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重点字词

合集下载

高中课内文言文复习 兰亭集序 重点词语

高中课内文言文复习 兰亭集序  重点词语

兰亭集序重点词语■群贤【毕】至,毕,全、都。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极:穷尽。

确实,实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处、相交往。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

万殊,千差万别。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向:过去、以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以,因。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化,造化,即自然。

期:至,及。

■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喻之于怀,心里明白。

不言而【喻】■【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本来、当然。

一,把……看作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

齐,把……看作相等■虽世【殊】事异,不同■其【致】一也。

情趣赤壁赋■举酒【属】客劝人饮酒■亡国破家相随【属】继续;连接■衡少善【属】文。

缀辑;撰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

托付;委托■正襟【危】坐正■【危】言危行正直的■【方】其破荆州当■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将■知不可乎【骤】得屡次■而【卒】莫消长也最终■相与枕【藉】乎舟中衬垫++++++ 兰亭集序重点词语■群贤【毕】至,毕,全、都。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极:穷尽。

确实,实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处、相交往。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

万殊,千差万别。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向:过去、以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以,因。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化,造化,即自然。

期:至,及。

■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喻之于怀,心里明白。

不言而【喻】■【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本来、当然。

一,把……看作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

齐,把……看作相等■虽世【殊】事异,不同■其【致】一也。

情趣赤壁赋■举酒【属】客劝人饮酒■亡国破家相随【属】继续;连接■衡少善【属】文。

缀辑;撰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

托付;委托■正襟【危】坐正■【危】言危行正直的■【方】其破荆州当■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将■知不可乎【骤】得屡次■而【卒】莫消长也最终■相与枕【藉】乎舟中衬垫++++++兰亭集序重点词语■群贤【毕】至,毕,全、都。

《兰亭集序》字词注解

《兰亭集序》字词注解

《兰亭集序》字词注解《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下面来看看这篇文章的字词注解。

(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

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

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阴历三月。

暮,晚。

(3)会:集会。

(4)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5)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6)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7)群贤:诸多贤士能人。

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

贤:形容词做名词。

(8)毕至:全到。

毕,全、都。

(9)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10)咸:都。

(11)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2)修竹:高高的竹子。

修,高高的样子。

(13)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4)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

映带,映衬、围绕。

(15)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

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流,使动用法。

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16)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

列坐,排列而坐。

次,旁边,水边。

(17)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

盛,盛大。

(18)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

(19)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20)是日也:这一天。

(21)惠风:和风。

(22)和畅,缓和。

(23)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24)所以:用来。

(25)骋:使……奔驰。

(26)极:穷尽。

(27)信:实在。

(2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相与,相处、相交往。

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

(29)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解释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解释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解释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里那些超重要的字词!
先说“永和九年”,这四个字可不简单呐!永和,那是个年号,就像咱现在说的 2023 年似的。

“岁在癸丑”,癸丑也是个纪年的方式呀,你想想,这不就跟咱记生日一样嘛!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这“会”字,不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嘛,就好比咱同学聚会,热热闹闹的。

“会稽山阴”呢,那可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哎呀,那景色肯定美极了!
“修禊事也”,这“修禊”可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呢,大家在水边嬉戏、祈福,多有意思呀!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哇塞,这可真是人才济济呀!那些有才能的人都来了,老的少的都聚在一起,这场景,想想都让人兴奋!不是吗?
“引以为流觞曲水”,这简直太有创意了!酒杯在水上漂,停到谁那儿谁就作诗,多好玩儿!
“一觞一咏”,喝一杯酒,作一首诗,这生活多惬意呀!
“亦足以畅叙幽情”,在这里可以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感,这感觉太棒啦!
“仰观宇宙之大”,抬头看看那广阔的宇宙,是不是感觉自己特别渺小?“俯察品类之盛”,低头看看这世间万物的丰富多彩,是不是又觉
得特别神奇?
里这些重点字词,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大门。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情感和智慧。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
这些字词,它们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字词总结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字词总结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人们)抒发感情的原因,(是因为)他们 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盛 1、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盛:把东西放在容器里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盛:繁盛 3、俯察品类之盛 盛:繁多
之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之:的 2、仰观宇宙之大 之:定语后置 3、高余冠之岌岌兮 之:定语后置 4、夫高高的竹子 2、修禊事也 修:举行 3、况修短随化 修:长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修:修洁而美好 5、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修养
6、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修:撰写 7、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 内修整理。 修:整理,治理
所以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所以:用来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所以:……的原因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 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兰亭集序
一词多义
修禊事也
修 茂林修竹
举行 高
况修短随化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用来 ……的原因
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热闹 繁多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结构助词, “的”
仰观宇宙之大 定语后置的标志
夫人之相与 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往、到
不能喻之于怀 之二虫又何知 则芥为之舟
极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极:标准 3、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极:极其,非常。 4、人极马倦 极:疲惫
与 1、则与一生彘肩 与:给予 2、夫人之相与 与:交往 3、吾与点也。 与:赞许 4、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亲附
一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一:相同,一样。 2、一生死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初次,第一次。 4、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一:全,满

《兰亭集序》知识归纳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归纳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归纳整理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悟.言一室之内:“悟”同“晤”,面对面 ②虽趣.舍万殊:“趣”同“取” (2)一词多义①是⎩⎪⎨⎪⎧是.日也,天朗气清:代词,这定国是.诏:名词,国家大事,大政方针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正确,对的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动词,表判断惟进修是.急:常与“惟”搭配,使宾语提前 ②一⎩⎨⎧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其致一.也:形容词,一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 ③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形容词,高,长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形容词,寿命长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动词,修建修.禊事也:动词,举行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整治,施行 ④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名词,情致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动词,到达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动词,表达 ⑤怀⎩⎨⎧游目骋怀.:名词,胸怀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名词,感慨怀.其璧往使:动词,揣着,怀抱怀.敌附远:动词,安抚⑥信⎩⎨⎧信.可乐也:副词,实在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名词,实情愿陛下亲之信.之:动词,信任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副词,随便 (3)古今异义①列坐其次..古义:它(曲水)旁边的地方。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②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种类。

③或取诸怀抱..古义:襟怀抱负。

今义:抱在怀里;胸前。

④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⑤俯仰..一世 古义: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⑥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也指文化或文人。

(4)虚词归纳 ①之⎩⎨⎧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引申为达到,得到仰观宇宙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足以极视听之.娱:助词,的夫人之.相与: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所⎩⎨⎧所.以游目骋怀:代词,与“以”组成固定结构,“用来……”或因寄所.托:代词,与“托”构成名词性词语录其所.述:代词,与“述”构成名词性词语 ③其⎩⎨⎧列坐其.次:代词,代曲水当其.欣于所遇:代词,指“他们” 及其.所之既倦:代词,指“他们”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代词,指人们的 2.词类活用(1)一觞.一咏: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2)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 (3)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4)群贤.毕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才 (5)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6)足以极.视听之娱:副词用作动词,穷尽,尽享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3.句式运用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点。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归纳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归纳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归纳《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创作的经典书法之一,既是书法之美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中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其中所使用的一些字词,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文化含义,也在现代汉语中被频繁使用。

本文将对《兰亭集序》中频繁出现的一些重点字词进行归纳整理。

兰亭“兰亭”是《兰亭集序》的主题,也是王羲之本人所在的兰亭书屋。

在文中,兰亭不仅代表了一个地方,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追求文化和自由的精神家园。

遐迩“遐迩”描述的是王羲之的书法传世千古的能力,也代表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远至遥远的未来,能够影响后人,并传承千年。

岂曰无衣“岂曰无衣”一词指的是王羲之自信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个词语后,还有“与子同裳”,表明王羲之提倡自由思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勇敢前行,同时也体现王羲之对自身才华的自信。

甫里“甫里”是王羲之描述兰亭书屋“甫出茅庐,躬耕陇亩”的环境时所用的词语。

该词语形象地描述了兰亭书屋建立的初期,也表现了王羲之刻苦耐劳的精神。

悠然“悠然”是王羲之描述兰亭书屋的心境。

在这个词语前,王羲之用“临风而慨”描述激动的情绪,但是到了“悠然”这里,他突然平静了下来,心态处于一种超然的境地。

真隽“真隽”描述王羲之自己写书法的精神追求。

这里的“真”指的是真实,也是指王羲之追求写出真实的自我表现和最高层次的艺术境界;“隽”意味着高远,王羲之对书法追求的境界非常高,是艺术的大师。

钟灵“钟灵”形容王羲之书写时的神韵,表达了他运笔之灵、意境之美和审美之趣。

这个词语表明了王羲之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他通过观察自然而创作的能力。

高致“高致”描述王羲之用心创作时的境地,意味着声音的高峰,是一种精神的高度,表现出王羲之书法境界独到、高超的特点。

得失“得失”描述王羲之创作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总结了人生中得到和失去的经验,同时也表达了王羲之对艺术的看法,认为艺术创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取得创作成功需要经历得失和苦难的洗礼。

以上是《兰亭集序》中频繁出现的一些重点字词,这些字词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更是人们获得自由、艺术表达和思考的关键点。

兰亭集序重点词解释

兰亭集序重点词解释

兰亭集序重点词解释
【事】
偏正结构式。

即之事。

古代民俗,三月上旬之巳日,欢聚水边洗,以消除不祥。

(犹如今天傣族的.泼水节)后来发展为郊游和水边饮宴活动。

【少长咸集】
主语结构式,老少有名望的人全都聚集在兰亭。

咸(xián)──副词,全,都。

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

如:
1、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张衡传》)
3、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曾不知……】
偏正结构式,竟然不知道……
曾(céng):
1、副词,曾经,如:“人道寄奴曾往”,“相逢何必曾相识”。

2、“层”的通假字,如:杜甫《望岳》“荡胸生曾云”。

曾(zēng):
1、表示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如曾祖,曾孙。

2、“增”的通假字,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副词,竟然,连……都,表示出乎意料,超乎限度,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若妻弱子”,“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流觞】
偏正式结构,顺着水流而下的酒杯。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1(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二)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B.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C.形容词作动词: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三)古今异义词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四)一词多义1.之: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以之兴怀(代词)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独立性)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2.修:茂林修竹(意为“高”)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虽: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五)特殊句式A.判断句:①死生亦大矣。

(语意山构成判断)B.倒装句:1.状语后置: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兰亭集序重点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1
一、实词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全到;毕:全、都;咸:都。

2、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3、茂林修竹:高高的竹子。

修:长,引申为高。

4、清流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5、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

映带,映衬、围绕。

6、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

列坐,排列而坐。

次,旁边,水边。

7、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

盛,盛大。

8、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

9、信可乐也:实在。

10、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11、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

然:……的样子
12、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迁:变化。

13、向之所欣:过去、以前。

14、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旧迹。

15、以之兴怀:以,因;兴,发生、引起。

16、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

17、终期于尽:至,及。

18、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

临,面对。

19、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20、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21、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22、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23、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二、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三、古今异义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3.是日也
古义:代词,这。

今义:表判断
4.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

文中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5.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

四、句式
a) 判断句
修禊事也死生亦大矣其致一也
b) 倒装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
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c)省略句
映带(于)左右列坐(于)其次悟言(于)一室之内
放浪(于)形骸之外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五、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游目骋怀
六、重点句翻译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2
【禊事】
偏正结构式。

即祓禊之事。

古代民俗,三月上旬之巳日,欢聚水边洗濯,以消除不祥。

(犹如今天傣族的泼水节)后来发展为郊游和水边饮宴活动。

【少长咸集】
主语结构式,老少有名望的人全都聚集在兰亭。

咸(xián)──副词,全,都。

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

如:
1、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赤壁之战》)
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张衡传》)
3、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 (《桃花源记》)
【曾不知……】
偏正结构式,竟然不知道……
曾(céng):
1、副词,曾经,如:“人道寄奴曾往”,“相逢何必曾相识”。

2、“层”的通假字,如:杜甫《望岳》“荡胸生曾云”。

曾(zēng):
1、表示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如曾祖,曾孙。

2、“增”的通假字,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副词,竟然,连……都,表示出乎意料,超乎限度,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若孀妻弱子”,“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流觞】
偏正式结构,顺着水流而下的酒杯。

拓展资料:
作品原文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白话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
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

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

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

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创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