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测技术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也受到极大关注,它是维护继电保护装置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
本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随着科学技术及电力技术的变革发展.微机保护应用技术得以发展和广泛应用。
保护装置检修技术应用范畴越来越多,为提升继电设备工作效率。
减轻电力人员工作负荷量提供技术支持。
常规的微机保护装置能够实现也能够实现可靠性的监视功能。
但是常规微机保护装置的监测数据量大、接点数多、通信通道量大等问题,数字化保护装置则能够大大简化状态监测技术。
下面就对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进行分析。
一、智能变电站的定义与特点智能变电站,意思是在没有人的特殊情况下,使其像有人在调节控制一样,并且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以实现节能,提高效率。
智能变电站由相应的智能设备组成,这些设备且具有先进、集成、低碳、可靠、环保等特点。
可根据需要而具有很多高级功能:承担电网的自动控制功能,智能告警功能,智能调节功能,顺序控制功能,互动协调功能等等。
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和二次设备的网络化是其核心内容。
智能变电站具有保证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未来的智能电网完成自愈功能。
智能变电站技术具有三个特点:①控制端的引入;②设备集成化和光钎技术的应用;③局部和全局智能控制的实现。
智能变电站具有高可靠性、强交互性、高集成度、易升级改造的特点,还可以适应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以及互动化的技术特征。
二、智能变电站中而此设备的状态检测分析在智能变电站中,利用微电子技术、网络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继电保护的设备中所拥有的强大的自我检测能力,这是为智能变电站进行二次设备的状态检测提供一个前提和基础。
在继电保护的所有装置中,由于二次电流以及电压的输入方式与常规的一些变电站在输入方式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基于此,光纤以太网在进行数字的传输采样中同样应用了报文输入法,这样能够使得出口时不与跳闸的闸节点进行重合,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以此来获取光纤以太网在传输过程中GOOSE的开关量的信息。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智 能 变 电站 二 次 设 备 的 态监 测 技 术研 究 张 晓华 刘跃 新 刘永欣 2 孙 嘉 2 邱俊 宏 2
4 10 6 0 0) ( . 南省 电力 公 司,郑 州 1 河 4 0 0 ;2许 继 电气股 份有 限公 司 ,河 南 许 昌 5 00 .
( . n nP we mp n , h n z o 5 0 0 2XJE e ti .L d Xu h n , n n4 1 0 ) 1He a o r Co a y Z e g h u4 0 0 ; lcrcCo, t , c a g He a 6 0 0
A b t a t S c nd r q i m e t ’c nd to — o io i g o u tto st e i po n eho o s r c e o a y e u p n s o ii n m n t rn fs bsa in i h m  ̄a tm t d t r a —i e m o io e o a y e ui e t ’r nig sae eg. ea r t ci n, n si po t n n e n f e ltm n t rs c nd r q pm n s un n tt . r ly p o e to a d i m ra ti d m iy
o a e y se d f s f t , t a y,de e d b e f s b t to p n a l o u sa i n.A l n ih h d v l m e t f po r yse ’ s ae o g w t t e e eop n o we s tm S c l, ta s iso i e r r d ly c m pl a e r n m s in ln s a e g a ual o i t d,r ly pr t c i n e u p e t r n r a ig wih i,d t c ea o e to q i m n s a e i c e sn t t a a v u e o ,c m m un c to ha ne swe ne d a e g e ty i r a e olm ,n de o ia i n c n l e r r a l nc e s d,o e ha i g p o l ’ r o d v r ul e p e S wo k l a n c n tnt i c e sn o sa l y n r a i g. Th d v l p e t of s at s bsai n, e pe i l t e a lc to o e e e o m n m r u t to s c al y h pp i ai n f
分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结合多种先进技术及设备设施而产生的智能变
电站 系统 , 在 当今社会 中重要 的许多场合都具有举
中, 合理有效地进行数据的采集 , 操作闭锁和监控控 制及进行 同步 的相量采集 以及电能量的采集 , 以达 到保护信息管理的 目的 ; 2 ) 间隔层 。间隔层一般是指 : 继 电保护 的装置 与测控装置 、 故障录波等二次设备。间隔层 与过程 层使用光纤进行通信 ; 3 ) 过程层 。在过程层中, 包括 了一次设备 以及
都需要具备在线 的 自动检测的功能 , 并且需要考 虑
第2 4期
谢存波 : 分析智能变 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活。
5 1
二次回路安全性问题以及负载的问题, 所 以, 二次设 备监测时, 通常不 添加设 备进行设备监测工作。仅 仅利用装置的本身对设 备进行 自检 , 装置之间进行 互相监测是为 了实现在线监测的 目的。
由智能组件组成 的智能设备、 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 , 并用来完成智能变电站在传输、 分配、 及其测量 、 计 量、 保护、 控制 、 状态监测等工作。非常规互感器与
一
足轻重的作用。智能变电站把先进的、 可靠 的、 环保
的以及集成设备等 , 全部的智能化处理 , 然后在把通 信平台中的网络信息化与信息数字化 的技术以及信 息方面共享 的标准化技术设定为工作 中基本 的要 求, 进行完全 自动化 的信息采集 、 测量 、 保 护、 控制 、
在《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 中对智能变 电站 给出了详细的定义 , 智能变电站在任何场合都具有
求。
2 二次设备状态监测 的技术研究
在智能变电站中, 以微 电子技术、 网络技术以及 计算机技术中继 电保护设备所拥有的 自检能力 , 为 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状态监测提供了坚实 的基础。 在智能变电站中继 电保护的装置上 , 电压及二次电 流的输人方式与常规变电站的输入方式不 同, 因此 ,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技术

智能变 电站二次设备 的状态监测与技术
文/高 凯 高 彩 云
文章 首先 简要 阐 述 了智 能变 电 站 二 次 设 备 状 态 监 测 的 重 要 意 义,在 此基 础上 对 智 能变 电站 二 次 设 备 状 态 监 测 技 术 的 运 用 进 行 论 述 。期望 通 过本 文 的研 究 能够 对 智 能 变 电站运 行安 全性 、稳 定 性 的提 升有 所 帮助 。
可 以满 足二次设备状态监测 的技 术需要 。可将 集控站作为 数据平台 ,发挥其故障定位的作用 , 构建 故障诊 断专家系统 ,如 图 l所示 。
该 系 统 主 要 对 设 备 的 运 行 状 态 结构 示意图
运 行稳定、可靠十分必要 ,所 以应将 之作为二 次设备状态监测 的重 点。 目前,智能变电站 中
近 年 来,随 着我 国 电力体 制改 革 的逐步 深 化 , 推 动 了 电力 事 业 的 发 展 , 电 网规 模 进 一 步扩大,各种 电力设备也随之增 多,作 为一次 设 备 的 辅 助 设 备 , 保 证 二 次 设 备 的监 控 功 能 正 常 是关键 ,而这一 目标可 以借助状态监测来实 现 ,通 过对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在线 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二次设备 中潜在 的故障隐 患 , 从 而 使 工 作 人 员 可 在 第 一 时 间对 这 些 故 障 问 题 进 行 解 决 处 理 ,减 少 了 故 障 发 生 的 可 能 性 , 保证 了二次设备 的正常运行 ,其对 一次设备的 辅 助 作 用 也 能 很 好 地 发 挥 出来 ,随 着 一 次 设 备 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的提升 ,智 能变 电站的整 体运行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为供 电可靠性提供 了强有力 的保 障。由此可 见,对 智能变 电站 中 的二次设备进行状态 监测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 意义 ,相关 单位必 须对此 项工作予 以足够 的重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测试技术研究

N O R T H C H I N A E L E C T R I C P O WE R
智 能变 电站二 次 设 备 仿 真测 试 技 术 研 究
郭 鑫 , 李 炬
( 1 . 华北 电力大学, 北京 1 0 2 2 0 6 ;
2 . 华 北 电 力科 学研 究 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北京 1 0 0 0 4 5 )
Ab s t r a c t : T h e r e s e a r c h t r e n d s o f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t e s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s e c o n d a r y s y s t e m i n s ma r t s u b s t a t i o n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e s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n e t wo r k p e r f o r ma n c e a n d c 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s ma r t s u b s t a t i o n we r e d e v e l o p e d b a s e d o n s i mul a t i o n t e s t i n g s y s t e m. Ke y wo r ds : s ma r t s u b s t a t i o n;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t e s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EC 61 8 5 0; GOOS E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探讨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探讨发表时间:2017-08-18T13:25:21.930Z 来源:《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8期作者:徐夕元[导读] 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进行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调节的辅助设备。
国网安徽电力公司蚌埠电力规划设计院 233000摘要: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进行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调节的辅助设备。
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是实时监测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 是变电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文章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用,提出了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的必要性,探讨了电气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内容及监测方法。
1、概述电气设备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
电气二次设备主要包括继电保护、测控、安全自动装置、故障录波、远动等实现电气量采集、分析、处理、控制的设备。
二次系统及相关回路构成了电网运行的二次系统,其正常可靠运行是保障电网稳定和电力设备安全的关键。
传统的二次系统设备状态监测主要针对二次回路的连接异常情况,在微机设备没有广泛应用之前,二次设备状态监测主要集中在继电器接点连接,电缆线的通断,设备绝缘监测及电源系统异常,随着微机监控保护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及智能芯片的运用,给二次设备的监测内容和范围都带来了很大的革新.现在的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用光纤代替传统变电站的电缆,使用光纤技术可以通过在线的通信数据交互,有数据共享方便、简单、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它能够实现信息的数字化、网络通信平台化和信息共享等.在此基础上,发展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智能二次设备能够大大减少监测对象,避免监测过程中出现接连不断的烦琐问题,使得监测工作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另外,在监测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健康发展。
2、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应用智能变电站中,通信网络取代了传统的二次回路,数字信号取代了传统的物理电气信号,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不同于一次设备,一次设备状态监测一般都需要安装另外的监测设备,对主设备进行监测,二次设备由于一般都具有在线自检功能及通讯功能,再加上考虑二次回路的负载及安全性等因素,一般不另外附加监测设备,利用装置本身自检及装置之间的互相监测来实现在线监测。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探讨

可 以发现 ,大多数的变 电站对于一次设备 的状 态监测是很重视 的,但是 明显缺 乏对 二次 设备 的监测力度。在一次设备的运行过程 中,二 次 设备能够游侠的对一次设备发挥 出辅助作用 , 例如进行检查和监测等等 ,虽然一次设备很 重 要 ,但是二次设备也是供 电系统的影响因素之
一
据是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数据 的处理环节 ,而 这个环节是最重要 的。工作人员处理数据的水
断开电力 供应 ,保护 电力 设备。
平决定 了准确率 ,数据处理得 出的结果能够作
为一个标准或者参考 ,来对二次设备的状态进 行分析 。例如计算机处理得 出的设备运行数据
不 再 正 常 范 围 之 内, 就会 发 出警 告 信 号 。 ( 3 )监 测 状 态 数 据 。智 能 变 电站 中 一 般
都 为 智 能 变 电站 的 二 次 设 备 状 态
( 2 )绝缘监 察装置 。一 般来说 ,信 号部 分和测量 部分组 成了绝缘监察装置。这个 装置 主要是用 来综合 监测 变 电站的状态的,能够提 供变 电站 的最新情况。在某些绝缘 电阻发生状 况 的时候及时发 出警报 ,让 工作人员能够 及时
【 关键词 l二次设 备 智能变电站 状态监泖
( 4 )继电保护装 置 。这个 设备具有很 强 才能对二次设备 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通过计 算机技术 的运用 ,能够收集到大量 的、跨时间 提供保护 ,在 电力系统出现 问题时,及时发出 段很长 的数据 ,而且计算机能够筛选出有用的 的实用性 , 能够在变 电站 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
。
所 以,对于智能变 电站 ,不仅仅要重视 一
次设备的重要性, 对 于二 次设备应 该一视 同仁 。
变压器和开关等等。二次设备工作是同样 使用 对于智能变 电站 电力设备的运行 同样有着很重 有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 。计算机能够进行 要的影 响。在电力使用的高峰期 ,一次设备经 状态数据的监测 ,并及时针对不正常数据 发出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研究的分析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研究的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变电站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也对电力企业的二次设备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新的监测技术也随之出现。
本文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的主要目的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的具体方式展开了分析,希望能为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分布式数字化保护装置引言:在电力企业的生产和运行过程中,变电站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变电站也逐渐改革成了智能变电站。
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利用其独特的数字化保护装置,使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和可靠,极大地减小了监测人员的工作量。
因此,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加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的主要目的1.1及时发现异常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功能就是对电压的等级进行变换,从而确保用户能够安全地使用电能。
对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地将变电站内设备的异常情况寻找出来,通过监测系统在感应后反馈出的信号,来判断二次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例如,当二次设备所具有的绝缘性能出现故障时,很容易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时就可以通过专门的状态监测装置将二次设备的异常状况及时监测出来,并提前告知相关的技术人员,让其对故障问题进行处理。
1.2降低故障发生近些年,电力工程一直都是国家一项重点的投资项目,而变电站则电力工程进行电压改变工作的基本场所,变电站的建设质量会对电力工程的作业效率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实际上,二次设备和电能并不存在任何的直接联系,也很少会受到电能的供应量不足所带来的困扰。
对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可以在控制、调节、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运行状态加以操控,从而降低二次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测技术研究摘要:目前的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工具单一、缺乏整站全局性检测手段。
本文提出了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测技术,利用电磁暂态仿真构建电网虚拟全景,通过SCD文件自动解析建立一、二次设备间的关联,实现仿真数据流与实际二次设备的交互,并开发了智能变电站全景仿真测试平台和配套的接口装置。
为便于平台的现场应用,对平台进行了小型化改造,设计了便携式一体化样机。
结合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和验收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二次设备整站级检测的工作流程。
本文成果在500千伏模拟智能变电站进行了试点应用,易于实施、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关键字:智能变电站;电磁暂态仿真;二次设备;检测[中图分类号] TM76 [文献标识码] A0 引言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平台。
相较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信息传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是引入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过程层设备,从源头实现了全站信息数字化;二是采用了以IEC61850协议为基础的通讯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实现了通信平台网络化和信息共享标准化[1]。
智能变电站采用IEC 61850标准进行通信后,二次设备间的通信趋于网络化,关联关系更加复杂,二次回路耦合加重,整个二次系统更趋于一个整体,但目前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手段仍然以继电保护测试仪等测试仪器为主,属于开环测试,无法体现输入、输出量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无法对被测系统进行复杂工况的详细测试,导致调试过程中的存在漏项或测试漏洞[2-3]。
为提升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国内外在智能变电站检测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可观的效果。
有的文献在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可视化、继电保护装置状态监测方面进行了研究[4-5],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改进二次设备的检修方法,以降低检修工作给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风险。
有的文献在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模拟方面进行了研究[6-8],提出了基于仿真的过程层和站控层网络信息测试方法,实现了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的自动闭环测试。
有的文献研究了基于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智能变电站试验平台,主要应用于技术人员培训,也可对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单装置闭环测试[9-10]。
以上研究仅仅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分系统的测试,对于将电磁暂态仿真技术与智能变电站检测相结合,对智能变电站整个二次系统性能进行检测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
1平台整体设计方案根据GB/T 30155-2013《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要求,系统检测应遍历各种正常工况和异常工况,调试工具应建立面向全站或局部的调试环境。
为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整站级测试,本文设计了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的智能变电站全景仿真测试平台。
图1智能变电站全景仿真测试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平台基于电磁暂态仿真构建电网虚拟全景,与实际二次设备进行交互。
仿真系统采用纯电磁暂态仿真方式,可模拟各种电网运行方式、变电站不同接线形式、系统不同类型扰动等;可模拟电力系统的各种暂态过程,包括操作暂态、谐振暂态、故障暂态等;具有大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设备试验功能,可通过模拟实际电网的运行特性,全面考察被测试对象在大电网中的行为及其对电网的影响。
在进行智能变电站整站级测试时,采用实际二次系统与虚拟一次系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A/D和D/A转换接口或IEC61850接口接入智能或常规二次装置,进行电力系统的仿真研究或装置试验。
平台配备必要的辅助设备,如网络报文记录与分析装置、时间同步装置、电源系统等,构建成基于实时仿真的智能变电站调试系统,通过全数字、全物理、或数字物理混合接入方式,实现对采集、保护/测控、监控及远动系统的全过程综合调试目标。
2关键技术2.1全景实时仿真建模技术针对智能变电站电磁暂态仿真测试中一、二次系统建模工作复杂、技术难度大,不便于现场人员操作的问题,在仿真系统中开发了丰富的变电站主接线模板,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电网全景”的构建,可任意调整变电站所处电网的运行方式、变电站不同接线形式、变电站检修等各种不同场景。
针对智能变电站过程层设备,本文提出一、二次系统关联建模技术,基于SCD解析结果,对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进行建模,实现一、二次系统模型关联,打通了一次图元和二次模型的信息通道。
合并单元的建模方法为对合并单元内部描述的电流通道关联到仿真系统中的开关/线路模型中的电流变量,对合并单元内部描述的电压通道关联到仿真系统中的母线模型的电压变量。
智能终端的建模方法为对智能终端内部描述的位置、跳闸、重合、闭锁等通道信息关联到仿真系统中三相时控开关的位置、跳闸、重合等变量中。
2.2 智能变电站综合接口技术待测试设备为实际二次系统的关键设备,或者说是采用实时仿真闭环测试的方式,能够接入的实际设备,主要为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保护、测控、监控后台等。
“虚拟一次与实际二次系统接口”负责将虚拟一次系统仿真产生的数据,转换成为实际二次系统能够识别的电气量或报文,对应不同的实际二次系统配置情况,其接口方案主要有三种方式:接入过程层方式、接入间隔层方式、同时接入过程层与间隔层方式。
为实现智能变电站整站级测试方案,满足接入智能变电站不同接口类型的设备,开发了基于测试平台开发了综合试验接口,接口包括常规电气量、IEC61850-9-1/2、GOOSE及IEC60044-8接口,接口的规模、通信延时、同步误差满足我国智能站建设多样化、整站级测试需求。
2.3便携式一体化样机设计为开展智能变电站现场测试,对仿真检测平台进行小型化改造,开发了便携式一体化样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满足现场远距离、多频次搬运需求,极大方便了仿真测试平台在智能变电站现场检测工作中的应用推广。
整个测试平台采取模块化设计方式,包括五个模块:人机建模模块、计算模块、IEC61850数据转发模块、对时模块和供电模块。
整机结构体及各模块分布如图2所示:图2 便携式一体化样机计算模块、人机建模模块、IEC16850数据转发模块、对时模块通过插卡及电源线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负责所有模块的恒压供电。
计算模块与人机建模模块通过以太网线进行常规管理通讯。
IEC16850数据转发模块与计算模块的dpdk网卡通过高速网线连接进行实时通讯。
GPS模块与IEC16850数据转发模块通过光纤连接提供IRIG-B对时信号,且同时将GPS模块输出的信号通过光纤引出连接至人机建模模块的输出卡上,用来为外部装置提供对时信号。
3二次设备测试流程3.1一次系统建模利用智能变电站全景仿真测试平台建模软件对待检测变电站一次系统进行电磁暂态建模,或对变电站所在的外部大区电网进行机电暂态建模,同时对变电站主接线进行电磁建模,建立适于变电站的区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通过“纯电磁暂态方式”或“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仿真形式,模拟电网实时数据流,将智能二次装置接入动态实时仿真中进行相关闭环试验。
3.2硬件系统搭建搭建智能变电站整站级检测的硬件系统,通过智能站综合接口装置,将“虚拟全景”与智能变电站待检测二次设备无缝连接。
待检测二次设备包括智能变电站的保护、测控、交换机、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可采用接入过程层、接入间隔层或者过程层和间隔层同时接入的方案。
此外,通过网络报文监测装置获取并记录过程层网络、站控层网络中报文信息,实时分析电网事件。
3.3 SCD文件解析和关联通过解析接口调用SCD文件,搭建过程层、间隔层设备仿真模型,其中包括SV订阅模型、GOOSE发布模型、及GOOSE订阅模型。
建模时模型中的电气量以及非电量信息比较多,需在自动解析的基础之上将需要的通道信息关联到仿真系统中,并配置正确的通道号和端口号,实现二次虚回路的正确关联。
3.4设置故障类型和故障点按照相关继电保护测试标准,在平台仿真软件中预设各类二次设备的典型仿真模板,通过调用模板开展各种常见试验类型,如空投试验、动作时间、差动保护区内外金属性故障、经过渡电阻短路、发展性故障、永久性故障、系统振荡、投切低压侧电容、电抗器、调节分接头、CT断线与饱和、PT饱和、间歇性故障、系统频率偏移等等。
可在一次仿真过程中自动批量完成所有常规测试内容,实现二次设备装置测试的模板化、标准化。
此外,可在平台中模拟电网任意暂态过程(操作暂态、谐振暂态、故障暂态),设置不同的故障相、故障内阻、起始及持续时间实现简单的故障模拟,并通过故障序列按照既定的时序组合实现复杂的故障模拟,支持复杂站域保护研究。
4典型应用案例为验证本文所提方案,在某500千伏模拟智能变电站开展整站级二次系统测试,试验过程及结果如下:4.1 试验案例搭建模拟智能变电站规模和主接线如图3所示,在平台仿真软件中搭建变电站一次系统模型。
图3 500千伏模拟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4.2 试验项目(1)常规实验项目,包括所有设备连通性调试、单体设备功能性校验、复杂工况下多间隔设备联合调试实验、监控系统联动实验等。
(2)二次系统不停电检修方案验证(3)多间隔设备联合调试,包括线路II出口故障、线路II保护动作、5023拒动5023断路器保护失灵保护、母线II保护动作跳开断路器5013。
4.3 试验结果(1)母线II保护动作——5022跳开,5011拒动——跳5012和221;(2)母线I保护动作——5013跳开,5023拒动——断路器5023保护动作失灵跳断路器5022,线路保护远传跳开对端;(3)线路II出口故障,线路II保护动作,5023拒动,5023断路器保护失灵保护跳5022,母线I保护动作跳开断路器5013;(4)线路I出口故障,线路I保护动作,断路器5012拒动、断路器5012失灵保护跳5011,变压器保护跳开关221;(5)主变中压侧区外故障,跳开中压侧断路器221,同时主变保护动作跳开母联断路器220、跳开断路器222。
5结语本文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工具单一、缺乏整站全局性检测手段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测技术,并开发了智能变电站全景仿真测试平台和配套的接口装置。
平台利用电磁暂态仿真构建电网虚拟全景,在软件模块设计了实用化的电力系统元件和故障模板,可模拟电网实时数据流;开发了智能接口装置,通过SCD文件自动解析建立一、二次设备间的关联,实现仿真数据流与实际二次设备的交互,可在一次仿真过程中自动批量完成所有常规测试内容,实现二次装置测试的模板化、标准化。
为便于平台的现场应用,对平台进行了小型化改造,设计了便携式一体化样机。
最后,明确了二次设备测试流程,并在500千伏模拟智能变电站进行了试点应用,试验结果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1] 李孟超,王允平,李献伟,等.智能变电站及技术特点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8): 59-62.[2] 王冬青,李刚,何飞跃.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J].电网技术,2010(10): 20-25.[3] 张旭泽,郑永康,康小宁,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所面临的若干问题[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6): 90-96.[4] 苗俊杰.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高可视化全景调测平台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8, 41(9):170-178.[5] 肖繁,王紫薇,张哲,等.基于状态监测的继电保护系统检修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6):74-83.[6] 李刚,黄继东,倪传坤,等.智能变电站就地化保护仿真测试系统设计与探讨[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17):152-157.[7] 刘焕志,胡剑锋,李枫,等.变电站自动化仿真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 36(9): 109-112.[8] 韩伟,石光,李斌,等.智能变电站远动快速对点系统模块化设计[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7, 33(5): 57-62.[9] 梁旭,张萍,胡明亮.基于实时仿真技术的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与培训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 29(10): 79-81.[10] 李志兴,蔡泽祥,许志华.继电保护装置动作逻辑的数字仿真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4):97-101.【作者简介】刘超(1989),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直流控制与保护潘岩(1991),女,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营销与计量;韩伟(1975),男,大学本科,教授级高工,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