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

合集下载

海西家园14 空军之父刘亚楼课件

海西家园14 空军之父刘亚楼课件
14 空军之父刘亚楼
刘亚楼上将 ,福建武平 湘店乡湘洋村人。1925年 从武平县立中学转入福建 省立第七中学读书。1926 年底,回家乡被崇德小学 校长(中共地下党员)聘 为教员,1929年8月,他被 中共桃澜特支吸收为党员, 率“铁血团”参加张涤心 等人领导的小澜(今小兰村) 农民暴动后,被选送到红 四军随营学校(红校)学 习。
1936年6 月入中国 工农红军 大学一期 一科学习, 见照片: (红大一 期一科留 延安同学 合影
前排左起:莫文骅、刘亚楼、罗瑞卿、朱德、张树才、邓飞、杨立三;后排左起: 谭冠三、林彪、周昆、罗荣桓、苏振华、贺晋年、谭政、宋裕和等
历任红十二军 第三纵队第一营第 二连连长,第一营 营长兼政委,红四 军第12师第35团 政委,红二师政委。 参加五次反“围剿” 战斗和二万五千里 长征,长征中参与 指挥红一军团第二 师,取得强渡乌江、 飞夺泸定桥等光辉 战绩。
想一想:
1、刘亚楼36岁担任四野参谋长,有哪些战功 2、共和国建立之初,毛主席点将刘亚楼任什么?
毛泽东与刘亚楼
朱德和刘亚楼欢送空军出征将士
人民空军参加朝鲜战争
1958年,叶剑英、刘亚楼、韩光(前排从右至左)等 在沈阳观看我国自行研制的飞机作飞行表演
刘亚楼司令员与其夫人翟云英视察武平实验幼儿园
强击机
强击机
1965年5月7日,刘亚楼将军在上海病逝。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 邓小平、彭真,共和国元帅和将军们,出席了刘亚楼的革命将领是
• 1、我最喜欢的革命将领是 • 2、他的战斗故事主要有 • 3、我从他身上学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上将(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上将(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上将(十)刘亚楼,原名刘振东,曾用名刘兴昌,刘马长,笔名亚楼,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

他1927年参加家乡共产党小组的活动任联络员,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5月底参加武平农民武装暴动,后被编入红4军第4纵队第8支队任班长、排长。

1929年12月入红4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担任连长。

1930年4月任红12军第5团第1营营长兼政治委员。

1930年6 月任红1军团第4军第3纵队8支队政治委员。

1930年9月任红12师第35团政治委员。

1933年6月任红1方面第2师政治委员。

参加了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红1、4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先后任红1军第1师师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副司令员。

1936年12月毕业后留校任红大训练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

1939年初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苏德战争爆发后,加入苏军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1945年8月,随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回国。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初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

1946年8月兼任东北航空学校校长。

1948年1月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第一参谋长。

1949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14兵团司令员。

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1947年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及锦州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的天津攻坚战役。

1949年7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之命负责筹建人民空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25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

1959 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

1961年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64年任中国人民航空协会名誉主席。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

刘亚楼将军与他的混血儿妻子

刘亚楼将军与他的混血儿妻子

刘亚楼将军与他的混血儿妻子史实11-21 17:141947年,刘亚楼与翟云英新婚合影1991年4月5日,清明节。

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的陵园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手捧鲜花,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上将的灵前。

老人家轻轻地放好鲜花,掏出手帕拂去了骨灰盒上的细尘,动作很轻很轻,仿佛当年为凯旋的将军拂去戎装上的纤尘……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刘亚楼将军患难与共的夫人翟云英。

一位是有着俄罗斯血统的姑娘,一位是叱咤风云的“中国战神”,他们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中结为连理,共同演绎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悲情战将“亚楼,今晚请你去王西萍同志(中共大连县委书记)家。

”1946年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中共大连市委书记韩光神秘兮兮地对刘亚楼说道。

“有任务?”刘亚楼见韩光神色异常,以为出了什么事,郑重地问道。

不料,韩光却兴奋地说:“哪里呀,给你相亲。

姑娘人不错,准保你满意……”“相亲?!”韩光的话,一下触动了刘亚楼心中脆弱而纤细的情感之弦。

刘亚楼,1911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和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有过童养媳。

可是,在他18岁那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之后,她就被民团抓走了,不久便被迫嫁往他乡。

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红军高级指挥员,刘亚楼战南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终身大事。

直至长征后到了陕北,在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兼教育长的时候,才与来抗大学习的女青年员凌漪结了婚。

婚后一年,他们生了个儿子,取名煜南。

也就是在这时,刘亚楼奉命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刘亚楼在苏学习期间,纳粹德国悍然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

不久,员凌漪得到刘亚楼战死的消息,悲痛万分之后与另一位红军干部结了婚。

当刘亚楼从一位到莫斯科的战友口中得知消息后,备受打击,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她毕竟这么年轻……”刘亚楼总是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很快,他就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

不久,丘比特之箭使他和苏丽娃走到了一起。

苏丽娃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早期领导人苏兆征的女儿。

上将刘亚楼:“雷公爷”的雷厉风行

上将刘亚楼:“雷公爷”的雷厉风行

上将刘亚楼:“雷公爷”的雷厉风行作者:吴东峰来源:《党史文苑》2019年第03期刘亚楼将军,福建武平县湘店大洋泉村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

将军潇洒英俊,性烈如火,人称“雷公爷”。

故空军流行口头禅:“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

”刘亚楼将军重仪表,爱整洁。

衣冠合体,领扣不松。

衣角、袖口、领口不容半点污渍;军衣、便装、西服,不见丝毫皱褶;按时修面、理发、剪指甲。

威风凛凛,风采熠熠。

某日外出,上车时,忽转身急回屋,盖见袖口有一点斑渍而换衣也。

某年,刘亚楼将军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古巴的国庆节,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不少国家代表团成员解开扣子,脱掉外衣。

刘亚楼将军则下死命令一道:就是坐在蒸笼上也要保持中国军人的风度。

故中国代表团成员自始至终精神饱满,举止文明。

古巴主席卡斯特罗赞不绝口。

1948年,东北野战军攻打锦州前夕。

时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的刘亚楼将军忽闻报,国民党将由沈阳空运第四十九军增援锦州。

将军急令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炮火封锁锦州机场,以阻其进。

次日,第八纵队司令政委回电请示:“锦州有两个飞机场,东郊机场已几年无用,西郊机场正在使用,请示应该封锁哪个机场?”刘亚楼将军阅报大怒,打电话斥之:“你们两个饭桶,两个机场,一个能用,一个不能用,封锁哪个,还用请示吗?你们是吃草的还是吃饭的?”尔后,第八纵队丢失小紫荆山阵地,未报告。

刘亚楼将军即挂电话给前线指挥所,得知情况属实后,怒而瞪目挥拳,传令:“不管是‘两条腿’,还是‘四条腿’(骑马的),严惩不贷。

司令员也跑不了。

”据云,时任第八纵队政委的邱会作连夜策马赶往前线,严肃军纪。

丢失阵地的连长枪毙,团长、副团长撤职,师长、司令员处分。

命令下达后,该部队官兵知耻而勇,遂夺回小紫荆山。

刘亚楼将军治军极严,且铁面无私,下级畏之,同级畏之,上级亦畏之。

东北野战军部队某领导,为老资格红军干部。

某日,乘火车迁往后方佳木斯,随车装有立柜、梳妆台、沙发等公物。

1965 年开国上将刘亚楼的葬礼

1965 年开国上将刘亚楼的葬礼

1965 年开国上将刘亚楼的葬礼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9年第13期1964年8月16日,国防部副部长、空军司令员刘亚楼随李先念副总理出访罗马尼亚。

8月31日至9月3日,刘亚楼又率中国代表团出访巴基斯坦。

回国后,刘亚楼感觉疲惫,腹泻不止。

10月15日,他又抱病率工作组到广东,研究如何打掉入侵的高空无人侦察机的战术。

直到11月9日,刘亚楼才到北京协和医院检查。

之后,他仍坚持工作。

11月22日,刘亚楼向中央军委呈交《关于调查研究对付美制无人驾驶飞机的办法的报告》。

11月26日,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亚楼同志:此件已阅,很好。

闻你患病,十分挂念。

一定要认真休养,听医生的话,不可疏忽。

”刘亚楼病情恶化,生命垂危11月27日,空军安排一架专机,将刘亚楼和夫人翟云英,以及保健医生、秘书、警卫人员一起送到上海。

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安排刘亚楼住在华山路一座花园小楼里,还派来一位高级厨师。

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组成以消化病学专家张孝骞教授为首的医疗组,随后也来到上海。

刘亚楼卧病在床仍惦记着工作。

1965年1月7日,他在病床上签发《关于再次击落美制无人驾驶飞机向罗总长、杨副总长的报告》。

1月9日,他对空军贯彻中央军委有关安全问题的指示提出意见。

1月18日,林彪给病中的刘亚楼写信:“亚楼同志:据确实的医生消息,你的病已证明无危险性,因此你可大大放心疗养,定能全好的,但一定要好好疗养一段时间才行。

”2月24日,刘亚楼给毛泽东写信报告病情好转。

中央警卫局负责人汪东兴回信:“主席听完报告后,很高兴,认为你的病已查出结果,可以进行治疗,并又把我手上的信接过去看了一遍,看完后嘱示:‘有病就要安心休养,不要发急,要待病好再工作,当成任务来执行。

’上述的话主席要我转告你……”实际上,专家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刘亚楼的病情不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坏。

春节期间,刘亚楼看见空军政委吴法宪陪同总参谋长罗瑞卿来了,出于礼貌勉强坐起来和罗瑞卿说了几句话。

今年4月8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

今年4月8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

今年4月8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开国上将刘亚楼将军百年华诞。

刘亚楼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从一个普通的红军战士成长为共和国将军,戎马倥偬,传奇一生。

将军的业绩不但载入共和国史册,将军的故事一直在武平传唱,将军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迅速秘密入关。

1949年1月,东北野战军各部队先后到达指定位置,完成对天津的战略包围。

天津的战事一触即发,时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的刘亚楼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天津战役前线总指挥。

经过全面准备,刘亚楼确立了“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围击,后歼灭,先啃肉,后啃骨头”的作战方针。

为了加强各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刘亚楼亲自写成了《关于天津攻坚战的协同计划》下发给连级以上指挥员。

刘亚楼认为,如果能把敌军的主力调到城北,造成中心地带兵力空虚,从东西方向把天津敌军拦腰斩断,解放天津就不难了。

因此,他趁天津“工商联合代表团”前来谈判的机会,将计就计,让陈长捷把151师调到城北,让陈长捷落入了自己的圈套。

担任天津作战的东北野战军共有5个纵队,22个师及特种兵部队12个团,共34万人。

按照刘亚楼的部署,担任天津作战的东北野战军,确定了两个主攻方向,第一、二纵队和特种兵一部组成西集团,西面为第一主攻方向;第七、八纵队和特种兵部队、炮兵一部组成东集团,东面为第二主攻方向;第九纵队及第十二纵队的34师组成南集团,南面为助攻方向;第八纵队独立4师、第二纵队独立第7师一部在城北实施佯攻,迷惑牵制守军,配合主要方向上的作战。

1月14日10点整,刘亚楼发出攻击命令。

随着三颗绿声信号弹腾空而起,500多门大炮一齐怒吼,千万发炮弹呼啸飞向天津城垣,硝烟滚滚、砖石横飞、碉堡上天、炮楼着火,铁丝网被摧毁,城墙被撕开一个个缺口。

东西两面城垒被突破后,主攻的后续大部队如潮水般涌进突破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天津拦腰杀去。

此时,在敌指挥部地下室的陈长捷如梦初醒,捶打着自己的脑袋,连连呼喊:“我上了刘亚楼的当啦!上了刘亚楼当啦!”15日2时,东西面主攻部队在金汤桥胜利会师,把天津城敌军拦腰斩断,敌人的防御体系整个被打乱,陷于极度的混乱状态之中。

刚回国刘亚楼,为何能当东北大军的参谋长,这位元帅是他的贵人

刚回国刘亚楼,为何能当东北大军的参谋长,这位元帅是他的贵人

刚回国刘亚楼,为何能当东北⼤军的参谋长,这位元帅是他的贵⼈说起刘亚楼,不禁有点惋惜,他是新中国有名的开国上将,也是第⼀位去世的开国上将。

对于他的去世,周总理曾悲痛的说:刘亚楼⾛的太早,空军司令⼈选难挑啊。

刘亚楼不仅是开国上将,还是东北⼤军的参谋长,林帅和罗帅的得⼒助⼿,那么对于⼏乎错过抗⽇战争,刚回国的他来说,是如何成为参谋长的呢?1910年,刘亚楼出⽣于福建,家境贫苦。

1929年,在李光的介绍下,刘亚楼加⼊了共产党,更是参加了中国⼯农红军,他胆⼤⼼细,每次任务都完成的很出⾊。

1934年,刘亚楼随着红军长征,参加过多次战役。

1936年,⼤学毕业的刘亚楼担任军政⼤学训练部的部长。

1939年,刘亚楼去苏联学习,直到1945年才回国。

回国后的刘亚楼渴望着为⾃⼰的祖国贡献⼒量,但苦于从众⼈视野中淡出多年,始终找不到门路。

刘亚楼负责中苏之间的联络⼯作,在⼯作中他见到了韩光,韩光也是⼀位⽼⾰命,他是认识刘亚楼的,刘亚楼在他的⾝上找到了组织,拜托韩光向中央汇报⾃⼰的情况。

碰巧的是,当时因肾病发作的罗荣桓就在⼤连休养,他可是刘亚楼的⽼⾸长。

当年在红⼀军团的时候,刘亚楼是他的政委,如今的罗荣桓是东北⼤军的⾸长。

罗荣桓刚见到刘亚楼的时候竟然没有认出他来,毕竟经过这么多年在苏联的学习,历经岁⽉的磨难,已不再是当年红军时的模样了。

⽼友见⾯,免不了的就是⼀顿嘘寒问暖,最后,罗荣桓问刘亚楼现在在哪⼯作,还问他是想继续在苏联⼯作还是回到⾃⼰的队伍中来。

刘亚楼给他的答案当然是为⾃⼰的国家效⼒,即使在苏联他已经是少校军衔。

当下,东北正是⽤⼈之际,刘亚楼⼜是⽼红军,还在苏联留过学,是难得的将才。

于是,罗荣桓就推荐刘亚楼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的参谋长,后来就成为了东北⼤军的参谋长,可以说,罗荣桓就是刘亚楼的贵⼈。

可当时对于这位空降的参谋长,⼤家众说纷纭,但是事实证明,罗荣桓的决定是正确的,刘亚刘是最合适的参谋长。

刘亚楼将军

刘亚楼将军

中国近代史论文题目:刘亚楼将军的红色革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合署)专业:行政管理年级:11级学号:3116319026姓名:林丽萍指导老师:李宝艳2011年11月25日摘要2010年10月30日,位于原闽西苏区的武平小城万人空巷、锣鼓喧天。

群众自发地聚集在街头巷尾,用亲切的目光和朴实的笑容,欢迎来到县委县政府大院参加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刘亚楼上将亲属、老领导、老红军、开国元勋后代和有关领导。

大会深切缅怀将军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追思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寄托家乡人民对将军的无尽怀念。

龙岩市市委书记张建在纪念大会上讲话指出刘亚楼将军戎马一生,但始终情系故土,时刻关心家乡的建设与发展。

他表示要发扬苏区干部的好作风,把老区建设好。

刘亚楼将军女儿代表她母亲翟云英及全家发表讲话,深情回忆了父亲刘亚楼将军伟大、光荣的一生。

大会由武平县县委书记、刘亚楼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小组组长陈盛仪主持。

关键词:刘亚楼龙岩市老区建设翟云英革命刘亚楼原名刘振东,福建武平湘店乡湘洋村人。

1925年从武平县立中学转入福建省立第七中学(今长汀一中)读书。

1926年底,回家乡被崇德小学校长(中共地下党员)聘为教员,从此接受革命思想,参加地下革命活动。

1929年8月,他被中共桃湘特支吸收为党员,率“铁血团”参加张涤心等人领导的小澜农民暴动后,被选送到红四军随营学校(红校)学习。

毕业后,历任红十二军第三纵队第一营第二连连长,第一营营长兼政委,红四军第12师第35团政委,红二师政委。

参加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参与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取得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光辉战绩。

●红军时期,刘亚楼历任红四军十一师政委、红一军团第二师政委、第一师师长。

●抗日战争初期,任抗日军阵大学训练部长、教育长。

●1938年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1945年8月,刘亚楼随苏联红军回到中国东北。

●1946年5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1948年1月,任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第一参谋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军委会东北分委员,同年十二月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
刘亚楼(1910-1965),原名刘振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刘亚楼,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一农民家庭。

小学毕业后考进长汀七中,因家庭困难,不久便辍学回乡,被母校崇德小学聘为教师。

在该校校长、共产党员刘克模的启发下,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革命书刊,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为刘亚楼,积极参加了当地农民赤卫队和乡区苏维埃政府的组建工作。

1929年5月底,为迎接红四军二次入闽,刘亚楼参加了武平农民武装暴动。

暴动队伍后被编入红四军第四纵队第八支队,任班长、排长。

12月,被选送到红四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担任连长。

1930年4月,刘亚楼任红十二军第五团第一营营长兼政治委员。

1930年6 月,任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

9月,红一军团纵队改编为师,
支队改编为团,任红十二师第三十五团政治委员。

1930年12月,率该团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的龙冈围歼战,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9000余人,该团作战英勇并活捉了国民党军师长张辉瓒。

后又率部参加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并为作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1932年3月,刘亚楼调任红十一师政治委员,积极开展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和宣传群众的工作,努力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

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撤销军级建制,方面军直辖第一、第二、第三师,刘亚楼任第二师政治委员。

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在长征途中,刘亚楼率领部队担任红一军团的前锋,取得了强渡乌江、智取遵义、勇夺娄山关和四渡赤水河等一系列重要胜利,为中央红军跳出强敌的包围、胜利北上创造了条件。

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刘亚楼先后任红一军(原红一方面军)第一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

1936年6月,作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批学员入校学习。

12月毕业后,留校任红大训练部部长。


1938年1月,刘亚楼任抗日军政大学(红大改称)教育长。

1939年初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苏德战争爆发后,加入苏军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1945年8月,随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回国。

1946年初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为组建适应战争需要的高效率的司令部作出了重要贡献。

8月,兼任东北航空学校校长,为后来的人民空军培养了第一批骨干。

东北内战爆发后,刘亚楼先后协助总部首长部署和指挥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7年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作战,歼国民党军22万余人,
迫使东北国民党军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座孤城之中。

1948年1月,刘亚楼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第一参谋长,为使司令部工作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转变需要,对从思想、组织、作风多方面加强司令部机关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并做出了贡献。

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同时被委任为军委会东北分会委员。

1948年9月,***发出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10月初,当林彪私自以林、罗、刘名义向中央军委发出加急电报,提出放弃攻打锦州而北返打长春时,与政治委员罗荣桓一同进行了耐心的劝说,并发了一封重申攻打锦州的电报,保证了锦州战役及整个辽沈战役的顺利进行。

辽沈战役期间,积极协助总部首长,指挥部队连续作战52天,全歼东北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后,刘亚楼遵照中央军委关于“东野尽速入关,突然包围津、唐、塘等处之敌”的命令,立即筹划东北野战军分路迅速入关的各项工作,为保证将国民党傅作义集团围歼在华北做出了贡献。

1949年1月,刘亚楼任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指挥了天津攻坚战役,创造了全歼守军13万、29小时结束战斗的攻坚战奇迹。

3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


1949年7月,刘亚楼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之命,负责着手筹建人民空军。

8月,赴苏进行购买飞机、派遣专家及援建航校的谈判。

10月25日,被中央军委正式任命为空军司令员。

11月15日,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作出了关于空军领导机关组建原则的报告,提出了在目前没有空军部队的情况下,应集中主
要力量把航校办好的意见,得到了***的肯定和批准。

为筹办好第一批航校,精心规划,具体指导,事必躬亲,一丝不苟,终使六所航校于1949年12月1日如期开学。

1950年4月1日,筹建空军战斗部队的条件已经成熟,刘亚楼向中央军委提出从陆军各野战军选调建制师、团领导机构组成空军部队领导机构的建议,并得到批准。

6月,第一支人民空军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正式成立。

随后,坚决贯彻中共中央规定的“边打边建”的方针,派新中国空军投入了抗美援朝作战。

在对志愿军空军进行空战指导时,根据***一贯主张的“集中兵力”的思想,结合空战实际,提出了“一域多层四四制”的战术原则,使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在开战之初就取得了一连串的优异战果,同时也为人民空军的空战战术奠定了基础。

刘亚楼一贯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每当飞行员在国土防空中击落敌机或训练中出现事故,无论手中的工作多忙,都要亲赴现场总结经验或探讨教训。

通过观察和总结,把培养飞行员的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按飞行员技术水平分类编组,做到“平战一致”。

当1958 年飞行训练中一度出现急躁冒进的思想时,曾严肃指出:“飞行训练是一门科学,切不可蛮干!”同时给部队规定了“稳步提高,循序渐进”的训练方针,要求“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有效地保证了空军的战术技术训练沿着提高强度、稳健进度、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方向的发展。

对空军的作风建设、空军机务工作和空军专业技术院校的建设,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在创造空军的过程中,刘亚楼十分重视政治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曾强调说:“空军是个技术军种,搞不好会产生单纯技术观点,因而时刻要把政治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他主张,政治思想的根本环节是用***思想武装空军人员的头脑,并以自己努力学习***思想的模范行动,带动空军党委一班人。

在部队政治思想工作领域则提出“及时发现,确实弄清,正确解决”三个环节,狠抓落实,把思想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

1954年,刘亚楼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

1959 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

1964年被选为中国人民航空协会名誉主席。

刘亚楼于1965年5月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