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_机械运动(计算题专练)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运动是指各种机械的运动B.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做机械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同C.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选作机械运动的参照物D.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B.C. D.3.动物世界中,在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40m/s;在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要算小巧的雨燕,其速度可达3km/min.请问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动物是()A.猎豹 B.旗鱼 C.雨燕 D.无法比较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速度相同的时刻分别有1s和4s末C.乙在前2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秒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 / 7D.t=2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5.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 D.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6.我们需要蓝天白云和纯净的空气.但大气污染治理,任重而道远.PM2.5是近年来出现的令人讨厌的一个新名词.这可恶的家伙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0.0000025m)的颗粒物,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把μm换算成m)正确的是()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6C.2.5μm=2.5×10﹣6m D.2.5μm=2.5×10﹣9m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专家测量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我们可以判定测量的准确程度可以达到()A.m B.dm C.cm D.mm8.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等于( )A. B. C. D.9.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河岸和行船 B.行船和河岸 C.都是行船 D.都是河岸10.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1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C.手机通话时的电流约5A D.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2个标准大气压1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56 cm=12.56 cm×10﹣2=0.125 m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 C.12.56 cm=12.56×10﹣2 m=0.125 m D.12.56 cm=12.56×10﹣2 cm=0.125 m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3.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线来读取数据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14.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B.火箭发射升空C.月球绕地球转动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15.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当 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116.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错误的是()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17.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轨的长为B.钢轨的长为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三、实验题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章 机械运动》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人体数据的估测中,下列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 )A.步行速度约为5 m/sB.脉搏的跳动约为每分钟70次C.身高约为1 680 cmD.他跳绳的高度约为5.0 mm2.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只要测量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3.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4.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要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A.用刻度尺认真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测出10个相同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枚硬币的厚度C.怎么测都一样D.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5.如图为小女孩正在荡秋千时的情境,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以座椅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B.以小女孩为参照物,座椅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D.以小女孩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6.下面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的大小与路程的长短、时间的多少有关7.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 400 c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D.从0.03 k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8.图象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只有乙B.只有丙C.乙、丙D.甲、丁9.(2021德州)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B.由图象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4:9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小时10.小明上学时,前一半路程行走的速度是1 m/s,他因为怕迟到,加快了速度,后一半路程行走的速度是1.5 m/s,则小明在上学的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1.25 m/sB.1.2 m/sC.1 m/sD.1.5 m/s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1.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是9.32 cm、9.81 cm、9.33 cm、9.34 cm,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该物体的长度应该记为cm.12.(2021秋泰兴期末)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境.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若以餐桌为参照物,托盘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的.13.如图所示是描述一辆汽车在沈海高速上行驶的情形.此时汽车的速度是km/h,合m/s.如果汽车速度保持不变,汽车到达东台出口需要min,汽车过了东台出口后,如果汽车以这个速度匀速行驶2 h,在这2 h的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为km.14.如图是用水下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15 cm,闪光灯每隔0.1 s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由图可知,小球从位置A到E先做(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后做(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m/s.15.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即将建成通车,据了解,从泸州乘高铁经内江到成都大约需84 min.其中泸州至内江约130 km,按照设计速度250 km/h运行,泸州到内江列车大约需要h.内江至成都约150 km,从泸州经内江到成都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km/h.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6.(4分)在使用刻度尺前应先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若零刻度线磨损,则从其他刻度线量起,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17.(2分)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min s.18.(9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2)实验中使用斜面的坡度应(选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3)金属片的作用是.(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选填“不同”或“相同”)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5)如果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如图所示,但小明是在小车过了B点才计时,这样会使段所测量的平均速度偏大;段所测的平均速度是准确的,该段的平均速度是m/s.(6)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的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9分)19.(9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 min内前进6 km,停车10 min 后又以72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 min.(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20.(10分)从重庆到成都的D5101次动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1)动车由重庆北驶往成都东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2)途中动车要穿过一条隧道,动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 min 完全穿过长度为2 000 m的隧道,这列动车的长度是多少m?动车全部都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是多少s?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1小题,共8分)21.(8分)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小球将左右摆动.课后小宁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或摆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小宁提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于是小宁和小军来到实验室,找来了以下器材:A.秒表;B.长为0.8 m的细线;C.长为1.0 m的细线;D.铜球;E.铝球(铜球和铝球的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F.刻度尺;G.量角器.(1)选用的器材是.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2)为了验证小宁的猜想,请你帮他们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具体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小宁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①;②;《第一章 机械运动》测试卷 答案一、1. B 2. D 3.B 4. B 5. C 6.C 7. A 8. C 9. A 10.B二、11.0.1 9.33 12.机器人 运动 相对 13.90 25 20 180 14. 变速匀速 1.5 15.0.52 200三、16. 1 mm(或0.1 cm) 垂直 分度值 2.80 17. 32 118. (1)v = s/t (2)较小 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 (4)相同 (5) BC AC 0.24 (6)变速 四、19.解:(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v1=11t s =600s 6000m =10 m/s (2)因为v =s/t ,所以停车后走的路程:s 2=v 2t 2=72 km/h ×6010h =12 km =12 000 m , 总路程s =s 1+s 2=6 000 m +12 000 m =18 000 m ,总时间t =10 min +10 min +10 min =30 min =1 800 s ,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t s =1800s18000m =10 m/s 答:(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10 m/s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 m/s.20.解:(1)由动车运行时刻表可知,从重庆北到成都东的路程为300 km ,又发车时间为07:40,到达时间为10:10,则所需时间t =2 h30 min =2.5 h由速度公式得,平均速度v =t s = 2.5h300km =120 km/h (2)设动车的长度为L,隧道的长度L0=2 000 m,又动车的速度v 1=72 km/h=20 m/s动车完全穿过隧道所需的时间t 1=2 min=120 s,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s 1=L+L 0由v=s/t 可得,s1=L+L0=v 1t 1=20 m/s×120 s=2 400 m则L=s 1-L 0=2 400 m -2 000 m=400 m动车全部在隧道中运行时,行驶的路程为s 2=L 0-L=2 000 m -400 m=1 600 m由v=s/t 得,运行时间t 2=12v s =20m/sm 1600 =80 s 答:(1)动车由重庆北驶往成都东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0 km/h;(2)这列动车的长度是400 m,动车全部都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是80 s.五、21.(1)A 、B 、C 、D 、G(或“A 、B 、C 、E 、G ”)(2)①用不同长度的细线将小球悬挂起来,将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相同角度释放;②用秒表分别测出各自来回摆动20次的时间,并分别求出它来回摆动1次的时间t1和t2,然后比较得出结论(3)摆动的快慢可能与小球的体积有关摆动的快慢可能与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α有关。
2020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专题训练 速度类计算题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专题训练 速度类计算题1. 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号召,我国多地设置了共享单车租借站点.小明同学在上学的路上租借了一辆自行车,从站点到学校的路程为1 500 m ,骑车用时5 min.请解答下列问题:(1)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小华家离学校350 m ,小华每天步行上学,他的步行速度是1 m/s ,若小明从站点与小华从家同时出发,则谁先到达学校?2.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到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爷孙俩最快几点能到达车站? (2)到达车站后,所乘坐的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 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1)轿车从A 地到B 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4.近年来道路相继进行了拓宽,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
遗憾的是在一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
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小赵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 m处以72 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 m,问他以1.2 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请通过计算证明你的判断。
(2)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向交警部门(或汽车司机或过路的行人),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5.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交通管理部门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 km,全程限速120 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 km/h和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6.某物理小组研究“驾车使用手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机械运动》原卷

八年级物理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1(机械运动)(原卷版)注意:1、训练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2、训练内容:图像问题、标志牌问题、列车时刻表问题、过桥问题、刹车制动问题。
3、解题思路及技巧:s—路程,国际单位米,符号m;t—时间,国际单位秒,符号s;v—路程,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常见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1.(2021秋•赣县区期末)如图所示,是根据王爷爷驾车出游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s﹣t图象。
请你根据图象,求:(1)20min~5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2)0~5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3)王爷爷驾车返程时,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2,请计算出返程全程的平均速度。
(温馨提示:本问计算结果请用字母v1和v2表示)2.(2022秋•越秀区校级期中)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请解答:(1)甲物体2s内通过的距离为多少?(2)2~4s,乙物体移动的距离为多少?(3)乙物体前4s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2022秋•长沙期中)龙舟赛是很多地方在端午节时举行的传统活动。
图甲为涛涛同学站在桥上观看龙舟比赛的场景,比赛过程中龙舟将从桥下方沿着航线穿过,图乙为甲、乙两支龙舟队在比赛时所行进的路程(m)与时间(min)关系图像。
其中龙舟长12m,桥宽16m。
求:(1)甲龙舟队的速度为多少m/s?(2)甲龙舟队的舟身全部通过桥需要的时间为多少s?(3)出发多长时间以后,两队龙舟的舟头在航线方向上前后相距51m远?4.(2022秋•平山区校级月考)狗和兔子同时从同一地点O出发,沿同一平直路运动到B 点,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则:(1)前10s狗运动的路程是多少m?(2)兔子在前60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3)狗和兔子经多长时间第一次相遇?5.(2022秋•中山市期中)小明乘坐一辆汽车在高速上行驶,在A地,小明看到路边有“距中山100km”的告示牌,此时小明发现时间是08:15;车子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B地,小明又看到一个如图所示告示牌,这时时间显示是08:4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计算题专训试卷(无答案))

机械运动计算题分类一、反应时间问题1、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 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 s。
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 m。
求:(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2)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二.时间相同问题2.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
(1)从点燃导火线到炸药爆炸,需要多长时间。
(2)爆破员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三.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4、小马的外婆在外地,端午节小马和爸爸坐火车一起去探望.他们所坐火车长为360m,当火车通过一条隧道时速度为72km/h,如图所示.小马测得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72s.假设火车一直匀速行驶,求:(1)这条隧道有多长?(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多少时间?5、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四.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6.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五.回声问题(时间相同)7.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六、图像问题8.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五一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请你计算:(1)从他家到五一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2)他在步行期间20s内通过的路程.36001800七、交通标志牌问题9、一辆小轿车从沿河县城出发,沿326国道经过德江湄潭后,从遵义进入“贵遵高速”驶往贵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2.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 3.31cmB. 3.68cmC. 3.86cmD. 3.8cm3.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④和①4.如图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静止的B. 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 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D. 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5.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10米处,现让甲的起跑线后退10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 甲先到达B. 乙先到达C. 同时到达D. 无法比较6.“十•一”假期,小敏随爸妈由合肥到武汉外出旅行,两地相距360km,早上09:00出发,途中在服务区休息了30min,13:00到达武汉,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A.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0 km/hB. 汽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C. 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D. 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7.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 斜向上爬升B. 斜向下俯冲C. 竖直向上爬升D. 竖直向下俯冲8.在一条直线上的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3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计算题专题训练(word)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计算题专题训练姓名学号 .1、高速公路上,为提醒司机保持车距,路边树立距离标识。
从0m处开始,沿路分别树有50m,100m,200m的标识牌。
在匀速行驶的汽车内,为测量汽车的速度,小明用手表先后测出汽车在0m,200m处时刻,如图问:(1)汽车的速度多少m/s合多少km/h?(2)以此速度从常州至溧阳需驾驶1.5h,问常州至溧阳多少km?2、从常州汽车站到舟山汽车站路程为360km,长途大巴以12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前一半路程后,又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完后半程问大巴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保留一位小数)3、一列长360m的火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求:(1)火车的速度108km/h合▲ m/s;(2)隧道的长度;(3)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动的时间.4、小明乘汽车去60 km外的杭州,一路上,车上速度表指针从未超过图甲所示的位置.则:(1)小明到达杭州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监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监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 s,第二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 s,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是1s,则被测汽车速度约是多少?(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5、下表是D412 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3)另一趟列车上海至常州(OA)段的平均速度为v1,常州至徐州(AB)段的平均速度为v2. 其s-t 图如右图所示. 则:①它们的大小关系v1v2;)的.6、一列火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一时刻路过如图所示的路标.求:(1)火车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泰州?(2)若该火车完全通过一条长2800m的隧道需要用时120s.求火车的长度.7、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小明出发5分钟后,他父亲发现儿子的教科书忘记带上了,并立即骑车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去追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单选题1、如图,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运动的是()A.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都是运动的B.联合收割机和运水稻的车都是静止的C.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运水稻的车是静止的D.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运水稻的车运动的答案:A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选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与它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都是静止的。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②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③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其中所用测量方法相同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A①②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细铜丝的直径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故二者方法相同;③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它们的运动s﹣t、v﹣t图像分别如下两图所示,由图像()A.甲和丙的速度相同B.若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C.若乙和丙运动的时间相同,则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3D.甲是变速直线运动,乙和丙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A.根据s=vt,可由图1得出甲的速度为:v 甲=st=20m5s=4m/s由图2可知丙的速度为v丙=4m/s,所以v甲=v丙,故A正确;B.设甲和乙运动的路程为s,则甲所用的时间为t 甲=sv甲=s4m/s乙所用时间为t 乙=sv乙=s6m/s所以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 甲∶t乙=s4m/s∶s6m/s=3∶2故B错误;C.设乙和丙运动的时间为t,则乙运动的路程为s 乙=v乙t=6t丙运动的路程为s 丙=v丙t=4t所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s 乙∶s丙=6t∶4t=3∶2故C错误;D.甲、乙和丙的速度恒定,所以三辆小车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计算题专练)
平均速度
1.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
求:(1)该汽车在模拟上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小明家距学校3600m,他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约为1.2m/s。
小明改骑自行车后,上学时间平均少了38min。
求:
(1)小明步行上学所用的时间。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变式1).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 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
(1)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3.张强从家中出发到项王故里公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⑴张强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⑵张强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⑶张强从家到项王故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张先生驾车从甲地到丙地旅游,汽车以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途中的乙地,休息0.5h后,再以7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丙地。
请求:
⑴从甲地到乙地,汽车行驶的路程s1是多少km?
⑵从甲地到丙地,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过桥过洞
5.暑假里,小明乘火车去游玩时,观察到他乘坐的火车共有12节车厢(包括火车头),已知每节车厢长15m,当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他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80s
(1)该火车有多长?
(2)此隧道多长?
(3)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变式2).一列长为30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7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100s,求:
(1)火车运行的速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变式3).一座桥全长6.89Km,江面正桥长为1570m,一列长为11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要120s,则火车的速度为多少?火车通过全桥需要多少时间?
相向同向(相对运动)
6.某大型商场的自动扶梯在30s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某顾客送到楼上.如扶梯不动,该顾客以1.5m/s的速度沿扶梯走到楼上需要lmin.(1)求自动扶梯斜面的长度; (2)求自动扶梯的速度大小;(3)求当顾客以原来的速度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到楼上需要的时间.
追击逃跑爆炸
7.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向行驶;(选填“东”或“西”)
(2)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大?
(3)若乙车比甲车提前10min发车,则甲车多长时间能追上乙车?
8.野兔在草地上以10m/s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30m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
通过计算回答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变式4)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
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当他跑到离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
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求引火线的长度。
(变式5)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声。
问:大炮距坦克多远?炮弹运行速度多大?
9.公路上一辆公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它前方42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的自行车,求这辆自行车的速度为多少m/s?
回声
10.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姑婆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中央,他们对着前方680m的仙姑瀑布兴奋地大声喊:“我爱你…贺州!”(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s?
(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声音
11.一根钢管长102m,在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在钢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0.28s,则声音在
鸣笛
12.峭壁前方的山路上有一辆汽车,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汽车鸣笛后都是经过3s听到回声,分别求鸣笛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
(空气中声速340m/s)
(1)车向靠近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
(2)车向远离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
(变式6)汽车以12m/s的速度向对面的山崖驶去,在距离山崖某处汽车鸣笛,5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距离山崖多远?
(变式7)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V声速=340m/s)
时刻表
13.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动车具有动力集中、提速快、效率高等特点。
以动车车次D3018为例,此趟车从上海始发,途经南京等地,到达终点站武昌,部分具体行程见下方的列车时刻表,该动车在南京
m/s?(2分)
⑴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m/s?
⑵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那么从北京到上海坐此列车需要多长时间?
14.根据下图所示的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从丰台到新乐的平均速度。
刹车
15.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
发现情况时,司机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刹车的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进的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
某司机没有饮酒时的反应时间为0.3s,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在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应时间变为0.7s。
若他驾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没有饮酒时的反应距离是多少?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的反应距离比没有饮酒时的反应距离多多少?
16.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
求: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变式9)高速公路上,一辆小轿车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 s开始刹车,又经过4.4 s滑行了52 m,轿车才停止.求司机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这个过程中车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