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生活中的传统文化_写作指导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优秀范文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优秀范文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我们要去发现、探寻。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一)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
它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它意味着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回”家去了,而春暖花开的春天回归大地,多么令人高兴呀!人们自然要载歌载舞地迎接春节。
春节前,人们络绎不绝地到市场去。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们去人山人海的市场办年货。
每个人的篮子装得满满的,有开心果、泡泡糖、花生、瓜子、糖等食品,有鸭、鸡、鹅、鱼、肉等菜,有烟、酒、巧克力等礼物。
虽然篮子沉甸甸的,但是每人却乐得合不拢嘴。
在家里,我们七手八脚地忙个不停。
爸爸手拿扫把,脚踩凳子,把天花板上的蜘蛛网上上下下扫得干干净净。
妈妈把抹布打湿,使劲擦着窗户。
窗户像明亮的大镜子。
我忙着贴春联。
红红的纸上写着“合家欢乐”、“财源滚滚”等金光闪闪的大字。
有的家门口还挂着大大的红灯笼,显得喜气洋洋。
大年三十,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个不停,不一会儿,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就摆在面前。
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叔叔拿起一杯酒,说:“让我们为明年的日子更红火而干杯! ” “好好… … ”饭桌上飘荡着一阵阵笑声。
团圆饭过后,大家围坐在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
里面有滑稽的小品,风趣的相声,优美的歌舞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铛--铛--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各家各户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
最快乐的要算孩子们了!孩子对着引火线一点,“砰,” “小子弹”逃到自己家去了,又“砰”,花穗散开了,有的像小鸟飞向天空… …就这样,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啊,多么喜气的春节!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二)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就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吧。
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先说春节吧!春节里,要吃饺子,饺子的音和交子相近,新的一年交好运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篇一】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要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数不胜数,如剪纸、对联、古诗、传统节目,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了。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姓。
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红纸剪一个“福”字贴在门上,在红纸上写一些吉利话也贴在门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红色就再也不敢来了。
从此人们年年贴春联,;流传至今。
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飘,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小朋友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到了晚上礼花满天,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表演引的我们哈哈大笑,如果天天过年该多好。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佳节,也是团圆节,这天吃元宵、猜灯谜,寓意家家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无比幸福快乐。
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篇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一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什么呢?经过灵巧的双手,它却可以变成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精美图案噢!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剪纸团花、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爸爸有一套以剪纸十二生消印成的邮票,爸爸小心地珍藏着。
看着剪纸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样,有胆小的老鼠,肥胖的牛,凶猛的老虎,可爱的小白兔,威武的龙,长长的小蛇,雄伟的白马,洁白的羊……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
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
记得每年过年时,妈妈总会买一些剪纸,如大红的“福”字,它在一个圆中套着,象征着圆圆满满、福气安康;还有那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又好似吐露着淡淡芳香的剪纸牡丹,它象征着吉祥富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中传统文化赏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中传统文化端午节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尤其有许多传统节日。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
是因为可以上好吃的棕子,糯米里有香肠、有枣子、还有肉。
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国灭亡了。
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杀了,人们怕小鱼小虾吃屈原的身体,他们就用竹筒把米装起来投进江中,可是被蛟龙偷吃了,后来人们知道了蛟龙最怕苇叶和五色线,于是人们用这些东西把糯米包了起来。
蛟龙看见这些东西就吓走了,这样小鱼小虾不吃屈原的身体了。
于是到了这一天人们把包好的棕子投进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习俗。
传统文化——春节中国有许许多多民间节日,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
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放鞭炮等,我们家也不例外。
那天晚上,我们家包了许许多多种馅的饺子。
吃饭的时间到了,我的眼里来回寻觅着,希望得到豆腐、钱和糖馅的饺子。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一个白色的,我心里想:不知道是糖的还是豆腐的。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往嘴里送。
果然,是一个豆腐馅的,明年我可以有福了。
然后,我们又去放鞭炮。
一会儿,春节晚会开始了,我只好回去看了。
我国的民间节日,丰富多彩,真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而自豪。
十二生肖的由来很久以前,玉皇大帝要举行十二生肖的报名,动物们听了,都纷纷早去报名。
那时猫和老鼠还是好朋友,猫和老鼠约定明天老鼠早起来叫猫。
第二天早上,老鼠早早地起床了,但把叫猫的事给忘了,它心里只想着报名。
在路上,老鼠遇见了牛,老鼠想超过牛,自己拿第一。
可是牛迈的步子太大了,老鼠根本追不上。
这时,老鼠眼珠一转,想出了一条妙计。
老鼠说:“牛大哥,你是不是很累,那让我到你背上来,给你唱歌,解解闷吧!”牛顺口答应了。
到终点的时候,老鼠灵活一跳,成了第一,牛成了第二。
紧接着气喘吁吁的老虎,大汗淋淋的兔子分别排在了第三、第四,龙、蛇、马、羊……依次排在后头。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习作指导

语文园地五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 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些现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 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 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还有一 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 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 吃团圆饭 大街上张灯结彩 吃团圆饭。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家家户户贴着“倒福”,对联。老老少 少,男男女女都穿上节日盛装,脸上个 去拜年 个都带着笑容,走亲串邻去拜年,一片 详和的景象。 大家见面第一句话都是恭 喜恭喜。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习作要求: (1)把综合性学习中收集到的有关 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或看到、听到 的内容,整理清楚。 (2)选定一个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 方面,写成习作。
你说我说
我以前过春节都做过些什么呢?
下面的开头你知道用的是哪种方法吗?
春节
我们首先拿出百子炮,它铺在地上像一条长 长的红丝带,“噼里啪啦”的,响声震耳欲聋,像 机关枪在扫射,我吓得赶紧捂住了耳朵,跑得远远 的。 接下来放的是一个个小圆柱体,只要点燃它, 它就会“唰”地一下喷出五彩缤纷的火星来,如火 树银花般灿烂。围观的小孩都不停地拍着手,叫着: “真好看!真好看呀!”
最后一种是像水桶一样的大礼炮。这种礼炮 是我们的压轴好戏。点燃后,它“嘶嘶”地蹿上了 天空,然后“砰”地一声爆开了,整个天空仿佛开 满了鲜花,漂亮极了! 过年真好,我巴不得天天都在过年呢!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 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 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 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 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 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 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 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 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 部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指导.doc

【习作要求】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
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
写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写作指导】1、可以写什么?传统文化①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
②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
③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2、怎么写?了解传统文化收集资料:除夕贴对联,腊八粥,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写下来。
写作方向:从生活中的饮食着手,例如粽子、汤圆、月饼、红桃粿等,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相关的饮食。
①这种食品通常在什么节日里出现?②能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吗?味道怎样?③这种食品中蕴含着什么意思?④搜集有哪些与这种食品相关的资料(如儿歌童谣、成语、故事、格言等)【写作提纲】提纲1题目:节日名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第一自然段:介绍该节日的习俗。
第二自然段:介绍该节日的由来,也可同时说说与它相关的传说。
第三自然段:写出该节日你参加的或做过的一些事情。
第四自然段:这个节日给你带来的感受,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些特点。
提纲2题目:民间工艺名称(剪纸、风筝、……)第一自然段:介绍该工艺的历史。
第二自然段:介绍该工艺的作用。
第三自然段:对该工艺品进行描述,或介绍其制作过程(也可亲自体会制作或玩耍的过程)。
第四自然段:这个工艺品给你带来的感受,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些特点。
提纲3题目:我最喜欢的古诗——第一自然段:介绍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第二自然段:说说整首诗的意思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的其中一两句,并说明原因第四自然段,说说你从该诗中体会到了一些什么,联系中国的一些传统美德及细想,扩展开来说说。
【写作素材】素材1: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的传统文化艺术,如戏曲、相声、山歌、民族舞蹈、地方小调等。
你听,一阵阵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从远而近;你看,一队队花花绿绿的人马沿着街道缓缓而来——原来这是秧歌队正在表演呢!秧歌队中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他们打扮成怎样的模样,化妆成谁的形象,是怎样进行表演的呢?看着看着,你是不是也想加入到这队伍里去呀!素材2:编织、刺绣、剪纸、陶瓷等都是我国古老的工艺,门类众多,内容更是丰富多彩。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篇一: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800字:中国传统文化感知端午习俗,品味传统文化感知端午习俗,品味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的佳节,也留下了许多令中国人珍惜,令外国人赞叹的习俗。
我最喜欢过端午节,最喜欢端午风俗。
妈妈的家乡是贵州,家乡的端午节真是乐趣无穷啊!吃粽子每当端午节快要来临,人们都要忙碌一阵子——包粽子。
据说,战国时候,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却受到了腐朽势力的排挤,被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因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
当时的人们怕江中的鱼吃了他的尸体,便包了许多粽子投入江内,希望鱼儿得到粽子吃就不再吃他的身体了。
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每年端午节都包粽子、吃粽子。
这传说中给鱼吃的粽子,却是我最喜欢的吃食之一。
包粽子也很有趣呢。
先采来新鲜的粽叶,洗净,用温水浸泡,使其柔软。
接着,卷成锥体,左手拿着,右手将洗好的糯米舀入锥体中,盛满后,再用水滴在米上,使米与米间的空隙减小,然后把豆沙获蜜枣等爱吃的馅料放在糯米上面,再盖上一层糯米,最后包好,用粽叶丝扎紧。
这样一个一个做好后,放在锅中煮熟,粽子便可以食用了。
热粽子香气扑鼻,但我觉得口感算不上最佳,冷却过后的粽子,嗅着那股清香的甜味,让你垂涎欲滴,吃到嘴里,满口清香,吞下肚去,凉透肺腑,那舒服之感,莫可名状。
登山端午节这天,我们家乡有登山的习俗。
登山又叫“游百病”,也就是通过登山把身上的各种病症带走丢掉的意思。
小时候登山,只要一出门就念:“游百病,游百病,百病消除。
”就这样边走边反复念叨,希望以后不会生病了。
我们常念到山顶,那时候心理面非常虔诚。
虽然现在不念了,但登山的习俗照旧。
插艾草和菖蒲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插上艾草和菖蒲。
据说这样做是有来历的。
唐代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来到都城长安,消灭了贪官污吏。
长安城有一条街地百姓对他有嗯,他怕错杀了有恩于他的百姓。
三年级语文园地五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02Hale Waihona Puke 0304 0506
情境教学法:创设传统文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 化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和创新精神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 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书法、剪纸等,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评价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传 统文化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添加项标题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添加项标题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方式:通过语文教材、课堂教学、课外 活动等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
传承方式与途径
社会活动:参加各种传统文化活动, 如春节、端午节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校教育:通过语文、历史等课程,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媒体传播: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 传播传统文化知识
创新与发展策略
教育推广: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创新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利用VR技术展示传统文化 文化活动: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剪纸比赛等,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国际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国际影响力
哲学: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具有深刻 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智慧
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具有丰富 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宗教: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具有丰 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
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等,具有独特 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1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有:民间工艺、戏曲、中药、节日……其中,我对剪纸艺术情有独钟。
在我们家,姥姥就是个剪纸高手。
所以我对剪纸并不陌生。
姥姥会剪姿态各异的小动物,各式各样的奇花异草,动态不一的小人物。
剪刀在姥姥手中,只见左一下,右一下,上一下,下一下,不一会儿,一副栩栩如生的剪纸画完工了。
你看那只小兔子,浑身红红的,两只耳朵高高的竖着,轮廓纸里用剪刀剪出了密密麻麻的小齿,是绒绒的毛,周围有一些花花草草,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它还皱着眉头呢!我很想跟姥姥学剪纸,可是剪刀在我手中,根本不听我指挥,不是剪掉耳朵,就是剪掉嘴巴,不是剪掉尾巴,就是剪掉腿。
我把剪刀一扔,说:“我不学了,太难了。
”姥姥笑着对我说:“剪纸是一门奇特的艺术,只有平心静气,勤学多练,才能掌握它,心浮气躁的人是学不会的。
”在姥姥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剪纸。
虽然我剪得不是太好,可是我也会剪一些简单的小图案了。
剪纸艺术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要将它发扬光大。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2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代表团圆、幸福、平安。
新年新气象,我最喜欢过春节,因为可以穿新衣服、收红包,放鞭炮,太有趣了。
早晨起来,各家各忙着贴春联,我家也不例外。
妈妈还买了一个大“福”字贴在大门上,客厅挂着中国结,灯笼也也挂好了,屋里屋外一片喜气洋洋。
中午,爷爷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有鸡、鱼、肉等美味佳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饮食文化
一、审题选材指导:“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些现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民族音乐、国画、书法、、灯谜、传统节日等。
本次习作,我们先来写一写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种。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如西安的羊肉泡馍、天津狗不理包子、重庆火锅、广州荔湾艇仔粥……,都是举世闻名的。
写作之前,我们应该观察你家乡的特色食品,选择一种特色食品来体验。
抓住食品的形状、颜色、味道、制作的工序、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描写。
在观察和体验的时候,要注意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尽力观察和体验得生动而富有情趣。
另外,在观察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你家乡美食有哪些功能,作用,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为了更加突出“传统美食”的题目,我们还有想一想这种美食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二、思路章法指导:这次习作我们可以按照“开头——具体特点——结尾”思路来构文。
1、开头(第一自然段):可总的描述一下所写的特色传统美食的名称和对它的感情等。
如能引用一些赞美的诗句,可以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2、具体特点(第二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落,要具体描写。
在具体描写时抓住以下几方面特点:(1)外形特点:抓住这一种传统美食的形状、颜色、味道制作的工序、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描写。
如大小、厚薄、黑白、长短等方面的特点,细致地描述。
在观察和体验的时候,要注意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尽力观察和体验得生动而富有情趣。
(2)作用特点:这种传统美食有哪些功能、作用,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和方便?它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3、结尾(第三自然段):可以总结,可以抒情,或者用反问口气作结,揭示文章的中心。
可以总结一下全文,抒发感情,赞美这种传统美食,赞美家乡。
也可以抒发自己感情的同时,揭示文章中心,或引用诗句以呼应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