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化学2013——2015[1]
物理化学1 PPT课件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学概论
一、化学热力学简介 研究化学过程中能量相互转换所遵循规律的科学, 广义上说,研究热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的关系。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1.热力学方法(宏观方法) 以由大量质点(约1023个粒子)组成的宏观体系作 为研究对象,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 用一系列热力学函数及其变量,描述体系从始态 到终态的宏观变化,而不涉及变化的细节。因此 经典热力学方法只适用于平衡体系。
2. 动力学方法 (宏观+微观的方法) 宏观上,通过检测反应进程中物质的量随时间的 变化规律研究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微观上,采用 交叉分子束、光谱学等实验手段从分子层次上探 讨反应机理。
4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热机工作原理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
5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渗透原理
第三章 化学势 溶液依数性
6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金属防腐和电池
Zn
第七章 电化学 第九章 动力学
7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人工降雨和锄地保墒
SOS
第八章 表面现象
8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成绩分布: (1) 课后作业---10%
(2) 期中考试---20%
(3) 期末考试---70% 作业: 每人准备两个作业本,每次作业在下次上课之前交 本次作业:P12: 2/3/4/6 P16-18: 7/8/12/13/14
3
首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课程意义& 课程介绍
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
物理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生物、 医学、环境、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重要 的应用价值!!! 化学教学的四大基础课之一 研究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 理论性强,应用范围广泛
物理化学实验试卷1

物理化学实验试卷1一、选择题( 共29题50分)1. 1 分(8401)在燃烧热实验中,需用作图法求取反应前后真实的温度改变值△T,主要是因为:( )(A) 温度变化太快,无法准确读取(B) 校正体系和环境热交换的影响(C) 消除由于略去有酸形成放出的热而引入的误差(D) 氧弹计绝热,必须校正所测温度值2. 2 分(8408)在氧弹实验中, 若要测定样品在293 K时的燃烧热, 则在实验时应该:()(A) 将环境温度调至293K (B) 将内筒中3000 cm3水调至293 K(C) 将外套中水温调至293 K (D) 无法测定指定温度下的燃烧热。
3. 2 分(8409)在氧弹实验中, 若测得∆c H m=-5140.7 kJ·mol-1, ∆│∆H│最大=25.47 kJ·mol-1, 则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应为: ( )(A) ∆c H m= -5140.7 kJ·mol-1(B) ∆c H m= -5140.7±25.47 kJ·mol-1(C) ∆c H m= -(5.1407±0.02547)×103 kJ·mol-1(D) ∆c H m= -5140.7±25.5 kJ·mol-14. 2 分(8414)为测定物质在600~100℃间的高温热容, 首先要精确测量物系的温度。
此时测温元件宜选用:( )(A) 贝克曼温度计(B) 精密水银温度计(C) 铂-铑热电偶(D) 热敏电阻5. 2 分(8415)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 试样为10 ml, 中和作用的热效应引起试样的温度改变不到1℃, 根据这样的实验对象, 宜选择的测温元件是:( )(A) 贝克曼温度计(B) 0.1℃间隔的精密温度计(C) 铂-铑热电偶(D) 热敏电阻6. 2 分(8416)测温滴定实验中, 当用NaOH来滴定H3BO3时, 随着NaOH加入记录仪就记录整个过程的温度变化。
物理化学总复习1

物理化学总复习1物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融合了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物质的状态和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物理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复习。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其核心表述为: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在物理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有热量 Q 传递给系统,同时系统对外做功 W,那么系统的内能变化ΔU 就等于 Q W 。
这个公式清晰地展示了能量的转化关系。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分析各种热力学过程至关重要。
例如,在一个绝热过程中,Q = 0 ,那么系统内能的变化就完全取决于系统对外做功或者外界对系统做功。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自发过程的方向性。
常见的表述有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指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开尔文表述则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通过熵的概念,可以更定量地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是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总是增加的,这反映了自发过程总是朝着更加混乱、无序的方向发展。
三、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绝对零度时,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
这一定律为确定物质的熵值提供了基准。
四、化学热力学在化学热力学中,我们经常关注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如反应的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
通过计算反应的焓变,可以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熵变则反映了反应前后系统混乱程度的变化。
而自由能变化(ΔG)是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重要依据。
当ΔG < 0 时,反应在给定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当ΔG = 0 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当ΔG > 0 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五、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多组分系统中,需要考虑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引入了偏摩尔量的概念来描述多组分系统中某一组分的性质。
北京化工大学860物理化学2013——2015

(3) 计算电池可逆放电时的电功 Wr,m,Qr,m 及电池反应的 r Sm ;
(4) 设计电池计算 298 K 时 PbSO4 溶液的 Ksp。
5.(18 分) 由两个基元反应所构成的平行反应: kA1 2A kA2 C+D 其活化能 E=100 kJmol-1。 在 560 K 时, 将 cA0=0.2 moldm-1 的 A 放入抽空的反应器中进行反 应,测得 A 的半衰期为 10 min,且在反应过程中 B、D 的浓度之比恒为 1.5。 B+C
pB p 表示真实气体混合物某一组分 B 的化学势
D. B =B (l,T ) RT ln xB 表示理想液态混合物某一组分 B 的化学势
*
8.在温度 T、p条件下,1mol N2O4(g) 发生分解:N2O4 (g) 2NO2 (g) ,达平衡时有 0.5mol N2O4 分解生成 NO2(g),则下列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反应的 K=1.33 C.当反应的总压力增加 10 倍 K=13.3
3. (13 分) 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由(a)图可以绘制出(b)图和(c)图,如图所示: (1) 完成下表; (2) 说明该体系对拉乌尔定律产生的偏 差性质; (3) 某压力下, 现有 2 mol 组成为 xB=0.5 的该系统混合物,当精馏进入气液两相 区域,平衡时液相组成和气相组成分别 为 0.40 和 0.55,计算此时液相和气相的 物质的量; (4) 若对(3)中的混合物进行精馏分离,说明塔顶和塔底分别得到的物质。
7.对下列化学势表示式或说明不正确 的是 ...
pB A. B =B (pg,T ) RT ln p 表示理想气体混合物某一组分 B 的化学势
B. A = A (l,T ) RT ln aA
物理化学之化学热力学(2013初赛)

50 10
1280Pa
假设亨利定律适用于血液中的乙醇溶液,我们得到: 104=k×4.5×10-3 所以,人的血液中乙醇的重量百分含量是:
4 .5 1 0 10
4 3
1 2 8 0 1 0 0= 0 .0 5 8
因此此人是法定的酒醉。
亨利定律应用
3.当潜水员上升到水面时,氮的溶解度降低,血液 中形成氮气泡,使潜水员发生“潜函病”。假设氮 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同水中的相同,一个人体内含有3 公斤血,问:当他从20℃约60米深的淡水中急速地 上升时,在他的血液中形成的氮气泡的体积有多大? 血液的温度约为40℃;在40℃下,总压力(N2+H2O) 为1大气压时,N 2 的溶解度为每公斤水1.39×10 -5 公 斤N2。在计算中我们把水蒸汽压(≈0.07大气压)的 影响忽略不计,20℃时60米水柱所施加的压力是:
13
m
= 8 .5 7 1 0
dm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道尔顿定律应用
1升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
N 10
5
1 0
3
8 .3 1 4 2 9 3
6 .0 2 3 1 0
23
= 2 .4 7 1 0
22
另一个人每吸入的 一口气中含有的分 子数为
N1
2 .4 7 1 0 8 .5 7 1 0
$ 用符号 c H m (物质、相态、温度)表示。
•下标“c”表示combustion。 •上标“”表示各物均处于标准压力下。 •下标“m”表示反应进度为1 mol时。
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化学反应的焓变值等于各反应物燃烧焓的总和 减去各产物燃烧焓的总和。 用通式表示为:
物理化学试题A(1)

2
第 2 页(共 3 页)
5. 电池 Pb PbSO4 (s) Na2SO4 10H2O饱和溶液 Hg2SO4 (s) Hg 在25℃时电动势为0.9647V, 电动势的温度系数为1.74×10-4V/K. (1)写出电池反应;(2)计算25℃时该反应的 rGm 、r Sm 、 r Hm ,以及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该反应过程的 Qr,m 。(9分)
(C) CO2(g) + H2(g) = CO(g) + H2O(g) (D) C2H5OH(l) + CH3COOH(l) = CH3COOC2H5(l) + H2O(l)
7、25℃下反应
CO(g)+2H2(g) = CH3OH(g)
r
H
m
=
-
90.6kJ·mol-1,为提高反应的平衡产率,应
注意保持试卷完整,试卷拆开无效
----------------------------------------------------------------------------------------------密封线----------------------------------------------------------------------------------------------
(B)在0K时,任何纯物完美质晶体的熵等于零;
(C)在0℃时,任何纯物质晶体的熵等于零;
(D)在0℃时,任何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等于零
4、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任意循环过程中的 ( )
(A)功与热可以完全互相转换;
(B)功与热不能完全相互转换;
(C)功可以完全转变为热,热不能完全转变为功;
物理化学总分 -回复

物理化学总分-回复物理化学总分: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化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
在物理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系列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从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实验技巧三个方面,一步一步回答关于物理化学总分的问题。
一、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是将物理学与化学相结合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性质、物质与能量的相互关系以及物质的组成和变化规律。
物理化学主要包括热力学、量子化学、统计力学和动力学等内容。
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能量转移的学科,它主要关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力学性质,如温度、压力和能量等。
热力学通过研究物质的热力学函数和热力学过程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揭示了物质在不同能量状态下的变化规律。
量子化学是研究微观领域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原子和分子的量子力学性质。
量子化学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来描述原子和分子的行为,并通过计算方法和模型来预测化学反应和化学性质。
量子化学的发展对于理论和计算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力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热力学性质之间关系的学科,它通过统计方法和概率模型描述了大量微观粒子的行为规律。
统计力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宏观性质,如熵、热容和相变等。
动力学是研究物质变化速率和反应机制的学科,它可以揭示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速率规律和反应途径。
动力学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来研究物质的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为实验和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物理化学的主要内容物理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热力学、量子化学、统计力学和动力学等。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相互支撑,构成了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体系。
热力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它研究物质的能量和热力学性质。
热力学通过热力学函数和热力学过程的关系,描述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热现象。
热力学不仅揭示了物质热力学性质的基本规律,还为工程和实验提供了指导原则。
量子化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行为的学科,它可以预测原子和分子的光谱性质和反应行为。
全国名校物理化学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1.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852物理化学(二)考研真题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852物理化学(二)考研真题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852物理化学(二)考研真题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852物理化学(二)考研真题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852物理化学(二)考研真题2.湖南大学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2013年湖南大学831物理化学(理)考研真题2014年湖南大学831物理化学(理)考研真题2013年湖南大学832物理化学(工)考研真题3.武汉大学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2013年武汉大学651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C卷)考研真题2015年武汉大学655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B卷)考研真题4.四川大学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2015年四川大学887物理化学考研真题2016年四川大学887物理化学考研真题5.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834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834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电子科技大学834物理化学考研真题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B考研真题7.其他名校物理化学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1年南开大学83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考研真题2011年浙江大学726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2年浙江大学726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天津大学839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2012年厦门大学826物理化学考研真题2014年北京交通大学981物理化学考研真题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627物理化学B考研真题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804物理化学A考研真题2015年北京交通大学981物理化学考研真题2015年湘潭大学837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852物理化学(二)考研真题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852物理化学(二)考研真题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852物理化学(二)考研真题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852物理化学(二)考研真题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852物理化学(二)考研真题2013年湖南大学831物理化学(理)考研真题2014年湖南大学831物理化学(理)考研真题2013年湖南大学832物理化学(工)考研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B.等温等容条件下加惰性气体平衡向左移动 D.等温等压条件下加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Tl
。 0.72 V ,则 ETl 3 /Tl
A.1.42 V
B.1.25 V
C.1.06 V
D.0.38 V 。
T
p
已知 298 K 时:EPb2 /Pb = 0.126 V ,ES =2.01 V , 4.9 104 V K 1 , O2 /SO2
2
8
4
EPb/PbSO = 0.356 V 。 4
(1) 写出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 (2) 计算 E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及 310 K 时电池的电动势 E;
北京化工大学
2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 。 ... 2.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 3.答题必须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用红笔或铅笔均不给分。 4.p=100kPa。 一、选择及填空题(30 分) 1.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p1,V1,T1) 在绝热条件下压缩至终态(p2,V2,T2),则_____。 A.T1> T2 B.T1= T2 C.T1< T2 C. U 0, S 0 D.不能确定 D. U 0, S 0 2.实际气体经不可逆循环,则_____。 A. U 0, S 0 B. U 0, S 0 3.已知 298 K、100 kPa 时化学反应 1 H 2 (g) 1 Cl2 (g) HCl(g) 的 ΔrHm= -92.5 kJ· mol-1,则 2 2 298K 时该反应的 ΔrUm=_____ kJ· mol-1。 A. > -92.5 B.< -92.5 C.= -92.5 D.-90.0 4.温度为 T 的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时吸热 Q,所做的功是达到相同终态的最大功的 20%,则 系统的熵变 S _____。
B. = D. =
V nR
V CV
A.绝热条件下,温度随着压力变化的变化率; C.绝热可逆条件下,温度随着压力变化的变化率; 5.对封闭系统,下列自发性判据不正确 的是 ... A.等温且 W'=0 的过程:ΔA≤W 体积 。
B.恒熵恒压且 W'=0 过程:ΔH≤0
C.任意过程:ΔS 隔离=ΔS 系统+ΔS 环境≤0
10.0.1 mol.kg-1 NaCl,BaCl2,CuSO4 水溶液,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关系为 A.( NaCl) >( BaCl2) >(CuSO4) C.( NaCl) >(CuSO4) >( BaCl2) B.( NaCl) <( BaCl2) <(CuSO4) D.( NaCl) <(CuSO4) <( BaCl2)
vap H m 1 1 p2 3. 对于克―克方程的积分式: ln p R T T ,下列哪些条件不正确 ... 1 2 1
A.Vg>>Vl,忽略 Vl C.适用于任何两相平衡 4.对于 B.ΔvapHm 视为常数 D.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 S
北京化工大学 201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 2.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 3.答题必须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用红笔或铅笔均不给分。 4.p=100kPa≈101.325 kPa。
一、选择题(30 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临界温度是气体能够液化的最低温度 B.临界温度下,临界压力是气体能够液化的最低压力 C.同种气体在不同温度时的压缩因子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零 D.同温度时不同种类气体的压缩因子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到相同体积时 W 相等 B.1mol 两气体分别遵循 pVm=C 和 p(Vm–α)=C (α 为常数) ,等温可逆由 V1→V2 时 ΔU 相等 C.某气体分别经节流膨胀和等外压绝热膨胀过程,温度由 T1→T2,系统的 ΔH 相等 D.始终态确定后,某实际气态经历等温过程的 ΔA 和 ΔG 相等
催化剂(S) A(g) B(g) ,机理:
1 A(g)+S A S 2 A S B(g)+S
k k1
k
导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7. (8 分) 实验室在加热纯水时, 为防止瀑沸通常要加入沸石等助沸物。 现将直径为 4×10-3 cm 的 毛细管放入水中作为助沸物, (已知 10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 101.325 kPa,水在毛细管中 的接触角为 18 ° ,水的表面张力为 58.9 × 10-3 Nm-1 , 100 ℃ 时水的汽化热 Δ vapH=40656 Jmol-1) 。 计算: (1) 该毛细管产生最大气泡的泡压(忽略水的静压强) ; (2) 外压在 101.325 kPa 时将水加热到开始沸腾时的温度。
4.说明胶体粒子为什么能稳定存在?若将胶体溶液加热或加入其他电解质,对胶体的稳定 性会产生什么影响?说明理由。 5.简述光化学反应与热反应的主要区别。 6.已知双原子分子的振动特征温度为 3219 K,求 2000 K 时振动能级中基态能级的分布分 数。
三.综合题 1.(18 分) 右图中两条线曲线分别为 T1=300 K 和 T2=600 K 时的等温可逆线。现有 1mol 单 原子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下四个过程从状态 1(p1=200kPa, V1)变化到状态 2 (p2=100kPa, V2): ①由状态 1→A(pA、V1、T2)→状态 2;
D.恒熵恒容过程:ΔU≤W'
* 6.A、B 二组分形成理想稀溶液,在温度 T 时达气液平衡。该温度下 p A =50.0 kPa。已知气
相中 A 的组成 yA=0.89, 液相中 B 的组成为 xB=0.15, 则溶质 B 的亨利常数 kx,B=_____。 A.42.5 kPa B.50.0 kPa C.47.8 kPa D.35.0 kPa
图中(1)处 物理量 图中(2)处 的实验条 相数 区域 I 相态 自由 相数 区域 II 相态 自由 相数 区域 III 相态 自由
件 图(b) 图(c)
度数
度数
度数
4.(18 分) 电池:Pb(s)∣PbSO4(s) ∣SO42-(a=0.01)‖SO42-(a=0.01), S2O82-(a=1)∣Pt(s)电动势的温度 系数 E
H C12 H22O11 (l) + H 2O(l) C6 H12O6 (l) + C6H12O6 (l)
+
B.<0
C.=0
D.无法判断
GB T HB 2 ,证明理想液态混 T T p
蔗糖(右旋)
葡萄糖( 右旋)
果糖( 左旋)
说明可采用旋光仪测定该反应速率常数的理由?该实验采用了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测 t∞时刻 的旋光度?若反应 100min 后系统旋光度基本不变,设计合理的测定时间间隔?本实验所用 旋光仪是否需要进行零点校正,说明理由?
②由状态 1→B(p1、VB、T2)→状态 2; ③由状态 1→C(p2、VC、T1)→状态 2; ④由状态 1→D(pD、V2、T1)→状态 2; 计算: (1) 四个过程由状态 1→状态 2 的系统的 ΔU,ΔH; (2) 过程①和过程②的 ΔS 系统; (3) 系统经绝热过程由状态 1→状态 2 的 ΔU,ΔH,ΔS,由计算结果说明该过程的可逆性; (4) 比较∣W1→A→B→1∣与∣W2→C→D→2∣的大小。 2. (15 分) 反应 PCl5(g) = PCl3(g)+ Cl2 (g)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p
(3) 计算电池可逆放电时的电功 Wr,m,Qr,m 及电池反应的 r Sm ;
(4) 设计电池计算 298 K 时 PbSO4 溶液的 Ksp。
5.(18 分) 由两个基元反应所构成的平行反应: kA1 2A kA2 C+D 其活化能 E=100 kJmol-1。 在 560 K 时, 将 cA0=0.2 moldm-1 的 A 放入抽空的反应器中进行反 应,测得 A 的半衰期为 10 min,且在反应过程中 B、D 的浓度之比恒为 1.5。 B+C
13.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B.随浓度增大减小
C.随浓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D.随浓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14.某化学反应,反应物消耗 3/4 是它消耗 1/2 所需时间的 3 倍,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15.温度 T 时,将干净毛细管放入含 B 的浓度为 c1、c2(c2> c1)的水溶液中,两种溶液在 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分别为 h1、h2 (h2> h1) 。该溶液中 B 的表面过剩量 A.>0 二.简答题(24 分) 1.以水的液→气相变为例,举一不可逆相变化的实例(温度和压力要标明具体数据) ,用公 式表示该相变化过程的 Q、W、ΔU、ΔH,设计的过程用框图表示(不用计算具体数值) 。 2.已知偏摩尔吉布斯函数与偏摩尔焓之间的关系式: 合物混合过程的 ΔmixH=0 。 3.已知蔗糖水解反应:
3. (13 分) 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由(a)图可以绘制出(b)图和(c)图,如图所示: (1) 完成下表; (2) 说明该体系对拉乌尔定律产生的偏 差性质; (3) 某压力下, 现有 2 mol 组成为 xB=0.5 的该系统混合物,当精馏进入气液两相 区域,平衡时液相组成和气相组成分别 为 0.40 和 0.55,计算此时液相和气相的 物质的量; (4) 若对(3)中的混合物进行精馏分离,说明塔顶和塔底分别得到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