需要了解电流的定义、电流的单位及电流的测量方法。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电压的概念、电压的单位及电压的测量方法。此外,学生还需要理解电阻的定义、电阻的单位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本案例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出一系列与电流、电压和电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与团队合作: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实验环节,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共同商讨实验方案,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共同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17.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2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2

教案2: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的章节为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第1节。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观察电流与电压的变化规律,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

2.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通过实验观察电流与电阻的变化规律,得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

3.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通过实验观察电压与电阻的变化规律,得出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电路图,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规律。

每组学生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示例题目,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 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 1/电阻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 电阻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路中的电流为2A,电压为10V,求电阻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3. 体会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学习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二、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难点:运用图象法分析得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一)引入:实验:各小组同学将电源、开关、定值电阻、电流表连接成串联电路。

思考: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二)科学探究
猜想与假设:
1.既然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原因,那么可以通过方法来改变导体中的电流。

2.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可以通过方法来改变导体中的电流。

设计实验:
设计思路:要测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就需要电流表和电压表;要改变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实现,明确了这些,从而得出本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电路图。

实验器材: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三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
进行实验:
1.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电路无误后,合上开关,保持R=10Ω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相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填入表1中。

表1 R=10Ω
2.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分别换用不同阻值(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3V)不变,观察并记录每次定值电阻的阻值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2中。

表2 U=3V
分析与论证:
分析表1实验数据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2实验数据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与交流:
(1)比较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与其他小组的实验结论有什么差别?
(2)反思实验结论与开始的假设有何差异?
(3)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4)研究改进实验的措施有哪些?
得出结论:
由分析与论证可以得出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
(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_________成正比;
(2)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_________成反比。

四、课堂小结:
我的收
获:;
我的疑
惑:。

五、达标检测:
1.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我们可以这样思考:通过导
体的电流可能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两个因素有关,现在要单
独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就必须保持____
_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的_____,测出对应的_____,通过对几次测量数据的分析,得
出结论。

2. 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但有缺漏,请将
缺漏的空格补上。

3.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_____不变,
某同学根据得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1 所示的图像,你对这个图像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实
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O~15Ω。

图1
(1) 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
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的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的关系
(2) 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
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不变.
5. 小明同学按图3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若保持
R
1
不变,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 V
1
的示数分别为
2V、4V、6V时,电压表V
2
、V和电流表A相应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1)对表格中三只电压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结论:
(2)对表格中电压表V
1
和电流表A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结论:
六、课下作业
参考答案
达标检测
1. 电阻;电压;电流
2. 2.4;0.6;0.8
3. 电阻;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4.
(1) 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
步进行:
图3
图2
①电压
②电阻
(2)电阻两端电压
5.
(1)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2)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