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中医故事

合集下载

补中益气汤的趣味歌诀

补中益气汤的趣味歌诀

补中益气汤的趣味歌诀摘要:1.引言2.补中益气汤的来源和功效3.补中益气汤的趣味歌诀4.补中益气汤的应用实例5.结语正文:【引言】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在众多中医药方剂中,补中益气汤是一道著名的方剂,其功效独擅,颇受医者喜爱。

本文将从补中益气汤的来源、功效、趣味歌诀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介绍。

【补中益气汤的来源和功效】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于《金匮要略》一书,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白术、陈皮、人参、甘草、升麻、柴胡等药材。

补中益气汤具有益气健脾、和中理气、升阳举陷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乏力、食少纳呆等症状。

【补中益气汤的趣味歌诀】为了便于记忆和传播,补中益气汤有一首趣味歌诀,如下: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这首歌诀巧妙地将补中益气汤中的药材名称和功效融入其中,使人们能够轻松地记住并理解这道方剂的作用。

【补中益气汤的应用实例】补中益气汤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实例:1.脾胃虚弱型: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症状,可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入厚朴、枳壳等药材。

2.气虚型:患者表现为气短、乏力、易出汗等症状,可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入麦冬、五味子等药材。

3.阳虚型:患者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可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入肉桂、干姜等药材。

【结语】补中益气汤是一道具有益气健脾、和中理气、升阳举陷等功效的方剂,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乏力等症状。

通过趣味歌诀的传播,使得更多人了解并熟知这道方剂。

补中益气汤,不仅补气,还能退热除烦!

补中益气汤,不仅补气,还能退热除烦!

补中益⽓汤,不仅补⽓,还能退热除烦!朋友们,⼤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补中益⽓汤补中益⽓汤,我们在前⾯聊过,这个⽅⼦的主要作⽤就是补⽓,提⽓;我们⼀般⽤来治疗:脾胃虚弱、中⽓下陷所致的⾷少腹胀、体倦乏⼒、动辄⽓喘、⾝热有汗、头痛恶寒、久泻、脱肛、⼦宫脱垂等症。

今天我们来聊⼀个⽤补中益⽓汤退热的医案:医案:(选⾃《刘渡⾈验案精选》)马某某,⼥,74岁,1993年7⽉21⽇初诊午后发热,体温38℃左右,饮⾷衰减,腹内有灼热之感,并向背部及⼤腿放散。

⼿⼼热甚于⼿背,⽓短神疲。

然⼝不渴,腹不胀,⼆便尚调。

⾆质红绛,苔薄⽩,脉⼤⽆⼒。

刘⽼辨为⽓虚发热。

其病机为脾虚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李东垣所谓“阴⽕上乘⼟位”所致。

对于这种内伤发热,当⽤李东垣“⽢温除⼤热”之法。

疏补中益⽓汤加⽣⽢草。

服五剂,⾷欲增加,体⼒有增,午后没有发热,腹中灼热⼤减。

续服五剂,午后发热及腹中灼热等症均愈。

详细内容请⼤家收听下⽅语⾳讲解:(语⾳讲解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孙说医)补中益⽓汤:配⽅:黄芪20克,党参15克,炙⽢草5克,⽣⽢草5克,⽩术12克,当归12克,陈⽪8克,升⿇3克,柴胡6克,⽣姜3⽚,⼤枣12枚黄芪:性味⽢,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补⽓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肌。

⽤于⽓虚乏⼒,⾷少便溏,中⽓下陷,久泻脱肛,便⾎崩漏,表虚⾃汗,⽓虚⽔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尿,糖尿病。

党参:性味⽢,平。

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健脾益肺。

⽤于脾肺虚弱,⽓短⼼悸,⾷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术:性味苦、⽢,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燥湿利⽔,⽌汗,安胎。

⽤于脾虚⾷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肿,⾃汗,胎动不安。

⼟⽩术健脾,和胃,安胎。

⽤于脾虚⾷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升⿇:性味⾟、微⽢,微寒。

归经归肺、脾、胃、⼤肠经。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

⽤于风热头痛,齿痛,⼝疮,咽喉肿痛,⿇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宫脱垂。

补中益气汤清内热的原理

补中益气汤清内热的原理

补中益气汤清内热的原理哎呀,说到补中益气汤清内热的原理,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

咱们先得聊聊啥是补中益气汤,然后再慢慢道来它怎么就能清内热了。

补中益气汤,这名字听起来就挺有劲儿的,对吧?它其实是一种中药方剂,源自古代的医学典籍。

这个方子的主要作用就是补中益气,调理脾胃,增强身体的正气。

你想想,咱们平时要是脾胃不好,吃啥啥不香,那身体能好吗?所以,补中益气汤就是来帮咱们调理脾胃,让身体恢复活力的。

那么,补中益气汤怎么就能清内热呢?这得从中医的理论说起。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阴阳两种力量,它们相互制衡,维持身体的平衡。

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内热。

内热,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内部的热量过多,这会导致很多不适,比如口干舌燥、便秘、心烦意乱等等。

补中益气汤清内热的原理,就是通过调和脾胃,增强身体的正气,来达到清热的效果。

你想啊,脾胃好了,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就强了,这样就能更好地转化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减少内热的产生。

同时,补中益气汤中的药材,比如黄芪、党参这些,都有清热的作用,它们能直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量。

举个例子,就像你家里有个火炉,如果火炉里的火太旺,屋子里就会很热。

这时候,你可以通过减少火炉里的柴火,或者打开窗户让热气散出去,来降低屋子里的温度。

补中益气汤就像是减少柴火和打开窗户的过程,通过调理脾胃和清热,来降低体内的热量。

所以,补中益气汤清内热的原理,就是通过增强脾胃功能和清热药材的作用,来达到清热的效果。

这就像是给身体一个平衡,让阴阳调和,从而达到健康的状态。

咱们平时要是觉得身体有点内热,不妨试试补中益气汤,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老中医:一个很提气的药方~补中益气汤

老中医:一个很提气的药方~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名方出处】金代李杲《脾胃论》。

【使用历史】约700年。

【主要成分】黄芪,甘草,白术,人参,当归,升麻,柴胡,橘皮。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证引起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典型征象】面黄肌瘦,手无缚鸡之力。

【禁忌人群】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补中益气汤是中医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的代表方剂。

李杲是“补土派”(五行中“胃”对应“土”)的代表人物,当时,他处在金元的动荡时期,很多百姓因为颠沛流离的生活,饥饱无常,脾胃病也成了当时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在这种背景下,李杲特别重视脾胃,他以“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原则,结合当时人们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导致的胃气亏乏的现状,创制了调理脾胃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

中医界的很多人都认为,补中益气汤凝聚了李杲毕生的学问,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形体器官脱垂等症。

现在药店常有售补中益气汤衍生的丸剂,补中益气丸。

中气下陷,胃下垂就来了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8味药组成,主要治疗因劳伤、饮食不节所导致的脾肺气虚、中气下陷。

那什么是中气下陷呢?中气下陷是一个中医术语,这个“中”指的是脾胃,也就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中气也就是脾胃之气,我们胸中的“中气”支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如果因为营养不足导致了气虚,这个中气就会向下走。

脾胃功能的削弱,中气的流失,将会产生下面一些情况:(1)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升清是脾胃之气的运动特点,可使气血上达到心脑,达到高处。

如果脾气衰弱,升清失司,中气下陷就会令人出现面色不华、头昏、头晕,或者目眩,类似于人们常说的低血压、低血糖的症状。

突然站立起来有的还会晕倒,眼前发花,或者伴有出虚汗、冒冷汗等症状。

这时候如果喝一杯热水或者吃一块巧克力,就会恢复。

(2)中气下陷是脾胃虚弱的一种表现,会影响到人的消化功能。

补中益气汤妇科应用治验两则

补中益气汤妇科应用治验两则

补中益气汤妇科应用治验两则李东垣所创补中益气汤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滞,为补齐升阳,甘温除热之代表方剂。

补中益气汤组方严谨,在妇科应用中,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凡有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者,均有良效,现谨举验案如下:1.产后汗出王某,女,27岁,职员,2011年5月4日诊。

产后1月余,汗出如洗,动则加剧,入夜尤甚,浸湿衣被,易感风寒。

伴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少气懒言、夜寐不佳、多梦易醒、纳呆、口干口苦、腹部下坠感明显、大便闭结、足跟疼痛,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无力。

此属气虚不固兼有湿滞证,治宜益气固表、化湿止汗。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生白术20g,陈皮6g,升麻10g,柴胡10g,当归12g,煅牡蛎各30g,甘草6g,鸡血藤30g,砂仁5g,木瓜10g,柏子仁12g,服药五剂后汗止明显,精神大振,纳寐好转,大便通常,足跟痛仍存,继服原方,加桑寄生12g,防风6g,服五剂后,诸症悉除。

按:《女科秘旨》云:“凡分娩时汗出,由劳伤脾,惊伤心,恐伤肝也。

《内经》云: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惊而夺精。

”患者因产时用力耗气,元气损耗,血为气之母,产时失血,气随血脱,其气益虚,气虚则肌腠不密,营失内守,卫阳不固,则见自汗,易感外邪,劳则气耗,故汗出动则加剧;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气血生化乏源,则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少气懒言,脾虚纳运无权,湿浊内停,则见纳呆,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不上承,则见口干口苦;汗为心之液,心神不守,则见夜寐不佳、多梦易醒、盗汗;气虚升举无力,则见腹部下坠感;气虚大肠传导无力,则见大便闭结;产后气血亏虚,经脉失养,则见足跟疼痛;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无力均为气虚不固兼有湿滞之象。

方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固表,方中重用生白术取其健脾益气兼通便之用,加入煅牡蛎敛阴止汗潜阳,砂仁化湿醒脾,鸡血藤行气补血,舒筋活络,木瓜除湿合胃、舒筋活络,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化湿止汗之效。

补中益气汤临证验案举隅

补中益气汤临证验案举隅
… …
多梦 , 以补 中益气 汤 合黄 连 温 胆 汤 7剂 , 继 随访 半 年 未
再 现腰 酸 腿软 之症 。
然则 奈何 ?惟 当以辛 甘 温 之 剂 , 其 中而升 其 阳 , 补
按 : 肌劳 损 临床 上 多从 肾虚 治疗 , 本 例 病 人年 腰 但
纪轻 , 致 肾虚 之 内外 因 , 有 学 习 劳 累 , 伤 脾 气 之 无 唯 损 因 , 有苔 厚 腻 之 湿 热 象 , 治 其 湿 热 效 不 持 久 , 从 亦 单 唯 脾 入手 , 中益 气 以治 其 本 , 效 卓 著 。 正 如《 问 ・ 补 疗 素 痿 论 》 :治 痿 独 取 阳 明 ” 谓 , 杲 在 立 补 中 益 气 汤 云 “ 之 李
自觉 晨 起 胸 闷 、 短 2月 , 口 舌 生 疮 1周 , 胸 痛 , 气 伴 无 无 心悸 , 寐可 , 便 调 , 认 高 血 压 、 脏 病 等 病 史 , 纳 二 否 心 患
乃 手 术后元 气 大 伤 , 气 受 损 , 虚 则 肝 郁 , 脾 脾 日久 渐 成 郁病 , 治疗 上 补 中益 气 以治 其 本 , 肝 理 气 以治 其 标 , 疏 补 中益 气 汤 即乃 标 本 兼 治 之 方 , 中人 参 、 芪 、 甘 方 黄 炙 草 能补 中益 气 , 麻 、 胡 可 升 阳举 陷 , 胡 和 陈皮 又 升 柴 柴 可 理气 疏肝 , 陈皮 得 诸甘 药 又 能 益元 气 , 以 当归 助诸 更
康某 某 , , 9岁 。2 0 男 1 0 8年 7月 初 诊 。患 者 因腰 酸腿 软就 诊 于吾处 , 纳寐 可 , 便 调 , 过 敏性 鼻 炎 史 。 二 有 西 医 以腰 肌 劳损 治疗 效 差 , 先后 曾用 过 四妙 丸 、 正 吾 八 散、 三仁 汤等 , 状反 复 。2 0 年 1 月 5日再诊 , 熬 症 08 1 诉 夜后 即舌 苔 变 厚 , 酸腿 软 发 作 。吾 再 思 索 其 致 病 根 腰

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国医大师经方分享

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国医大师经方分享

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国医大师经方分享导读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功能升阳益气,调补脾胃。

主治因脾胃气虚所致的表热自汗,心烦口渴,头痛恶寒,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脉虚弱或洪大等症。

笔者运用此方,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今列举所治如下。

补中益气汤的妙用(一)治疗顽固性呃逆黄某,女,53岁,住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

患呃逆3年多,只有睡着后呃声才止。

3年多来在广州历求中、西医及针灸、理疗均难收效。

1989年2月,余应聘广州海军医院门诊时来求治。

见患者身体消痩,行动无力,上到二楼诊病就气喘吁吁,呃声连连,不能遏止。

余诊其脉沉细四至,寸不应指。

证为中气下陷,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故呃声连连以求自救。

投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15克,升麻10克,生黄芪100克,红参12克(切片),炒白术20克,当归15克,陈皮12克,炒内金15克(打末),焦山楂15克,大红枣10个,生姜10克(打碎)。

7剂,水煎服。

患者服完7剂后,呃止过半,体力、精神、饮食亦较诊前好得多。

共服上方30余剂,呃止体健。

1991年11月,与患者相遇,见其红光满面,身体健康。

呃逆之因,多系胃气上逆所致,有寒呃、热呃、痰呃、瘀呃、气呃、虚呃6种。

该患者呃逆3年有作,气血大伤,饮食乏味,久则属虚。

证为脾胃虚寒,气虚下陷,故用补中益气汤治之而愈。

(二)调节月经过多症状月经过多症,中医称为崩漏,一般分为血热、气虚、阴虚和瘀血等类型。

反复崩漏日久不愈必然导致气虚血亏、阴阳两伤。

不论其兼证挟热、挟瘀,抑或阴虚、气虚,只要历时较久、多方治疗难以收效者,在治疗上均应以补气升提为要,次及其他,诸如补气清热、补气强阴、补气化瘀,多能应手奏效。

李某,女,45岁,干部。

两年多来,经血量多,夹杂紫黑色瘀块,10日后服止血药方渐止,屡经中西医治疗收效甚少,有时虽暂时止一个月而下个月又复如故,有时半个月或20日就来一次,每次来均需10日之久。

1979年8月17日求治。

补中益气汤病案

补中益气汤病案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赵宁华孙新云2006-5-21 14:32:13 《河北中医》2000 年3 月第28卷第3 期关键词:补中药益气汤【关键词】补中药益气汤;治疗应用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所创名方,治疗“饮食劳倦,损伤脾胃”。

后世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清阳下陷,功效卓著。

兹举验案4则如下。

1 重症肌无力蔡某,女,38岁,农民。

1998-03-08初诊。

人工流产后又患感冒,身体虚弱,汗多无力,觉双眼睑下垂沉重不能抬举3个月余,先后到多家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单纯眼肌型。

给予激素和抗胆碱脂酶药物治疗,效果不显。

刻诊:四肢无力,抬头力弱,倦怠自汗,少气懒言,头昏眩晕,腰膝酸软,双眼睑下垂,早轻暮重,视物成双,语声低哑,发音不清,口燥咽干,二便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属中气不足,肝肾亏损。

治宜补中益气,滋补肝肾。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36 g,白术15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2 g,鸡血藤18 g,山药18 g,阿胶(烊化)10 g,麦门冬12 g,何首乌15 g。

水煎服,日1剂。

15剂后自觉体力大增,头昏目眩减轻,声音有力,视物正常,惟眼睑略有下垂,开合不便。

原方加熟地黄、鹿角胶、紫河车(另冲)继服20剂,眼睑下垂完全恢复,视力正常,随访5年未复发。

按:重症肌无力属中医学痿证范畴。

患者做人工流产后又感冒,发汗过多,致气血津液亏乏,津虚不能溉,血虚不能营养,肌肉筋脉失养,出现眼睑下垂、肢体痿弱不用等一派中气不足、肝肾亏损之证。

病位在脾、肝、肾,因脾主肌肉四肢,眼睑属脾,肾主骨,肝主筋,故治疗以补中益气汤补中以健中土。

加阿胶、鸡血藤、菟丝子、枸杞子、山药、熟地黄滋补肝肾,加鹿角胶、紫河车血肉有情之品可增强补肝肾填精之功。

2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刘某,男,32岁。

1996-04-16初诊。

头晕乏力,四肢酸软3个月余,患者身体消瘦,又因饮酒过量,感受寒邪,逐渐发展至头项软弱,畏寒,足不能久立,行走须人扶持,手臂无力,不能握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中益气汤中医故事
中医故事中的"补中益气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病症。

故事背景是古代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位年轻人名叫李明,他身体虚弱,经常感到疲倦和无力,甚至经常晕倒。

他去见了当地的一位中医师傅,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医师傅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发现李明的脾胃功能较弱,导致气血不足。

他想出了使用一味补中益气汤的中药方剂来治疗李明的病情。

医师傅告诉李明,补中益气汤是一种强壮脾胃,增强气血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耆、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材。

他还告诉李明,服用补中益气汤后可以改善全身气血不足的症状,增加体力、提高免疫力,并逐渐恢复健康和活力。

李明按照医师傅的指示,每天服用补中益气汤,并且改善了饮食习惯,遵循中医对于脾胃健康的饮食原则。

在几个月的治疗后,他逐渐感觉到自己的体力变得更加充沛,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他不再感到疲倦,也没有再晕倒的情况发生。

李明感激地对医师傅说,补中益气汤真的帮助了他恢复了健康和活力,让他重新拥有了美好的生活。

他决定学习中医知识,成为一名中医师,以便能够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有病的人。

这个中医故事告诉我们,中药的合理应用可以在某些病症中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来说,补中
益气汤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在服用中药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个人病情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经过李明的治疗成功案例,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补中益气汤的神奇功效,并纷纷前来求治。

其中,有一个年纪稍大的村民王大爷,也因脾胃虚弱经常胃痛、消化不良而苦恼。

王大爷听闻李明的故事后,充满了希望,决定去寻求医师傅的帮助。

医师傅经过细致的询问和观察,确定王大爷的病情主要是脾胃阳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医师傅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略有改动补中益气汤的组方。

他认为,王大爷的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增加一些温补阳气的药材,同时加入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以促进气血运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大爷的病情逐渐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的症状明显减轻。

他感恩医师傅的救治,特意前来表达谢意。

补中益气汤的疗效不仅在李明和王大爷身上显现,更多的人因为故事传开,前来就诊。

其中,有一位年轻女子苏婷,因为长期工作繁重,精神压力大,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了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医师傅针对苏婷的情况,再次微调了补中益气汤的组方,增加了一些理气调中的药材,以缓解她的情绪压力和改善脾胃功能。

经过连续服用几个月,苏婷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她重拾了食欲,腹胀和便溏问题逐渐消失。

补中益气汤的成功故事在村庄里传开后,李明、王大爷、苏婷等人都得到了身体和心灵上的疗愈。

中医医师傅也因为他们的成功案例而赢得了口碑和尊重。

这个中医故事告诉我们,中医的治疗方法是因人而异的,相同的病情可能需要有差异的中药组方。

补中益气汤在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和搭配药材,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也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