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公共体育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体育市场开发方向的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体育管理活动能力。

课程的具体任务:(一)了解公共体育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掌握公共体育管理活动的方法。

(三)具备解决体育领域中公共问题的应用理论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该课程总计54学时,其中理论占36学时,实践占18学时。

要求理论联系实践,将公共体育理论与管理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组织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公共体育管理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公共体育的事务和管理,学生基本了解概念。

【重、难点分析】公共体育管理的内涵。

【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体育事务第二节公共体育管理的内涵第三节公共体育管理的发展趋势【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作业】公共管理的内涵。

第二章公共体育组织【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体育组织的内涵,认知公共体育组织的类型,明确公共体育组织的作用。

【重、难点分析】公共体育组织的作用【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体育组织的内涵第二节公共体育组织的类型第三节公共体育组织的作用【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作业】公共体育组织的作用第三章公共体育管理者【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公共体育管理者的相关知识。

【重、难点分析】本章重点:公共体育管理者这个角色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应具备的素质。

【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体育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公共体育管理者的角色第三节公共体育管理者的素质【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作业】公共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应具备的素质。

第四章公共体育决策与政策【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公共体育决策和政策的概念【重、难点分析】中国公共体育政策分析【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体育决策第二节公共体育政策第三节中国公共体育政策分析第四节世界各国体育政策概览【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作业】简述中国公共体育政策分析第五章公共体育战略管理【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公共体育战略管理的过程,了解我国体育发展战略。

体育管理学教学大纲

体育管理学教学大纲

《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7 版)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号: 112122006课程名称:体育管理学二、学时、学分总学时: 32 学时总学分: 2 学分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体育社会与指导体育教育开设学期:第 5 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一)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课程目标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体育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尤其了解要了解我国目前的体育管理体制,侧重体育管理行为的宏观掌控与微观的机理分析的能力培养。

使得学生能够从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管理、运动竞赛管理、群众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管理以及体育信息管理等不同的层面深刻理解管理的真切内涵,并在实际案例分析和操作中得以合理运用。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产业等领域相关部门的体育管理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具备一定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体育管理系统、基本原理、职能和方法、体育管理体制等,并能在管理的实践中加以运用,认识体育管理的基本规律。

2、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各类体育工作(主要指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产业等)的管理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体育管理能力。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学校体育管理》、《体育管理学案例》、《城市体育管理》七、教学时数分配《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 32学分: 2讨论、讲授实验实践章次各章标题名称习题课学时学时学时等学时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体育管理原理2第三章体育管理职能与方法4第四章体育战略管理2第五章体育组织管理4第六章体育标准化管理2第七章体育绩效管理2第八章学校体育管理4第九章运动训练与体育赛事管理4第十章群众体育管理2第十一章体育产业管理2第十二章体育信息管理2合计32八、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共 2学时)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共14 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体育管理学的概念及与一般管理学的关系;明确学习体育管理学的目的与意义;了解体育管理学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体育管理学教学大纲

体育管理学教学大纲

《体育管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00刀
一、课程性质与类别
本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共36学时,2学分。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体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方法,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作为一名体育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及能力。

培养学生对体育管理工作的兴趣。

三.学时与学分
四、贯彻执行大纲的要求(一)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五、考核安排
本课程为考试课
1.考核内容
考试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

2.考核方法
本课程考试采用开卷和闭卷结合的方法。

(1)开卷:每章结束后,就本章内容开卷考试。

全部课程结束后汇总各章
的开卷成绩,按占总成绩的60%换算,讣入总成绩。

(2)闭卷:课程结束后闭卷考试,按占总成绩40%换算,计入总成绩。

3.成绩记载
总成绩=平时成绩60% +期末考试40%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秦椿林,张瑞林.体育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孙汉超,秦椿林.实用体育管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
4.
4.刘兵.新编体育管理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肖林鹏.社会体育管理.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6.肖林鹏.体育赛事项LI管理.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体育管理学教学大纲

体育管理学教学大纲

体育管理学教学大纲1. 教学目标1.1 培养学生对体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能力 1.2 培养学生的体育管理实际操作能力1.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1.4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2. 课程设置2.1 体育管理学导论2.1.1 体育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1.2 体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2 体育组织管理2.2.1 体育组织的类型和结构2.2.2 体育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2.2.3 体育组织管理的实际案例分析2.3 体育人力资源管理2.3.1 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3.2 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和技巧2.3.3 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分析2.4 体育市场营销2.4.1 体育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4.2 体育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2.4.3 体育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2.5 体育财务管理2.5.1 体育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5.2 体育财务管理的核算和分析方法2.5.3 体育财务管理的案例分析2.6 体育法律与伦理2.6.1 体育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规2.6.2 体育法律案例分析2.6.3 体育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和应对策略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述体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案例,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3.2 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和讨论实际体育管理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3 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活动,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培养3.4 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加强学生对体育管理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4. 考核方式4.1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和概念的掌握进行测试4.2 作业和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和案例分析,考察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4.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4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体育管理的研究性论文,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5. 教材及参考书目5.1 教材:《体育管理学导论》5.2 参考书目:- 《体育组织管理与实务》- 《体育市场营销与管理》- 《体育财务管理》- 《体育法律与伦理》6. 教学资料和资源6.1 PPT课件: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制作相关PPT课件,辅助教学6.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和研究相关案例和资料6.3 实际案例:提供相关体育管理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总结: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体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体育管理实际操作能力,并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运动训练专业体育管理学必修课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专业体育管理学必修课教学大纲

体育管理学(课程编号:022003)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必修课,36学时,2学分。

二、课程目标 :1、掌握体育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了解体育各项业务活动管理的主要内容。

3、提高学生对体育管理活动的认识和从事体育管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章节名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管理与体育管理第二节管理学与体育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四节学习体育管理学的意义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的性质三、体育管理的概念。

一、管理的产生二、管理学的产生与形成三、体育管理学的建立。

一、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二、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发展离不开管理二、学习体育管理学的意义。

通过讲授绪论部分,要求学生了解管理的定义,重点了解管理的基本特征,掌握管理学理论的演进,重点掌握体育管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第二章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一节体育管理系统、管理过程与职能第二节体育管理原理第三节体育管理的基本方法一、体育管理系统二、体育管理过程三、体育管理职能一、系统原理二、人本原理三、动态原理四、效益原理一、体育管理方法的内容体系二、体育管理的基本方法三、体育通过讲授管理的原理与方法,要求学生了解体育管理系统的构成,重点了解体育管理过程,掌握,重点掌握体育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的能力。

4第三章体育管理的计划职能第一节体育计划工作的概述第二节制定体育计划的依据、程序与方法第三节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一、计划的概念与特征二、计划三、计划的种类一、制定体育计划的依据二、制定体育计划的程序三、制定体育计划的方法一、体育发展战略概述二、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三、《全面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通过讲授要求体育管理的计划职能,要求学生了解计划的功能与作用,重点了解计划的种类,掌握制定体育计划的程序,重点掌握制定体育计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模板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2. 课程代码:_______3. 学分:_______4. 学时:_______5. 教学对象:_______6. 教学年级:_______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学校体育的历史发展、现状及趋势。

- 掌握学校体育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律。

- 熟悉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了解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学校体育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体育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 增强学生体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关心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情感。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述1. 学校体育的概念与特点2. 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3. 学校体育的历史发展第二章学校体育的目标与原则1. 学校体育的目标2. 学校体育的原则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1. 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2. 体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第四章学校体育的内容与评价1. 学校体育的内容2. 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标准第五章学校体育的管理与制度1. 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2. 学校体育的规章制度第六章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 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2. 学校体育的未来展望四、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_______(占总成绩的_______%)2. 期中考试:_______(占总成绩的_______%)3. 期末考试:_______(占总成绩的_______%)六、教学资源1. 教材:《学校体育学》2. 参考书籍:《学校体育学教程》、《体育教育学》等3. 教学网站:_______4. 实践基地:_______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结合学校体育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

体育场馆管理教学大纲

体育场馆管理教学大纲

体育场馆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体育场馆管理2、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3、课程学分:X学分4、课程总学时:X学时,其中理论教学X学时,实践教学X学时5、先修课程:体育管理学、体育市场营销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场馆的类型、功能和布局。

掌握体育场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熟悉体育场馆运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能力目标能够制定体育场馆的运营计划和管理方案。

具备组织和协调体育赛事、活动在体育场馆内顺利开展的能力。

能够进行体育场馆的日常维护和设备管理。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体育场馆概述体育场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体育场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体育场馆在体育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体育场馆的规划与设计体育场馆选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体育场馆的功能布局和空间规划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的配置和选型3、体育场馆的组织管理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素质要求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体育场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体育赛事和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票务管理和观众服务商业开发和合作模式5、体育场馆的设施设备管理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设备的更新和改造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6、体育场馆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人员安全和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7、体育场馆的财务管理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收入来源和财务管理方法财务报表分析和绩效评估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功能网络营销和在线服务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四、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体育场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体育场馆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体育赛事和活动的组织,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韩春利执笔人:解毅飞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课程编号:144202,142426,142305英文名称:The school sports课程类型:专业方向特色课总学时: 36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 0 课外学时:4学分:2开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体育)、舞蹈学(体育)、运动训练先修课程: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从体育对人的培养与促进人发展的角度,将体育置于整个教育和人体运动之中认识与把握。

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以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思考、解释、解决学校体育实践中的问题为主线,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学校体育相关的概论和理论,能够设计与实施学校体育课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并能带学校运动队进行训练,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学校体育的基本概念,加深学生对各章学习内容的记忆与理解;2.通过课堂讨论,综合运用学过的学校体育理论相关知识,结合学校体育的实际,讨论相关问题,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并且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3.课外实践活动,将理论付诸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一些见习、组织实践活动和采访活动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学生参观学校,进行学校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等的实际,将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实践,解决学校体育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和体育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纲要: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的特点“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和内容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纲要: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和特点第三节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纲要: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历史意义,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特征,前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体质教育思想的内容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第一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纲要:社区体育概念、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第二节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纲要: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概念,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原则第三节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纲要: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影响,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影响,终身体育思想给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影响第四节学校体育与大众传播纲要:大众传播的概念,大众传播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学校体育与媒介教育第三章学校体育结构、功能与目标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纲要:学前教育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以及各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功能纲要: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其他功能第三节学校体育的目标体系纲要: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与效果目标第四节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与要求纲要: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和基本要求第二篇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第一章体育课程第一节体育课程的概述纲要:体育课程的概念第二节体育课程的类型纲要: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特点,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优缺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特点,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的优缺点,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概念第三节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纲要: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第四节体育课程编制纲要:选择和组织体育课程内容的标准和原则,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第一节体育教学目标纲要: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和功能,体育教学目标改革发展的方向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纲要: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海德洛特的教学目标分类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分类,设计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原则,体育教学目标的表述第三节大中小体育教学目标纲要:在贯彻实施学段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其独立性和衔接性第三章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第一节体育教学过程概述纲要: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体育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过程性要素,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构第二节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纲要: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第三节体育教学过程的交往纲要:体育教学中交往的概念、特点和功能,体育教学交往的类型和基本过程第四节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纲要: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体育教学过程的6个基本规律,学生主体性原则、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技能教学为主原则、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和全面效益原则的概念、依据和贯彻第四章体育教学方法第一节体育教学方法概述纲要: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和结构,体育教学方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第二节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纲要: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的概念和基本要求,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构成的基本要素和要求,完整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的区别、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循环练习法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游戏法和运动竞赛法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发现法和小群体教学法的概念、指导思想和过程第三节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纲要:合理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意义和依据第五章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第一节体育教学设计概述纲要: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意义、组成和一般程序第四节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纲要: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和体育课教案的区别,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体育课教案的编制步骤第五节体育教学的实施纲要:体育教学常规,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运用和场地器材得布置,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应用,体育课密度与运动负荷量度的控制,体育课的总结第六章体育教学评价第一节体育教学评价概述纲要:教育评价和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体育教学评价的类型、功能和原则,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和发展趋势第二节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纲要: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第三节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纲要: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常用的方法,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第三篇课余体育第一章课余体育概述第一节课余体育的地位与特点纲要:课余体育的概念、课余体育的地位与特点第二节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纲要: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第三节课余体育的组织形式纲要:作息制度中规定的体育活动,全校性课余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动第三章课余体育训练与学生体育竞赛第四章大学竞技体育第四篇学校体育管理:第一章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第二章体育教师第三章学校体育环境(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名称:中学体育课见习生(2学时);组织教学实习(2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体育管理学是一门探讨体育运动与管理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关于体育组织、管理、营销和领导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旨在介绍体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体育管理学的核心知识。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体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体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3. 培养学生的体育组织、管理、领导和营销等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 体育管理学概论
1.1 体育管理学的定义和内涵
1.2 体育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1.3 体育管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2. 体育组织与管理
2.1 体育组织的类型和结构
2.2 体育组织的管理职能与机构设置
2.3 体育组织的管理模式和效果评估
3. 体育领导与决策
3.1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3.2 体育领导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3 体育决策的过程和方法
4. 体育营销与市场化
4.1 体育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4.2 体育产品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4.3 体育赛事与品牌塑造
5. 体育管理法律与伦理
5.1 体育管理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5.2 体育管理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5.3 体育管理的社会责任和规范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体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视频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体育管理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体育管理实践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教材:《体育管理学导论》
2. 参考书目:
- 《体育组织与管理》
- 《体育领导学》
- 《体育市场营销》
- 《体育法律与伦理》
六、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体育管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进
行考核;
3. 期末论文:学生需完成一篇关于体育管理实践的论文,结合实际
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七、教学资源支持
1. 实践基地:与体育组织和管理机构合作,提供实践实习机会;
2. 图书馆资源:收集和整理体育管理学相关书籍和期刊,供学生借阅使用;
3. 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课堂教学资料、案例分析和学生交流平台。

八、教学团队
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体育管理学教师执教,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做客讲座,保证教学质量和深度。

以上为《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提升体育管理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